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佛学与西方心理学自我概念对比研究
----以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刘辛
我是谁?自我是什么?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知道他自己是谁吗?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所有哲人。因为只有理解了我是谁,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更准确的把握生活视角以及生活态度。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初,分清楚你,我,他的不同恐怕是人世间的第一大要务。当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知便开始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对此,西方心理学和佛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这二者由于有相似之处,经常被拿来当做对比研究的对象。那么这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个人认为,西方心理学对自我的理解倾向于构建,而佛学对于自我倾向于打破。
这个不同源于西方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科学主义之上的学科,科学的基本操作范式是,将观察者与被观察的现象分离开来,以观察者的视角描述定义被观察者,由此,自我在心理学中成了一个被观察的现象。由此,对于心理学家来说,他们所定义的“正常人”是大多数人。并且他们的观察和描述是基于大多数人自我的构建方式。
佛学中对于自我的定义是源于佛陀以及所有证悟者对自我的观察。在这个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是作为身体和意识载体的“人身”。 而佛陀由于证悟获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因此,自我在佛学中的定义相对源于一个高度的视角。因此佛学不但理解人的自我的构建过程,甚至要“毁灭”这个自我。因此,对于佛学来说,只有打破了自我构建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健康人”。
因此,佛学在实践层面看似是一个非常和平的宗教,但是实际上在其理论内部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二者对于自我的研究以及定义,以理解不同理论下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
总体而言,西方心理学中,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含了“我”和大部分“我的”。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以及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机能主义的自我
詹姆斯最先认识到自我的二元性,并将自我划分为纯粹的自我和经验的自我(the empirical self)。经验的自我又由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成分构成。其中物质自我处于最中心的地位,由我的身体和我的所有附属物(包括衣服、亲人、家、物质资产等等)组成。个体存在一种被他人注意到的本能驱力,并由此激发的社会活动及由他人反馈形成的自我意识就是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则渗透于物质自我与社会自我当中,是一种向内深化的自我,指个体的内心感受和内部心理品质等等。纯粹的自我指是的一切意识的主体,是行动中的我,它是一切其他自我的来源,是整个自我概念中的灵魂,是所有意识活动和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 (James, 2013)。
经验自我指人们可能经验到的一种对象,即与世界的其他对象共存的存在物。詹姆斯认为:“每个人的经验自我,就是他试图用‘我’(me)来称呼的一切”。詹姆斯认为“我”与“我的”很难区分。他反对将“从属于我的”东西与“真正的我”区别开,自我与世界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我的身体、服饰、妻子儿女及财产都是自我本身的各种关系,参与了自我的构成 (James, 2013)。
“纯粹自我”指一个人知晓一切东西,包括自我的那些东西,所以又称为能动自我或主动自我。詹姆斯在论述纯粹自我时,是以“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理论为依据的。个人同一性就是“现在的自我与它想起的那些过去的自我相同”。纯粹自我是由不断更迭和传递其内容的当下思想所构成 (乔纳森·布朗, 2004)。
