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玩火的人生
关于人类创造文明的标志,有的说是文字的出现,也有的说是火的使用,我支持后者。我们没见过动物的文字,但这并不能说明动物没有文字,或许它们也像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文字信息,只不过暂时还不被我们所认知呢?但我却从没有见过或是听说过哪种动物会使用火。
火似乎是专门为人类所服务的,人类有了火,就有了文明,有了文明,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火是真的好,即便是再无尽的黑暗,也无法吞没掉哪怕是一丝将残的星星之火。火焰不仅用途广,还格外悦人的眼目。我喜欢看一团团熊熊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木柴,然后又兴奋地往空中窜;我还喜欢守着一盏油灯,看豆大的火苗随着细小的微风,倔强而又随心地快乐舞蹈,将周围映出的影子顽皮地拉短又拉长。
大人们会合理恰当地使用火,我们的祖先用火烹煮秀色可餐的美食,饱了我们的肚腹,强了我们的筋骨;我们的祖先用火冶炼出厚朴端庄的青铜器,震撼了我们的眼目,谱写了我们的强盛;我们的祖先用火烧制出精美绝伦的瓷器,灿烂了我们的文明;光辉了我们的历史;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火,一旦到了小孩子的手中,无一例外的都变成了一道玩具。似乎每个小孩的童年都玩过火,我也不例外。
最初蛊惑我玩火的人竟然是我的二伯,那时我还没曾上学,刚刚对发生过的事才有了浅浅的记忆。临近过年,我作为家里的男丁第一次跟随着长辈们去给已故多年的老祖母上坟烧纸。那块老坟离我家很远,似乎是刚刚下过一场不小的雪,雪下面覆盖着孱弱的麦苗。一路上我因漫长的路途和脚下越积越厚的污泥而埋怨不迭,直到我看到大人们严肃的脸。
我们那没有塑造坟墓的风俗,无论是生前多荣耀体面的能人,还是生前多窝囊贫苦的光棍,他们死后的待遇都一样——田地里一个与野草和庄稼为伴的孤零零的土堆。
当我的那些哥哥们忙着去放炮的时候,我却在一边认真地看着二伯。并不是我不喜欢放炮,而是我发现了一个比炮仗声更能吸引我的东西。二伯正蹲坐在老祖母的坟前认真地往那一堆飘荡着灰烬花的火焰里添着一张张划开的黄纸。嘴里还念念有词:“奶奶爷爷们,过年了,我来给你们送钱了……”那样子就仿佛他眼前的不是一个土堆,而是满脸慈祥的老祖母。二伯神情严肃,声音也念叨地极低,但他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听得格外清晰,也牢记在了心里。
上坟回去后我便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玩火。
在家人们都忙着庆贺春节的那个夜晚,我却摸到了一个打火机和几张爷爷的报纸,跑到家门口鬼使神差地烧起火来。那时候打火机还并不普遍,人们用得更多的还是洋火,但我家的男人几乎都会抽烟,悄悄地摸出个点火的东西并不困难。
在一团祥和的除夕夜晚焚纸,而且还是在刚刚贴好春联的大门口焚纸,这样的的行为在我们那是格外不吉利的,但这吉利与不吉利的观点在一个孩子心中是完全不存在的。我一边烧着报纸还一边学着二伯的样子絮絮地念叨着,幼小的我心中似乎真的以为我的这一举措是在向老祖母送着另一个世界里可以流通的钱,尽管这位老祖母仅仅是只言片语模糊地存在我的记忆中。
火不仅可以取暖做饭,火还代表着神秘和纪念,这是我对火的第一印象。
现实也确实这样,人们祭奠鬼神,火便充当起了沟通两个世界的神秘媒介:在人间尽职尽责了一年的灶王爷,要靠着火的焚烧才能顺利地回到天上;写满人们祈求的黄表,需要靠着火的焚烧才能送达到各路神仙面前;工匠们扎得堪称艺术品的纸人纸马,需要靠着火的焚烧才能跟随逝者到达另一个世界……
我对玩火的热衷,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我童年最顽皮的时期,也正是我玩火最频繁的时期。
我喜欢玩火,现在回想起来,我又突然说不上来那时玩火的心情到底是什么,是带着几分神秘?还是带着几分有趣?还是纯粹喜欢看火焰。看着那充满神秘的火焰将一张张完好的纸轻易地碾碎成一堆灰烬,看着火焰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听着火焰充分焚烧时所发出的“噗噗”声,在火光中我似乎能感受到我的脸也在火光的映照中兴奋地一明一灭。
小时候我因玩火挨过不少打,但我每次都记吃不记打。所幸我的每一次玩火都没有造成任何大小事故,因为每次玩火的时候我都小心翼翼,如果玩火有等级的话,我想我应该算得上高手,我会很有数地控制着火势的大小,让它既不会小得迅速灭掉,又不会大得让我控制不了,每一次玩火结束后我还会彻底地熄灭一切的火花。我深知“死灰复燃”这个浅显的道理。我想这和我因玩火而挨的打还有学校里老师在每个假期来临前反复教导着的“不准玩火”有极大关系。
我会点燃春天的杨花柳絮,我还会用柴火焖捂熟嫩玉米,甜地瓜,过年烧大锅台做饭的时候,我会瞬间变成一个称职的烧锅能手。但也难免一个冬天下来新衣服被火星燎出一个又一个不易察觉的窟窿。
我以为我很会玩火了,后来才知道我不过是一个在冬天寒冷的街头卖火柴的小女孩而已。原来比我玩火厉害的人大有人在,当然他们玩火也能玩出极大的乐趣来。
