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罄的意思解释(磬的意思)

罄的意思解释(磬的意思)

说文解字:“磬”从何来?

磬,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汉字。磬,读qìng,《说文解字》里对“磬”只有简单三个字解释:乐石也。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应该调整为:石乐也。意思是打击石片发出乐音,这个石片就是磬。

我们看甲骨文磬写作

,左侧是绳子悬挂石片(磬),右侧是人手持槌子敲击。整个字形象展示了敲击磬发声的场景。声,繁体字作聲,甲骨文作

仔细观察,聲比磬只在左侧下部多出了一个耳形和口形,正是击磬作声,口里发声,耳朵听到,会意抽象的声音。后来把聲简省为声,恰好正是悬挂的磬的形象。

磬,是原始的最早的打击乐器。它起源于石器时代,石器是主要的劳动工具,根据形制,从出土的石器来看,磬很可能来源于古代的石犁。古人认识到敲击一些石片能够发出清脆悠远的声音,慢慢的就演化为一种原始乐器。

原始的石磬大多呈条块状,体形较大,制作粗糙,不经打磨。后来逐渐定型,大多呈曲尺形,相交处为钝角,如同日语假名ヘ形。磬的钝角处钻有孔洞,系绳悬挂,敲击发声。人弯腰低头行礼时,颇像磬形,故有磬折一词,表示对别人的恭敬。石磬后来发展为玉磬、铜磬,逐渐失去了实用价值,由乐器演变为礼器。

古代的乐器按材质可分为八类,又称八音。土、匏、皮、竹、丝、石、金、木,其中石就单指磬。《尚书·益稷》中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里的石,就指的是磬。

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及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都出土了过原始的磬,这种磬是打制而成,比较粗糙,其中陶寺遗址出土的磬距今已有4200年的历史,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磬。

《尚书·禹贡》:“峄阳孤桐,泗滨浮磬。”因为石在水中,宛若漂浮之状,故称为“浮磬”。泗水位于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家乡,孔子曾在这里传道授徒。磬石就出产在泗水之畔,这里出产的石磬清亮悠远,远近闻名。另外,泗水的下游安徽灵璧磬云山出产的石磬又称灵璧石。

1950年,在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出土了虎纹石磬,长84厘米,宽42厘米,厚仅为2.5厘米。整体呈鲸鱼头形,上面的虎形线条流畅,威猛刚劲.据测定,该石磬用灵璧石做成,距今已有3300历史。有5个音阶。由其质地和精美程度来看,它 很可能脱离了实用范畴,极有可能是用来祭祀的。

磬是远古时代的乐器之王,磬有单独一只的,称之为特磬,也有成组的,一般是十六枚一组,称之为编磬,又叫离磬。大家熟知的曾侯乙墓有出土的编钟,其实还有编磬。

《诗经·商颂》中有:既和且平,依我磬声。磬的发声悠远,清脆嘹亮,古朴典雅,代表秋季万物成熟,用来祭祀山川和祖宗。磬乐由宫廷乐队演奏,多出现在祭祀和庆典等大型活动场合。《周礼》中记载周代有专门教授击磬的磬师。相传舜时有大型乐舞名《大韶》,又名《大磬》。《论语》上说,孔子在齐国时听了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这种音乐的魔力。

有个成语叫室如悬磬,说得是这样一个故事。当时齐国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者乙喜去慰劳齐军,其实就是想通过外交手段劝退齐军。齐孝公就问,如今我们大军压境,鲁国人都害怕了吧?乙喜说,小人害怕,君子却不害怕。齐孝公说,“室如悬磬,野无青草”( 百姓家里一无所有,你们国库空虚),凭什么不害怕。乙喜回答说,我们依仗先君周公和贵国先君太公。当初天子分给始祖周公和太公土地,叮嘱两国要辅助王室,子孙后代互不侵害。你们来讨伐我们,是想让我们认错,并不是想灭亡我们。如今我们知道自己错了,相信你们也不会贪图土地而丢弃先王的遗命,只有凭这个才能使天下诸侯信服。于是,齐鲁讲和,齐国撤兵。

