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姜太公故里在什么地方(姜太公故里)

姜太公故里在什么地方(姜太公故里)

姜太公故里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老庄镇有一个“太公湖” ,您可曾知晓?这里确实是姜太公的真实故里。

河南 ( 豫)南阳(宛)镇平的民间从古至今流传着“姜太公娶老黄花闺女马氏”、“姜太公霉运时卖面”、“姜太公钓魚”的故事……

豫 (河南)宛(南阳) 西镇平地域附近的老百姓,每家每户起新房盖新屋时的风俗:必需写一幅红纸黑字的吉庆对联贴于新屋的门楣上,以示喜庆顺祥……

镇平老百姓曾经多住的是泥木结构的屋架房,“立樑、竖柱、挑脊、完工(峻工)”,这是房主和工匠师傅们必历的课题,盖房造屋是百年大计,就好象鸟儿筑的鸟巢,人何尝不是每天在忙碌,不停地筹备这“鸟巢”的材料和施工的项目,这似乎有些扯远的意思。

豫南阳(宛)镇平老百姓盖房时竖柱立樑可以写:“上樑喜逢黄道日、竖柱正遇紫微星”,建房立门安窗时也必须要用红纸黑字,上书“姜太公到此大吉大利”字样,否则会有怨气和晦气,对建房的主家和工匠们都是不利的。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姜太公”的祖先曾在尧、舜时代做过大官,后来又同大禹一同治水,立下了大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此后家族便以封地吕为姓。

“壮志未酬”的吕尚听说周西伯姬昌仁义爱民,正在招纳贤士,就离开商朝投奔周国,吕尚来到歧山脚下,四处打听,听人说周西伯姬昌(周文王)经常在渭河北岸打猎,他天天来渭河边钓魚,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周西伯姬昌。

有一天,周西伯姬昌(文王)游玩打猎路过渭河,遇见了正在钓魚的吕尚,二人随即交谈起来,谈得十分投机,彼此有相见恨晚之意。周西伯姬昌见吕尚知识渊博、通晓国事,就向他讨教治国安邦的良策。

吕尚(姜太公、姜尚、姜子牙)说:“要想成就大业,首先以贤为本,要学会用人。”

周文王西伯姬昌高兴地说:“你大概就是卦中的那个‘圣人’吧!我已经等你好久了!”

文王姬昌就扶吕尚(姜子牙)上了自己的马车,带他一起回宫,回宫后即封吕尚为“太公望”,让他做军师。

西伯侯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继位,拜吕尚为丞相、相父,暴虐的商纣王统治残暴,不但囚禁了大臣箕子,还杀了王叔比干,周武王姬发决定挥师讨伐商纣王。

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年)正月,商纣王军队与周武王军队在牧野展开大战,商纣军队大败。纣王被逼无奈,登上鹿台,自焚而亡。

太公望吕尚辅佐周朝武王姬发平定商纣,称王天下,周武王姬发封相父姜子牙(太公望)于齐地的营丘。

古今人们心中的“姜太公”(吕尚、姜尚、姜子牙)活了100多岁才去世,死后他的儿子丁公继位。

这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老庄镇 的“中原千岛湖――太公湖”

电视剧《封神榜》中的姜子牙(中)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旅游图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旅游图

电视剧《封神榜》中,正在渭河边钓鱼的姜太公

经典电视剧《封神榜》中的人物面孔

姜子牙悉听恩师 元始天尊的教诲

姜子牙故里在卫辉:姜太公第101代孙姜竹先生弘扬太公文化

百神之祖,谋圣太公。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文物佐证,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是姜太公出生及莹葬地。(王建安 摄)

1990年,福建、广东、江西、陕西、河南等地专家学者和吕氏后裔在广东潮阳召开吕尚文化研讨会。

经过七天研讨,一致认为河南卫辉吕村是太公故里。

国内外太公后裔多次组团来卫辉寻根祭祖,姜太公第101代孙台湾姜竹曾专程回乡撰文立碑,弘扬太公文化。

借《封神演义》,姜子牙被民间广为传颂,成为亦人亦神、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姜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因炎帝神农氏居于姜水而得姓。

由姜姓分衍出来的姓氏很多,如齐、许、申、吕、崔、卢、丁、方、雷、邱、贺、谢、章等大姓。

姜太公是姜姓旗帜性人物,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尊为“百家宗师”“兵家之祖”“谋圣”。

关于姜太公故里所在地,说法很多,有冀州说、许州说、南阳说、淄博说、西羌说、日照说、卫辉说等。

太公泉镇作为姜太公故里,不仅见诸《竹书纪年》、《水经注》等多种历史文献,且有太公墓、太公庙。

太公祠、太公垂钓处等遗迹与碑刻为佐证,综合文献考察,专家学者和吕氏后裔认为卫辉说证据最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