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鲸鱼的寓意和象征风水(鲸鱼的寓意)

鲸鱼的寓意和象征风水(鲸鱼的寓意)

鲸落是什么?为什么鲸落对海洋生物如此重要?

鲸落

鲸落,就是指鲸鱼死亡之后,慢慢沉降到海底的过程。鲸落是海洋之中最为壮观的景色,鲸鱼的骨架沉降到海洋底部之后,会吸引许多底栖生物前来觅食、筑巢。根据研究发现,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至少维持了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生存,成为深海生命绿洲。

鲸落虽然是鲸鱼死亡之后形成的生物群落,但是鲸落也有许多阶段。在鲸鱼刚刚死亡的阶段中,鲸鱼的遗骸因为脂肪含量过高,而脂肪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所以鲸鱼的遗骸会漂浮到海面上。

鲸鱼的肠道内有许多微生物,在鲸鱼还活着时,鲸鱼的免疫系统会约束着微生物的生存,但当鲸鱼死亡之后,微生物就会从鲸鱼内部开始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如果鲸鱼身体表面没有伤口,那么这些遗骸就会积蓄在鲸鱼体内,导致鲸鱼呈现巨人观。

当鲸鱼内部的气体越来越多时,其身体内部的压强就越来越高,最终会导致鲸鱼发生爆炸,而这就是鲸爆现象。

我国台湾云林县曾经发现过一头因为搁浅而死亡的雄性抹香鲸,为了对该鲸鱼进行解剖研究,相关人员动用平板卡车,以及3台起重机和50多个工作人员,耗时13个小时才将抹香鲸装运上车,并在公路上运行。

当运输鲸鱼的车辆路过台南市中心附近时,半腐败的鲸鱼突然发生鲸爆现象,其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力将鲸鱼的鲜血、内脏等喷溅到周围的房子以及建筑物上。而这还不算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由于鲸鱼内部已经腐败,其喷溅的内脏、肉块等都带有浓烈的气味,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生化武器”。有居民称道:整条街都变得臭烘烘。

为了防止鲸爆后的遗骸对当地居民产生不利影响,相关部门紧急派出了清洁队进行清洁并消毒,即使如此,街上的臭味仍旧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鲸鱼已经发生爆炸,但鲸鱼的骨架保存仍旧比较完整,所以在后来科学家将该鲸鱼的遗骸制作成了标本,并在台江鲸豚馆展出。

一鲸落万物生

鲸鱼死亡之后,其自身所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会吸引周围的食肉动物以及食腐动物。鲨鱼就是其中之一,一些鲨鱼会闻讯赶来,撕咬鲸鱼的肉质补充能量。

随着鲸鱼身上的肉质越来越少,鲸鱼遗骸的密度会逐渐变得越来越高,开始缓缓下沉。在缓缓下沉的过程中,它还会受到其他食腐动物的撕咬,使得它只剩下骨骼以及附着在骨骼上的肉类残渣,此时鲸落就会沉入海底之中。

人类将海洋深度超过200米的称之为“深海”,这是因为200米是太阳能够透过海水照射的极限距离,太阳是地球绝大多数生物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无法接受阳光照射意味着这里的浮游生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能量,没有浮游生物,意味着深海中的生物缺少能量来源,它们只能依靠上层海洋飘落的“降雪”来获取能量,所以可供深海生物利用的能量非常少,以至于深海中的生物数量和密度都不如浅海多样。

鲸落的降落,给深海之中送来了大量的能量,底栖生物们会以鲸落为食,分解鲸落附着在骨骼上的肉质,甚至直接以骨骼为食。

除此之外,鲸落复杂的结构还为底栖生物们提供了遮蔽的场所,帮助它们躲避天敌。

鲸落的个头较大,所携带的蛋白质较多,能够维持当地生态链持续运行100-150年左右。只是,随着鲸鱼数量的减少,鲸落的个体也越来越少,深海也越来越贫瘠, 对底栖生物而言非常不利。

鲸落对海洋底栖生物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鲸落非常罕见,因为海洋很大,而深海地区人类又很少探索,所以记录的鲸落数量并不多。

总结

鲸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也是海洋生态循环的一种,它和“海底热泉口”“海底冷泉口”合称为“深海3大生命绿洲”。只是现如今的鲸鱼数量越来越少,形成的鲸落也越来越少,现如今有记录的鲸落不到50座,我国有记录的只有一座鲸落,想要维护深海生物的生存,还需要我们好好保护鲸鱼。

科普|浑身是宝的鲸鱼,哪怕粪便都妙用无穷

巨鲸落,万物生。

这种悲凉而又壮观的美景,直接就体现了鲸鱼对于生态系统的巨大价值,

而早在两个多世纪以前,鲸鱼就曾经因为它身体的巨大价值而几乎被人们捕杀殆尽,

好在石油时代的到来,拯救了所剩不多的鲸鱼,

但是,随着石油资源的渐渐减少,在这有限资源渐渐耗尽,而可以完美替代的新能源还未成熟的时刻,又有人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这些好不容易才从灭种危机中缓过来的鲸鱼。

那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物品都拥有了完美的替代品,但为什么却无法令人们舍弃对鲸鱼身体的需求呢?

