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泽中孚卦——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丰泽中孚卦
《序卦》云:“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节卦,节制控制之意,控制以不至于过分,若想别人接受节制并且甘之如饴,那就应该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上位者信守承诺,下位者信任而跟从,因此,节卦后面就是中孚卦,中孚卦,讲的是信守之道。
孚字在《易经》中是个高频字,在卦辞中出现了8次,在爻辞中出现了31次。那么孚是何意呢?《说文·爪部》云:“孚,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即鸟之卵期都有一定的时间,如期而至,引申为守时、守信。而“有孚”在心往往被视为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而且是吉祥的象征。因此,中孚卦讲的是“仁义礼智信”中的信。
孚字演变
中孚,豚(tún)鱼吉,利涉大川,利贞。中孚卦,河豚依时令出现,吉祥,适宜渡过大河,适宜正固。
"豚(tún)鱼"解析有分歧,有解析成小猪跟小鱼的,但这样解析比较牵强;我们按河豚理解,为什么理解为河豚呢?
苏轼曾留下描写河豚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的就是阳春三月,正是河豚上市、人们争相吃河豚的季节。每年清明节前后河豚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所以中孚卦是借用河豚依时令回游,说明大自然中的孚,也就是信。
河豚是道美食,古人祭祀常用到,河豚按时回游回来,可以用于祭祀,所以古人认为这是很吉祥的事情,是为“豚鱼吉”。河豚在大海与长江中下游之间回游不就是“利涉大川”吗?这样子的回游也不是三天两头的事,而是年年如是,是为“利贞”。
河豚按天地时令回游,跨越千山万水,可见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做到了,就能繁衍生息下去,这是天地大道给万物生灵的孚。所以守信之道在乎坚正,故利于贞。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彖传》说:中孚卦,柔顺者在内而刚强者取得中位;喜悦而随顺,诚信才能感化邦国;猪与鱼吉祥,是说诚信感化了猪与鱼;适宜渡过大河,是说乘坐的木船中间是空的;内心诚信而适宜正固,则是顺应天之道。
“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从卦爻去看,两个阴爻在中间,这是柔在内,诚之象;上巽卦与下兑卦,中间的爻都是阳爻,这是刚得中,所以为中孚。我们常常讲诚信,不要轻易被PUA,一定要思考这个事情是否得中,信守承诺,是要守住中的立场的前提下。
宋易理家程颐在解说中孚卦时说到:“忠信可以蹈水火,况涉川乎?”对于我们普通人这就很危险了,中孚是相互之间信任而建立起来的生存之道,当讲道德、讲礼仪行不通了,才讲信,这不应该被利用来让人赴险以达个人目的。
“说而巽,孚乃化邦也”,卦体上巽下兑,信则内心愉悦而外表和顺服从。
“豚鱼吉,信及豚鱼也”,信能普及到河豚,信道的极致了,所以吉祥。彖辞是孔子写的,这里要好好推敲,我也不敢说他不对。我们前面说了“豚鱼吉”是向河豚学习守时的精神,而不是用诚信感化河豚。
河豚憋气的时候,外实内虚不就是中孚卦吗
“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要渡过大江大河,就要有船,而中孚卦整体看上去就是个大离卦,离中虚,就是船的象,上巽卦为风,下巽卦为泽为江河,做大事的条件都具备了。
“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河豚顺应天道,虽千山万水,坚持回游。天之道,孚而已,为什么男女结合就能生孩子,为什么付出就有回报,为什么果实掉落是往地上砸而不是往天上飞?这些都是天道的孚,这种孚是恒久的,不会轻易甚至根本不会变的,假如哪天阴阳结合却无法孕育下一代,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象传》说:沼泽上有风在吹,这就是中孚卦;君子由此领悟,要认真讨论讼案,缓慢判决死刑。
“议狱”,断案之意,断案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尽忠职守,做该做的事情;“缓死”,在决定罪犯生死的时候,该死还是得死,否则就是对受害者的不公平,当死而不死谈什么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缓死者,恻隐之心。
