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家仙有哪些(家仙)

家仙有哪些(家仙)

民间奇谈仙家故事之北方五大家的来历

说到五大家族,了解仙家奇谈故事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在北方地区一直都有五大家的各种传说和民间文化,有地区把胡。黄。白。柳。灰列为五大家,有的地区把胡。黄。蟐。蟒。清列为五大家。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各家分别的传说和来历,主要讲讲这第二种归列的五大家。

首先说这胡,有的地方写作古月胡,有的地方写狐,其实都是代表着狐有了修为而成的缘分,这家也是目前来说最多的最广泛分布的,很多地方地区都有这胡家族的出现,或者和胡家族有关的文化传承,亦或者丰富的传说故事,多是擅长推断事情非常准确以及帮助人们有关。很多人认为这胡家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五大家中地位最高以及本领最大的存在,觉得缺其不可,非常尊重重视。

再说这黄,这个写法很少出现二种,基本都是这么个写法,代表着黄鼬有了修为而成的缘分,一般都认为这个黄是出现的数量最多的,在出现的数量上比别的家都要多,而且擅长跑腿,传递等,总之就是擅长与行动有关的事情,有的时候也是辅助胡来做事情的存在。在民间关于这黄家族的传说故事也少,而且普遍认为这家的记忆力非常好,好的坏的都能记住,一般人都是心存敬畏之心,在各地的认知中也都认为这黄家族是必须要在位的。

再说这柳。蟐。蟒。为什么这三家一起说呢,因为很多地区把这三家看做是一家,说是修文为蟐(柳),修武为蟒,再有说是小为蟐,大为蟒,而且总是一起出现,一般有蟐就有蟒,有蟒也来蟐,互相伴随。就是蛇有了修为而成,民间很多传闻中都是这两家与治病施药或者争斗有关,所以都认为这两家擅长在治病和守护上。

再说这白,这个家族现在出现的非常少,比以前要少得多,这就是白家族,也就是刺猬有了修为而成的,相传非常擅长看病特别是一些实际病症,而且还能为其他家族看病疗伤等等,相当于各大家族的后勤医一般的存在,但是由于出现的太少,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再说说这灰,有的不太了解的朋友误认为这是灰家族指的是狼,大灰狼的简写,其实可不是,而是指鼠有了修为而成的,你别看这鼠到处都有,但是真正有修为的并不多,而且非常难,所以出现的几率并不是很大,但是好在一般鼠家族的出现都是一家多少口一起来,而不是一位两位那样,相传大多擅长与打探虚实以及冲破阻碍有关事情,也是难得的辅助之职。

再说这清,也有写作青,也都代表一样的,就是家中的先祖,有一定修为能力之后而成,民间传闻中都认为这清家擅长的非常多,因为是先祖也是人,所以能胜任的非常多,有很多地方只要有这清家族在,甚至不需要别的任何家族参与,都能展示出极大的能力和水平,面向的领域也非常的广泛。

这次就给朋友们讲这些,以后再讲讲更多的关于五大家族有关的传说擅长。

感恩缘分关注,祝您得福无量!更多原创文章与精彩讲解视频敬请期待。

东北人供奉的“胡黄白柳灰”5位大仙都是啥?到底有啥神秘寓意?

中国人喜欢在家里拜神求佛。

什么观音菩萨、太上老君、火德真君、耶稣大圣……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虽然不乏自创的土味儿神仙,但一眼看过去,还是比较有仙气的。

但东北的神仙名儿,保准你第一眼看到会大吃一惊:黄小跳、胡翠花、胡三太爷、黑妈妈……

东北老铁,你确定这不是搞笑的吗?“太爷”还勉强能靠上神仙的边,胡翠花是什么鬼?

别急,咱细细品一品,东北的神仙其实还挺有来头。

保家仙、出马仙是什么

东北民俗中拜的神仙,大致有保家仙、出马仙两类。值得注意的是,拜两种仙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为了保佑家人平安。

这和宗教有着质的区别。

佛道中的佛陀神祇,本质上是帮助人匡正心灵的助手。观音菩萨解的不是人间万苦,解的是每个人心中的贪嗔痴喜恶怒。道家的三清四御,则是镇压人间的邪魔外道,维持道的运行。

简单说,佛道往深了琢磨,其实是很高明的哲学。

保家仙、出马仙不整这么高大上的,与东北人的直爽性格一样,咱不玩虚的,请神请仙就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

