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秦始皇叫什么名字他的名字怎么读(秦始皇叫什么)

秦始皇叫什么名字他的名字怎么读(秦始皇叫什么)

秦始皇姓什么?

他父亲是谁?

秦始皇到底姓什么?为什么有叫他“嬴政”,也有叫他“赵政”?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不管是从文化还是制度,亦或是其他方面,都有相当多的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用最原始的工具生活,用图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人与人之间也是十分的单纯,以物换物,可以说,在当时到处都是夜不闭户的“大同”风光。

后来,到了诸侯割据,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们就开始有了高低贵贱的区别,而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则认为“士农工商”中“商”为最末。在当时,身份低贱的人只能够活在自己的区域之内,甚至,一部分人还被随意当成物品进行买卖。

再到后来,公元前两百多年,在众多国家之中,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将其他六国吞并,完成了一统中原的大业。而当时的秦王嬴政自诩功绩前无古人,便从“三皇五帝”中取出两个字,即“皇帝”用以自称,因此,皇帝这种称呼及体制,便在封建王朝中沿袭了数千年。

然而,后世对始皇帝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功盖千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大一统,在位时任用法家人士,崇尚“依法治国”,统一度量衡,让当时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真可谓是功不可没。

但是,同样还有人认为:始皇帝是一个暴君,统治期间残害忠良,举国上下因为严苛的法律制度变得人心惶惶,一点儿小错误就连累家人遭受连坐之苦,太不近人情了点。总之,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立场。

毕竟,这就是历史:“一旦你向着自己心中的抱负进发,一路上除了要披荆斩棘之外,还要忍受住周围的人乃至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哪怕有些评价并非那么好听。其实,”凭心而论,秦始皇算得上是一位名垂千古之人了。

就是这样一位名气极大的皇帝,他的子孙后代按理说不会特别稀少,那么,他的姓氏“嬴”应该也会随着始皇之名一直延续至今。但是,细细思索一下,我们周遭有多少个“嬴”姓人士呢?倘若,不是因为我们曾经学习历史,试问,还有多少个人会知道原来在历史上还有“嬴”这个姓氏呢?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伟大功绩,大概,人们早就会忘记“赢”这个姓氏了吧。历史书中有记载,说秦王的出生一直是一个谜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知道清楚,所以,他到底姓什么,也是有争议的。

很多人都觉得“嬴”就是他的姓,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既然秦王在赵国出生,那么,依据当时的习惯风俗,他的名字应该为“赵政”(因为在古代诸侯割据,多是因地划分领土,所以一个地方的人应该姓氏是一样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姓氏都分别代表了什么,又缘何“嬴”姓没有在现代出现过?

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最初是母系社会,所以,上古时期的八个大姓之中,多是有个“女”字旁的部首在里面,比如说:“姬”姓、“姜”姓等等。那么“嬴”这个姓呢?也是属于这八大姓的其中之一。其由来是因为上古时期如果那支部族立了一番大功,那么,它就可以赐姓氏为“嬴”。在始皇帝所在的那个时代,他们的姓氏与我们现代的姓氏并不是相同的。

那时候,名字最开头的那个字并非我们所说的“姓”,古代的“姓”是为了将血缘区分开来才使用的,但是,“氏”则是被用来区分身份贵贱的。所以说,古代女子他们一般是称作“姓”,而男士则是被称作“氏”,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就像在之前很火的一部电视剧中,女主人公叫“芈月”,这里的“芈”就是一个姓氏,是当时楚国之国姓,所以,女子在取名字时就会直接说“芈什么”之类。但是,男士往往不这么称呼,他们一般都会将氏放在第一个字中。比如说:熊恽,则是指芈氏的熊氏。