这里室如悬磬,是说室内像悬挂的磬一样空无所有,借指贫穷。 但是磬如何指一无所有,辞书语焉不详。原来,古代有悬乐制度。所谓悬乐就是钟磬一类悬挂的乐器,根据身份地位的高低,悬乐有不同的规格,如天子四面墙都可悬乐,诸侯是三面,卿大夫两面,士只有一面。要演奏这样大型的编组乐器,需要有较大的空间,类似今天的音乐厅。除了悬挂的乐器外,没有其他的多余之物,所以指代空、无之意。

还有一个与磬近似的字“罄”,要注意两者的区别,“罄”的本义就是空,成语有“罄竹难书”,这里的竹,是竹简,是古代书写的媒介。表面意思是,把竹简用完也写不尽罪恶,指人罪大恶极。两个字有时可通用,“室如悬磬”也可写作“室如悬罄”,在这里,“罄”是“磬”的通假字。

“罄竹难书”的“罄”不应写为“磬”,“缶”是该字的核心要素

“罄竹难书”一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其意义就是:用尽所有的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来泛指事实多,写不完。其意义非常明确,并无争议。

但是,我们在使用中却经常出现“磬”“罄”相混的情况,而且相当普遍。《辞海》、《辞源》以及《汉语大词典》都明确说明“磬”“罄”是互通的。其实,这种混用不是近代才有的情况,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览冥训》:“磬龟无腹,蓍策曰施。”《玉篇》也解释说:“磬,或作罄。”清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磬,假借为‘罄’。”所以,“磬”“罄”混用的情况在古代已经是比较常见了。

那么,这两个字有没有区别呢?最初就理应互通的吗?显然不是,语言的使用也是讲求经济原则的,最初产生时不会以两字来表示一个意义的。说到这里有人会较真,难道真的没有两字表示一个意义的?“狗”“犬”不是吗?“猪”“豕”不是吗?其实最初还真不是表示一个意义,是有所别的。

为了寻找“罄(磬)竹难书”的真身,这里我们从形体上来看看,到底谁才是“正宫”吧。

“磬”字古文字形体如下:

甲骨文“磬”

篆文“磬”

从“磬”字的甲骨文形体清晰可见,字形正像一手持敲打工具敲击石片之形,上部像草的形体则是系石片的绳子,以便把石片悬挂起来,便于敲击产生悦耳的声音。“磬”字的意义已经非常清晰,就是一种石头制作的敲击乐器。这大概就是较为早期的乐器了,制作简单,操作简便。“磬”字的发音极可能就源于敲击这种石制乐器而发出的声音,其上古音为kʰieŋ大概就是对敲击声的模拟。

(石片乐器图)

《吕氏春秋》载:尧命夔击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兽”。据说,这种磬在商代已经广为流传,成了宫廷乐队的必备乐器之一。

“罄”字则产生较晚,我们只见其篆书形体,其形体如下:

篆文“罄”

该字之所以产生较晚,从器物产生的先后我们也可以得知其原因。“缶”作为一种瓦器,肯定是晚于简易的石器的,“罄”字晚于“磬”也是理所当然的,并无异议。

“缶”作为盛水、酒的器皿,后来也作为乐器,庄子之妻去世之后,他就“击缶而歌”。2008年北京奥运会亦有场面壮观的《击缶而歌》。

北京奥运会击缶表演

“罄”字的字典基本都认为本义为器中空,《尔雅》、《玉篇》、《广韵》都解释“罄”为“尽”义。在文献用例中也多为“尽”义,《晋书·王衍传》:“数年之内,家资罄尽……”唐韩愈有诗《东都遇春》:“为生鄙计算,盐米告屡罄。”

