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立早章(立早)

立早章(立早)

“弓长”张,还是“立早”章?其实是“音十”章,别再弄错了

涨知识丨“立早”章,还是“音十”章?

新朋友相聚,都会有一个礼节性的介绍,那就是“姓甚名谁”。遇到姓Zhang的朋友,人们一般都会追问一句:“弓长”张,还是“立早”章?

现实生活中,张姓朋友多见,章姓朋友鲜见,但是,张、章二姓都有碰到的可能。我认识的第一个章姓朋友,是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的一个乡镇完小的教导主任。秦之章邯,近现代之章乃器、章太炎、章士钊、章含之、章子怡……都是章氏族人中的杰出代表。

在宋版的《百家姓》中,章姓就有收录,并且排在第40位,说明“章”姓早就是常用姓氏。当代章姓人口约有150万,在中国姓氏排行位居118位。

“章”字可以拆分为“立早”与“音十”,介绍“章姓”时,到底该说“立早”章,还是“音十”章?

这点,我们可以从“章”的结构与基本字义寻找到答案。

《说文解字》的“释章”称:“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由此可知,“章”字最初与音乐有关。按照段玉裁的解释,“歌所止曰章”。就是一曲终了为一章。从音从十,是个会意字。

“音”指“音乐”、“乐曲”;“十”不是指数目,是“竟”的意思,即终结、结束。“一”为万物之始,“十”为万物之终。由“音”和“十”会出的意思是乐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

所以,介绍“章姓”时,正确的说法,应为“音十”章,这才符合章字的原义。

由于“章”表示一支乐曲的演奏过程,所以又有“乐章”之词。

“章”字后来又引申出文章的“章节、段落”之意,“文章”“篇章”等,可泛指诗文。

另外,各种法规,形式上都是分章节的条文,所以,“章”又引申为条规、法规,诸如“规章制度”“章程”等等。

关于“章”字的本义,还有一说,就是指“标记”,持此论的证据是源自金文的“章”字。金文之“章”字像用刑刀(“辛”)在奴隶身上刻画图形标记(印章之义即源于此)。

也有人认为,“辛”本义指刑刀,表示罪,“章”字中间的圆形代表约束,由此,又推衍出“章”字的另一个本义当为“法”,诸如“章法”“法规”等等。

最后,还有人认为“章”是“彰”的初文,本义指花纹、文采。花纹鲜明突出,引申为明显,再又使显著引申为表扬。代表上述意义时,后来写作“彰”,诸如“表彰”“彰显”等等。

(图片来自网络)

网络达人说|“‘立早章’还是‘音十章’?” 老学者拍短视频说文解字传递国学知识

新华社石家庄7月10日电(记者冯维健)“到底是‘立早章’还是‘音十章’?”“岳父为什么被称作‘泰山’或者‘丈人’?”“‘冒’字的上半部分写成‘日’或者‘曰’,对吗?”……最近,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他旁征博引国学经典、名句名篇,讲解着一个个易错字词,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老人名叫张圣洁,退休前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的所长,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古籍整理和学术研究等工作。

张圣洁的家位于石家庄桥西区一条繁华的城市主干道附近。“两张书桌、一块白板、四面墙的图书……这些支撑着我读书、写作、录课,更是我的‘伙伴’。”张圣洁称,在闹市中,也要静心享受阅读。

张圣洁在翻阅图书。新华社记者 冯维健 摄

“当年在南开大学读书时,我泡在图书馆里抄写格言、名句达4000多条。”张圣洁说,年少时打下的基础,对他现在进行国学科普依然有用。

年轻时,张圣洁做过6年老师,但如今要面对镜头,拍短视频进行国学科普,刚开始他心里也打鼓。

“做了一辈子教学和学术研究,一开始我对短视频平台有一定偏见。”张圣洁坦言,“那时候,我觉得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零敲碎打,不成体系,跟写论文、出专著相比,算不得真学问。”后来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他的认识。

2021年,一次在北京和出版界朋友餐前闲聊,张圣洁看着面前几位年轻人,抛出了问题:“‘子在川上曰’后半句是什么?”结果在场的人中,好几个读错了字音。等到张圣洁讲解这句话的出处、字音和字义时,有人觉得有意思,就拍成了短视频发到抖音平台,没想到效果很好。

随着身边鼓励张圣洁用短视频科普国学的声音增多,尤其是看到其他学者发布的科普视频,虽然短小精悍,但传播很广,张圣洁也萌生了试一试的想法。

张圣洁在介绍文学著作。新华社记者 冯维健 摄

随后,几位出版界的朋友带着摄像器材到张圣洁家中,录制了一些视频素材,剪辑后再发到抖音平台上。没想到,第一条就收获了3.2万个赞,约8000名网友在这条视频下方留言。

“一场专门的学术讲座,也就一二百人听。一条1分钟的短视频,竟然有这么多观看人次。”这让张圣洁倍感振奋。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抖音账号发布了近120条国学科普视频,吸引了5.6万名粉丝持续关注着他的更新。

张圣洁的老同事、老同学在网上看到,也觉得他做得不错,向他发消息表示鼓励。“其中有几位我很敬重的前辈,看到这些信息,我想自己没有白费工夫。”张圣洁说。

为了更准确地传播国学知识,张圣洁对待短视频制作越来越严苛。有时为了讲透一个知识点,要查几个小时资料。做过两次腰椎间盘手术的他,腰部置入两块钛合金板和六根钉子,最忌久坐。“但有时读起书来,也就忘了疼。”

张圣洁在展示自己参与编写的著作。新华社记者 冯维健 摄

“有一次,我在讲解一个典故时,把人名‘子路’说成了‘子贡’,有网友留言,指出了我的错误。”张圣洁说,这让他很欣喜,马上发信息置顶更正,向大家表达歉意,并向提出意见的网友表示感谢。

“有人说我是抖音上的‘一字师’,但我觉得,不少网友才是我的‘一字师’。”张圣洁说,闻过则喜,教学相长。做学问就是要知错必改,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张圣洁说,在与网友的互动中,自己越做越觉得学问不够,还要时时补课。他也希望更多的网友提出问题,大家互相交流探讨,在各抒己见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