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马皇后并没有好的出身,又长相一般,为什么朱元璋一直宠爱她
马皇后在民间传说中,被称为“大脚马皇后”,虽然史料中并没有她脚大的记载,但这也说明,马皇后应该确实不怎么漂亮。
然而,这么一个不怎么漂亮的老婆,却深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一生和马皇后育有五子二女,大多数时候对马皇后言听计从。而且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看“六宫粉黛无颜色”,再也没有立过皇后,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非常宠爱马皇后。
(马皇后画像)
那么,马皇后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朱元璋为何会对她一直宠爱不减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马皇后学识不凡。
马皇后虽然只是郭子兴的养女,但是她家里原先其实挺富裕的,她父母也很重视她的学习。后来她父母为躲避仇家追杀逃亡,把她寄养在郭子兴家里的时候,郭子兴也非常重视她的学习。这样,马皇后不但能诗会画,读了不少历史书,而且还会刺绣针织。可以说,那个年代对女子的各种要求,马皇后都会。同时她额外又有学识修养。这对于本身没什么文化的穷小子朱元璋来说,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二、马皇后深爱朱元璋。
自从郭子兴把马皇后嫁给朱元璋后,马皇后从来没有嫌弃朱元璋没文化,没有嫌弃朱元璋是穷小子出生。不仅如此,她还一心一意地爱着朱元璋,护卫着朱元璋。当朱元璋得罪了郭子兴,被郭子兴关起来在监狱里挨饿的时候,马皇后偷偷地烙好饼揣进怀里,送给朱元璋吃。又还拿钱贿赂养母及郭子兴的妃子,让她们在郭子兴面前替朱元璋说好话。这些都是马皇后深爱朱元璋的表现。所以,朱元璋自然也深爱马皇后。
(朱元璋画像)
三、马皇后精心抚养朱元璋养子。
作为女人,对自己的儿子非常疼爱,这容易理解。但让她疼爱丈夫别的孩子,这一点,从古至今都很难办到。而马夫人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她十分疼爱朱元璋收养的那些养子。她对那些养子,甚至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好。那些养子得罪了朱元璋,马皇后总是在朱元璋面前极力为他们说好话。这一点,让朱元璋觉得马皇后非常难能可贵。
四、马皇后教育亲生儿子非常严格。
如果儿子做得不好,没有出息,皇帝经常会埋怨当娘的,自古都是这样。朱元璋的儿子,由于地位突然出现很大的变化,做一个纨绔子弟,是很容易的。马皇后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她对自己儿子的教育非常严厉。周王就是一个这样的纨绔子弟,行为放荡不羁。当他出镇藩国后,马皇后为了继续约束他,给了江贵妃一件她自己穿的旧衣服和一根木杖,让江贵妃在周王胡闹的时候,穿上马皇后的旧衣服,举着木杖约束他,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另外,太子朱标更是经过马皇后的教育,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这一点,完全解除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让朱元璋对她非常感激。
(朱标画像)
五、马皇后能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
马皇后贵为国母,但是她一直能够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她的衣服都穿破了,她却一直还在穿。而且她还在宫中自己亲自织布。当然了,并不是说整个大明王朝需要马皇后来织布,但是作为国母,马皇后这样做,其示范带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点,也让朱元璋非常欣赏。
六、抑制外戚让朱元璋放心。
要知道,朱元璋是非常警惕外戚干政的,他要求后宫女子都必须来自民间,就是这个道理。马皇后因为父母双亡,也没有什么兄弟姐妹,本身外戚不多。再加上她又特别注意外戚影响一面,坚决阻止朱元璋封赏外戚。这样一来,就很让朱元璋放心,不担心吕后、武则天之类的事情发生。
七、马皇后问政不越位。
马皇后经常表露出对黎民百姓及大臣大将的关心。不过,她所有这些,都是通过问询朱元璋来决策,从来没有自作主张插手朝廷事务。这一点,也让朱元璋对她非常放心。因为放心,就尤其觉得她很可贵,因此一生对她疼爱有加。
(参考资料:《明史》)
朱元璋后宫有多少女人?其中有一部分是这样得来的,来看相关记载
现在有些人研究古代史,很喜欢拿洪秀全和朱元璋比较。
可真甭说,这两人身上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
比如说,两人都崛起于社会底层;又比如说,两人都善于用人,善于借力;再比如说,两人都定都南京……当然,两人最大的不同是:朱元璋成功了,开创了煊盛辉煌的大明王朝;洪秀全只是个半吊子帝王,仅据有东南半壁,且其天国小朝廷只维持了短短十四年就轰然倒塌。
下面,谈一谈两人的一个相似之处:都广纳嫔妃。
很多书写洪秀全纳有后宫嫔妃近两千多人,这是瞎传。据洪秀全之子洪天福贵被清军捕获后的供认,洪秀全的妻妾其实只有八十八人(其中有一个是不存在的虚幻的“天妻”)。
“八十八”与惊人的“两千”相比,虽然大为缩水,但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朱元璋的后妃数量是多少呢?