唐太宗勤政爱民、治国有方,在他的治理下,唐朝政治清明,朝臣百姓各司其职、安居乐业。当时犯罪的人少之又少,直到贞观六年,全国死刑犯的数量只有近300人。为得民心,李世民决定释放这300名死刑犯,让他们回去和家人好好团聚一下,并且和他们约定,来年秋天问斩之际,要全部回来接受刑罚。李世民的这个决定可以说是十分大胆,当时朝臣们都十分反对,认为风险太大,若是这些死刑犯不遵守约定,事情会变得很难处理。但李世民心意已决,于是他下令放这300名囚犯回家。等到了来年秋刑之际,这300人竟然全部如期而至,没有一个人偷偷逃走。
鸣鹤在阴
#暑期创作大赛#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明辨,吉祥,有其他状况则不安。《象传》说:初九明辨而吉祥,是因为心意并未改变。
前面说了,中孚,一定要守中。虞,明辨,仔细思考;虞的是什么,辨的又是什么,辨的就是一个中字,符合中道的孚的就吉祥,不符合中道的孚不一定吉祥。一旦确立这个信任关系,是一个长久的事情,甚至这个事情还要克服艰难困苦。所以明辨是前提,否则就是愚忠。
不轻诺,诺必果:一方面我们不轻易对他人许下诺言,另一方面也不能轻易相信他人诺言。
《人物志·八观》云:"不轻诺,故我不负人,不信诺,故人不负我,多易似能而无效。"不轻易许诺别人才不会辜负别人的心愿;别人的承诺也不轻易相信,才不会被人所辜负大失所望。轻易的给别人承诺,看似豪爽,其实是少有信用。
学习易经,最基本的就是保护自己啊。
初九阳居刚位,当位,与六四正应,从卦理上如何明辨呢?以中辨,虽初九与六四正应,但不能前往六四,而要比和九二,因为九二得中。为什么不能前往六四,留到六四爻再说。
鸣鹤在阴
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大鹤在树荫下鸣叫,它的小鹤也啼叫应和;我有美酒,我要与你共享。《象传》说:它的小鹤啼叫应和,是发自内心的愿望。
仙鹤在浅滩呼朋唤友:“这里有好吃的,过来一起吃吧。”他的亲友纷纷附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子和之”,孚是在一个范围之内的,这个范围就是同类,这就是为什么说,非我族其心必异,这不是歧视,本身不在一个类别里面,认知都不一样。非我族类者,你认为的孚,他不一定认同,他认为的孚,你也可能存在怀疑,这是认知差。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分享,互利,共赢,孚的目的。
九二刚居柔位得中,刚居柔所以“鸣”,得中而不自私所以“靡”。也体现了九二中孚并且具备实力。
九二与九五敌而不应,如果九五是大道,那么九二就是小圈子的小道,九二爻辞,大家有没有一种画大饼的感觉。
仙鹤求偶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遇到对手,或击鼓或休兵,或哭泣或歌唱。《象传》说:或击鼓或休兵,是因为位置不恰当。
真小人不算可怕,伪君子才是可怕,此处须防小人。
六三的立场有问题。在中孚的环境下,得中方正,六三不得中还不当位,还上应上九,上九也不得中。
从卦象看,下面是一个兑卦,上面一个倒过来的兑卦,兑为虎有争象,“得敌”是为敌对之意,观念、立场上的冲突。但在中孚的卦时之下,可以简单理解为失信。
两分去看,一方面是失信,另一方面归根到底是不自信。
沼泽中的水,深则静,浅则动,越在上面越动的厉害,而六三爻正处在兑卦的最上面。现在水遇风,风一吹而波涛起伏,是为立场不坚定。人一定是自信,然后别人再相信他。六三自己都怀疑自己,又怎样有孚于他人呢?
我们说“得敌”,其实也是立场问题。人有选择权,不做这个事情,可以选择做其他事情,这就是死生之外无大事。然而,当存亡之机,各为其主,孚之道又何以自处?商末周初,天道兴周而灭商,难道商的立场就坐以待毙吗?孚自心而已。所以六三爻,卦辞没下吉凶的断言。
鸣鹤在阴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月亮接近满盈,马匹丢失,没有灾难。《象传》说:马匹丢失,是因为离开同类往上走。
六四与初九正应,又比承九五,孚者在于诚,诚而贵在一,既一又怎能正应初九的同时比承九五呢,岂不首鼠两端?
月为阴,望为月圆,六四阴居柔位,“月几望”就是形容六四阴气厚,又处巽卦主爻,为随顺之德,六四又是近君之臣。马匹亡,匹者匹配,与自己匹配的马消亡,这里指的是初九。
六四以一阴承九五,剪除自己的党羽,孑然一身。所以为什么初九不能追从六四,因为六四随时可能弃卒保车。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有信任而系念在一起,没有灾难。《象传》说:有诚信而系念着,是因为位置正确而恰当。
五位为君位。我们配合九二去看,我们说九二是孚之小道,九五是孚之大道,九二岂敢与九五日月同辉?身当乱世,九二不得已而自成孚道,如今九五中正得位,以君临天下之姿,秉承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中孚之道,天下人自然效法,这样信任的信念,将所有人连接在一起,“有孚挛如”,这不就是公信力最光大的时候吗?
