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三仙庙在哪(三仙庙)

三仙庙在哪(三仙庙)

桑浦山野云岩三仙庙真气派,供奉李白、华陀、蚤母仙

位于揭阳境内的桑浦山风门古径风景区野云岩有一座三仙庙,供奉诗仙李白、蚤母仙何野云、医圣华陀及哪吒太子,供四方善信膜拜,四时游人络绎不绝。

通往三仙庙的大石门,石刻楹联:野岭连天留圣迹,云霞映岳见仙踪。

该庙为明清建筑格局,具潮汕建筑风格,耗资八百多万元,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历时近三年才竣工,于2011年12月17日举行开光落成庆典。

三仙庙门前右边镌刻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左边镌刻《华佗颂》:“ 岐黄圣门庭。疗毒刮骨精;奸雄疑心重,书炬贵洁身。”

庙前天公拜亭,风格独特。

庙前香炉,亦有特色。

庙顶精美的嵌瓷,双凤朝牡丹。

庙里的拜亭,建筑格局与潮汕祠堂基本上是一样的。

庙里供奉诗仙李白、蚤母仙何野云、医圣华陀及哪吒太子四尊神。

大门前左右各有一个石鼓石雕,非常精美。

墙壁嵌瓷,美仑美奂。

精巧木雕工艺。

十分威武的门神像。。。

消失的村落一含元殿(三)

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庙叫三仙庙,供的是福禄寿三位神仙。也曾经香火旺盛,和其他村庄一样,后来成为村学堂所在地。

早在民国七年(1918年)村民杨四虎、陆生文、箫志成、箫方和四人在村子的庙里办起了私塾学堂,聘请联志村的寇先生和冯先生执教,借用庙房三间作教室,当时的学生也就二十来个,办学时间长达八年。1926年4月,嵩军军阀刘振华率兵由潼关入陕,围攻西安城,李虎臣、杨虎城二位将军以数千守军对付刘振华号称10万之众,时间长达8个月,人称二虎守长安。当时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线,东边由杨虎城部镇守,杨部的重要将领为炮兵连连长孔从周,第二游击支队司令孙蔚如。西边由李虎臣部镇守。期间为了稳定人心,杨虎城枪毙了试图劝降刘振华的商人褚小毖。为解西安之围,8月份于右任赶到苏联把正在那里访问的冯玉祥请回国,9月15日,冯玉祥随同两位苏联顾问和邓小平、刘伯坚等一行抵达绥远(内蒙古)的五原,与国民军诸将领会商,16日向全国发表宣言,就认国民军连军司令。17日举行受旗典礼,史称“五原誓师”。在中国共产党北方区负责人李大钊的建议下,冯玉祥将国民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宁夏甘肃东进,一路由榆林南下入陕以解西安之围。10月,国民军联军抵达兴平,直逼三原,10月12日三原解围。11月中旬,联军其他几路会师咸阳,分三路出击,大败刘振华军。11月28日刘振华军溃逃,西安解围。8个月里,城内军民战死、饿死的达5万之众。西安解围后,为掩埋、纪念这些死难军民,决定修建革命公园,1927年2月占地33、33公顷的革命公园建成。冯玉祥为公园国殇墓碑撰写了碑文。于右任填词曰:“贝加湖畔云开,乌拉山前解冻;誓师大漠风云待,金鼓东征未改。名城高挂残晖,燕子犹寻故垒。兵民负土坟前泪,争祭当年饿鬼”。杨虎城的挽联是:“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孙蔚如的挽联是:“战绩常留,记得含元殿前、慈恩寺畔;忠魂不泯,请看地下河岳、天上日星”。

含元殿村虽然不在城里,但是地处军事前沿,成为刘振华军攻城的一个主要据点,遭到严重破坏,学校因此停办多年。期间,含元殿村被刘振华军占领,这些乌合之众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村民的粮食被抢走,房子被拆掉,树木被砍光。 解围之后,一切还未来得及完全恢复正常,民国十八年(1929年)又遭年馑,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当年8月,于右任一行来陕视察灾情,看到西安郊区的庄稼是:“焦如火焚,高低尺余,收获不足一成”。农民的状况是:“树皮果实,早经采罄,现食糠秕土粉,灾民遍野,日有饿毙。因无麦籽,田未耕者十有八九”。这也正是含元殿村当年的悲惨情景。