2.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学中阐述了他的自我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自我”来自人的本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追求各种个人欲望的满足和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的特征;本我是人的生物性本能,只知快乐,活动盲目。“超我”来自社会文化,是个体在成长经历中已经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的种种文化信念,其中以道德、信仰为主要内容,超我是人内化了的社会道德原则。这些社会文化与道德信念对个体的要求,往往以牺牲个人服从整体为主,甚至要求个体行为完全道德化,因而与本我相对立。“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处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与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协调矛盾,尽可能地寻找权宜之计,是个体最终行为表现的决策者,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只有自我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马库斯, 2011)
3.人本主义罗杰斯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从临床中总结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罗杰斯根据临床实践,提出了与现实自我(real self)相对应的理想自我(ideal self)。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理想概念,即他人为我们设定的或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特征。它包括潜在的与自我有关的、且被个人高度评价的感知和意义。而现实自我包括对己存在的感知、对自己意识流的意识。通过对自己体验的无偏见的反映及时对自我的客观观察和评价,个人可以认识现实自我。罗杰斯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只是现实自我。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罗杰斯认为自我的认知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意识和潜意识方面都重要。他既强调自我一致性的需要又强调正面关注自我的需要 (Allport.G.W)。
4.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
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一种“危机”,或称矛盾、冲突。对危机的积极解决有助于自我力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各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Burger, 2000)。
5.格式塔中场物体的自我
格式塔心理学因受整体论和现象学的思想的影响,以整体的观察法和实验现象学的方法对直接经验和行为进行研究。考夫卡将物理学中的概念引入心理学当中,提出“心理场”的重要理论,将心理学的任务界定为“研究与心物场具有因果联结的行为” (Watson,J.B, 2012)。自我与它所在的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与同样处于这个环境中的其它部分共同组成一个场,不可能作为一个特殊的系统而单独存在。对自我的觉知由异质产生,我们的感知觉提供信息,区分出自我系统与场内其它系统的界限,这种界限可以是躯体的轮廓、所穿的服饰、所有物等等,没有一定的常恒性,会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叶浩生)。
格式塔的自我是一个物我和环镜的整体,自我的存在和对它的感知是以环境为背景的,自我是镶嵌在这背景环境中的一个系统,并与同一环境中的其它系统发生交互作用,我们对自我的感知过程也就是将自我系统与其他系统相分离的过程。这种自我仅仅是格式塔知觉理论的一个运用,并未对自我做出明确的定义,这种自我没有具体的内容、形式,或者根本是一个或有或无的存在,感知它,有一定的界线,不感知时,它幻化在整个物我场中 (叶浩生)。
基于西方心理学关于自我的描述,很自然的,我们会发现,在西方心理学中,首先各流派基于自己的观点对自我有不同的描述。其中,机能主义对自我的描述和人本主义对自我的概念有类似的特点,都是倾向于认为基于现实和想象,人们意识中产生了不同的自我。这种自我的概念,类似于,通过观察将自我概念抽象成两个气球,一个侧重理想,一个侧重现实。
弗洛伊德对于自我的理论看似与二者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他把自我分为超我本我和ego,即在超我和本我之间做出选择的那个功能。相对于前二者,相当于弗洛伊德观察到了一个可以做出选择和平衡的意识功能。
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理论更像是一种把精神发育和身体发育特点结合在一起通过大样本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格式塔心理学对自我的描述加入了场的概念,强调自我是在特殊的环境当中和外界形成的沟通模式。
这几种关于自我的描述由于都是基于临床的观察,所以呈现几个特点:
1. 都是对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的描述。
2. 大多数理论倾向于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非常必要的需要去构建一个合理的自我概念。
3. 由于是对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的总结描述,因此对于如何是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状态的描述也是基于自我状态的完整构建,也决定了这个标准是针对绝大多数人。是否存在比这些标准更高层次的心智状态,对于这些理论而言是无解的。