保家仙、出马仙供俸的神仙都是很常见的动物,通常来讲就是五大仙,胡黄白柳灰。

胡是狐狸,黄是黄鼠狼,白是刺猬,柳是蛇、蟒,灰是老鼠。都是北方常见的动物。除此之外,保家仙、出马仙还讲究信奉人的鬼魂,死去的先贤、祖宗,都可以纳入。

这个说起来稍微有点瘆人,但在东北人看来这并没什么可怕的,既然信奉,鬼魂也是好鬼魂,不会害人。

五大仙的第一种,都自成体系,比如胡仙中也有小仙、大仙、老仙之分。胡三太爷这种的,一般都是很厉害的老仙。

保家仙和出马仙的形式有所区别。保家仙一般都是在家里专门弄一张供桌,摆上供品祭拜,每家的仙都不一样,请到家里的仙,就是专门保护这家的。

出马仙则是有人生病或者遇到什么灾祸,由某位大仙附体到某个特定的人身上,做法帮其渡过难关。

出马仙出场,要在特定的场所,这种一般称之为仙堂,每一个仙堂都有掌教的大仙。东北人各仙家以胡仙为首,所以大部分仙堂的大佬都是胡家中的某一位。

当然也有的仙堂可以请清风仙当掌教大仙,清风就是男性鬼魂的代称。

怎么样,虽然土,虽然俗,虽然不如南海观音、东岳天齐名头那么响亮,但保家仙的体系也自有其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别具一格的神仙崇拜,是怎么突破佛道体系,自成一派的呢?

保家仙、出马仙信仰的由来

中国民间自古拜神、祭礼之风就很盛。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古人往往把一些神话人物、英雄人物当成自己的救星,动辄立庙拜祝,求他们赐福、消灾。

历史上相关的考据特别多,说起来挺复杂,倒是不用细究其实。

举几个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人物的例子。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他因霸成圣,因圣成神,秦汉以后晋地多有给他立庙祭祀的。

三国诸葛亮死后,汉中许多百姓感念他的威名和恩德,先是立庙祭拜,后来便慢慢在民间蔓延开来,到处都是他的庙。多则为淫,当时蜀汉对这一现象还颇为头疼,弄得后主一度还禁止对诸葛亮的淫祀、野祀行为,汉中有丞相墓,你们都到那儿去拜不就得了。

到了宋朝以后,一些边远地区的淫祀之风仍然盛行,吴越山区拜狐、拜鬼的所在多有,闽中还有拜石头为神、为灵、为祖宗,年节致祭。

真是洋洋大观。

所以说,保家仙以动物为神仙,也是其来有自,都是文化演变的结果。

不过,保家仙、出马仙并不是东北的土著文化,而是清朝以来闯关东现象的文化衍生品。

最早的类似动物神崇拜,其实是华北地区才有的。后来随着华北大量向关东移民,类似的拜神、拜仙文化,才在东北继续演变生根。

经过一二百年的演化,东北的保家仙文化与华北也有了不同。特别是出马仙,这种有点像古代降僮、扶鸾巫术的把戏,其实是被东北本地的萨满信仰影响而产生的。

华北虽然也有顶头术,就是鬼上身之类的巫术,但论其细节、场面、功能、寓义,都远远没有东北出马仙那么丰富。

那么说到细节,这乐子就大了。

佛道思想也抵挡不住东北大碴子味

保家仙文化受很多文化流派的影响,佛道作为中国宗教的两大派系,自然也少不了对保家仙的影响。

保家仙里面不光是动物和鬼魂,菩萨、力士、罗汉等神仙名也偶有出现,道教系统的什么姜子牙、黄飞虎、许真君也能成为保家仙召唤的仙家。这都是民间对于不同宗教信仰的不自觉的混杂。

