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异国他乡的意思解释(异国他乡的意思)

异国他乡的意思解释(异国他乡的意思)

《史记》原文 译文(六十三)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穰侯列传

【原文】【注解】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①。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陽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陽君②。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③。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陽。诛季君之乱④,而逐武王后出之魏⑤,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⑥。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①芈(mǐ,米):楚国的祖姓。②高陵君:秦公子的封号。《索隐》谓“名显”,卷五《秦本纪》中《索隐》谓“悝号高陵君”。泾陽君:秦公子的封号。《索隐》谓“名悝”,卷五《秦本纪》中《索隐》谓“名市”。③用事:当权。④诛:铲除。季君之乱: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壮与大臣、公子等谋反。季君,即公子壮,在争夺君位中为大臣及武王后等拥立,称号为“季君”。⑤之:往,到。⑥振:通“震”。

昭王七年①,樗里子死,而使泾陽君质于齐②。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③。秦王见赵请相魏冉之不急,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④;事成,魏冉故德公矣⑤。”于是仇液从之。而秦国免楼缓而魏冉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⑥,魏冉举白起⑦,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冉谢病免相⑧,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⑨,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昭王十九年⑩,秦称西帝?,齐称东帝。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①昭王七年:即前300年。②质:人质。古代派往别国作抵押的人。这里是作人质的意思。③请为公毋急秦:请允许我为您打算,(我请求任魏冉为秦相)不让秦国感到很迫切。④德:施恩德,使之感激。⑤故:通“固”。当然。德:感激。⑥昭王十四年:即前293年。⑦举:举用。⑧谢病:推脱有病。⑨益:增加。⑩昭王十九年:即前288年。?秦称西帝:战国时各大诸侯国国君均称王,故王号不显贵,秦国与齐国相约,并称为帝,以天帝的称号为两国国君的尊称。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这是秦国连横的一种策略。

昭王三十二年①,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②,入北宅,遂围大梁。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曰③:“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④:‘昔梁惠王伐赵,战胜三梁,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卫,拔故国⑤,杀子良;卫人不割,而故地复反⑥。卫、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于诸侯者⑦,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⑧。宋、中山数伐割地⑨,而国随以亡。臣以为卫、赵可法,而宋、中山可为戒也。秦,贪戾之国也⑩,而毋亲。蚕食魏氏,又尽晋国?,战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⒀。王必勿听也。今王背楚、赵而讲秦⒁,楚、赵怒而去王,与王争事秦⒂,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梁⒃,则国求无亡不可得也。愿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少割而有质;不然,必见欺⒄。’此臣之所闻于魏也,愿君(王)之以是虑事也。《周书》曰‘惟命不于常’⒅,此言幸之不可数也⒆。夫战胜暴子,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也,又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⒇。今又走芒卯,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智者不然。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21),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22),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夫轻背楚、赵之兵(23),陵七仞之城(24),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攻而不拔,秦兵必罢(25),陶邑必亡(26),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27)。愿君逮楚、赵之兵未至于梁(28),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利,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于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29),而君后择焉。且君之得地岂必以兵哉!邦晋国,秦兵不攻,而魏必效绛、安邑(30)。又为陶开两道(31),几尽笔宋(32),卫必效单父。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索而不得,何为而不成!愿君熟虑之而无行危。”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①昭王三十二年:即前275年。②走芒卯:使芒卯战败而逃。走,使败逃。③说:劝说,说服。④长吏:指高级官吏。⑤故国:旧都。指楚丘。⑥反:同“返”,返回,归还。⑦兵劲:军队坚强有力。⑧重出地:舍不得割让土地。重,惜。出,拿出。⑨数:多次,屡次。⑩贪戾:贪婪凶暴。?尽:吞尽。晋国:这里指原属晋国,现属魏国的土地。?何厌之有:即“有何厌”。厌,同“餍”,满足。⒀劫:威逼、威胁。⒁讲:和解。⒂事:奉事。⒃挟:挟制。⒄见:被。⒅《周书》:《尚书》中的组成部分。相传是记载周代史事之书。惟命不于常:出自《周书·康诰》。意思是,要想到上天的意旨不是固定不变的。惟,念;命,天命。⒆幸:幸运。⒇天幸:徼天之幸。碰上好运气。(21)悉:竭尽。胜甲:强悍的士兵。(22)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23)轻:轻易,随便。(24)陵:登。(25)罢(pí,皮):通“疲”,疲惫。(26)亡:丢失。(27)收:拢住。(28)逮:及。(29)从:同“纵”。合纵。(30)效:献出。(31)两道:指河西、河东两条道路。(32)几尽:将全部得到。故宋:原宋国的土地。此时宋已灭亡。

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①。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②,得魏三县。穰侯益封。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陽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陽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陽、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③,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陰遗穰侯书曰④:“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⑤‘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是何也?夫三晋之相与也⑥,秦之深雠也⑦。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⑧。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不利于秦。此一也。秦之谋者,必曰‘破齐,晋、楚⑨,而后制晋、楚之胜’。夫齐,罢国也⑩,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痈也?,必死,安能晋、楚?此二也。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也;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齐恐,不走秦?,必走晋、楚。此三也。秦割齐以啖晋、楚⒀,晋、楚案之以兵⒁,秦反受敌。此四也。是晋、楚以秦谋齐,以齐谋秦也,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无患矣。秦有安邑,韩氏必无上党矣。取天下之肠胃(15),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①从亲:合纵相亲。②魏将暴鸢:梁玉绳《史记志疑》:“按:‘魏将’乃‘韩将’之误。”③予:给予。④陰:暗地里。遗:送给。⑤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我私下一定对本国的国君说。之,于。敝邑:对本国的谦称。⑥三晋:指韩、赵、魏三国。春秋末,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各立为国,故称“三晋”。相遇:相友好。⑦雠:仇敌,仇人。⑧行:道德、道义方面的行为。⑨:困乏,疲惫。这里是使疲惫的意思。⑩罢(pí,皮)国:疲惫的国家。?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发射箭支的弓。决:冲击。?走:投奔,投靠。⒀啖:喂食,引诱。⒁案:同“按”。压住,控制。⒂肠胃:比喻中心。

昭王三十六年①,相国穰侯言客卿灶②,欲伐齐取罢、寿③,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④,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⑤。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陽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陽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⑥。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

①昭王三十六年:即前271年。②言:议,商议。③刚、寿: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作“纲寿”。④自谓:自称。⑤奸(gān,甘)通“干”。请求。⑥辎车:古代用帷扒可载物坐人的车。

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①,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②!

