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公共墓地使用权多少年(公共墓地)

公共墓地使用权多少年(公共墓地)

这座古代大型公共墓地,考古现场就像开“盲盒”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七|每天的考古现场就像开“盲盒”

从空中俯瞰贵州贵安新区马场镇大松山附近的3000多亩土地,大量墓坑密集分布在这里,相近的墓坑之间仅几十公分甚至叠压……作为罕见的古代大型公共墓地,大松山墓群近日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每座墓坑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每天的考古现场就像打开一个个‘盲盒’。”回顾整个挖掘过程,主持本次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项目负责人、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说。

3月30日拍摄的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挖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贵安新区马场镇地下遗迹丰富,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掘的墓群就曾出土大量陶、瓷、漆、铜、金、银等材质的珍贵文物。2021年,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启动,按照“要动土,先考古”共识,建设方委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考古调查。

经过仔细勘探,贵州考古专家在栗木村的大松山附近,发现了古墓群。2022年7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对大松山墓群启动全面考古发掘和研究。

大松山墓群年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是贵州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是一部埋在地下的‘黔中通史’。”周必素说。

短短半年时间,考古队的发掘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清理墓葬共计2192座,出土的各类随葬品达4000余件(套),以生活用具和装饰品为主。出土文物涵盖各种材质,其中不乏如金挂饰、银梳背、串珠、项饰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精美女性装饰品,还有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宝石和玻璃珠等。

参与发掘工作的考古专家认为,发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对大量脆弱文物的保护。“当地土壤环境偏酸性,不利于地下文物特别是木质、漆器文物的保存,一旦接触空气,衰变速度会大大加快,这是非常大的挑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说。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好出土文物,发掘中注重边保护、边整理、边研究的工作理念,10余家单位合作开展体质人类学、古DNA、地质学、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

张兴龙说,以漆器文物为例,现场只清理到有限程度,就整体套箱打包运送到湖北荆州文保中心,在室内特定环境里由专业人员进一步提取清理,为后期修复打下良好基础。

专家认为,贵州等西南地区古代被称为“蛮夷之地”,大松山墓群的发现,客观反映了该地区不同时期生活、商贸、信仰、丧葬等文化面貌,生动描绘出西南边疆古代民族的千年历史画卷。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出土的精美装饰品(3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周必素认为,早期出土的文物,中原文化因素较强;而晚期出土的文物,则凸显出地域和民族个性,特别是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两广地区甚至海外不同文化元素在此出现,体现该地区的对外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动过程。

在文物临时库房,记者看到出土的大量精美铜钗、银梳背、耳环、手镯、戒指等。“大多数饰品有精美纹饰,有的纹饰图案在其他地区没见过,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结合文献记载、民族学材料和古DNA检测结果,我们推测可能是苗族。”周必素说。

更令专家称奇的是,大松山墓群出土文物中竟没有发现一件兵器。

“从出土器物来看,这里百姓生活安稳、和谐、团结,说明中央对这个区域管理的方式是有效的。”周必素说。女性崇尚装扮,也说明这一带群众生活比较富足。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专家评委认为,大松山墓群出土的各类随葬品,既有大量带有中原系统特点的瓷器、铜镜等器物,也有很多具有不同的少数民族风格的文物,以实物的形态展现了中国西南地区多民族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文化上相互交融的历史演进过程。

目前,大松山墓群田野发掘工作已经全面结束,转入到室内整理工作阶段。“我们正在为编写考古发掘报告做准备,下一步还将全力配合做好原址保护、展示等工作。”周必素说。

记者:李惊亚、周宣妮

来源: 新华社

公墓有效期只有20年?如果死后无人续费,骨灰该何去何从?

每年清明节,人们便会去逝去亲人的坟前扫墓,纪悼哀思。

然而,每年也会在公墓听到工作人员“不合时宜”地催促已达到20年期限的墓主人续交管理费。

很多人对此不解,当初买公墓时说的是“永久性”,为何才20年就要再次续费?如果自己死后无人续费,骨灰又该何去何从?

公墓有效期只有20年?

公墓一共分为两类,一个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另一个是城市公墓。

农村公益公墓建设场地在农村,从“公益性”这三个字就能看出,其本意就是为了解决农村的墓葬问题,价格实惠。

农村公墓不同地区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就以湖南浏阳为例,按照2021年5月发布的规定。墓穴费用不高于六百元,管理费每年不超过二十元(20年费用一次性缴清),合葬不得高于八百,寄存费用每年不高于四十元。

计算下来,费用不超过两千元,算相当实惠。

按照规定,这种公墓只能安葬本村的村民,不会对外地人或者城市居民开放出售。

城市公墓在城里,收费标准不一,便宜的几万元,贵的动辄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元。不少人看到墓葬价格,都忍不住大喊:这年头,死都死不起了!

不过,这两种形式的公墓使用年限一般都是50年或者70年,并不存在永久性公墓。可在购买公墓时,工作人员通常会称“永久性公墓”,这不是在骗人吗?

