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杨公十三忌破解方法(羊公祭日是什么意思)

杨公十三忌破解方法(羊公祭日是什么意思)

当代散文||纪王崮轶事

文/刘庆德

泱泱八百里沂蒙,纪王崮只因为传说在春秋战国,有位纪国王侯,依靠崮的天然屏障修筑“崮城”。于时,春秋纪王的故事在崮周边村落世辈流传,形成地域性文化传播,崮上城墙、山泉、棘子棵、甚至树木、花草、农户姓氏、建房风格都与纪王的传说丝丝相连,经过几千年间的朝代更迭,周边村村落落经历了几易村名,村落姓氏也随着纪王崮的春夏秋冬,斗转星移更更迭迭,漫漫岁月纪王崮和春秋纪王的传说经久不衰。茶余饭后,集市杂场,闲谈啦呱说者神采飞扬,听者有滋有味,

两千多年前的战马嘶鸣,刀光剑影,兵将厮杀,纪王风采,演说的鲜活生动神采飞扬,好似近年代发生的故事似的,诸多版本在民间广泛流传。时至2012年,纪王崮考古新发现,揭开了民间流传之谜,原来一辈辈流传千古的故事真的存在,在几千年前,在纪王崮这方水土,真有一位春秋纪王建筑“崮城”,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励志复国。

围绕纪王崮春秋纪王的传说故事,在纪王崮周边村落大片的山水间和村域同样有着地理性的与纪王崮春秋纪王关联的民间传说,比如跑马岭,屯兵场,大粮仓,养马场,兀儿崮,汉望庄。

跑马岭是春秋纪王的兵事战道,站在纪王崮瞭望,自纪王崮南门即朝阳门,顺歪头崮北面山半腰,下今西峪村至江家安村后岭,再到齐山连绵数公里,下得跑马岭顺石牛坡、张庄并入沂河边南北官道,顺官道南去有兀儿崮,传说纪王一个儿子在兀儿崮守营,以战鼓声告知纪王崮纪王战事,无战事不可擂鼓,纪王之子性情顽皮,擂鼓戏弄纪王,纪王闻听兀儿崮战鼓声声,战事告急,纪王急令发兵,将士兵勇浩浩荡荡顺跑马岭急行军赶到兀儿崮,原来是一场游戏,纪王只好收兵并告诫王子再不可胡闹,谁知过一段时间,纪王子又一次擂鼓,纪王再次发兵,事不过三,第三次真有战事,擂动战鼓,声声催急,纪王疑是王子再次戏闹,未有发兵,直至望见兀儿崮狼烟滚滚,才知战事紧急,等发兵顺跑马岭赶去,寨破儿亡,此崮便是兀儿崮的来历。

传说的屯兵场在今尹家峪地域,尹家峪地域地势平坦,有肥沃良田,清泉遍布,有生活饮用之水;水源丰沛,有农田浇灌之水,历朝历代是百姓安居乐业之乐土。传说的春秋纪王“屯兵垦田”之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在村后土坑挖土挖出青铜剑,在村后土岭地段多次挖出青铜兵器,在村西西坪厚土层地段挖出青铜兵器,有剑、戈、剪头等及陶器碎片,与2012年纪王崮出土的文物年代相似,此地被沂水县政府命名为“春秋古墓群”保护遗址。

传说大粮仓在今沂源县东里镇地域,自古流传“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家之根本。在纪王崮北侧有一古村落名曰“马庄″,传说是春秋纪王的养马场,早些年代村落拴马石、喂马槽散见于村落、田野、河道,只因为是养马场,源于西来河水形成一条常年水流清沏的河,沿马庄流淌东去汇入沂河,时至今日的马庄有徐马庄、胡马庄、蔡马庄,还是用马取其村名。汉望庄即是今沂源县韩旺村,传说当年齐国兵将围攻纪王崮,纪王从跑马岭逃之夭夭,涉过沂河来到汉王庄,回头望见纪王崮,狼烟滚滚,战马嘶鸣,悲怆的望着纪王崮仰天哀叹,随后遁入山中往东而去,也许是纪王难忘纪国父老乡亲,东去了纪国故土。

传说故事流传今日有的被事实印证,有的被视为无稽之谈,看来传说是在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传播,有的史记也是在传说的基础上甄别真伪留史存鉴。清康熙十一年《沂水县志》记有县西北“七十里纪冈,相传纪子去国之处”。相传不就是民间的传说吗?