①西乡:面向西。乡,通“向”。稽首:古代最恭敬地跪拜礼。这里是表示臣服的意思。②羁旅:寄居异国他乡。

【译文】

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他的先世是楚国人,姓芈。

秦武王死后,没有儿子,所以立武王的弟弟为国君,就是昭王。昭王的母亲原是宫内女官称为芈八子,等到昭王即位,芈八子才称为宣太后。宣太后并不是武王的生母。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死在武王去世之前。宣太后有两个弟弟:她的异父长弟叫穰侯,姓魏,名冉;她的同父弟弟叫芈戎,就是华陽君。昭王还有两个同母弟弟:一个叫高陵君,一个叫泾陽君。诸多人中,魏冉最为贤能,从惠王、武王时即已任职掌权。武王死后,他的弟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物色并拥立了昭王。昭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为将军,卫戍咸陽。他曾经平定了季君公子壮及一些大臣们的叛乱,并且把武王后驱逐到魏国,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当时昭王年纪还轻,宣太后亲自主持朝政,让魏冉执掌大权。

昭王七年(前300),樗里子死去,秦国派泾陽君到齐国作人质。赵国人楼缓来秦国任相,这对赵国显然不利,于是赵国派仇液到秦国游说,请求让魏冉担任秦相。仇液即将上路,他的门客宋公对仇液说:“假如秦王不听从您的劝说,楼缓必定怨恨您。您不如对楼缓说‘请为您打算,我劝说秦王任用魏冉为相将会有所保留。’秦王见赵国使者请求任用魏冉并不急切,必感奇怪,将会不听从您的劝说。您这么说了,如果事情不成功,秦王乃用楼缓为相,您会得到楼缓的好感;如果事情成功了,秦王任用魏冉为相,那么魏冉当然会感激您了。于是,仇液听从了宋公的意见。秦国果然免掉了楼缓,魏冉做了丞相。

秦昭王要诛杀吕礼,吕礼逃到齐国。昭王十四年(前293),魏冉举用白起为将军,派他代替向寿领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战败了它们,斩敌二十四万人,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第二年,又夺取了楚国的宛、叶两座城邑。此后,魏冉托病免职,秦王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第二年,寿烛免职,又起用魏冉任丞相,于是赐封魏冉于穰地,后来又加封陶邑,称为穰侯。

穰侯受封的第四年,担任秦国将领进攻魏国。魏国被迫献出河东方圆四百里的土地。其后,又占领了魏国的河内地区,夺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余座。昭王十九年(前288),由魏冉操持,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过了一个多月,吕礼又来到秦国,齐、秦两国国君取消了帝号仍旧称王。魏冉再度任秦国丞相后,第六年上便免职了。免职后二年,第三次出任秦国丞相。在第四年时,派白起攻取了楚国的郢都,秦国设置了南郡。于是赐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是穰侯所举荐的将军,两人关系很好。当时,穰侯私家的豪富,超过了国君之家。

秦昭王三十二年(前275),穰侯任相国,带兵进攻魏国,使魏将芒卯战败而逃,进入北宅,随即围攻大梁。魏国大夫须贾劝说穰侯道:“我听魏国的一位长吏对魏王说:‘从前梁惠王攻打赵国,取得了三梁,拿下了邯郸;而赵王虽然战败也不肯割地,后来邯郸终于被收复。齐国人攻打卫国,拿下了国都,杀死了子良;而卫人即使受辱也决不割地,后来丧失的国都仍归卫人所有。卫、赵两国之所以国家完整,军队强劲,土地不被诸侯兼并,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忍受苦难,爱惜每一寸土地。宋国、中山国屡遭进犯又屡次割地,结果国家随即灭亡。我认为卫国、赵国值得效法,而宋国、中山国则当引以为戒。秦国是个贪婪无厌,凶恶暴戾的国家,切勿亲近。它蚕食魏国,吞尽原属晋国之地,战胜暴鸢,割取八个县之多,土地来不及全部并入,可是军队又耀武扬威地出动了。秦国哪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又使芒卯败逃,开进了北宅,这并不是敢于进攻魏都,而是威胁大王要求多多割让土地。大王切勿接受它的要求。现在若大王背弃楚国、赵国而与秦国讲和,楚、赵两国必定怨恨而背离大王,而与大王争着买好秦国,秦国必定接受它们的做法。秦国挟制楚、赵两国的军队再攻魏都,那么魏国想要不亡国是不可能的。希望大王一定不要讲和。大王若打算讲和,也要少割地并且要有人质作保;不然,必定上当受骗。’这是我在魏国所听到的,希望您据此来考虑围攻大梁的事。《周书》上说‘要想到上天的意志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说天赐幸运是不可多次得到的。秦国战胜暴鸢,割取八县,并非是兵力精良,也非计谋得高超巧妙,而靠的主要是运气。现在秦国又打败了芒卯,兵入北宅,进而围攻大梁,以此看来是自己把徼天之幸当作了常规,聪明的人不是这样的。据我所知魏国已经调集了全部上百个县的精兵良将来保卫大梁,看来不少于三十万人。以三十万的大军来守卫七丈高的城垣,我认为即使商汤、周武王死而复生,也是难以攻下的。轻易地背着楚、赵两国军队,要登七丈高的城垣,与三十万大军对垒,而且志在必得,我看从开天辟地以来直到今天,是不曾有过的。攻而不克,秦军必然疲惫不堪,大梁攻不下而陶邑却定要丧失,那就会前功尽弃了。现在魏国正犹疑未决,可以让它少割土地先拢住它。希望您抓住楚、赵援军尚未到达大梁的时机,赶快以少割土地来收服魏国。魏国正当犹疑之际,会把得到以少割土地换取大梁解围的做法看作是有利的上策,一定想这么办,那么您的愿望就会实现了。楚、赵两国对于魏国抢先与秦国媾和会大为恼火,必定争着讨好秦国,合纵便因此瓦解,而后您再从容地选择对象个个攻破。况且,您要取得土地也不一定非用军事手段呀!邦取了原来的晋国土地,秦军不必攻坚,魏国就会乖乖地献出绛、安邑两城。这样又为您打开了河西、河东两条通道,原来的宋国土地也将全部为秦国所有,随即卫国必会献出单父。秦军不动一兵一卒,而您却能控制全面局势,有什么索取不能得到,有什么作为不能成功呢!希望您仔细考虑围攻大梁这件事而不要使自己的行动冒险。”穰侯说:“好。”于是停止攻梁,解围而去。

第二年,魏国背离了秦国,同齐国合纵交好。秦王派穰侯进攻魏国,斩敌四万人,使魏将暴鸢战败而逃,取得了魏国的三个县。穰侯又增加了封邑。

第三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陽再次攻打赵国、韩国和魏国,在华陽城下,大败芒卯,斩敌十万人,夺取了魏国的卷、蔡陽、长社,赵国的观津。接着又把观津还给了赵国,并且给赵国增加了兵力,让它去攻打齐国。齐襄王惧怕被伐,就让苏代替齐国暗地里送给穰侯一封信说:“我听来往人们传说‘秦国将要给赵国增援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我私下一定对我们国君说‘秦王精明而谙熟谋略,穰侯机智而精通军事,一定不会这么做’。为什么这么说呢?韩、赵、魏三国友好结盟,这是秦国的深仇大敌。它们三国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尽管有上百次的背弃,上百次的相骗,但都不算是背信弃义,一旦对外它们是互信不疑的。现在要战败齐国会使赵国强盛起来。赵国是秦国所仇视的大敌,显然对秦国不利。这是第一点。秦国的谋臣策士们,一定会说‘打败齐国,先削弱三晋和楚国的力量,然后再战而胜之’。其实,齐国是个势单力薄的疲惫之国,调集天下诸侯的兵力攻打齐国,就如同用千钓强弓去冲开溃烂的痈疽,齐国必亡无疑,怎么能削弱三晋和楚国呢?这是第二点。秦国若出兵少,那么三晋和楚国就不相信秦国;若出兵多,就会让三晋和楚国担忧将被秦国控制。齐国惧怕被伐,不会投靠秦国,而必定投靠三晋和楚国。这是第三点。秦国以瓜分齐国来引诱三晋和楚国,而三晋和楚国派兵进驻加以扼守,秦国反而会腹背受敌。这是第四点。这种做法就是让三晋和楚国借秦国之力谋取齐国,拿齐国之地对付秦国,怎么三晋、楚国如此聪明而秦国、齐国如此愚蠢?这是第五点。因此,取得安邑把它治理好,也就一定没有祸患了。秦国占据了安邑,韩国也就必定无法控制上党了。夺取天下的中心区域,与出兵而担忧其不能返回比较起来,哪个有利?这些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才说秦国精明而谙熟谋略,穰侯机智而精通军事,肯定不会给赵国四万士兵让他攻打齐国了。”于是穰侯不再进军,领兵回国了。

