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行业大佬 2019 离职往事
2019 年的脚步已经远去,2020 年的大幕已经拉开。
只是站在新一年的起点处回望,在 2019 年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确有不少重磅角色从他们所在的企业中抽身而去,从而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道别和开始——而一个个大佬的离职,成为这个行业动荡不安、积极求变的缩影。从这些已经离去的身影中,我们能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张潼、张晨、向海龙、沈向洋、黎万强……
在此,雷锋网带大家回望一些大佬在 2019 年的离职往事。
张潼:离开腾讯,横跨学术和产业界2019 年 1 月,腾讯 AI Lab 主任张潼博士离职腾讯,继任者为腾讯 Robitics X Lab 张正友博士。
加入腾讯时,张潼博士曾表示,腾讯的 AI 非常具有想象力,他们将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生态,激发 AI 领域的人才深度研究和探索的机会——显然,这一目标最终远未达成。
2017 年 3 月 23 日,腾讯宣布正式任命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张潼博士担任腾讯 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张潼博士将作为腾讯 AI Lab 第一负责人,带领 50 余位 AI 科学家及 200 多位 AI 应用工程师团队,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这四个垂直领域。同时,基于腾讯自身的业务需求,腾讯 AI Lab 还会在内容、社交、游戏和平台工具型 AI 四个方向进行研发与应用合作。
在加入腾讯之前,张潼博士曾经担任 IBM 研究院研究员、雅虎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和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
针对张潼的离开,腾讯 AI lab 方面当时也对雷锋网表示,张潼博士未来将回到学界,继续 AI 领域的学术研究,AI Lab 则将继续在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上的探索。
到了 2019 年 3 月,张潼终于宣布了自己的下一步动态:出任创新工场科研合伙人。同时,香港科技大学和创新工场宣布成立计算机感知与智能控制联合实验室 (Computer Percep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Lab),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张潼出任该联合实验室主任。
张晨: 最后的京东 CTO2019 年 3 月 15 日,京东集团宣布,该公司 CTO 张晨即将卸任,并将从今年 6 月 30 日担任京东集团顾问。张晨的离职是家庭原因,需要长期在海外生活。
张晨是在 2015 年 3 月 31 日加入京东的,他此前担任雅虎全球副总裁、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创始人兼总裁,曾经在雅虎任职 18 年,曾负责广告与个性化产品、移动平台及应用开发以及云计算等研发工作。曾主导开发雅虎通 (Yahoo Messenger)。2015 年 4 月 2 日,京东宣布了他的加盟,并任命他为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京东商城技术研发体系工作。 2015 年 11 月 16 日,京东宣布任命张晨担任公司 CTO。
据报道,在张晨到任之前,首席技术官这一职务在京东内部已闲置近 3 年时间;而伴随着他的任命,京东在技术投入上的比重也越来越大——2018 年全年,京东技术投入达到了 12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 82.6%。
对于张晨的离开,京东集团表示:
我们非常感谢张晨加入京东以来对集团的出色贡献和对研发团队的领导,希望他在新的角色上继续为推动京东技术的发展,并祝愿他和他的家人一切顺利。京东也会不断扩充技术领军人物,进一步强化京东的研发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 2 月中旬,在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京东宣布 2019 年将末位淘汰 10% 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随后,京东管理层出现了重大人事震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失去了三位 CXO 级别的高管,其中第一位就是张晨。