但由于东北土著信仰没什么文化基础,不像佛道都有这个经、那个文,都是随心所欲、用着啥说啥的自主创造,所以难免会掺杂一些东北土地文化的因素。

比如大仙们的体系构成。

佛道里的神祇们,原本的社会亲属关系,在仙界都淡化了。像观音菩萨、三清老祖、四方帝君,他们有没有家人、亲戚,这都不重要了。

哪怕是如来佛曾经是王子,成佛后也没有关注他的家庭生活,神仙不需要家庭。

但保家仙可不一样。

胡黄白柳灰,每个大仙都是一家子。胡仙家就有胡大太爷、胡二太爷、胡三太爷,以及他们的媳妇:胡大太奶、胡二太奶、胡三太奶,年轻一点的有胡翠花、胡小闹、胡跳跳……

这名字令人顿时联想起东北热气腾腾的炕头儿上,一家子老老少少盘坐一起,正可劲儿唠嗑:今年这家上的供品不错啊,咱也多给他们整点福气……

出马仙的场面,跟二人转的热闹劲也好有一比。

承担出马仙任务的人叫“弟马”,说的俗了,后来就直接叫大仙。

大仙一般是女的,因为请仙都是通阴的,女人阴气重不怕,男的就不行。大仙解灾还要有个男的配合,叫做罗汉。

请仙上身之前,罗汉要拿着锣在仙堂唱韵曲,绕着堂走,一边走一边大声唱。等仙上身了,要自报家门,你是哪家的仙,或者是哪路野仙,或者是姜子牙、哪咤、阎罗王,或者是去世了的先人。

预备程序走完了,进入正式的祷祝阶段,大仙在场上传话,罗汉就在旁边拉弦,或者敲鼓,边演奏边唱。或是边跳边唱。

小曲唱得合辙合韵,光看形式,跟二人转的相似度极高。外地人不知道,乍眼看去,还真分不清到底是二人转表演,还是跳大神。

总而言之,东北保家仙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信仰,严谨一点说,是传统佛道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而衍生出的文化现象。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有特点的文化流派,哪怕俗一点、土一点,都有保存的价值,也应该保持足够的尊重,而不能统统以迷信看待。

对这些东西的好奇,不能停留在对跳大神、鬼上仙这种糟粕,还是要更多地看看本真,毕竟,这是我们的先民一路走来的文化印痕。

湛江“拜家仙”风俗,保留与抛弃,你是怎么看的?

每次在分享湛江风俗的时候,深有感慨,就“传统”的保留与传承,毫不夸张,湛江绝无仅有。

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有许许多多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风俗习惯,这一次,和大家说“拜家仙”。

家仙,则逝世的先人,湛江“拜家仙”的风俗,没有一致的日期,因为各家先人们的生辰忌日不同,相当于大家熟悉的祭拜祖先,只不过不是前往坟头,而是在家中。湛江农村家家户户拥有一张八仙桌,每当拜家仙前,移至供奉祖先神位及神明位处正前方,然后请出祖先神位专属的香炉,摆放八仙桌之上。凡中国人叩拜神明、祭拜祖先,少不了供品,湛江人拜家仙的风俗也不例外,供品是一桌丰盛的饭菜。准备饭菜同时,接下来是“安位”(湛江方言,大概类似于喝喜酒,没上菜前的碗筷摆放),首先燃点香烛,接着在八仙桌除却香炉方向的三面各摆上两个酒杯和两双筷子,酒杯要满上酒,筷子一律在右,而相应的位置凳子不能少。最后,端来饭菜放在八仙桌之上,“拜家仙”进行……相对于湛江游神、年例等传统民俗的热闹喜庆,拜家仙似乎略显“乏味沉闷”,但在湛江人心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

细究任何一项民俗的来龙去脉,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等是最重要的方式。时至今日,湛江依然保留“拜家仙”的传统,无不与湛江人的迁徙历史息息相关。小时候无数次听村中老人讲述我们的祖先,如何艰难地一步步从中原之地迁徙岭南一隅的湛江,落地生根,逐渐改变“外族人”的身份,最后成了湛江的“主人”。一代又一代的湛江人恭敬地在祖先神位前跪拜,遵守一致的形式,乐此不疲,深层意义是一种缅怀的方式,告诫子孙后代勿忘先辈最初的“磨难”,感恩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也为未来赋予前行的力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包括湛江“拜家仙”在内的许多传统风俗,逐渐走向“没落”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原因,我想不是“形式繁杂”与所谓的“封建迷信”。存在即合理,一种风俗得以相传千百年,其“合理”性毋庸置疑。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冷社会”,几千年间一贯如此,很少改变与演进,进入新千年之后,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文化持续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并占据优势,如此,湛江“拜家仙”的风俗显得“格格不入”,与新一代人的人行为习惯、认知、价值观不符,渐渐地被冷漠抛弃,继而消失。

湛江“拜家仙”风俗,保留与抛弃,你是怎么看的?

农村人人家里都有的“家仙”是什么?“家仙”真的不能得罪吗?