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当时相国穰侯与客卿灶商议,要攻打齐国夺取罢、寿两城,借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时有个魏国人叫范睢自称张禄先生,讥笑穰侯竟然越过韩、魏等国去攻打齐国,他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劝说秦昭王。昭王于是任用了范睢。范睢向昭王阐明宣太后在朝廷内****,穰侯在外事上专权,泾陽君、高陵君等人则过于奢侈,以致比国君之家富有。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相国职务,责令泾陽君等人都一律迁出国都,到自己的封地去。穰侯走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一千多辆。

穰侯死于陶邑,就葬在那里。秦国收回陶邑设为郡。

太史公说:穰侯是秦昭王的亲舅舅。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张领土,削弱诸侯,曾经称帝于天下,各国诸侯无不俯首称臣,这当是穰侯的功劳。等到显贵至极豪富无比之时,一人说破,便屈居下位,权势被夺,忧愁而死,何况那些寄居异国的臣子呢!

本篇是战国末期秦国穰侯魏冉的专传。

魏冉是秦宣太后之弟,运用杀伐手段拥立宣太后之子昭王即位,又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被封为穰侯,四次为相,起用名将白起,连续东伐,攻城略地,战绩卓著。太史公为其立传既着眼于“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的功绩;又有意揭示其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的原因。传文中对穰侯由发迹到忧死的全过程作了确切而简要的记述。这样一位权势赫赫的人物何以“一夫开说”而“身折势夺”呢?传文中揭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以广其陶邑”,经营自家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这是与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着眼于统一中国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的。其二,他“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他的垮台具有必然性,太史公的记述无疑是深刻的。

清吴见思对本传曾作过如下评论:“穰侯事大都备于《范睢传》,此只用点次法,以须贾说词及苏代书词,两篇出色,前后以简略相配,以成章法。”(《史记论文》)从本传的章法特点看,吴氏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他没有指明太史公何以不惜篇幅插入这两大段说词和书词,而这恰恰是太史公行文的周到、细密之处。其实引入大段的说词和书词旨在说明处于飞黄腾达时期的穰侯已经露出了垮台的肇端。须贾已经看到穰侯一味经营陶邑的用心,所以劝穰侯不可围攻大梁,否则“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苏代的书词则正是后来范睢“一夫开说”的注脚。因此,这两段说词和书词在传文中居于重要地位,是表达传旨不可或缺的部分。

喜欢的话请转发、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史记》原文 译文(六十三)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穰侯列传

【原文】【注解】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①。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陽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陽君②。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③。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陽。诛季君之乱④,而逐武王后出之魏⑤,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⑥。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①芈(mǐ,米):楚国的祖姓。②高陵君:秦公子的封号。《索隐》谓“名显”,卷五《秦本纪》中《索隐》谓“悝号高陵君”。泾陽君:秦公子的封号。《索隐》谓“名悝”,卷五《秦本纪》中《索隐》谓“名市”。③用事:当权。④诛:铲除。季君之乱:指秦昭王二年(前305),公子壮与大臣、公子等谋反。季君,即公子壮,在争夺君位中为大臣及武王后等拥立,称号为“季君”。⑤之:往,到。⑥振:通“震”。

昭王七年①,樗里子死,而使泾陽君质于齐②。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冉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③。秦王见赵请相魏冉之不急,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④;事成,魏冉故德公矣⑤。”于是仇液从之。而秦国免楼缓而魏冉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昭王十四年⑥,魏冉举白起⑦,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冉谢病免相⑧,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⑨,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昭王十九年⑩,秦称西帝?,齐称东帝。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冉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①昭王七年:即前300年。②质:人质。古代派往别国作抵押的人。这里是作人质的意思。③请为公毋急秦:请允许我为您打算,(我请求任魏冉为秦相)不让秦国感到很迫切。④德:施恩德,使之感激。⑤故:通“固”。当然。德:感激。⑥昭王十四年:即前293年。⑦举:举用。⑧谢病:推脱有病。⑨益:增加。⑩昭王十九年:即前288年。?秦称西帝:战国时各大诸侯国国君均称王,故王号不显贵,秦国与齐国相约,并称为帝,以天帝的称号为两国国君的尊称。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这是秦国连横的一种策略。

昭王三十二年①,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②,入北宅,遂围大梁。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曰③:“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④:‘昔梁惠王伐赵,战胜三梁,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卫,拔故国⑤,杀子良;卫人不割,而故地复反⑥。卫、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于诸侯者⑦,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⑧。宋、中山数伐割地⑨,而国随以亡。臣以为卫、赵可法,而宋、中山可为戒也。秦,贪戾之国也⑩,而毋亲。蚕食魏氏,又尽晋国?,战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⒀。王必勿听也。今王背楚、赵而讲秦⒁,楚、赵怒而去王,与王争事秦⒂,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梁⒃,则国求无亡不可得也。愿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少割而有质;不然,必见欺⒄。’此臣之所闻于魏也,愿君(王)之以是虑事也。《周书》曰‘惟命不于常’⒅,此言幸之不可数也⒆。夫战胜暴子,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也,又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⒇。今又走芒卯,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智者不然。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21),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22),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夫轻背楚、赵之兵(23),陵七仞之城(24),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攻而不拔,秦兵必罢(25),陶邑必亡(26),则前功必弃矣。今魏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27)。愿君逮楚、赵之兵未至于梁(28),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利,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于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29),而君后择焉。且君之得地岂必以兵哉!邦晋国,秦兵不攻,而魏必效绛、安邑(30)。又为陶开两道(31),几尽笔宋(32),卫必效单父。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索而不得,何为而不成!愿君熟虑之而无行危。”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①昭王三十二年:即前275年。②走芒卯:使芒卯战败而逃。走,使败逃。③说:劝说,说服。④长吏:指高级官吏。⑤故国:旧都。指楚丘。⑥反:同“返”,返回,归还。⑦兵劲:军队坚强有力。⑧重出地:舍不得割让土地。重,惜。出,拿出。⑨数:多次,屡次。⑩贪戾:贪婪凶暴。?尽:吞尽。晋国:这里指原属晋国,现属魏国的土地。?何厌之有:即“有何厌”。厌,同“餍”,满足。⒀劫:威逼、威胁。⒁讲:和解。⒂事:奉事。⒃挟:挟制。⒄见:被。⒅《周书》:《尚书》中的组成部分。相传是记载周代史事之书。惟命不于常:出自《周书·康诰》。意思是,要想到上天的意旨不是固定不变的。惟,念;命,天命。⒆幸:幸运。⒇天幸:徼天之幸。碰上好运气。(21)悉:竭尽。胜甲:强悍的士兵。(22)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23)轻:轻易,随便。(24)陵:登。(25)罢(pí,皮):通“疲”,疲惫。(26)亡:丢失。(27)收:拢住。(28)逮:及。(29)从:同“纵”。合纵。(30)效:献出。(31)两道:指河西、河东两条道路。(32)几尽:将全部得到。故宋:原宋国的土地。此时宋已灭亡。