雷锋网了解到,张晨离职 9 个月后,京东在 2019 年 12 月确立了新的技术掌门人角色——周伯文担任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而 CTO 的角色不再设立。
向海龙:14 年百度生涯缘分已尽2019 年 5 月,百度公司 CEO 李彦宏宣布,向海龙即日起辞去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职务;同时,百度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沈抖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移动生态事业群组。
向海龙是一位在百度工作了 14 年的百度老员工。
据了解,向海龙 2000 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同年创建上海企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2005 年 2 月,百度收购上海企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向海龙正式加入百度。此后,向海龙一路高升,最终担任百度高级副总裁和搜索公司总裁,掌控了百度最核心的现金流业务,甚至被一度认为是百度的二号人物。
向海龙作为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搜索公司总裁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正是在 2019 百度联盟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一切仿佛毫无征兆,向海龙匆匆离开。
与向海龙的离开相伴随的,是百度在凌晨发布的截止 2019 年 3 月 31 日的 2019 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这份财报显示,百度第一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 241 亿元(约合 35.9 亿美元),净亏损为人民币 3.27 亿元(约合 4900 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67 亿元。百度第一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亏损为人民币 1 元(约合 0.15 美元)按照彭博社的说法,这是百度 2005 年上市以来录得的首个季度亏损。
由于一季报盈利和营收、二季度营收指引均不如市场预期,罕见录得运营亏损和净亏损;于此同时,搜索业务总裁向海龙已递交辞呈,百度虽宣布了 10 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股价盘后仍大跌近10%——显然,向海龙的离职与此有关。
关于向海龙的去向,他本人的说法是将会创业和投资——但总之他与百度的缘分由此而尽了。
俞军:从滴滴离开,开始出书2019 年 6 月,有消息称滴滴产品高级副总裁俞军将从滴滴离职;很快这一消息得到了滴滴官方以及俞军本人的确认。
滴滴出行 CTO 张博在一封邮件中表示,公司产品高级副总裁俞军因家庭原因需搬离北京,近期将从滴滴离职;不过,俞军离开后仍将参与滴滴的重大产品决策,未来仍将担任滴滴产品首席产品顾问及产品委员会荣誉主席。
俞军是中国互联网领域中的资深产品人;他曾经担任百度产品副总裁,是中国最早的搜索引擎研究和推广者之一,是百度产品设计的核心和领袖,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诸多产品均与俞军直接相关,有 “百度贴吧之父” 的称谓。
2016 年 7 月,在滴滴 CEO 程维的邀请下,俞军担任滴滴产品顾问;但到了 2017 年,俞军又开始全职出任滴滴产品高级副总裁,向张博汇报。
对于自己的离职,俞军本人当时在朋友圈发文确认写道:
感恩滴滴三年前的邀请,回到产品的世界,快乐而充实。喜欢这个曾经好战、如今谦逊、始终好学的团队,也庆幸遇到这么多有“产品心”的产品经理,有坚持有努力,有内在的温度和力量,让滴滴的产品体验持续进阶。出行事业不容易,但滴滴正直认真、历尽艰难,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很遗憾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搬去其他城市,但更多是祝愿,愿大家终身学习,勤于思考和实践。后续我也会继续参与,没走远,期待跟大家共同成长。
此后在 2019 年俞军的最新动态是,写了一本《俞军产品方法论》。