因此,始皇帝实际上应该是嬴姓中的赵氏。所以,严格上来说,始皇帝应该叫做赵政。

之所以在后世之中我们都叫他“嬴政”,那是因为,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对于姓和氏的区别不是很明显,所以,直接就说成是“嬴政”了。那么,既然这个名字一直被传到现在,为什么“嬴”姓没有沿袭下来呢?联系到我们之前说的这个原因,男子都是以氏做名字的开头,所以,姓很长时间就没有被体现出来,久而久之,“嬴”这个姓就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当然,有的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秦始皇死后,他的后代被秦二世杀的差不多了,几乎无一幸免。并且,项羽打进咸阳宫的时候“焚阿房宫,尽屠秦宗室”,所以,就算“赢”这个姓想要被传承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有的说法是,因为秦始皇的名声不好,在秦国灭亡之后,他的后代与宗亲都选择远走他国,躲避追杀隐姓埋名,甚至,将自己的姓氏都改掉了。

嬴政的一生辉煌无比,却不得善终,就连自己的后代们都不知所踪、生死未卜,甚至,连自己的姓氏也没有被传承下来,这实在是可悲至极呀。

参考资料:

【《秦本纪》、《说文解字》】

秦始皇姓嬴还是姓赵

【秦始皇姓嬴还是姓赵】最近,不论在电视剧《大秦赋》还是在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秦始皇都成了热议的话题。但秦始皇叫什么名字?有人叫他嬴政,有节目中把他称为赵政。事实上,在史料典籍中,这位始皇帝的姓名还真就不止一个。西汉扬雄在《法言》中说,“嬴政二十六载,天下擅秦”。这里用的是嬴政。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用词则是:秦始皇“名为政,姓赵氏”。而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成稿的柳诒徵《中国文化史》里,秦始皇则被称为“秦政”。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技术对出版重构的作用分析

作者:赵宏源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黄荣华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

一场疫情重创图书出版业,根据北京开卷数据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整体零售市场同比下降15.93%,实体店渠道同比下降54.79%,SARS期间崛起的网店渠道这次也仅仅同比上升3.02%[1]。断崖式下跌之后,出版业似乎将迎来报复性增长时期。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经过这次疫情,人们的消费心理与市场生态已经彻底改变,新的内容消费模式已经形成,传统书业再也回不去了。[2]

把时间从出版的演进拉长来看,出版产业的变革很早就已经开始,上世纪末电子出版兴起,产生交互式出版物。2003年左右,以盛大文学为代表的网络出版产生,载体与内容出现分离趋势。2012年自媒体的崛起,2016知识付费业务的开启,带动内容生产模式的多样化,UGC、PGC、OGC等模式涌现,思想与表达分离的现象普遍化,[3]不同出版形态与媒介形态走向融合发展的道路。

出版融合趋势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技术的进步。版,康熙字典解释为“筑墙版”,指城墙建筑中使用的两块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木板。印刷术出现后,“版”引申解释为木板上雕刻的汉字与印在纸张上的汉字字种一样,但方向相反,两者镜面对称。从这个意思来看,出版过程其实就是复制件的生产过程。台湾艺术大学图文系贺秋白教授认为出版是“选编内容成为作品、组织资源将作品内容复制成为复制品、并将这些大量的复制品向社会公众传播的一种社会行为”。[4]技术对出版的影响作用主要反映在复制上,一个是促进复制技术本身的改进,提高复制件的生产效率;一个是产生对复制件不同的呈现方式需求,推动用户需求的变化,扩大实质相似的复制件[5]的需求规模。

