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和“视”字的区别
1998年,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召开。裘锡圭写了一篇论文《甲骨文中的见与视》,裘锡圭提出,甲骨文中有以横目从人的字,有两种字形,一种是目下跪人,一种是目下立人,过去这两种字形都释作“见”,但裘锡圭认为从跪人的是“见”,而从立人的是“视”,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字:
汉典网 甲骨文:见
汉典网 甲骨文:视
专家学者观点早在1982年,张桂光就指出了这两个字是不同的,张桂光把跪人的字形释为“见”,把立人的字形释为“望”。
姚孝遂:“卜辞‘[目+立人]’与‘[目+跪人]’形体有别,用法亦殊。‘[目+跪人]’,可用作‘献’,‘[目+立人]’则不能。”
裘锡圭肯定了“两个字形不是一个字”的看法,但否定了把立人的字形释为“望”,而是释为“视”。
刘钊《新甲骨文编》、姬长明、汉典网等都采用了裘锡圭的结论。
判断“视”字从“立人”的主要依据:郭店楚简郭店楚简的整理者在考释简文《老子》时,发现简文中上从“目”、“下部是立人”的字是“视”字,与简文“见”字有别。
郭店楚简:视之不足见(图片来源:今日头条/古泉文库)
“视”和“见”在字义上的区别《字源·视》周宝宏:“主动去看某物为视(但不一定能看到),看到某物为见(但不一定主动去看),这是二字的主要区别。”
01 “视”
《说文解字》:视,瞻也。
有个词叫“高瞻远瞩”,意思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视”字下面为“立人”,正合此意。
“视”,是主动地去看,强调的是动作,但不一定看得见。
裘锡圭把“视师”解释为“视察军情”,把“视工”解释为“监工”,其中的“视”都是主动地、有目的地去看。
老子《道德经》中“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也”,是描述“道”的。“道”超出人们的认知,注视它,却不能看见它;倾听它,却不能听到它;使用它,则无处不在,无穷无尽。既:尽。
02 “见”
《广韵》:见,露也。现,俗。
《古汉语字典》:现,后起字。在显示、出现等意义上,古本作“见”。
“现”,《说文解字》中没有这个字,它是一个后起字,是俗写的“见”字。从“显露”这个字义上来说,古代的“见”字就是现在的“现”字。
“见”,可用作“献”,你不搭理他,他也会主动出现在你面前,给你进献礼物。
“见”,通“现”,是被动地看见,注重结果,你不去看它,它也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见”不管是作“献”,还是“现”,都是比较卑微的,所以采用“目”字下面+“跪人”,是符合情理的。
小时候课文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老师教我们的读法就是“风吹草低xiàn牛羊”,我至今还是感觉读xiàn比较顺口。
作者:董志国
图片来源:汉典网、今日头条/古泉文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个“见”字,到底怎么读?
来源丨喜马拉雅FM郦波的精品课《郦波品读唯美诗词名篇》
编辑丨张政伟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知世论人,知人论诗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这首田园诗的代表作《饮酒.其五》,这首诗是由东晋著名的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写,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为古典诗歌开辟了崭新的田园诗境界。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初期的名将,外祖父孟嘉也是东晋的大名士。陶渊明从小便有一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只是到陶渊明时,由于家族已经衰败,加上他出身庶族寒门,其理想其实是很难实现的。
陶渊明直到29岁才为官,却一直做着无足轻重的小官,之后好不容易做了彭泽令,但仅仅上任80余天,便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挂职离去,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田之路。而这首最著名的田园诗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杰作所蕴含的深刻意境。
一壶酒,一株菊!南山见,意境成!全诗通篇都是在描述陶渊明归隐后在自己住处过着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的情景。前四句就讲到自己为何能够有处于闹事而心无忧的意境,其原因就是这句“心远地自偏”,而诗中最经典也最能体现陶渊明田园心境的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曾经看到有些中小学的课本上把这里的“见”注释为通假字,通“现”,那么这个地方就要读成悠然现南山。我个人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如果是悠然现南山,就是南山突然出现在面前,主宰这个场景的其实不是人,是南山,而人和人物的那颗内心就不知不觉间被边缘化了。
另一个极端是古代曾经有一个版本,写成悠然望南山,苏东坡就认为如果是望,同样这也会变得腥味索然,因为望属于纯主观有意识地注视。这个时候人主宰了这一切,而人物同样就被边缘化了。
只有“见”字,看似纯主观,其实是借势而看的结果将主观客观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真正体现了悠然的情味。