李楠:七年一觉魅族梦,赢得呼吸营销名2019 年 7 月 18 日,此前担任魅族高级副总裁的李楠在微博上宣布已经离开魅族公司,实际上是在魅族 16 发布之后就渐渐淡出工作,并表示未来还是会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做真正的品牌,获取心智份额。
李楠是在 2012 加入魅族的,前后有 7 年上下的时间,也算是魅族的老人了。在加入魅族之前,他曾任 NEC (日本东京)在线 ERP 系统构架师,Monstar-Lab (日本东京)移动社交和游戏产品经理,也曾担任国内一家科技博客的主笔,并因此被黄章赏识。
李楠加入魅族之后的第一个职位,是魅族移动互联网拓展部的高级总监。2013 年 9 月,魅族 MX3 手机发布,当时李楠就已经以魅族副总裁的身份上台介绍魅族 MX3 手机的功能。2017 年 5 月,黄章重新管理公司,魅族整体组织架构进行了重组。李楠升任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魅蓝事业部总裁,新成立的魅蓝事业部除了品牌、市场、销售等重要职能外,还包括了产品规划职能。
2018 年 5 月,魅族再次进行架构调整;原有的魅族与魅蓝独立事业部再次合并走在一起;魅族成立了销售中心和市场中心,市场中心由杨柘负责,销售中心由李楠负责,李楠同时担任魅族 CSO(首席战略官)的角色。
2018 年 11 月 19 日,在小米宣布拿下美图手机的品牌和相关影像技术后不久,李楠在知乎上发表了看法称,未来的手机行业会是大集团 + 副牌的战争了,细分市场独立品牌也的确机会不大了——但他很快就删除了这条消息。
此后,李楠开始减少作为魅族高管的对外声量;而在 2019 年 4 月的魅族 16s 发布会和 5 月份的魅族 16Xs 发布会上,李楠都没有现身,一直到最终宣布他离职的消息。
如今,关于李楠的进一步动向,还没有尘埃落定。
沈向洋: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2019 年 11 月,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宣布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Harry Shum)离开微软。沈向洋的正式离职时间是 2020 年 2 月 1 日,离职后,他将继续担任微软 CEO Nadella 和微软创始人 Bill Gates 的顾问。
针对沈向洋的离开,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表示:
Harry 对微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计算机科学和 AI 领域的贡献为未来的创新留下了遗产和坚实的基础。我要感谢他的领导和伙伴关系,以及他为微软所做的一切。
沈向洋在微软在经历了 23 年的职业生涯,具体来看:
1996年11月4日,在雷德蒙德加入了微软研究院;
1998年11月5日,作为创始成员,参加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来改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建仪式;
2007年11月,作为搜索产品研发工程副总裁正式加入必应团队;
2013年11月,成为执行副总裁、加入高级管理团队,主管技术与研究;
2019年11月13日,正式宣布离开。
针对自己的离职,沈向洋表示,离开微软是自己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如今,微软已经非常成功,而自己也是时候去开启一个新的篇章;去探寻超越微软、超越商业的新挑战;去思考为产业、为下一代计算科学领域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们,还能多做些什么。
在离开之前,沈向洋是微软职位最高的华人高管。在离开微软之前,沈向洋负责推动公司的整体AI战略以及涵盖基础架构,服务,应用程序和代理的前瞻性研发工作。他领导包括 Bing 在内的以 AI 为重点的产品组,还领导 Microsoft Research 及其与公司整个工程团队的集成。他被称为是微软的中国先生,也被视为是中国的微软大使——在两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期间,沈向洋曾两次代表微软参加并发表演讲。
目前,关于沈向洋的最新动态,还没有尘埃落定。
黎万强:最懂小米的人走了11 月 29 日,小米集团宣布了重磅且密集的人事变动(详见雷锋网此前报道);其中,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黎万强因个人原因离职,改任高级顾问。
黎万强在朋友圈里写道:
我正式离开小米了,说一声道别,祝福小米未来越来越好。近 10 年的征程,感谢雷总,感谢小米并肩作战过的兄弟们,感谢所有媒体朋友、合作伙伴的抬爱和支持,还有天南海北给过我建议和鼓励的米粉朋友!还有我老爸 5 点摸黑起来煮的那锅开业小米粥,谢谢这滚烫的 10 年!
