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种绿化乔木知多少?
一、落叶乔木类
梧桐【别名】 青桐、桐麻、中国梧桐、国桐、桐麻碗、瓢儿果树
重阳木【别名】 茄苳、红桐、乌杨、秋枫、赤木、胡杨
白腊【别名】加拿大白蜡、洋白蜡、美国木岑、白栓、白椽、白腊椽
栾树【别名】 灯笼树、摇钱树、木老芽、黑色叶树
黄山栾树【别名】 全缘叶栾树、大夫树、灯笼树
无患子【别名】 木患子、油患子、洗手果、肥珠子、圆皂角、皮皂子
黄连木【别名】 楷木、楷树、黄楝树、药树、药木、黄华、石连、黄木连、木蓼树、鸡冠木、洋杨、烂心木、黄连茶
合欢【别名】 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鸟绒树
金钱松【别名】 金松、水树
银杏【别名】 白果
法国梧桐【别名】 悬铃木、净土树、鸠摩罗什树、祛汗树
青桐【别名】 青皮梧桐
紫花泡桐【别名】 毛泡桐
垂柳【别名】 柳树、清明柳、吊杨柳、线柳、倒垂柳、青龙须[根名]
枫香【别名】 枫香树、大叶枫、枫子树、鸡爪枫、鸡枫树、路路通
香花槐【别名】 富贵树、宝贵树
刺槐【别名】 洋槐、德国槐、胡藤
国槐【别名】 槐树、家槐、种槐
龙爪槐【别名】 蟠槐、垂槐、倒栽槐、盘槐
水杉【别名】 水桫、粗枝云杉
池杉【别名】 池柏
榉树【别名】 血榉、金丝榔、沙榔树、毛脉榉、大叶榉、石生树、大叶榆、面皮树、纪株树、沙楞、红榉、黄榉、红珠树、鸡油树
榆树【别名】 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
灯台树【别名】 六角树、女儿木、瑞木
南酸枣【别名】 山枣、五眼果、酸醋树、四眼果、酸枣树、货郎果、连麻树、山枣树、鼻涕果、花心木、鼻枣子
檫树【别名】 枫荷桂、独脚樟、半枫樟、天鹅枫、山檫、青檫、桐梓树、檫木树、梓木、黄楸树、天鹅、
火炬树【别名】 鹿角漆、火炬漆、加拿大盐肤木
厚朴【别名】 川朴、温朴、油朴、凹叶厚朴、 紫油厚朴、厚皮、赤朴、烈朴、川厚
珊瑚朴【别名】 棠壳子树
喜树【别名】 旱莲木、水栗子、天梓树、千张树、水桐树、水白杂
乌桕【别名】 棬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
鸡爪槭【别名】 鸡爪枫、青枫、雅枫、槭树
元宝枫【别名】 平基槭、色树、五角枫、五脚树、平羞械
江南桤木【别名】 水冬瓜、水青冈
臭椿【别名】 樗树,木砻树,恶木棒根皮、凤眼草、樗根皮
香椿【别名】 椿芽、红椿、椿花、香椿芽、椿甜树、椿阳树、椿树子、春尖花、
千头椿【别名】 千头臭椿
枫杨【别名】 元宝树、枫柳、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麻柳树、枰柳、燕子树、大叶柳、鬼柳、魁柳、平柳、水沟柳、水槐树、溪沟柳
马褂木【别名】 鹅掌楸、双飘树
红叶李【别名】 樱桃李、紫叶李
红枫【别名】 红鸡爪槭
槭树【别名】 青枫、青槭
白玉兰【别名】 木兰、玉兰花、广玉兰、 玉兰、望春花、缅桂、白缅花
红玉兰【别名】 木兰花、紫玉兰
杜仲【别名】 丝棉树、丝棉皮、扯丝皮、丝棉皮、玉丝皮、北仲、绵杜仲、绵树皮、木棉、乱银丝、鬼仙木、厚杜仲、丝仲、丝连皮、丝拣树皮
紫薇【别名】 百日红、痒痒树、满堂红
樱花【别名】 山樱花、楔、荆挑、福岛樱、青肤樱