“羊公祭”的传说版本诸多,在纪王崮周边村落,传说纪王当年扎寨屯兵,期待东山再起,在邻近山上住着一羊姓大户,家丁兴旺有13个儿子,纪王有时侯和他谈天论地,羊公有时话意嘲讽纪王因战事儿郎战亡,复国之梦何年成功。此话触痛纪王心病,二人言语不和,羊公赌气道:“上天一年之中每月收走我一儿,尚有一儿给老夫养老送终”。纪王听罢此言,心生怒火,下令管农事节气时令的官,次年排列闰七月,一年十三个月,可怜羊公触怒了国君,老天也应了他的话,一个月收走他一个儿郎,这年闰七月十三儿郎都归西而去,从此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闰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日这些天属“羊公祭″,崮周边村落的居民,遵循着这天诸事不宜是“破日”,时至今日,仍然有老年人信奉“羊公祭”。

纪王崮隐藏深山群崮,崮周边村落居民远离县衙州府,过着于世隔绝隐居山林的生活,自然识文解字的学问人凤毛鳞角,历朝历氏居民仅靠着世辈传说在传承着春秋纪王故事。年轮旋转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渐渐有国家史志工作者、作家、探险家攀登纪王崮,探访崮上人家,探寻纪王崮历史遗迹,渐渐的朝阳门城墙巨石、关老爷磨刀石、胭脂泉、纪王倒穿战靴下山、凳子门等等文物古迹。文人墨客编纂成文、成诗、成画或拍摄电视风光片公诸于现代媒体,纪王崮似“山中闺秀”,走出大山惊艳了世人。

我的村落在纪王崮东南方向,有五华里之遥,在村里就望见纪王崮全貌,听春秋纪王的故事是在读小学,那个年代学校“勤工俭学”,背着花篓捎着午饭来到歪头崮槐树林场采摘槐叶,抬头望见纪王崮在眼前,中午吃饭休息时间,约着本村几位男同学,悄悄的顺着羊肠小道爬上了纪王崮,瞧瞧纪王崮是啥样的山?等转遍崮顶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爷爷和奶奶们啦的纪王崮和纪王的故事,在小小年纪是神圣和崇拜的,这次亲临纪王崮却再也没有寻找到那种感觉,是淡淡的乏味,甚至怀疑老人们在编造故事。在我十八岁那年,大队的土地包产到户,在西坪第三生产小队留了几亩土崖头地块,方便社员挖土垫猪圈,那个年代户户养猪。春天的一天早晨,有社员挖土挖开了一个土包,有诸多陶器片,有青铜戈、剑,我听说后,感觉好奇找到那几家人去看,青铜戈和剑被几家小孩,磨的亮亮的成了儿童玩貝,毕竟那个年代看电影《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小孩羡慕孙悟空的金箍棒,白骨精的剑,大人挖到兵器自然会想到小孩玩的玩艺。

