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汕尾玄武山解签(玄武山解签)

汕尾玄武山解签(玄武山解签)

汕尾玄武山旅游攻略

汕尾玄武山旅游区,位于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北郊,依山濒海,总面积15万平方米,创建于1980年。

玄武山旅游区

玄武山旅游区依山建筑,布局为多单体建筑四合院,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建筑结构严谨,重斗叠拱,高脊飞檐,雕梁画栋,传统瓷贴,显得宏伟壮观。这种布局旨在烘托庄严、肃穆、神秘的宗教气氛。

进去参观需买门票,门票分别为散客25元、团体票20、登塔5元。

玄武山夜景

玄武山旅游区导游全景图

旅游区内的元山寺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厅堂、僧房和廓庑(即堂下四周的廊院)等建筑共九十九间,遮阳曲径四通八达,是一组聚集着各种结构和雕塑工艺的古建筑群。元山寺中供奉北极真武元天上帝、释迦牟尼等神像、佛像,释道汇流。

殿内有清代林则徐题献的《水德灵长》和刘永福镇碣时题献的《灵声满道》匾额,该二面匾额被国家列为中华名匾。元山寺内有同治皇帝及提督、总兵等题匾共40多面,且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多件。

玄武山夜景

建筑一览

据说在此地求签非常灵,因此逢年过节过来这里求签的人可谓络绎不绝。求签就在元山寺里,求完后可以选择在玄武山里解签,也可以选择在外面解签~

图片来源:百度

作者:JINJI

汕尾玄武山旅游攻略

汕尾玄武山旅游区,位于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北郊,依山濒海,总面积15万平方米,创建于1980年。

玄武山旅游区

玄武山旅游区依山建筑,布局为多单体建筑四合院,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建筑结构严谨,重斗叠拱,高脊飞檐,雕梁画栋,传统瓷贴,显得宏伟壮观。这种布局旨在烘托庄严、肃穆、神秘的宗教气氛。

进去参观需买门票,门票分别为散客25元、团体票20、登塔5元。

玄武山夜景

玄武山旅游区导游全景图

旅游区内的元山寺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厅堂、僧房和廓庑(即堂下四周的廊院)等建筑共九十九间,遮阳曲径四通八达,是一组聚集着各种结构和雕塑工艺的古建筑群。元山寺中供奉北极真武元天上帝、释迦牟尼等神像、佛像,释道汇流。

殿内有清代林则徐题献的《水德灵长》和刘永福镇碣时题献的《灵声满道》匾额,该二面匾额被国家列为中华名匾。元山寺内有同治皇帝及提督、总兵等题匾共40多面,且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多件。

玄武山夜景

建筑一览

据说在此地求签非常灵,因此逢年过节过来这里求签的人可谓络绎不绝。求签就在元山寺里,求完后可以选择在玄武山里解签,也可以选择在外面解签~

图片来源:百度

作者:JINJI

戏说碣石卫城地名2

玄武山,建于宋朝,供奉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神位,本属道教圣地,后为避朝廷扬佛抑道之祸,又供奉释迦牟尼佛神位,遂成佛教圣地。让佛道二教共享一殿和平相处,互不排斥互不干扰,备受世人敬拜,形成"释道合流“的文化特色。

玄武山,在卫城的北方,契合北方之水,供奉北方水神,以解碣石缺水之忧,故有牌匾"水德灵长“之说。

玄武山,又叫元山寺,玄天上帝,又叫元天上帝,改"玄"为“元“,都是为了避讳康熙皇帝名字玄烨。

玄武山,共有厢房九十九间,寓意长长久久。有文化广场、祭台、戏台、大殿、福星宝塔、自得居、红二师革命纪念馆、亭台、三大石、林则徐像、刘永福像、文物博物馆、书画院、文化街等景点,文化内涵丰富,自然风景秀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玄武灵声"是汕尾市八景之一。

玄武山,自古香火旺盛,特别是每年正月初三晚上至初四早晨,前来求落马签的香客不计其数。据说,那天佛祖刚刚向玉帝述职回来,第一天下凡坐位理政,香客们带着希望求卜灵验的心态,不辞山高水长前来朝拜。那个时段,玄武山共接纳游客数十万人,成为独特的奇观。过去潮汕人下南洋前常来这里求佛祖签诗,渴望获得指点迷津,有的获得灵验,更加信奉佛祖,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并且让信仰代代相传,因此玄武山饮誉东南亚一带。