说起“家仙”,可能会有朋友疑惑。不过看了下面的故事,就能明白了。

前不久,朋友老家的老屋因为有些年头了,所以决定翻修下,没想到在翻修过程中,居然遇到了“家仙”。

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北方农村老人常说的“家蛇”。对于蛇,估计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害怕,在我国民间传说中,常常赋予蛇灵性,国人更是称其为“小龙”。

关于蛇的崇拜,常常能听到的“狐黄白柳灰”中的“柳”就是蛇。远古时期,传说人文始祖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这更为“蛇”增加了一种神秘色彩。另外,蛇形体奇异,能蛰伏潜藏蜕皮变化,且行动诡秘灵敏,也让人认为其有不为人知的本事。

最为人流传所知的当属《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素贞、小青。白蛇一身素妆,青蛇一身青妆,长得漂亮又法力高强,令人瞩目。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神话层面的东西。

其实,家蛇就是生活在住宅内或住宅周围的蛇的统称,一般较为常见的就是黑眉锦蛇、奶蛇、线条家蛇、王锦蛇、白条锦蛇。

家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数无毒,特别是在北方,家蛇一般都没有毒。家蛇不像排名前十的毒蛇,例如海蛇、尖吻蝮、银环蛇、 眼镜王蛇、 舟山眼镜蛇、 原矛头蝮、白眉蝮、 白唇竹叶青、圆斑蝰、 金环蛇。和它们相比,家蛇就显得很温顺了。

一帮情况下,农村家中的家蛇主要是吃老鼠、房檐中的鸟类,笔者小时候就亲眼看见过家蛇在屋檐偷吃麻雀蛋。至于蛇吃老鼠,虽没有亲眼见过,但是从生物特性来讲,蛇肯定是吃老鼠的。

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蛇和猫一样,体内都含有极少或不能自行合成的物质叫牛磺酸。如果不能及时吃到老鼠,其体内就会缺少牛磺酸。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蛇的得夜盲症,这样蛇在夜间外出活动时就成了“睁眼瞎”。

和猫相比,家蛇就是一个默默奉献的积极分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养猫是为了抓家里的老鼠,现在养猫却让人成了“猫奴”。

家蛇无毒且又能帮助人消灭老鼠,加上蛇的生物属性喜静,常常是昼伏夜出,平时很少能碰到。即便有幸碰到了家蛇,多数也是相安无事。

那么,为什么会有家蛇不能打、不能杀的说法呢?

这都是自古留下来的神话传说,如果蛇真有灵性,在我国南方为何会有很多人都喜欢吃蛇呢,特别是蛇羹更是被称为人间美味。

中国人心底都是不喜欢杀生的,更别提“蛇”自古就被传得神乎其神,在这种情形下,自然就很少有人杀蛇了。在北方有些地方,家蛇还被视为家里的财神,谁家有家蛇,谁家里的财运就会旺。

在农村时常会听到有人因为杀了家蛇而遇到了困难,其实这背后是人的心理作用,中国人对因果关系还是看的比较重的,常常是某件事情做不好,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之前做过的某些事,反而不去针对事情本身查漏补缺。

至于那些传得神乎其神的关于家蛇的报复,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是人云亦云后,大家也就相信了。

最后,无论是家蛇还是我们人类,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特别是现在倡导的人与动物和平相处,更别提和家蛇同在一个屋檐下,这或许也是一种缘分吧。

至于安歇关于家蛇的传说,听听就罢了。

-END-

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个仙人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篮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

铁拐李(李玄 李洪水)

葫芦,铁拐李所持宝物,“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济众生

铁拐李,相传姓李,名玄,又叫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据说他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时对弟子说,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则将尸壳焚化。于是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母亲病危,弟子们无奈就烧了尸壳。当弟子回家后,不久李铁拐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忽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则从他的前额脑门进入,站起来之后,才觉不行,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葫芦忽然闪出金光,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右脚还是瘸的,正在惊讶,身后忽然有人鼓掌,回头一看,正是老君,情急之下,心想把元神跳出。就在这时,老君制止说:“道行不在于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须功夫充满,便是异象真仙。”于是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授予铁拐一根助拄跛足。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汉钟离(汉钟权)

扇子,钟离权所持宝物,“轻摇小扇乐陶然”,能起死回生

他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京兆咸阳(今陕西)人,据说是东汉时期人。有关他的出生非常生动,说有一天,一个巨人大踏步的走进他母亲的内室,大声说道:“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儿于此。”顿时,只见异光数丈如烈火,随之汉钟离降生。他一出生就像3岁的小孩一样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大,唇练如丹,乳圆臂长,更为奇怪的是他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一直到了第七天,他突然说了一句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这一句惊动了他的父母。因为紫府、玉京是天上玉帝的宫城,所以,以为他是神仙转世,父母希望他长大成人多掌大权,因此起名“权”。据说钟离长大以后,任朝廷的谏议大夫,后来奉召出征吐蕃,战败,隐居终南山。遇到东华帝君王玄浦,得到长生真诀、金丹火候及青龙剑法。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终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是个闲散的汉子。张果老