大灾过后,经过几年努力,生产逐渐恢复,生活逐渐稳定,村人重新开始考虑教育问题。1933年,村民杨乾、肖德寿、肖德彦、肖信义、肖振祥五人再次发起开办学堂的倡议,校址依然选在庙内。这一次办学方针有所改变,开始向正规学校靠拢,课程由原来的只读四书五经改变为国语、算数等科目。这一次的办学时间长达15年,学校正式命名为含元殿初级小学(1---4年级)对校舍也进行了扩建。解放后,含元殿小学改为公办。班级增至六个年级。校舍扩建为23间,在校生数百人,教职员工近二十人。

解放前含元殿村根本没有医疗机构,生病了只能找偏方,或是硬撑着,生老病死一切听天由命。1953年乡里组织民间游医成立了联合诊疗所,看病算是有了着落,虽然条件简陋,但毕竟可以就近取药,方便多了。1969年村里成立了合作医疗站,培养了几名赤脚医生,小病小灾的可以不出村,尤其是对妇女儿童,获益更多。从科学接生到婴幼儿接种各种传染病疫苗,健康从源头上得到了基本保障。2006年,含元殿村和西安铁路医院签订协议,开展了“院村健康结对子”活动。医院免费为村民体检、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费减免百分之十等优惠措施,给村民带来了一些实际利益。2010 年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展开,全民参保,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在含元殿村,有一个人的名字让村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那就是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肖若兰1934年生于含元殿村一个梨园世家,一家三代从艺,祖父、父亲都是秦腔演员。她天分极高,从小耳濡目染,刻苦学艺,8岁登台演出,一炮走红,人44年随父亲肖筮易在易俗社学艺,又秉承著名旦角王天民施教,才艺大增。她先后随父亲在咸阳益民社、西安晓钟社、尚友社、三原明正社搭班演出,均饰演主要角色,名满关中。1952年肖若兰以著名演员的身份加入易俗社,成为名角荟萃的易俗社之翘楚。直到1996年去世。1955年肖若兰参加中央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班学习,在思想认识上、文化学习上、表演艺术上得到了极大提高。她先后在一百多个古典、现代剧目中饰演了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尤其是她独具一格的唱腔,委婉缠绵,使无数听者如痴如醉。

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庙叫三仙庙,供的是福禄寿三位神仙。也曾经香火旺盛,和其他村庄一样,后来成为村学堂所在地。

早在民国七年(1918年)村民杨四虎、陆生文、箫志成、箫方和四人在村子的庙里办起了私塾学堂,聘请联志村的寇先生和冯先生执教,借用庙房三间作教室,当时的学生也就二十来个,办学时间长达八年。1926年4月,嵩军军阀刘振华率兵由潼关入陕,围攻西安城,李虎臣、杨虎城二位将军以数千守军对付刘振华号称10万之众,时间长达8个月,人称二虎守长安。当时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线,东边由杨虎城部镇守,杨部的重要将领为炮兵连连长孔从周,第二游击支队司令孙蔚如。西边由李虎臣部镇守。期间为了稳定人心,杨虎城枪毙了试图劝降刘振华的商人褚小毖。为解西安之围,8月份于右任赶到苏联把正在那里访问的冯玉祥请回国,9月15日,冯玉祥随同两位苏联顾问和邓小平、刘伯坚等一行抵达绥远(内蒙古)的五原,与国民军诸将领会商,16日向全国发表宣言,就认国民军连军司令。17日举行受旗典礼,史称“五原誓师”。在中国共产党北方区负责人李大钊的建议下,冯玉祥将国民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宁夏甘肃东进,一路由榆林南下入陕以解西安之围。10月,国民军联军抵达兴平,直逼三原,10月12日三原解围。11月中旬,联军其他几路会师咸阳,分三路出击,大败刘振华军。11月28日刘振华军溃逃,西安解围。8个月里,城内军民战死、饿死的达5万之众。西安解围后,为掩埋、纪念这些死难军民,决定修建革命公园,1927年2月占地33、33公顷的革命公园建成。冯玉祥为公园国殇墓碑撰写了碑文。于右任填词曰:“贝加湖畔云开,乌拉山前解冻;誓师大漠风云待,金鼓东征未改。名城高挂残晖,燕子犹寻故垒。兵民负土坟前泪,争祭当年饿鬼”。杨虎城的挽联是:“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孙蔚如的挽联是:“战绩常留,记得含元殿前、慈恩寺畔;忠魂不泯,请看地下河岳、天上日星”。

含元殿村虽然不在城里,但是地处军事前沿,成为刘振华军攻城的一个主要据点,遭到严重破坏,学校因此停办多年。期间,含元殿村被刘振华军占领,这些乌合之众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村民的粮食被抢走,房子被拆掉,树木被砍光。 解围之后,一切还未来得及完全恢复正常,民国十八年(1929年)又遭年馑,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当年8月,于右任一行来陕视察灾情,看到西安郊区的庄稼是:“焦如火焚,高低尺余,收获不足一成”。农民的状况是:“树皮果实,早经采罄,现食糠秕土粉,灾民遍野,日有饿毙。因无麦籽,田未耕者十有八九”。这也正是含元殿村当年的悲惨情景。