同时,雷军也在内部信中表达了对黎万强的感谢,并祝福“阿黎从此彻底放飞自我,快意人生”。
黎万强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创立之初,黎万强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做 MIUI 整体研发、设计、运营。后来,黎万强开始负责组建小米网,全面负责小米手机的营销、服务、电商、物流等业务。在此期间,他还创造出了包括 F 码、米粉节、手机控、参与感等与小米相关的热词,甚至被誉为“最懂米粉的人”。
2014 年双十一前后,黎万强宣布去硅谷闭关一段时间,小米网则交由小米林斌打理。2016 年 1 月 4 日晚,黎万强在微博上宣布“重出江湖”。实际上,在闭关的这大半年中,他并没有前往硅谷,而是遇到了中年危机,不得不休假调整。2017 年 11 月,雷军宣布小米人事架构大调整,将黎万强任命为小米品牌战略官,专注幕后公司品牌建设;同时,他还将兼任顺为资本合伙人,强化小米和顺为在投资领域的协同。
一直到 2019 年 11 月,雷军正式宣布了黎万强离职的消息。
实际上,黎万强的离开并不让人意外。在黎万强第一次隐退期间,手机行业的风向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之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陡增的压力大大压缩了黎万强的试错空间。而且,在小米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当中,雷军与黎万强似乎是两个维度的拉动力——雷军更注重平台,黎万强更注重品牌;长此以往,这两位对小米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导人之间难免会产生分歧。
总而言之,黎万强用将近 10 年的时间见证了小米从诞生到强大的过程,并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今,他与小米之间的故事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申元庆:两年多京东云生涯后,为人让路12 月 6 日,京东集团宣布设立京东云与 AI 事业部,该事业部整合了原京东云、人工智能、IoT 三大事业部的架构与职责,由京东集团副总裁周伯文博士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 CEO 刘强东汇报——但同时,此前担任京东集团副总裁和京东云事业部总裁的申元庆,由于个人及家庭原因,将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卸任。
申元庆加入京东的时间是 2017 年 9 月 12 日。
他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 Santa Barbara 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他曾在微软有 23 年的职业生涯;在微软期间,他长期负责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及生态系统建设,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商业运营和管理经验。在加入京东之前,申元庆在微软的最后一个角色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微软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和微软中国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
实际上,在当时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管理团队页面中,他排在洪小文和王永东之后,可以说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第三号人物。加入京东之后,他被任命为京东云事业部总裁,直接向京东集团 CEO 刘强东本人汇报,可见京东对云计算业务的重视。
申元庆在加入京东之后,一方面推进京东云的业务进展,在短短 18 个月之内推出了 200 项服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投资等方式不断寻找行业合作伙伴,其中在 2018 年,京东云宣布发起第一支百亿级云计算产业基金,相继投资了国内云计算 PaaS 市场企业级解决方案提供商 BoCloud 博云、易捷行云 EasyStack 等。
2019 年 5 月,申元庆在 2019 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上表示,京东云在 2018 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营收达到了三位数的增长,10 倍于行业增速。
不过,由于起步过晚,京东云在阿里云和腾讯云等行业玩家的差距也不小。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IDC 在 2019 年 1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上半年阿里云占据了中国公有云市场 43% 的市场份额,腾讯位列第二,为 11%,京东云未挤进前十。当然,京东方面也从来没有单独公布过京东云的营收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申元庆出局之后,周伯文先是被任命为京东云与 AI 事业部负责人,随后又被任命为京东技术委员会主席。
常程:年末离开联想,年初加入小米2019 年的最后一天,曾经担任联想集团副总裁、移动业务中国区产品负责人常程在微博上正式公布了离职的消息。
对于常程的离职,联想方面也进行了回应。联想中国区表示,常程长期奋斗在竞争激烈的手机一线,承受了巨大的业务压力,家庭聚少离多,基于个人身体健康和希望更多精力照顾家庭的原因,常程近期提出离职。