最早的复制行为就是印刷,从古代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近代的机器印刷到现代的数字印刷,属于一种载体复制。出版业内一般讲的出版都是指狭义的图书出版,即1914年《中华民国出版法》提到的“本法称出版品者谓用机械印版或化学方法所印制而供出售或散布之文书、图画。” 随着娱乐相关技术的发展,复制的概念延伸到音像与电子出版物领域,所有的内容再现行为都属于复制范畴,既包括载体复制,也包括内容的再现,例如文字作品配乐后形成的音像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物范围就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即属于此类)等。近年来业内所称的出版衰落就是指载体复制件的衰落,2017年国内新版书品种和印数首次双降,品种数比上年下降2.79%,总印数降低5.58%。[6]2018年品种数再降2.26%,总印数则增长6.35%。[7]报纸、期刊、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的下降更为明显。但是此时不同的出版形态仍是各自独立发展,相互之间关联性较弱。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内容生产模式的变革,复制的界限发生变化,同义替代被视为复制,演绎也被纳入复制范畴,所有实质相似复制件的产生行为都属于复制。[8]复制界限的变化意味着内容生产中思想与表达的分离,同一思想对应多种表达方式,推动了出版规模的扩张。思想与表达分离还意味着内容交付(指思想的有效到达[9])形式的多样化,同一思想既可以通过文字作品,也可以通过音视频,还可以通过AR/VR作品传达给用户,产生场景化的内容表达方式。[10]由此导致出版形态的变化,从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等变为实体出版、数字出版、有声出版、VR/AR以及互联网出版等。由此导致产品的交付方式从最初依附于载体的实物产品交付演变为可以脱离载体的内容产品交付。

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内容产业在深度与广度的演进带来复制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从原样呈现到实质相似,从完整复制到片段复制,从复制到临时复制(指一项作品从计算机外部首先进入该计算机随机储存器,并停留于此,最终因为计算机关机、重启、后续信息挤兑等原因消失于随机储存器的过程。[11]),知识接受过程摆脱了对作为载体的图书的依赖。例如范维翔教授及卫裕昌教授就认为,整个内容产业不再以纸书作为知识的来源,内容碎片化现象的产生,消费者对知识的获取更为便捷和廉价。[12]出版在被解构的基础上开始重构,不仅出版形态之间,出版形态与媒介形态之间界限也逐渐模糊,从而催生一种全新的出版形态即融合出版,并促进出版产业链向在线教育、知识服务以及自媒体领域的延伸。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随着大数据技术、5G技术与自媒体的发展,内容接收呈现新的特征,一方面信息超载、知识碎片以及信息孤岛等现象日趋严重,内容消费的主体与客体连接难度增加;一方面接收过程产生角色重叠现象,同一用户可能同时扮演消费、传播与生产等多种角色。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发展结果导致,一方面用户的内容需求更为个性化、多样化、场景化,对于可理解性输入的需求更为迫切。[13]

在这种变革背景下,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适应出版融合发展趋势,从交付、交互与关联三个方面着手,实现出版产业的重构与发展。

根据交付客体的不同,出版活动中的交付分为产品交付与内容交付两种,产品交付以实现交易为目的,既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虚拟产品,内容交付以思想到达为目的,既包括原创作品也包括有关的读者交互内容、演绎内容、关联关系以及阅读辅助内容,产生价值的增值;产品交付场景单一,内容交付场景丰富,例如沉浸式阅读、陪伴式阅读或者伴随式阅读等;产品交付渠道的作用旨在货畅其流,内容交付渠道的作用在于信息沟通。两种交付方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产品交付是内容交付的前提,通过各种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产品亮点的发掘,不同交付形式设计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促进用户的消费决策。内容交付是产品交付的延续,同时又是产品迭代更新的基础,通过多层次的知识网络结构设计、交付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交互、多视角的观察解读以及以此为起点的二次创作,实现思想的有效到达,带动系列产品与延伸服务(例如IP运营)的发展。在出版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交付应从内容交付和产品交付两个层次展开。

在用户画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表达方式、内容交付结构、关联体系及其延伸发展,形成完整的内容交付方案。表达方式以用户的统计学特征和应用场景为基础,专业性论述、普及性讲解、系统化知识、碎片化内容等分别满足同一思想的不同表达需求,激励用户进行包括衍生、解读与演绎等形式的二次创作;根据用户层次规模,建立内容交付方式的合理结构,确定产品开发的重点方向与资源投入;根据产品之间、知识之间、场景之间、行为之间、用户之间以及这四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出版活动的关联结构,形成内容的个性化导航与推荐体系;在此基础上,围绕内容开展IP运营与延伸开发,例如文创产品、在线教育、知识服务、知识付费以及自媒体等。

