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有恨无人省怎么读(有恨无人省)

有恨无人省怎么读(有恨无人省)

有恨无人省

“有恨无人省”。是苏轼的谪居在黄州定慧寺写的《卜算子》里面的一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肯栖,寂寞沙洲冷。

细细品读,苏轼先生的文章,他到底恨什么,恨在哪里?这一句读懂了,就懂了他的一生。

缺月挂疏桐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四川眉州。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领袖。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是流亡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几乎大家从各方各面,都喜欢他,比如他诗词写的好,对妻子感情真挚,政治上推陈出新,爱护百姓,到一处,造福一处人民。但是积极乐观苏轼,心里是有恨的,他也是爱憎分明的汉子。

苏东坡电视剧照

公元1057年苏轼科举中榜眼,殿试三等三甲。被提名翰林院学士。不久母亲病故,苏轼和弟弟苏辙回家守制三年,1059年十月,出任凤翔签判,四年后,回京判登闻鼓院(让皇上申冤的地方)。1065年苏轼妻子王弗病故,次年父亲病故,苏轼同弟弟,把父亲和妻子安葬老家眉山。

1071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过于激进变法。请求外放杭州,任签判。三年期满,迁任密州知州, 又三年改 徐州知州,同年七月改湖州知州。1080,苏轼就面临人生低谷,史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大家都知道苏轼的生平,每个人都耳熟能在详,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他恨的一面,也许在他作品里,看不出恨字来。我带大家分析分析。

第一恨:恨外敌入侵。密州任上,边关吃了败仗,边民被杀害,财物被抢。朝廷无能为力,乞和纳供。分摊各州府,苏轼接到通知,愤愤不平,他早年在风翔成功的组织义勇军击败西夏鹞子军(刺义勇改招募义勇)。可惜自己人微言轻,没人听取他的意见。于是写诗发泄他心中的恨。《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二恨:恨天公不作美。苏轼,姐姐,母亲,父亲,妻子先后病故,他很痛苦,也恨老天爷的无情,把自己亲人都夺去,公元1076年,中秋,他写了一首怀念远在均州的弟弟,唯一一个亲人时写词安慰自己,“不应有恨”其实他心里恨啊,还在宽慰自己和弟弟。以下是《水调歌头》全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与王朝云剧照

第三恨:恨奸人当道,祸害百姓。苏轼在黄州时,一边是朝廷的六道贬折,一边还在黄州劝说当地人抛弃女婴的恶习,自己工资都扣没了,就剩四千五百文生活费了,还在修弃婴孤儿院。多亏朋友支助。(据史料证明,宋苏轼孤儿院,比西方国家早七百多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许有人说,这里面有什么恨的。其实这首在黄州做的词,里面有恨。历史长河像江水一样,把千古以来人都泯灭掉了,何况朝中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奸臣佞臣。“遥想公瑾当年,”说周瑜当时面对敌人,很淡定的就把敌人打败了,讽刺现在朝中的人,重文轻武,不懂军事,军队不改革,兵力贫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自己的治国安邦之策没有也没被用。我怎么笑话别人,怪自己多情了。

还有一首苏轼的诗,朝云生了个孩子,他写诗道:我愿吾儿鲁且钝,无病无难到公卿。当时王圭,李定,舒壇,章惇气的要杀了苏轼。

苏轼剧照

第四恨,恨自己命途多舛。苏轼是一个有良心有大作为的政治家,没科考之前,就放自己家的粮,救济乡亲。被当时知州梅晓臣看重。密州抗蝗灾,除匪患,徐州抗洪救灾,修竹杆渠引水。任河北路军大总管,改革兵役。让部队从邋遢部队到精英部队。(这支部队,在靖康之耻到南宋期间,都没有灭亡,牵掣金人南下,并配合岳飞打败金兀术)。

可是自己有治国本领有什么用,不能在朝廷指定强国的政治法度,不能颁发富民的吏治赋税。他写诗自嘲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基业,黄州惠州儋州!

“有恨无人省”。有人说他是画家,有是书法家,美食家,慈善家,政治家,但是从来没有人,来细微的品读苏轼的恨!他是大度高尚的人,所以作品表面是看不出来他的内心。

有恨无人省

“有恨无人省”。是苏轼的谪居在黄州定慧寺写的《卜算子》里面的一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肯栖,寂寞沙洲冷。

细细品读,苏轼先生的文章,他到底恨什么,恨在哪里?这一句读懂了,就懂了他的一生。

缺月挂疏桐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四川眉州。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领袖。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是流亡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几乎大家从各方各面,都喜欢他,比如他诗词写的好,对妻子感情真挚,政治上推陈出新,爱护百姓,到一处,造福一处人民。但是积极乐观苏轼,心里是有恨的,他也是爱憎分明的汉子。

