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对照表(十大天干)

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对照表(十大天干)

终于知道十大天干什么意思啦

终于知道十大天干什么意思啦

1甲(显)、2乙(隐);

3丙(显)、4丁(隐);

5戊(显)、6己(隐);

7庚(显)、8辛(隐);

9壬(显)、10癸(隐)。

显隐之分:“显”就是显示出来,能看得见的能量展现形式;“隐”看不见的、隐藏起来的能量显示形式。“显”也可以理解为“阳”;“隐”也可以理解为“阴”。

天干如同树干,任何一棵树都有一个主干,主干主要是给树枝输送营养的,十天干就是老天向地面输送能量的十种形式,对人体来说就是能量的十种使用表现形式。地支相当于树枝,树枝是很多的,中国古人就用12种动物来表示人体的十二部位。今天主要讲十天干,十二地支另有文章论述。

十天干分解

1、甲(显):种子。“甲”最初在商代甲骨文中是一个“田”字形,但是“田”字中的“十”是四面不靠的。这就是一个种子的象形文字写法。所有的种子都有一个外壳在保护,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如:核桃、高粱种子、蛋类、人类和动物的精子与卵子。

2、乙(隐):小苗拱出大地的那股内在的生长力。“乙”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指植物屈曲萌芽而出。

3、丙(显):外在的活力。“丙”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鱼尾。借用鱼尾来表达所有物种运动的能力,人主要指手脚等身体运动器官。

4、丁(隐):成熟壮年时期的能量。就像午时的太阳。“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壮健、强健,人到青年时期身体最健壮最有力量时期。

5、戊(显):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殊能力之一,人使用工具的能力;老虎的捕食能力,兔子的繁殖能力,小草的生存能力。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别的生存能力。“戊”最早见于比甲骨文还早的图形文字,其本义是一个人手拿着斧钺一样的工具,表示人会使用斧钺、箭矢、木棒等一类的工具。

6、己(隐):储存能量的能力。“己”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常用以纪日、纪年,是对时间的储存。假借作“自己”用,是指人体对能量的储存能力。“己”含止而不前之意,象万物成长到极点,能量停止在人体的最长时间。例如人的寿龄就是储存能量的能力。

7、庚(显):交换转换能量的能力,是更替的意思。“庚”字始见于商代钟鼎文。早在甲骨文中,“庚”就已经假借作天干第七位的名称。“庚”同“更”读音及意思。人的年龄增长更替,身体出现的变化,如贵庚;老虎通过食肉转换能量;牛通过吃草转换能量。老虎给它再多的草,老虎也会被饿死;牛给它再多肉,它也会被饿死。交换转换能量是万物生存能力的重要一种。

8、辛(隐):突破的能力。如:精子打开卵子的能力。“辛”的本意是刑刀。甲骨文字形是一把平头刀的样子,上部是刀头,下部是一个长刀把,可用手握。两边有叉,可切割,尖端锐利可刺。有了“辛”的能力。人和万物才能消化食物,吸收必要的营养。有了“辛”的能力。人和万物才有了下一代,才有“壬”的可能。

9、壬(显):孕育的能力。“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指“妇女怀孕”,所以才有“妊娠”这一词,用以指“怀孕”。男人也要有孕育能力,精子的成活率是孕育下一代的重要指标。

10、癸(隐):阴阳和合能力。万物的交配能力都有强有弱,是每个物种必需有的能力,这是种群延续的必然。“癸”字最早见于甲骨,似二物相交状,稍复杂的写法是在四角添加短划,有出头和不出头两种构形。以后分别沿着这两个方向发展,前者至东汉时期尚无太大变化,仍作为“癸”字的异体存在,东汉以后湮没不闻。

终于知道十大天干什么意思啦

终于知道十大天干什么意思啦

1甲(显)、2乙(隐);

3丙(显)、4丁(隐);

5戊(显)、6己(隐);

7庚(显)、8辛(隐);

9壬(显)、10癸(隐)。

显隐之分:“显”就是显示出来,能看得见的能量展现形式;“隐”看不见的、隐藏起来的能量显示形式。“显”也可以理解为“阳”;“隐”也可以理解为“阴”。

天干如同树干,任何一棵树都有一个主干,主干主要是给树枝输送营养的,十天干就是老天向地面输送能量的十种形式,对人体来说就是能量的十种使用表现形式。地支相当于树枝,树枝是很多的,中国古人就用12种动物来表示人体的十二部位。今天主要讲十天干,十二地支另有文章论述。

十天干分解

1、甲(显):种子。“甲”最初在商代甲骨文中是一个“田”字形,但是“田”字中的“十”是四面不靠的。这就是一个种子的象形文字写法。所有的种子都有一个外壳在保护,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如:核桃、高粱种子、蛋类、人类和动物的精子与卵子。

2、乙(隐):小苗拱出大地的那股内在的生长力。“乙”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指植物屈曲萌芽而出。

3、丙(显):外在的活力。“丙”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鱼尾。借用鱼尾来表达所有物种运动的能力,人主要指手脚等身体运动器官。

4、丁(隐):成熟壮年时期的能量。就像午时的太阳。“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壮健、强健,人到青年时期身体最健壮最有力量时期。

5、戊(显):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殊能力之一,人使用工具的能力;老虎的捕食能力,兔子的繁殖能力,小草的生存能力。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别的生存能力。“戊”最早见于比甲骨文还早的图形文字,其本义是一个人手拿着斧钺一样的工具,表示人会使用斧钺、箭矢、木棒等一类的工具。