产品交付包括形式设计和渠道规划。形式设计从内容与用户的连接方式出发,针对用户的应用场景,根据内容交付方案,确定文字、有声、视频、VR/AR乃至数据库等多种产品交付形式。根据产品交付形式的特征,设计载体方案,例如文字作品的纸书载体、电子载体或者互联网载体,有声的硬件载体或互联网载体等。根据载体的流通特征,策划不同产品形式的渠道方案。例如纸书的渠道拓展方案,承载有声内容的音箱拓展渠道方案等。

根据交互目的不同,交互可以分为内容交互与产品交互。内容交互强调主体之间的沟通,旨在实现内容的可理解输入。内容交互注重沟通渠道的多样性与反馈的及时性,例如同步交互、异步交互、线上交互、线下交互等。产品交互设计强调用户的使用体验,以提升用户使用过程的愉悦感为目的。因此产品交互注重产品的细节设计与完善,例如图书版式设计、应用界面设计、封面设计等。两种交互在出版活动中发挥不同作用,内容交互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推动知识的创新输出;产品交互能够增强用户对产品的理解,简化使用过程,降低学习成本。随着出版融合趋势的发展,交互设计逐渐成为出版活动的核心,因此必须从内容和产品两个视角考虑交互设计。

内容交互以内容为中介,实现人与内容、人与人的有效沟通。人与内容之间的交互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完善图书的辅文结构,例如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目录、注释、参考文献、序、跋、名词解释和要点提炼等;其次是通过用户画像知识关联搭建完整的个性化知识网络结构,展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是合理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提高用户参与交互的积极性。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构建基于共同主题的社群化知识链,实现不同交互方式的协调、刚性组织与柔性组织的平衡、鼓励用户理解基础上的二次创作。

产品交互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根据实物产品(如纸质图书、音像制品)与虚拟产品(如数字图书、有声读物)的不同,完善交互功能。实物产品的交互从视觉设计、功能优化、使用便捷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增强用户体验,强化品牌认知。虚拟产品在实物产品交互设计的基础上突出用户应用的场景性、交付界面的友好性与用户反馈的及时性。

根据关联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知识体系构建的知识关联和基于营销的规则关联两种。知识关联是指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分为父子、前导、后续和平行等四种关系,旨在为用户提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接,构建知识体系。知识关联本身也属于表达体系的一部分,兼具关系连接与知识表达的双重属性。规则关联指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关联性,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项之间的相关关系。[14]包括简单关联、时序关联和因果关联三种。两种关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基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后者基于大数据算法,两种关联方式结合,共同实现内容的个性化推荐。

在知识标引的基础上建立知识关联。知识标引既要体现对作品整体(如作者、标题、引文、主要论点、学术水平等)的描述,又要呈现对知识点的描述;既要有专业视角的受控标引,又要有读者视角的社会标引;既要反映知识交互的动态标引更新,又要反映知识挖掘的隐性标引。[15]根据知识标引描述的知识特征,发掘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关联强度、关联类型与关联方向,构建知识之间的关联体系,形成知识关联结构。同时针对知识交互的输出结果进行价值识别与评估,对新的知识输出标引并纳入已有的知识关联体系,实现知识关联结构的动态更新。

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出版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关联关系。在知识标引的同时,通过对用户、行为与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赋予特征标签,计算同一要素与不同要素之间的支持度、置信度与提升度等指标,生成关联规则,分析影响内容消费的因素[16]。结合知识关联网络结构,扩展为用户、行为、环境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网络结构,为用户提供更多维度的知识观察视角。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个性化推荐方案、资源整合方案与内容分发方案。

总之,进入融合发展阶段的出版一方面受技术的强烈冲击,传统中心化的内容单向传播方式被多向交互的传播方式取代,以图书为代表的传统出版逐渐衰落,之前台湾与大陆出版同仁认为的出版崩坏指的就是这一现象。一方面又从技术进步中获益,随着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长尾产品发掘、智能分发等的应用,去中心化传播与再中心化传播等方式的出现,形成更为丰富的内容生产模式,产生场景化表达的需求,由此形成广义的出版格局,[17]出版产业更为繁荣。