腊梅【别名】 然黄梅、 黄梅花、蜡梅、黄梅、腊木、香梅、黄腊梅、铁筷子
白桦【别名】 桦树、桦木、桦皮树、粉桦、兴安白桦
红桦【别名】 纸皮桦
漆树【别名】 大木漆、小木漆、山漆树
皂角【别名】 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
三角枫【别名】 丫枫、鸡枫树、米老排
阔瓣含笑【别名】 阔瓣白兰花、云山白兰
苦楝【别名】 楝树
梅花【别名】 春梅、干枝梅、红绿梅、红梅、绿梅
蓝花楹【别名】 巴西紫葳、非洲紫葳、蕨树、蓝雾树、西紫葳、金凤花、紫云木
黄金槐【别名】 金枝槐、金枝国槐、黄茎槐、黄枝槐
雀梅【别名】 对节刺、雀梅藤
紫叶挪威槭【别名】 红国王、国王枫、红帝挪威槭、大叶红枫、紫叶挪威枫
金钱槭【别名】 双轮果
腊肠树【别名】 香肠树、阿勃勒、黄金雨、长果树
日本四照花【别名】 石枣
复羽叶栾树【别名】 灯笼树、摇钱树、国庆花、花楸树、泡花树、马鞍树
元宝槭【别名】 槭、五角枫、元宝树、平基槭
雪松【别名】 香柏、喜马拉雅雪松
冷杉【别名】 华北冷杉、臭松、东陵冷杉
罗汉松【别名】 土杉、罗汉杉
白皮松【别名】 白骨松、三针松、白果松、虎皮松、蟠龙松、蛇皮松
日本五针松【别名】 五钗松、日本五须松、五针松
湿地松【别名】 古巴松
黑松【别名】 白芽松、日本黑松
侧柏【别名】 柏树、扁柏、香柏
圆柏【别名】 桧柏、红柏、刺柏、红心柏
塔柏【别名】 蜀桧、蜀柏木
龙柏【别名】 柏树、龙柏树、龙松、绕龙柏、螺丝柏
竹柏【别名】 罗汉柴、大果竹柏 挪树、 椤树、杜木、猪油木、油楂子、山衫、桫杉、那木、竹叶柏
金桂【别名】 木樨、月桂、岩桂、九里香
四季桂【别名】 月月桂
桂花【别名】 九里飘香 【别名】木樨、丹桂、金桂
红皮云杉【别名】 虎尾松、高丽云杉、红皮臭、白松
日本柳杉【别名】 孔雀杉、柳杉(通称)
巨杉【别名】 世界爷、北美巨杉
深山含笑【别名】 光叶白兰、莫氏含笑、含笑梅、烧酒花、野厚朴
乐昌含笑【别名】 南方白兰花、广东含笑、景烈白兰、景烈含笑
峨眉含笑【别名】 峨眉白兰花、威氏黄心树
含笑【别名】 香蕉花、含笑花
醉香含笑【别名】 火力楠
杜英【别名】 杜莺、山杜英、羊尿树、胆八树
棕榈【别名】 棕衣树、棕树、陈棕、棕板、棕骨、棕皮
红翅槭【别名】 费伯槭、罗浮槭、华氏槭、俗名叫“红蜻蜓”
香港四照花【别名】 野荔枝、石枣、山荔枝、秀丽四照花、香港秀丽四照花
红果冬青【别名】 野白蜡、叶火棘, 火焰树
乳源木莲【别名】 狭叶木莲、木莲、狭叶野厚朴
大叶女贞【别名】 蜡树、万年青桢木、将军树、女桢
木荷【别名】 何树、荷木
假槟榔【别名】 亚历山大椰子
香樟【别名】 樟树、樟木、 乌樟、油樟、香通、芳樟
阴香【别名】 山玉桂、野玉桂、香胶叶桂树、八角、山桂枝、连粘树、土山肉桂、广东桂皮、假桂枝、香桂树、野桂树、香柴、炳继树、计树
广玉兰【别名】 洋玉兰、大花玉兰、玉兰
桂花【别名】 木樨、月桂、金桂、 岩桂、九里香绒繸木、萝卜丝花
青冈栎【别名】 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
油松【别名】 红皮松、短叶松、 短叶马尾松、东北黑松、 黑松、 赤松
石楠【别名】 石楠千年红、扇骨木
富贵籽【别名】 红凉伞、朱砂根、百两金、凉伞遮金珠
大叶樟【别名】 沉水樟、黄樟
红叶石楠【别名】 酸叶石楠、红罗宾、红唇、火焰红、千年红石
女贞【别名】 红罗宾、红唇
