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南台普济寺在哪里(普济寺在哪里)

南台普济寺在哪里(普济寺在哪里)

五台山南台普济寺

五台山普济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南台顶,据《清凉山志》载,普济寺建于宋,明成化年间予以重修。

五台山普济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如画,寺后苍松一片,寺前杨柳轻拂,寺庙的两侧一面临景色宜人的田园,一面挨人来车往的山乡小镇。

整座寺庙呈前低后高状,占地面积约为二十余亩,一条横贯五台县境的清水河从东台源头出发,径从这座寺庙的门前流过。夏秋的景象更是奇丽迷人,从南台顶下望,普济寺却似嵌在绿色棋盘上的一个鲜艳的棋子,高低有致的殿宇佛堂建在其间,越发显出仙乡楼阁般的神奇。观其碑文,方知普济寺原本为大元致和年间建造,明嘉靖年间重建,清普济禅师又建。清以前,寺庙名为大崇福寺,由五台山著名高僧玘和尚住持。另据传说,早在宋代,太宗皇帝朝山拜佛就路居此寺,观得此处有灵光宝气,因而曾拨款建寺。成化年间,皇帝巡游五台,曾在途中下榻该寺,并亲拨银两予以重修。历史上,这里名家云集,高僧辈出,妙语法师,法智和尚,普济禅师,都曾在这里住持。而到这里揽胜朝拜者绝非一色的佛教信徒,也曾有许多文人雅士入住,并赋诗作画于此,明代诗人性善曾写诗道:“策杖寻幽上翠巅,清凉春尽景芳妍。千崖花缀千崖锦,五顶峰连五顶天。梵召绕陵日月,经堂寂寞锁云烟。真容欲睹知何在,极目苍苍意惘然。”这足以说明南台风光之秀丽。

老开封|开封宗公祠(普济寺)

宗公祠简介

宗公祠位于开封市西门大街北侧,为纪念北宋名将宗泽而建(一说为纪念宋国公冯胜而建,称宋公祠)。对于该祠,清代《祥符县志》中多有记载。现存为清代建筑,有拜殿、大殿及厢房等。拜殿为卷棚歇山式,大殿及厢房为硬山式。其中拜殿与大殿屋面勾连搭而成,使整座院落形成了富有变化的屋面形式。宗公祠建筑翼角高耸,檐部施有单翘三踩斗拱,整体风格灵巧秀丽,建筑结构形式颇具古意,反映了河南地方建筑\"袭古\"的风格。特别珍贵的是建筑构件上尚保留有珍贵的古代河南地方彩绘,这些都使得宗公祠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清初顺治年间《祥符县志》“宗公祠”条目记载:“二月十六,八月十六日祭在县治西北祀宋东京留守宗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简。嘉靖三十八年都御史章焕建。万历九年督学衷公贞吉议祀有记。明末河水没。”衷贞吉系江西南昌人,明嘉靖年间进士。万历年间任河南督学、后升任巡抚。他撰写的《宗公祠记》对宗泽的历史功绩及建祠缘起有详细的记载。

乾隆帝年间的《祥符县志》中也有宗公祠的记载:“宗公祠在城西北,祀宋东京留守”。这些文献至少可以说明开封确曾有过宗公祠。系明代所建,位置在城西北隅,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市城建委的一位老同志回忆说:“他曾看见过一份老开封城图,这个地方标的是宗公祠。”再根据老百姓“宋公祠内祀宗泽”的众多传说,我们似乎可以认定,此处应该是宗公祠,至少应是明代所建宗公祠的遗址。

宗泽简介

拒当和议使

宗泽(1059年~1128年)宋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字汝霖,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进士,历任馆陶尉及龙游、赵城、掖县、登州等地地方官。他为官清正、严于职守、胆识过人,以“国尔忘家”著称于世。深为皇子赵桓所赏识。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攻汴,徽宗惧,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钦宗即位后急召宗泽进京,任命他为和议使,赴金营议和。宗泽面陈宋钦宗:“和议使容易使敌人认为我专为求和而来,请改为计议使。”钦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改授他为计议使。临行前,宗泽与同僚曰:“金人气盛,议和时一定会提出苛刻的条件,我此去宁愿一死,决不使国家蒙受损失。”后来,这些话传入钦宗耳中,钦宗怕宗泽触怒金人,坏了他求和的大事,临时又撤了宗泽的计议使,改派其为河北磁州知州。

