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中谁是老大,谁的法力最高?
三清中谁是老大,谁的法力最高?
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中谁是老大?若论地位,那必然元始天尊是老大;若论法力,那道德天尊应是老大。我们就从封神演义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三清的地位对比鸿钧老祖收有三大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住在33重天;灵宝天尊是老祖三弟子,掌管截教,住在34重天;元始天尊是老祖的二弟子,掌管阐教,住在35重天。
我们从三清所住的地方可以看出,元始天尊地位最高,住在35重天。而且在道教供奉三清的排位上也可看出,元始天尊坐在中间,是位高权重。再看元始天尊收徒无数,其中玉虚十二门人个个身份尊贵,可见元始天尊的地位位居三清之首。
三清的法力对比元始天尊虽然地位最高,但法力并不是最强的,法力最强的应是太上老君。这从封神演义中四大高手与通天教主的斗法中便可看出,所说的四大高手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
在元始天尊一探诛仙阵中,元始天尊在与通天教主的第一次斗法当中落入了下风。
通天教主的掌心雷震动宝剑,将元始天尊的一朵金莲打落。但在太上老君一战诛仙阵之时,通天教主同样的招术却在太上老君面前起不到任何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太上老君的法力功底是要厚于元始天尊的,而且经验也比元始天尊丰富的多。
太上老君二战诛仙阵时,一气化三清,正当通天教主出神时,太上老君已打中通天教主二三扁拐。此战中太上老君占尽了优势,而通天教主中了二三拐后,即没吐血,也没落牛,或许是太上老君手下留情。总之,这一战中太上老君完胜。由此可见,太上老君的法力应在通天教主之上。
元始天尊再战诛仙阵时,走的还是诛仙门,显然这次是轻车熟路。剩下的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都顺利过关。
三清的对比结果太上老君在诛仙阵中,每战必胜,虽然没有将通天教主降服,但斗法中也是显出了他高超的法力的浑厚的功底。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的法力基本相当,元始天尊一败、二平、三胜,算是平分秋色。因此,三清中法力最强的是太上老君。
综上所述,三清中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太上老君的法力最高,这也符合道教的排名。
道教“三清”中谁地位最高?是正中的那位吗?
“三清”是道教体系中的顶级尊神,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合称。以如今道家的视角来说,“三清”同属最高神,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法力不分高下,地位也是相同。但道观中都是以元始天尊在中,灵宝天尊靠其左、道德天君居其右的顺序进行摆位。那为何是元始天尊位居“三清”正中呢?是不是也表示元始天尊的尊位最高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不妨看一下“三清”的由来。首先按常理来说,位居正中的尊神,其地位肯定是最高,但“三清”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才出现的,并不是从道教一开始就有,而如今道观中“三清神像”的排放顺序,其实是三位尊神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博弈出来的结果。
从中道教的起源来说,汉顺帝时(126-144),张道陵于鹤鸣山(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天师道,宣称“太上老君传道于自己”并尊奉“太上老君”为最高神。此时并没有“三清”之说,“太上老君”就是道教的最高神。后来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仍然以“太上老君”为最高神,但已经有了“道德天尊”的名号。因此,在道教最初之时,太上老君就是至高神,也是法力最高的,唯一的老大。至于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二位,则是在之后的道教典籍中才逐步出现的。
一两百年后,东晋出现了一些新的教派,如上清派、灵宝派,而在不同的教派中,最高神的观念也开始有所改变。虽然新的教派也会供奉太上老君,但往往都将其改到了相对次要的位置,而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等尊神,则成为了更重要的供奉对象。
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何后来出现的元始天尊等尊神,地位反而更高,其实这便是一个规律,因为自古以来就是越后来出现的教派,其信奉的尊神往往就越要压前人一头,如此才能彰显自己更加法力无边以及前所未有的强大。
再后来,各个道家派系之间开始慢慢地吸取、归并、交融,但融合后的各家老大们如何摆放便成了问题,于是相互之间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争相辩论后,最终确定了这样一个结果,就是让各家的老大们像联合政府一样摆在一起供奉,于是就有了“三清”。
至于三位老大的地位谁高谁低的问题,众道门之人又持续地争论了几百年,直到宋朝时,才确立了现如今这样的一个格局,其先后顺序便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了。
道教尊神之一__三清
三清为道教最高神,包括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道教大庙皆有三清宫或三清阁、三清殿,三位尊神安坐其中,如北京白云观中的三清阁内的三神神像,即十分著名。
白云观为道教全真派的“天下第一丛林”,规模宏伟。三清阁是观的最重要建筑,高大壮观。殿内供奉三清主神,正中元始天尊,左侧是灵宝天尊,右侧道德天尊。塑像为明代干漆夹纻,神态飘逸,造型优,颇有神仙风致。
三清虽为道教最高神,但在民间影响并不大,其中的第三位道德天尊这一尊称,人们也并不熟悉,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与太上老君本是同一位。三清不过是“道”这一理论概念化的产物,是道教宇宙观的一种象征。
元始天尊为“三清”首席,道教第一大神。道经上说他住在三天界最高的玉清仙境,“元始”是指宇宙起源之本原,开始,说他生于宇宙形成之前,天地初开时,以秘道传授诸仙,开劫度人。他象征着混沌之前,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有的道教理论家,干脆把他与中国远古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合二而一,说他叫“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是主持天界之祖。按这种说法,元始天尊成了创世者,他创造了宇宙和天地万物。元始天尊是道教塑造的“上帝”。
灵宝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神,象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第二大纪。他住在三天界的第二层上清仙境,是由宇宙未形成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三元气之一“赤混太无元”所化生。“赤混太无元”,大概没几个人能解释清楚这个古怪名称,这是道教理论家故弄玄虚的实例之一,可以蒙住和吓住许多人。
道德天尊又叫太上老君,即人们熟知的老子。道教最初尊老子为祖师,以其《道德经》为经典,但后来道教徒们觉得只老君一人不够用了,比不上大雄宝殿中的三世佛或三身佛气派,于是又造出了元始和灵宝二天尊,老君仍为最高神,但已屈尊第三把交椅。道教说他住在天界之太清仙境。
所以三清一指三位天尊,又指他们所住的三清天、三清境。三位天尊主管三天三仙境,为三洞教主。道教又有所谓“一气化三清”之说,称“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这是佛教“三身”的翻版。
有不少三清像造型富有寓意。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混沌状态时的“无极”。灵宝天尊双手捧一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刚从无极状态衍生出来的“太极”。道德天尊则手拿一把画有阴阳镜的扇子,象征由太极分化出的天地(或阴阳)“两仪”。合起来,正是一幅道教的宇宙图式。
高清壁纸(276):三清道祖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诸天界中最高者;也是道教对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合称。
元始天尊即一切之源头,也就是「道」的本体,虚无自然,居玉清境;称作「玉清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即「太上真诠」,是最高的真理,居上清境,称做「上清灵宝天尊」。
道德天尊即「万法宗师」,玄中教祖,居太清境,称「太清道德天尊」。三清通于道、经、师「三宝」。所以道教弟子均称「三清弟子」,皈依「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