6、己(隐):储存能量的能力。“己”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常用以纪日、纪年,是对时间的储存。假借作“自己”用,是指人体对能量的储存能力。“己”含止而不前之意,象万物成长到极点,能量停止在人体的最长时间。例如人的寿龄就是储存能量的能力。

7、庚(显):交换转换能量的能力,是更替的意思。“庚”字始见于商代钟鼎文。早在甲骨文中,“庚”就已经假借作天干第七位的名称。“庚”同“更”读音及意思。人的年龄增长更替,身体出现的变化,如贵庚;老虎通过食肉转换能量;牛通过吃草转换能量。老虎给它再多的草,老虎也会被饿死;牛给它再多肉,它也会被饿死。交换转换能量是万物生存能力的重要一种。

8、辛(隐):突破的能力。如:精子打开卵子的能力。“辛”的本意是刑刀。甲骨文字形是一把平头刀的样子,上部是刀头,下部是一个长刀把,可用手握。两边有叉,可切割,尖端锐利可刺。有了“辛”的能力。人和万物才能消化食物,吸收必要的营养。有了“辛”的能力。人和万物才有了下一代,才有“壬”的可能。

9、壬(显):孕育的能力。“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指“妇女怀孕”,所以才有“妊娠”这一词,用以指“怀孕”。男人也要有孕育能力,精子的成活率是孕育下一代的重要指标。

10、癸(隐):阴阳和合能力。万物的交配能力都有强有弱,是每个物种必需有的能力,这是种群延续的必然。“癸”字最早见于甲骨,似二物相交状,稍复杂的写法是在四角添加短划,有出头和不出头两种构形。以后分别沿着这两个方向发展,前者至东汉时期尚无太大变化,仍作为“癸”字的异体存在,东汉以后湮没不闻。

天干地支的基本知识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关于天干地支的由来一直都有不同的想法,有些还很有趣,比如天干的由来故事有大致五种:

一、来自人的十个手指头,但为什么每个手指头不同名字,就比较难解释了。

二、来自中国远古神话,上古天帝俊和天后羲和生了十个太阳,他们居住在东方大海里的扶桑树下,每天轮流升上天空值日,照耀大地,这就是“旬”的来历。他们认为,天干就是这十个太阳的名字。后来其中九个都被后羿射下来了。按照这个说法,不知道后羿给我们留下了哪个“天干”?

三、传说黄帝苦战蚩尤,不能得胜,于是上天降下十种兵器,是为“十天干”。

四、来自中国远古历法——传说中的《五行历》,那要上溯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我们的老祖先最早用五根绳子记日子,每根代表73天,后来演化为五行;每根绳子的中间打结,总共分为10部分,这就是“十天干”的来历。

五、太阳系除去地球以外的十大天体:日、月、水、木、土、金、火、冥王、海王、天王,其实就是七政再加上三个王,这个也是目前为止最靠谱的,等下我们来分析十天干与天体的对应。

而地支的由来说法是比较一致的,按照岁星,也就是木星的公转周期来定义,将木星的公转一圈分成12等分,然后予以命名。有人会问,为什么是木星?木星在太阳系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多说,质量和体积都不可忽略,在太阳系的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具有的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是地球的1321倍,是除太阳和月亮外,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这里有一个神巧合,就是月球在地球公转一圈(一年)的时间里,圆缺12次,而岁星的公转也是以12这个数字,想来造物主的数学和物理一定特别好。而我们在命理学所说的犯太岁,也是岁星(木星)的位置相冲的问题,其实也就是能量冲突,而个人怎么可能大得过天体,那自然就倒霉连连。

十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于是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天干的五行: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东方,属春;

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南方,属夏;

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中央,长夏;

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西方,属秋;

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北方,属冬。

天干与天体的对应,来看下图。

十二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一样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十二地支与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东方,属春;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南方,属夏;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西方,属秋;

亥子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北方,属冬;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四季交接;辰为春交接月,未为夏交接,戌为秋交接,丑为冬交接。

地支小窍门:并非正月初一就一定是新年的第一天,而是要从立春开始算,月份是要按照节气计算的。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一共二十四个节气;同样,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也是按照古历法来计算新的一天,子时为当天23:00到次日的1:00,但在古时候,23:00开始已经是第二天了;差一点点,就会差距八字上的重要意义。

至于天干地支的规律,无外乎、相生、相克、相冲、合化。

对冲就是在八卦对应图上,两个相对的位置;地支相和很有意思,是要转圈圈的,比如子丑相和,然后到寅亥相和,然后再到戌卯相和,以此来回绕圈,到最后的午未相和。天干的相和就是河图的口诀:

一六共宗,甲1,己6,所以甲己合,化土。

二七同道,乙2,庚7,所以乙庚合,化金。

三八为朋,丙3,辛8,所以丙辛合,化水。

四九为友,丁4,壬9,所以丁壬合,化木。

五十同途,戊5,癸10,戊癸和,化火。

也许很多人会好奇,古人占星,创造历法,大多是用来明白节气,指导农耕的,怎么这用来记录日子的历法,还和五行相关,还有那么多的相冲相和的说法,有这种好奇,是一种很好的开始,那么就需要思考,生命是什么?人体是什么?命运是什么?天象、地形与人命有什么关系?都不过是能量的相互传递与转化,都不过是震动的不同形式,都不过是一场可以安排的烟花现场而已,但愿你的那颗独特的烟花有绽放出应有的炫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