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节度使(节度)

节度使(节度)

宋江招安后,朝廷给出的官职很低?看看十节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水浒传》看到宋江招安后,就会给人一种很不爽的感觉,那就是梁山好汉遭到不公正待遇。

作为水浒世界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北边打得辽国俯首称臣,南边平定造反的方腊。

按说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怎么着也得封王封侯吧?结果一个不疼不痒的都统制就给打发了。

就都统制的官职还是给天罡正将的,地煞偏将赏赐的官职更低,就让人感觉很不公平。

那么问题来了,朝廷赏赐梁山好汉的官职到底算小吗?想获得节度使有多难呢?

1、朝廷起初压根不想给官职

宋朝民间有一句很有名的谚语:

“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张氏可书》)

什么意思呢?

如果普通百姓想要发家致富,就要跑到皇帝所在城池贩卖酒醋,因为购买的达官贵人多嘛。

那要是异想天开准备当大官的话,那干脆杀人放火落草为寇就行了。等到官府不能摆平的话。自然而然就会下旨进行招安,到时候就能混个一官半职了。

这就是曲线进入仕途的捷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宋江也是在走这个路子,但是宋江却走得异常艰难。

在梁山天降碣石大聚义之前,先后攻破掠夺了高唐州、青州、华州、大名府、东平府等处,还是对宋朝的基层统治造成了重创的。

由于宋朝官军没法摆平梁山,对梁山进行的两次征讨(呼延灼、关胜)也以失败告终,那招安梁山就不得不拿到台面上了。

在宋徽宗召开的御前会议上,御史大夫崔靖第二次提出了招安梁山(第一次是谏议大夫赵鼎),并且得到了徽宗的拍板同意。

宋徽宗对梁山的招安前后有三次,但没有一次承诺会给官职,所谓的招安只是赦免罪过。

第一次陈宗善招安,圣旨上是这么写的:

“尔宋江等啸聚山林,劫掳郡邑,本欲用彰天讨,诚恐劳我生民。今差太尉陈宗善前来招安,诏书到日,即将应有钱粮、军器、马匹、船只,目下纳官,拆毁巢穴,率领赴京,原免本罪。”

朝廷本来是想灭了你们这群草寇的,但是不忍心干戈涂炭,所以派老陈前来招安。

招安的交换条件是这样的:

山寨资产,全部充公;

拆毁山寨,以示诚心;

进京朝拜,表示臣服。

朝廷开出的加码就一个:

赦免罪过。

不论是上山前就有罪,比如杀人放火,偷盗抢劫;或者是上山后的罪过,落草就是死罪。现在全部赦免,恢复清白身份。

至于加官进爵,那就是想得美了!连金银赏赐都没有给!

朝廷的态度高高在上,我们来招安你,是给足你们草寇面子了;就这样的条件,你爱招安不招安,不招安立马派兵灭了你们!

所以最后谈崩了。

第二次是高俅招安,诏书是这么写的:

“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其为首者,诣京谢恩;协随助者,各归乡闾。”

圣旨的原意,是赦免梁山所有头领、喽啰的罪过,条件跟第一次一样。

但这次给出了安排方向,都给我老实回家去,该干嘛就干嘛去。

同样没有说过加官进爵。

当然,因为古代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被高俅给恶意断句(给宋江挖坑),导致二次招安又以失败告终。

其实就算不被高俅恶意断句,朝廷给出的招安条件还是没有加码,梁山好汉同样不会接受。

两次招安的博弈结果就很明显了:

朝廷这边的底线是:

我能来招安你们这群草寇,赦免你们犯下的死罪,那已经是法外开恩。

别踏马不知足了!

毕竟招安是朝廷跟草寇的妥协,朝廷的体面都没有了。

梁山的诉求也很简单:

不光要赦免罪过,还得索要官职,大小暂且按下不论。

但不给兄弟们安排官职,这安就是招不成!