孔雀球【别名】 孔雀丸、孔雀姬、兰蛇丸、千蛇目、伏南大戟
黄云柏【别名】 扁柏
法国冬青 【别名】 珊瑚树
王棕【别名】 大王椰子、古巴葵
桄榔【别名】 糖树、砂糖椰子
椰子【别名】 胥余、越王头、椰瓢
云南山茶【别名】 滇山茶、野花茶、滇茶花、大茶花、南山茶
水翁【别名】 水榕、水香、酒翁、土槿皮
中东海枣【别名】 银海枣、野海枣、林刺葵
加拿利海枣 【别名】 长叶刺葵、加拿利刺葵、槟榔竹
老人葵【别名】 丝葵、华盛顿葵、裙棕、加州蒲葵、华盛顿椰子
黄山松【别名】 天日松、台湾油松、台湾二针松、短叶松、台湾松
海檬果【别名】 山木羡仔、猴欢喜、海木羡仔、山仔、海仔、海芒果
波罗密【别名】 木波罗、树波罗、天波罗、优珠昙、婆那娑、阿萨躯
青海云杉【别名】 泡松
浙江樟【别名】 浙江天竺桂
龙眼【别名】 龙目、桂元、益智、兴化丸、亚荔枝、荔奴
三、绿化果树
碧桃【别名】 千叶桃花、粉红碧桃、花桃、桃花、观赏桃
胡柚【别名】 胡州、壶柚、金柚、常山胡柚
枇杷【别名】 卢橘、卢桔、金丸、金弹
香榧【别名】 玉山果、被赤果、玉榧、粗榧、血榧、木榧、野极子、榧实、罴子、彼子、赤果
杨梅【别名】 树梅、珠红、龙睛、朱红、水杨梅、白蒂梅、树莓、树梅、杨桃、椴梅
山核桃【别名】 碧根果树
垂枝桃【别名】 垂枝碧桃
樱桃【别名】 牛桃、石蜜、朱茱、麦英、李桃、含桃、荆桃、珠颗、珠樱
柿树【别名】 朱果、猴枣、柿子树、柿子
板栗【别名】 猴板栗、毛栗、风栗、栗子、魁栗、大栗、毛板栗、栗子树
木瓜【别名】 木梨、木瓜海棠、光皮木瓜、榠楂、木李、番木瓜、万寿果
无花果【别名】 蜜果、映日果、聚花果、奶浆果、树地瓜、文先果、明目果、隐花果
五味子【别名】 红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内红消、风沙藤、小血藤、长梗南五味子、盘柱南五味子
苹果树【别名】 蛋包饭
柚子【别名】 文旦、香抛、柚、雪柚
萄葡【别名】 草龙珠、蒲桃、山葫芦、小本山葡萄、小叶山葡萄、山葡萄
蓝莓【别名】 都柿
香蕉树【别名】 弓蕉、香牙蕉、甘蕉、蕉子、蕉果
芭蕉【别名】 芭蕉头、牙蕉、板蕉、绿天、扇仙、甘蕉
梨树【别名】 水梨、山樆、玉露、蜜父、快果、果宗、玉乳
杏树【别名】 杏花、杏
李树【别名】 台湾李、中国李、欧洲李、李子、李仔、平蒂李、红肉李、桃按李、珍珠李、沙连李、里花螺李、金线李、紫李、黄李、水李、牛李、绿李
椰子树【别名】 椰树
山桃【别名】 山毛桃、野桃(四川)、花桃(山东)
芒果【别名】 庵罗果、檬果、蜜望子、香盖
荔枝树【别名】 离枝、丽枝、丹荔
垂丝海棠【别名】 海棠、海棠花、垂枝海棠
香泡【别名】 枸橼、香圆、香橼 、钩缘子
柑橘【别名】 橘子
石榴树【别名】 安石榴、珍珠石榴、海石榴、若榴、丹若、天浆
薄壳山核桃 【别名】 碧根果树、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
金弹子【别名】 瓶兰、剌柿、瓶兰花、乌食、黑塔子
山楂【别名】 红果、棠棣、绿梨、北山楂、南山楂、小叶山楂、山里红、酸梅子
枸杞【别名】 杞子、红耳坠、地骨子、枸茄茄、枸杞头、血杞子、西枸杞、白刺、山枸杞、白疙针、狗奶子根、杞根、地骨、地辅、枸杞根、津枸杞
木瓜树【别名】 木梨、降龙木、番木瓜、番瓜
来源:苗木通
“盗墓祖师爷”曹操墓问世!墓中女子是大乔小乔?其形象颠覆认知
盗墓祖师爷曹操的墓被人盗了!
