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苏敬轼(苏敬)

苏敬轼(苏敬)

“太原好人”苏敬:三十余载行医帮困

  他是病人眼中的好医生,工作多年来,他用精湛的医术帮助了无数患者。他关爱贫困患者,帮助他们募捐善款;他爱岗尽责,在抢救他人过程中竭尽全力;他乐于助人,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叫苏敬,是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内分泌科主任。今年,他因助人为乐上榜2022年上半年“太原好人”。

  1 挺身而出 抢救患者

  2018年1月的一天,43岁的王女士因过敏诱发哮喘,被送到医院抢救。抢救期间,家属看到王女士病情突然加重,希望转院。得知这一情况后,苏敬赶紧出面制止,“病人现在情况紧急,不适合转院,请相信我。”苏敬一边安抚家属,一边拨通省人民医院主任医生弓清梅的电话,为家属们分析情况,病人家属终于同意先就地抢救。

  当天正好是周六,大部分医生都在家休息,急诊和住院部只有值班大夫。苏敬在内科群、医院QQ群发出“有急救患者,请求支援”的信息。不到20分钟,不少休假的同事先后赶来,弓清梅医生也亲自赶到现场。经过医护人员5个小时与“死神”的赛跑,王女士脱离了危险。

  2 勇于担当 医者仁心

  2022年4月的一天深夜,家住河曲县的39岁刘霞,因患胆总管结石、化脓性急性胆管炎,在当地就诊后被建议转院,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接诊后,苏敬马上与医院普外科沟通,研究对策。

  可是住院后,刘霞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做手术吧,病情刻不容缓;做手术吧,孤身在外,举目无亲。谁来签字?谁来照顾?刘霞犹豫而不决,苏敬看出她为难,诚恳地说:“医院就是你的家,你只管放心看病。”听着苏敬暖心的话,刘霞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自己签了字,上了手术台。经过3个多小时复杂手术,手术最终成功。术后,苏敬给刘霞送去日常用品,并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协助护士照料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刘霞很快恢复了健康。

  3 不计得失 助人为乐

  多年来,传递温暖,助人为乐,早已融入苏敬的日常生活。为了方便患者,他把医院分给他的宿舍作为公共用房,患者和家属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就直接把钥匙留下,让患者在这里吃住。

  此外,平时周围的人有个头痛脑热,或者身体不舒服,苏敬不计得失,免费上门服务。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基层免费义诊,跑遍了省内很多的乡镇,把一些降糖、减重的好方法传授给患者,让他们免除了并发症的困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苏敬的善举犹如涓涓细流,滋润了许多人,感动了许多人。他将温暖送给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他不愧是我们身边助人为乐的典范。

  记者 张慧 太原晚报

“太原好人”苏敬:三十余载行医帮困

  他是病人眼中的好医生,工作多年来,他用精湛的医术帮助了无数患者。他关爱贫困患者,帮助他们募捐善款;他爱岗尽责,在抢救他人过程中竭尽全力;他乐于助人,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叫苏敬,是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内分泌科主任。今年,他因助人为乐上榜2022年上半年“太原好人”。

  1 挺身而出 抢救患者

  2018年1月的一天,43岁的王女士因过敏诱发哮喘,被送到医院抢救。抢救期间,家属看到王女士病情突然加重,希望转院。得知这一情况后,苏敬赶紧出面制止,“病人现在情况紧急,不适合转院,请相信我。”苏敬一边安抚家属,一边拨通省人民医院主任医生弓清梅的电话,为家属们分析情况,病人家属终于同意先就地抢救。

  当天正好是周六,大部分医生都在家休息,急诊和住院部只有值班大夫。苏敬在内科群、医院QQ群发出“有急救患者,请求支援”的信息。不到20分钟,不少休假的同事先后赶来,弓清梅医生也亲自赶到现场。经过医护人员5个小时与“死神”的赛跑,王女士脱离了危险。

  2 勇于担当 医者仁心

  2022年4月的一天深夜,家住河曲县的39岁刘霞,因患胆总管结石、化脓性急性胆管炎,在当地就诊后被建议转院,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接诊后,苏敬马上与医院普外科沟通,研究对策。

  可是住院后,刘霞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做手术吧,病情刻不容缓;做手术吧,孤身在外,举目无亲。谁来签字?谁来照顾?刘霞犹豫而不决,苏敬看出她为难,诚恳地说:“医院就是你的家,你只管放心看病。”听着苏敬暖心的话,刘霞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自己签了字,上了手术台。经过3个多小时复杂手术,手术最终成功。术后,苏敬给刘霞送去日常用品,并在完成工作的基础上,协助护士照料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刘霞很快恢复了健康。

