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阴明经什么意思(阴明)

阴明经什么意思(阴明)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20 三部九侯论篇

《黄帝内经·素问》——第20 三部九侯论篇——原文朗诵

《黄帝内经·素问》——第20 三部九侯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先生讲了九针道理后,觉得丰富广博,不可尽述。我想了解其中的主要道理,以嘱咐子孙,传于后世,铭心刻骨,永志不忘,并严守誓言,不敢妄泄。如何使这些道理符合于天体运行的规律,有始有终,上应于日月星辰周历天度之标志,下符合四时五行阴阳盛衰的变化,人是怎样适应这些自然规律的呢?希望你讲解这方面的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翻译】岐伯回答说:问得多好啊!这是天地间至为深奥的道理。

【原文】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

【翻译】黄帝道:我愿闻天地的至数,与人的形体气血相通,以决断死生,是怎样一回事?

【原文】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翻译】岐伯说:天地的至数,开始于一,终止于九。一奇数为阳,代表天,二偶数为阴代表地,人生天地之间,故以三代表人;天地人合而为三,三三为九,以应九野之数。所以人有三部,每部各有三侯,可以用它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从而调治虚实,祛除病邪。

【原文】帝曰:何谓三部。

【翻译】黄帝道:什麽叫做三部呢?

【原文】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侯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翻译】岐伯说: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每部各有三侯,所谓三侯,是以天、地、人来代表的。必须有老师的当面指导,方能懂得部侯准确之处。上部天,即两额太阳脉处动脉;上部地,即两颊大迎穴处动脉;上部人,即耳前耳门穴处动脉;中部天,即两手太阴气口、经渠穴处动脉;中部地,即两手阴明经合谷处动脉;中部人,即两手少阴经神门处动脉;下部天,即足厥阴经五里穴或太冲穴处动脉;下部地,即足少阴经太溪穴处动脉;下部人,即足太阴经箕门穴处动脉。故而下部之可以天候肝脏之病变,下部之地可以侯肾脏之病变,下部之人可以侯脾胃之病变。

【原文】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翻译】黄帝道:中部之侯怎样?

【原文】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翻译】岐伯说:中部亦有天、地、人三侯。中部之天可以侯肺脏之病变,肿不之地可以侯胸中之病变。中部之人可以侯心脏之病变。

【原文】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翻译】黄帝道:上部之侯又怎样?

【原文】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翻译】岐伯说:上布也有天、地、人三侯。上部之天可以侯头角之病变,上部之地可以侯口齿之病变,上部之人可以侯耳目之病变。三部之中,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侯为天,三侯为地,三侯为人,三三相乘,合为九侯。脉之九侯,以应地之九野,以应人之九脏。所以人有肝、肺、心、脾、肾五神脏和膀胱、胃、大肠、小肠四形脏,合为九脏。若五脏以败,必见神色枯槁,枯槁者是病情危重,乃至死亡征象。

【原文】帝曰:以候奈何?

【翻译】黄帝道:诊察的方法怎样?

【原文】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翻译】岐伯说:必先度量病人的身形肥瘦,了解它的正气虚实,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但必先去除血脉中的凝滞,而后调补气血的不足,不论治疗什麽病都是以达到气血平调为准则。

【原文】帝曰

:决死生奈何?

【翻译】黄帝道:怎样决断死生?

【原文】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翻译】岐伯说:形体盛,脉反细,气短,呼吸困难,危险;如形体瘦弱,脉反大,胸中喘满而多气的是死亡之症。一般而论;形体与脉一致的主生;若脉来三五不调者主病,三部九侯之脉与疾病完全不相适应的,主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鼓指如春杵捣谷,参差不齐,病必严重;若见上下之脉相差甚大,而又息数错乱不可计数的,是死亡征候;中部之脉虽然独自调匀,而与其他众脏不相协调的,也是死侯;目内陷的为正气衰竭现象,也是死侯。

【原文】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

【翻译】黄帝道:怎样知道病的部位呢?

【原文】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胜死。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翻译】岐伯说:从诊察九侯脉的异常变化,就能知病变部位。九侯之中,有一部独小,或独大,或独疾,或独迟,或独热,或独寒,或独陷下(沉伏),均是有病的现象。以左手加于病人的左足上,距离内踝五寸处按着,以右手指在病人足内踝上弹之,医者之左手即有振动的感觉,如其振动的范围超过五寸以上,蠕蠕而动,为正常现象;如其振动急剧而大,应手快速而浑乱不清的,为病态;若振动微弱,应手迟缓,应为病态;如若振动不能上及五寸,用较大的力量弹之,仍没有反应,是为死侯。身体极度消瘦,体弱不能行动,是死亡之征。中部之脉或快或慢,无规律,为气脉败乱之兆,亦为死征。如脉代而钩,为病在络脉。九侯之脉,应相互适应,上下如一,不应该有参差。如九侯之中有一侯不一致,则病必危险。所谓不一致,就是九侯之间,脉动的不相适应。诊察病邪所在之脏腑,以知死生的时间。临症诊察,必先知道正常之脉,然后才能知道有病之脉;若见到真脉脉象,胜己的时间,变要死亡。足太阳经脉气绝,则两足不能屈伸,死亡之时,必目睛上视。

【原文】帝曰:冬阴夏阳奈何?

【翻译】黄帝道:冬为阴,夏为阳,脉象与之相应如何?