其实,作为字形和用义,我们认为“罄”与“磬”本义都是一样的,皆为敲打乐器,而非器中空,或尽义。“罄”与“磬”二者的区别只是敲击乐器的材质、形状不同,“罄”为缶制造乐器,“磬”则为石制乐器。

“罄”是后于缶而产生的乐器,不论是“秦王为赵王击的缶”还是庄子的“击缶而歌”,最初就是缶。大约到了中世纪以后,缶就被铜罄所取代,当时有碗大小的罄,称之为“碗罄”。

碗罄

既然二者都可以作乐器用,那么为何“罄”后来意义则专指器中空、用尽了呢?其实,这和“罄”的用材有关,“罄”是用缶制作的乐器,缶须中空才可以敲击出悦耳清脆的声音来。这一常识我们再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而石材或者玉片做成乐器则完全不同,其声音是否悦耳动听与石片或者玉片薄厚或者形状有一定的关系,同缶是完全不同的。

“罄”这一明显的中空特点就被凸显了出来,以表示中空、尽义。后来,便专门用于表示这一意义,表示乐器则都用“磬”来表示了,不论材料为玉、石还是金属。

古代二者在表示“尽”义之时,二者可以通用,只是因二者音近互通。如今,“罄竹难书”我们也只能用“罄”,而不能再用“磬”了,字典中也只可见“罄竹难书”,只有这样才是符合造字和用字逻辑的。

因此,汉字形体学习和分析会加深我们对词语的理解,下面的魔法汉字儿童拼偏旁部首组合玩具很有趣,感兴趣的家长可以送给孩子,让孩子从小懂得汉字的奥秘!

“罄竹难书”的“罄”不应写为“磬”,“缶”是该字的核心要素

“罄竹难书”一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其意义就是:用尽所有的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来泛指事实多,写不完。其意义非常明确,并无争议。

但是,我们在使用中却经常出现“磬”“罄”相混的情况,而且相当普遍。《辞海》、《辞源》以及《汉语大词典》都明确说明“磬”“罄”是互通的。其实,这种混用不是近代才有的情况,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览冥训》:“磬龟无腹,蓍策曰施。”《玉篇》也解释说:“磬,或作罄。”清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磬,假借为‘罄’。”所以,“磬”“罄”混用的情况在古代已经是比较常见了。

那么,这两个字有没有区别呢?最初就理应互通的吗?显然不是,语言的使用也是讲求经济原则的,最初产生时不会以两字来表示一个意义的。说到这里有人会较真,难道真的没有两字表示一个意义的?“狗”“犬”不是吗?“猪”“豕”不是吗?其实最初还真不是表示一个意义,是有所别的。

为了寻找“罄(磬)竹难书”的真身,这里我们从形体上来看看,到底谁才是“正宫”吧。

“磬”字古文字形体如下:

甲骨文“磬”

篆文“磬”

从“磬”字的甲骨文形体清晰可见,字形正像一手持敲打工具敲击石片之形,上部像草的形体则是系石片的绳子,以便把石片悬挂起来,便于敲击产生悦耳的声音。“磬”字的意义已经非常清晰,就是一种石头制作的敲击乐器。这大概就是较为早期的乐器了,制作简单,操作简便。“磬”字的发音极可能就源于敲击这种石制乐器而发出的声音,其上古音为kʰieŋ大概就是对敲击声的模拟。

(石片乐器图)

《吕氏春秋》载:尧命夔击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兽”。据说,这种磬在商代已经广为流传,成了宫廷乐队的必备乐器之一。

“罄”字则产生较晚,我们只见其篆书形体,其形体如下:

篆文“罄”