那时候我还查阅了字典和历史书籍,青铜兵器出自春秋战国。在尹家峪村域其它地方,也挖出过几次青铜兵器,最离奇的是在村后大土坑,第一生产队几位社员挖土垫猪圈,挖塌大土崖显现一座土坑坟,上下排列三层,最下一层发现一把青铜剑,骨骼糜烂不全青铜剑紧贴骨胳处,抽出青铜剑差不多三尺长,是尹家峪村域出土最大的一把,拿去采购股,卖了两元八角钱,去供销社买了3包烟。土坟的中间层很平常,最上层是村刘家的坟,村人们都称奇怎么地理先生看穴这么准确,南北走向整齐一致。还有村民在村后其它地方挖地瓜窖挖出过几把小青铜剑。如今问挖青铜剑的人“青铜剑去那了”?“那个时候缺油少盐卖采购股了,谁知道是文物,放到这还不发财了,交给国家奖金肯定也不少”。自从尹家峪村域出土了青铜兵器,自然而然的去和纪王崮和春秋纪王联系对号,思绪总会飘飘荡荡,想象春秋战国时期,纪王崮那时候是怎样的一座山,纪王体貌特征是什么模样。2007年,纪王崮开发旅游区,次年清明节携带家人,攀登纪王崮,歪头崮后崖已修建一条公路,至纪王崮南天门,比起读小学时候爬山时好走,上得纪王崮顶,“咚咚锵锵”锣鼓喧天,原来是里庄村李化举等文艺爱好者们在表演节目。这年纪王崮旅游区初具规模,次年登上纪王崮,是农历八月打工,干不几天,在胭脂泉上坡搬石块崴了脚,是年冬满百天才算痊愈。从此我和纪王崮算是结了情缘,再后几年纪王崮修建成一座“天上王城″,几乎隔几年就去爬趟“天上王城。2014年镇《泉庄镇志》编篡委员会,组织攀登天上王城,考证取材编写“旅游篇”章,原泉庄乡人大主席贾连文带队,逐一景点详细记录和拍照,为编写“旅游篇″记录翔实资料,记录完史料,留给我是无边无际的遐思,“天上王城”从一座寂寞几千年的崮,挖掘考证有一座诸侯级的春秋古墓,若不是周边古村落一代代居民千年、百年口碑相传,纪王崮还是一座普通的山,一座普通的崮,静静伫立在群山、群崮间,有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山名或崮名,在天地苍茫云海之间静静的沉睡……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刘庆德,山东沂水县泉庄镇人,1965年3月出生。泉庄农中毕业后回村务农,业余从事新闻报道。在县、市、省广播电台,沂水报、临沂日报、农村大众、家庭生活报、山东老年报播发新闻稿件若干篇。2013年参加泉庄镇志编篡。劳作之余研究民俗文化,采写民间故事、村史、游记。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杨公忌日诸事不宜:千年民间习俗,有什么来历?

正月十三是一年当中最大、最狠、最毒、最不吉祥的“禁忌日”。

在传统习俗的“正月十三”这一天,人们不走亲戚,也不外出,也没有婚丧嫁娶,更不能动土、搬迁……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因为一大堆的禁忌让人们只得乖乖呆在家里“躲着”。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尤为讲究,这一天甚至是南部山区的“全民法定歇工日”,很少有人上山下地干活,总担心遇到不测;也很少有人出远门办事,老害怕遇到不测。

“杨公忌日”又称为“杨公十三忌”,相传其说始于宋堪舆术士杨救贫,因称该日为杨公忌。

杨筠松(834-906),名益,字筠松,号救贫,窦州人。中国四大堪舆明师之一。唐僖宗(874-888)朝,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乾符六年(874年)王仙芝赵义,黄巢应之。

广明庚子(880年)黄巢入长安(另传是安史之乱出宫后到江西赣州授徒曾文辿开基祖先廖瑀),杨救贫窃得《禁中玉函秘术》,即郭璞《葬书》,回到赣州,在今杨仙岭授徒传术。因杨筠松一生用堪舆之术为无数贫人造葬作福,深得民心,人们尊称他为杨救贫。

杨公一生传奇颇多,一生用所学堪舆之术以救善良、善德之人之贫苦,期间有歹人、恶人要挟杨公点地,杨公不从;期间有政客、歹恶之人得不到他点的吉地,期间加害杨公,杨公一生有十三次被害,因杨公救人无数,福德深厚,每次有惊无险,所以杨公有十三忌。(忌者,死亡之忌也。君不见人家上辈死了,就在门上帖上“忌中”二字的白条。)