大灾过后,经过几年努力,生产逐渐恢复,生活逐渐稳定,村人重新开始考虑教育问题。1933年,村民杨乾、肖德寿、肖德彦、肖信义、肖振祥五人再次发起开办学堂的倡议,校址依然选在庙内。这一次办学方针有所改变,开始向正规学校靠拢,课程由原来的只读四书五经改变为国语、算数等科目。这一次的办学时间长达15年,学校正式命名为含元殿初级小学(1---4年级)对校舍也进行了扩建。解放后,含元殿小学改为公办。班级增至六个年级。校舍扩建为23间,在校生数百人,教职员工近二十人。

解放前含元殿村根本没有医疗机构,生病了只能找偏方,或是硬撑着,生老病死一切听天由命。1953年乡里组织民间游医成立了联合诊疗所,看病算是有了着落,虽然条件简陋,但毕竟可以就近取药,方便多了。1969年村里成立了合作医疗站,培养了几名赤脚医生,小病小灾的可以不出村,尤其是对妇女儿童,获益更多。从科学接生到婴幼儿接种各种传染病疫苗,健康从源头上得到了基本保障。2006年,含元殿村和西安铁路医院签订协议,开展了“院村健康结对子”活动。医院免费为村民体检、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费减免百分之十等优惠措施,给村民带来了一些实际利益。2010 年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展开,全民参保,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汝州访古 玉皇沟三仙圣母庙

汝州访古 玉皇沟三仙圣母庙

许宗合、刘孟博/文

三仙圣母庙,位于汝州市区东北十五里许,米庙镇玉皇沟村,庙址虽僻居沟内,然而周边古树苍苍,清泉长流,实堪“清幽胜境”之称。三仙圣母庙因其在玉皇沟内,现多讹称其为玉皇庙,考庙中石碑及查阅方志,此说显然有误,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卷九记载,“三仙圣母庙,在存汝里玉皇沟,康熙、乾隆重修”

玉皇沟发源于汝北群山之中,其得名应与玉皇庙有关,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卷四记载,“玉皇沟,在存汝里,源发孤山,宽十余丈不等,迤逦十余里”。道光《直隶汝州全志》卷九记载,“玉皇庙,在存汝里,自明万历至今,屡经重修”。清代时期,存汝里分存汝里上四牌和存汝里下牌两个行政单位,存汝里下牌在今天的小屯镇东部,存汝里上四牌则在今天的米庙镇尚庄村一带,因此志书提到的玉皇庙应在存汝里上四牌,即玉皇沟周边,惜近代以来,屡遭红羊,庙址不存,然三仙圣母庙绝非为玉皇庙。

三仙圣母庙选址考究,位于玉皇沟西侧的一处台地上,纵沟内偶有山洪爆发,对庙内的建筑也影响不大。庙前从地下汩汩流出的一泓清泉,则为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了泉水之利,近年来因地下水位下降,才逐渐干涸。三仙圣母庙创建于何时,已不可考,而拜殿前被当地百姓奉为“神树”的千年古柏,则见证了三仙圣母庙的历代兴衰。据《汝州古树名木》一书收录的数据,这颗古柏树龄为1000年,树高18米,干高15米,胸围3.5米,冠幅10米。然而究竟是先有柏树,还是先有庙宇,一直是前来探访者心中的一个疑惑。

庙中现存康熙二年《重建三仙庙记》记载,“汝州东北玉皇沟,历代以来有三仙圣母殿宇,自明末寇乱,百姓离散,年久月深,殿宇风雨损坏,神像破坏”。康熙初百姓生活稍有富足,玉皇沟周边村庄众社首,感神庙自明末以来颓败日久,捐资重修大殿三间,并重塑金身,供人们瞻拜。康熙二十七年,三仙圣母庙久未修葺,四方好善之人目睹心伤,遂捐资重修大殿,并在殿前增建拜殿三间。至此以后,三仙圣母庙虽屡有重修,然而规模并未有大的扩展,民国时期,庙内曾被趟将占据,危害一方。解放后庙内先后由村部、小学、武术馆使用,各殿多有改建,所幸主体未变。现三仙圣母庙年久失修,东配殿仅余残垣断壁,大殿及拜殿,濒临坍塌,院内因香客鲜至,杂草丛生,一派荒芜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