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①。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②,得魏三县。穰侯益封。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陽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陽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陽、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③,益赵以兵,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陰遗穰侯书曰④:“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⑤‘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是何也?夫三晋之相与也⑥,秦之深雠也⑦。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⑧。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不利于秦。此一也。秦之谋者,必曰‘破齐,晋、楚⑨,而后制晋、楚之胜’。夫齐,罢国也⑩,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痈也?,必死,安能晋、楚?此二也。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也;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齐恐,不走秦?,必走晋、楚。此三也。秦割齐以啖晋、楚⒀,晋、楚案之以兵⒁,秦反受敌。此四也。是晋、楚以秦谋齐,以齐谋秦也,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无患矣。秦有安邑,韩氏必无上党矣。取天下之肠胃(15),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矣。”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①从亲:合纵相亲。②魏将暴鸢:梁玉绳《史记志疑》:“按:‘魏将’乃‘韩将’之误。”③予:给予。④陰:暗地里。遗:送给。⑤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我私下一定对本国的国君说。之,于。敝邑:对本国的谦称。⑥三晋:指韩、赵、魏三国。春秋末,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各立为国,故称“三晋”。相遇:相友好。⑦雠:仇敌,仇人。⑧行:道德、道义方面的行为。⑨:困乏,疲惫。这里是使疲惫的意思。⑩罢(pí,皮)国:疲惫的国家。?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发射箭支的弓。决:冲击。?走:投奔,投靠。⒀啖:喂食,引诱。⒁案:同“按”。压住,控制。⒂肠胃:比喻中心。

昭王三十六年①,相国穰侯言客卿灶②,欲伐齐取罢、寿③,以广其陶邑。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④,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⑤。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陽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陽之属皆出关,就封邑。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⑥。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

①昭王三十六年:即前271年。②言:议,商议。③刚、寿: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作“纲寿”。④自谓:自称。⑤奸(gān,甘)通“干”。请求。⑥辎车:古代用帷扒可载物坐人的车。

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①,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②!

①西乡:面向西。乡,通“向”。稽首:古代最恭敬地跪拜礼。这里是表示臣服的意思。②羁旅:寄居异国他乡。

【译文】

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他的先世是楚国人,姓芈。

秦武王死后,没有儿子,所以立武王的弟弟为国君,就是昭王。昭王的母亲原是宫内女官称为芈八子,等到昭王即位,芈八子才称为宣太后。宣太后并不是武王的生母。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死在武王去世之前。宣太后有两个弟弟:她的异父长弟叫穰侯,姓魏,名冉;她的同父弟弟叫芈戎,就是华陽君。昭王还有两个同母弟弟:一个叫高陵君,一个叫泾陽君。诸多人中,魏冉最为贤能,从惠王、武王时即已任职掌权。武王死后,他的弟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能力物色并拥立了昭王。昭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为将军,卫戍咸陽。他曾经平定了季君公子壮及一些大臣们的叛乱,并且把武王后驱逐到魏国,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当时昭王年纪还轻,宣太后亲自主持朝政,让魏冉执掌大权。

昭王七年(前300),樗里子死去,秦国派泾陽君到齐国作人质。赵国人楼缓来秦国任相,这对赵国显然不利,于是赵国派仇液到秦国游说,请求让魏冉担任秦相。仇液即将上路,他的门客宋公对仇液说:“假如秦王不听从您的劝说,楼缓必定怨恨您。您不如对楼缓说‘请为您打算,我劝说秦王任用魏冉为相将会有所保留。’秦王见赵国使者请求任用魏冉并不急切,必感奇怪,将会不听从您的劝说。您这么说了,如果事情不成功,秦王乃用楼缓为相,您会得到楼缓的好感;如果事情成功了,秦王任用魏冉为相,那么魏冉当然会感激您了。于是,仇液听从了宋公的意见。秦国果然免掉了楼缓,魏冉做了丞相。

秦昭王要诛杀吕礼,吕礼逃到齐国。昭王十四年(前293),魏冉举用白起为将军,派他代替向寿领兵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战败了它们,斩敌二十四万人,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第二年,又夺取了楚国的宛、叶两座城邑。此后,魏冉托病免职,秦王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第二年,寿烛免职,又起用魏冉任丞相,于是赐封魏冉于穰地,后来又加封陶邑,称为穰侯。

穰侯受封的第四年,担任秦国将领进攻魏国。魏国被迫献出河东方圆四百里的土地。其后,又占领了魏国的河内地区,夺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余座。昭王十九年(前288),由魏冉操持,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过了一个多月,吕礼又来到秦国,齐、秦两国国君取消了帝号仍旧称王。魏冉再度任秦国丞相后,第六年上便免职了。免职后二年,第三次出任秦国丞相。在第四年时,派白起攻取了楚国的郢都,秦国设置了南郡。于是赐封白起为武安君。白起,是穰侯所举荐的将军,两人关系很好。当时,穰侯私家的豪富,超过了国君之家。

秦昭王三十二年(前275),穰侯任相国,带兵进攻魏国,使魏将芒卯战败而逃,进入北宅,随即围攻大梁。魏国大夫须贾劝说穰侯道:“我听魏国的一位长吏对魏王说:‘从前梁惠王攻打赵国,取得了三梁,拿下了邯郸;而赵王虽然战败也不肯割地,后来邯郸终于被收复。齐国人攻打卫国,拿下了国都,杀死了子良;而卫人即使受辱也决不割地,后来丧失的国都仍归卫人所有。卫、赵两国之所以国家完整,军队强劲,土地不被诸侯兼并,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忍受苦难,爱惜每一寸土地。宋国、中山国屡遭进犯又屡次割地,结果国家随即灭亡。我认为卫国、赵国值得效法,而宋国、中山国则当引以为戒。秦国是个贪婪无厌,凶恶暴戾的国家,切勿亲近。它蚕食魏国,吞尽原属晋国之地,战胜暴鸢,割取八个县之多,土地来不及全部并入,可是军队又耀武扬威地出动了。秦国哪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又使芒卯败逃,开进了北宅,这并不是敢于进攻魏都,而是威胁大王要求多多割让土地。大王切勿接受它的要求。现在若大王背弃楚国、赵国而与秦国讲和,楚、赵两国必定怨恨而背离大王,而与大王争着买好秦国,秦国必定接受它们的做法。秦国挟制楚、赵两国的军队再攻魏都,那么魏国想要不亡国是不可能的。希望大王一定不要讲和。大王若打算讲和,也要少割地并且要有人质作保;不然,必定上当受骗。’这是我在魏国所听到的,希望您据此来考虑围攻大梁的事。《周书》上说‘要想到上天的意志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说天赐幸运是不可多次得到的。秦国战胜暴鸢,割取八县,并非是兵力精良,也非计谋得高超巧妙,而靠的主要是运气。现在秦国又打败了芒卯,兵入北宅,进而围攻大梁,以此看来是自己把徼天之幸当作了常规,聪明的人不是这样的。据我所知魏国已经调集了全部上百个县的精兵良将来保卫大梁,看来不少于三十万人。以三十万的大军来守卫七丈高的城垣,我认为即使商汤、周武王死而复生,也是难以攻下的。轻易地背着楚、赵两国军队,要登七丈高的城垣,与三十万大军对垒,而且志在必得,我看从开天辟地以来直到今天,是不曾有过的。攻而不克,秦军必然疲惫不堪,大梁攻不下而陶邑却定要丧失,那就会前功尽弃了。现在魏国正犹疑未决,可以让它少割土地先拢住它。希望您抓住楚、赵援军尚未到达大梁的时机,赶快以少割土地来收服魏国。魏国正当犹疑之际,会把得到以少割土地换取大梁解围的做法看作是有利的上策,一定想这么办,那么您的愿望就会实现了。楚、赵两国对于魏国抢先与秦国媾和会大为恼火,必定争着讨好秦国,合纵便因此瓦解,而后您再从容地选择对象个个攻破。况且,您要取得土地也不一定非用军事手段呀!邦取了原来的晋国土地,秦军不必攻坚,魏国就会乖乖地献出绛、安邑两城。这样又为您打开了河西、河东两条通道,原来的宋国土地也将全部为秦国所有,随即卫国必会献出单父。秦军不动一兵一卒,而您却能控制全面局势,有什么索取不能得到,有什么作为不能成功呢!希望您仔细考虑围攻大梁这件事而不要使自己的行动冒险。”穰侯说:“好。”于是停止攻梁,解围而去。