鱼鼓,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频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据史书上记载确有其人,原来是唐朝的道士,这个人擅长法术,经常隐居在恒州中条山,往来于汾晋之间,民间传说他活了数百岁,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张果老。据说唐太宗、唐高宗知道以后,就派使者召见他入宫,他都不愿意去。到了武则天时期,不得已奉召出山,走到半路假装死去又未去成。到了唐玄宗时期,玄宗派遣使者终于将他请到了宫内,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后来,玄宗准备将他女儿许配给他,他唱道:“媳妇得公平,平地生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最终也没同意这门亲事,恳辞还山,走到半路,死于衡山蒲武县。弟子说他羽化成仙,唐玄宗下令在当地建栖霞观以奉祀。民间传说他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他所乘的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白天骑得时候,用水含在嘴里喷洒一下,就又还原成一天驴。后人题诗:“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张果老这故事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尽量要考虑全面,思前想后,不能只是一味的瞻前顾后。吕洞宾(吕岩)

宝剑,吕洞宾所持宝物,“剑现灵光魑魅惊”,可镇邪驱魔

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 」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良犹未熟,一梦到华肴。」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何仙姑(何晓云)

荷花,何仙姑所持宝物,“手执荷花不染尘”,能修身养性

八仙唯一的女仙,据说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上有六道毫光。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15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轻身如飞,往来于山顶之间,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亲。后来辟谷,言语异常,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召请,中途不知方向,有人说在唐宗中时八月初八飞天。还有一种说法是,何仙姑13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吕赐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村里的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其居住,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蓝采和

花篮,蓝采和所持宝物,“花篮内蓄无凡品”,能广通神明

本为男子,但在造像中或戏曲中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据说他本是赤脚大仙降生,原来是一名游方的道士,常穿破烂的蓝衣裳,系着一条3寸多宽的木腰带,一脚穿靴子,一脚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于雪地中,气出如蒸。经常手持3尺多长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似狂非狂,男女老少都跟随看他,人家把铜钱给他,他却用长绳穿起来,拖地而行,散失了也不回头看一看。有时见到穷人,就把铜钱送给他们。他不停的周游天下。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时看到他,他容貌依旧。后来他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升云中,抛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他最有名的踏歌是: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日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工嵯峨!韩湘子

笛子,韩湘子所持宝物,“紫箫吹度千波静”,使万物滋生

八仙中的斯文公子,形象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韩湘子,本名韩湘,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韩愈的侄子。传说,汉丞相安抚有一女儿,名叫灵灵,才貌双全。已许配韩湘。但是汉帝想把她婚配与皇侄,安抚坚决不同意。汉帝大怒,将韩湘罢官发配。灵灵悲郁而死,韩湘投生为白鹤,白鹤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又投生为昌黎县韩惠之子,乳名湘子,幼年丧父,由叔父韩愈抚养。长大后又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韩愈极力反对,训斥他。韩湘子因此而出家,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为八仙之列。后来,韩湘子屡次化形,度化他的叔叔韩愈,但韩愈多次不悟。后来,韩愈被降官到了潮阳,路经蓝关,雪拥不前,冻埋雪中。湘子赶来相救,并指点度化。韩愈最终感悟,也修道成仙。曹国舅(曹景休)

玉板,曹国舅所持宝物,“玉板和声万籁清”,可净化环境

这位神仙的形象是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传说他是宋朝的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景休。他天资淳善,志在清虚,不慕虚荣,不喜富贵。后来因为他的弟弟骄纵不守法,残害人命。曹国舅深以为耻,于是隐迹山岩,穿戴平民的衣帽,但精心思考的是玄妙深奥的道理,过了10多天也不吃,有一天,他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他们问:“听说你在休养,所养的是什么呢?”答道:“养道。”仙人又问:“道在哪里?”曹国舅举手指天。二仙又问:“天在哪里?”曹国舅用手指心胸。二位仙人笑着说:“心即是天,天即是道,你已经顿悟道之真义了。”于是传授他还真秘术,点化指引他入了仙人的团队。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出家时皇帝赐他一块金牌,后来过黄河时没有船费,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吕洞宾,与他一起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