4. 心理学建立的目标,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构建健康的心智水平和心理结构,那么循着这些标准能否完全的达成健康的心智水平呢?譬如,以弗洛伊德的超我本我理论建立一个健康心智水平的标准将会是:一个合适的超我和一个健康的本我,以及一个能切换自如的ego。可是这个标准并不严密,甚至可能出现滞后性,例如,在A事件中通过精神分析调整了ego与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关系,但是在B事件中由于事情有所变化,又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 也就是说,在精神分析这一框架下,一个人的自我必须是不断调整的。
5. 又以埃里克森自我发展阶段论为例,其对个人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比较高,那么就面临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发展和这个阶段不符合,是不是意味着这是问题?而现实在临床中,这也是心理工作者经常需要反复针对儿童心理疾病患者进行确认的问题。而那些不符合这个发展阶段的孩子,很可能被打上不健康的标签,然而事实上他们可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正常。
二. 佛教理念中的自我
梁启超曾说,“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概念 (梁启超, 1936, 页 27-28)。
佛教理论中,第七识末那识代表自我。但是这个自我的本质和西方心理学中的概念并不等同。
要理解末那识,需要理解佛经中心的定义。心有心王心所的分别。心王即眼耳鼻舌身意,莫纳,阿赖耶八个心识。心王起作用时,为取外境的相。心所除了缘取总相状外也缘取差别的相状,所以比喻为随从的大臣。例如,眼识可以去黄色的相,是心王的功能,而心所才会去分别究竟是什么样的黄色。《百法明门论疏》说“心起则起, 心 无则无, 如王左右”, 故又名为“心王”。后者因心王 而引起的具体的心理活动, 属于心王所有故简称 为“心所”。所谓“八识心王”, 就是说心法的结构由 八种识构成。首先是前五识, 分别为眼识、耳识、 鼻识、舌识、身识, 其功能主要是“攀缘外境”, 只 形成关于外部刺激的粗浅形态而不具有识别的作 用, 相当于心理学单纯的感觉作用 (杨宪敏, 2011, 页 213)。 就是说,人的前五识像一台电脑的数据输入部件,包括摄像头(眼),键盘(触觉,味觉,嗅觉),录音机(耳),当把这些数据都输入到电脑以后,需要形成相,并且完成了别的功能。这时我们需要第六识对前五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了别,这便是第六识。 “了境为性相” (玄奘, 1998, 页 332), 意指接收到的信息需要经过第六识的分别处理才能形成相,呈现在意识当中。
第七识为末那识, 即“意识”(意译), 此意识与第六识不同, 为意根, 即前六识以第七识为依, 是 连接第八识与第六识的过渡期。第七识并无实体, 于动态活动中生成。并且前六识以第七识为依。就是说前六识摄取及分别的信息和第七识相辅相成 (杨宪敏, 2011, 页 214)。
第八识为阿赖耶识, 是根本识, 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本, 有“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文益禅师, 1994) (文益禅师, 1994, 页 497)一说。阿赖耶识最基本的功能就是 储藏着包含“因”、“果”的“种子”, 一切宇宙现象皆 因阿赖耶识中具备相应的种子而产生, 此所谓“种 子生现行”; 反之, 生起的现行, 即一个人所思所想 所作所为又会通过末那识的思量、第六识的分别和 前五识的流转, 回过头来熏染阿赖耶识, 变成种子 来储蓄, 即“现行熏种子”。也正是由于阿赖耶识生 万物的功能, 佛教认为自我根源亦在此处。七、八 二识是人们不能自知的隐微难见的深层心理活动, 亦是佛教心理学着力最多的领域 (杨宪敏, 2011, 页 214)。
阿赖耶识的概念非常接近于现代心理学中所观察到的潜意识。弗洛伊德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人们成年以后之几乎会忘记童年的所有记忆。而这些记忆在精神分析临床中又会重现。并且在一个正常的成年生活中,往往由于童年留下的情绪痕迹,如恐惧,被抛弃感,被拒绝感,导致成年以后的行为变形,例如没有原因的回避,对事物没有缘由的恐惧,以及一些极端情绪。不同的是,阿赖耶识在佛学中被认为储存的是前世的记忆,即种子。
佛学中认为第七识即自我。并且这个自我分为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分别我执,谓于计我、法中,分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起执着,是名分别我执。 (明一如, 2019) [1] 用 意指“我”在我的视角对世间事物起的善恶的分别。也就是说,对于佛来说,站在一个有自我的视角去判断事物的对错是一种执着。
俱生我执我执又作人执、生执。执著实我,与分别我执对称。一般所称的“我”,为五蕴假合而有,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的实我存在,而产生“我”与“我所”等的妄想分别,即称我执。《成唯识论》卷一载,我执可分为二种:一、俱生我执,即先天性的我执,由无始以来虚妄熏习内因力之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谓俱生。 (佚名, 2019)