悠然背后的坚守
然而诗人内心深处真的是可以忘却以前的雄心壮志,忘却一切尘间事,做到如此无欲无求吗?这其实也一直是争议所在。
诗中在最经典的诗句中引出菊花,其实菊花的意象在这里不可小觑。
陶渊明非常爱菊花,当然首先是因为菊花的美丽,而且还可以酿酒、养生,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在古人认为菊花的纯黄色,其实是厚土之色,正所谓皇天后土,其实后土代表的是国家社稷,所以菊花其实隐藏着一种报效家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菊花更重要的是能体现人的高风亮节。所谓梅兰竹菊四君子,都是高洁之物,陶渊明最爱菊,恐怕也体现了他内心的那份坚守执着。
所以这样的争议既抒发了诗人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但也包含着诗人对社会、对人生、对宇宙的思索和不放弃的憧憬。诗人固然心境淡泊,但背后依然有一种静穆的伟大。
这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言,陶渊明就是师,我认为鲁迅先生对陶渊明的认识是深刻而全面的。别人大多数外儒内道,而陶渊明,其实是外道内儒。正是因为有一种内在的坚守,有一种静穆的伟大,它的悠然才不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
关于主播:
诗词大会名师郦波老师,精选中国古典唯美诗词名篇,为你解读文字间的诗情画意、文字背后的诗人情怀和历史变迁,与你一同感悟诗歌中的生命境界。让我们的心随之律动,享受一段关于诗词的美的历程。
关于喜马拉雅: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点击“了解更多”↓ 你会发现这篇文章没有白看……“哈佛”第二届男众学僧毕业 静波大和尚金句频出
编者按:适逢全国佛学院毕业季,凤凰网佛教推出特别策划《佛门新生代:2019佛学院毕业季》,展现全国各地佛学院以及毕业学僧风采。在哈尔滨佛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哈尔滨佛学院院长静波大和尚现场讲话金句频出,发人深思:“你总是觉得我在‘哈佛’学了两年,那这容易把你毁掉”,“人生有三大不幸,第一就是少年得志”,“成长快的木材,它不一定是好的木材”,“不要一毕业了,就想当会长、当方丈”,“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哪有什么人生开挂?”凤凰网佛教编发静波法师讲话如下:
静波大和尚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哈尔滨佛学院)
当年朴老曾经在上海全国佛教的教育工作上谈到了三点,他说:当前佛教所面临的问题,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我想,这个人才不是知识,当然不离开知识。我想,这个培养人才的内容,就应该是知恩报恩的人才、爱国爱教的人才、完善僧格的人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佛教徒这样的人才。
知恩,我想应该是四点:国土对我们有恩,国家对我们有恩,父母对我们有恩,众生对我们有恩,信仰——就是三宝对我们有恩。所以知道这四种恩,我们要去回报。报恩就是信仰,报恩就是僧格,报恩其实就是爱国。知恩、报恩我们一直都是离不开的,到什么时候你没有报恩的思想,你走不了多远。你总是觉得:“我学了两年,我在“哈佛”的。”其实那个容易把我们毁掉,所以知识和信仰还是有距离的。信仰是无私奉献的,不抱怨,不委屈: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无怨无悔,应该是这样去理解。
“哈佛”做出的点点努力,今日的收获,我想应该说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所以作为修行来讲,就应该是第一步而已。那么无论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还是学以致用,乃至佛教的发菩提心,利益别人成就自己,都在等待我们继续努力,学无止境。而且不仅仅是要学书本的知识,要学会把书本的知识用到去担当、去发心的路上。
无论是回到原寺院的同学,还是留下来的同学,我们都祝愿他们,希望不忘初心,利他自利,护持常住,听招呼,守本分。
随着各地佛学院学僧的不断毕业的学僧,我们欣喜之余,也有了深深的忧虑。因为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需要做起,才是最重要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这样的发心,就会令人忧虑。
如果不去践行,又是另一种忧虑。要知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所以扎根很重要,戒骄戒躁,担当负责,或许正是摆在我们佛教面前非常重要的问题,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人生有三大不幸,第一就是少年得志。所以成长过快未必是一件好事。他少年得志,其实把这个人害掉了。比如成长快的木材,它就不一定是好的木材。
给大家讲三个定律,这三个定律,第一个就是荷花定律。这个荷花很有意思,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在开放,如果到第三十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的荷花开了一半?回答是第十五天。其实错!是第二十九天。有人回答说是十五天,其实事实真相是第二十九天才开满了一半,这就是荷花定律。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第二十九天荷花仅仅开满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也就是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二十九天的总和。所以厚积薄发很重要,就是你要广泛地深刻地积累。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这其中蕴藏深刻的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