玄武山的签文共五十一条,分上中下三个档次,每一条签文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解签者根据求签者意愿进行适当解读,借用一些玄机和口才,侃到神乎其神,使得信者自信,疑者自疑。

因为玄武山有旅游和祭祀的独特功能,使得当地有许多人以此为业,经济效率不错。

为什么很多潮汕人信仰玄武山佛祖?带你揭秘这座神奇的\"山\"

玄武山位于汕尾市陆丰碣石镇,元山寺建在玄武山南麓,占地15公顷,是佛道两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汕尾地区一处历史悠久、驰名海内外尤其是东南亚的名胜古迹,并且是闽南语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寺内保存有大量寺藏历史文物,现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游客越来越多。

(本文图片来源普宁论坛)

玄武山旅游景点

元山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山寺。占地面积为3356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它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建碣石卫城时,广东都指挥花茂重建,时称玄武庙。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碣石卫总兵侯继高主持扩建成现在之规模,称玄山寺。清康熙(玄烨)时,为避帝名讳,故改“玄”为“元”,始称元山寺。

福星塔

玄武八景中的“玲珑宝塔接云天”——福星塔,塔高18.6米,塔基周长24米,共用5340块优质的花岗石叠成,建于明万历六年,名为“福星亭”,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改建为八角形三层楼阁式的石塔,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落成。因建在原福星亭旧址,故称“福星塔”。三层分别供奉“三元”、“文昌”和“魁星”诸神。文革时期曾被炸毁。一九八一年重建。福星塔有三大功能:军事瞭望、佛灯引明、金榜题名。

当走上塔,瞭望碣石地面高高低低的楼房以及远处闪着金光的海面,听着清脆的塔吊铃声,顿觉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开朗,仿佛整个人经过了洗礼,顿时忘却了工作上和生意上种种不快,人生难得一时安静。

南门牌坊

南门牌坊建于1996年,耗资五百万建成,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三开间牌楼式石雕牌坊。具有“高”、“精”、“理”三个特点。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透雕盘龙石柱牌坊。

麒麟石

景区八景之一的麒麟石,被喻为“麒麟翘首”,据民间传说,有一只受了伤的麒麟经过玄武山,被玄武山的灵气所吸引,便卧在福星塔傍疗养生息,之后就再也没离开风化于此。

古戏台

玄武山的古戏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十五年重修。是一座堂皇典雅的宫殿式古戏台,也是目前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庙宇戏台。每年农历三月和九月都要在此上演古装连本大戏,是因为三月初三是元天上帝的诞辰,九月初九是元天上帝修炼功成之日,如今,它已成为广东各地方戏,尤其是海陆丰稀有剧种继承的载体、是研究南音戏剧艺术历史的重要阵地。

四美亭

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称一鉴亭。光绪年间改建,称四美亭(意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亭中竖立清同治六年(1867年)广东陆路提督碣石镇总宾李杨升记立的御赐额碑记。二00一年重建。

以上是玄武山景区内美丽的景点,比景色更吸引人的是玄武山佛祖的“灵验”,连国外部分讲闽南语的华人也回来烧香拜佛祈愿。相传,旧时候有些人过海下南洋,有一部分人经过碣石玄武山这个地方,发现有一座古老的庙宇,于是烧香拜神,祈求保佑他们能平安到达新的地方,落叶生根, 安居乐业,繁衍子孙,如果达成心愿,以后将会回来烧香还神恩。这一批人过去了,但由于很多原因没能回来还神,便告知他们的子子孙孙,于是便有很多东南亚华人开始回来还愿和求签,他们惊讶的发现这里的神明非常“灵验”,便慢慢散开了,所以便开始有很多东南亚华人每年回来烧香拜神。

至于本地人和潮汕地区的人们则更虔诚,潮汕地区部分人基本每年都会到玄武山求签一次,而碣石本地人则因为就近,则祈拜更多,他们有的人除了年前祈愿,年底“谢神”、连初一十五也烧香拜神,甚至家里有些重大事项无法抉择也可能会到玄武山听听佛祖的“意见”。求神明指引道路,这并不是说盲目迷信,而是在多个“正确”的方向之间求佛祖选定一个,以此坚定自己的信念。确实,经过神明的指引,人们方向明确了,做事更加坚定,就很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