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周公子事件处理结果(周公子事件)

周公子事件处理结果(周公子事件)

江西国控二次回应“周公子”事件

在饭桌上解决父亲升职,喝的茶20万一斤,每晚都有赶不完的饭局,一起吃饭的人非富即贵......近日,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周劼在朋友圈为咱们普通百姓打开了 一扇围观小圈子生活的窗。

7月26日凌晨,该公司发布通报称 ,周劼于2020年3月入职,现为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 有限公司股权管理部普通员工。网上转载内容为周劼于2019年 9月至2020年6月在其本人微信朋友圈上发布,后被他人截图转发。目前公司正在对周劼作进一步核查,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通报证实了两点,第一,周劼确实是公司的员工;第二,网上流传的朋友圈截图也的确是他所发。

27日,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针对此事发布第二次通报称,周劼已被停职,不存在某省领导给其递香烟的事情;其父的晋升符合有关规定。

在此,小编想吐槽一句,难道体制内不做政审吗?不需要查明员工在系统内是否有直系亲属,其家庭成员政治面貌等情况吗?

政审,就是政治审查,体制内的政审,就类似体制外的背景调查。

国企的招聘过程向来严格,对于应届生来说,没有过四六级,想要进入国企工作,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谈,而背景调查,也是国企在招聘中来核查候选人信息真伪的有效方法,那么国企的背景调查是在候选人入职之前还是入职之后呢?

01

国企的背景调查入职前还是入职后做?

在国企的招聘习惯之中,往往都是把对于候选人的背景调查放在候选人入职之前来做的,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①候选人在入职前,因为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所以入职前的背景调查中发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②把背景调查放到入职前来做,发现候选人的问题后,还可以及时的开展加下来的招聘工作,可以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把背景调查放在候选人的入职之前来做,对于企业来说是最优解,而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是这么做的。

02

国企的背景调查调查内容?

国企的背景调查内容,针对应届生和社会人员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面对应届生的背景调查,只要专业对口,四六级成绩真实,通过笔面试之后即可入职,所以对于应届生的背景调查,则主要从学历真假、学业成绩、英语水平等方面进行。

而对于社会人的背景调查,则不光要进行学历的验证,还会对其工作履历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如离职原因、实际担任职务、薪酬范围等工作经历进行调查。

03

普通企业背景调查内容

1、身份信息,进行核实有无造假情况。2、学历,通过学信网进行应聘者提供证书真实性核实对比,以免学历造假。3、不良记录,通过相应渠道查询应聘者是否有相关的违法不良记录。4、诉讼记录,有无被起诉的情况查询。5、商业利益冲突,查询是否在有利益冲突的企业任职过。6、职业资质,核实职业资质证书等。7、金融信用,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等。

周劼炫富给江西国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看到此事件的企业负责人,是该给你的员工进行一次背景调查了,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素材来源:看度时评、北京头条微博账号

寒门状元刷屏背后,还记得那些曾经的造谣爆款帖子吗?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文/不写影评梁鹏飞】

继前两天突然爆红的《北大毕业生送外卖》一样,今天网络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爆款《寒门状元之死》,相信很多读者都看过了,关于它如何造假,又被各路人士360度剖析的过程大家也都看过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对于这种文字能够成为爆款,我只能说无言以对。

当然,这篇爆文背后的运作方来源于咪蒙旗下公众号,而这些年咪蒙是如何吊打我等文字工作者,大家也都非常清楚,所以大家也早就习惯了面对这一切。

贩卖人生焦虑,蛊惑人心,精准挑逗受众情绪,是这类爆款网文的共同特征。

然而咪蒙也不是凭空产生,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背后总有现实存在的土壤。而在咪蒙之前,互联网早就有这类无中生有的造谣帖子,也都曾轰动一时,并不比咪蒙的影响力小。

所以说这种东西,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就已经产生。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互联网上曾经出现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专门贩卖焦虑挑逗观众情绪的造谣帖子。

曾经天涯论坛在中文互联网的地位,其它网络平台都无法比拟,所以天涯论坛诞生过很多神贴,当然也出现了很多造谣帖子。

在2005年那会,天涯论坛爆发了一出北纬周公子大战易烨卿的好戏,当时让吃瓜观众看得如痴如醉,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网友都还有印象。

这个事儿,最早是一个叫易烨卿(似乎谐音一夜情)的网友在天涯上屡屡发文,炫富,强调自己如何有钱,表达自己对农民、民工、外地人、乞丐的鄙夷......