第二年,魏国背离了秦国,同齐国合纵交好。秦王派穰侯进攻魏国,斩敌四万人,使魏将暴鸢战败而逃,取得了魏国的三个县。穰侯又增加了封邑。

第三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陽再次攻打赵国、韩国和魏国,在华陽城下,大败芒卯,斩敌十万人,夺取了魏国的卷、蔡陽、长社,赵国的观津。接着又把观津还给了赵国,并且给赵国增加了兵力,让它去攻打齐国。齐襄王惧怕被伐,就让苏代替齐国暗地里送给穰侯一封信说:“我听来往人们传说‘秦国将要给赵国增援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我私下一定对我们国君说‘秦王精明而谙熟谋略,穰侯机智而精通军事,一定不会这么做’。为什么这么说呢?韩、赵、魏三国友好结盟,这是秦国的深仇大敌。它们三国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尽管有上百次的背弃,上百次的相骗,但都不算是背信弃义,一旦对外它们是互信不疑的。现在要战败齐国会使赵国强盛起来。赵国是秦国所仇视的大敌,显然对秦国不利。这是第一点。秦国的谋臣策士们,一定会说‘打败齐国,先削弱三晋和楚国的力量,然后再战而胜之’。其实,齐国是个势单力薄的疲惫之国,调集天下诸侯的兵力攻打齐国,就如同用千钓强弓去冲开溃烂的痈疽,齐国必亡无疑,怎么能削弱三晋和楚国呢?这是第二点。秦国若出兵少,那么三晋和楚国就不相信秦国;若出兵多,就会让三晋和楚国担忧将被秦国控制。齐国惧怕被伐,不会投靠秦国,而必定投靠三晋和楚国。这是第三点。秦国以瓜分齐国来引诱三晋和楚国,而三晋和楚国派兵进驻加以扼守,秦国反而会腹背受敌。这是第四点。这种做法就是让三晋和楚国借秦国之力谋取齐国,拿齐国之地对付秦国,怎么三晋、楚国如此聪明而秦国、齐国如此愚蠢?这是第五点。因此,取得安邑把它治理好,也就一定没有祸患了。秦国占据了安邑,韩国也就必定无法控制上党了。夺取天下的中心区域,与出兵而担忧其不能返回比较起来,哪个有利?这些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才说秦国精明而谙熟谋略,穰侯机智而精通军事,肯定不会给赵国四万士兵让他攻打齐国了。”于是穰侯不再进军,领兵回国了。

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当时相国穰侯与客卿灶商议,要攻打齐国夺取罢、寿两城,借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时有个魏国人叫范睢自称张禄先生,讥笑穰侯竟然越过韩、魏等国去攻打齐国,他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劝说秦昭王。昭王于是任用了范睢。范睢向昭王阐明宣太后在朝廷内****,穰侯在外事上专权,泾陽君、高陵君等人则过于奢侈,以致比国君之家富有。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穰侯的相国职务,责令泾陽君等人都一律迁出国都,到自己的封地去。穰侯走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一千多辆。

穰侯死于陶邑,就葬在那里。秦国收回陶邑设为郡。

太史公说:穰侯是秦昭王的亲舅舅。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张领土,削弱诸侯,曾经称帝于天下,各国诸侯无不俯首称臣,这当是穰侯的功劳。等到显贵至极豪富无比之时,一人说破,便屈居下位,权势被夺,忧愁而死,何况那些寄居异国的臣子呢!

本篇是战国末期秦国穰侯魏冉的专传。

魏冉是秦宣太后之弟,运用杀伐手段拥立宣太后之子昭王即位,又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被封为穰侯,四次为相,起用名将白起,连续东伐,攻城略地,战绩卓著。太史公为其立传既着眼于“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的功绩;又有意揭示其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的原因。传文中对穰侯由发迹到忧死的全过程作了确切而简要的记述。这样一位权势赫赫的人物何以“一夫开说”而“身折势夺”呢?传文中揭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以广其陶邑”,经营自家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这是与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着眼于统一中国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的。其二,他“擅权于诸侯”,“富于王室”,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他的垮台具有必然性,太史公的记述无疑是深刻的。

清吴见思对本传曾作过如下评论:“穰侯事大都备于《范睢传》,此只用点次法,以须贾说词及苏代书词,两篇出色,前后以简略相配,以成章法。”(《史记论文》)从本传的章法特点看,吴氏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他没有指明太史公何以不惜篇幅插入这两大段说词和书词,而这恰恰是太史公行文的周到、细密之处。其实引入大段的说词和书词旨在说明处于飞黄腾达时期的穰侯已经露出了垮台的肇端。须贾已经看到穰侯一味经营陶邑的用心,所以劝穰侯不可围攻大梁,否则“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苏代的书词则正是后来范睢“一夫开说”的注脚。因此,这两段说词和书词在传文中居于重要地位,是表达传旨不可或缺的部分。

喜欢的话请转发、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异国他乡

2012年秋,如今的军哥,已成为南方沿海一线城市年营业额过亿的商贸公司老板。 重点是他仅用三十万大洋,玩了一年时间就悄无声息出人意料地做到了。

他牢记母亲教诲,一直坚守自己有多少钱就办多大事的底线,深信多大的鱼就掀多大的浪这一原则,没向任何人开口借一分钱。

这天,他飞到吉国奥什,一下飞机就被工作人员无比尊敬地引向VIP通道。机场很小,仅有一层低矮的平房,因此得到充分利用。简易的不得了,见不到一处多余的建筑,那头奥什集团赵总早已满面春风恭候在此了。

机场里不停有黄头发男女主动点头哈腰跟他打招呼,他始终笑容可掬地向他们挥手点头,待人接物圆滑得游刃有余,一看就知道是位江湖高手。

军哥袋子里的钱对于一个出身农门的人来说,多得找不到地方花,于是开启了大撒四方模式。

出国调研,这里是第一站。

赵总五十开外,曾在国内某地物资公司服务多年,后来趁单位分流之际,投奔了京城上市集团公司老板五哥。 而吉国这家集团正是五哥的分公司,本人无暇多顾,便交由老赵出国打理。

一路上他滔滔不绝介绍起异国风俗人情和眼下经济环境及南北双方发展局势。 北方势力以首都比什凯克为中心,南方则以奥什为根据地,某些事情互不相让,都想占据C位,时有战斗发生。

并特别交代千万别单独行动,一定要他伴随左右,以免遭遇意外,一旦受到一点伤害,那他跟五哥没法交差。

原来五哥跟奥什州前任议长关系非同一般,现为该国总理,长住首都。 现任奥什州议长克里木同五哥关系也很融洽,在这里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打出集团旗号,便可化险为夷。