【原文】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着者死。

【翻译】岐伯说:九侯的脉象,都是沉细悬绝的,为阴,冬令死于阴气极盛之夜半;如脉盛大躁动喘而疾数的,为阳,主夏令,所以死于阳气旺盛之日中;寒热交作的病,死于阴阳交会的平旦之时;热中及热病,死于日中阳极之时;病风死于傍晚阳衰之时;病水死于夜半阴极之时。其脉象忽疏忽数,忽迟忽急,乃脾气内绝,死于辰#丑未之时,,也就是平旦、日中、日夕、夜半、日乘四季的时候;若形坏肉脱,虽九侯协调,犹是死亡的征象;假使七诊之脉虽然出现,而九侯都顺于四时的,就不一定是死侯。所说不死的病,指心感风病,或月经之病,虽见类似七诊之病脉,而实不相同,所以说不是死侯。若七诊出现、其脉侯有败坏现象的,这是死征,死的时候,必发呃逆等证侯。所以治病之时,必须详细询问他的起病情形和现在症状,然后按各部分,切其脉搏,以观察其经络的浮沉,以及上下逆顺。如其脉来流利的,不病;脉来迟缓的,是病;脉不往来的,是死侯;久病肉脱,皮肤干枯着于筋骨的,亦是死侯。

【原文】帝曰:其可治者奈何?

【翻译】黄帝道:那些可治的病,应怎样治疗呢?

【原文】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翻译】岐伯说:病在经的,刺其经;病在孙络的,刺其孙络使它出血;血病而有身痛症状的,则治其经与络。若病邪留在大络,则用右病刺左、左病刺右的缪刺法治之。若邪气久留不移,当于四肢八溪之间、骨节交会之处刺之。上实下虚,当切按气脉,而探索气脉络郁结的所在,刺出其血,以通其气。如目上视的,是太阳经气不足。目上视而又定直不动的,是太阳经气已绝。这是判断死生的要诀,不可不认真研究。

1、黄帝内经经典段落及名句

2、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背诵部分节选

3、《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4、《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5、《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6、《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7、《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8、《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

9、《黄帝内经·素问》对译——第七篇 阴阳别论

10、《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11、《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12、《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0 五藏生成篇

13、《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1 五脏别论篇

14、《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2 异法方宜论篇

15、《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3 移精变气论篇

16、《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4 汤液醪醴论篇

17、《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5 玉版论要篇

注意:中药处方需在执业医师下使用。

本头条发布的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了解更多中医经典健康资讯,

敬请关注本人的头条号——老中医周攻谋(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与医生成朋友,多个健康顾问,健康一生。

3种私处疾病,夏季患病几率更大,女性应提前预防

私处是人体的敏感部位,很容易受到感染。尤其是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等原因,私处疾病的患病几率更大。针对这种情况,女性一定要注意提前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而本文将详细介绍3种夏季常见的私处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阴道炎

阴道炎是指阴道内菌群失衡,导致阴道黏膜充血、肿胀、红斑、分泌物增多,常伴随瘙痒、灼烧感等症状。阴道炎容易在夏季发生,因为这个季节温度较高,空气湿度大,方便细菌繁殖。此外,过度使用抗生素,穿紧身裤、合成纤维内裤等,都是引起阴道炎的原因之一。

预防阴道炎的方法包括:

(1)保持阴道清洁干爽,每天坚持用温清水清洗,避免使用香味大、刺激性的肥皂或者沐浴液等化学品来清洁私处。

(2)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因为这样做会导致阴道内的菌群失衡,同时提醒在用药前,谨遵医嘱的建议或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正确用药,减少不良反应。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内裤清洁干燥,并选择纯棉材质的内裤和版型宽松的裤子,以免过度压迫阴道,增加阴道炎的发生风险。

(4)避免性行为时不戴避孕套,因为避孕套除了具有防止意外怀孕的作用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疾病的几率。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泌尿系统中的细菌感染,常见的症状包括小腹部疼痛、尿急、尿频和尿痛等。相对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尿路感染,其中又以年轻女性最容易发病。在夏季,女性更容易感染尿路感染的原因是饮食习惯的改变、水分摄入不足等。

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包括:

(1)增加每日饮水量,因为多喝水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细菌在泌尿系统内滋生、感染的机会。

(2)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每天用清水清洗私处,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清洁剂,清洗过程中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摩擦伤害娇嫩的皮肤。

(3)注意排尿卫生,尽量避免憋尿,排尿后应该用纸擦拭干净,并注意从前往后擦拭,以免细菌感染到尿道。

(4)选择合适且舒适的内裤,应该选择棉质、宽松的裤子来保持私处的通风与干燥,不要选择紧身裤、热裤等过于紧身的衣物。

3、子宫颈糜烂

子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白带增多等。夏季容易引起子宫颈糜烂的原因包括,高温潮湿、经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等。

预防子宫颈糜烂的方法包括:

(1)定期来医院进行妇科检查,通过白带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等来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专科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清洗私处,随意乱用含有化学、刺激性成分的清洁剂等。

(3)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

(4)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夏季容易引起私处疾病的发生,女性应该重视个人卫生,通过避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清洁剂,选择棉质裤子、保持通风和干燥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女性还应该定期就医进行妇科检查,发现疾病早期症状并及时治疗,以免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