易烨卿在天涯上犯了众怒,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奈何得了她,因为她颇以此为荣,指责她道德三观如何根本没有作用,直到这个所谓的北纬周公子出现。

周公子的办法是证明易烨卿只是自以为“上流社会”的暴发户,没有资格代表“上流社会”。

双方在4天内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最终以周公子大获全胜告终。事后这名神秘的周公子基本就不再出现。

这出大戏看得吃瓜群众余音绕梁,以至于4年之后,还有好事者专门在怀念当年的盛况。

这篇帖子之所以影响力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涉及金钱财富和社会歧视讨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揭露了所谓的上流社会和贵族的生活方式,引发很多好奇者追看。

但关于这个周公子身份之谜,天涯上也有很多人怀疑其真实性。他当时说过这么一段话。

“可能你是个有钱人,但你永远不会是上流社会的人。你不姓沈,不姓周,不姓李,不姓张,不姓顾,也不姓陈。你不是六大世家的人。你永远不懂什么是上流社会!……我姓周,六大世家中的汝南周氏。如果你真的对上流社会有一点了解,就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这段话颇有点唬人,但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根本就不可能再存在什么六大世家,也不可能再有什么贵族,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还有贵族,那是笑话。

在之后,所谓的周公子和易烨卿据说都被人扒出真相,和传说中的贵族完全不搭边。

所以天涯论坛当年这出热热闹闹的大戏,从头到尾根本就是假的,甚至有可能就是故意设计好的。

假的玩意能够引发这么大关注度,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更加令人深思。

5年之后,天涯论坛又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的帖子,即所谓的小月月事件。

这个事儿起源于2010年国庆节期间一个帖子,发生在世博会举办期间的上海。这个帖子至今存在于天涯社区,大家可以看看点击量接近6700万。

相信很多读者应该也有点印象。

这个帖子当时引发的轰动效应比现在的10万+厉害多了,几乎是全网轰动,但是当时就有人质疑诸多细节,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也是个假的,大概也是有人幕后操作出来。

接下来是发生在2016年春节所谓的“上海女友逃离江西”事件。这个帖子最初来源于上海本地网站篱笆网,发帖者自称是上海人,去江西过年,结果因为男友家的家庭情况等原因,连夜逃回了上海。

后来这篇帖子被上海本地社区宽带山转发到微博,随即在网络上引发了轰动。大家都在讨论婚姻是否该门当户对,以及城乡差距,阶层问题。

但这篇帖子事后证明完全是个虚构故事。

最后一个虚假故事案例来自知乎著名的诈骗犯童瑶,这个事儿轰动性之大,以至于都上了央视新闻直播间。

这个事情相信很多读者也都听说过。故事并不复杂,说的是一个叫童超的抠脚大汉,在网上冒充复旦毕业的美女,树立了一个聪明可爱、贤惠知礼、忠贞不渝、虽然经历黑暗却积极进取的美好女性形象,以此为人设成为知乎大V,粉丝高达十几万(那可是2015年,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再后来冒称发现一个身患重病的网友,号召大家捐款,其实都打到了他自己的账号。

这个事情的幻灭感特别强,因为一个高中毕业的无业男子,居然凭借巧言花语就骗倒了一大批号称985起家的知乎用户。

上面说的这些曾经轰动一时的案例,每一个都深谙读者心理,他们深入研究了传播学规律,他们知道哪些话题最能够引起读者兴趣,他们对如何挑逗观众的情绪了如指掌,他们充分利用了人性中的某些特点,他们放大了我们社会中的某些不安,所以才会引起足够多读者的注意和讨论。

比如周公子大战易烨卿,涉及阶层差距、歧视和仇富心理;比如上海女友逃离江西涉及城乡差距和歧视,这2个爆款文章背后,是我们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对立,很多读者都能够代入其中,尤其是代入到弱势群体一方,于是成功地被某些别有用心者挑逗情绪。

这一次的寒门状元之死,和上面2个案例非常相似,寒门状元,出身社会底层,费尽努力依然一场空,这个帖子背后也是暗含社会2个阶层对立,同时紧紧抓住底层人民无法跨越阶层的痛点,无非是在消费焦虑。

而小月月事件和童瑶诈骗案,则是充分利用了人类的某些看客心理,前者是极尽夸张的审丑,后者则是极尽美好之幻象,编造出来的故事,都是为了给无聊看客打发点无聊的时光而已。其实真实的生活,没有这么丑,也没有这么美,但是正是因为生活如此平淡,所以才需要戏剧性吧。

正如咪蒙本人只不过是个长相一般的女子,也要P图成小仙女。

如果只是把平淡生活中的故事加工成段子,博君一笑,无伤大雅。但是通过放大社会阶层撕裂的焦虑,以此吸引流量,并用以牟利,这就实在可耻。

而咪蒙和她背后的团队,擅长的正是此道。这次《寒门状元之死》背后的才华有限青年,正是咪蒙公众号旗下的子账号。

咪蒙不仅靠贩卖社会焦虑赚了大钱,而且还是批发一批小咪蒙。

2017年的时候,传出咪蒙将开始新媒体运营培训课,“教你月薪5万”。

后来跟着咪蒙的助理,就是上面说到的“才华有限公青年”运营者某一个,也单独出来开课赚钱了。

对此,我们能说什么呢?

咪蒙和她的团队,盯着社会焦虑,贩卖社会焦虑,固然是有点无耻。但是他们实实在在赚到了钱,收获了名和利,我们能怎么办呢?

就算没有咪蒙,互联网历史上,这种挑逗群体情绪,放大社会焦虑,进而收割观众智商税的人也是比比皆是啊。咪蒙只不过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网上有很多人说要封杀咪蒙如何如何。

但其实我们的社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始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会始终存在这样那样的焦虑,所以,咪蒙不死,只会一波一波继续出现。

只能说这个社会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啊。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