常程加入联想的时间是 2000 年 4 月,一开始是在笔记本电脑业务线。他先后参与过联想旗下天麒天麟等系列的笔记本产品;并且在 2007 年推出了搭载人脸识别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2011 年,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常程也从内部转岗到手机部门,担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兼移动端到端软件平台总经理;在他执掌之下,联想推出过乐商店、茄子快传等产品,其中茄子快传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产品,除了软件产品,常程也参与了联想 K860 和 k900 手机的产品研发工作,而且在 2014 年也参与了联想 YOGA Tablet 等产品。
2015 年,联想旗下的神奇工场对外发布了智能手机品牌 ZUK,常程受命担任 ZUK CEO。 在常程的主导之下,ZUK 相继发布了数款产品,包括 ZUK Z1、Z2、Z2 Pro、ZUK Edge 等机型,一直到 2017 年 7 月,ZUK 官网正式关闭,常程回归联想。
回归联想之后,常程又长期以联想中国手机相关业务负责人的身份发布了多款机型,其中在 2018 年的重点是 Z5 和 Z5 Pro,2019 年则是 Z6 Pro。由于联想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业务处于弱势地位,常程也不得不通过蹭热点碰瓷的方式来为联想手机刷存在感,因此也获得了 “万磁王” 的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常程已经在 2020 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宣布加入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负责手机产品规划——这可以说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职业生涯操作方式。
雷锋网总结2019 年对于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来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年份。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网民的数量增长走向饱和为基础,所谓流量红利的时代彻底结束,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而企业的生存发展也遇见诸多难题——这些大佬的离职,可以说也是这些问题在酝酿或者爆发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注脚。
那么,2020 年,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又会经历什么样的变数?又有多少大佬会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于这些问题,雷锋网将保持关注。
我,印度人,在中国生活2年,却因疫情被迫回国,天天盼着回中国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043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天麒@印度天麒哥,1994年出生于印度北部的斋普尔。
我的印度名字AKASH 是天空的意思。来中国后,一个好朋友说,麒麟是中国的瑞兽,代表吉祥平安。所以就用这两个组合,给我取了天麒这个中文名字。
大学毕业后,我在印度教英文,意外接触汉语后竟一发不可收拾。自学感觉很不过瘾,只得辞掉工作到中国留学。我一下飞机就爱上了这个国度。生活2年,我交了很多朋友,体验各种美食,还有了心仪的中国姑娘……
不曾想,迫于妈妈的压力,我无奈回国。现在,我的内心时刻处于挣扎中,无比期待能够再次回到中国,因为这里还有我心爱的姑娘。
(我是来自印度的天麒)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美丽的旅游城市——斋普尔。这里不仅盛产珍稀的粉色玫瑰,就连道路两旁的建筑,也是粉色的。
置身斋普尔的街头,放眼望去,是一片粉色的海洋。一排排粉色的穹顶,粉色的墙面,粉色的窗户,甚至厕所都涂上了粉色。
到了傍晚时分,整个城市都被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更加映衬出这座“粉色之城”的魅力。
可惜的是,在我五岁那年,因为爸爸要在不同的地方做生意。我们全家不得不从美丽的斋普尔搬到了另外一个省的农村,一待就是五年。
那时候的印度农村,条件还不太好,炎热的夏天,经常没有电。为了让我和姐姐凉快一些,爸爸买了一个大大的塑料游泳池,让我们俩在里面嬉水打闹。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很开心。
为了养家糊口,爸爸一直努力工作,平时也很忙。不过,一到周末,他就会尽量抽时间带我们出去玩,给我们足够多的陪伴。
(姐姐和我小时候)
2005年,我们一家人终于从农村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斋普尔。但是,与此同时,我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语言。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印度有一千多种语言,每个省所用的方言都不一样。就连印度政府公布的官方语言也有几十种,最常用的是英语和印度语。而且,各地度量衡都不统一,买东西很不方便。
因为我在农村生活了好几年,已经习惯了当地的语言。再次回到斋普尔,我感到无所适从。既听不懂周围人说的话,更不会说他们的方言。
这让我一度陷入了苦恼和自卑中。有一次我竟然没通过印度语考试,最后只能花钱补考。
幸运的是,妈妈一直鼓励我,帮助我。她每天都抽时间陪我学习,写作业。等这一切完成之后,妈妈还会继续教我练习斋普尔的方言。
渐渐地,我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同学们的喜欢。通过努力,我在2012年考上了大学。从此,人生也打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也是个小可爱)