当专家赶到现场,进入墓室之后,他们发现了很多疑点。墓中葬着一男两女,有人说这两位女子是大乔小乔。
另外,曹操曾为自己设72处冢,为的就是防止被盗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不,他的墓还是被盗了。
这处被盗的墓是曹操的真墓吗?墓中两位女子又是什么身份?
一 一代枭雄曹操墓问世
2006年除夕,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的村民们正放着鞭炮,一片祥和之中,有人听到了奇怪的声音。
那是“轰”的一声炮响,一开始大家没有在意,还以为谁家的鞭炮更大更响亮,直到过完年,一位村民在地里耕作的时候,他发现了不对劲。
当时那位村民正在浇地,平时半天就蓄满水的耕地,此刻灌了一整天也没有灌满。村民百思不解,只好又等了一天。
等完之后下地一看,好家伙,地里的水还是没有浇满。仔细一看,村民发现,自己地里居然出现了一个大洞!
以前是没有这个洞的,并且这个洞旁边的泥巴还很新,像是被什么炸过一样,想到春节期间听到的那声炮响,村民隐隐约约觉得有蹊跷:
这可能是盗墓者炸出的盗洞!
村民围观
于是村民上报了村委,村委派人将洞口封了起来,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后,封好的洞又被人打开了。
这个时候,村子里流传起了这样一个消息:洞下面有大墓!
为了保护这个墓,村委叫来了派出所的人,民警连夜巡查,也没有打消盗墓分子的决心。
没办法,村委只好通知了当地文物局,专家决定下洞实际考察。
专家在腰上栓了一根绳子,孤身下到了洞中。大概在洞内5、6米深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手摸到了东西,软软、凉凉的,还会动,专家拿手电筒一照,这竟然是密密麻麻一片癞蛤蟆!
继续往下,没多久专家就来到了墓中。只见这座墓的空间十分庞大,结构也很复杂,其中用的墓砖也很宽大。
专家初步推测,这座墓是东汉时期的墓,并且墓主是王侯级别的。
一听这话,村委很激动,这墓很可能是曹操的墓!
