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海豹是不是哺乳动物(海豹日)

海豹是不是哺乳动物(海豹日)

所有四足动物的祖先,首先从水中爬上陆地,此鱼如今仍活在海洋中

我们都知道地球生物的发展演变经历了由水生到陆生,由海洋到陆地的发展过程。那么在相对高等的脊椎动物中,到底是哪种动物开启了由水生到陆生的进程,首先从海洋走向陆地的呢?古生物学家们一般认为是一种被叫做总鳍鱼的鱼类。

可能很多朋友对于总鳍鱼这种鱼很陌生,这种鱼类的确十分少见,它属于硬骨鱼纲,为古总鳍亚纲的化石种类和现生种类的通称,其化石种类最早出现在古生代的泥盆纪早期,为4亿多年前,这种鱼类在当时曾经经历了一个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繁荣阶段,但是到了中生代的白垩纪时,大部分总鳍鱼类都灭绝了。

古生物学家认为总鳍鱼类中的骨鳞鱼是后来四足脊椎动物祖先,从已有的化石来看,包括骨鳞鱼在内的总鳍鱼和如今肺鱼一样具有鳔和肺(类似),既可在水中呼吸,也可在陆地上呼吸,和肺鱼不同之处是它的偶鳍构造比较特殊,基部富有肉质,内有基鳍骨,骨骼排列和陆栖脊椎动物的四肢骨构造相似,这种肉质鳍既可用来游泳,也可像海豹那样支撑身体,或者在陆地上像鳄鱼那样爬行。

总鳍鱼的身体构造已经可以进行短暂的陆生生活,其中骨鳞鱼中的一部分开始更多的在陆地上活动,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演变,首先形成了两栖类动物,陆生脊椎动物四足结构基本就此确定下来,而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倾向于陆地生活的种类后来又演化出来了爬行类动物和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都属于完全的陆生动物,所以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总鳍鱼就被认为是陆生爬行和哺乳动物的祖先了。

古生物学家们认为总鳍鱼最早主要生活在淡水中,后来也有生活在海水之中的,有部分种类没有向着两栖类进化,保留了这种鱼类的总体特征,如今仍有一个分支残存于非洲东南部海洋中,即“矛尾鱼”,又称“拉蒂迈鱼”,这种鱼类和远古种起鱼的身体构造基本完全相同。

矛尾鱼首次被生物学家们发现于1938年,目前主要分布于南部非洲东南沿海,主要在科摩罗岛附近,一般生活在100-400米深的海水中,成年体长两米左右,体重在50~90公斤之间,是一种肉食性鱼类,比较凶猛,喜欢以乌贼和其他鱼类为食,寿命为80-100岁,它的发现补上了生物演化中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这一“缺失的环节”。

还记得小时候读过一本叫做《追踪怪鱼14年》的书,内容讲的就是古生物学家们寻找这种矛尾鱼的经过,并且通过这种鱼类了解到远古总鳍鱼的身体结构和特征,解开了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路线图,因此矛尾鱼又被叫做“活化石”,这种鱼类如今已经比较稀少,由于生活在较深的海水中,难以进行刻意的保护,所以当地一般要求捕捉到这种鱼之后立即放生。​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常见海洋动物——海豹

海豹是对鳍足亚目种海豹科动物的统称。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全身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黄色,带有蓝黑色斑点。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蹼,形成鳍状肢,具锋利爪。后鳍肢大,向后延伸,尾短小而扁平。毛色随年龄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

海豹是海洋动物,哺乳动物(胎生)。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四肢变为鳍状,适于游泳。海豹有一层厚的皮下脂肪保暖,并提供食物储备,产生浮力。海豹身体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全身被毛,前肢短于后肢。

海豹的前脚较后脚为短,覆有毛的鳍脚皆有指甲,指甲为5趾。耳朵变得极小或退化成只剩下两个洞,游泳时可自由开闭。游泳时大都靠后脚,但后脚不能向前弯曲,脚跟已退化与海狮及海狗等相异,不能行走,所以当它在陆地上活动时,总是拖著累赘的后肢,将身体弯曲爬行,并在地面上留下一行扭曲痕迹。海狮、海象是海豹的近亲,它们有耳壳,后肢能转向前方来支持身体。

海豹生活在寒温带海洋中,除产仔、休息和换毛季节需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戏。繁殖期不集群,仔兽出生后,组成家庭群,哺乳期过后,家庭群结束。在冰上产仔,当冰融化之后,幼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少数繁殖期推后的个体则不得不在沿岸的沙滩上产仔。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也食甲壳类及头足类。

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荡,有时上岸休息。上岸时多选择海水涨潮能淹没的内湾沙洲和岸边的岩礁。例如,在中国的辽宁盘山河口及山东庙岛群岛等地都屡见有大群海豹出没。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速度可达每小时27公里,同时又善潜水,一般可潜100米左右,南极海域中的威德尔海豹则能潜到600多米深,持续43分钟。海豹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头足类,有时也吃甲壳类。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70kg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kg鱼。

海豹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雄海豹拥有妻室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该海豹的体质状况而定,年轻体壮的雄海豹往往有较多的妻室。 在发情期,雄海豹便开始追逐雌海豹,一只雌海豹后面往往跟着数只雄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雄海豹中挑选一只。因此,雄海豹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争斗,狂暴的海豹彼此给予猛烈地伤害:用牙齿狠咬对方有些雄海豹的毛皮便因此而撕破,鲜血直流。战斗结束,胜利者更和母海豹一起下水,在水中交配,而其它海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继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妻子”。

海豹的繁殖特点是:产仔、哺乳、育儿必须到陆上或冰上来。

海豹的发情期在12月,妊娠时间为9个月,幼崽出生在次年11月初,平均每次生产一只小海豹。小海豹生长到4~6周时断奶。雌、雄性海豹均2~4年性成熟。不同种类的海豹繁殖的时间有少许差异,但区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