该字之所以产生较晚,从器物产生的先后我们也可以得知其原因。“缶”作为一种瓦器,肯定是晚于简易的石器的,“罄”字晚于“磬”也是理所当然的,并无异议。

“缶”作为盛水、酒的器皿,后来也作为乐器,庄子之妻去世之后,他就“击缶而歌”。2008年北京奥运会亦有场面壮观的《击缶而歌》。

北京奥运会击缶表演

“罄”字的字典基本都认为本义为器中空,《尔雅》、《玉篇》、《广韵》都解释“罄”为“尽”义。在文献用例中也多为“尽”义,《晋书·王衍传》:“数年之内,家资罄尽……”唐韩愈有诗《东都遇春》:“为生鄙计算,盐米告屡罄。”

其实,作为字形和用义,我们认为“罄”与“磬”本义都是一样的,皆为敲打乐器,而非器中空,或尽义。“罄”与“磬”二者的区别只是敲击乐器的材质、形状不同,“罄”为缶制造乐器,“磬”则为石制乐器。

“罄”是后于缶而产生的乐器,不论是“秦王为赵王击的缶”还是庄子的“击缶而歌”,最初就是缶。大约到了中世纪以后,缶就被铜罄所取代,当时有碗大小的罄,称之为“碗罄”。

碗罄

既然二者都可以作乐器用,那么为何“罄”后来意义则专指器中空、用尽了呢?其实,这和“罄”的用材有关,“罄”是用缶制作的乐器,缶须中空才可以敲击出悦耳清脆的声音来。这一常识我们再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而石材或者玉片做成乐器则完全不同,其声音是否悦耳动听与石片或者玉片薄厚或者形状有一定的关系,同缶是完全不同的。

“罄”这一明显的中空特点就被凸显了出来,以表示中空、尽义。后来,便专门用于表示这一意义,表示乐器则都用“磬”来表示了,不论材料为玉、石还是金属。

古代二者在表示“尽”义之时,二者可以通用,只是因二者音近互通。如今,“罄竹难书”我们也只能用“罄”,而不能再用“磬”了,字典中也只可见“罄竹难书”,只有这样才是符合造字和用字逻辑的。

因此,汉字形体学习和分析会加深我们对词语的理解,下面的魔法汉字儿童拼偏旁部首组合玩具很有趣,感兴趣的家长可以送给孩子,让孩子从小懂得汉字的奥秘!

六年级第11课《故宫博物院》+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笔记汇总

小学友们,你们去过北京的故宫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略读课文,材料一按照参观路线,由南到北依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等。如果你还没有去过故宫,不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了解故宫的一份有用的资料。

首先来了解一下生字词语:【玲珑奇巧】形容小而奇巧,精致奇特,现也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望柱】也称栏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

【鸣钟击磬】简单说就是演奏乐器的意思。鸣,撞击。钟,本义是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击,敲打。磬,古代的一种乐器,击之而鸣。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井然有序】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近义词:矫健——强健 缭绕——萦绕 肃穆——肃静

辉煌——灿烂 悠扬——婉转 玲珑奇巧——玲珑剔透

反义词:矫健——蹒跚 巨大——细小 宽阔——狭窄

辉煌——阴暗 绚丽——暗淡 迥然不同——大同小异

词语搭配:(玲珑奇巧)的角楼 (宽阔)的广场 (威武)的铜狮

(湛蓝)的天空 (庄严肃穆)的气氛 (明显)的变化

(宏伟)的建筑群 (和谐统一)的布局 (矫健)的金龙

其次,我们来学习文章内容,先来看材料一的内容: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故宫概况。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规模、总体特征等。“城中之城”写出了故宫规模之大,地位非同寻常。“最大最完整”和“有近六百年历史”则显示了故宫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第2自然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故事的整体布局及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3—15自然段)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风格、用途等。第二部分又分为两个层次来分别介绍故宫的“三大殿”和“内廷”

第一层(3—10自然段)介绍了故宫的三大殿。我们依次来看:

第3自然段:按空间顺序,由外而内,由南至北进行说明。顺序为:天安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河—太和门。“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内金水河的美丽。