专家考古
为什么呢?原来早在1998年,当地村民在烧砖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个“鲁潜墓志”,上面不仅记载了鲁潜墓的位置,还写下了曹操高陵的具体方位和距离,也就是在西高穴村这一带。
而他们今天发现的墓恰好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大墓,墓主身份还不一般,很明显,这是曹操墓的可能性很大。
到底是不是曹操墓呢?其实下墓一探便知。可是当专家递交发掘墓地的申请时,却遭到了相关部门拒绝,对方表示首要措施是保护大墓。
暂不发掘大墓,给了盗墓分子可趁之机。2008年,当年警方抓到了一组盗墓团伙。在盗墓者手中 ,他们缴获了一块精美的画像石。
墓中文物
盗墓贼坦白,这个画像石是他们从西高穴村的大墓中顺出来的,直到这个时候,相关部门才意识到,再不对该墓进行抢救性挖掘,那就晚了。
于是专家们再次提交发掘申请,这次的申请很快得到了通过。当地文物局立马组织了一队人马,开始对这座“曹操墓”进行发掘。
下墓之后,专家们再次看到了大墓的真实面貌。
整座墓平面呈现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墓室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占地宽广,规模宏大,结构复杂。
其中,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离地表大概是15米。墓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740多平方米。
可惜的是,在专家到来之前,这座大墓早就有盗墓贼出入,因此整座墓室都遭到了损坏。
就连墓室的石门也被砸破,在墓门残片上,还能看到部分精美的石刻画像的,有的图案是“七女复仇”,有的是“文王十子”,还有些则是传说中的神兽。
石门
这些墓门如果没被破坏,那等级还是十分高的。
专家继续往里走,没想到的是,看到接下来的一幕,专家顿感失望。
二 “盗墓祖师爷”反被盗
祖师爷曹操的墓被发现!这本来是一个好消息,可当专家看清墓中情况时,却大吸一口凉气。
不仅墓室石门遭到了破坏,就连墓中的棺椁也被人为毁坏。等专家到来的时候,棺椁之中只剩下了3具残骸,其中,一具是男性,另两具是女性。
更让专家失望的是,整个墓穴被翻得不成样子,各种淤泥堆积了快1米高,墓中的砖瓦全部被毁,瓦片被摔得到处都是,地上还散落着盗墓者喝过的矿泉水瓶。
这样一来,专家的考古难度大大增加,经过一年的清理,专家才在墓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被毁墓室
2009年11月,有专家在清理淤泥的时候,发现土中埋着一块小石碑,他有些激动,赶紧将石碑挖出来进行了清洗,只见上面刻着8个大字: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
看到这几个大字,专家激动得双手颤抖,声音哽咽。这块石碑上的魏武王,就是一代枭雄曹操!
原来,这座墓还真是曹操墓!
有了这个发现,专家充满了干劲,他们正在开掘的,居然是武王曹操的墓,越想越激动,考古效率也大大提升。
很快,专家就清理完了曹操墓的墓室和墓道。两个墓室规格相当,都有青砖铺地。前室东西长3.85、南北宽3.87米。四角攒尖顶,墓顶距墓底高6.4米。
前室连接着两个侧室,其中南侧室平面为南北宽3.6米、东西长2.4米的长方形,圆券形顶;北侧室平面为南北宽1.83米、东西长2.79米的长方形,四角攒尖顶。
主室与侧室之间由甫道相连,并有门相区隔,现仅存门槽,门槽宽0.2米。北侧室甫道长1.1米,宽1.36米;南侧室甫道长1米,宽1.4米。
墓道
后室的情况和前室类似,也有两处侧室相连。而墓中的棺椁,就存放在后室中,其中后室内正中是一口石棺,里面是一具男性尸骨。
后室的两个侧室之中,分别有两口木棺,里面分别有两具女性尸骨。
值得一提的是,经专家认定,男性尸骨年龄大概在60岁左右,这和曹操终年66岁相吻合。
专家还发现曹操蛀牙情况严重,联想到历史上的曹操经常头痛,不知道会不会和蛀牙有关系。
有人说墓中两具女尸,是曹操掳来的大乔小乔,这种说法很可能是民间的杜撰,并没有证据可以佐证。
另外,在曹操墓中,还发现了大量文物。虽然大部分都遭到了破坏,但专家经过仔细整理,还是出土了近200件器物。
其中,带刻字的石碑就有60块,另外还有许多石圭、石壁、铁镜、玉佩、骨尺等,甚至还出土了大量兵器,如铠甲、铁剑等等。
发掘现场
除此之外,墓中就剩下一些石陶片,这些石陶片上面虽然有画像,但是并没有上色,显得很是朴素。
墓中最珍贵的,也就是8块石碑。上面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短矛”等铭文。
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再一次指证了墓主人的身份——曹操。
文物图片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会疑惑,这个墓虽然规模大,结构复杂,但是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连随身陪葬品也没几个。
而汉代时期,大兴厚葬之风,别说是一代枭雄曹操,就连一些地方诸侯王,他们的墓地都被修建得十分豪华。
不仅墓室奢侈,陪葬品也是珍贵无比,有的侯王,甚至差不多把整个家底都搬到了墓中。
而曹操的墓很一般,墓室表面甚至都没有封土层,墓中也没什么金银制品,直白来讲,就是寒酸。
身为一国之主,曹操拥有的财富绝不会只有这些,如果说贵重物品都被盗墓贼盗走,但墓室整体修建也很朴素,青砖素瓦,看起来就不像会盛放金银珠宝。
这是为什么呢?曹操为何在大兴厚葬之风的年代,要如此简陋地下葬呢?