然而,这个自我的概念并非是一种抽象总结,而是在禅定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即心的一个注意点注意力的点,在禅定中,通常认为心识长期住于膻中穴,并且将这个点视为自我对于身体和心灵的代表,是为俱生我执。
根据佛学中对我执的描述,可以看出,佛陀认为执着于有一个自我从根本上是错误的,是需要通过修持破除的错误观念。并且,正是因为有我执的存在,导致了作为人长期错误的观念,行事方式以及情绪。
对佛学来说,自我所认为属于自我的一切,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还是物质,都并不是真的属于我,并且认为这一切的构建都应归于道,即自然规律。而我执的存在,是由于意识基于从出生到死亡以及与肉体的精神世界的结合形成的错误观念,并且由于有这个错误观念,导致人有了自私的观念,由自私的观念导致了情绪。
如果需要寻找西方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在佛学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佛学从根本上不认同有一个固定的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我所有,因此西方心理学里存在的超我,本我,以及理想我现实我,对于佛学来说都是不可靠的概念,因为“我”的身体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今天属于我的物品明天就不属于我了,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可以被我把握的东西,因此并不存在一个西方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
在佛学行者的眼中,人只有忘记有一个自我的存在,让自己归于道,并且顺从于道,才能够真正解决作为人的所有痛苦。
三 由于我的概念的不同带来的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我认为对于自我的看法是奠定整个东西方文化走向不同的根本原因。
佛学认为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无我的,将自己融入这个世界当中的,不计较得失,活在当下的,因为一个人快乐与否只取决于他的修行的高度,而不与物质水平生活环境挂钩。可是如果以无我作为健康的标准,那么无疑在西方心理学范畴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无我的人非常少,而这样却恰恰成为了大多数人眼中不健康的。
并且,由于在西方文化中,由于认为自我的正确生长环境是需要被保护和尊重的,因此,整个社会和文化相对容易达成一种共识,就是保证彼此有一个合适的自我生存空间。而东方文化则由于根本上认为自我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存在,导致其社会制度在设计上对于保证适度个体生存空间缺乏研究也缺乏认知,以至于形成了在西方学者眼中的“集体主义社会(collective society)。
因此东西方的思想在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这个点上的冲突可以说上升到一个极端的层面,并且由于这个不同,导致了文化根本上的不同。由于东方文化会在制度上倾向于消解自我,而西方文化在制度上倾向于帮助人们构建一个完善的自我。因此导致了社会制度设计完全不同,也导致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完全不同。
书目
Allport.G.W. (无日期).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Rinehart&Winston.
BurgerM.Jerry. (2000). 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JamesW. (2013). 心理学原理.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Watson,J.B. (2012). 行为主义.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Watson, J. B., 1930).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梁启超. (1936). 说无我. 出处 梁启超, 佛学研究十八篇(上册). 北京: 中华书局.
马库斯. (2011). 弗洛伊德传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明一如. (2019年4月21日). 佛教百科. 检索来源: 中国百科网: /d/file/gt/2023-10/bur1y5jefmx.html (2004). 自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文益禅师. (1994). 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 . 出处 中国撰述,续藏经119册,禅宗语录别集部.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玄奘. (1998). 成唯识论校释. 中 国佛教典籍选刊(丛书). 出处 校释韩廷杰,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丛书). 北京: 中华书局.
杨宪敏江波彭艳琴. (2011年Vol.42月). 无我:佛教中自我观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报, 页 213-220.
