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历史:“餐”的二简字为什么是“歺”?它至今还在使用
看到本文的标题,你会想:“餐”和“歺”是一个汉字吗?很难想象,它们曾经被看作是一个汉字,以至于现在民间老百姓还把它们混为一谈。如:把“餐厅”写成“歺厅”;把“一日三餐”写成“一日三歺”。在一个特定时期,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读音cān,一个是正统的写法(餐),一个是二简字(歺),不伦不类的写法。本文就聊聊它们的故事。
奇葩的二简字
把“餐”简化为“歺”,有些离谱“歺”,大家肯定不陌生,现在仍然是民间老百姓的手头汉字,这样的字,官方不认可,可在民间却流行的汉字。因为这种写法简单方便,简单的几笔就可代替笔画多的汉字“餐”。虽说二简字已经被废除很多年,弊端大于好处,可总有几个好的一直流传在民间。这个简单的“歺”字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上个世纪我国搞了2次简化改革,一开始“餐”字笔画多,简化过一次,然后觉得还不彻底,于是又进行了一个二次简化。于是“餐”就成了“歺”。
“歺”,还在民间广泛流行
“歺”,本是独立的汉字抛开二简字,我们先不说,“餐”和“歺”,其实是两个独立的,毫不相干的两个汉字。“歺”读作“è”,大家看下图“歺”的甲骨文,像是一个人的胳膊,被人拿刀子把肉给削去了,也像是骨头缝里残余的剩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说:“歺è,列骨之残也”。“歹”也等同于“歹”,就是坏,恶的意思。汉字中凡是带“歹”部首的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比如汉字“残,殡,殁、殉,歼”等等,大都是贬义色彩。
“歺”的汉字演变
“餐”:汉字解读“餐”下面是一个食物的“食”。《说文解字》:“餐,吞也”;《广雅》:“餐,食也”。可见,不管怎么说,“餐”就是吃饭。古人有句话“昼饭为餐,晚饭为飧”,就是说白天吃饭是“餐”,晚饭是“飧”sūn。“餐”都跟吃有关。
午餐
把“餐”简化为“歺”,有些离谱可以看出“餐”和“歺”毫不相连,强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并且简化的有点离谱了。如果说别的简化字,在外形上有情可原,尚可接受。可把这个“餐”简化成“歺”字,没有了下面的食,也没有右上角的手(又)了,只等着饭来张口吧。也许当时光追求简单了,失去了汉字的美感和传承。
那些年,奇葩的二简字
为什么“歺”还在民间流行,三个原因:1.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一些年龄大的一些中老年人身上,年轻的群体很少去写,这是早期的教学方式还不规范,因为学习的不到位把“餐”写成“歺”,再加上长时间写,早已经习惯了。
2. 对一些年龄大,文化不高的一些老人来说,其实写字是存在很大障碍的,尤其是一些笔画多的汉字。而“歺”简单,方便,快速,会省下很多时间。
3. 约定俗成了,当时大家都这么写,都形成肌肉记忆了,想改掉一个人的习惯,真的很难。
一些老人还一直写这个字
结束语:还是那句话,汉字从诞生那天开始一直处于变化中,但是对于汉字改革我们一定要持谨慎的态度,保证在一定时期的稳定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我是@聊城王岗爱讲字关注我,学习更多汉字知识。
汉字历史:“餐”的二简字为什么是“歺”?它至今还在使用
看到本文的标题,你会想:“餐”和“歺”是一个汉字吗?很难想象,它们曾经被看作是一个汉字,以至于现在民间老百姓还把它们混为一谈。如:把“餐厅”写成“歺厅”;把“一日三餐”写成“一日三歺”。在一个特定时期,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读音cān,一个是正统的写法(餐),一个是二简字(歺),不伦不类的写法。本文就聊聊它们的故事。
奇葩的二简字
把“餐”简化为“歺”,有些离谱“歺”,大家肯定不陌生,现在仍然是民间老百姓的手头汉字,这样的字,官方不认可,可在民间却流行的汉字。因为这种写法简单方便,简单的几笔就可代替笔画多的汉字“餐”。虽说二简字已经被废除很多年,弊端大于好处,可总有几个好的一直流传在民间。这个简单的“歺”字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上个世纪我国搞了2次简化改革,一开始“餐”字笔画多,简化过一次,然后觉得还不彻底,于是又进行了一个二次简化。于是“餐”就成了“歺”。
“歺”,还在民间广泛流行
“歺”,本是独立的汉字抛开二简字,我们先不说,“餐”和“歺”,其实是两个独立的,毫不相干的两个汉字。“歺”读作“è”,大家看下图“歺”的甲骨文,像是一个人的胳膊,被人拿刀子把肉给削去了,也像是骨头缝里残余的剩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说:“歺è,列骨之残也”。“歹”也等同于“歹”,就是坏,恶的意思。汉字中凡是带“歹”部首的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比如汉字“残,殡,殁、殉,歼”等等,大都是贬义色彩。