记得高中时期,校园的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盏孔明灯,那应该是某个男生向某个女生表白时燃放的。它随着火焰徐徐上升,在空中与远处的月亮交相辉映,然后又完美地在校园的上空中逗留了一阵子,引得下晚自习的学生们纷纷走到走廊欢呼着观看,待它完成了表白的任务后又渐渐地消失在更遥远的空中,似乎化作了天边的星星一般。
我突然想起这样完美的孔明灯我也曾燃放过。
有一阵子我格外热衷于燃放孔明灯,几乎达到了每晚必放的程度。当然不是景点里卖的那种十多块钱一盏的,而是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
制作孔明灯其实很简单,首先你需要寻一段铁丝,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在铁丝的中间缠上一团棉花,用点燃的蜡烛将融化了的蜡油均匀地滴在棉花上,然后再寻找一个塑料袋,将塑料袋的两个提手处用铁丝接好,一盏孔明灯便做好了。
做灯简单,放灯难。放灯需要两个人密切地配合,一个人捏住塑料袋的两角,将袋子提起,另一个人则在点燃中间棉花团的时候,及时地撑开塑料袋开口的两端,滴了蜡油的棉花很好燃烧,燃烧时所产生的热气也瞬间撑起了袋子,袋子里充满热气的时候两人一起松手,孔明灯便缓缓离开地面,在一片喝彩声和我们的仰望中缓缓向空中升去。
但并不是每一盏孔明灯都是升空成功了的,不是因为铁丝太沉,袋子太小而“坠亡”,便是因为棉花团燃起的火焰太大,炙破了塑料袋而失败,再就是孔明灯升到一半的时候被树枝或电线阻挡,从而失去了上升的道路,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燃放孔明的活动风靡一时,不知道是谁最先发明的,但却在我们孩童中间迅速地流传了起来,几乎每晚我们都会看到有那么一两盏忽明忽暗的孔明灯潇洒地划过空中,这种游戏最终也因着点着了几个乡间的柴火垛而一度被大人们禁止。
还听说过但却没见过的一种玩火,我曾在李佩甫先生的小说《城的灯》里读到过。好玩但是却比较残忍。
集上有卖的那种专门活捉老鼠的笼子,将捉到的老鼠身上淋上煤油,点燃后放开,煤油迅速地燃起,老鼠受热吃痛便飞一般地奔跑,速度极快,于是身上燃火的老鼠一边“吱吱”地惨叫着一边痛苦地往前奔跑,化成了一团奔跑着的火焰,待这团火焰不再奔跑时,也是这只老鼠命丧之时。
这个场面我能脑补出来,但是却从未玩过,一来是死老鼠常见,活老鼠难寻,即便是寻到了我也不敢用手去触碰;二来是煤油见不到了,这种在不通电的时候被称为“必备家用物资”的东西在如今很难弄到了;三是这种游戏很容易引起火灾,需要到冬天空旷无人的田地里玩才可;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觉得残忍,虽然老鼠令人讨厌,被捉住时免不了一死,但是罪不至于被火焚死。
与火有关游戏虽然有趣,但我更喜欢一个人玩火,玩火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了孤独。
现在的我已经很少甚至不会玩火了。
有一年秋天,我在乡镇的一所中学里代课,由于下雨的缘故,学校断了电,好在学校对面的超市里还有蜡烛卖,现在,我想除了供奉着神仙的家庭外,几乎没有人会买蜡烛了。
宿舍里就我自己,我点上了蜡烛,轻轻地打开了收音机,好让耳边有点声响,但又不至于吵到别人,我又给自己泡上了一杯茉莉花茶,做完这一切的时候,我又突然心血来潮,想看看书。烛光微微,忽隐忽现,从书本的情节中走出来后,听着窗外莎莎的雨声,望着眼前幽幽的烛火,心中还真有种夜雨秋灯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突然又想到了玩火,我用烛光点燃了一张纸巾,然后在空中快速地挥舞,就像《僵尸先生》里的林道长作法一般,随着火势的变大,宿舍的角角落落也被瞬间照亮,但又很快地随着火光的减弱而黯淡了下去。我突然发现,原来纸巾燃烧后的纸灰,和当年二伯在老祖母坟前燃烧的纸灰是一样的,燃烧后不仅轻飘飘地飞舞,纸灰在夜色中还会闪出一圈一圈的红色的火线,像昙花一现般快速而又灿烂地绽放着,宿舍里氤氲着烟火的味道。我像喝醉酒一般,一时间竟然想泪流满面,这些年来,家里不断有亲人像老祖母一般去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但我却很少到那几个孤零零的土堆前探望一番了。
我们每个人都在惨淡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尽管全力以赴,但眼前的光景仍然差强人意,甚至还会遍体鳞伤。我们常常喜欢把每个人的一生比作一盏平凡的灯,守着一弯清油,绽放着自己的焰火,有人穷尽一切,想要灿烂;有人默默独守,静静燃烧;有的甚至刚被点燃便被疾风无情吹灭……
如此看来,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孤独的。我开始渐渐明白为什么小时候的我更喜欢独自一个人玩火了,因为我的童年没有太多玩具,也没有太多朋友,我就像极了一团孤独燃烧着的焰火。小时候望着自己点燃的一团焰火我会莫名地兴奋,并不断给这团焰火添加燃料,希望自己的将来也能辉煌如斯,能够给他人带去温暖和光明,但兜兜转转回来后却才发现,自己不过是豆大的一盏油灯罢了。