叶浩生. (无日期).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 .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滋怡. (1988). [兹怡. (1988). 佛光大辞典(第一册). (pp. 160). 台北: 佛光 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出处 滋怡, 佛光大辞典 (页 160). 台北: 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佚名. (2019年4月19日). 俱生我执. 检索来源: 佛学在线: /d/file/gt/2023-10/epgerkzz54k.html id="《感恩与佛结缘》抄写经书的第一天了解佛学从身边人开始">《感恩与佛结缘》抄写经书的第一天了解佛学从身边人开始
小东最近心情很烦,做什么都不顺心,就连上班都不知道做什么好,而且还老是丢东落西,整天都是无精打采的,看谁都不顺眼。特别是看着同一时间进入公司的小陈,都已经身为主管,每天做事也井井有条,从来不用加班。这让小东很是感慨,终于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就去找他了解,小陈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武器呢?
陈哥没有直接回答小东的问题,而是对对小东说“晚上下班我带你去见识下”。看着他神秘的样子,突然有点纳闷。不过陈哥没有再说什么,我只能忍着了。为了能争取早点下班,我把工作都往前赶,争取到下班时间,可以跟陈哥一块。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这是上班以来第一次准点下班,这感觉真的是太好了,感慨得正到高兴的时候,陈哥喊下班了。小东赶紧跟上,打完卡,陈哥说一起去他家。额!这个时间点不是该去饭店或者酒吧谈谈吗?竟然是回家,带着疑惑跟着陈哥回到了他的家里,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香气,这种香气不是香水的味道,而是一种檀香的味道,我说陈哥挺讲究的嘛。
进入客厅就看到茶几上放着香炉上面香烟袅袅升起,呢?原来香气是从这里发出来的,陈哥说“随便坐吧!就当自己家一样,我去给你倒杯水”。我迫不及待的说:“不用麻烦了陈哥,你就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准时下班,从不迟到,业务能力这么强的嘛”?
陈哥说“别着急,泡杯茶,慢慢聊,不急在这一时”。我想也是,就点点头。陈哥泡了一杯茶递给我,坐下之后,开始给我讲他自己的故事。他说一开始也跟我一样,做事情浑浑噩噩的。
自从跟着几个朋友去寺院当过义工,临走的时候寺院师父叫住我们说:既然有缘送你们几本手抄的经书吧!如果觉得心烦意乱、心情不好、迷茫或者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侯可以抄写下经书,但是记住了,抄经书要洗手,做到恭敬虔诚的去抄写经书,要做到注意力集中,长久坚持下去,你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回来之后我就把经书随意的放置在了书架上面,直到有一天,我记得那一天是星期天,在家闲的无聊,想起来师父的话,就找出来写,刚开始写的时候,因为很久没有写过字了,写的字很难看,不知道佛祖会不会怪罪,当时我留了师父的电话,抄完一篇之后我就给师父打电话,询问下,师父说心诚则灵,不需要过于在乎外在。
自从开了头之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早、晚都抄写一篇从不间断,到现在我已经抄写两年了,抄经书的好处就是增加你的福报,让你可以从容的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其实你不问我,我都不会跟你说,毕竟现在的这个社会灯红酒绿,只要不犯法,没人会约束你的。
一旦你信了佛,就不一样了,不管你是不是出家僧人,都要遵守的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喝酒,如果你能做到的话,自然而然生活会有很大的改变,当然这只是需要你迈出第一步。
阿弥陀佛!!!
