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一个土一个是念什么字(一个土一个是)

一个土一个是念什么字(一个土一个是)

这些地名别说孩子了,您能读对几个?

最近,安徽、辽宁相继发生疫情,有两个地名在网络上受到了大家的热议。先是某外省官方微信公众号错将辽宁营口市的“鲅鱼圈”写成了“鱿鱼圈”,后有网友为安徽六安市的“六”字读音问题产生了争议。

地名虽然只是简单的名词,但却是当地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为了避免误读的尴尬,小编今天特意给大家分享一些易读错易混淆的地名,快和孩子一起来看看~

一、这些地名别按字面发音读

我国许多地名历史积淀深厚,某些字的读音并非能按照新华字典上原封不动地照搬。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

dà shí lànr

(加儿化音)

大栅栏这个地名据说早在明朝就已经形成。明代这里曾是皇家珊瑚库,为防盗,自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起便设栅栏,昼开夜闭。当时官话栅栏就读“扇烂”音,后来「shàn」慢慢弱化成了「shi」,作为地名一直保存至今。

再来看引发网友们热议的——

lù ān

六安历史悠久,自战国时便存在「lù」的古音,地名是以“六”“六国(录国)”“六安国”“六安州”的历史延续而来,无论古音还是民俗传承的方言,都读「lù」。

其他还有——

lí shuǐ

丽水,古称处州,现为浙江省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该地区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tāi zhōu

台州,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据说,台的读音是由辖区内像母亲山一样存在的天台「tāi」山读音延续而来。

lào tíng

乐亭县是河北省唐山市所属的一个大县,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就是乐亭人。从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开始,当地人一直把“乐”读作「lào」,这一古音保留至今不变。

hé chuān

洽川位于陕西省合阳县黄河岸边,因古有洽水而得名,在这里洽不读「qià」。

二、这些地名中有多音字易读错

有些地名我们看着很熟悉,字也会读,但往往由于是多音字导致了误读。

mǎ jiā pù

马家堡位于北京西南方向,隶属丰台区,曾是北京城最早的火车总站。马家堡原名马家铺,“铺”通“堡”,读音由此而来。

yù xiàn

蔚县隶属于河北张家口,古时蔚县被称为蔚州,属于“燕云十六州”之一。“蔚”本就是多音字,所以很多人易把它误读成「wèi」。

yán shān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铅”作为一个多音字,仅在这里读「yán」,其他情况还是读「qiān」。

bèng bù

蚌埠市是安徽省北部、淮河之滨的一个地级市。这里的“蚌”可不读鹬蚌相争中的「bàng」音。

tàn chāng

宕昌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字典中宕字原只读「dàng」音。2014年,民政部、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发文认定“宕昌”的宕读音为「tàn」,从此“宕”字正式被定为多音字。

wǎ yáo bǔ

瓦窑堡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以瓦窑堡会议而全国知名。作为一个多音字,堡在这里读 「bǔ」, 不读「pù」或「 bǎo」。

三、这些地名不太好读

有些地名里的字比较生僻,看到后可能会望字猜音,一不小心就读错了。

xū yí

盱眙是江苏淮安市的辖县,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个地名,会误读成“于台”音。

xiāo tíng

猇亭是湖北宜昌市的辖区,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三国时期决定蜀国命运的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兵败猇亭。

kàn tuǎn

阚疃是安徽亳州市利辛县的一个镇,据说这个地名来源于三国人物阚泽。

lù zhí

甪直是江苏苏州的古镇,当地的水港流往六个方向,所以又叫六直。

kū lüè

圐圙位于河北张北县内,地名源自蒙古语,蒙语中圐圙是指土围墙,又译为“库伦”。

shè xiàn

歙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名歙州,与丽江、平遥、阆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

四、这些地名最容易混淆

有些远隔千里的地方,地名几乎相同,笔划也差不多。有些地名则是字不同,读音完全相同。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贵阳的气候环境宜人,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桂阳是湖南省辖县,是湖南省十强县之一。桂阳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位于宁夏南部黄土高原之上。六盘山悬崖峭壁极为险峻,历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

六盘水别称“中国凉都”,位于贵州西部,是一座年轻工业城市。因矿物资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

鞍山是辽宁省的直辖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城市、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

马鞍山是安徽省的地级市,我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重要的钢铁流通基地。

张家界是湖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

张家港是江苏省的港口城市,张家港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市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

文章来源 | 首都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屮、嘂、叒、沝…… 这些不常见的汉字,你会读吗?