“歺”的汉字演变
“餐”:汉字解读“餐”下面是一个食物的“食”。《说文解字》:“餐,吞也”;《广雅》:“餐,食也”。可见,不管怎么说,“餐”就是吃饭。古人有句话“昼饭为餐,晚饭为飧”,就是说白天吃饭是“餐”,晚饭是“飧”sūn。“餐”都跟吃有关。
午餐
把“餐”简化为“歺”,有些离谱可以看出“餐”和“歺”毫不相连,强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并且简化的有点离谱了。如果说别的简化字,在外形上有情可原,尚可接受。可把这个“餐”简化成“歺”字,没有了下面的食,也没有右上角的手(又)了,只等着饭来张口吧。也许当时光追求简单了,失去了汉字的美感和传承。
那些年,奇葩的二简字
为什么“歺”还在民间流行,三个原因:1.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一些年龄大的一些中老年人身上,年轻的群体很少去写,这是早期的教学方式还不规范,因为学习的不到位把“餐”写成“歺”,再加上长时间写,早已经习惯了。
2. 对一些年龄大,文化不高的一些老人来说,其实写字是存在很大障碍的,尤其是一些笔画多的汉字。而“歺”简单,方便,快速,会省下很多时间。
3. 约定俗成了,当时大家都这么写,都形成肌肉记忆了,想改掉一个人的习惯,真的很难。
一些老人还一直写这个字
结束语:还是那句话,汉字从诞生那天开始一直处于变化中,但是对于汉字改革我们一定要持谨慎的态度,保证在一定时期的稳定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我是@聊城王岗爱讲字关注我,学习更多汉字知识。
昌-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chāng
注音:ㄔㄤ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日
简体部首: 日
五笔86:JJF
五笔98:JJF
UniCode:U+660C
四角号码:60600
仓颉:AA
GBK编码:B2FD
规范汉字编号: 1084
昌的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8
笔 顺: 竖折横横竖折横横
兴盛:昌盛(shèng)。昌乐(lè)(兴盛康乐)。昌明(兴盛发达)。昌隆。
善,正当:昌言(美言,正当的话)。昌言无忌(直言无隐)。
古同“菖”,菖蒲。
古同“猖”,凶猛。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有熊氏,出自远古黄帝之子昌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玄嚣、昌意、龙苗。公元前2839年,黄帝廿九年,西陵氏女,号嫘祖于四川若水(今四川雅安地区)生第二个儿子昌意。黄帝七十七年令昌意降居(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四川若水,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成为继承黄帝领导中华民族的上古五帝之一。后来昌意携全家北迁至中原,建昌意城(今河南乐西北),其子颛顼后为部落首领,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成为古代著名的领导中华民族的上古五帝之一(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一,建都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高阳氏。颛顼帝(zhuān xū)(高阳氏)支子以祖父昌意之字命姓,遂成昌姓。
高阳氏一族支子以祖父昌意之字命姓,遂成昌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妊姓,出自远古黄帝之子任,属于传承先祖之姓。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为四母所生,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僖、嬽、依。据史籍《姓氏考略》中的记载,认为妊姓的后代中有昌氏,其望出汝南、东海。分自妊姓的昌氏人家,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的汝南和山东与江苏交界的东海一带。
据史籍《万姓统谱》的记述,中国的昌氏族人要数岭南地区最多,就是今两广地区,当为五代战乱时期迁徙而致。
源流三