大学的课程很少,我有足够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为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长大之后做演员。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多场戏剧表演,还有幸和宝莱坞演员一起合作了电影。
他们教我如何投入感情,如何收放自如。这些经历不仅提高了我的演技,也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新鲜。
那个时候,我对语言很感兴趣。大学毕业后,我在一所语言学院教英文。这里专门教各种外语,比如有日语、法语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中文。
尤其是当我看见中文的时候,横平竖直的结构,字正腔圆的发音,都让我为之着迷。我本来想好好地深入学习一下。
当时教这门课的老师,他的水平并不太高,而且只教一些基本的、浅显的东西。所以我就自己上网学习中文。但是,这时候我才发现,中文是那么的难学。
(我和宝莱坞明星一起拍戏)
不过,学院一位老师对我说:“你很有做老师的天分。你积极,热情,对学生很有耐心,而且你教课很好。所以,不如你好好学习一下中文,以后你在网上授课。”
原来,学院打算在网上开设中文课程,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我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
当时我们学院与中国的河源海归联谊会有合作关系,为了促进文化交流,经常有青年志愿者参与演讲论坛、地球村、慈善自行车等活动。
正是得益于这个活动,让我有机会作为实习生来到中国。2017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教出更好的中文课程,我背负使命而来。同时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中文。
(我喜欢舞台表演)
在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中国武侠电影。当时只觉得中国功夫很厉害,而且,做演员也是我的梦想。并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来到国。
说实话,来之前我很紧张,很担心。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去那么远的地方。也不知道飞机落地之后应该怎么办?吃得、住得如何解决?
中国有个成语叫:杞人忧天。说的就是我吧!飞机落地之后,我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中国这边早就为我准备好了一切。吃穿用度都不用担心,完全是贴心服务。这给了我无比的温暖和感动,对中国泱泱大国的第一印象瞬间提升了八个高度。
当我第一次来中国后,眼前的一切令人惊掉下巴。马路边上,人们拿着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把自行车骑走。车水马龙的路上,还有洒水车来回喷水作业。不管去哪里消费,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
这些在印度我都是没见过。还有很多技术性的场景,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瞬间爱上了中国。
(高中时候的我)
尤其是这里的中国茶,是我的最爱。
我经常喝各种花茶,据说可以祛火、明目,是很好的养生佳品。其次就是小青柑,沸水冲泡之间,一股清新甘甜沁人心脾,值得久久回味。
我还喜欢上了广东的炒米粉和麻辣烫,三天不吃就想的那种。我之前是没有见过麻辣烫的,真没想到它可以如此美味。吃过一次就让我牵肠挂肚了。
来中国之前,我会一点点中文。但是,那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来到中国之后,我才发现,真正的中文,博大精深,蕴含着太多的文化。它就是一座宝藏,等待我去探索,去挖掘。
很可惜的是,这一次,我只待了两个月就回去了。回去之后,为了练习中文,我专门去青旅找中国朋友聊天。然而,这时候我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实在差强人意。
经过慎重的考虑,我跟学院的老师说:“我还需要回中国继续学习,因为我现在的水平是无法胜任中文老师这份工作的。”
(在中国学习的时候)
之前我把中文想象得太简单,以为用几个月的时间应该就可以学会了,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所以,我下定决心回中国,好好地把中文学会。
2018年,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申请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因为我喜欢这里的文化和风景,而且它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到处都可以遇见外国人。再次回到中国深造,我期望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
来到广外,我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小学生,中文从头学起。老师教得非常好,同学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我的舍友,他的中文水平比我高。朝夕相处中,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和同学们一起留念)
当时我们宿舍楼里有200多个学生,同学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俄罗斯的、英国的、伊拉克的、韩国的等。
每到周末,就是我们开心的聚餐时间。同学们会分别请客,吃自己国家的特色菜肴。我还记得有一位意大利朋友,经常带咖啡给我们喝。我也会赠送他茶叶,算是一种礼尚往来吧。
我们还经常一起唱歌跳舞,练习瑜伽。宿舍里时时传出欢声笑语。那段日子,我过得很开心,很幸福。如果没有来中国学习,人生就少了这一段奇妙之旅,不是很可惜吗?