屮、嘂、叒、沝…… 这些不常见的汉字,你会读吗?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官方微信推送的一条校园新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药大校园里新开了一家名为“屮樂軒”的书店,书店的名字吸引了网友的注意力,“屮”字到底应该怎么读?还有好事者,翻出了一堆和“屮”字类似的汉字,如“嘂”、“勥”、“槑”、“彧”……这些字不仅在网络世界里高频出现,还被赋予了新的用法和解释。有网友感叹:这年头不好好读点书,在网络世界里都“寸步难行”了。

通讯员 姜晨 杨洋 刘美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象形字走红,“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如果不是药大官方微信里的这条新闻,估计很多人都遗忘了“屮”这个字的存在。10月21日,中国药科大学在江宁校区举办了校园书店“屮樂軒”的开业仪式。书店坐落在药大图书馆二楼,总占地面积为270平方米,陈列书籍种类涵盖丰富,主打社科、文学、生活类书籍,也不乏和药大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考试用书。除此以外,各大图书网站及出版社畅销榜单的书也会入选。

微信推送后,不少读者对书店的名字“屮樂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屮”字应该怎么读,这就是个问题呀。学校的微信推送里,对书店名称的由来做了解释。“屮樂軒”中“屮”为草木初生之意,读音为(chè),“樂”为欢喜快乐之意;“屮”与“樂”合而成为“药”的繁体字“藥”;“軒”为环境温馨明亮之意。这么一看,书店的名字还的确很有药大特色。

网友们这下兴趣来了,翻出了一组和“屮”字类似的汉字,如一群“屮”字扎堆的茻(mǎng),望文生义,草木就更加茂盛了。还有一堆“口”的扎堆,也很有“杀伤力”。这个看上去结构怪异的“嘂”(jiào)字,因为外形奇特,赢得了网友们的别样青睐,很多人还在论坛回复里频繁使用。一个字里有“四张嘴巴”, 耳边自动响起了叽叽喳喳的BGM(背景音乐),反正看着就很吵……事实上,“嘂”字的“音量”的确很高,它有高声大哭的含义,作为名词时,则是一种乐器大埙。在互联网世界里,“嘂”字被开发出了“板凳”的新用法,网友们觉得,四个“框框”看上去也挺像凳子,于是原本常见的回复“板凳”,被“嘂”字替代。看上去文乎文乎,能震慑一下别人也不错。

生僻字拥有了“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效果,网友们纷纷举例“一家人”系列汉字,如已经不算陌生的又双叒(ruò)叕(zhuó、yǐ、jué、lì),土圭垚(yáo),还有人名中已经算是常见的火炎焱(yàn)燚(yì),水沝(zhuǐ、zǐ)淼(miǎo)(màn),是不是很长知识?

这些“柴火棍”其实也是字

无巧不成书,最近热门的微信公众号“中文男足”,也在生僻字的问题上被网友调侃了一把。公众号计划着改名,但操盘手发完改名公告,却忘了进行改名申请。于是,原定的公众号新名字“Just Lose It”惨遭抢注。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昵称里不允许出现任何类似于竖线|、引号“”这样的特殊符号,操盘手“邓香兰”灵机一动,在Just Lose It左右两边加了两根“火柴棍”,并注明,“这玩意不是竖线,而是汉字的笔画竖,所以不算特殊字符,看上去也不太离谱。”有机智网友调侃,“丨”也可以理解为汉字呀,意味“上下贯通”,可以读成“gǔn”。

事实上,“丨”还真的是字,虽然用的不多,独自出现的时候也不算常见,但正儿八经有四个读音shù、yī、gǔn和tuì。类似“丨”一样特别省力气的汉字还有π的“兄弟”“丌”(qí)字,长相即全部,一打眼就是个垫东西的底座。还有“灬”(huǒ,biāo),一堆柴火堆一起,这火烧的能不旺么?