第4自然段:总体介绍三大殿。“矗立”意思是高耸地立着,用在这里突出了三大殿的雄伟壮观。本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数字加以说明,从“台基”“栏杆”“排水管道”等方面介绍了三大殿设施的奇巧,说明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第5自然段:介绍“太和殿”的规模、建筑艺术风格。“湛蓝”的意思是深蓝色,深蓝色的天空衬托着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十二根”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太和殿气势雄伟的特点,并用“金黄色”“红色”“朱”等表示颜色的词语描绘出太和殿外观色彩的鲜明,突出了它的富丽堂皇、大气庄重。

第6自然段:用“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等方位词语准确地介绍了太和殿的内部布局。本段详细介绍了太和殿大殿中的龙,“龙”在古代是地位的象征,一般只有帝王才能用,这里着力介绍大殿重点“龙”,显示了太和殿的威严地位。

第7自然段:介绍三大殿的特殊位置,“中轴线”是指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三大殿建在中轴线上,突出了三大殿的重要地位。

第8自然段:介绍太和殿的用途。“鸣钟击磬”“乐声悠扬”“烟雾缭绕”三个词描写了太和殿举行大典时庄重威严、礼乐齐鸣的情景,说明了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第9自然段: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中和殿的建筑风格和用途——大典时,供皇帝休息的地方。第10自然段:一句话简单介绍了保和殿的用途——殿试的地方。到此,三大殿都已经介绍完毕,接下来就是第二层次(11—15自然段)介绍了故宫的“内廷”

第11自然段:是过渡段,用空间顺序的描写,介绍了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引出下文对“内廷”的介绍。第12自然段介绍了乾清宫的用途。第13 自然段介绍交泰殿、坤宁宫。第14自然段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后三宫与前三殿的不同。第15自然段,介绍御花园的布局、环境。“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这一词语把御花园与前文介绍的宫殿的建筑特色做了区别,更好地突出了故宫建筑样式丰富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介绍景山及站在景山上看故宫的景象。“井然有序”突出表现了故宫整体布局的和谐统一。“惊叹”作者惊叹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严谨精神。

【材料二】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太和门西的贞度门失火,火势蔓延至太和门、昭德门等。“两天”从侧面表现出了故宫建筑所用木料之多,令人惊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为了光绪帝大婚,无数能工巧匠“重建”太和门。“惟妙惟肖”表现了能工巧匠技艺的高超。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本次“交流平台”围绕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展开,对本单元课文中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了回顾和梳理:①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阅读。②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③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交流范例】:⑴阅读比较长的文章或者多则材料时,要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快速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浏览一下即可。⑵可以先看段首,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任务找到有用 的内容解决问题。如阅读《宇宙生命之谜》这样的说明文时,读每个自然段的段首句就可以知道每段的主要内容,与阅读目的关系不大的可以大致看看,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⑶当有很多材料时,课根据阅读任务来辨别重点阅读哪则材料,如《故宫博物院》是由四则材料构成的,每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如果是为家人讲解故宫景点,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一的第5、6、8自然段和材料二。

二、词句段运用,(一)阅读语段,感受其中主要角色入迷的样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片段都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入迷的样子,有的片段还抓住了旁观者的感受、人物嘴里发出的声音、脸上的神态来表现人物入迷的样子。还有的片段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入迷的样子。

参考例文:一回到家刘冰就跑进卧室,从书包中掏出那本书坐在书桌前读了起来。只见他一会儿皱眉,似乎在为主人公担心;一会儿露出浅笑,好像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一会儿脸上气鼓鼓的,好像在痛恨命运强加给主人公的不公。他是这样入迷,完全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窗外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风夹着雨水斜飘进窗户,打湿了他的头发,可他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

(二)这段话摘自《宇宙生命之谜》,告诉了我们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这段话是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采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的表达方式列举相关条件,条理清楚,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运用这种分条列举的表达方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非常简洁、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此外,还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词语来说明观点。

参考例文:“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亲爱的妈妈,请您允许我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吧!踢足球有很多好处:一是能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肺活量增强;二是能强化腿部的骨骼,使骨骼更坚固粗壮;三是能提高免疫力,使身体更健康;四是能够在和队友的沟通中学会更好地建立友谊,培养团队精神。