《明史》载有十五人,《国榷》载有二十人,而《万历野获编》却记载说附葬于明孝陵中的妃嫔有四十人。这些数字未必准确,但从朱元璋拥有二十六子、十六女的情况下,其妃嫔数量绝不会是个小数目。
有意思的是,洪秀全纳妃,基本是在定都天京后由心腹蒙得恩分批次包办的;而朱元璋的纳妃过程就要丰富多彩得多了。
朱元璋娶正妻马氏,光明正大,《明实录》和《明史》都有记载。
当年的愣头青朱元璋到濠州投奔濠州起义首领郭子兴,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慷慨将义女马氏相许配。
有人也许会奇怪,既然郭子兴慧眼识英才,看好朱元璋,他为什么不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相许配,而是以义女相许呢?
是的,郭子兴是有一女儿,不过,当时年纪还很小,后来,郭子兴死了,他的老婆张夫人就把已经长大的女儿再嫁给了朱元璋,是为郭惠妃。
朱元璋除了有一个郭惠妃,还有一个郭宁妃。
至正十三年(1353年),濠州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反包围战后,兵员锐减,朱元璋奉命回乡招兵买马、补充兵源。
郭兴、郭英兄弟的父亲身怀相卜之术,觉得朱元璋相貌贵不可言,不但让郭兴、郭英兄弟应募从军,还将自己的女儿相许,是为郭宁妃。
陈州孙氏聪慧美丽,有“古贤女”之称,其随二哥避难于扬州。二哥不久死于兵燹,其本人被扬州帅马世熊收为义女。马世熊后将之献给朱元璋。至正二十年(1360年年),陈野先攻太平,情势危急。孙氏劝朱元璋散发府库中的金银,以激励将士,力保城池不失。
濠州寡妇胡氏生得好姿容,且身材窈窕,偶然的机会,朱元璋窥见,过目不忘,想纳为侧室,却遭到胡母断然拒绝。朱元璋后来占据了应天,仍对此女念念不忘,派人探得母女俩迁居到了赵均用占据的淮安城内,便委托赵均用玉成此事。赵均用乐于成人美事,派人将胡氏母女送入朱元璋的洞房。朱元璋夙愿得偿,欣喜若狂。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攻占了陈友谅的都城武昌,掳掠陈友谅的姬妃达氏为妾。
王文禄《龙兴慈记》记:朱元璋某次打了败仗,落荒藏匿于民间,夜宿妓馆,与一妙龄美貌女子苟合。该女问其姓名,朱元璋索笔题诗于壁:“二之十,古之一,左七右七,横山到出得了一,是为之土之一”,意为“王吉妇(婦)得子为王”。该女后来生子,得知朱元璋当了皇帝,便携子抄诗前来相会。朱元璋命工部在宫外造府第供该女居住,把孩子接至宫中抚养。
俞本《明兴野记》记:朱元璋部将韦德成妻美,至正十七年(1357年),韦德成在攻打宣州阵亡,朱元璋将其遗孀令移居后廷,通而生子,名为“朱生”。有人劝谏说:“故将之妻,不宜纳。”朱元璋于是将韦妻许配给总管胡汝名,朱生也随母改嫁了。
俞本《明兴野记》又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八月,朱元璋听说部下宣使熊义的妹妹是个大美女,就想纳为“宫人”,派都事张来释为媒,通报熊义之母,奉上彩礼,订下日子。但张来释后来得知熊氏女早就许配给参政杨希武的弟弟杨希圣,硬着头皮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恼羞成怒,迁怒委过,吼道:“汝既为媒,令臣民知我之过。”下令将张来释斫成肉泥,并到熊家索回聘礼,声称熊氏女可以与杨希圣为婚。但杨希予哪里敢?“终不敢娶”。
以上,乃是朱元璋在行军打仗过程中娶妻纳妃的故事,除马皇后、郭惠妃、郭宁妃事外,其余均出自于野史,真实性待考,信不信由您。
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失声痛哭,但最伤心的人还不是他而是一帮功臣
朱元璋以放牛娃当上了大明开国皇帝,除了他自己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之外,也少不了那些死心塌地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宿将们。不过,历史总是那么巧合,成功的男人背后定有一位贤明的女人,刘邦有吕雉,李世民有长孙皇后,而朱元璋的成功同样离不开马皇后。