笔画少的字不常见,笔画多了,还是不认识。很多人认识“芈”“嬛”或是“彧”,基本都是靠着电视剧来完成的。《芈月传》播出时,网友们认真学习了一下“芈”字作为姓氏出现的源头,至今还有人热烈探讨着芈月和屈原或是白起在N年前是不是远亲。“嬛”的认字工程量其实比“芈”要大,《甄嬛传》播出的时候,孙俪扮演的角色到底应该是读甄嬛(huán),还是甄嬛(xuān),网友们吵翻了。虚拟的人物无从可考,但根据电视剧设定的情景咬文嚼字一下也不算坏事。剧情里,甄嬛用“嬛嬛一袅楚宫腰”向皇帝解释着自己名字的由来,“嬛”作为形容词时的读音为xuān,但在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嬛”字出现了读音大一统的趋势,读音只有huán。

还有被改名了很多年的谋士荀彧,成为了表情包界当之无愧的“泥石流”。网友们严格按照“看不懂的字读半边”的土方法,自动将外貌和“荀”字有些类似的“苟”字,还有比“彧”少两笔的“或”字的读音借来使用了。事实上,“彧”(yù)字的含义特别美,不仅文采斐然,还特有教养,显得高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扬子晚报

土——《汉字的字元·天文地理》

土[ tǔ ]

象形字,就像一个大土块的形状。

远古先民为了感激大地所赐予的谷物,在祭祀土地时,就筑土为坛,用来代表土地神的形象,所以土的本义是土地神,是“社”的本字。

在文字规范后,其本意另加了“礻”字旁写作了“社”。

其本字“土”则引申指承载万物生长的土地,后来也另加了声符“也”,写作“地”来表示。而“土”就只用来表示泥土的意思了。

说文解字

《釋名·釋地》土:吐也,吐生萬物也。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滿其中也。

《說文解字·土部》土:

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段玉裁注:吐土疊韵。......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此所謂引而上行讀若?也。合二字象形爲會意。

《释名》和《说文解字》都是根据秦篆来析形,都已非本义。

文献选读

“《詩經·商頌·長發》:

洪水芒芒,

禹敷(治理)下土方,

外大國是疆,

幅隕(員)既長(寬廣)。”

长发,是永远兴旺的意思。

敷,治理。

下土方,即天下四方。

外,指夏朝以外的疆域。

陨,是“员”的通假字。

长,宽广。

在大洪水的那个时期,大禹带领四方民众一起治理天下的水土,甚至到达夏朝以外幅员宽广的疆域。

“禹敷土”还见于:

《尚书·禹贡》: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西周青铜器《豳公盨》:天命禹尃土,随山

川。

“《詩經·小雅·北山》: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自)土之濱(海邊),莫非王臣。

《詩經·魯頌·閟宮》:

錫(賜)之山川,土田附庸。”

东亚大陆至少从西周开始,土地就归君王所有。君王把土地分封给诸侯或赐给大臣,连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耕作的农民。他们只是附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仆佣(附庸)。

成语典故

裂土分茅

古代天子在分封诸侯时,要用白茅裹着那一方的泥土授予被分封的人,象征授予其那一方的土地,并以立社作为建国的象征。

“《尚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孔穎達《尚書正義》疏:王者封五色土為社,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立社。燾(覆)以黃土。苴(包裹)以白茅,茅取其絜(潔),黃取王者覆四方。”

古代建筑的规制是

“左祖右社”,即皇宫前的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

北京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内还保留着明清两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由五色土所敷成:东方是青色土,南方是赤色土,西方是白色土,北方是黑色土,中央是黄色土。

黄色土的中央立有一块“江山石”。但是地方诸侯的国社,就只能用自己国内单色的土,上面还要覆盖代表中央的黄色土。

以「土」作偏旁的字

从「土」的会意字:

圭,玉器。

垚,土山很高。

堯[尧],高耸突出。

圣,聖的简化字,但本意是致力于种地。

社,土地神。

坐,人坐在地上休息。

金,土中埋的金属矿藏。

堅[坚],土质坚硬。

圳,田间水沟。

封,给诸侯封疆授土以建国。

城,筑墙盛民,用作防御,内城为城,外城为郭。

里,二十五家为里。

堇,黏土。

墨,书写用的墨。

涅,可做染料的黑矾石。

由「堯」衍生的字:

繞[绕]、饒[饶]、曉[晓]、翹[翘]、蹺[跷]、驍[骁]、撓[挠]

由「堇」的衍生字:

勤、僅[仅]、謹[谨]、瑾、饉[馑]、漢[汉]、歎[叹]、嘆[叹]、覲[观]、艱[艰]、難[难]、攤[摊]、癱[瘫]

以「土」作意符的形声字:

一、名词:

地,土地。

坤,象征大地。

垠/圻,大地的边缘。

垂,边远之地。

域,疆域。

境,国界。

垓[读若该],荒远的八极之地。

埒[读若列],边界的矮墙。

坪,平坦的地。

坎/坑,低陷的坑。

坳,低凹的地方。

堪,高凸的地面。

坡/坂,山坡。

堆/墩,土堆。

墟,大土山。

壑,深的沟。

塹/壕,壕沟。

壤,松软的熟土。

壚[垆],黑色坚硬的土壤。

埴,赤色的黏性土壤。

堊,粉饰墙壁的白色土。

塊,盛在筐里的土块。

塵/埃,尘土。

垢,污浊。

坩,融化金属用的的陶器。

型,铸模的陶笵。

塤[埙],陶制的吹奏乐器。

壐[玺],王者之印。

埂/塍[读若成],田间可行走的小路。

埠,靠船的码头。

垃圾

二、建筑物:

墉,城墙。

墻/牆,垒土为墙,意在收藏。

垣,矮墙。

壁/堵,墙垣。

塔,佛塔。

基,墙的基础。

址,建筑物的基址。

坊,城市中街市里巷的名称。

圯【读若移】,橋梁。

圮[pi],毁坏。

堤/壩/垻,拦水的堤坝。

堰,拦河坝。塘,堤岸。

坏,沒有燒過的土坯。

堡,土筑的小城。

壘[垒],军事壁垒。

墅,乡间的简陋房子。

堂,高土台上的殿堂。

塢[坞],防守用的土堡。

墀,殿堂上经过装饰的地面。

坫[读若垫],放祭器的土台。

塾,门内东西两侧各有南北向的两间房屋。

垛,原指塾,后指门两边伸出的小墙称垛头。

墓,不封土、不植树,与地面平齐的坟墓。

墳[坟],封土隆起的墓。

壟/壠,封土为坟。

塋,墓地。

壙,墓穴。

堋,丧葬下土。

壇[坛],举行祭祀的高台。

墠,祭祀时筑土为坛,除地为墠。

場[场],祭壇旁的平坦空地。

埸[读若易],田界。

三、动词:

在,生存。

墾[垦],开垦耕地。

瘞[读若意],祭地。

薶(埋),藏入土中。

墊[垫],下陷。

墜[坠],落下。

墮,毁坏。

壞[坏]/圮[读痞],建筑物倒塌。

坍/塌/垮,倒塌。

毀,缺损。

壓[压],崩坏。

壅,雍塞。

塞,阻隔。

塡[填],充塞。

塑,用泥土摶成人像。

塗,涂抹泥巴。

增/埤,增益。

坼[读若徹],土地开裂。

培,给庄稼根部培土。

四、形容词:

重,份量重。

均,土地分配平均不徧。

坦,平而宽广。

坎坷,不平。

以「土」作声符的形声字:

吐,从口中涌出。

杜,杜梨,即甘棠。

肚,腹部。

徒,徒步。

堍,桥头的两端。

「趣谈语文」这些字长得也太像了吧!

左边是“汩”(gǔ),它的右偏旁是“曰”(yuē)

右边是“汨”(mì),它的右偏旁是“日”(rì)

汩(gǔ)比较宽,汨(mì)呢,比较长

好吧,小编也快狗带了...

再比如“汆”(cuān)和“氽”(tǔn)

汆(cuān)的上面部分是“入”,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

比较著名的是“汆丸子”

氽(tǔn)的上面部分是“人”,在烹饪里的做法是油炸

“人”和“入”这两个字也是傻傻分不清楚啊

还有这两个:

左边的塵(chén)同“尘”,底部是“土”

右边的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底部是“主”

其实这俩是比较容易记住的,带“土”的是塵(chén)嘛,尘土;带“主”的是“麈”(zhǔ)

但是下面这个就够呛了

壸(kǔn)指古代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底部是“亚”

壶(hí)是常见字,底部是“业”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还有更凶残的四胞胎呢,比如这个:

来,看着我真诚的眼睛

告诉我

为什么这四个字要长得这么像?

祇(qí):古时候对地神的称呼,“示字旁”+“氏”

祗(zhī):敬,恭敬,“示字旁”+“氐”(dī)

衹(zhǐ):同“只”,“衣字旁”+“氏”

袛(dī):短衣,“衣字旁”+“氐”

说到四胞胎,还有这四个繁体字:

感觉是四个二维码,根本分不清啊!

他们的简体字是:

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下面这个夸张:

这特么不就是两个“方框”么?

一个框稍微大一点就成了不同的字了?

我已经放弃解释了

简直不讲道理!

我现在随便在纸上画个框

你能知道哪个是“口”,哪个是“囗”?

难道还要拿个皮尺量长宽比么?

你能看出下面两个字的差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