永久性只是一个说法,并不意味着交了钱之后就能将骨灰永久性放在公墓中,这里的永久性指的是使用权能永久续。

平常购买的墓地缴费使用年限通常为20年,过期后需要再次续费。再次缴费交的是管理费,续交就能在公墓里再放20年时间。

公墓不交管理费会怎样?

公墓每年都需要聘请工作人员管理,打扫,保证环境的干净整洁以及绿化效果。这些都是需要一定花费的,所以买墓地时服务费也涵盖其中。

买一个公墓一年管理费少的只需要几十元,也有些墓园收费高一些,不过也不至于太过离谱。大多数公墓20年管理费是买墓地价格的5%,譬如你买的墓地5万元,20年服务费大约是2500元。

所以,自你买了墓地后20年内都有使用权,也会有人帮忙管理。

了解到墓地只有20年使用权限后,不少人提出疑问。

网友一:我认识的两位老人现在都已过了70岁,老年丧子。等到两位去世后,没人帮忙续交自己墓地以及他们孩子墓地的管理费后,会怎样?

网友三:我死后如果没人帮忙续交管理会,难道要曝尸荒野?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如果20年到期没人续费该怎么办?

根据相关规定,20年使用权到期后,管理人员将会联系墓主人续管理费。到期后,公墓能够免费储存三个月时间。

在三个月内续费,就能继续在公墓存放。如果超过时间还没有缴费,管理部门将会处理掉墓穴!

至于处理方法无非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续费过期后将骨灰盒迁出并写好编号统一放置在安置处,以防后续家人过来找不到骨灰产生矛盾。

其二,将骨灰盒进行深埋。

其三,部分黑心公司会将骨灰盒扔掉,这真的算是死后还要被扒出来曝尸荒野。

处理掉这些无人续费的墓地后,空出来的墓地,他们又能继续售卖。

这时就有不少人觉得,还是农村最传统的土葬比较好,至少死后还能有“入土为安”。不至于沦落到几十年后骨灰被扒出来扔掉的悲惨结局。

新式墓葬,拆解“死不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土葬这种占据大面积土地的方法逐渐被火化以及其他墓葬方法所取代。

试想一下,中国14亿人口,若是每去世一个人都使用原始的土葬方式,修建一座坟墓。那若干年后,所有的土地都将变成坟墓,再无可利用土地。

中国对于墓葬一直怀有崇高的敬畏之心,自古以来墓葬都有严格的仪式要求。即便是现在,不同省份地区依旧保存着风格各异的墓葬模式。

谈及墓葬仪式,不得不提的是现在的墓葬花费真的是越来越多,更有一些地区出现了攀比现象。

在农村办一场丧事至少花费几万元,更甚者十几万。在城市,买一块墓地最少几万,贵的墓地更不用多说。

百万墓穴、万元骨灰盒、千元寿衣,太多太多能够让人们诟病的陋习。说实话,办一场丧事,买一块墓地,确实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民死”也是“民生”,墓葬也关乎到每个家庭,关乎民生。

现在国家推出了更多绿色环保的新式墓葬,直接拆解“死不起”,不仅更人性化,也符合绿色生态的环保需求。

树葬:

树葬方式由来已久,不过新型推出树葬方式更符合大家的需求。

有保留骨灰盒的墓葬,树只是作为一个标记。有在树上钉铜板写死者姓名,生卒年月的;也有在树下立石头石头上刻字的。

也有完全不保留骨灰盒,将骨灰埋葬于树下。若干年后,骨灰溶解在泥土之中,化为养分。但同时也会保留永久墓位,能够长久来到树下祭拜。

海葬:

海葬也是新出的一种祭祀模式。

既然人死如灯灭,不过从自然来再回归于自然。有人死后交代后人将自己的骨灰撒入大海,随风或者随着海水飘散。

也有将骨灰盒没入大海,进行一整套完整的墓葬仪式。所有进行墓葬人统一去领取花篮,全体默哀。随后将鲜花以及骨灰盒一起投入海中,进行墓葬。

海葬,每年都会安排集体“扫墓”仪式,对逝去的亲人寄去哀思。由于近几年疫情原因,还发展出了网上悼念活动。

网葬:

网葬也是一种不保留骨灰的墓葬模式。

将逝者的遗像、告别仪式、悼文等信息录入电脑,在网络上建立墓地,并且开展丧葬形式。这种方式让每年在外务工,清明难以回家扫墓的“打工人”能够直接在网络上进行祭拜。

这种方式不仅环保,不占用土地资源,也十分方便。

还有工艺葬、草坪葬、花葬等多种模式。

新型的墓葬方式既能够让大家摆脱“死不起”的担忧,也能更环保低碳,确实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大家觉得以上哪一种墓葬方式你能接受?欢迎留言评论。

参考资料:

“绿色殡葬”困境中艰难推进-牛思远 南方日报 2011-04-05

作者:怡君 校稿:川川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