宗泽奋力抗金

宗泽在磁州招募义勇、缮城治械,金兵久攻不克,乃绕道南下,再次围攻东京(开封),宋钦宗被迫屈服。派亲王(康王)赵构赴金营,名为求和,实为人质。赵构途经磁州,宗泽细陈利害,力阻其行,赵构从其议,遂留磁州,后返回河南相州汪伯彦处。宋钦宗取消了派赵构为人质的决定,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一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并以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命令他们回师勤王。赵构与汪伯彦由相州起兵,绕道东去山东巨野;宗泽率部单独向东京(开封)进发。行至濮阳南,与金兵遭遇,孤军奋战,连续十三战皆捷,金兵丧胆,宗军威名大振。再行至滑县,金人蓄意报复,集重兵将宗部包围,宗泽身先士卒,率领全军将士最终突出重围,抵达黄河北岸。正待他南下驰援京都时,前方忽传来了东京陷落,徽钦二帝被掳北去的消息,宗泽乃下令就地扎营,观察待命,再图恢复

东京留守

金兵攻陷京都后,拘徽钦二帝于金营之中,扶持傀儡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并于次年四月初一班师北撤。掳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皇女、宗室、贵戚以及官吏、内侍、宫女、技艺工匠、倡优等3000余人北去。金人撤走后,伪楚帝张邦昌没了靠山,加上遭到汴京广大人民和爱国官员们的抵制和反对,无奈之下,只得将御玺交还赵构。康王赵构乃于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登极,即宋高宗。

宗泽得知康王赵构登极后,即前往参见,经主战派李纲等人的推荐,宗泽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尹(建炎元年六月十日),建炎元年八月五日改授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府尹。

是时也,兵燹之后的京都汴京遭到严重破坏,城墙残破不堪,金兵又常在黄河北岸活动。加上社会秩序混乱,盗贼四起,汴京百姓人心惶惶,很不安定。宗泽被任命为开封府尹来到汴京后,首先下令严惩盗贼、奸商,安定人心。并立即着手加紧修复城池,储备粮草,扩充兵员,并在开封城周围修筑了24座堡垒,联络各地义军,加强防守力量。当时河北有支义军,为首者王善,拥有70万人马,意欲攻占开封,宗泽匹马单枪往见王善,晓以大义,王善深为感动,当即表示愿意听从宗泽指挥,共图抗金大业。一时间各地义军杨进、李贵、杨再兴、王大郎等纷纷来归,并与河北八字军取得联系,相互策应,选拔岳飞为将,屡败金兵,东京再次成为抗金之中心。

建炎二年(1128年)春,金人从西袭来,已至中牟白沙镇。宗泽派精兵绕至敌后,与白沙守将夹击金兵取得大胜。宗泽日夜操劳,不敢稍怠。在此期间,宗泽先后向宋高宗上书20余次,请他还都汴京,收复失地,均被权奸黄潜善、汪伯彦所阻,高宗不但不肯返回开封,有从商丘南迁扬州。宗泽目睹此情,内忧外患,背发疽疮。临终前对家事只字未提,只低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呼渡河而死于开封府尹兼京都留守任上。高宗闻讯后,遗赠观文殿学士,谥忠简。

宗泽死后不久,开封重新落入金军之手。金将宗翰由汴率军南下,直逼扬州。高宗赵构再次南下,奔镇江、过常州、苏州,最终逃到杭州(临安),抗金事业再度陷入低潮。

宗泽及其子宗颖在东京留守期间的种种活动,深得京城父老之爱戴。其部分后裔至今仍在杞县宗店乡一带生活。

宗公祠/宋公祠

既然是宗公祠,为什么现在又有人叫它“宋公祠”呢?当然事出有因。

清光绪《祥符县志》载:“宋国公冯胜祠在新昌坊,祀明朝功臣冯胜。成化十一年建。有功于汴故祀之。明末河水没”从这份记载与前述宗公祠记载一并看:宗公祠、宋公祠均建在开封西北隅,二祠均于明末毁于河患,埋于地下。而文献上对二者均无详细的地标,使我们今天很难断定其确切位置。二祠所不同的是冯胜生年晚于宗泽,但在开封立祠却在宗泽之前。宋公祠建于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较宗公祠早80余年。现在城隍庙后街这块地方,究竟是宗公祠,或是宋公祠遗址,很难断定。