中午,赵总带他去郊区乡村吃饭,仿佛一下子回到八十年代。市内都见不到高楼大厦,村庄连间红砖瓦房也难见到,石头堆砌的房子倒是不少,几处泥巴房子不卑不亢,却又顽强地抵御着时光温和的演变。

这里属于平原,村外以棉花为主,水稻零星点缀其间。 地里棉花跟市面上行人一样,没一个臂大腰圆,本就瘦小,在烈日狠毒的照射之下,个个垂头丧气,似乎见不到半点希望。

来到一个石头围成的院落,门前木架上爬满了葡萄藤,主人老远就伸出双手比划出满腔热情。

鱼,不招当地人待见,成为稀罕物,上不了台面。对于游牧民族而言,他们走惯直线的脑子一时难以转过弯来。 依然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小伙伴感兴趣,对于水中游的理直气壮地选择视而不见。

赵总考虑到军哥初来乍到,对地地道道的牧民生活估计没那么快适应。因此,简单跟老板沟通之后,来了个中西合璧的搞法,上了一大桌菜,当作为他接风洗尘。

军哥迫不及待的走马观花,马路边挑担的,摆摊的不乏其人,大多以卖馕为主。 据说戴着面纱的女人为还未嫁人的女孩子,只围头巾不蒙面的,则是稳稳的已婚女人。

中国商城尽是福建浙江同胞,日杂百货服装鞋帽满满当当,应有尽有。

这天下午赵总说是克里木议长请吃晚饭,安排在北京酒店。还小心翼翼地叮嘱,席间不要谈领土问题,不能抽烟喝酒,伊斯兰文化忌讳这些。

这倒无所谓,只是听说这边不禁枪,可以上山打猎。既然议长主动宴请,那就顺便问问能不能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

北京酒店虽没定为三星、四星 级,依然是这里的顶级酒店。

克里木年近不惑,廋高个,平易近人很接地气,给人并无距离感。 主菜为鸡、牛、羊肉,吃一口就令人放不下筷子的是原汁原味的鸡汤! 饮品以榨桃汁代酒,克里木频频举杯,翻译苏利在他的感染下,笑若夏花。

三杯下肚之后,两人相谈甚欢,恨不得称兄道弟。

军哥大咧咧地问有没有酒水?不是不尊重对方的信仰,实在是盛情难却,激情溅起了火花,不能不燃烧啊。

克里木乐呵呵地让服务员拿出早有准备的一瓶伏特加,让他一个人喝,自己以桃汁代替。

老毛子六十度高烧,相当给力,特别够劲!

借着酒劲,军哥提出请他想想办法,安排一次打猎玩玩,因为之前没有准备,相关手续也没办理。加之返程日近,临时走流程也来不之及。

经美女苏利一番解释后,克里木立马特别善解人意地点头应允。

这时,军哥无比天真地问了句,路上不会遇到什么阻拦吧?

克哥禁不住骄傲地笑了起来,有他安排,不会有任何麻烦!

军哥秒懂,对方可是该国第二大城市议长,妥妥的一把手,这事,在他手上根本不算事。

他乡造句和解释_他乡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点读

他乡(tā xiāng)。近义词有:异乡,异域,异地。反义词有:故乡,家乡。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艾青《在世界的这一边》:“也不是他乡遇见了故知,许多人都从来不曾见面。”]

他乡参考例句:

1、他为了生计,离乡背井,远走他乡。

2、十几年前远走他乡的叔叔至今仍是杳无音信。

3、为了挣钱,他只好流落他乡。

4、我们对于他客死他乡的遭遇,表示同情。

5、如果不能住在你心里,都是客死他乡。

6、在海外碰见老朋友,这种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之情,是难以言喻的。

7、他乡故知石人高千仞迈向更高峰郭起豪。

8、她虽在异国他乡,心中却总依恋着祖国。

9、中国留学生身在异国他乡,心却时时惦念着祖国。

10、解放前外公流落他乡,解放后才又和家人团聚。

他乡有关的成语:

1、飘洋过海(piāo yáng guò hǎi):渡过海洋。 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2、绝域殊方(jué yù shū fāng):绝域:极远的地方;殊方:他乡。极远的异域他乡

3、暮云亲舍(mù yún qīn shě):亲:父母,亲人;舍:居所。比喻客居他乡,思念亲人

4、流落风尘(liú luò fēng chén):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风尘:指纷扰的生活。穷困潦倒,漂泊江湖。

5、琴剑飘零(qín jiàn piāo líng):琴是古时文人常携带的。旧指潦倒失意,流落他乡。

6、白云孤飞(bái yún gū fēi):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7、代马依风(dài mǎ yī fēng):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8、代马望北(dài mǎ wàng běi):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9、殊方异类(shū fāng yì lèi):殊方:异域,他乡;异类:指不同品类的事物。泛指异域他乡各种各样不同品类的事物

10、绝域异方(jué yù yì fāng):绝域:极远的地方。极远的异域他乡

《他乡造句和解释_他乡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点读》由[小孩子点读]APP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小学家庭同步辅导专家。

亶洲在哪里,夷洲在哪里?

——孙权派卫温寻访亶洲却意外登上台湾岛

原创作者:余世亮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一、孙权寻访亶洲的背景

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正式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吴国领地处长江以南,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沿海渔盐丰富,江海之上水运发达,商业兴旺,经济繁荣,它的土地面积虽不小,但汉朝统治者不重视南方发展,是真正的蛮荒之地,耕地面积少,本土又是湖泊纵横,陆路交通不便,吴主孙权久有继承父兄之业,重振兴室的夙愿,但是如何扩大领土,向外发展呢?

北面魏国雄踞中原,势力强大,自己的实力不及;西面蜀国,虽然在魏黄初二年(221年)陆逊率东吴精兵,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之后刘备病死白帝城,但是蜀相诸葛亮辅助17岁的刘禅承继帝位,励精图治,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平定南中,七擒孟获,国内安定。自己也无力吃掉蜀国。

这些事情很使孙权烦恼。

一天退朝后,孙权和大将诸葛直谈论历史,说到了秦始皇入海寻仙的事。 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很想使秦朝统治万年,因此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于是想尽办法炼丹求药,后来听信了一位方士的主意,派徐福带五百对童男女入海寻取长生仙药。徐福到过亶洲,那里四季如春,没有冰雪,如仙境一般,但长生不老之药本是世间无有之物,根本不可能找到,回去又怕遭杀身之祸,不敢返回,于是,漂浮到亶洲,居住下来。

“那么,到底有没有亶洲呢?”孙权问道。

诸葛直回答道:“有。听说亶洲的人,有时会来会稽郡卖布,而会稽郡东部各县民众出海航行,如果遭遇飓风漂流就可能漂到亶洲。”

“那为什么不派人去找亶洲呢?”孙权脑中闪出这个念头。秦代既然就有人能到亶洲,如今我江东航海业发达,飞船快艇无数,也一定能找到亶洲,于是孙权就想派人去亶洲。

为了将想法变成现实,孙权还是装模作样地征求上大将军、右都护陆逊和女婿全琮(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的意见。孙权担心陆逊等大臣不同意派军队前往虚无缥缈的“亶洲”,故孙权将前往的目的地改为“夷洲”和“朱崖”。因为夷洲就在东南沿海,而朱崖(珠崖)则是今天的海南岛,可是陆逊和全琮还是反对。他们的反对意见,分别记载在他们的传记里。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孙权打算派部分军队攻取夷州和朱崖,都事先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上疏说:“臣愚意认为,天下尚未平定,需要民力来完成当前的大事。如今战事经年,现有士兵减员,陛下忧劳心思,废寝忘食,现在将要图谋远方夷州,以成就大事。臣反复思考,看不出这样做的好处。万里奔袭攻取,风波难以预测;战士改换水土,必定招致疾疫。如果驱遣现有的士兵进入不毛之地,将是想要获益却更受损,想要得利反而受害。再说珠崖地势极为险要,百姓像禽兽一样愚昧野蛮,得到那样的百姓不足以成就事业,没有那样的战士不算是减损兵员。如今江东的人力,已经足以图取大事,只要积蓄力量然后行动就行了。”