源于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汉朝时期宕昌羌民族,属于以部族称号为氏。羌族昌氏,源出南北朝时期号称“宕昌羌”的民族。按史籍《魏书》记载:宕昌羌,其先祖为蚩尤之后三苗的后裔,西周时与庸、蜀、微、卢等八国跟从周武王灭殷商。汉朝时期分为先零、烧当等羌部落群体,世为汉朝边患。羌民族古时所据地域东接中华,西通西域,南北数千里,按姓氏各组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宕昌羌即其中之一。宕昌羌在当时被俗称土著,居有屋宇,其屋以织牦牛尾及羖羊毛覆之。部落中国无法令,无徭赋。惟有在战伐之时乃相屯聚,无战事时各事生业,不相往来。宕昌羌皆穿着皮裘褐衣,以牧养牦牛、黄牛、猪等以供食用。部落家族之内,父子、伯叔、兄弟中凡有死亡者,即可以继母、世叔母及嫂、弟妇等为妻。宕昌羌没有文字,按草木荣落记其岁时。各家族之间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农历1月,宕昌羌的酋长梁瑾慈率族归附于北魏王朝,并遣使贡方物(地方特产)。其后,一般史籍中不再见记宕昌羌。实际上,宕昌羌后来汇合了牦牛、白马、参狼、且昌、山羌、保羌等诸部落重新组建,地“东西千里,南北八百里”,以甘肃陇南宕昌县一带为政治、经济的中心。在宕昌羌民族中,在唐朝时期即有以民族称谓为姓氏者,为昌氏、宕氏。大唐王朝在开元盛世之时,唐玄宗李隆基还以其民族本称设有宕州,下辖怀道、良恭、和戎,福津县地,隶属于秦州总管府。到了唐玄宗第三子唐肃宗李亨执政的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宕州陷于吐蕃王朝,直至五代时期。到宋朝时期,宕昌羌被吐蕃民族统治,被汉史称作“蕃族”,史家多称其为“木家人”。北宋末年,有一位著名的吐蕃鲁黎族大首领木令征(木琳沁)统治着岷、宕二州,他就是宕昌羌的首领。到明朝时期,官方称他们为“木家十六族”。元、明以降,宕昌羌人被官方称作“西蕃”。
满清王被推翻后,民国政府按其生活习性改称其为藏族,仍称为“木家”,普遍居住在宕昌地区的三乡、四沟、三十五村寨范围内,形成今日“木家藏族”的民族风情。至今,其服饰、舞蹈、婚嫁、丧葬等均有独特浓郁的民族特色,神秘而古朴,颇具社会、历史研究价值。
源流四
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西域昭武九姓胡建立的移民聚落蒲昌海,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蒲昌海,就是今天著名的新疆罗布泊,在汉武帝后元元年以前归属酒泉郡管辖,南北朝时期为回纥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区。到唐朝时期有昭武九姓,是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亚西部十来个小国的总称,其国王均以昭武为姓,人种主要是粟特人及其后裔,史籍《新唐书》中以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为昭武九姓。后在大食人(阿拉伯帝国)的压迫下,部分国人向东方迁徙,寻求唐王朝的保护,唐王朝收容并在蒲昌海地区为其建立有移民聚落。后来,居于蒲昌海的昭武九姓族人按汉族习俗,指地名为汉姓,产生了蒲氏、昌氏等汉姓。昭武九姓在历史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等传入中原,而中国的丝绸、建筑、冶金技术及其“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昭武九姓族人无疑是重要的媒介。昭武九姓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古粟特文字带入突厥汗国、回鹘汗国后,其影响所及,回鹘文、蒙文、满文均可溯源于粟特字母。
源流五
源于有熊氏,出自黄帝的臣子昌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昌寓的后世子孙以先祖名字为昌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六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长沙太傅由章昌,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由章氏,源出战国时期楚国芈姓,历为书记,即掌管文书札记的小官,因称“由章”。据史籍《汉书·儒林瑕丘江公传》、《宋祁笔记》、《风俗通·义姓氏篇》的记载:汉朝时期,有位长沙太傅,复姓由章,名昌,字曼君,后称“由章阳夏公”。由章昌,是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的第六个儿子(一说第十个儿子)刘发于公元前155年成为长沙王后,即出任长沙王的太傅。在由章昌的教导下,长沙王以孝著称,时常运大米至长安,并带回京都之土筑“望母台”,在位二十七年,逝世后谥为“定王”。
在由章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后分衍为单姓昌氏、曼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得姓始祖