鸣鹤在阴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鸡啼的声音传到天上,正固会有凶祸。《象传》说:鸡啼的声音传到天上,怎么可能长久。
劝人以谦虚态度实实在在做人处世,最后诚信自然会感动大家。
上九正应六三,居中孚退位之爻,并非信守之人,却狭信守之音,迷惑私妄之人,私妄之人就是六三,所以对于六三而言,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于上九而言,则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翰音,鸡叫的声音,声音虽然飞的很高,但鸡还是停留在地上。处信任的终点,信任终究衰竭,追随的人迟早弃他而去,虽华美外扬,实则忠笃内丧。
缺失信守之道,那不就是樊笼里的鸡吗,想一飞而冲天,可以吗?一飞冲天者,鸿鹄;翔飞万仞者,凤凰;扶摇九万里者,鲲鹏。这些都是依靠他们自身的德才做到的。那有鸡能登天的吗?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狐假虎威、挂羊头卖狗肉之辈而已。
解读周易风泽中孚卦辞
\r
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谋事主
二、其志不二。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易·蛊》)【译文】中孚卦象是风泽上山下震雷的卦象。《⁇》辞说:"中孚",柔顺而又处在适中位置之中(内)。说话时语气和悦而又婉转地顺从别人意愿("兑下"),说明办事要掌握好分寸与准则("巽上")。开始行动前必须告诉别人(初九),这是用阳刚来表现诚信态度的方法("悔亡");如果一再犯戒而不告知对方,(六三)就表明自己没有诚意,"有疾"(九四)之象已经出现;(五二)之爻又出现了反复违犯的情况(六五),这都违背了诚实的本意。(《周易集解》)初
九.鸣雁在阴1,无失行也2。丧羊于易3,终莫之闻4。往蹇来连5,当位疑君6。(《易经·杂卦传》)(译)《象辞》说:第一爻的爻辞讲到了一种隐微难见的现象:"鸣雁在阴"。这种景象虽然不易看到却可以听到声音,"失行"是指行为不正直而言行的结果必然导致凶险之事发生;第二爻的爻辞讲到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丧羊于易",即丢失了祭祀用的牺牲品羊羔到河里去洗刷干净它;第三条讲的是最可悲的事:自己不能亲眼见到所希望的事物到来-卜问的结果却是凶险异常-就像没有眼睛的人一样什么也见不到!第四条的爻辞讲的是占问者自身的状况:前进的道路充满荆棘坎坷,(前途渺茫);退后之路又无法返回故乡-因为占卜的结果显示凶兆如同君主被囚禁一般不可解脱!《左传昭公元年》:晋侯使叔孙豹为右师..乃使荀息帅军围郑...冬十一月辛丑朔旦日戊申师及诸侯盟于长勺...公将享公庙...王命尹氏视诸门钥启关纳策焉...(僖公二十八年十二月丁亥)《史记鲁周公世家》:秋九月。
《风泽中孚》:各爻辞的含义和指导意义
《风泽中孚》卦由巽卦和兑卦组成,代表着风与泽相互交感的自然力量。风泽相互作用,促进了自然界的生长发展,也带来了风险和变动。下面是各爻辞的含义及其对健康、爱情、财富、事业和修道的指导意义。
·第一爻:初九爻的虞吉,预示着有意外的收获。初筮结果吉利,初爻代表着预测,预示着大吉大利,但需要注意防范意外风险。对于健康、爱情、财富、事业和修道来说,这个爻告诉我们在做出决策时需要注意细节和风险,同时保持乐观和信任。
·第二爻:六二爻系于小子,失去了丈夫。
·第三爻:与人合作,但要谨慎对待伙伴。对于健康、爱情、财富、事业和修道来说,这个爻告诉我们需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同时要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以保证合作的稳定和成功。
·第四爻:九三爻遭遇困境,但不能退缩,更不能让利益受到损失。对于健康、爱情、财富、事业和修道来说,这个爻告诉我们在面临危机时需要快速反应,同时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和机会,展现自己的实力。
·第四爻:"九四爻与妻子发生争执"。
·第五爻代表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需要平息双方的情绪。对于健康、爱情、财富、事业和修道来说,这个爻告诉我们需要注意感情的平衡,避免冲突和矛盾,在面临问题和困境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第五爻:九五爻有诚信,改变旅途的光芒。吉利,三次考试,赐命出门,让他改变过去的记录。
·第五爻代表着实现目标和追求成功,但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对于健康、爱情、财富、事业和修道来说,这个爻告诉我们需要积极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同时需要放眼未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向。
·第六爻:上六爻表示忧虑,但道德告诉我们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否则会遇到困难。