我想每个人骨子里都是钟情火焰的,不然我们的文化里也不会流传下篝火的热情,烟花的浪漫,烛光的温馨,这份流传在骨子里的钟情,是无法被城市里灿烂辉煌的霓虹灯所覆盖掉的。就像我们灵魂最深处的那份不安的孤独,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找寻到我们,盼望着能够星火燎原。
作者介绍:孙情,喜欢写东西的普通90后中学思政老师。
壹点号孙情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知识点+图文解读
知识点
01学习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会写“柴、冷”等 13 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 17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重点)
3.联系实际生活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了解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难点)
4.关注小女孩的命运,同情弱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5.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02教材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以虚实结合的方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极度寒冷、饥饿、冷落的情况下,一次次划燃火柴,出现了不同的幻想,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全文以火柴为线索,从卖火柴到燃火柴,最后拿着燃后的火柴梗,带着美好的幻想幸福地死去。课文以美好的幻想和细节描写映衬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03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代表作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冰雪女王》《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04我会写
柴:chái(火柴、打柴、骨瘦如柴)旧:jiù(新旧、陈旧、旧衣服)
裙:qún(裙子、围裙、连衣裙)
怜:lián(可怜、怜惜、同病相怜)饿:è(饥饿、饿鬼、忍饥挨饿)
焰:yàn(火焰、烈焰、焰火)
蜡:là(蜡烛、石蜡、蜡笔)
烛:zhú(烛光、烛芯、烛台)
伸:shēn(伸长、伸展、伸手)
忽:hū(忽然、忽而、忽视)
板:bǎn(黑板、老板、板材)
富:fù(富有、富饶、丰富多彩)
颗:kē(颗粒、一颗、玉颗)
05我会认
卷:juǎn(卷尺、卷烟、胶卷)
燃:rán(燃烧、点燃、自燃)
晃huǎng(晃动、摇晃、晃眼)
划:huá(划船、划火柴、划桨)
06多音字
挣:zhèng(挣钱)zhēng(挣扎)几:jī (几乎)jǐ (几年)
晃:huàng(晃动)huǎng(明晃晃)喷:pēn(喷出)pèn(喷香)
07近义词
奇异一一奇特 穷苦一一穷困
慈爱一一慈祥温暖——暖和
精致——精巧 温和——和蔼
08反义词
飞快——缓慢 温暖——寒冷 精致——
粗糙慈爱——冷酷 明亮——暗淡
光明——黑暗快乐——痛苦
一向——偶尔 穷苦——富裕
暖烘烘——冷冰冰
09理解词语
精致:质量很好。
精,精巧,完美;致,精细,讲究。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慈爱:仁爱,喜爱。这个词一般用于长者对幼者。
灵魂: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旧时迷信的说法,指能离开肉体而存在的精神。)
拖鞋:后半截没有鞋帮的鞋。
摇篮:供婴儿睡觉的家具。形状略像篮子,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围裙:工作时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东西。
哆哆嗦嗦:哆嗦:由于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颤动。本课中的哆哆嗦嗦指饥寒交迫使小女孩浑身不住地颤抖。烤鹅:一种挂在特制的炉子里烤熟的鹅。
圣诞树:圣诞节用的松树、枞树,树上装饰着小蜡烛、玩具和赠送的礼品等。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多数教会规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大年夜: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叫除夕。富商:拥有大量财产的商人。