三 奸雄是否真的“奸诈”
曹操去世之后,墓地一穷二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那就不得不说到曹操的“72疑冢”。
历史上的曹操,除了建立千秋功业之外,还酷爱盗墓。当年为了筹措军饷,他组织手下将士,大肆盗掘,甚至还为士兵专门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样的军衔。
墓室结构
有传闻说,曹操靠着偷盗墓中陪葬品,养活了军队3年。上到皇帝,下到王公贵族,基本都逃不过他的挖掘。
因此,曹操也有个名号,叫做盗墓祖师爷。后世的各种盗墓流派,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基本都是源自于曹操。
挖人祖坟的事干多了,总是不好的,加上曹操生前与人结仇太多,死后墓地肯定会被人盯上。为了保护墓地不受侵犯,曹操想出了个法子——修建72疑冢。
关于这个典故,明朝陆深在《疑冢》一诗中有这样一句:
“疑冢七十二,冢冢浑相似。”
为了保护自己的真墓,相传在曹操下葬的那天,邺城所有的城门大开,七十二口棺材同时出城,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出发,谁也不清楚究竟那一口棺材中躺的是真正的曹操。
另外,为了隐蔽墓穴,曹操还不允许放置封土,墓中不能种植树木,更不能为自己设庙。
光是这些还不够,曹操还叮嘱儿子,自己下葬后陪葬器尽量缩减,不要堆放贵重物品。关于这点,曹操在《遗令》就有所记述,他希望下葬时,不要穿金戴银,越节俭越好。
墓中文物
不过很多人还是不相信,因为曹操在大部分心中,有个固化的形象——阴险狡诈的小人。他们普遍认为,曹操这样的人,一定会在真正的墓中堆放各种金银珠宝。
这次西高穴村曹操墓的发掘,却颠覆了大众的认知。
纵观整个墓葬,装饰简朴,陪葬器物也不多,并且都是一些朴素的生活用具以及少量兵器。棺椁修建得也十分简朴,不然又怎么能盗墓贼损坏。
从曹操墓装潢可以看出,曹操的确奉行着节俭之风。并且墓中两位女性,也被证实为是陪葬的人,不是民众口中所传的大乔小乔。
在厚葬之风的年代实行“薄葬”,不难看出曹操的个人涵养。其实要成一方之国,执掌政权,没有通达之气,又怎么能担当如此大任呢。
西高穴村曹操墓,无疑是为曹操擦去了多年的刻板印象,让一个真实的曹操形象,出现在了大众眼前。
另外,从这一点上,也可以推翻之前的“72疑冢”的说法。
墓中文物
第一,曹操奉行“薄葬”,那就不可能耗费财力物力去建造72处墓冢。除了他自己生前强调过这一点外,他的儿子曹丕、曹植都描述过曹操的葬礼,那都是十分简陋的。
其次,曹操的形象其实是后来人刻意抹黑的,过度吹捧忠义之士,久而久之,曹操在大众眼中,也就成了奸雄的形象。关于72疑冢呢,也很可能是后人为了渲染曹操的“奸”,故意传说的流言。
而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经过专家仔细调查比对,国家文物局最终确定它就是曹操墓。
一是有墓中刻字石碑作证,二是男性尸骨去世年龄符合史料,三是大量资料记载了,曹操墓就在当地。
最后,专家还根据墓中骸骨,复原了曹操长相,这让我们离一代枭雄,更近了一步。
曹操油画
或许还会有人说,这处简陋的曹操墓是假墓,但考古是很严谨的事,如果不是有铁打的证据,专家和相关部们也不会妄下定论。
虽然这次考古出土文物不够贵重,但最重要的是,它成为了后代人了解曹操的第一手证据。关于曹操的为人,曹操的品行,其实从墓中也可见一斑。
历史究竟是真是假,这些都需要证据,也需要我们切身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