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知道年兽的原型是什么吗?这些该讲给孩子听听
相传“年”是一种猛兽,每到岁末最后一天出来,食人伤生,残暴无比。不过,年兽害怕红色和爆竹,于是这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放爆竹,赶年兽。
传说中的年兽现实中是否有原型?我们不妨先看看“年”的由来。
“年”的演变历程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年”字,甲骨文的“年”上禾下人,本意指谷物成熟。于省吾所著《甲骨文字释林》中指出:“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
《穀梁传·桓公三年》:“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由于五谷成熟需要一个周期,于是“年”逐渐演变成为时间单位,可见《诗经·豳风》,“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尔雅·释天》也有记载:“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郭璞对此做出解释:“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 载,取物终更始”。这里详细的解读了年的演变。古籍中明确记载了年的由来,却和“兽”没有丝毫关系。
“年”什么时候变成怪物的?
据祝淳翔考证最早提及“年兽”的文献出现在1933年《沪壖话旧录·岁时风俗之回忆》里的一篇,“其有悬紫微星画轴者,画家每绘一石柱,柱上锁一似狗非狗之兽,或云是兽即天狗星,或云是兽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锁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恶,而使人不逢年患,故过年时悬此最宜。”
1959年《新民晚报》上曾刊载一个故事《“年”的故事》详细描述了年兽的外貌:“年”长着两个头,四只耳朵,八条腿,专门吃人过活。但是‘年’很懒惰,一年四季它都在昏沉沉地睡觉,一直到除夕的夜晚,才从阴暗的山洞里爬出,寻找它的牺牲品。‘年’害怕日光,不喜欢红色,尤其讨厌喧闹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年兽并非古代就有,而只是近现的民俗演绎。
即便是传说,也得有其原型吧。不过,根据现有的描述,现实中还真的找不到与年兽吻合的动物。那么,年兽可能是人们所畏惧的多种动物的合成体。
年兽有豺狼成分
各个版本对于年兽的描述几乎都包含“食肉,且危害人畜”,足见年兽必然有猛兽的成分。
能够威胁人畜的猛兽,多数是狼和豺。中国境内存在的大型猛兽中,老虎虽然凶猛,不过数量稀少,对人类的实际伤害少。而狼和豺分布广泛,对于早期人们的威胁比较大。尤其是冬季,食物短缺,进入村庄猎杀家畜的可能性极大。即便是现在,新疆,青海等地也多有关于狼袭击牧民牲畜的报道,更何况是古代。
有关狼和豺的成语,如声名狼藉、狼狈为奸、引狼入室……没有一个褒义词。如果说年兽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动物,那其中必然包含豺狼的成分。
年兽有灵长动物的影子
灵长类动物基本上都是杂食性和叶食性,对于人类的危害有限,不过对于人类的袭扰,却经常发生。灵长类动物身体灵活,抢劫后就逃走,令人苦不堪言。再加上一些灵长类动物,长相怪异,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诸如藏酋猴,很容易被人妖魔化。
野外灵长类动物体内缺少盐分,它们有食土的习性,可以从土壤获取所需的盐分。如果是距离农户比较近,它们盗取食盐是完全有可能的。章炳麟在《噀伧文》说得更清楚:“毋作山魈,鼠窃狗偷。”这里的山魈不是非洲的山魈,而是国内的某一种灵长类动物,“鼠窃狗偷”也符合灵长类动物的习性。
年兽也有藏獒的痕迹
民间关于年兽的典籍少之又少,可是关于年兽的画像却屡见不鲜。年兽多出现在紫微星画里。
紫微星就是北极星,画上除了紫微星君外,还有一只被锁在石柱上的猛兽,这猛兽便是年兽,其类似于狮子和狗的结合体。祝淳翔考证年画可能是从罗聘《胡人异兽图》、明代佚名《西旅贡獒图》等画中演化而来,所不同的是画中的汉人取代了胡人。
此外,画的主题和杜甫的《天狗赋》不无关系。《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忽不乐虽万夫不敢前兮,非胡人焉能知其去就。向若铁柱攲而金锁断兮,事未可救。”赋中包含天狗,铁柱,胡人,和画中的信息吻合。据此信息,画中的年兽很有可能是天狗,而天狗就是西北獒犬的原型。
年兽还可能是超自然力量化身
根据年兽的描述,很难找到动物界的准确原型。年兽也可能并不是动物,而是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被高度抽象化。
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威胁农业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瘟疫,在当时被视为无法抗拒的超自然力量。百姓无法抗拒,于是将其转化为年兽怪物,这和龙的产生如出一辙。通过过年赶跑年兽,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本文专家:赵序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