从这个祠堂现存的大殿及东廊房看,系清代建筑格式。根据光绪年间《祥符县志》关于宋公祠明末没于河水,未见有重修字样的记载,可以明确认定的一点,就是截至光绪之前,开封并未重建宋公祠。而开封建庙立祠最盛时期在乾、嘉至道光同治之间。到了光绪年间以及其后,国家积弱、民生凋蔽,开封已经很少再建庙了。如果这里确是冯胜的宋公祠,光绪年代修的《祥符县志》是不会不作记录的。由此可见。这个祠堂在很大程度上不可能是冯胜的祠堂,这可能只是一场误会,或者是被人横生枝节的一段插曲而已。

宗公祠口碑

口碑,虽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有时候却可补正史之不足,牵出某些历史的真相来。为此我访问了农工民主党开封市委原秘书长赵培书先生。解放初期他任教于城后一小,校址就在这个祠堂(解放以前这里是河南省立开封第九小学,(老百姓俗称老九小)解放初期正门大殿、二殿及两侧廊房都是教室,后大殿是全校教师办公备课的地方。朱门格窗,彩栋飞檐,大殿后是体操场,一切规则有序,洁净整齐,还保持得相当完好。当时有人曾询问一位区文化馆的老传达(按年龄计算应是前清代遗老了)他说:“这个祠堂祀的是北宋末代开封留守,叫什么名字记不清楚了。”记不清名字不要紧,记住是北宗末年的开封留守就足够了,他必是宗泽,而不是冯胜。

“宋公祠里祀宗泽”的说法,一直流传到今天。前几天报社记者访问的那位在附近居住了几十年的李先生,仍然是这种说法。至于纪念宗泽的祠堂为什么叫宋公祠,却没有多少人理会。日前我去那里转了小半天,问了好几个人,对此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只有一位老先生说:“宗泽是宋朝的将军和留守,自然是宋公祠了。”这种回答当然不对,但却可能是普通百姓最朴素的认识和心理反应。当我问他们知不知道冯胜,这里有可能是明代宋国公冯胜的祠堂时,竟没有一个人知道冯胜。实际上就连我这个念过几年书的笔者,对冯胜的情况也知之甚少。

恢复宗公祠

据市文物管理局一位同志介绍,他们正积极努力进行产权协调,争取早日修缮宋公祠,为开封增加新的景观。我建议应顺应民意,恢复“宗公祠”原名,结束“宋公祠里祀宗泽”的尴尬局面,宗公祠是为了纪念北宋抗金名臣宗泽而建的供后人瞻仰的一所保存较完好的院落,全国仅此一家而更显得弥足珍贵,欣闻市政府拿出专款进行修缮,这样就形成了南有岳飞庙,北有宗泽祠,使古城现存有关北宋东京历史文化遗存更加丰富,既增加旅游景观,又新增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岂不更好!谁知现在却改头换面成了普济寺,可叹!普济寺、广济寺全国成千上万不计其数,而我们的宗公祠唯此一家!可惜之极!我们在对待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上、维系古城生命的文化传承上不要急功近利!眼光要放远一些、深邃一些!让我们的古都历史文化气息更浓一些!

现在普济寺图片

图片来源于渺居室主及刘海勇老师

未经开封胡同串子许可

不得转载

普陀山第一大寺——普济寺

导读:此为百日自驾环中国D98--99天,出行线路:浙江省温州市雁荡镇--舟山市朱家尖岛--江苏省南京市,行程:479+567公里。第一天基本都是赶路,早餐后从雁荡镇出发,走104国道,往舟山群岛方向,入住朱家尖岛预订的酒店。第二天游览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图片来自网络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东部海域,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整个岛呈长条状,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主供观音菩萨,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

沈家门码头

普陀山不只是山,更是个岛,我们从沈家门码头坐船前往,沈家门是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码头也叫半月洞客运码头,船票每人单程30元,二十分钟一班。

到达山门客运中心后,需要买景区门票,160元/人。去岛上最有名的三座寺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和南海观音,还需要再购买香花券,寺庙5元/人,南海观音6元/人。

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的普陀山风光旖旎、云雾缭绕、树木丰茂,鸟语花香,林荫小道旁许多樟树挂着单位及个人领养的吊牌。

听一起前行的游客讲,来普陀山应该先拜观音后拜佛,于是我们就步行三公里左右来到南海观音。

南海观音立像坐落于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始建于1996年,总高33米,其中铜像高18米,采用新型仿金铜精密精造,重70余吨,是当今观音铜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国的象征。