光明普照诸法坏散众生愚痴法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华严)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华严)卷第五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
尔时善财童子。白言天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几时耶。得此法门其已久如乃能如是饶益众生。答言。佛子。乃往古世。过如须弥山微尘等劫。有世界名宝德。劫名寂静。有五百亿佛出兴于世。时有大城。名莲华光。有转轮圣王。名善法度。如圣王法成就七宝。城东有林名曰妙德。于此林中有菩提树。名一切佛自在光明。尔时一切法雷王佛。坐此树下成等正觉。放大光明普照世界。王玉女宝。名法慧月莲华光。于彼城内有一夜天。名曰净月。于中夜时。出微妙音告此玉女。汝应当知。一切法雷王佛。出兴于世。称扬赞叹彼佛功德。显现如来自在神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赞叹普贤菩萨一切愿行。时王玉女。供养彼佛及诸菩萨诸声闻众。善男子。尔时玉女法慧月莲华光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善男子。我于彼佛种善根力。于须弥山微尘等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处。不生下贱之家。具足诸根除灭众苦。常于天人中胜。不离善知识诸佛菩萨。不生五浊劫中。于彼诸佛菩萨所增长善根。于八十须弥山微尘等劫。安隐快乐。而未满足菩萨善根。复次善男子。过此须弥山微尘等劫已。复过一万劫。有劫名离忧。世界名离垢胜。有须弥寂静眼如来应供等正觉等五百如来。出兴于世。其佛国土或净或秽。彼世界中有一四天下。名曰离垢。城名庄严。我于尔时。为明胜长者女。名胜慧光。端正殊妙。彼净月天。以本愿力生此城中。复作夜天。名清净眼。时彼夜天。复于中夜来诣我家。显现妙色赞叹如来。又劝导我诣彼如来。放大光明在前引导。我于尔时与父母俱及其眷属。往诣须弥寂静眼如来所。供养恭敬。听佛说法。得菩萨三昧。名曰见佛教化众生明净慧光普照三世。得此三昧已。忆念过去须弥山微尘等劫所见诸佛。又闻彼佛所说经法。得光明普照诸法坏散众生愚痴法门。放大光明。照十佛刹微尘等世界。见彼刹中一切如来。往诣其所。知彼众生诸语言法心根欲性。为彼众生作善知识。随其所应显现其身。于念念中长养此法门。一身充满世界微尘等世界。乃至充满世界海微尘等世界海。悉见彼世界海微尘等世界海中一切如来。往诣其所。彼佛说法我悉闻持。分别了知彼诸如来本事愿海。彼诸如来严净佛刹。我亦严净。于彼世界中。随其所应示现其身化度众生。念念长养于此法门与法界等。善男子。我唯知此光明普照诸法坏散众生愚痴法门。诸大菩萨。究竟无量无边普贤所行。深入法界海。建智慧幢。得诸三昧。游戏神通。大愿成满。守护受持十方世界一切佛法。于念念中。悉能严净一切佛刹。满功德海。于念念中。教化一切诸群生海。智慧净日普照三世一切世界。教化一切众生。离垢净月。除灭一切众生热恼疑惑痴闇。于一切有海。心无所著。演出清净圆满妙音。充满十方一切法界。于一一微尘中。显现一切自在神力。明净慧光普照三世。我当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此阎浮提摩竭提国有一夜天。名甚深妙德离垢光明。汝诣彼问。云何菩萨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450首佛 歌大集合!终于收集齐了!收藏手机里随时听!
神奇奥妙的佛乐Ω
许多师兄都不太会用手机
为了方便师兄们听歌
最好的礼物就是送师兄
随处可听的佛歌
没有流行歌曲的浮躁
佛教音乐
可驱逐心中烦恼,使得内心清净
起善念,积善缘,积善果
常听佛音
与佛感应,与佛结缘
功德如同拜佛,供养佛菩萨
功德极为殊胜
老人失眠 生病听完身心舒适 烦恼全无当我们安详听佛音的时候
就会进入禅境
感受到佛菩萨加持的力量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师父特别整理了450首经典佛歌不需要下载,只要有微信一键保存,非常方便师兄可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回复【佛歌】获取收藏在手机中随时听每日一首佛歌
佛祖加持保佑我
有声读物《中国历代高僧传》-- 第一集 -- 达摩祖师
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自东汉明帝开始传入中国,在当时沒有产生多大影响。到魏晉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結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本书介绍中国历代高僧大德。
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图
达摩祖师,原印度人 [1] ,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说532、528)通称达摩,又称初祖达摩或初祖菩提达摩,是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