2、朝廷的官职不是那么容易给的

等到梁山三败高俅结束后,朝廷其实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底牌了,那就只能满足梁山诉求了。

把官职给安排上。

所以第三次宿元景招安,诏书是这么写的:

“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给降金牌三十六面、红锦三十六匹,赐与宋江等上头领;银牌七十二面、绿锦七十二匹,赐与宋江部下头目。赦书到日,莫负朕心,

早早归顺,必当重用。”

这次是朝廷对梁山的三次招安中,措辞最有诚意的一次,也是条件开得最丰厚的一次:

其一、赦免罪过;

其二、按梁山划定的座次给赏赐,天罡地煞给予不同金牌、银牌,红锦、绿锦;

其三、承诺会给予官职,早晚必当重用。

但咱们也不必把这话当真,因为这明显是个活话,怎么说都是朝廷占理:

朝廷只说是重用,可说是重用到什么程度。

让你当提辖官,在朝廷看来是重用;让你当指挥使,在朝廷看来也是重用。

重用的衡量标准,在朝廷手里紧紧握着,他们怎么解释都行。

但这个条件已经很不错,至少承诺给你安排公职了,官大官小就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宋江一伙也接受这个条件,顺利就接受了招安,因为的确待遇不错。

但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圣旨上的活话头起到作用了,宋徽宗并未给他们安排官职。

原因是枢密院给徽宗打了个预防针:

“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

这些都是刚投降过来的草寇,怎么可能直接给他们加官进爵?毕竟无功不受禄嘛。

如果一招安就直接分派官职,那以后朝廷怎么自处?大家伙不都得落草为寇啊?

影响是很不好的。

而且直接原地提拔的话,对于那些正经走仕途的人,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别人寒窗苦读几十年,征战沙场一辈子,到头来获得的官职,还不如一群杀人放火的草寇。

寒心不寒心啊?以后朝廷怎么带队伍啊?

加官进爵也不是不可以,梁山好汉们得有功劳傍身啊,圣旨也没有说直接重用吧。

所以感觉被耍的梁山好汉很不爽:

“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

不过很快机会就来了,辽国南下侵占宋朝的山后九州,徽宗家委派宋江前去收复。

事前徽宗也给宋江亲口承诺:

“卿等休辞道途跋涉,军马驱驰,与寡人征虏破辽,早奏凯歌而回,朕当重加录用;其众将校,量功加爵。”

跟上面一样,这又是个活话头,“录用”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在徽宗手里。

所以宋江击溃辽国后,才算是真正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给梁山好汉了芝麻大小的官:

“加宋江为保义郎,带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副先锋卢俊义加为宣武郎,带御器械,行宫团练使;吴用等三十四员,加封为正将军;朱武等七十二员,加封为偏将军。”

宋江平定辽国后得到的皇城使,真的是非常不入流,排班朝贺都不能上殿的那种;卢俊义的团练使就更小了,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等,落草前就已经担任辞职了。

至于两人以下所封的正将军、偏将军,其实就是个虚职而已,所以梁山好汉很不爽。

不但吴用与一帮子水军头领商量反水,就连好气性的宋江都抱怨说:

“破辽受了许多劳苦,今日连累众兄弟无功,我自官小职微,因此愁闷。”

不过征方腊后给的官职还是挺高的,那些幸存下来的头领们,也没有再叫过屈。

反而是让高俅一伙眼红了:

“今日倒吃他做了有功之臣,受朝廷这等恩赐,却教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宋江与卢俊义这两位,被授予安抚使和兵马都总管,都成了地方军政一把手;吴用、呼延灼、关胜也是地方高级将领;其他正将都担任都统制(州府高级武官)、偏将担任了都统领(稍微次一点)。

但都是授予实际职务,可以走马上任的那种。

所以朝廷也不是不给官做,主要还是功劳没有立到位,毕竟征辽真的不算多大功劳。

3、节度使没有那么好当

可能在咱们的普通认知里,觉得征辽是地狱级的难度,平定方腊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其实在《水浒传》的设定中,征讨辽国可能比平定方腊更容易,毕竟梁山好汉一个都没死。

辽国简直就是个经验包一般的存在。

不光是梁山好汉暴揍过辽国,跟随高俅征讨梁山的十节度(王焕等),也是靠打辽国起家的。

十节度其实就是梁山招安的翻版,因为他们也是草寇出身,后来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

那您说他们是怎么混上节度使的?一接受招安就原地授予吗?怎么可能嘞?