苏东坡电视剧照

公元1057年苏轼科举中榜眼,殿试三等三甲。被提名翰林院学士。不久母亲病故,苏轼和弟弟苏辙回家守制三年,1059年十月,出任凤翔签判,四年后,回京判登闻鼓院(让皇上申冤的地方)。1065年苏轼妻子王弗病故,次年父亲病故,苏轼同弟弟,把父亲和妻子安葬老家眉山。

1071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过于激进变法。请求外放杭州,任签判。三年期满,迁任密州知州, 又三年改 徐州知州,同年七月改湖州知州。1080,苏轼就面临人生低谷,史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大家都知道苏轼的生平,每个人都耳熟能在详,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他恨的一面,也许在他作品里,看不出恨字来。我带大家分析分析。

第一恨:恨外敌入侵。密州任上,边关吃了败仗,边民被杀害,财物被抢。朝廷无能为力,乞和纳供。分摊各州府,苏轼接到通知,愤愤不平,他早年在风翔成功的组织义勇军击败西夏鹞子军(刺义勇改招募义勇)。可惜自己人微言轻,没人听取他的意见。于是写诗发泄他心中的恨。《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二恨:恨天公不作美。苏轼,姐姐,母亲,父亲,妻子先后病故,他很痛苦,也恨老天爷的无情,把自己亲人都夺去,公元1076年,中秋,他写了一首怀念远在均州的弟弟,唯一一个亲人时写词安慰自己,“不应有恨”其实他心里恨啊,还在宽慰自己和弟弟。以下是《水调歌头》全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与王朝云剧照

第三恨:恨奸人当道,祸害百姓。苏轼在黄州时,一边是朝廷的六道贬折,一边还在黄州劝说当地人抛弃女婴的恶习,自己工资都扣没了,就剩四千五百文生活费了,还在修弃婴孤儿院。多亏朋友支助。(据史料证明,宋苏轼孤儿院,比西方国家早七百多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许有人说,这里面有什么恨的。其实这首在黄州做的词,里面有恨。历史长河像江水一样,把千古以来人都泯灭掉了,何况朝中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奸臣佞臣。“遥想公瑾当年,”说周瑜当时面对敌人,很淡定的就把敌人打败了,讽刺现在朝中的人,重文轻武,不懂军事,军队不改革,兵力贫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自己的治国安邦之策没有也没被用。我怎么笑话别人,怪自己多情了。

还有一首苏轼的诗,朝云生了个孩子,他写诗道:我愿吾儿鲁且钝,无病无难到公卿。当时王圭,李定,舒壇,章惇气的要杀了苏轼。

苏轼剧照

第四恨,恨自己命途多舛。苏轼是一个有良心有大作为的政治家,没科考之前,就放自己家的粮,救济乡亲。被当时知州梅晓臣看重。密州抗蝗灾,除匪患,徐州抗洪救灾,修竹杆渠引水。任河北路军大总管,改革兵役。让部队从邋遢部队到精英部队。(这支部队,在靖康之耻到南宋期间,都没有灭亡,牵掣金人南下,并配合岳飞打败金兀术)。

可是自己有治国本领有什么用,不能在朝廷指定强国的政治法度,不能颁发富民的吏治赋税。他写诗自嘲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基业,黄州惠州儋州!

“有恨无人省”。有人说他是画家,有是书法家,美食家,慈善家,政治家,但是从来没有人,来细微的品读苏轼的恨!他是大度高尚的人,所以作品表面是看不出来他的内心。

有恨无人省

“有恨无人省”。是苏轼的谪居在黄州定慧寺写的《卜算子》里面的一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肯栖,寂寞沙洲冷。

细细品读,苏轼先生的文章,他到底恨什么,恨在哪里?这一句读懂了,就懂了他的一生。

缺月挂疏桐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四川眉州。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领袖。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是流亡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几乎大家从各方各面,都喜欢他,比如他诗词写的好,对妻子感情真挚,政治上推陈出新,爱护百姓,到一处,造福一处人民。但是积极乐观苏轼,心里是有恨的,他也是爱憎分明的汉子。

苏东坡电视剧照

公元1057年苏轼科举中榜眼,殿试三等三甲。被提名翰林院学士。不久母亲病故,苏轼和弟弟苏辙回家守制三年,1059年十月,出任凤翔签判,四年后,回京判登闻鼓院(让皇上申冤的地方)。1065年苏轼妻子王弗病故,次年父亲病故,苏轼同弟弟,把父亲和妻子安葬老家眉山。

1071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过于激进变法。请求外放杭州,任签判。三年期满,迁任密州知州, 又三年改 徐州知州,同年七月改湖州知州。1080,苏轼就面临人生低谷,史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大家都知道苏轼的生平,每个人都耳熟能在详,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他恨的一面,也许在他作品里,看不出恨字来。我带大家分析分析。