《明史》记载马皇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确实,马皇后是中国古代皇后中最为仁慈的一个,而丈夫朱元璋在历史上则是一位出名的喜欢杀功臣的皇帝。按照《明史》的记载,马皇后对朱元璋的做法并不认同,曾经劝他平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并且还从朱元璋的手里救出了好几条人命。
朱元璋喜欢杀人,史学家对此多有评说。当时大概只有马皇后才敢劝他不要多杀,而且也只有马皇后的话朱元璋才能听进一些。非但如此,他还每每对臣下称赞马皇后的贤惠,将她比做唐太宗的长孙皇后。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鉴于前朝皇宫内廷兴风作浪,因此谕令:“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这话的意思是说,后妃们虽然母仪天下,然而不能参与政事。尽管朱元璋不想让后妃们参预朝政,可对于马皇后他似乎又“网开一面”。
有一次,马皇后问朱元璋:“现在天下安定吗?”朱元璋认为这是政事,不是皇后该过问的事。马皇后却不依不饶说:“陛下是天下人之父,我就是天下人之母,子民是不是安定,为什么不可以问问?”可见,朱元璋的禁令对其他人可能起作用,对马皇后作用不大。
当然,马皇后行事也是有限度的。有一次朱元璋前朝议事,散朝后百官要留在宫中吃饭,马皇后要太监取来他们所吃的饭菜亲口尝一尝,结果感到不好吃,她就对朱元璋说当皇帝的对待自己要薄,奉养贤者要厚。一番话下来,将朱元璋说得无地自容,赶紧让御厨更换可口的饭菜。
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都故意塑造出朱元璋怕马皇后的一幕。其实,这种艺术加工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马皇后当初嫁给朱元璋的时候,利用自己是郭子兴养女的身份给予了丈夫很大的帮助。朱元璋被冤枉囚禁的时候,马皇后从厨房偷来炊饼藏在怀中,身上的皮肤都被烫伤了,这让朱元璋深为感动。
其后,在朱元璋起兵时,马皇后又与将士家属同心协力缝制衣甲鞋袜辅佐军用。或者可以说朱元璋是男中豪杰,马皇后则无愧于女中魁首。等到富贵之时,朱元璋依然对这位相濡以沫的发妻敬重有加。显然,对于马皇后,朱元璋怕是谈不上的,更多的是体现出患难真情和相互尊重。
在马皇后身上还有一点也尤为可贵,她从不为娘家人谋利益。朱元璋想寻访马皇后的家人赐给他们爵位,马皇后不肯,认为爵禄赏赐外家不符合国家法度,竭力加以推辞。此事后来没有实现,只是封了她的父亲马公为徐王,母亲郑氏为夫人。这些不过是封号而已,马皇后的娘家并未得到任何实惠。朝廷上下,对此当然是很佩服。
洪武十年(1377年)八月,马皇后病重,大臣们请求祷祀仪式。马皇后却很通达,对朱元璋说:“死生命中注定,祷祀有什么益处。”临终前,朱元璋问她有什么话要交代,她说出了自己的遗愿:“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德所而已。”不久,马皇后病逝,终年51岁,死后葬于孝陵,谥孝慈皇后。
马皇后的去世对朱元璋的打击很大,他大哭了一场,原本性格刚强的他如此痛哭,想来也是真情流露。这一年朱元璋50岁,之后,他一直虚悬皇后之位,算是对糟糠之妻的一种悼念吧。
马皇后去世伤心的不仅仅是朱元璋,更绝望的还是淮西集团的那些功臣们。他们知道,朱元璋喜欢杀人,以前有马皇后在还能劝住他。如今,马皇后一死,皇上更是随心所欲,无人替他们从中周旋了。因此,在马皇后的大丧仪式上,哭的最情真意切的就是这些功臣宿将们,其实他们也是为自己将来的命运哭泣。
朱元璋后宫有多少女人?其中有一部分是这样得来的,来看相关记载
现在有些人研究古代史,很喜欢拿洪秀全和朱元璋比较。
可真甭说,这两人身上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