·第六爻代表着已经陷入危险的境地,需要谨慎应对。对于健康、爱情、财富、事业和修道来说,这个爻告诉我们要警惕风险,避免堕入无法挽救的境地,同时要以坚毅和勇气面对现实。
综上所述,六个爻辞提供了指导健康、爱情、财富、事业和修道的大致方向,其中主要包括谨慎防范风险,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及时应对困境,注意感情的平衡,积极努力追求目标,警惕风险,以坚毅和勇气面对现实。
倪海厦《人间道》 雷风恒卦
雷风恒
此卦宋王奪韓朋妻,卜,得之也。
圖中:
日在雲,風啣書,官人行路,道士手指門,鼠下兩口,牆擋路。
【日月常明之課 四時不没之象】
恒,乃論夫妻之道,終身不變者,前『咸』為少女少男之感,今『恒』乃長男長女之往,
男尊在上,女卑在下,此夫婦居室之道,男動於外,女順於內,此人倫之常,此恒)久之道。
卦圆象解
一、日在雲中:昏暗之象,君主不明象。
二、鳳唧書:喜訊至,金榜题名也。
三、官人行路:將至也,貴人至。官人,信人,丈夫也,人傍為信也。
四、道士手指鬥:入空門也,閃也。
五、鼠下兩口:yin謀在後之象;兩口,回也,呂姓也。
六、時機:在春末,日為春之末尾也。
此即持之以恒,则有撥云见日之喜也。
人间道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恒為常久之道,人能恒之於善,此道可恒,君子之道。小)人之道,乃恒於恶,已失可恒之道,故恒之道能常久,乃因所恒為正,恒不正,招凶也。
【象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舆,翼而動,剛柔皆應,恒。】
恒)久之道,在於上剛下柔,君剛臣柔,夫剛婦柔,雷震風興,風中有雷,相互交應,助長其勢,天地之間能恒)久不已,乃因能知順動而已。
恒,亨,无咎,利貞,久於其道也。恒之道,可以令亨通,且無災,但須注意所恒為正,吉也,所恒不正,則反招辱。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人如能恒持可恒之道,則合於天地之理。必可長久。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
萬物之動,必有始終,今動而能恒,其間變化必多,能知隨時變易其外,神在內不變,此得易之神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燮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见矣。】
日月得天之道,能久照不已,四時往来生成萬物,也因得天,故常久不已,聖人用恒之道,行之不已,能化成天下,成其美俗。觀天地之恒常,得天下常久之理,此聖人之道所以能常久也。常人孰能知。
【象曰: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人才君子觀恒之象,以恒)久之德性,持立於中道,永)不易其立足之道。
【初六:渡恒,贞凶,无攸利。】
初六以柔暗之人初進,只知守常卻不度勢而為,但求上之眷顧,又堅守此向,致凶之道也。因其心志在求上眷顧,必不能安居其位,故凶也。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但求上之眷顧不知度勢而行,安居其位,失恒之道於始也。
【九二:悔亡。】
恒能居其正位,常道也。今陽居yin位,處非其位,雖中正之才,不知輕重之勢,造成有悔。人能知所輕重,易之義即此。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人能知恒)久於中道,知所輕重,必可常久。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得位乃可久,但於須持)久時不知持之以恒,朝令夕改,人無所適從,反招羞辱矣。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不知恒之道的人,終至無處容身也。
【九四:田无禽。】
田獵又無獲禽,徒勞無功也,九四yin位而陽居之,處非其所,恒又何益?人之動必有道,持之以恒則有功,不得道,即久亦無功也。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處不適位,雖久何益,猶徒獵而無功。
【六五:恒其德,贞,婦人吉,夫
子凶。】
柔居剛位,又得九二之陽剛助應,此即居中正又有應乎中正,恒此以久,吉之道。婦人之道以順從為恒,此順從於婦人則吉,丈夫為剛陽,如以順從之道持恒,反致凶也。更何沉人君之道,君道切不以柔順為恒也。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终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柔而順從於婦人則吉,乃從一而終也,君王之義,從婦人之順從,招凶。
【上六:振恒,凶。】
此恒之極位,乃振恒,即守之不常也,居上而動無節宜,再以此為恒,凶至也。故吾人動之必以正理,不逾矩,動如失正,又不及復,反持恒下去,果致凶矣。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居上之道,躁動不安,必無所成,此言持恒,知恒,用恒之重要性,人不知此即,令再大之勞亦無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