橱窗:指商店临街的玻璃窗,用来展览货物的样品。
喷香:形容香气非常浓厚。穷苦:贫穷困苦。
10句子解析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下着雪的大年夜,穿着一向是妈妈穿的又大又旧的拖鞋,根本是起不到保暖作用的,说明小女孩家很穷,她自己根本没有鞋。
2.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句话讲小女孩想从许多火柴里抽出一根来,擦燃了暖暖手,但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自己却燃掉一根火柴,她爸爸会打她的。难忍的寒冷逼得她顾不得挨打,终于抽出了一根。
3.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道“奇异”的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炉,得到了短暂的温暖和满足。在这雪花漫天飞舞的“又冷又黑的晚上”,这对于一个“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蜷着腿缩成一团”、“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的小女孩来说,实在是非常可贵的。
4.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对小女孩来说,这世界上没有光明,没有温暖。奶奶的出现使她无比留恋。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灭,慈爱温和的奶奶就会不见的。所以,她不顾一切,“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这句话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冷酷。5.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在小女孩所处的社会里,“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的、痛苦的生活,只有推翻人剥削人的社会。小女孩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幻想,正说明她在那个现实世界中有的只是寒冷、饥饿和痛苦。小女孩就是怀着这美好的幻想,被寒冷、饥饿和痛苦折磨死了的。
6.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死去的。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却又是“谁也不知道”的,说明了谁也不关心她。这些美好的愿望,与“谁也不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7.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小女孩长着一头金黄的头发,那头发打成可爱的卷儿披在肩上,可以看出,这是个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没有心思去关心自己的美丽,她一心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夜──一年的最后一天。在这样一个本应幸福温暖的夜晚,她却光着头,赤着脚,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着有钱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无可奈何地闻着街上飘着的烤鹅香味。只因为她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也必须出来卖火柴,为家里挣一点钱维持生活。多么“可怜的女孩”啊!这段描写,深深地透露出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
11问题归纳
1.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烘托了小女孩的孤独、可怜。对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文章接下来写的却是一个小女孩的悲惨故事,快乐的节日氛围更衬托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2.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那双鞋?作者着力描写那双大鞋是为了凸显小女孩家境贫寒。天冷极了,下着雪,小女孩连一双自己的鞋都没有,只能穿着妈妈的大拖鞋在路上走。她如此可怜还受到男孩子的嘲弄,让读者感受到小女孩的绝望和无助。