杨公一生有十三忌就是恶人求不到吉地,变设法害死他,但吉人天相,善德必昌,每次都只有惊险,却没有给人害死,杨公的三千弟子变把那十三次受害的日子定为杨公忌日。他的弟子在这十三天内便不为人造葬作福,在家为师做忌。

《四库全书•钦定协纪辩方书》卷三十六《辩伪》中,还有一则《杨公忌》词条: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杨公忌。不论月之大小,二十八日一周,每月递退二日。

故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以至七月初一、二十九而终于十二月十九。凡十三日,夫以宿值日亦如用甲子纪日未必始于大挠,而其来已久,每日一宿,自然顺序,不用安排。以论趋避,犹可说也。然亦未闻室宿值日有所避忌。今并非值日之宿而强以角宿起元旦,每年另起不能轮转,固不通矣。

民间传说版本一

宋太宗赵二舍,中了辽国计策,前赴北国会谈,杨家将在杨继业率领下,七郎八虎闯幽州,前往保驾北征。

行兵到两狼山前,杨继业认为此次行兵犯了地名之忌,自己姓“杨”,“羊”遇两“狼”,必将难以取胜,告诫子弟官兵都要小心。结果,在战争中,遇到了埋伏,兵败金沙滩,杨家将受到严重损伤: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短寿一命亡;三郎马踏肉泥浆;四郎流落在番邦,五郎怕死当和尚;七郎乱箭一命亡;李陵碑前碰死了杨老将;只剩一个杨六郎。

杨家将兵败失了散,这一天是正月十三日,人们为了纪念保国忠良,就把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即杨家将的忌日。后有人因缅怀杨公之死,定为每一月都有一天是杨公忌日(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初七、五月端五、六初三、七月初一、七廿九、八月廿七、九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即俗称的“杨公十三忌”。民间传说每逢此天凡事不可做,皆为不吉。

版本二

很久以前,有一位姓杨的老翁,人们称他杨公。这位杨公有十三个儿子,十三个儿子如狼似虎,且又家资万贯,可谓要人有人要财有财。杨公也就自然的有点飘忽。一日,高兴之极,在那里和人说起了滋话,道:“我这些儿子就是一个月没一个,还能有一个和我过年的哩。”

神仙无处不在,但凡人说话不要太狂了。杨公的狂话恰被一个路过此地的神仙听去,此神上天报告了玉帝,玉帝大怒,随下令每月收他一个儿子。从正月十三开始,杨公的儿子每月都要走一个。每个月里往前赶两天,正月里是十三,二月里是十一,三月里是初九,依次往下推。

这年正好闰七月,所以,七月里收了杨公两个儿子。日子是七月初一和二十九,那么这一年也就是十三个月了。杨公的十三个儿子自然是一个也没剩下,到了年底,自然也就没有一个和杨公过年的了。后来人们把杨公儿子归天的日子称为杨公忌。

版本三

传说,因为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使她终身不能出嫁,就产生报复心理,坚决跟月老作对,于是专门破坏新人之喜事,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廿七,不宜结婚。

据说,如果在“三娘煞”之日结婚,当日新娘会红气冲天,于是新娘结婚的时候就要用红盖头同时撑红伞。

三娘煞口诀: 上旬初三与初七,中旬十三与十八,下旬廿二与廿七,作事求谋定不昌,迎亲嫁娶无男女,孤儿寡妇不成双,架屋庭前无人住,架屋未成先架丧,行船定必遭沉溺,上官赴任不还乡。