昌意。据《风俗通》上说,昌姓,是黄帝子昌意的后代。又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昌意是黄帝的正妃嫘祖所生的儿子,后来娶蜀山氏之女为妻,就生了颛顼帝高阳氏,成为继承黄帝领导中华民族的古帝王之一。颛顼的母亲,也就是昌意所娶的那位蜀山氏之女,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也是以昌为姓,叫做昌仆,又名为女妪。关于她孕育那位了不起的上古民族领袖颛顼。据《河图》上有一段颛顼出生时,产生天瑞记载。从此处可以看出,昌意和昌仆的确有其人,也为中国昌姓的出处,提供了最有力的历史证明。另外《姓氏考略》上提供了昌氏的另一个出处。书中认为妊姓的后代中也有昌氏,其望出汝南、东海。分自妊姓的昌氏人家,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的汝南和山东与江苏交界的东海一带。不过,根据《万姓统谱》的记载,中国的昌姓要数岭南最多,岭南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带。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故昌氏后人奉昌意为昌姓的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昌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五十一位门阀。
昌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昌姓是女娲汤娥的后裔,汤娥又称嫦娥,嫦与昌古时为同音通用字,嫦娥与常仪为同族人,生有十二月部族,简称“月族”,即“女族”。日族称王为“炎帝”;月族称王为“黄帝”。汤娥是以女子称王,因而称“姬皇”,其后裔男子称王者为“黄帝”,因月族奉月为母,后来有月族男子为王,于是改为奉月为父,所以在其后裔中,称母亲为“阿爸”;称父亲为“阿玛”。也就是称月亮为父亲;称太阳为母亲.但月族的太阳,是第二个太阳,所以,次日称“昌”,居地为“晋”,即“亚日”,以区别真正的太阳炎帝,因此昌姓出自黄帝族。《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昌姓被蜀山氏继承,世与黄帝族联姻,因此昌姓是上古门阀,其居地称“晋阳”,“晋陵”,“晋城”。
当今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武汉市、黄石市、孝昌县;河南省信阳、登封市、伊川县、洛阳市;安徽六安市、巢湖市、金寨县;山东省平度市;重庆市、成都市;江西省吉安市、新余市、萍乡市、南昌市;湖南益阳、桃江县;江苏省南通市、无锡市、辽宁省、浙江省、陕西省城古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台湾省、海南省等地都有昌姓人家居住。
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并且在汝南郡,东海郡发展,逐渐形成望族,世称汝南望(汉高帝置郡,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东海望(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1)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昌家屯有昌氏300余户。
(2)江西省萍乡县荷尧镇青云村严鹰山(古称茂田)。
(3)江西省万安县枧头乡南洲大队富田村有昌氏五六十户约300人。
(4)江西省泰和县万和镇桑院大队昌家村有昌氏80余户,约400人。村长昌庆炽。
(5)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新安坪田高车村,有昌氏百余户。昌氏族人在该村的历史近千年,明洪武年间,该村属吉安府庐陵县淳化乡德政里七十八都。
(6)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欧里镇下麻田村有昌氏族人大约600人、昌坊村有1000余人。昌坊村村长昌梅生。此地修有昌氏宗祠。是当地旅游村,首富村。
(7)湖北省仙桃市大昌湾、小昌湾(现已成为市区)、昌家榨、彭场镇、邓李湾、下查埠、沙咀等地有始祖友谅公支下数千人。潜江市城关、造台村、东门口、积玉口千余人同为友谅公后裔。
(8)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狮子脑、牛头山都有昌氏族人的祖居村落。武汉市现在共有昌氏1267人,这不包括其配偶。如果加上其配偶人数,大约有1700余人。
(9)湖北省孝昌县有始祖万隆公支下世系数十人。
(10)湖南省桃江县花果山乡有昌氏群居。
(11)湖南张家界人,我们这里有400多昌氏族人。
(12)广西省桂平市金田镇安众村现有昌氏族人约1500人。
(13)广西桂林全州县昌郑大队昌家村有400多人。
