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蟒蛇地的风水传说(风水传说)

蟒蛇地的风水传说(风水传说)

民间故事:蟒蛇山围村!为破风水,活祭童男女,兴建镇蛇楼!

镇蛇楼

很久以前,衫阳是一个大坝子。有一年,天狗咬太阳(日食),这年间就接连下了八八六十四天的大雨。一天深夜,人们被一种呜呜的声音吓醒。仔细一听,原来是澜沧江水哭,大家不约而同地起来敲锣,点起火把往高山上走。因为在这以前就听人说:澜沧江水要从杉合坝过来。眼下应验了先前的卜说。人们又惊又怕。后来,紧接着听见大地“嘎嘎”地响,一下子动得像筛糠簸米一样,等到天一亮才发现,原来是北方的云龙盐井爬来了一条大蟒蛇样的山,一圈圈地将衫阳围住。蟒蛇头正在坝子中间,身子的外圈挡住了澜沧江。里面的成了小坝子。

不知过了多少年月,这条大蛇直往上长,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人们急了,眼看着仅有的一点小平坝将要被大蟒蛇山占完,就在蛇脖子的地方天天挖,月月凿。可是,再挖再凿还是长。一天傍晚收工后,挖山人走到半路上。一个老人忽然想起自己的一双草鞋落在山上,走回到蛇脖子附近,就听到大山在叹气,老人就悄悄下来听,叹气之后,大山开始说话了:“哎!千挖万挖,就怕铜钉铁扎。”

老人回去一说,人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要一对童男童女活埋在蛇脖子山的两边,祭山后,山就不再长了。人们照这样一做,山果然就不长了。不知又过了多少年,这件事传到京城,皇帝老爷就委派下开掘博南山道的官,并叫这个官在蟒蛇脖子上敕封:“千年踏,万年躁。,千军万马归一槽。”皇帝派来的人马又在蛇脖子上铺上大石块,蛇脖子正中盖上一幢镇蛇楼。千百年来,西去东来的人马都必须经过此地。

龙抬土

相传很久以前,永平地区居住着一些土人,他们靠捕鱼、打猎为生。一代又一代过着无优无虑的渔猎生活。

有一年,这个地方跑来了一条黑龙(称母猪龙),它翻一翻身,山摇地动;吸气吐水、眨眼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半山上平地积水三尺;有时又把泥石冲进潭水中,让河塘干涸见底。母猪龙到处残害生灵。干尽坏事,无恶不作,人们称之为恶龙。鸟雀不敢在天空中飞过,野兽也只好成群结伙地远远藏身。周围几十里路没有人敢居住。

它看中了永平,要把永平坝变成它的大龙潭。为了把坝加高,每到夜间就出来抬狮山顶上的土去筑坝,想把银江河尾堵死,白天它躲在深水塘中,怕天神对它进行惩罚,只有夜间出来作恶。

这黑龙的举动早被地方小白龙察觉,为了保护当地生灵,小白龙长期寻找黑龙,想把恶龙除掉或者赶走。一天晚上,白龙变成一个当地土人的模样,躲在恶龙抬狮山土的路边茅棚里,拿着一把簸箕,嘴学公鸡叫,同时猛敲大簸箕。恶龙听到公鸡叫认为天快亮了,急忙把嘴里土吐出,慌慌张张地逃跑了。

相传这样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至今永平坝银江河尾,曲用新城背后的山,人们称之为“龙抬土”。恶龙以及白龙至今不知去向。

后来,人们感激白龙,就在苏电村边小山上建了白龙庙,把那座小山叫做白龙山。

锁水阁

“锁水阁”位于倒流河尾,接近澜沧江边的悬崖,在陡峭的半山腰上。这里地势险要,两岸对峙。关于“锁水阁”的来历,有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杉阳这个地方名叫杉木禾,是杉木丛生,古树参天,气候宜人的好地方。但是,由于澜沧江地势低凹。而杉木禾又地势高起,所以每当雨天,洪水就冲走肥沃的土壤。致使大片土地年年流失。为此,百姓焦急万分,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提出将倒流河尾堵高,但要请一个道法无边道行精深的高人异士才堵得起。杉木禾地方没有这样的人,于是,大家就拼凑了很多金银到处去请。后来从腾越(即今腾冲一带)地方请来了天竺道人,道人同时还带来两位徒弟,男的十一岁,女的十二岁。师徒三人到了杉木禾,察看地形以后,要瓜子金三斗、白银十担。杉木禾百姓为了子孙后代,就答应了道士的要求。

道士在农历二月十一,当月亮还挂在天边时开始作法,他手持赶山鞭将近处的大石头赶拢来准备赶往河尾,正赶得起劲,鸡叫了一遍,两个小徒弟看到师傅汗流侠背,气喘如牛,又看山底下,像猪和水牛一样的东西往下滚滚而过,就害怕地大叫起来:“师傅!师傅你看!下面是不是有人偷牛,偷猪?”师傅刚睁开眼睛,那些东西就不走了。