书里明说了他们的遭遇:

“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少功名。”

十节度能做到许大官职,也就是被授予地方节度使,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就做到的。

那也是靠堆积功劳、靠征战沙场,一刀一枪慢慢给熬上去的,难度可能比梁山还要大。

梁山就进行了征辽和平方腊,十节度可是把辽国、金国、西夏、鬼方国,挨个给爆锤了一遍啊。

“有十节度使,多曾与国家建功,或征鬼方,或伐西夏并金、辽等处。”

十节度把宋朝周边的政权打一遍,可能也征讨过其他草寇,才混到了节度使的位置。

一句话,朝廷的官职不是那么容易给的,你得让朝廷看到你的“诚心”。

梁山好汉凭借征辽和平方腊这俩功劳,能混到都统制已经不错了,节度使是想都不要想了。

更惶惶论所谓的封王封侯呢?也就宋江死后被追封为灵应侯而已。

节度使是真的不好当,梁山好汉中混到节度使的,只有美髯公朱仝一个。

朱仝也是靠堆积功劳混上去的。

他先是担任保定府都统制,然后“管军有功”,再然后南渡抗金,“随刘光世破了大金”。

有了管军之功,再加上破金之功,以及其他未知的战功,才混上了太平军节度使。

哪有那么容易啊?

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咱们总觉得朝廷亏待梁山好汉了,其实看看十节度和朱仝的遭遇。

梁山好汉也不算被恶意打压。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节度使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他能够左右唐朝的命运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而造成安史之乱的则是藩镇割据,而藩镇的管理者则是节度使。节度使本来并不是一个常设的官职,为什么成为藩镇割据的最高长官呢 ?

造成藩镇割据的问题有些复杂,但跟节度使的设立是有密切的关系的。而节度使的设置跟唐朝的两个制度(均田制和府兵制)及唐朝整体的对外政策有关。讲清楚藩镇割据的根本原因就得从均田制和府兵制说起。

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

在介绍唐朝的兵制和田制之前,先来说明唐朝以前的田制和兵制。首先说兵制,汉朝时期采用的是义务兵制,就是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一般2年,遇到战事则可以延长。而到三国时期,由于总人口减少,魏蜀吴为了保障士兵的来源都采用了世兵制,出现了兵户,世世代代为兵,这在初期保障了士兵的来源,提高了战斗力。

但到了和平时期,由于并非常年有战争,因此兵户的地位常年下降,也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北魏也采用了世兵制,最后导致了六镇叛乱,北魏由盛转衰,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西魏宇文泰意识到世兵制的问题,于是创立了府兵制,府兵制的核心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老百姓按人口分田,平时务农,战时为兵,府兵所需粮食、兵器等均需自备。由于是均田制,所以府兵可以负担自己的兵器和粮食。等到战事结束,府兵解甲归田,防止将帅擅权。

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上的,所谓均田制就是按照人口来分配田地的土地制度,在北魏和唐朝前期施行。部分土地是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个人所有,而部分土地在其死后归还国家。而在北魏之前曾经实行过井田制、屯田制、占田制。

井田制是西周盛行的制度,所有的田都是国家的,画出一个个方块,把地皮分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屯田制是曹操创立的,利用士兵和无田农民去种地,以供养军队。占田制是西晋时期使用的,允许农民开垦荒地以占有土地,这是为了不让士族占领的土地荒芜而出现的土地制度。

节度使是怎么成为藩镇的最高长官?

只看节度使这个名字就知道它不是常设的官职。他是军事防御的产物,唐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周边的游牧民族抗衡。唐太宗与突厥签订渭水之盟就是实证,但总体来说唐朝前期是在扩张的。领土也在不断的增长,到了唐高宗时期领土达到最大,设置了六大都护府来管理新纳入的土地。

唐朝前期的扩张行动,与周边的游牧民族政权也结下了仇怨,唐朝强大时,周边游牧民族臣服,但唐朝不可能一直强大,到了唐玄宗后期,唐朝无力支撑对外扩张,领土已经足够大,再扩张成本更高,另外唐玄宗后期沉溺于享乐,不理朝政,导致了土地兼并的产生。

国土不再扩张就需要防御游牧民族的反扑,于是就会在滨江设置藩镇,藩镇也叫方镇,就是为了防御,而藩有保卫的意思,藩镇的最高长官就是节度使。

唐朝的行政区划是州县两级,大约有360个州,唐朝皇帝不愿意在州上再设置一个行政级别,以防止割据的出现,所以就把几个州设置为一个军区,称之为道。唐朝的道是以监察为主,并没有常设的长官。道有大将军一名为大都督,大都督持皇帝的“旌节”,被称为节度使。大都督行使完监察之权以后会将“旌节”归还皇帝,完成了作为节度使的使命。

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但此时的节度使并未像安史之乱时的节度使拥有军、政、财的大权。最初每个道设置采访使和节度使各一名,节度使管理军事,采访使负责检查本道刑狱和监察地方州县官吏,处置使则有便宜从事的大权。采访使和节度使是相互制衡的,但到了唐朝中期,唐朝的军事收缩,对外进攻变成防御,为了避免采访使影响军事行动,于是让藩镇的节度使兼领采访使,使得军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