陆逊接着说,“当初桓王(注,指孙策)草创根基,兵力不到一旅,但却开创了大业。陛下承受天命,开拓平定了江南。臣听说治乱讨逆,要靠军队作为威慑,农桑衣食,是老百姓的本业。而现在战争尚未止息,百姓还在挨饿受冻。臣愚意认为应该养育士民,宽缓百姓的租赋,使战士们能同心同德,用道义鼓励他们的勇气,那么中原可以平定,天下归于统一了。”孙权最终还是出征夷州,结果得不偿失。

《三国志·全琮传》记载,当初,孙权打算攻取珠崖和夷州,都事先征询全琮的意见,全琮说:“凭着圣朝的威风,向哪里进攻不能胜利?但是他乡异国,被瘴气和大海隔断,那地方湿气毒热,自古就有,士兵和百姓进出那种地方,必定难免生病,辗转互相传染,去了的恐怕不能活着回来,怎么可能得到多的收获?大量减少长江沿岸的兵力,来追求代价高昂的利益,这是愚臣很觉不安的事。”孙权不听。军队出征经年,官兵们生病死去的有十分之八九,孙权为此深感后悔。后来在言谈中提到这件事,全琮回答说:“在那个时候,群臣中有不进言规劝的,臣认为是不忠。”

二、夷州、朱崖和亶洲在哪里

(一)夷洲在哪里?一般来说,夷洲(或夷州)就是当今的台湾。《后汉书·东夷传》有“夷洲”。与此相似的还有“琉球”“琉求”“东番”三个名称。同时期的一本名为《临海水土志》的文献,就明确提到“夷洲在临海郡东南两千里”。“临海郡”也就是今台州市、温州市、丽水市一带,这里的距离计算当有偏差,但已经说明距离相对较近。

《三国志·吴主传》则通过比较“夷洲”与“亶洲”的距离远近,说明了卫温、诸葛直不能到达“亶洲”,而在返回途中登上了离会稽郡较近的“夷洲”,更确证了台湾就是“夷洲”的可能性。

(二)朱崖在哪里?朱崖也称珠崖,曾多次设郡,又先后废除。朱崖就是今天的海南岛。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在海南岛上设立九个郡,朱崖在当时本是九郡之一,后来逐渐演变为整个海南岛的代称。按说从这时起海南岛就已成为中国领土,但在东汉末年的混乱状态下,当地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独立状态。

吴黄龙二年(230年)卫温寻访亶洲之行失败,使原来进军朱崖的计划直到十二年后才得以施行。《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吴赤乌五年,242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征讨朱崖、儋耳,获胜。

(三)亶洲在哪里?关于“亶洲”,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中并未出现“亶洲”字样,只说到徐福东渡,“入海求仙人”,访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不得。只有在《三国志·吴主传》中才直言徐福入海“止此洲不还”。关于“亶洲”究竟在何处,学界的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说法:

第一,指日本三岛(九州、四国、本州)。一方面根据地理位置,指出“亶洲去琅琊万里”,古时距离计算一般夸大,旨在说明距离很远;另一方面,在日本当地至今还保存着诸多与徐福有关的宗庙和相关祭祀活动,如在和山歌县新宫徐福公园内立有徐福墓等。

第二,指北美洲的西海岸①。根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内容分析,前往亶洲及当地特产,亶洲有三个特征:

一是前往亶洲要充分利用洋流,从亶洲利用洋流能到会稽;从会稽东,同样能利用洋流能到亶洲。当时,东吴已经开辟了至辽东的海上航线。当时的航海是利用季风和洋流作为海上航行动力。

二东吴到亶洲的距离。对于能到辽东的船队,日本三岛算“绝远”吗?那北海道呢?最多远出700公里,这个算“绝远”的距离?答案明摆着,不能算!所以,日本、北海道不是“亶洲”。剩下的只有一个答案了:“亶洲”就是北美洲的西海岸了。

三是北美洲有麻布。确定了“亶洲”是北美洲,也就知道“亶洲”人织布用的麻,是剑麻。剑麻原产于墨西哥的龙加丹半岛,大多分布于南北纬30°间的美洲。另外,陆地棉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南部的高地及加勒比海诸岛,适于在广大的亚热带、温带地区种植。海岛棉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海群岛。

第三,亶洲在“下南洋”的这个方向,在比南海更为遥远也更为广阔的一片海域的天涯海角上②。这个结论同样是根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内容分析得出的,理由有三:

一是亶洲人“时有至会稽货布”。“布”从何来?它应该来自印度。须知,印度最早生产棉布。

二是印度棉布运抵中土有陆路,也有海路。陆路分为西北一路,从西域进入河西走廊;西南一路,则经由西藏入川。海通之路则更早,古越先民早已开辟“江南-闽南-海南”以至于印度的“抱布贸丝”之路,棉布渡海而至,扬帆西来,成了最早输入中国的印度产品。而海南,作为印度棉布涉足中国的第一站,因其地利,得风气先,而领先于闽南和江南。

三是从棉布原产地角度来看,视野要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也许“亶州”就在《汉书·地理志》里所说的经由缅甸到达“黄支国”的那一片海域。即从棉布原产地和棉贸世界中心天竺——印度“货布”至会稽,又从会稽“贸丝”至印度,他们丰衣足食,有着数万人家,是海洋文化孕育的一个部族。

(四)我认同亶洲在“下南洋”的这个方向,在比南海更为遥远也更为广阔的一片海域的天涯海角上的说法。基于上述三点理由,再根据《三国志》有关孙权派军队前往的具体地点,补充分析如下:

(1)《三国志·吴主传》记载,“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2)《三国志·陆逊传》记载,“权欲遣偏师取夷州及朱崖,皆以谘逊。”

(3)《三国志·全琮传》记载,“权将围珠崖及夷州,皆先问琮。”

虽然孙权本意是想派军队前往“亶洲”,而他向陆逊和全琮征求意见时则说成了“夷洲”和“朱崖”。

这足以说明,孙权想去的“亶洲”就在前往夷洲和朱涯的前方,而这前方自然与我们俗称的“下南洋”的方向是一致的!基于同样的道理,如果亶洲方向是日本或北美洲西岸,那么孙权征求陆逊和全琮的意见时,他一定会找一个类似于“辽东”这样的北方地名。

这是因为孙权征求陆逊和全琮意见是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管陆逊和全琮是否同意自己前往亶洲的计划,他都要将卫温和诸葛直的军队派往朱崖方向,之后军队开往哪里?自然是孙权心目中的“亶洲”。

魔术的魅力就在于神秘,揭开了魔术的秘密,魔力全失。探索问题也类似,看似很疑惑的问题,解开之后再回头看,其方法却如此简单。

可以肯定,孙权派遣卫温、诸葛直船队航海的主要目的地是“亶洲”,而“夷洲”只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活”。这是因为徐福的传说对孙权来说,太有诱惑力了!