年轻人最忌讳的就是骄傲浮躁,我也有过,我觉得怎么怎么样,后来我发现,我所有的苦难坎坷都是我生命中的财富。原来我曾经抱怨过,不平衡,其实你想优秀必须敬畏。直到你特别优秀的时候,你还会感恩这些个经历。透过这个定律去联想人生,你会发现,很多人的一生都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功地开,拼命地开……但渐渐地,人们开始感到枯燥甚至乏味、厌烦,你可能在第九天、第十九天,甚至第二十九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在这个时候的放弃,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所以我们还是要坚守坚持。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太多的时候,人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毅力。据说人这一生大概能遇到七次左右的机遇,都是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的,而这样的机会往往都是前期日复一日的投入和坚持才能遇到这样的机遇。所以说,如果有梦想,就要先行动起来,然后坚定不移地去执行下去。这是第一。
第二、竹子定律。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三厘米,这个速度很慢。从第五年开始,却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十五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几百平方米,所以这个苦难必须得经历。做人做事也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这三厘米居然需要四年的时间,比哈佛的两年还要多。什么叫价值?同样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却做成了晾衣杆,这两根竹子的命运是不一样的。所以怎么样呢?这个晾衣杆就不服气地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大家都差不多,凭什么我天天地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笛子回答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刻。
大家想一想,不是吗?不要怕苦难,现在我们找各种理由不去负责任,其实你错了,给你机会就是给你锻炼,要珍惜每一次机会,机会不是永远都有,他看你行的时候才给你,他要看你一点点没有希望,他绝对不会给你,所以要珍惜那个机会。所以晾衣杆沉默了。是啊!你不服气不行,你抱怨别人的优秀、自己的孤独,因为你没有别人的经历。
人生也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不要诽谤,不要说是非,时间久了,大家会发现你:原来你最不厚道。因为你不但不厚道,不担当,反而你阻止别人成长,大家慢慢会了解你。因为别人付出的比我们多,比你多。
国学大师钱慕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忍肯下笨劲。”就是你要耐得住寂寞,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连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有少数人。不多呀!因为他没有韧劲!
说起钱钟书满腹经纶,人们往往归功于他天分高,记忆力强。其实,钱钟书学问博大精深,更多来自于后天手不释卷的苦功。钱钟书大学同窗许振德这样描述: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读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周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做札记……来回这么还书都跑着这样做。
佛教说:不异旧时人,就是还是你,只异旧时行履处,就是你的所作所为跟你原来不一样,你想的跟别人不一样。所以不要琢磨,说:我一毕业了,我想当会长、当方丈。我告诉你,那个他是需要责任的,需要能力的,到了一定时候自然就让你当,你不当都不行。当然,你妄想当是当不了的,当也当不好,因为没有良心,你怎么干?怎么能干好呢?姑且把信仰抛开在外,你有没有良心?你有良心就能干好。你如果有信仰,连良心都不存在,那还能干好吗?所以我说的都是苦口婆心的话,所以我要说真话。“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一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有什么人生开挂,只不过是厚积薄发,这叫竹子定律。
第三,金蝉定律。蝉,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地生活三年(有一种美国的蝉,要在地下生活十七年)。难过不难过?难过!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地长大,然后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悄悄地爬到树上,一夜之间就变成知了。然后期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