而由于土地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失去了土地,没有办法再战时为兵,闲时务农,农民没有了土地,也就没有了收入,没有办法负担打仗使用的武器和铠甲,但为了能够防御游牧民族,唐朝开始实行募兵制,逐渐允许节度使自行募兵,以便更好的进行边疆防御。节度使又有了募兵权。

节度使既管理行政,又管理军事行动,还能进行募兵,已经开始尾大不掉。而唐玄宗根据军事防御的需要,又让节度使兼领数道的节度使,从而让节度使管辖的区域变得更大,慢慢就有了与中央对抗的实力。

最终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并一直困在藩镇割据的局面无法破解,最终被节度使朱温消灭。节度使的权力一直到宋朝建立才被削减掉。宋太祖赵匡胤知道藩镇割据的危害,于是不断削减节度使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最终节度使不再到州县管理,而成为一种荣誉,节度使的危害才完全杜绝。

节度使作为一个临时的官职,在唐朝的军事政策下慢慢变成正式官职,最后还灭亡了唐朝,直到宋朝才完全根除节度使的危害,可以说节度使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后又退出舞台,可算的上是时也命也。

宋江招安后,朝廷给出的官职很低?看看十节度的遭遇就知道了

《水浒传》看到宋江招安后,就会给人一种很不爽的感觉,那就是梁山好汉遭到不公正待遇。

作为水浒世界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北边打得辽国俯首称臣,南边平定造反的方腊。

按说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怎么着也得封王封侯吧?结果一个不疼不痒的都统制就给打发了。

就都统制的官职还是给天罡正将的,地煞偏将赏赐的官职更低,就让人感觉很不公平。

那么问题来了,朝廷赏赐梁山好汉的官职到底算小吗?想获得节度使有多难呢?

1、朝廷起初压根不想给官职

宋朝民间有一句很有名的谚语:

“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张氏可书》)

什么意思呢?

如果普通百姓想要发家致富,就要跑到皇帝所在城池贩卖酒醋,因为购买的达官贵人多嘛。

那要是异想天开准备当大官的话,那干脆杀人放火落草为寇就行了。等到官府不能摆平的话。自然而然就会下旨进行招安,到时候就能混个一官半职了。

这就是曲线进入仕途的捷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宋江也是在走这个路子,但是宋江却走得异常艰难。

在梁山天降碣石大聚义之前,先后攻破掠夺了高唐州、青州、华州、大名府、东平府等处,还是对宋朝的基层统治造成了重创的。

由于宋朝官军没法摆平梁山,对梁山进行的两次征讨(呼延灼、关胜)也以失败告终,那招安梁山就不得不拿到台面上了。

在宋徽宗召开的御前会议上,御史大夫崔靖第二次提出了招安梁山(第一次是谏议大夫赵鼎),并且得到了徽宗的拍板同意。

宋徽宗对梁山的招安前后有三次,但没有一次承诺会给官职,所谓的招安只是赦免罪过。

第一次陈宗善招安,圣旨上是这么写的:

“尔宋江等啸聚山林,劫掳郡邑,本欲用彰天讨,诚恐劳我生民。今差太尉陈宗善前来招安,诏书到日,即将应有钱粮、军器、马匹、船只,目下纳官,拆毁巢穴,率领赴京,原免本罪。”

朝廷本来是想灭了你们这群草寇的,但是不忍心干戈涂炭,所以派老陈前来招安。

招安的交换条件是这样的:

山寨资产,全部充公;

拆毁山寨,以示诚心;

进京朝拜,表示臣服。

朝廷开出的加码就一个:

赦免罪过。

不论是上山前就有罪,比如杀人放火,偷盗抢劫;或者是上山后的罪过,落草就是死罪。现在全部赦免,恢复清白身份。

至于加官进爵,那就是想得美了!连金银赏赐都没有给!

朝廷的态度高高在上,我们来招安你,是给足你们草寇面子了;就这样的条件,你爱招安不招安,不招安立马派兵灭了你们!