蓝天白云,太阳火辣辣的,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南海观音立像

南海观音注视着广场,看着和颜悦色的她,好似愉快地答应了众生的请求。

百步沙休闲园

除了公共巴士和索道,在普陀山岛只能走山路,拜了观音以后,我们走过紫竹林、潮音洞、不肯去观音院,来到百步沙休闲园。

百步沙休闲园

百步沙休闲园南北长600多米,东西宽200余米,俗称狮子尾巴,四周礁岩千姿百态。百步沙前,滩浅海阔,景色旖旎,海水湖蓝,沙质匀细洁净,海浪轻拂金沙,是游客游泳嬉水,踏浪玩沙的最佳处。这里还是86版西游记拍摄地之一。

普济寺位于普陀山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远远望去,掩映在绿树之中的普济寺,更多了些许神秘。

普济寺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后屡兴屡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时下诏重建寺庙,为普陀山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

普济寺整组建筑坐北朝南,寺庙前面有个建于明代的放生池,又叫海印池,占地约15亩,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和南普陀寺放生池不同的是,池内开满了荷花。

放生池上建桥三座,中间一座最为宽阔,北面和普济寺正门相接。寺院里,不只有祈福者,赏风景人也少。

八角亭

桥中间的这座八角亭,正对着普济寺山门,凭栏远眺,风景绝佳。

御碑

桥南面的御碑亭,为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建,立有雍正所书的白玉碑一块。

拱桥

东面的拱桥古朴典雅,刻有几十座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的石狮子。

拱桥前面的菩萨墙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

山门

正山门平时是关闭的,僧人游客都从东山门出入。

天王殿

普济寺一共有8座大殿可以拜,走过山门,沿着中轴线来到天王殿,天王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进门便是一尊弥勒菩萨,笑脸袒胸盘坐,一手拿一只布袋,据说弥勒菩萨能将世人一切苦难装入布袋之中,和其他寺庙一样不准游客对着佛像拍照。

佛像两旁的对联:“慈颜含笑笑天下之可笑之人,大腹可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奉劝世人要知足常乐,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圆通殿

圆通殿

圆通殿

圆通殿相当于其他寺庙的大雄宝殿,是普济寺的主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殿堂宏大巍峨,大殿内可容纳数千人。殿内正中端坐着观音菩萨,眉清目秀,慈祥含笑。

文殊殿

圆通殿左边的普贤殿供奉着普贤菩萨,右边的文殊殿供奉着据说主管着智慧、学业的文殊菩萨。

普济寺香客众多,香火旺盛,殿前的钢鼎炉被香客磨得铮亮,在数百年的岁月里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

普门殿

地藏殿

法堂供奉着三世佛,楼上为藏经楼,楼下东首为普门殿,供奉千手观音,香客来此求姻缘、子嗣,西首的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迦蓝殿是供奉财神的地方。

其余还有陈设清净、简朴大方的方丈殿,以及建在寺庙最后面的功德殿,是佛教信徒为其祖宗立位做功德的佛堂。

总体看,普济寺在整个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上独具匠心,是中国寺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浙江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遗存。

洗心亭

这里绿树环抱,空气清新,宛如世外桃源,不知道到底是大自然的馈赠,还是佛家的教化,感觉心境从嘈杂喧闹逐渐回归于自然平静。

下午两点普济寺游览结束,因为急着赶路,放弃了去法雨寺和慧济寺。从舟山群岛往外走的时候车辆非常多,因为这是车辆的唯一通道。

金塘大桥

二十一公里长的金塘大桥,连接在舟山金塘岛与宁波镇海之间,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五座主桥中最长的一座,也是中国第一座按桥梁新规范体系进行设计的跨海特大桥梁。

来自免费正版网络图片

由于金塘大桥位于灰鳖洋海域之上,恶劣天气情况下,大桥将实施交通管制。

进入宁波境内了,这个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宁波还拥有最早的华人银行、最早的保险公司、最早的证券交易所等100多个“中国第一”和“中国之最”。

宁波还是浙江东部的交通枢纽,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杭州湾跨海大桥

四点半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是一座纵跨中国杭州湾的跨海特大桥,是继港珠澳大桥、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和中国青岛胶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四长的跨海大桥。