(14)陕西省汉中市城古县沙河营镇西湾村现有昌姓108人。
(15)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金郝庄镇昌庄村有昌姓人约200人。
(16)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东王屋有昌姓人大约200人。
(17)山东省泰安市肥城石横村及济南市齐河等几个村都有昌氏群居.总共大约有1000多人姓昌.
(18)江苏宿迁城区有几十家昌姓,据说他们是由山东迁徙至江苏的。
(19)江苏宝应县有昌氏族人祖居地。
(20)江苏南京市迈苯桥街和蒋王庙街聚居有昌氏族人.
(21)四川省邻水县九峰乡金坪村昌家槽现住有昌姓族人。
(22)丰都县、广安县有昌氏族人祖居村落。
(23)四川省岳池县境内居有昌氏家族约5000人。
(24)在重庆忠县双桂镇赶场村有个叫昌家沟的地方,那里都是姓昌的;以及其他几个村均有昌姓
(25)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柘镇东昌村、北昌村、西昌村、昌宅村等地有共有昌氏族人约10000人左右。巢湖市市内也有不少昌姓人家散居。(昌勇、昌献双提供)
(26)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有昌氏群居。
(27)河南省洛阳市有昌氏族人1000多人,始祖大概是从湖南迁徙来洛阳的,老兄弟3个分开了。老大在洛阳伊川,老大那里是昌邑村,大都是姓昌,最少有800人以上。老二好像在洛阳新店,我们是老三的后代在洛阳郊区徐家村,现在已经划归老城了。
(28)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乍岖乡有昌氏族人约500人,具体来源仍待考究。
(29)河南省信阳市吴店镇有昌氏数百人群居。
(30)河南省西华县西夏乡奉先寺有昌姓人家约200人。
(31)海南省文昌县昌宿公社有数百户昌氏族人。
(32)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后岭村昌氏始祖:奇善公于康熙年间由福建蒲田迁至海南。到2005年的现在,已有439年的历史历经十七代,已发展有400余人。
(33)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的“七步场村”原名七普昌,意思就是姓七、普、昌的三个姓氏组成的村,现在姓昌的约六十多户,加上周围的昌姓有1000多人,我也是昌氏后裔。(昌春伟)
(34)湖南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石堤镇昌氏族人约(200人)
六、家谱文献
江西吉安府昌氏玉牒,(元)至元丁亥年(公元1287年)昌崇文创修木刻活字印本;明成化庚寅(公元1470年)昌大伦重修木刻活字印本;明正德戊寅(公元1518年)昌廷实三修木刻活字印本;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公元1777年)昌永元等四修;清道光十二年壬辰(公元1832年)昌盛钥等五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同治四年乙丑(公元1865年)昌朝诠等六修;清光绪二十年甲午(公元1894年)昌育乐等七修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南通昌氏族谱,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昌德清修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益阳汝南昌氏四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乾隆戊寅年间昌乃元、兼善等创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嘉庆十一年昌民乜、昌次哲等续修木刻活字印本;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三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昌奉彩、昌礼贤等四修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
江西萍乡昌氏续修族谱,(清)昌世隆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仙桃双芝堂昌氏宗谱十卷,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二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三修,清同治九年~光绪十二年(公元1870~1886年)四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昌光南、昌壁卿、昌溪、昌弼臣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现代)昌照堂等五修于1989年续修手写本十卷。