鲸鱼的价值究竟有多么广泛呢?

阿毛告诉你答案。

浑身是宝的鲸鱼

鲸鱼这种动物其实可以说是全身是宝,

首先,人们最为了解的就是鲸鱼之中的鲸油,因为早在19世纪的50年代鲸鱼油就曾经作为一种照明资源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仅如此,在工业上:鲸鱼油是重要的工业用油脂,用于炼钢和精密仪器的润滑油;

在军事上:因为鲸鱼油中含有大量的甘油,所以其常常参与到炸药的制作流程之中;

在生活上:人们常常将鲸鱼油氢化,而后用来制作肥皂等生活用品。

可以说鲸鱼油的用途十分广泛,不愧是曾经作为人们主要照明资源的存在。

图为鲸鱼形状的灯

但如果你认为鲸鱼身上的宝藏只有鲸鱼油,那就大错特错了,

鲸鱼的全身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化工或食品原料,

比如鲸鱼肉就可以拿来食用(不过阿毛听说鲸鱼肉并不好吃,和肥猪肉类似);

鲸鱼皮可以用做制作皮包或衣服;

鲸鱼骨可以提取深藏其中的骨胶来作为摄影胶卷的原料,当然同样可以用作肥料。

所以综上所述,称鲸鱼一声移动宝库也并不为过。

神奇的粪便

鲸鱼的粪便可是非常神奇的,它可以帮助人们有效解决温室效应,

那么,它解决温室效应的原理难道是因为鲸鱼的粪便将温室气体吸收了吗?

当然不是,

其实这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也可以被称为生物泵,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鲸鱼排便,

而后这粪便会令大量的海中浮游植物得以繁殖,而繁殖出的浮游植物大约可以养活数十亿条以食浮游植物为生的鱼,

这些浮游植物会大量地吸收温室气体,而鱼儿会吃掉这些浮游植物,最终在这些鱼类死亡沉入大海后,它们体内的碳也会沉淀在海底,从此不再进入碳循环,而这,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温室效应。

有趣的是,有科研人员正在研发“人造鲸鱼粪便”,并期望通过将其定时定量地倒入海中,来人为的复制生物泵。

总结与思考

鲸鱼是一种十分温和,十分可爱的生灵,

远航的人们常常将鲸鱼当作幸运的象征,

但鲸鱼的巨大价值又令人无法割舍,

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鲸鱼?鲸鱼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对于这些,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本文章为作者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一鲸落而万物生

【现象】“鲸落”,火了!不久前,中国“深海勇士”深潜器搭载母船“探索一号”完成2020年首次科考任务。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们在本次科考过程中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鲸落一词迅速登上搜索排行榜,让更多人认识了这种奇特的生态现象。

【点评】

何为鲸落?从字面含义来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在生物学意义上,它也可以是一个名词,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当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现象进入公众视野,人们惊叹于大自然的瑰丽奇幻,更被“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故事触动。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其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

对鲸落的关注或许有想象的成分,但透过鲸落,人们的确可以窥见神秘深邃的海洋世界一角。深海幽幽,不见天日、生物稀少、有机质匮乏,对觅食者来说,鲸落无异于天降“馅饼”,是一场巨量的食物补充。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孙栋副研究员举例,一条40吨的鲸沉降到深海海床,大约相当于同等面积至少2000年间自然沉降的有机质。从科学角度来看,鲸落对于维系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有着独特而重大的意义。

研究发现,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当大块的鲸肉被掠食干净,深海鲨鱼、鼠尾鱼等食腐动物就会心满意足地散去。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蹑手蹑脚地聚拢过来,它们直接利用鲸骨及附近营养丰富的沉积物生活,快速繁殖、扩张。慢慢的,鲸的身体在深海厌氧分解过程中悄悄释放出硫化物,依赖硫化物生活的细菌将其转化为有机质,造就了依赖这些化能自养微生物而存在的生物群落。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欢腾的乐园。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一头鲸的死亡,造就了一个深海生态系统。”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当一头鲸用这样的方式反哺大海,不仅支撑了大批深海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它的身躯还化作一个落脚点和加油站,帮助深海生物停下来、歇歇脚,继续远距离扩散和迁移。大自然有其规律,如果没有鲸落,一些依赖它生存的物种或许就会受到威胁,深海的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一鲸落,万物生,对于漆黑的深海而言,鲸落无疑是一份极其贵重的礼物。

鲸落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发生却有很大偶然性。直到现在,人类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的数量,不超过50个。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鲸被捕杀或者由于受到声呐干扰而搁浅的数量增多,海洋中鲸类数目急剧减少,鲸落也变得稀少。深海生物对于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较浅海和近海更低,一旦潜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鲸落这样一座庞大繁茂的“生命绿洲”,滋养了各类生物,让人为之动容。愿鲸落这个词语,能唤起更多人对海洋生物的爱与呵护。要知道,万物相依相存、共生共荣,人类也是其中一员,保护海洋就是保护自己。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8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