所以最后谈崩了。

第二次是高俅招安,诏书是这么写的:

“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其为首者,诣京谢恩;协随助者,各归乡闾。”

圣旨的原意,是赦免梁山所有头领、喽啰的罪过,条件跟第一次一样。

但这次给出了安排方向,都给我老实回家去,该干嘛就干嘛去。

同样没有说过加官进爵。

当然,因为古代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被高俅给恶意断句(给宋江挖坑),导致二次招安又以失败告终。

其实就算不被高俅恶意断句,朝廷给出的招安条件还是没有加码,梁山好汉同样不会接受。

两次招安的博弈结果就很明显了:

朝廷这边的底线是:

我能来招安你们这群草寇,赦免你们犯下的死罪,那已经是法外开恩。

别踏马不知足了!

毕竟招安是朝廷跟草寇的妥协,朝廷的体面都没有了。

梁山的诉求也很简单:

不光要赦免罪过,还得索要官职,大小暂且按下不论。

但不给兄弟们安排官职,这安就是招不成!

2、朝廷的官职不是那么容易给的

等到梁山三败高俅结束后,朝廷其实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底牌了,那就只能满足梁山诉求了。

把官职给安排上。

所以第三次宿元景招安,诏书是这么写的:

“将宋江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给降金牌三十六面、红锦三十六匹,赐与宋江等上头领;银牌七十二面、绿锦七十二匹,赐与宋江部下头目。赦书到日,莫负朕心,

早早归顺,必当重用。”

这次是朝廷对梁山的三次招安中,措辞最有诚意的一次,也是条件开得最丰厚的一次:

其一、赦免罪过;

其二、按梁山划定的座次给赏赐,天罡地煞给予不同金牌、银牌,红锦、绿锦;

其三、承诺会给予官职,早晚必当重用。

但咱们也不必把这话当真,因为这明显是个活话,怎么说都是朝廷占理:

朝廷只说是重用,可说是重用到什么程度。

让你当提辖官,在朝廷看来是重用;让你当指挥使,在朝廷看来也是重用。

重用的衡量标准,在朝廷手里紧紧握着,他们怎么解释都行。

但这个条件已经很不错,至少承诺给你安排公职了,官大官小就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宋江一伙也接受这个条件,顺利就接受了招安,因为的确待遇不错。

但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圣旨上的活话头起到作用了,宋徽宗并未给他们安排官职。

原因是枢密院给徽宗打了个预防针:

“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

这些都是刚投降过来的草寇,怎么可能直接给他们加官进爵?毕竟无功不受禄嘛。

如果一招安就直接分派官职,那以后朝廷怎么自处?大家伙不都得落草为寇啊?

影响是很不好的。

而且直接原地提拔的话,对于那些正经走仕途的人,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别人寒窗苦读几十年,征战沙场一辈子,到头来获得的官职,还不如一群杀人放火的草寇。

寒心不寒心啊?以后朝廷怎么带队伍啊?

加官进爵也不是不可以,梁山好汉们得有功劳傍身啊,圣旨也没有说直接重用吧。

所以感觉被耍的梁山好汉很不爽:

“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

不过很快机会就来了,辽国南下侵占宋朝的山后九州,徽宗家委派宋江前去收复。

事前徽宗也给宋江亲口承诺:

“卿等休辞道途跋涉,军马驱驰,与寡人征虏破辽,早奏凯歌而回,朕当重加录用;其众将校,量功加爵。”

跟上面一样,这又是个活话头,“录用”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在徽宗手里。

所以宋江击溃辽国后,才算是真正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给梁山好汉了芝麻大小的官:

“加宋江为保义郎,带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副先锋卢俊义加为宣武郎,带御器械,行宫团练使;吴用等三十四员,加封为正将军;朱武等七十二员,加封为偏将军。”

宋江平定辽国后得到的皇城使,真的是非常不入流,排班朝贺都不能上殿的那种;卢俊义的团练使就更小了,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等,落草前就已经担任辞职了。

至于两人以下所封的正将军、偏将军,其实就是个虚职而已,所以梁山好汉很不爽。

不但吴用与一帮子水军头领商量反水,就连好气性的宋江都抱怨说:

“破辽受了许多劳苦,今日连累众兄弟无功,我自官小职微,因此愁闷。”

不过征方腊后给的官职还是挺高的,那些幸存下来的头领们,也没有再叫过屈。

反而是让高俅一伙眼红了:

“今日倒吃他做了有功之臣,受朝廷这等恩赐,却教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宋江与卢俊义这两位,被授予安抚使和兵马都总管,都成了地方军政一把手;吴用、呼延灼、关胜也是地方高级将领;其他正将都担任都统制(州府高级武官)、偏将担任了都统领(稍微次一点)。