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完全的中文环境,平时我都拒绝和印度朋友一起玩。因为大家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说自己国家的语言,而把中文抛之脑后。在那样的语言环境中对学中文是非常不利的。
我每次都找中国朋友一起聊天,尽量把学过的中文运用到生活中。不知不觉,中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还记得学校旁边有一个沙拉店,我经常到那里跟店主聊天。时间久了,我们俩变成了好朋友。在我学中文的过程中,他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参加活动,制作美食)
通过努力,我通过了HSK4级考试,还拿到了奖学金。这个小成绩让我兴奋不已。但是回想刚开始学中文的时候,我也闹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和朋友聚会,朋友说菜里没有肉,要加一个肉菜。可是我看着觉得有肉啊。朋友指着那盘鱼跟我解释说:“这是鱼,不是肉。”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发现语言不通,真的会让人出糗。
还有一次,出去玩的时候,我迷路了。当时已经很晚了,周围漆黑一片,也没有网络。路上更是一个人也没有。走了很远,我才看见一个公共汽车站。
我像发现救星似地快速过去寻求帮助。可是,交流了半天,也没有人知道我要去的地方是哪里。他们都听不懂我说的话,简直太尴尬了。
(出海游玩)
不过,我也参加过很多活动,其中也有的让我大开眼界。比如有一次,我代表印度,在广州TV登台表演。在酒店实习的时候,还见过很多国家的总统等。
2020年,我的中文水平已经可以独自沟通交流了。那时候也有公司向我递出了橄榄枝,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过去上班。
但是,疫情的爆发,打乱了所有的节奏。学校为了我们的安全考虑,已经放假停课,让我们尽量留校不外出。另外,我的家人也很担心我,他们让我尽快回国。
当时,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和矛盾之中。一方面,我的中文已经学有所成,而且马上就可以找工作了。如果现在放弃实在太可惜了。
(在家做瑜伽)
最让我不舍的,还有那一段唯美的恋情。我第一次来中国实习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中国姑娘。她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笑容。
我对她一见倾心,却没有机会聊太多。后来,我在路上再次遇见她,终于鼓起勇气和她做了朋友。实习回国后,我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当我再次来到中国学习,我迫不及待的找到了她。她不仅教我中文,同时还给我讲了很多中国文化。除此之外,她还教我如何点外卖和网上购物。
接触多了,两个年轻人之间也暗生情愫。但是,由于两国习俗不同,双方家人也不知情。我们只能尝试着约会,如果将来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再告诉家人。
(和我的朋友们)
我很爱她,可是不敢给她任何承诺。这样一来,我们只能做回好朋友。因为我知道,爱一个人,是不能轻易许诺的。一旦承诺了,就要遵守诺言。
我不想给了她希望,又让她失望。我只能把这份浓烈的感情埋藏在心底,等到时机成熟,再把她融化。
可是,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未来会怎样?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参加电视活动)
那段时间,家人每天都给我打电话,催我快点回去。妈妈还答应我,等疫情结束了,还可以再回中国。
形势所迫,我不得已回了印度。回来之后,我一直郁郁寡欢,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既想念心中的那个她,又想快点回中国。我好像得了相思病,整天食之无味,夜不能寐。
直到参加了表哥的婚礼,那种热闹的场景让我渐渐走出了伤感。再加上生活的忙碌,占据了我的很多时间,我也就没有那么多精力了。
离开了熟悉的语言环境,我的中文水平也越来越退化了。如今,除了上网课的时候要说中文,生活中用到中文的时候很少。
(期待再次回到中国)
我顿时有了深深的危机感,不想让自己之前所学前功尽弃。后来,我开始在网上做自媒体,通过视频的方式连接中国和印度的朋友,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彼此。
同时,这也能让我的中文得到更大的使用空间。毕竟我两次去中国,都是为了学好中文。
现在,我每天都在练习瑜伽,将来如果有机会,我打算到中国做一位瑜伽老师。既能传递健康,又可以将中文学以致用。
我相信,心向往之,行之将至,未来可期。
【口述:天麒】
【编辑:小骨头】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