六年级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知识点汇总笔记,帮助学生学习

六年级第9课《竹节人》笔记,知识点已经总结好,快来学习吧

成语故事《罄竹难书》: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罄竹难书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归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释义: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书:写。罄竹难书,意思是用尽楚、越两地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来就用“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1、 西汉末年,王莽鸩杀汉平帝刘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新。

2、王莽取得政权以后, 对内实行了一系列违背人心的复古改制。 他提出实行“王田”制度, 规定全国民间土地收归国有, 企图恢复古代井田制。

3、王莽另一个经济措施, 是实行五均、 赊贷与六筦,以控制、垄断工商业和放利取息,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4、王莽在钱币制度上曾经四次改革, 每次改革无不是以小易大、 用轻换重来搜刮人民的财富, 弄得社会更加混乱, 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5、王莽又大兴土木, 在长安城南占地万亩, 大修王家的九庙。庙殿建造都是上好木料, 用金铜雕饰,耗费无数金银。 劳累而死的工匠, 尸体堆积如山。

6、王莽又频繁发动侵略战争, 引起了四方少数民族的反抗。 几十万军队连年在边境作战, 开支负担都落在农民身上, 使很多人惨死在残酷的剥削和劳役之中。

7、王莽这些倒行逆施的内外政策,全国上下无不怨声载道。西州上将军隗嚣在讨伐王莽的檄文中,列举了他的种种大罪,说即使用尽楚越两地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由来之一。

8、后由于广大农民百姓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当时有“赤眉”,“绿林”二支起义军最具代表性,拥有几十万人进攻长安使得王莽政权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东汉时产生的三互法,堪称察举制的时代烙印

在隋唐之前,政府官员的选拔历来是依“察举制”来实施并执行的,这个选拔制度从汉朝到隋朝,持续了约有六七百多年时间。

在东汉时期,又产生了“三互法”,这条法规是对“察举制”的补充和约束,按史书查询,最明确的记录是在《后汉书·蔡邕传》中。

《后汉书·蔡邕传》:初,朝议以州郡相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至是复有三互法,禁忌转密,选用艰难。幽冀二州,久缺不补。

现存通用的《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人范晔,在他之前,还有三国时吴人谢承著的《后汉书》,其中提到过一则“三互法”的案例:史弼迁山阳太守,其妻巨野薛氏女,以三互自上,转拜平原相。

三互法产生的原因

三互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察举制”的渊源。“察举制”是在汉武帝时确立,此后数百年中,举官的内容最常见是孝廉和秀才。顾名思义,孝廉就是以“孝行”为考核目的,而秀才就是以“才学”为考核目的了。

汉武帝时期又“独尊儒术”,所以秀才读得最多的书便是儒家经典。当然习读法律,兵法,方术等书籍也有对应的举官内容,只不过相对来说,较为少见一些。

“察举制”发展到了东汉时期,特别是光武帝刘秀开国之后,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简单的来说,就是:地方上的大家族开始垄断察举名单。产生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二:

第一,地方官员为了照顾地方大族,把察举的名额优先给大族子弟;

第二,地方大族因为门生、故吏、联姻等客观利益因素,他们会选择私利而不避亲。

这也就是《蔡邕传》提到的“州郡相党,人情比周”的写照。(州郡地方人互相结为同党,因为人情而营私利)

蔡邕画像

为了解决这道难题,东汉朝廷开始制定出“三互法”,内容就是: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意思是:朝廷在任命地方官员时,需要考核他籍贯、联姻这两种情况,不能在自己和妻子的籍贯做官。

具体操作可以看谢承书中史弼的案例:山阳太守职位空缺,尚书台最初拟定继任者是史弼,结果在复核时发现史弼的妻子是钜野县人(钜野属于山阳郡),于是史弼被改安排去了平原国做国相了。