原来那些不是猪和牛,是师傅作法用赶山鞭赶的大石头。两位不知事的小徒弟破了师傅的法,大石头不走了,就停在作法的山堆下面。这样。师傅无法满足百姓的要求,却又舍不得那三斗金、十担银,就起了歹毒的心,只得安放在山下一道石门坎,但是需要童男童女的血......篇幅有限,进入下面,了解更多,可阅读全部故事。原文标题是 “锁水阁”

隋文帝杨坚崇尚风水,曾传说七匹金马驹每天晚上在他的陵墓里出入

隋文帝杨坚接过北周政权之后,灭掉了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隋唐文化复兴奠定了基础,也为中断后的秦汉陵寝制度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准备。

604年,杨广即皇帝位,《隋书 世祖本纪》记载他“上美姿仪,少敏慧。”的确,他把皇帝当得有板有眼,修通运河、打通丝绸之路、开发西域、开拓疆土、开创科举等,一心要把父亲奠定的基业做大做强。可他又对老百姓横加奴役、强加征敛,引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导致了他在618年被缢弑江都(今江苏扬州)和隋朝的灭亡。

一面他政绩卓著,一面他滥施暴政,似乎他成为最有争议的帝王之一。

然而,论争的还有他的两处葬地以及在施政中对民冢的滥掘。

观察隋朝帝陵的命运,我们可以从这个短暂的王朝对中国历史的过渡作用入手。

从581年隋文帝杨坚称帝,到618年李渊攻陷长安,隋朝经历了不过四十年的时间。时间虽短,隋朝却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局面,为中国社会由衰转盛做了铺垫。这样的社会现实体现在葬制上就是结束了魏晋以来“不封不树”的形式,回归到秦汉统一时期覆土为陵的习惯。

不变的是,杨坚和前朝帝王一样,骨子里充满了对风水的信任。掌控天下之初,虽然北周长安城荒凉凋零、凄惨不堪,可杨坚还是喜欢渭水两岸的龙岗之地。在执政的第二年,他就安排人力,在汉长安城以南的龙首原上建立大兴城,下定决心在这里掌控天下。

和北周皇帝相反的是,杨坚崇拜佛教,他亲历过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也见证过当时佛教徒的寄生生活,可灭佛运动的残酷让他记忆犹新。在统一全国后,他下令全国31州都要建设佛塔供奉舍利。

崇尚风水和佛教的理念自然会体现到他对寿陵的选址和建设上。

隋文帝杨坚的泰陵位于今陕西省杨凌农业示范区北部二道塬上,这里高旷开阔,水深土厚,四季温润,近可望渭河粼粼波光,远可眺秦岭巍巍诸峰,北与神农氏后稷的教稼之所相衔,西和周王发祥之地接壤,这里曾经哺育过先周和秦汉江山,实属天然吉壤。杨坚自然钟情这样的祥瑞之地,即位不久,他就开始在这里修建自己的陵墓,并且给朝臣交代了自己后事的处理办法:“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劳改定”(《隋书•高祖本纪》)。602年,五十岁的独孤皇后病死于永安宫,杨坚把她埋葬在泰陵。604年,杨坚死亡后,归葬泰陵。当时的泰陵是“高五丈,周数百步”(现在实际测量,泰陵依然高27米,底部边长约160米,呈覆斗形,与史书记载相符)。 泰陵依照秦汉葬制设计建设,礼制建筑齐全、规模宏大,建筑所用的方砖中央大都是浮雕的莲花图案,角边饰以蔓草,四周刻着连珠纹,美观大方,佛教色彩浓厚。整个陵园东西长760米,南北宽650米,总面积达到49万平方米。

而充满佛教神奇色彩的泰陵传说至今依然弥漫。

据说泰陵建成之初高大壮观、气势恢宏。完成天下统一后,杨坚不顾老迈之身,依然忠国孝民,晚年病逝在出巡的路上,朝野失声,悲哀不已。然而,发丧回京的道路崎岖坎坷,拉着杨坚棺木的马车突然车辕断裂,瘫痪在现在的泰陵附近。时值三伏天气,无奈之下,杨广决定就地掩埋父皇。当地百姓知道皇帝撒手人寰,便披麻戴孝,蜂拥而至,埋葬现场哭声连天,一片素白。百姓们用鞋兜、衣包、手掬的方式,在渭河北岸终于堆成了如山的泰陵坟丘。

让人惊异的是,杨坚入葬泰陵后,每到夜深人静,陵墓里就跑出来七匹金马驹,在陵顶追逐戏耍,脖颈上的铃铛声清脆悦耳、顺风飘荡,村民感到如有神佑。果然,泰陵周围出现了风调雨顺、欣欣向荣的局面。突然一天子夜时分,一个盗贼来到泰陵偷走了六匹马驹,余下的那只马驹夜夜声嘶力竭地鸣叫,终于用前蹄在陵顶刨出了一个大坑后,孤寂而亡。

神驹消失之后,周围群众忧心忡忡。果然,泰陵失去了它的神奇,原先的福冈之地后来并没有佑护大隋江山永年不变。

十三年后,儿子杨广在国人的怨愤之中,自缢江都(今江苏扬州),把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交给了一条素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