三、卫温寻访亶洲的过程

(一)卫温未到达亶洲。《三国志·吴主传》记载,“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后来,孙权以“卫温、诸葛直皆以违诏无功,下狱诛。”

黄龙二年(230年)春季正月,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武士万人航海访求夷洲、亶洲。亶洲在大海当中,长辈老人传说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带领少男少女几千人到海上,寻找蓬莱仙山、仙药,留在亶洲没有回来。他们一代接着一代,现在有了几万户人家。那里的人,有时有到会稽郡来卖布的,会稽郡东部各县民众出海航行,也有人遭遇飓风漂流到了亶洲。亶洲这个地方极远,卫温等人最终也没能到达,只带回几千夷洲人回来。

黄龙三年春季二月,卫温、诸葛直都因为违背了孙权的命令,办事没有成效,投入监狱被诛杀。

(二)卫温登上了夷洲(台湾)。吴丹阳太守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中记录了1800年前台湾的模样:“夷州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发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有犬,尾短如麇尾状。此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略不相避。地有铜铁,唯用鹿格为矛,以战斗;磨砺青石,以作弓矢。取生鱼肉,杂贮大瓦器,以盐卤之,历月余日,乃啖食之,以为上肴也。”③

可以看到,那时候台湾土著的生产生活状态还比较原始,生产力也很落后,几乎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阶段。然而当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实在是一方等待耕耘的宝地。

四、孙权寻访亶洲的目的

(一)孙权步秦始皇后尘欲让卫温求仙药。根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内容看,孙权特别提及,“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的事情。据此有学者认为,这其实就传递了一个信息:孙权派卫温和诸葛直是去寻找“不死药”的。理由是当时孙权才五十来岁,但是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很老了。孙权的身体也比以前差多了。所以,孙权想要寻找不死药,让自己多活一些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尽管孙权有这样的想法,他却不能说出来,但他通过提醒诸葛直和卫温秦始皇的事情,实际上已经把这个意思向他们两人传达了。

(二)寻找新的兵源。当时,东吴因为所管辖的地盘有限,因此兵力确实很有限。这在《三国志·陆逊传》里有所体现,“再说珠崖地势极为险要,百姓像禽兽一样愚昧野蛮,得到那样的百姓不足以成就事业,没有那样的战士不算是减损兵员。如今江东的人力,已经足以图取大事,只要积蓄力量然后行动就行了。”而亶洲“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既然已经发展到了数万家,因此肯定有很多人。因此可以说,那里是一个极好的兵源库。

(三)拓宽地盘和增加战略缓冲区,也是孙权派卫温和诸葛直前往的一个重要目的。尽管那时候的人,对于海岛并不是很重视,他们最想做的,还是“问鼎中原”。但是有这一方地盘,还是不错的。再说了,有海上地盘,一旦打不赢的时候,还有一个战略缓冲。

我认为,上述所谓的孙权三个目的,都是孙权的真正追求,理由有三:一是就算亶洲真是徐福当年去的“仙岛”,因为根本没有“仙药”徐福才不敢回来,孙权应该清楚这一层道理,另外孙权身体一直健壮,他活到了252年,也就是孙权要过了22年后才去世。二是兵源对孙权很重要,但是亶洲离东吴极远,就算当地人多,孙权派出的舰队就算万事顺利,这些船只能运多少人呢?三是亶洲离东吴极远,东吴也不可能占有其地盘,更不可能成为自己的战略缓冲区。那么孙权派万人规模的待舰队前往亶洲做什么呢?

(四)孙权想开辟海上贸易通道。根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内容看,除了传述“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外,还说徐福等人及其后代在“亶州”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已有人民数万家,而且这些“亶州”人“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人出海,也有“遭风流移至亶州者”,这样说来,“亶州”与会稽之间早就有了贸易关联。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策划的这次浮海行动的负责人,不是方士,而是两位将军,领甲士万人,显然不是求仙问药,而是一次大规模的海外远征,因为《三国志吴主传》原文明确记载,“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其行动方式是“求”而非“征”或“讨”,因此,孙权的目标就是寻求“亶州”,开辟海上贸易通道。而贸易主要标的物就“布”,因为当时中原和江东都不生产且民众急需的“布匹”。

然而,孙权兴师动众派万名甲士却未能寻访到亶洲,这对带队的卫温和诸葛直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因此他们在回军途中登上夷洲岛,掳掠几千个夷洲人回来,算是给孙权交账,孙权自然是不满意的,加上陆逊和全琮等重臣原本就反对本次远航,为了平息众怒,孙权只得将卫温和诸葛直下狱,并杀害。

其实,孙权错就错在不应该向陆逊、全琮等大臣隐瞒自己派遣卫温远航的真正目的,孙权的错最后只能由卫温和诸葛直来承担,因为孙大皇帝什么时候错过?皇帝从来不犯错!

五、卫温远洋探险的重大意义

(一)卫温和诸葛直等人是史料记载的最早到达台湾的人。从表面上看,孙权这次劳师动众,派出一万人,回来时只从夷洲带回区区数千人,的确是亏了。可是卫温、诸葛直等人给台湾当地人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自此之后,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同大陆的联系逐渐密切,直至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二)孙权主导的亶洲远洋探险意义重大,但是孙权因噎废食使得东吴没能真正成为一个海权主导的国家。“英雄无觅孙仲谋”,一代英主孙权的逻辑是,“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为什么卫温、诸葛直二人“遭风流”到不了亶洲?这是“违诏”。

其实孙权开启前往亶洲远航的探险是有勇气的,他的想法也是对的,既然亶洲人能顺着洋流来到会稽,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洋流前往亶洲。但是,任何探险是有极高的风险,卫温和诸葛直未能到达亶洲也是可以理解的,更是应该理解的。孙权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颜面和尊严杀害卫温和诸葛直,这是关上原本将要开启海权主导国家之大门。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孙权不诛杀卫温和诸葛直二人,继续支持他们的航海事业,也许,历史可以重写……

(二〇二二年八月七日星期日于丽水)

注:

①小狼发布在《知乎》上的文章:卫温、诸葛直浮海所求的夷洲、亶洲在哪?

②腾讯网转引《经济观察报》文章:东吴用政治理性打造国家海权

③卢弼著《三国志集解》(柒),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6(2019.9重印),第2940页

④本文所用余光中《乡愁》、徐福东渡、吴王孙权曾派一万官兵到台湾等图片来自网络,其余图片均由摄影师余媛提供,不胜感激!

趣味语文知识(二一)文言实词“异”探究

“异”字源演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则删

异,象形字。

图1商时甲骨文是两手举起将假面具戴在头上形状。图2西周金文形体大同,更像人以双手护头的样子。

“异(异体)”的字形自商代甲骨文直到汉代印文,一脉相承。战国文字异形很多、变化多端,《说文》小篆变得整齐化。

《说文》:“异(异体),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异(异体)”本像手持一物往头上戴的形状。

“异”本义为“举”。引申指:

(1)〈形〉怪异。如:属引凄异(《三峡》)

(2)〈形〉不同。如:八方各异气(《梁甫行》)/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异曲同工/求同存异/异乎寻常/日新月异

(3)〈形〉奇异,独特。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4)〈形〉别的,其他,另外的。如:异国他乡(成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形容词作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6)〈名〉奇特的东西;特殊的本领;特别或意外的事。

如:《训俭示康》:“果、肴非远方珍异。”

《促织》:“成述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