参考文献

[1].北京开卷. 2020年第一季度图书零售市场分析【EB/OL】.出版人杂志公众号. /d/file/gt/2023-12/kgvpoldxiqf 2020年4月13日

[2].杨政. 传统书业也许再也回不去了,但我们还有自我突破的方法【EB/OL】.出版人杂志公众号. /d/file/gt/2023-12/afopbupfnh1 2020-04-08

[3].赵宏源. 大出版时代内容交付体系的构建【J】.出版与印刷,2019(03):29-32页

[4].贺秋白.数位内容产业与出版产业之范畴比较【J】.艺术学报,2004(08):58-59页

[5].张伟君. 著作权法中复制与抄袭关系之辨析【EB/OL】./d/file/gt/2023-12/2iuvqpneneu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新版书品种和印数首次双降【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8月29日(头版)

[7].国家新闻出版署. 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08月6日(2、3版)

[8].杨红军.出版者“合理注意义务”的界定困境及其解决【J】. 科技与出版,2018(06):95-99页

[9].赵宏源. 大出版时代内容交付体系【J】.出版与印刷,2019(03):29-32页

[10].赵宏源. 浅谈图书内容交付中的场景化表达【J】.出版与印刷,2020(01):47-54页

[11].李木子.临时复制纳入复制权的正当性研究【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8(01):20-26页

[12].黄荣华.电子书掀起的教育革命【J】.科技与出版,2014(07):6-8页

[13].李雪芹.基于"可理解性输入"的英语情境教学探究--试论用微信英语公众号制造教学情境辅助高中英语教学【J】. 校园英语,2019(15):155-155页

[14].陈可嘉,赵政.用户交易数据不足情况下的商品关联规则扩展与应用【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42-47页

[15].赵宏源.出版视域下的知识关联体系构建【J】.中国传媒科技,2019(01):52-55页

[16].李明.基于R软件的关联规则算法在购物篮分析中的应用【D】.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7:1-50页

[17].丁晓蔚,王雪莹.科技的渗透与融入 ——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出版的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7):150-156页

22年前,陈凯歌请来李雪健演秦始皇,这电影已经成功了一半

之前,内地上了一部《大秦赋》。

该剧虽强势霸屏,热度空前;却也树大招风,口碑分化。

正方观点:该片阵容强大且演技在线,更难得是历史正剧需分外珍惜。

反方观点:打正剧旗号却玩三流宫斗,敢拍古装就请做好被喷的准备。

讲真的,番茄对该剧好坏不予置否——不过,一首秦赋近八十集,着实到了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

但如果各位对秦史感兴趣,想要重温秦史演义,番茄这里倒是有一个绝佳的推荐——

《荆轲刺秦王》

秦王嬴政,是质子秦庄襄王与赵姬之后。

于赵国生长,回秦国即位。

在《荆轲刺秦王》中,戏骨李雪健饰演的秦嬴政刚一登场,便高喊着“不忘秦国先君的统一大愿”。

这个统一大愿,既是他的志向,也是他的心魔。

嬴政想统一六国却谈何容易。

不说敌国不肯轻易就范,就连秦国的朝野之中也尽是阻碍。

寥毐秽乱后宫,控制了嬴政的生母赵姬。

他虽然在人前卑躬屈膝,可暗地里却野心极大。不仅妄称自己是嬴政的“假父”,甚至还和赵姬诞下二子私养于后宫之中。

吕不韦权倾朝野,控制了朝廷的半数势力。

他虽然扶持嬴政让秦国富强,可对于这位日益崛起的秦国新王来说,自己的这位仲父却成了统一六国的最大掣肘。

嬴政不肯就范,而且此时秦国大军已攻至韩国都城脚下。

在咸阳殿上,虽然韩使求情,吕不韦干预,可嬴政最终还是力排众议,传令铁军一举攻下了韩国。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燕赵。

巩俐饰演的赵女和嬴政青梅竹马,当年她和嬴政一起由赵入秦。

她懂得嬴政的心思,在赵女看来,嬴政统一六国为的是天下苍生。

于是乎,赵女为嬴政献上了一条攻燕的上策:

放逐在秦为质的燕太子回国,同时自己假意负罪随行。待燕太子回归朝堂之后,赵女便会唆使其派出刺客刺杀嬴政。

如此一来,嬴政便有了攻打燕国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嬴政本来舍不得赵女离开自己,可爱人却坚持以身犯险,为嬴政实现统一甘愿赴汤蹈火。

几日之后,燕太子和赵女一起返回了燕国。

燕太子本并不知晓嬴政和赵女的计谋,面对赵女的献计,燕太子深信不疑。

而他们回国后马上就物色到了刺秦的绝佳人选——剑客荆轲。

荆轲本是世间一流的刺客,可杀人如麻的他却因为误杀一个少女而陷入业障之中。

荆轲不愿再杀人造孽,而自己也变得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赵女救下了困顿中的荆轲,她深知荆轲就是完成嬴政计划的最佳人选。

可让她怎么都没想到的是,在自己和荆轲的接触过程中,两个人竟然慢慢产生了情谊。

赵女知道,荆轲若去刺杀嬴政必将有去无回。而面对旧爱和新欢,赵女第一次犹豫了。

嬴政远在秦国,并不知晓赵女的计划进展如何。

可此时的他已经肃清了朝堂中最后的障碍。

寥毐谋反声势虽大,却被早有准备的嬴政一举歼灭,最终落得一个车裂极刑;;

吕不韦虽一生叱咤风云,可他和嬴政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却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在肃清内乱之后,秦王嬴政终于把所有的权力都攥到了自己的手中。

他要开始复仇了,而他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赵国。

秦国伐赵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燕太子和赵女的耳中。

据说惨烈的战斗已经持续多日,赵王虽被围困在都城邯郸之中却誓死不降。

如今城中烧马骨,吃人肉,赵王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他甚至已经下令,如果邯郸城破,所有的赵国儿童都将殉国。

赵女不忍心故国生灵涂炭,在和荆轲作别之后,她便亲自赶往邯郸希望阻止嬴政和赵王的纷争。无论谁将来占领城池,城中的百姓毕竟是无辜的。

可单纯的赵女还是低估了列国纷争的残酷。她其实也忘了,嬴政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在赵国和自己一起放马的小男孩。

当赵女赶到邯郸城下时,赵国的孩子们都已经死了。

一半是被赵王逼着跳下城墙殉了国;

一半是被嬴政活埋断了复仇的根;

赵女晕厥了过去,不知道她是否在意识尚存时,看清了这些大争之世的王。

赵女被送回燕国后,和荆轲剖白了自己与秦王的密谋。

她坦白相告:嬴政知道燕国使节会去刺杀自己,而他也将以此为由吞并燕国。

虽然知道此行必死无疑,虽然知道嬴政自会严加防范,但荆轲依然决定执行这次刺杀任务。

这是为了自己,为了天下,更是为了心爱的赵女。

镜头一转,荆轲已经来到了秦国的咸阳殿上。

秦王虽然满脸笑容可眼中却尽是杀意,可他却没料到荆轲在这场必杀之局中使了一诈。

荆轲装疯卖傻,一到殿上便坦言自己是来刺杀秦王的,而这幕后的始作俑者正是燕太子。

就在秦王兴奋高呼秦国和燕国即将开战之时,荆轲拿出了藏匿在布防图中的利刃。

嬴政虽然早有准备,却没想到刺客还有后手,此时他的脸上也变了颜色。

荆轲追,嬴政逃,偌大的咸阳殿上竟然没有一人向秦王伸出援手。

当满朝文武百官惊慌失色之时,嬴政最终还是靠着自己的一剑刺死了这位燕国刺客。

逃过了这场死劫。

嬴政即将成为统一天下的王。

《荆轲刺秦王》,豆瓣评分8.1。

低!这评分太低了。

如今陈凯歌坐在综艺节目中,看小四哭,看尔导怒。

和其他几位咖相比,陈导的存在感和话题度都不高,始终是笑呵呵地坐在那。

不过在番茄看来,这就像陈凯歌的江湖地位一样,他绝对是华语影坛中最被低估的大导演且没有之一!