第一恨:恨外敌入侵。密州任上,边关吃了败仗,边民被杀害,财物被抢。朝廷无能为力,乞和纳供。分摊各州府,苏轼接到通知,愤愤不平,他早年在风翔成功的组织义勇军击败西夏鹞子军(刺义勇改招募义勇)。可惜自己人微言轻,没人听取他的意见。于是写诗发泄他心中的恨。《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二恨:恨天公不作美。苏轼,姐姐,母亲,父亲,妻子先后病故,他很痛苦,也恨老天爷的无情,把自己亲人都夺去,公元1076年,中秋,他写了一首怀念远在均州的弟弟,唯一一个亲人时写词安慰自己,“不应有恨”其实他心里恨啊,还在宽慰自己和弟弟。以下是《水调歌头》全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与王朝云剧照

第三恨:恨奸人当道,祸害百姓。苏轼在黄州时,一边是朝廷的六道贬折,一边还在黄州劝说当地人抛弃女婴的恶习,自己工资都扣没了,就剩四千五百文生活费了,还在修弃婴孤儿院。多亏朋友支助。(据史料证明,宋苏轼孤儿院,比西方国家早七百多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许有人说,这里面有什么恨的。其实这首在黄州做的词,里面有恨。历史长河像江水一样,把千古以来人都泯灭掉了,何况朝中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奸臣佞臣。“遥想公瑾当年,”说周瑜当时面对敌人,很淡定的就把敌人打败了,讽刺现在朝中的人,重文轻武,不懂军事,军队不改革,兵力贫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自己的治国安邦之策没有也没被用。我怎么笑话别人,怪自己多情了。

还有一首苏轼的诗,朝云生了个孩子,他写诗道:我愿吾儿鲁且钝,无病无难到公卿。当时王圭,李定,舒壇,章惇气的要杀了苏轼。

苏轼剧照

第四恨,恨自己命途多舛。苏轼是一个有良心有大作为的政治家,没科考之前,就放自己家的粮,救济乡亲。被当时知州梅晓臣看重。密州抗蝗灾,除匪患,徐州抗洪救灾,修竹杆渠引水。任河北路军大总管,改革兵役。让部队从邋遢部队到精英部队。(这支部队,在靖康之耻到南宋期间,都没有灭亡,牵掣金人南下,并配合岳飞打败金兀术)。

可是自己有治国本领有什么用,不能在朝廷指定强国的政治法度,不能颁发富民的吏治赋税。他写诗自嘲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基业,黄州惠州儋州!

“有恨无人省”。有人说他是画家,有是书法家,美食家,慈善家,政治家,但是从来没有人,来细微的品读苏轼的恨!他是大度高尚的人,所以作品表面是看不出来他的内心。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译典

译 典2021.7.19 第458期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

SU Shi(1037-1101), styled Looker and Seer, East Slope Buddhist and Iron Crown Wordist by literary names, known as East Slope Su and Immortal Su. The poet, a native of Mt. Mei, Meizhou (present-day Mt. Mei, Sichuan Province), was a litterateur and calligraph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was honored as one of the “Eight Great Litterateur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His works include Seven Volumes by East Slope and East Slope’s Commentary onI Ching.(彭雅卓译)

Composed at My Dwelling of Sedate Wisdom Fane in Huangzhou

—To the Tune of the Diviner

By SU Shi

Tr. ZHAO Yanchun

The crescent o’er the parasol tree,

The night deep, now calm they can be.

Lo, the solitary soul comes and goes

Like the shadow of a wild goose.

He turns around now with a start;

No one knows how he feels, so smart.

All cold twigs looked thru, nowhere will he rest;

The chill lonely shoal is his best.

译者简介:赵彦春,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翻译研究出版主任,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主编,国际汉学与教育研究会会长、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ZHAO Yanchun,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Shanghai University, Directo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Center for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Editor of Translating China, President of International Sinology and Education Society, President of Chinese Culture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Committee, Executive President of Chinese Classics Bilinguals’ Association,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Language Education Association, a proponent of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ng poesie into poesie and classic into classic.