安徽六安敦伦堂昌氏宗谱九卷,(清)昌大科、昌大贵在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创修木刻活字印本;昌大品、昌相陶在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续修木刻活字印本;昌永开、昌永业在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三修木刻活字印本;昌茂林、昌安炳在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四修木刻活字印本;昌安康、昌安照等在民国卅一年(公元1942年)五修木刻活字印本;(现代)昌守璋等在1986年六修铅印本。
七、郡望堂号
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
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
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堂号
双芝堂:湖北省仙桃堂号来历:“永公者,(昌永)宋靖康时,金人内犯,永守义不屈。宋祖特赐状元,后迁太常寺丞。其时祠内产芝二根,此后世以双芝名其堂者也。”
茂荫堂:江西省萍乡、湖南醴陵、贵州广顺堂号。
高勋堂:出自南梁昌义之的典故。
敦伦堂:安徽省六安市。
汝南堂:湖南省桃江、益阳,湖北省江夏等地。
八、字辈排行
青岛市昌氏字辈:常怀振国家学成深远大
临沂市昌氏字辈:大德传心诚守良家修庭献发其祥
济宁市昌氏字辈:兆啟光明瑞清和步
菏泽市昌氏字辈:必车为之应发世宽裕传家远诗书启后宜诚能绍祖德天禄永相随
烟台市昌氏字辈:福兴禄隆庆富子贵生庚
淄博市昌氏字辈:礼国志士天允有道德
泰安市昌氏字辈:德学振俊传庆增
潍坊市昌氏字辈:星学振俊传庆曾
日照市昌氏字辈:凤甲显光耀震
威海市昌氏字辈:天复安帮泰朝廷有高明
河南昌氏字辈:进上忠君治, 钦敬承锡贤。 有德本学定 , 永世通文全。庭书作正教, 守善保万安。 纯修家自太 ,金光大道传。清平建国法, 宏兴克庆元。 振海新景运 , 才华春生篮
九、姓氏名人
昌意,昌氏得姓始祖,为黄帝二十五子中的其中一位,为嫘祖所生,其后代以昌为姓。
昌仆,又名昌妪.上古时人,颛顼之母。《史记·五帝本纪》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见《河图》。
昌容,相传为殷商王女,修道於常山,扶危济贫.食蓬萦根二百馀年,颜如二十许。能致紫草鬻与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
昌豨,三国魏徐州太守。“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 见《后出师表》。
昌永,字禹功,宋状元,南宋泾县人。
昌海,明代高僧,山西省太原许氏子,隐崛围山,刺血书五大部经一百一十三卷,永乐诏选赴京,纂修《大藏经》。
昌义之(?-523) 南朝梁历阳乌江人。仕齐为冯翊戍主。
昌元庆,讳少九郎。嘉定(1208年)戊辰五月初六生,身长有武略。
昌友谅,明代迁沔始祖(湖北省仙桃昌姓始迁祖。
昌应会,明代莆田人.嘉靖年间官汉川知县,县多水患,应会轻徭缓赋,斩尽盗贼,因得罪权贵被调往外地,百姓立生祠来纪念他。
昌文贵,先一日,左副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战没。兆先者,埜先从子,既被擒,太祖以其兵备宿卫。感帝大度,效死力,至是战死。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荀卿庠 >>>
1.《千字文》-每日一字练字视频。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3.《荀子》-传统文化,国学学习。
百家姓-“昌”
昌 读音 chānɡ 部首 日(曰) 笔画数 8 五笔 JJF 参考:菖 猖 昌(chāng-形容词)(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⑴ 同本义 [good]
昌,美言也。——《说文》 禹拜昌言。——《书·大禹谟》昌言(正直的善言、好话);昌教(善美的教化) ⑵ 兴旺发达,与“亡”相对 [flourishing] 邦乃其昌。——《书·仲虺之诰》 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太史公自序》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昌瑞(昌盛祥瑞);昌乐(兴盛安乐) ⑶ 光;光明 [light] 一曰日光。诗曰:东方昌昌。——《说文》昌晖(光明);昌华(光华) ⑷ 壮大;美好 [great;fine]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诗·齐风·猗嗟》 昌大(盛大);昌化(大的恩泽);昌世(太平盛世) 昌 (chāng-名词)⑴ 生物 [living things;living beings]