如果不去践行,又是另一种忧虑。要知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所以扎根很重要,戒骄戒躁,担当负责,或许正是摆在我们佛教面前非常重要的问题,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人生有三大不幸,第一就是少年得志。所以成长过快未必是一件好事。他少年得志,其实把这个人害掉了。比如成长快的木材,它就不一定是好的木材。
很多人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盛开,但是总觉得自己绽放得不够,所以感到厌倦,慢慢地。我想,这三个定律对我们的人生、对学佛来讲,我想它是有深刻的警醒的。所以无论是创业还是人生,我们缺少的不是能力,不是技巧,不是模式,需要的是坚持和毅力。笨,没关系,我想,高僧大德很多人都不聪明,但是他们能忍耐,能坚持,最后他们成功。只有坚持量变,才能最后完成质变,才能突破成功的临界点,取得最后的成功。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的人,一半走了九十就停下来,因为嫌累,然后还去找借口,说:“我不走了。”“为什么不走?”“因为别人给我下绊子。”其实你要走,你要坚持,差那一点点,你突破了,你就成长。
走九十里路才算走一半,因为很多人坚持到九十里路就放弃了,所以我们信仰中的佛菩萨祖师大德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太多太多,因为我们不想多说了,我们只想讲社会人的这几个规律,我们自己学那个佛菩萨的榜样,那简直就令人震撼,比如说龙树,比如说提婆,太令人震撼了!那种发心我们有吗?很羞愧。这些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不是聪明,而是毅力、坚持。如果有了毅力,何惧滔天巨浪、艰难困苦,人生没有捷径,学佛更要担当。
心中有真正理想和信仰的人,都在低头干活,没有东张西望,更不会抱怨、牢骚,没有时间计较,没有时间烦恼,因为努力不苦,不努力的人生才苦。努力你不苦,因为你在忙碌,然后你就忘了痛苦,甚至你忘了衰老;不努力的人,天天琢磨吃什么好,吃什么能够长生不老,最后都死得更快。因为你心态就不好,他身体能好吗?在最年轻的人生阶段,吃苦是必然。是必须,也是必然的,年轻轻的你为什么不干活?不干活,那是一种罪恶。实在不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所以说,孤独和寂寞正是我们的动力和证明。所以你要行动,你不行动不行。
再一次表示感谢和祝贺,希望各位领导、省市宗教局、省市佛教协会一如既往支持哈佛的办学,感谢各位法师坚持不懈地教书育人,也感谢各位同学来这里学习,也希望大家常回家看一看,这是我们的家。谢谢!
“见”字和“视”字的区别
1998年,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召开。裘锡圭写了一篇论文《甲骨文中的见与视》,裘锡圭提出,甲骨文中有以横目从人的字,有两种字形,一种是目下跪人,一种是目下立人,过去这两种字形都释作“见”,但裘锡圭认为从跪人的是“见”,而从立人的是“视”,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字:
汉典网 甲骨文:见
汉典网 甲骨文:视
专家学者观点早在1982年,张桂光就指出了这两个字是不同的,张桂光把跪人的字形释为“见”,把立人的字形释为“望”。
姚孝遂:“卜辞‘[目+立人]’与‘[目+跪人]’形体有别,用法亦殊。‘[目+跪人]’,可用作‘献’,‘[目+立人]’则不能。”
裘锡圭肯定了“两个字形不是一个字”的看法,但否定了把立人的字形释为“望”,而是释为“视”。
刘钊《新甲骨文编》、姬长明、汉典网等都采用了裘锡圭的结论。
判断“视”字从“立人”的主要依据:郭店楚简郭店楚简的整理者在考释简文《老子》时,发现简文中上从“目”、“下部是立人”的字是“视”字,与简文“见”字有别。
郭店楚简:视之不足见(图片来源:今日头条/古泉文库)
“视”和“见”在字义上的区别《字源·视》周宝宏:“主动去看某物为视(但不一定能看到),看到某物为见(但不一定主动去看),这是二字的主要区别。”
01 “视”
《说文解字》:视,瞻也。
有个词叫“高瞻远瞩”,意思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视”字下面为“立人”,正合此意。
“视”,是主动地去看,强调的是动作,但不一定看得见。
裘锡圭把“视师”解释为“视察军情”,把“视工”解释为“监工”,其中的“视”都是主动地、有目的地去看。
老子《道德经》中“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也”,是描述“道”的。“道”超出人们的认知,注视它,却不能看见它;倾听它,却不能听到它;使用它,则无处不在,无穷无尽。既:尽。
02 “见”
《广韵》:见,露也。现,俗。
《古汉语字典》:现,后起字。在显示、出现等意义上,古本作“见”。
“现”,《说文解字》中没有这个字,它是一个后起字,是俗写的“见”字。从“显露”这个字义上来说,古代的“见”字就是现在的“现”字。
“见”,可用作“献”,你不搭理他,他也会主动出现在你面前,给你进献礼物。
“见”,通“现”,是被动地看见,注重结果,你不去看它,它也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见”不管是作“献”,还是“现”,都是比较卑微的,所以采用“目”字下面+“跪人”,是符合情理的。
小时候课文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老师教我们的读法就是“风吹草低xiàn牛羊”,我至今还是感觉读xiàn比较顺口。
作者:董志国
图片来源:汉典网、今日头条/古泉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