但都是授予实际职务,可以走马上任的那种。

所以朝廷也不是不给官做,主要还是功劳没有立到位,毕竟征辽真的不算多大功劳。

3、节度使没有那么好当

可能在咱们的普通认知里,觉得征辽是地狱级的难度,平定方腊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其实在《水浒传》的设定中,征讨辽国可能比平定方腊更容易,毕竟梁山好汉一个都没死。

辽国简直就是个经验包一般的存在。

不光是梁山好汉暴揍过辽国,跟随高俅征讨梁山的十节度(王焕等),也是靠打辽国起家的。

十节度其实就是梁山招安的翻版,因为他们也是草寇出身,后来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

那您说他们是怎么混上节度使的?一接受招安就原地授予吗?怎么可能嘞?

书里明说了他们的遭遇:

“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少功名。”

十节度能做到许大官职,也就是被授予地方节度使,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就做到的。

那也是靠堆积功劳、靠征战沙场,一刀一枪慢慢给熬上去的,难度可能比梁山还要大。

梁山就进行了征辽和平方腊,十节度可是把辽国、金国、西夏、鬼方国,挨个给爆锤了一遍啊。

“有十节度使,多曾与国家建功,或征鬼方,或伐西夏并金、辽等处。”

十节度把宋朝周边的政权打一遍,可能也征讨过其他草寇,才混到了节度使的位置。

一句话,朝廷的官职不是那么容易给的,你得让朝廷看到你的“诚心”。

梁山好汉凭借征辽和平方腊这俩功劳,能混到都统制已经不错了,节度使是想都不要想了。

更惶惶论所谓的封王封侯呢?也就宋江死后被追封为灵应侯而已。

节度使是真的不好当,梁山好汉中混到节度使的,只有美髯公朱仝一个。

朱仝也是靠堆积功劳混上去的。

他先是担任保定府都统制,然后“管军有功”,再然后南渡抗金,“随刘光世破了大金”。

有了管军之功,再加上破金之功,以及其他未知的战功,才混上了太平军节度使。

哪有那么容易啊?

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咱们总觉得朝廷亏待梁山好汉了,其实看看十节度和朱仝的遭遇。

梁山好汉也不算被恶意打压。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如何区分节度使、枢密使、安抚使、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

“使”,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从吏,指低级官员。

使做官员之意时,最初指“使者”,从唐朝开始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开始被称为称“使”。

1、唐朝的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朝的地方军政长官。“节度”一词出现的很早,节制调度的意思。

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

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节度使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时称节镇。

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了碛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范阳(今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

天宝十节度使

至此唐代外重内轻,安史之乱遂不可避免。

杨贵妃

2、宋朝的枢密使、安抚使、转运使

宋朝将唐代的“道”改称“路”,为了不重演唐代节度使权大而藩镇割据,遂将一路的地方大员一分为四。

宋朝行政区划

也就是说,宋代的各路没有统一的官署,没有最高长官,而是设置四个机构,各置长官,各不统属。

安抚使,掌军事与民政,官署名为经略安抚司,简称“帅司”。

转运使,掌钱粮征收与转运,官署名为转运司,简称“漕司”。

提点刑狱公事,掌地方司法、刑狱与监察,官署名为提点刑狱司,简称“宪司”。

常平使,掌常平仓(国家用来平准粮价的粮仓)与贷放钱粮、盐茶专卖,官署名为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

而枢密使不同,枢密使是宋朝为了中央集权,分割相权而设的一个职务。

在宋朝,枢密使是与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起共同职掌军国大事的实权人物,是协助皇帝管理军队与部属军事行动的最高级官员。

宋朝用枢密使分了宰相的军权,宰相主政,枢密主兵。

3、明朝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

明朝废宰相,在全国设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即北直隶、南直隶和十三个省。

明朝行政区划

省级地方官员最初和宋朝一样,没有最高行政官员,而是分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民政、司法、军事,合称三司。

布政使司掌“民政”,长官称布政使,俗称藩台

按察使司掌“刑名”,长官称按察使,俗称臬台,相当于宋代的提点刑狱。

都指挥使司则掌“一省军务”,长官称都指挥使

后来至宣德年间,因军事需要,始置“巡抚”为一省军政长官。

直浙总督胡宗宪

所谓巡抚,即“巡行天下,抚军安民”,最初不常置,后来变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又称“抚台”。

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正月,大明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称总督。

总督与刺史一样,最初也不是正式官名,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变为一省及数省的军政长官,又称“制台”。

总督权在巡抚之上,合称“督抚”,三司均为其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