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我们的小金鱼
来源:【中国教师报】
班上有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两条小金鱼,为走廊中的植物角增添了一抹生机。可是不到一周的时间,“意外”就发生了。这天上午11点多,孩子聪聪跑到我身边伤心地说:“小金鱼艾玛死了!”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班级。
“小金鱼为什么会死呢?”在我的引导下,班上的孩子围绕这条逝去的小生命展开了讨论。
随着讨论的深入,“死亡”这个词语便不断出现在孩子的对话中。有的说:“我家里以前养过鱼,也死掉了。”有的说:“妈妈告诉我,死亡就是不在的人去了更好的地方。”借此机会,我开始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绘本《也许死亡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来寻找答案,这个故事为孩子解释了“死亡”这个我们平时不愿提起却又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现象。
听完故事,班上的孩子陷入了沉思,有个孩子说:“我们是不是不应该把小金鱼养在瓶子里?”看得出来他们为小金鱼的死亡感到很抱歉。为了缓解孩子们难过的情绪,我和他们商量起小金鱼的“后事”,孩子们一致决定把小金鱼艾玛埋葬在幼儿园风景最美丽的后花园。
经过这次事件,孩子们对生命产生了敬畏感,变得更加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和植物了。埋葬小金鱼之后,我带着孩子们通过视频、调查等方式了解金鱼的不同种类以及金鱼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寻找小金鱼死亡的原因——水质不好、空间太小、饮食不当等。
植物角里还有其他小金鱼,为了避免伤心的事情再次发生,也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小金鱼,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研学活动——走进水族店。
活动当日,孩子们向水族店老板询问了不少关于养鱼的问题:“如果把鱼养在轮胎里,能养几条鱼”“应该养哪种鱼”“应该怎么喂食”“鱼儿生活需要什么环境”……水族店老板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养鱼的小知识。通过实地观察、面对面提问,孩子们获得了有益的经验:鱼缸小的话就不能养太多鱼;常温水条件下一般养冷水鱼;每天只能喂一次食物,因为喂得多鱼儿的排泄物就多,水也会被污染;鱼儿生存需要氧气,可以利用流水装置提高水里的溶解氧量。
通过开展“走进水族店”的研学活动,孩子们对饲养小金鱼的兴趣愈发浓烈,于是决定改造植物角,为金鱼建一个漂亮、宽敞的新家。
孩子们化身小小设计师画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有的风景优美,有的游乐设施齐全,有的可以遮风避雨,有的添加了换水装置。设计完成后,孩子们开动脑筋动手改造。关于如何给小金鱼新家遮阳这个问题,孩子们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人说“可以用遮阳伞给它挡太阳”,有人说“可以画一些漂亮的画,然后把这些画盖在鱼缸上”,也有人认为“遮盖起来鱼就呼吸不到更多的氧气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这个由小金鱼引发的活动正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也陷入了僵局。
第二天中午,太阳正大,暖暖的阳光洒在鱼缸的水面上,孩子们急坏了,纷纷表示要赶快给小金鱼遮太阳。这时,一个孩子发现,原先植物角的荷花荷叶正好可以给小金鱼遮阳——金鱼的新家总算安顿好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周末两天假期没人照顾金鱼,金鱼很容易缺氧、饥饿甚至被野猫叼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五放学时孩子们把金鱼移到了室内,并放上由他们自己组装的流水器,金鱼在“滴滴答答”的流水声中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周末。
新的一周来临,孩子们又将金鱼缸搬到室外,但原本流水器的家用交流电供电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于是,孩子们决定尝试太阳能发电,在教师的帮助下,“滴滴答答”的流水声又响了起来,给金鱼换过的水还可以用来浇灌鱼缸旁边的菜地。
在这个由小金鱼引发的课程中,孩子们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怎么了”带动着一个又一个“怎么做”“为什么”。从生命教育到科技创新,这次“意外”不仅收获了开展课程的经验,而且让我认清了教师在课程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当孩子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做他们探究问题的支持者;当孩子商讨解决问题办法的时候,要做一个认真的聆听者;当孩子打算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要做一个活动组织的策划者……时刻保持学习中的状态,向专业的人员请教,做一眼源源不断的清泉。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汉中市幼儿园)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