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青檀树图片(青檀树)

青檀树图片(青檀树)

《诗经》里出现的青檀,是宣纸之魂,如今中条山上已难寻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24期,原文标题《青檀》

《魏风·伐檀》中伐檀的“砍砍”声不再,旧时遍布中条山的野生青檀已消失大半,如今集中人工种植于南方。自两周时便以木作弓的青檀“弃武从文”,以青檀皮成为宣纸的灵魂。

记者/刘畅 实习记者/贾雨心

泾县造纸厂的工人在用纸帘捞纸(视觉中国供图)

寻檀

初夏六月,中条山西南段的五老峰难得下雨。索道把游客从山下拉到半山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脑中想着《魏风·伐檀》里伐树的场景和声音。所伐之木为青檀,是中国的独有树种。我张着耳朵搜寻潺潺的流水,眼睛贴着缆车的玻璃,巴望在云雾遮掩的山峰间,千余种植物里,觅得一两棵《诗经》中的树。

此地正是《诗经》时代魏国的地盘,理应不难找。史料记载,青檀的木材坚硬而厚重,富韧性,结构较细致,可作建筑、家具、车辆及细木工等用材,在古代常被用于制作弓箭。史料记载,“可为良弓,唐时做弓者,多在河中,其技尤胜”。而中条山一段史称“檀山”,山上尽是茂密檀林。虽然春秋时此地为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平均气温也比现在稍高些,更适宜青檀生长。但光绪年间的《永济县志》也说,“河东有独头山,多青檀”。作为我国特产,青檀也并不娇气,它喜钙、耐旱和瘠薄,根系发达,在长城以南地区都能生长,既能适应石灰岩的山场,也能生长在酸性的花岗岩山地及河滩地、河谷溪旁,甚至可以做防护林。何况上世纪90年代,当地林业部门调查时,仍在附近的山中发现青檀,并记录在新修的县志里。

工人在用现代机器造纸(视觉中国供图)

不过在缆车上远望难以分辨。根据植物学的分类,青檀属榆科石灰质指示性落叶乔木,阳性树种,常生于山麓、林缘、沟谷、河滩、溪旁及峭壁石隙等处。但理论难于实践,现实是,眼前提拔的苍木似乎均有可能。还是需近观分辨树叶。相比容易混淆的榉树和榆树,青檀叶从叶根伸出三条动脉一般的叶脉,而从叶根开始,便有细密的锯齿直到叶顶。甚至若能见到像铜钱一样的青檀果实,更可“一锤定音”。

然而除了被山雨浇了个透心凉,不仅不闻溪水潺潺,也没有青檀的踪影。园区管理员告诉我,林业部门做过调查,此地已没有青檀。目前晋南地区,青檀最确切的生长区域,在中条山脉东段的历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里,像宝贝一样供着,外人难以进入。研究显示,在原始森林里,青檀虽然结实率高,可以随风传播,但所处环境多为裸露岩石,土壤贫瘠,成熟的果实凋落后难以进入土壤,天然更新困难。而中条山西段、中段毗邻城市,山中早已开发,自然生长的青檀少之又少。

觅不到青檀,我转向寻找山间的古檀道。

越过中条山,来到平陆县洪池乡南王村与芮城县陌南镇檀道村交界处。上世纪70年代,芮城县公路段在中条山二十岭修筑解州至陌南公路时,开山时劈落下一块石壁,上面有西汉石刻“汉大阳檀道界位列三公”,表明此地既为古人伐檀区道之地,也应是汉时平陆县和芮城县的界石。而光绪版《永济县志》记载,“古魏城东北30公里中条山上有檀道岭,岭下有檀道村,此皆与《伐檀》一诗有关。陌南镇檀道为古代魏国百姓伐檀、运檀的驿道。因古檀道之故命村名檀道村”。

相传檀道庙位于檀道村南,想必也离古檀道不远,成为我寻找的“锚地”。此庙确实只有名称上与“檀道”相关,实为供奉后土娘娘的后土圣母庙,多为求子、保平安,又留有“虞芮让畔”的古礼。庙中有两棵古树,却是古柏。村中人说,古檀道已不知所终。

工人背回晾晒后的造纸原料(视觉中国供图)

宣纸之魂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郑风·将仲子》里,有园中种植青檀的记录。但如今弓箭无用,青檀似无用武之地,甚至古时兵器也与平常人家相去甚远,春秋时专属于青檀的“檀”字,逐渐变换了内涵。

隋唐以后,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黄檀纳入史料记载。佛教重要的教意之一“布施”(dana),早期被译为“檀那”。“檀”这个词,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兴盛,有了宗教上的特殊意涵。待明朝永乐年间海外贸易发展,郑和下西洋从海上丝绸之路换回紫檀和檀香。“檀”字开始主要指代“紫檀”“檀香”。