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释文:“百昌,犹百物也。” ⑵ 通“菖”。 [sweet flag] 昌本(菖蒲根);昌羊(即菖蒲) 昌chāng⑴ 兴盛:昌盛。昌乐(兴盛康乐)。昌明(兴盛发达)。昌隆。
⑵ 善,正当:昌言(美言,正当的话)。昌言无忌(直言无隐)
⑶ 古同“菖”,菖蒲。
⑷ 古同“猖”,凶猛。
⑸ 姓。
包含“昌”的词语◆ 昌隆 【chānɡlónɡ】
[ prosperous and flourishing ] 昌盛兴隆例: 社会昌隆
◆ 昌明 【chānɡmínɡ】
[ well-developed flourishing thriving ] 政治、文化方面兴旺发达例: 科技昌明,经济繁荣
◆ 昌盛 【chānɡshènɡ】
[ thriving flourishing prosperous ] 蓬勃发展 兴盛例: 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 昌旺 【chānɡwànɡ】
[ prosperous and flourishing ] 昌盛兴旺例: 看阁下印堂发亮,官运昌旺,如要进京赴考,保您金榜题名。——《连升三级》
◆ 昌言 【chānɡyán】
[ proper words ] 正当的言词,好话例: 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 straight talk ] 正直的、无所忌惮的话 包含“昌”的成语◆ 昌亭旅食 【cháng tíng lǚ shí】
释义: 寄食南昌亭长处。借指寄人篱下。 (Send food to Nanchang pavilion. Borrow refers to sponsor.)出处: 唐·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诗:“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昌亭之客 【cháng tíng zhī kè】
释义: 下乡(属江苏省淮阴市)南昌亭长的食客。原指汉淮阴侯韩信。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 (Patrons of Nanchang tingchang who went to the countryside ( belonging to Huaiyin city, Jiangsu province ). Originally referred to Han Huai yin Hou Han Xin. After that, he used his fingers to refer to those who had never met him before and who temporarily sponsored him.)出处: 《汉书·韩信传》:“韩信,淮阴人。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从下乡南昌亭长食。”
示例: 若使恩裁口腹,空留安邑之宾;惠阙始终,取恨昌亭之客。 【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
◆ 昌歜羊枣 【chāng chù yáng zǎo】
释义: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出处: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 昌言无忌 【chāng yán wú jì】
释义: 昌言:原指善言,引伸为直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 (Chang Yan: originally referring to good words, it was extended to outspoken words. Dare to speak frankly and have no scruples. )出处: 清·汪琬《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昌言无忌,希赐裁答。”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释义: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Person: refers to the heart. Those who win hearts will prosper, and those who lose hearts will perish.)出处: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