“三互法”也就是任官回避制度的一种,其正面意义是朝廷希望每位地方执政官员能够公正无私,不为人情所动,从而维护中央集权的稳定;但这个制度在执行起来仍然有操作难度:因为高官所在的大族之间经常互相联姻,导致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以致于尚书台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人选出任地方(禁忌转密,选用艰难),例如《蔡邕传》提到的“幽冀二州,久缺不补”。

例如,蔡邕的母亲是陈郡袁氏,杨彪的母亲是龙亢桓氏,妻子是汝南袁氏,袁隗的妻子是扶风马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蔡邕看到这种选官困局,于是上书给汉灵帝,希望能够临时网开一面,允许本地人出任本地方官,结果,汉灵帝权衡再三,还是不敢开这个口子,否决了这个提议。

交州土皇帝士燮

在汉末乱世时,因为割据军阀之间常年混战,也出现了不少违反三互法的个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朝廷衰弱,无力对地方割据行为采取行动,为了一时稳定,只能默许他们的割据行为。这也算是一种利益权衡后的结果吧。

最经典的个案,应该是辽东公孙度和交州士燮。公孙度是在董卓秉政时,接受中郎将徐荣的建议,后来导致公孙度及其子孙割据辽东几十年,最后还是在曹魏帝国时(238年),司马懿率军剿灭的。只是没人明白董卓当初是怎么想的。

本文来谈一谈士燮。

士燮铜像

士燮是交州苍梧郡广信县人,他的祖先本来是居住在鲁国汶阳(今山东汶阳),在王莽之乱时,举家至交州避难,交州也就是现在广西、越南一带,经过了一百多年的繁衍,已经成为了本地的大家族。

在乱世时,交州刺史朱符被乱兵所杀,交州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身为交阯太守的士燮自作主张,表奏三个弟弟也坐镇地方:士壹为合浦太守,士䵋为九真太守,士武为南海太守。

由于三互法的限制,士燮不能表自己为交州刺史。而实质上,他的家族已经把交州牢牢控制住了,自己也成了交州的“土皇帝”。

《三国志·士燮传》: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他不足踰也。

后来,东汉朝廷定都许县,在曹操控制下,开始用皇权干涉地方,试图消除军阀割据。

朝廷先是派出张津担任交州刺史,士燮也只能接受,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张津又被部下杀害,与曹操保持敌对的荆州牧刘表则有心控制交州,便派零陵人赖恭抢先来宣布接替。

士燮当然知道赖恭不是由朝廷正儿八经任命的,但又不敢得罪刘表,正处于两难境地,这时候曹操控制的朝廷,在不能及时安排继任人选时,就赶紧下诏,正式承认士燮对交州的控制特权: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

这份诏书中,虽然在文字表面上并没有违反“三互法”,去给予士燮以交州刺史的官职,但在实权上,曹操已经默许士燮在交州拥有最高行政权了。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平定荆州,但转眼又在赤壁败给孙权,刘备又拿下荆南四郡,曹操彻底失去了对荆南的控制,也失去了与交州士燮的沟通途径;

建安十五年(210),孙权派步骘来试图控制交州,士燮与其达成政治同盟,从此投靠孙权。士燮活到黄武五年(226)逝世,终年90岁,终其一生,他控制了交州四十多年。由于他对孙权忠心耿耿,孙权也给予他在交州的充分特权。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孙权形象

也就是等他死后,孙权才派吕岱为交州刺史,把试图继续割据的士燮的家族一举铲除,此后,交州成为孙权的地盘。

真正违反三互法的案例

如前文所说,士燮的案例只是“接近违法”,曹操和孙权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去笼络士燮,默许了士燮在本族所在地的割据行为,而实际上,曹操还真的做过两次违法“三互法”的事。