3.为什么小女孩没有注意到自己美丽的金发,却忘不了大年夜?她没有注意自己美丽的金发,是因为此刻她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无暇顾及这些;她忘不了大年夜是因为她对美味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的渴望。这样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4.女孩又冷又饿,为什么不回家?卖不掉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可见爸爸对她十分冷酷,没有父爱。“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写出了她家的贫穷,也进一步突出她的可怜。
5.“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指什么?指的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了。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对于她来讲,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只有“死亡”,多么残酷!
6.课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有什么作用?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环境, 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 体现了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12课文分段
第一段(1-4):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第二段(5-9):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第三段(10-11):写小女孩在大年夜悲惨地冻死在街头。
13课文主题
本课叙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14教材课后习题
2.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小女孩擦燃了五次火柴。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个烧得旺旺的大火炉,因为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因为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渴望在大年夜里得到节日的欢乐;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奶奶,说明她孤独、痛苦,渴望有人疼爱;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里,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这预示着小女孩即将死去。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
一、形近字我能分清。
纱( ) 苹( )饥( ) 眨( ) 沙( ) 平( )机( ) 乏(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和 ( ) ( )
觉 ( ) ( )
挣 ( ) (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例:一(扇)门 一( )屋子 一( )蜡烛 一( )画 一( )裂缝 一( )火柴 一( )光 一( )小楼 一( )拖鞋 一( )墙
四、我会选。
温和 温暖
1.党的关怀,( )了灾区人民的心。
2.昆明气候( ),四季如春。
强烈 热烈
3.( )的阳光下看书,对眼睛有害。
4.演出结束了,礼堂里传来( )的掌声。
孤孤零零 冷冷清清
5.车站上,只有一位小姑娘( )地站在那儿。
6.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奔向各自的教室,喧闹的操场一下子变得( )。
五、按要求写句子。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不改变这个句子的意思,换种说法)
六、根据课文内容用横线恰当连接词语。
幻想 渴望 现实
美丽的圣诞树 温暖 冻死慈爱的奶奶 幸福 痛苦喷香的烤鹅 食物 寒冷美好的地方 爱抚 孤独温暖的大火炉 欢乐 饥饿
参考答案:
一、略。
二、huó(和面)hé(和气) jué(觉悟) jiào(睡觉) zhēng(挣扎) zhèng(挣钱)
三、间、支、幅、条、根、道、座、双、堵四、1.温暖;2.温和;3.强烈;4.热烈;5.孤孤零零;6.冷冷清清
五、她不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