比如说,两人都崛起于社会底层;又比如说,两人都善于用人,善于借力;再比如说,两人都定都南京……当然,两人最大的不同是:朱元璋成功了,开创了煊盛辉煌的大明王朝;洪秀全只是个半吊子帝王,仅据有东南半壁,且其天国小朝廷只维持了短短十四年就轰然倒塌。
下面,谈一谈两人的一个相似之处:都广纳嫔妃。
很多书写洪秀全纳有后宫嫔妃近两千多人,这是瞎传。据洪秀全之子洪天福贵被清军捕获后的供认,洪秀全的妻妾其实只有八十八人(其中有一个是不存在的虚幻的“天妻”)。
“八十八”与惊人的“两千”相比,虽然大为缩水,但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朱元璋的后妃数量是多少呢?
《明史》载有十五人,《国榷》载有二十人,而《万历野获编》却记载说附葬于明孝陵中的妃嫔有四十人。这些数字未必准确,但从朱元璋拥有二十六子、十六女的情况下,其妃嫔数量绝不会是个小数目。
有意思的是,洪秀全纳妃,基本是在定都天京后由心腹蒙得恩分批次包办的;而朱元璋的纳妃过程就要丰富多彩得多了。
朱元璋娶正妻马氏,光明正大,《明实录》和《明史》都有记载。
当年的愣头青朱元璋到濠州投奔濠州起义首领郭子兴,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慷慨将义女马氏相许配。
有人也许会奇怪,既然郭子兴慧眼识英才,看好朱元璋,他为什么不将自己的亲生女儿相许配,而是以义女相许呢?
是的,郭子兴是有一女儿,不过,当时年纪还很小,后来,郭子兴死了,他的老婆张夫人就把已经长大的女儿再嫁给了朱元璋,是为郭惠妃。
朱元璋除了有一个郭惠妃,还有一个郭宁妃。
至正十三年(1353年),濠州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反包围战后,兵员锐减,朱元璋奉命回乡招兵买马、补充兵源。
郭兴、郭英兄弟的父亲身怀相卜之术,觉得朱元璋相貌贵不可言,不但让郭兴、郭英兄弟应募从军,还将自己的女儿相许,是为郭宁妃。
陈州孙氏聪慧美丽,有“古贤女”之称,其随二哥避难于扬州。二哥不久死于兵燹,其本人被扬州帅马世熊收为义女。马世熊后将之献给朱元璋。至正二十年(1360年年),陈野先攻太平,情势危急。孙氏劝朱元璋散发府库中的金银,以激励将士,力保城池不失。
濠州寡妇胡氏生得好姿容,且身材窈窕,偶然的机会,朱元璋窥见,过目不忘,想纳为侧室,却遭到胡母断然拒绝。朱元璋后来占据了应天,仍对此女念念不忘,派人探得母女俩迁居到了赵均用占据的淮安城内,便委托赵均用玉成此事。赵均用乐于成人美事,派人将胡氏母女送入朱元璋的洞房。朱元璋夙愿得偿,欣喜若狂。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攻占了陈友谅的都城武昌,掳掠陈友谅的姬妃达氏为妾。
王文禄《龙兴慈记》记:朱元璋某次打了败仗,落荒藏匿于民间,夜宿妓馆,与一妙龄美貌女子苟合。该女问其姓名,朱元璋索笔题诗于壁:“二之十,古之一,左七右七,横山到出得了一,是为之土之一”,意为“王吉妇(婦)得子为王”。该女后来生子,得知朱元璋当了皇帝,便携子抄诗前来相会。朱元璋命工部在宫外造府第供该女居住,把孩子接至宫中抚养。
俞本《明兴野记》记:朱元璋部将韦德成妻美,至正十七年(1357年),韦德成在攻打宣州阵亡,朱元璋将其遗孀令移居后廷,通而生子,名为“朱生”。有人劝谏说:“故将之妻,不宜纳。”朱元璋于是将韦妻许配给总管胡汝名,朱生也随母改嫁了。
俞本《明兴野记》又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八月,朱元璋听说部下宣使熊义的妹妹是个大美女,就想纳为“宫人”,派都事张来释为媒,通报熊义之母,奉上彩礼,订下日子。但张来释后来得知熊氏女早就许配给参政杨希武的弟弟杨希圣,硬着头皮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恼羞成怒,迁怒委过,吼道:“汝既为媒,令臣民知我之过。”下令将张来释斫成肉泥,并到熊家索回聘礼,声称熊氏女可以与杨希圣为婚。但杨希予哪里敢?“终不敢娶”。
以上,乃是朱元璋在行军打仗过程中娶妻纳妃的故事,除马皇后、郭惠妃、郭宁妃事外,其余均出自于野史,真实性待考,信不信由您。
马皇后的脚究竟有多大,朱元璋为何会娶她为妻?