栏目策划:金石开

栏目主编:赵彦春、莫真宝

组稿编辑:吕文澎

本期作者:苏 轼

本期译者:赵彦春

中英朗诵:朱盛杰

英文书法:凌光艺

本期排版:曼 曼

《吾心》My Conscience

《高阳台 · 忆故园玉簪花》Dreaming of Jade Hairpin Flowers in My Old Clime

《送友人》Seeing Off a Friend

《题破山寺后禅院》An Inscription for the Back Yard of Zen of Bliss Fane

《已凉》So Cool

《卖炭翁》The Charcoal Gray Hair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A Song to My Thatched Roof Ruined by an Autumn Wind

《乡夏》Rural Summer

《乡村春节掠影》A Sketch of Rural Spring Festival (No.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To Premier Zhang Overlooking Cavehall Lake

《清明雨中》Pure Brightness Day in the Rain

《高阳台 · 次孟女史韵写法源寺丁香》Lilac in Dharma Source Fane in Reply to Miss Meng’s Rhymed Verse

《中华黄河楼即兴》An Impromptu: Chinese Yellow River Tower

《画堂春 · 望春风》Gazing at the Spring Win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Seeing Du Fu Off to His Post in Sichuan

《式微》It’s Dark

《临江仙 · 荣莹卧病》My Classmate Rong Ying’s Illness Abed

《黄河壶口》The Yellow River Kettlemouth

《相见欢》A Merry Encounter

《采桑子》A Mulberry Gatherer

《五四携孙儿游动物园》A Tour of Zoo with My Grandkid on May 4

《春日南游归途寄诸友》To My Friends on the Way Back After a Spring Trip in the South

《春 晨》A Spring Morning

《浣溪沙》(To the Tune of) Yarn Washing

《渔家傲》The Sky Licking Dawning Waves in a Mist Veil

《上李邕》To Yung Li

《月 夜》A Moonlit Night

《如梦令》Like a Dream

《燕山放蜂人》The Beekeeper of Mt. Yan

《松花湖》Pine Flower Lake

《春雨》A Spring Rain

《雁门太守行》The Prefect of Goosegate

《越南陆龙湾五首(其三)》Five Poems of Tam Coc, Vietnam (No. 3)

《鹧鸪天》 Partridges in the Sky

编辑:王傲霏, 二审:曼曼,终审:金石开

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何意?为何有人觉得有语病

年少时读苏轼,总能被他逗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位书、画、诗、词、散文样样精通的大才子,就像生活在我身边的一个吃货朋友,他的存在让我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长大后再读苏轼,却总能读到豁达的词句中藏着的万千无奈。有的人每天乐呵呵的,是因为他没有尝过人间至苦,不知何为辛酸。但苏轼不是这种人,他是一个受尽生活的苦楚后,仍对这起起落落的人生抱以微笑的智者。唯有这种人写出的文字,才是够有分量的。

苏轼有一首很孤独的词,想来爱好诗词的你们应该都是听说过的,这就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我们来看全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备受后世推崇的词中名篇。对于这首词后世有多种解读,有人认为这语单纯写的就是自己在朝中的不得志,是为己而鸣。也有人认为,此诗是为一位女子所作。不管到底是为何而写,词人的孤独都是不言而喻的。

论意境的烘托,这首词算是神品。词的上片缺月、梧桐、孤雁,一起构成了一幅凄美的夜景图;下片中,从细节上描写孤雁的动作,将自己与孤雁融为一体,句句一语双关,是写孤雁也是写月下的人。

对这首词,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最后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一句历来为后世所称道,惊艳了900多年。翻译成白话文,它的意思是:孤雁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最后宁愿在沙洲上守着自己的清冷孤寂。这里的“拣”是挑选的意思。本来是很惊艳的落笔,但却有不识货的觉得有语病,这是为何?

宋代有位文人,名叫王楙,他写了一本《野客丛书》,对苏轼这首词作了如此这番评价:

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

这番评价提到的是隋朝文人写的孤雁诗,王楙认为孤雁的生活习性应该是晚上栖息于寒枝上,早上飞到空井旁,这才是此鸟正常的生活习性。文坛一直有良禽择木而栖的说法,说的也是好鸟是会自己选枝桠的。苏轼却偏说这孤雁明明看见了那么多寒枝,却守着寂寞沙洲冷,显然与实情不符。因此,他认为这话有语病。

初看上去,王楙这话确实有点儿道理,在苏轼之前的很多诗词里,都写了鸟择木的事,如杜甫的“择木知幽鸟”。可是这样,就能认为苏轼这是瞎写,是有语病吗?显然这是不对的。

以实物、实景、实理去品读古诗词,这本来就犯了忌讳。诗词中很多意境都是虚写,苏轼可能只是在沙洲上看见一只孤雁,所以将它赋予了人的高洁之气,便说它是在“拣尽寒枝”后宁可守在此沙洲上,这是词人由眼前之景做的联想。甚至极有可能,苏轼根本就没有看见孤雁在沙洲上的情形,这一切都是他的想象,目的就是为了烘托自己不愿同流的清高。所以,看似是在写孤雁,其实写的是人。

如果赏析古诗词时,想的都是文中的事物是否合理,那就太没意思了。诗词不是科学,它重在写意抒情,不明白这一点,是理解不了诗词之美的。大家说对不对?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