  3 不计得失 助人为乐

  多年来,传递温暖,助人为乐,早已融入苏敬的日常生活。为了方便患者,他把医院分给他的宿舍作为公共用房,患者和家属没有落脚的地方,他就直接把钥匙留下,让患者在这里吃住。

  此外,平时周围的人有个头痛脑热,或者身体不舒服,苏敬不计得失,免费上门服务。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基层免费义诊,跑遍了省内很多的乡镇,把一些降糖、减重的好方法传授给患者,让他们免除了并发症的困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苏敬的善举犹如涓涓细流,滋润了许多人,感动了许多人。他将温暖送给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他不愧是我们身边助人为乐的典范。

  记者 张慧 太原晚报

他们,已存在了万千年——读典籍里的中国工匠

【读书者说】

作者:陈南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酿酒业的最高奖项为什么是“仪狄奖”?我国历史上因发明而封侯的人是谁?中国的汽车行业之祖是?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典籍里的中国工匠》一书里找到答案。近来笔者反复研读此书,认为该书可说道之处颇多。

《中国工匠》詹船海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图片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提供

“工匠”:古老而专注

全书按主题分为《姓氏百工》《攻木绝活》《乐陶记忆》《铜铁时代》《布衣锦绣》《青史留纸》《活字毕生》《水利匠人》《时珍本草》《酒话连篇》十一章,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对古代中国工匠进行了或个体或群体的精心刻画。

从书中可获悉诸多古老工匠的故事——炎黄二帝,并称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他们也可称为中华技术发明之祖;在德国奔驰集团的汽车展览馆里,供有4000多年前的夏“车正”奚仲的塑像,他当年发明了马车,因此被视为世界车祖;庄子给后人留下“运斤成风”“鬼斧神工”“庖丁解牛”等成语,这些成语其实是中国工匠的生动再现;墨子是从工匠阶层诞生的机械专家、军事防御专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科学家;鲁班是著名的发明家,除了锯子,木匠所用的全套家伙什如墨斗、刨子、钻子、凿子、曲尺等相传都是他发明的,而且鲁班成了木匠业的保护神,如今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鲁班奖”,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书中还有一些别有意趣的故事——从三国时姜维的《蒲元别传》中可知,蒲元不但会造神刀,还是一位传奇的木匠。他是木牛流马的制作者之一,而诸葛亮所起的作用是肯定以蒲元为主的工匠们的大胆创意,并给予大力支持;在我国古代知名科学家中,黄道婆是唯一一位女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她在纺织机具上作出了革新性的贡献,还在整经和织布方面有着重大贡献;李冰当官当成了科学家,真是一个传奇。除此之外,作者在此书中还描述了酿酒大师仪狄、杜康,铸剑大师干将、镆铘等,还有陶瓷、冶炼工人的群体形象。

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工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也离不开工匠。向古老的历史追溯工匠之魂,弘扬工匠精神,是《典籍里的中国工匠》一书撰写的初衷。

中国工匠用失蜡法铸造的曾侯乙尊盘 图片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提供

技艺:精深且绵长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被中断的国家。《典籍里的中国工匠》的书写,既是为工匠立传,也是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溯源。

书中,有如下论述:《考工记》,问世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手工艺专著,书中有关弓矢的记载,开了人类认知空气动力学的先河。《墨经》,一共有8条几何光学知识的记载,这比古希腊大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光学记载要早百余年。李诫的《营造法式》,出版于1103年,是北宋颁布的一部关于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也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建筑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我国最早的药学经典,是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后来又有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唐朝苏敬的《新修本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堪称中国第一部集大成药典性著作。

除了溯源典籍之外,书中对诸多技术的梳理也颇为扎实。

我国古代工匠的工艺制作水平,可以从远古时代制陶开始说起。“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小屯文化”的白陶,都是其中灿烂杰出的代表,也成为相关文化的代名词。至于瓷器,最迟出现在商代中期。宋代是制瓷业全面发展时期,有了“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瓷器,代表中国日用制造的最高技术和工艺水平,是中国制造出口最多的产品,也是中国工匠智慧面向世界的最高级、最普遍的呈现。康雍乾三朝,中国制瓷工艺水平和产量达历史最高峰。