朱元璋刚参加革命时,投奔的是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郭子兴,他从基层干起,最开始的职务是亲兵营的一名亲兵,因为冲锋在前、陷阵在前,立下了不少战功,朱元璋很快被郭子兴提升为九夫长(随身侍卫亲兵的小头目,相当于班长),这离他参加革命仅仅一个多月时间。
朱元璋的非凡表现,除了受到郭子兴的器重外,还得到了一个人的宠爱,这个人便是郭子兴的二夫人(第一夫人早逝)张氏。张氏是个有见识的人,她对朱元璋这位“后起之秀”格外喜欢。一天,张氏对郭子兴极尽温柔之能事,把郭子兴服侍得服服帖帖、舒舒服服的,然后才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把养女马秀英嫁给朱元璋。理由:朱元璋是个非同寻常的人物,把养女嫁给他,把他纳为家人,让他死心塌地地为元帅效忠,可以成就大业啊!
原来郭子兴的两个妻妾都姓张,大张夫人生了三个儿子,可惜老大战死了,只剩了老二郭天叙和老三郭天爵,而小张夫人除了生了一个女儿外,还收养了一个女儿。
郭子兴的养女姓马,闺名秀英,她不但出身寒微而且身世凄凉。她的父亲马公原本是宿州闵子乡新丰里的“大地主”,他和一般为富不仁的富人不一样,是个疏才仗义、秉性耿直的人,喜欢广交天下豪杰,朋友五湖四海皆有,郭子兴便是他的“八拜之交”。然而,因为一次纠纷,他在家乡杀了人,结果彻底改变了运命。为了不吃“官司”,他只好选择了亡命天涯。马公的妻子郑氏早亡,此时,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女儿,再强悍的男人也不能忍心不顾自己的孩子,自己这一逃,只怕女儿被官府捉去“替罪”。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没有将女儿留给亲戚,而是带着一起逃。
然而,带一个女儿逃毕竟不是两全之策,有诸多不方便,而且在逃亡过程中饥一顿饱一餐,吃上了上顿没下顿,长此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危急时刻,马公想到了郭子兴。他不惜冒险抱着女儿去找郭子兴。郭子兴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和他的二夫人张氏留下了马公托付给他的女儿。郭子兴本想要马公也留下,但马公为了不连累郭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远遁江湖”。就这样,泪眼中止步于郭府内宅门口的那个模糊身影是马秀英对父亲最后的印象。她再也没有等到父亲接自己回家的那一天,因为马公没过多久便死了。从此,马秀英便成了郭子兴的养女。从此,她过上了另一种全新的生活。
光阴荏苒,一转眼,马秀英已由黄毛头小丫头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已经二十岁,在那个普遍早婚的年代,可以称得上“剩女”了。
平日里郭子兴为“事业”奔波操劳着,也无暇顾及马秀英的终身大事,但养母张氏却对马秀英关爱有加,睁大了双眼,时刻物色着合适人选。此时朱元璋的出色表现,让张氏惊喜交加,这不正是养女婿的最佳人选吗?也正是因为这样,她经过一番掂量之后,决定将养女嫁给朱元璋。
然而,此时的朱元璋虽然能力出众,但也只是个小小的九夫长,郭子兴会同意把他的“金枝玉叶”嫁给朱元璋吗?张氏没有把握,于是乎,选择了走“温柔乡”这条路线。
出乎张氏意料的是,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后,郭子兴几乎连“考虑”这道程序都免了,直接同意。张氏一听脸上笑开了花,抱着郭子兴又亲又啃,道:“老爷真是慧眼识珠,成人之美啊!”