当“檀”似乎已将“青檀”之意排挤掉时,起源于唐、兴于宋元的宣纸,使青檀“旧貌换新颜”,闻名至今。

“只有用青檀皮制作的手工纸,才能称为宣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宣纸研究所所长黄飞松说,唐朝曾试过用楮、桑等树皮造纸,但量少而质差。元明时开始以青檀皮为原料制造宣纸。“青檀单根纤维的长宽比为276倍,较楮皮290倍、桑皮463倍等韧皮纤维粗壮,成纸均匀、韧性强。青檀细胞的壁腔也大,细胞壁表面有皱褶,制成纸后吸水导墨性能也更好。而青檀皮的纤维含杂质少,纤维间隙分布得当,使得宣纸越存越好。因为在不同湿度的变化下,干缩变形越来越小,纸面几乎不会再因为着水着墨而起毛、起翘。”产量可观,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宣纸逐步奠定手工纸首的地位,到明清时期宣纸几乎占领中国画坛。

青檀林(东方IC供图)

黄飞松向我详尽介绍宣纸的制作方法,仅从砍伐枝条到获得制纸的原材料“毛皮”,便需要七步:每年的“霜降”到次年的“惊蛰”,砍伐进入休眠期的青檀枝条,每三年取一次;将砍下的枝条分别归类,扎成小捆,放入锅中蒸煮;将蒸煮好的青檀皮枝条从锅内取出,放入清水池中浸泡;皮杆冷却后,从粗头开始,用脚踩住皮杆,双手抓住皮条剥皮;把剥好的皮条整齐放好,放在鹅卵石河滩上晾晒,晒干后扎成小把,称为“毛皮”。此后更是需要50余步,才能制成宣纸。

正是在有经济需求的地方,人工种植青檀的传统仍在,青檀既可移植也可种植,还可扦插。宣纸所用的青檀皮,以北纬30度左右为上品,地处皖南山区,常年气候湿润的安徽泾县所生青檀树最佳,有近17万亩。造纸集中在县里的一个镇子,镇外乃青檀林,工人把树干截得低矮,枝杈密布,亭亭如盖。

(感谢陈佳对本文的大力帮助)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青檀的园林用途和市场前景分析

发文宗旨:我从事园林设计工作20年了,发文推荐一些景观价值高,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苗木,农村可以利用荒山、空地种植。

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绿化工程能栽植更多的优秀品种苗木,皆大欢喜!

导读:

青檀是我国特有植物,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制作宣纸的重要原料。但因过去砍伐过度,已保存不多。

青檀有较高的园林景观价值,枝叶秀雅,秋季叶色金黄可人,适应性强,对不良气体有较强抗性,目前栽植的苗圃较少,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形态特征

青檀是榆科青檀属落叶乔木,高达20米或20米以上,胸径达70厘米或1米以上;树皮灰色或深灰色,不规则的长片状剥落;小枝黄绿色,干时变栗褐色,疏被短柔毛,后渐脱落,皮孔明显,椭圆形或近圆形;

花期3-5月,果期8-10月。

青檀古树

产地

辽宁(大连蛇岛)、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生态习性

最好生钙质土石灰岩山地,在微酸、中性土上也生长良好;耐旱、耐瘠薄,常可在裸露石灰岩岩缝及碎石滩上生长,根还可盘于巨石细裂缝挤开生长,穿透性很强。

萌芽力强,皖南宣纸产区多有矮林头木作业经营,每年割枝剥皮造纸。适应性强,对不良气体有较强抗性。

园林用途

青檀是珍贵稀少的乡土树种,树形美观,树冠球形,树皮暗灰色,片状剥落,千年古树蟠龙穹枝,形态各异,秋叶金黄,季相分明,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可孤植、片植于庭院、山岭、溪边,也可作为行道树成行栽植,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景观树种;青檀寿命长,可达数百年,耐修剪,也是优良的盆景观赏树种。

景观指数:★★★

湖北罗田县白庙河镇700年的青檀古树

适宜地区

华北、华东、西南、华中、华南、华东均能适应

保护级别

青檀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青檀盆景

其他价值

木材坚韧为家具良材,树皮、枝皮是制“宣纸”重要原料。

宣纸

传说

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

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 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

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了纪念孔丹,一直流传至今。

几百年树龄的古青檀

市场现状:

2015年前后,我国仅有少数苗圃种植青檀,主要集中在安徽合肥、池州、河南南阳等地方,但数量不多。但种植的密度太大。

市场前景:

青檀是我国特有植物,又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的景观价值较高,不仅可以用做行道树,庭荫树,还可以做成盆景,前景还是不错的。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发展,注意培养精品树形,不能密植,培养2米以上的分支点。

下图的杀头苗,价格将会大打折扣!!

种植太密的杀头苗

工程参考价格

目前工程上米径15cm的青檀,不偏冠、不弱冠的精品树形,上车价在1900-2300元/棵。

种植经济效益:

种植间距可以3*4米,最好是4*4米,每亩可以种植40-45棵,每亩总收益在8-9万元左右。

种植周期在7-9年。千万不要种植太密,否则树形不好,价格大打折扣。

种植推荐指数:★★★

结语:青檀景观价值较高,还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市场前景还不错,但不能密植,要培养好树形,未来10-15年,基本不愁销路。

点击下文↓↓↓,阅读作者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