从让世人看不懂《无极》开始,陈凯歌就没少挨骂。

《赵氏孤儿》、《道士下山》、《妖猫传》各个被喷得体无完肤,但各位恐怕都忘了,神作《霸王别姬》和这部《荆轲刺秦王》都是他的手笔。

陈凯歌的作品极具先驱意识和鲜明风格,只可惜有时颠覆性太强,很多不为大众所接纳。

但就这点来说,私以为姜文比陈凯歌幸运得多。

很多人都推荐观众要看其他国家的剪辑版本,相比之下大陆发行版为了迎合观众,几条故事线都做了过多剖白反而丧失了神作本该具有的艺术性。

但不论什么版本,《荆轲刺秦王》中人物角色之立体,故事线索之丰满,都体现出了陈凯歌导演在巅峰时期的超一流水准。

在《荆轲刺秦王》中,光演员阵容就可豆瓣过九。

巩俐饰赵姬、张丰毅饰荆轲、王志文饰寥毐、陈凯歌饰吕不韦。

就连只露一脸面的小小配角,也配置上了赵本山、潘长江、周迅、王千源等等。

抛开这些大咖在剧中疯狂对飙演技不谈,番茄觉得陈凯歌找来李雪健演秦王嬴政,这电影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电影虽然片名为《荆轲刺秦王》,可番茄觉得他更像是“秦始皇养成记”。

这里请注意,秦王只是秦国的王,而秦始皇却是覆灭了六国统一天下的王。

这其中嬴政经历了什么,都被李雪健和陈凯歌通过电影这门通俗艺术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影片伊始,嬴政只是个背负责任和使命的普通人。

只不过,他的责任的统治秦国,他的使命是统一天下。

嬴政有手段,务实政。

他亲自率军征讨敌国,和将士们一同风餐露宿;他在政治上明察秋毫,面对后宫秽乱和朝堂之争都应对的得心应手。

一个国家的王,是政客中的政客。

在朝中和宫内嬴政手舞足蹈看似如同一个昏庸君主,可眉宇之间一闪而过闪过的凌厉霸气却能直击观众内心,让人深切感到他的野心和强大。

李雪健仅用了几个镜头,便将这个能力练达、城府深沉、野心磅礴的超级政客展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中段,嬴政遭受了人生苦难。

只是身为秦王,这种苦难来得比常人强烈千万倍。

母后和假宦官私通,寥毐谋反赵姬岂能不知,自己的生母也想置自己于死地;

吕不韦本是自己的主心骨,可政见不合以及私生子的谣言却只能让两人分道扬镳;

自己本来和赵女青梅竹马,可秦赵两国利益却将相爱之人对到了对立面上。

王虽然面对的是天下俯首,可终究是孤家寡人。

想要完成统一大业,嬴政就必须亲手除掉这些阻挠。于是他送走赵女、禁毙母后、逼杀仲父。

在独掌大权的过程中,李雪健饰演的嬴政有摒弃私情的伤、有众叛亲离的痛,有无路可逃的苦。

影片结尾,嬴政离统一大愿越来越近,离普济苍生却越来越远。

在经历了无尽伤痛之后,他成为了一个暴虐、疯狂的统治者。

在攻克赵国邯郸之后,嬴政本一度想要放掉赵国那些孩子,可他想起了自己对赵国的血腥复仇。他怕眼前这些懵懂的孩子成为祸根,在数十年之后向自己发难。

所以,他坑杀了所有幸存的孩童。

此时的嬴政已经黑化成了一个真正的暴君。

他不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完全摒弃了私人的情感。

影片终了,赵女接走了荆轲的遗体,嬴政也没有为难她。

眼见故人离去,嬴政眼中从伤感到迷茫,从失落到狂热。

或许直到此刻,嬴政才彻底成为即将统一天下的王。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鸥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