郭子兴笑了笑,突然黯淡了下来,目光从张氏身上收回,然后望向远方,良久,喃喃地道:“只是不知道朱元璋这小子愿不愿意呢?我们总不能来乱点鸳鸯谱吧?”
其实郭子兴的顾虑并非毫无来由。原来,郭子兴的养女马秀英无论相貌,还是品德都是超人一等的,唯一的“缺陷”就是她有一双超级无敌的大脚。而马秀英之所以会成为“剩女”,一则是因为继父的家庭条件太好,对女婿的要求过高,条件过于苛刻;二则跟这双超级无敌大脚也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马秀英的脚究竟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据说明朝建立以后,曾经就有这样的好事者在灯会上亮出了一道灯谜,谜面是一个怀抱西瓜的大脚女人,谜底是“淮西大脚女人”,暗讽马皇后有双大脚。结果此谜语恰恰落在朱元璋的手里,他在大怒之下竟要将挂着此灯谜的那条街上所有的人家统统斩杀,幸好被善良的马皇后及时劝阻。那条街因此被京城百姓称为“灭街”,又讹为“篾街”。
现代人听说裹脚都觉得太不人道,但我们要知道,在古代,汉族女人的裹脚风气由来已久,据说始于南唐后主宫妃窅娘,又说在此之前虽不曾明确裹脚,却也认为女人双足纤巧才美观,可以说早就为裹脚埋下伏笔了。到元朝的时候,汉女裹脚已经蔚然成风,世上人看女子美不美,首先看的不是面貌风姿,而是看她有没有一双好小脚。不裹脚的女子往往是嫁不到有财有势的丈夫的。因此但凡是成个规模的人家,都要咬紧牙关让女儿裹脚,淮扬一带风气更盛,流行“三寸金莲”得富贵。
郭家作为安徽地方的大富财主,家中女子当然都是要裹脚的。可是他的养女马秀英却偏偏有一双没有缠裹过的“天足”。原因是,马秀英自幼丧母,父亲马公根本不知道如何照料女儿,结果就耽误了裹脚的最佳时机。在那个年代不为女儿家裹脚,其严重程度不亚于毁了女孩儿的容貌,完全可以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是马公的“不负责任”却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既当爹又当妈,身不由己,照顾不过来啊!就这样,大脚成了马秀英美中的唯一不足。
此时郭子兴提到了马秀英的“软肋”,显然也是怕“贸然”前去和朱元璋提亲,闹成不必要的尴尬。然而张夫人接下来的一席话彻底打消了郭子兴的忧虑。她的话归纳起来有三点:
第一点,我们家女儿长的如出水芙蓉,比起朱元璋那张尖嘴猴腮、猪腰子脸不知道要强几百倍。论相貌朱元璋先输一阵。
第二点,我们家女儿乃是金枝玉叶,朱元璋最开始还是乞丐,后来成为和尚,现在也不过只是一个九夫长。论家势再输一阵。
第三点,我们家养女聪明伶俐、知书达理,自然也不比朱元璋差。论才气可谓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结论:相貌占优,地位占优,才气不差,唯一在脚上略逊一筹,优劣相抵,我们家养女嫁给朱元璋,那是“迁就”朱元璋了,那是“委屈”马秀英了。
事实证明,张夫人的话的确分析得相当透彻。因为当郭子兴叫来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提起这件事时,朱元璋毫不犹豫地把头点得像鸡啄米。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千里姻缘一线牵。郭子兴大喜,择吉日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极为隆重的婚礼,从此,黑马王子变成了白马王子。从此,将士们改称朱元璋为“朱公子”。从此,朱元璋崭露头角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