至于营造工艺,我国工匠在秦汉时就已经掌握了“拱形技术”,他们将坟墓的墓顶砌成拱圈形式。“拱形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桥。赵州桥,建成于隋朝大业年间,距今已经1400多年。它为什么要“拱”起来?因为符合力的耗散原理。赵州桥的设计创新首先体现在它的拱是圆弧形而不是半圆形,尽最大可能使桥变得低平,使车马能够轻松通过。它的第二个设计创新,就是单拱。这种桥不假桥墩,像彩虹一样凌空而起,凌驾南北,是桥梁史上大胆空前的创造。赵州桥在大拱的左右两肩,又各开两道小拱,即敞肩式拱桥,这是赵州桥的第三个设计创新,是力学和美学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

从这一点可得,《典籍里的中国工匠》是一部简明的中国科技史。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搭建 图片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提供

成就:卓著又辉煌

2021年,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通过时空对话的形式,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而詹船海所著的这部《典籍里的中国工匠》,让人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例如以下数例。

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要的青铜礼器。距今3200多年,堪称“镇国之宝”。

纸张,是我国贡献给世界的礼物。公元105年,被科技史专家称为史上的“有纸元年”。1983年3月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在报道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就说:“中国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传到欧洲,令人震动,可和现在把人送上月球的探索相提并论。”

素纱禪衣,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重仅48克,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支撑起“世界最轻”的,是我国利用胰酶练丝的技术,西方国家直到1931年才开始使用此法,比中国至少晚了1200年。

都江堰,是全世界修建时间最久,纯为造福百姓,一直利用至今的水利工程。

灵渠的陡门,与长江葛洲坝原理相同,是世界上最早运用的运河船闸技术,堪称“船闸之父”。

《本草纲目》,最早对植物药(草部)进行科学分类,比植物分类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一书要早160多年而又远比后者完善。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本草纲目》的序言中对该书高度评价:“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典籍里的中国工匠》这是一部坚定“文化自信”的好书。

东汉制车轮画像石拓片图片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提供

结语

在读此书时,笔者还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的积蕴。

作者说,此书含有自己儿时的学习生活记忆和当下的生产生活经验。谈到酿酒与女性结缘的时候,作者说:“我们的家酿美酒,其酿造者不正是我们的母亲吗?而广东梅州客家人酿的美酒,就叫‘客家娘酒’。”可见书中所写,是来自于他的生活。

谈到陶与瓷的区别时,他说:“陶器更接地气,瓷器更接天光。陶器大众,瓷器高雅。陶器朴实,瓷器绚烂。陶器更讲实用,瓷器更重审美。瓷器烧造比陶器烧造具有更高的科技水平和匠心。但是,瓷器是在陶器基础上的传承、创新和发扬光大。”这样的见解书中比比皆是。

《典籍的中国工匠》一书对大国工匠、中华文明充满了敬仰之情。不过作者没有盲目崇拜,而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比如,对《本草纲目》中一些令今人诟病的地方,他是这样看待的——那些匪夷所思的“医治文本”,见证了医巫不分的远古时代,以及医学从巫术中发展出来的脚印,可供我们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进行研究。作者的论点是客观理性的。

此书虽属科技史,但阅读起来趣味盎然。詹船海先生在自序中说,他想“打通文理分隔,融科普于文史,见技更见人,是知识介绍,也是力求更具美感的散文作品”。通读此书数遍以后,笔者深深感到这个目标实现了。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2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苏敬彪到偃师分局调研指导工作

2023年1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苏敬彪一行赴偃师公安分局调研工作,并向公安民辅警致以节日的祝福。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李良、政委史永生等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中,苏敬彪一行首先来到分局机关一楼的偃师警史馆,该馆总面积310平方米,采用编年体与专题相结合,图、文、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偃师公安从1944年抗日民主政府公安科成立到现在74年的光辉历程,再现了一代代偃师公安人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打击犯罪所做出的贡献,集中展示了民警踏实勤干、勇于进取的进取精神。苏敬彪对分局警营文化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苏敬彪一行随即又来到机关二楼的警营党建文化长廊,该长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党员营造了“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苏敬彪边参观、边查阅、边询问,对偃师公安党建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步的党建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

通过调研,苏敬彪对偃师公安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重要抓手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全区民辅警忠诚奉献、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和警容严整、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给予高度赞赏。

他指出,一年多来,全区公安工作取得了辉煌成绩,特别是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教育激励民警、关心关爱民警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值得肯定。他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夯实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认识,努力营造政治氛围浓厚、学习氛围浓厚、文化氛围浓厚、关爱氛围浓厚的党政机关,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定不移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高地。(来源 偃师公安)

【编辑 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