海上观景台

杭州湾跨海大桥

走上亚洲最大的海上观景台,由于天气不好,能见度很差。

杭州湾跨海大桥

大桥全长三十五公里,雄伟壮观,可惜下着毛毛细雨,海上一片雾气茫茫。

一路上不时地在下雨,车辆很多,速度跑不起来。晚上七点过了高速浙苏界,离家越来越近了,归心似箭。

--未完待续--

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普济禅寺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是我们家喻户晓的菩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的普陀山,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普济禅寺则是普陀山最大的寺院,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

普济寺俗称前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一切重大的佛事活动都在此举行。

普济寺占地3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前有湖后有山,藏风聚气,环境极佳。寺院坐北朝南,掩映在翠绿的林木中,宛若画中景。

山门前面是外寺,中轴线上依次有照壁,御碑亭和湖心亭。巨大的放生池里布满了莲花,鱼儿自由地游弋其中,周围绿树环抱,山峰围绕,真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啊!

普济寺的照壁是砖石结构,古色古香,上书“南无观世音菩萨”,显得佛韵十足。

照壁的对面就是御碑亭,黄色琉璃瓦,重檐顶,飞檐翘角,彰显了皇家气息。上悬一匾额“海月常辉”。

亭中竖有汉白玉石碑一方,高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是雍正皇帝所书,看来也是文物级别的宝物。

过了碑亭,沿着中轴线上的富贵桥前行,就来到了湖心亭。

该亭造型优美典雅,飞檐翘角上覆黄色琉璃瓦,八脊攒尖顶,方门圆窗,真是八面玲珑,又叫八角亭。

穿过八角亭前行就到山门前。回首巨大的莲池,可以看到另外两座桥:东面一座石拱桥叫永寿桥,是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所建,长40多米,宛若一条玉带飘落在湖上;西面平安桥,没有波澜起伏,宛若平地。虽没见过普陀十景之一的“莲池夜月”,但在此处想想都有些陶醉。

普济寺的山门通常是紧闭不开的,这与传说乾隆来普陀寺走的偏门入寺有关呢。一道圣旨改变了山门的命运。

山门前的楹联“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诉说着普济寺悠久的历史。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想带回国,因风浪阻隔没有成功,观音像曾供奉于此。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缮,规模逐渐宏大。

山门的后面是内寺。中轴线上第一座建筑是大门紧闭的山门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

对面就是天王殿,红墙黛瓦。殿内居中供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金身法相,坐于须弥宝座上,神态慈祥面带笑容。拜佛也要学佛,也要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放下执念,面对风云变幻的人生。

弥勒佛的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都手持法器,神态威而不怖,守护一方安宁。

弥勒佛后面是护法殿,门上悬一匾额“三洲感应”。内供韦驮菩萨,金身法相,手持金刚杵,昂然立于佛龛中,目光炯炯,神情威严。韦陀是护法菩萨,为三十二神将之首。

护法菩萨的对面就圆通宝殿。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四周出廊,殿前平台有石雕栏板。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狮子和一座千秋宝鼎。整个大殿恢宏气派,皇家气息浓郁!

殿内居中供奉8.8米高的观音菩萨金身法相。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手结佛印,身着天衣,头戴宝冠,慈眉垂目,神态安润,俯瞰芸芸众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菩萨的身边站立着善财童子和龙女,塑像雕琢精美,神态天真活泼,栩栩如生。

佛龛上方的悬挂一匾额,上书“普济群灵”。是1699年,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时,康熙皇帝所赐,始称“普济禅寺”。

殿宇东西两厢塑有观音三十二应身法相,每尊佛像衣着不同,神态各异,代表观音菩萨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体现了菩萨既慈悲为怀,又平易近人普渡众生。

此外殿宇的大门两侧还有韦陀菩萨和伽蓝菩萨的塑像,整个大殿佛像布局考究,灵光徐徐。

圆通宝殿两旁有配殿。东面是文殊殿,供奉五台山显圣的文殊菩萨;西面普贤殿,供奉峨眉山应化的普贤菩萨。

两侧回廊各有一罗汉堂,每堂塑有九尊罗汉法相。十八罗汉身披袈裟,面目俊朗,神态各异的端坐宝座上,有的在沉思,有的在说法,有的在持戒,有的在冥想……

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殿宇是法堂,重檐顶,前出廊,内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

法堂也有左右配殿,分别是普门殿和地藏殿,普门殿内供奉千手观音菩萨,地藏殿内供奉应化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

拜过普济寺会发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菩萨都供奉在此寺,殿宇的布局把海天佛国的观音菩萨显得更为卓绝。勇猛观自在为普渡众生居于此,愿我们参拜过的众生修为精进,心愿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