第一件就是广陵人陈登的故事。

陈登出身广陵地方大族,祖辈都有人做过朝廷高官,当时陈登家族依附吕布,但对吕布心怀不满。建安二年(197),吕布有心与曹操和解,便派陈登出使许都。

其实,曹操和吕布都是各怀鬼胎,表面上双方达成和解,暗地里,曹操还是希望有机会铲除吕布,而陈登在出使时,也向曹操表达了同样的愿望。

于是,曹操违反“三互法”,通过朝廷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希望他能在广陵组织起对抗吕布的军事力量,两人告别时,曹操还拉着陈登的手,郑重地说:“东方的事,就交托给你了。”

——在这次违背“三互法”的任命中,曹操看中的是陈登及其家族在广陵郡的实力。后来,陈登也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在围剿吕布的战役中,陈登家族的人首当其冲,为铲除吕布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吕布和陈登

后来陈登长期坐镇广陵,抵挡来自江东孙策扩张的压力,只可惜早死,曹操为此叹息不已。

在和平时期,汉灵帝宁可地方官职空缺,也要坚持“三互法”,而在乱世中,为了获取利益,曹操还是会选择妥协。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建安年间,同样也是曹操,他任命张既为雍州刺史也是一起“典型的违法案例”。

因为张既是左冯翊人,左冯翊又是属于雍州辖内,这就是违背了“三互法”。这这件事中,曹操可不是看中张既的家族影响力,因为张既出身寒门,既没有家族背景,也没有家族势力,曹操看重张既,完全是认可张既的能力。——当然,曹操已经控制了汉廷,这是他的意愿,皇帝也管不了了。

甚至在张既上任前,曹操还勉励张既说:“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衣绣昼行”是当时的一个俗语,和现代成语“衣锦还乡”相似。大意是:有权有势了,穿上好衣服就应该在白天出去,给别人看,就应该炫耀。

后来,张既可谓鞠躬尽瘁,一直到死,都在雍州、凉州两地平定叛乱,成了曹魏帝国的功臣。

诸葛亮的反向神操作

当然,陈登和张既也只是个案,正因为大部分官员还是严格按照“三互法”来执行,我们是不能下结论,说曹操根本无视“三互法”,而实际情况应该是,曹操用人不拘小节,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而且他用人成功,也证明了他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在蜀汉帝国也有类似情况,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也深知只有本地人才能稳定地方,但是如果这么做,就等于是违反“三互法”了。

诸葛亮看中的人才是建宁人李恢,想任命他为建宁太守,诸葛亮为了不违反“三互法”,便想了一个妙招:他让李恢把家人全部迁入汉中,然后把李恢的籍贯改成汉中,如此,“汉中人”李恢担任建宁太守,便是正当的任职了。

李恢画像

《三国志·李恢传》:更领建宁太守,以还居本郡徙居汉中。

这种另辟蹊径的妙招,也真亏得诸葛亮想得出来啊!

与其共生,不与其亡

在曹魏开国之初,由尚书陈群完善并开启了“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也是对“察举制”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到了晋代更是形成稳定的官员任命制度,一度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尴尬局面,但这确实是察举制的最终形态了。

而在这百余年里,“三互法”仍然发挥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世族大家的在政治网络上的野蛮扩张。

两晋的乱世也与汉末乱世一样,只要是乱世,规则就有可能被打破。侨居江左的世族子弟们,他们的籍贯和郡望都标注在中原,如此,“三互法”的对他们的任官就无法起效了。世族靠着联姻等手段,在政治圈中侵蚀着中央集权,在东晋,权臣弄权也不再是新鲜事。

科举考试最后一关:殿试

到了隋唐之际,科举制的出现并完善,给予了寒门登位政治高层的公平竞争的机会,从此宣告了延续几百年的察举制的灭亡,而与察举制共生的“三互法”并未与其一同消亡,“三互法”所带来的“任官回避制度”却一直保留了下来,一直到今天这个现代社会,仍然发挥着影响。

这段制度历史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很简单:落后腐朽的制度必将灭亡,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制度将会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