民间歌谣《杨公百事忌》

神仙留下十三日,举动须防多损失。

一切起造与兴工,不遭火盗定遭凶。

婚姻嫁娶亦非宜,不得到头终不吉。

人生出世遇此日,劳劳碌碌得还失。

安葬若还逢此日,后代儿孙必乞食。

上官赴任用此日,破贼多愁主革职。

得知广普传与人,子孙昌盛皆阴骘。

正月十三,是“杨公忌”!到底有什么讲究?来一起看看吧

【导语】

正月十三,传统习俗和禁忌多。具体有哪些传统习俗呢?先来看看下面八句诗歌,正是对应正月十三的传统习俗,简要归纳和总结。

1、点灶灯

明月未满烛先熄,灶爷座下灯攒集。

2、滚龙灯

迂回盘旋龙飞舞,儿童出门灯笼提。

3、扎彩灯

棚中几多彩灯扎,五光十色扮绚丽。

4、做圣虫

和面巧手做圣虫,惟妙惟肖出笼屉。

5、吃汤圆

上灯圆子寓意喜,圆圆满满阖家齐。

6、放海灯

海神娘娘佑平安,烟花爆竹海灯祈。

7、祭大海

龙王生日拜大海,幸福生活万年期。

8、慰忠烈

好日不忘慰忠烈,关公杨公恭敬祭。

正月十三这么多习俗和禁忌,那杨公忌到底是什么,有多么可怕呢?我是养花绿植,来一起看看!

正月十三是什么日子呢?

答案:是杨公忌日。

据民间老人说,正月十三“杨公忌”,是一年当中最凶、狠、毒的日子,而且是最不吉祥的“禁忌日”,是百事禁忌。到底有没有这么可怕?我们一起来看看。

“杨公忌日”,又被称为“杨公十三忌”,世上传说,是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

旧俗,是从农历正月十三日这一天开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杨公忌日”,又称“杨公十三忌”,是百事禁忌日。

杨公忌,这十三个“忌日”。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共计13天,号称“杨公十三忌”。

在民间,大多数人都知道正月十三,不要做活,不要出行,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是纪念杨公,也就是金刀令公杨继业。

据传

杨继业率领七郎八虎闯幽州,行至到两狼山,杨继业意识到犯了兵家大忌,“羊”遇“狼”,又遇两“狼”,后果可想而知。结果遭遇伏兵,兵败金沙滩,杨家将损兵折将伤。

正月十三日,成为杨家将的忌日。杨令公碰死在李陵碑前,杨家将只剩杨六郎。人们为了纪念杨家将,就把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

后来

每月提前两天定为杨公忌日,俗称“杨公十三忌”。每逢此天,什么事也不要做。不能走亲戚,也不能外出;不能动土,也不能搬迁,更不能结婚嫁娶。否则,都是不吉利的。

尤其是在民间,认为这十三个日子,决不能用来开张、动工、嫁娶、签合同等等,防止办事不利,失败告终。

【小结】

因此,在过去,人们遇到重大活动或者事项,都会主动避开这些日子,以求平安无事,幸福吉祥。  

新时代,新风尚。

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了,大家也不必纠结这几天,而且在生活中,大家也不可能记住这些禁忌日,不知者不怪,更没有什么事了。

  

今天是杨公忌日,诸事不宜!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杨公忌日”又称为“杨公十三忌”,世传为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订定。这十三个“忌日”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杨公十三忌”自古以来即受到玄空家的重视,在玄空家的眼里,这十三个日子决不能被选来做为开张、动工、嫁娶生子、签订合同等等。

由来传说

古时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13个儿子,而他的邻居却没有儿子。于是,他常常在邻居面前摆出志得意满的样子。邻居很生气,就咒他:“不要嚣张显摆!生老病死各自有命,谁知道你的儿子就会长命百岁呢?”

杨公仰天大笑:“哈哈!我有13个儿子呢!即使碰上三灾六祸我也不怕!就算老天妒忌我,一个月收去我一个儿子,也会留一个儿子为我送终的!”

没想到,真是事有凑巧,有一年发生了瘟疫,刚好又凑巧这年有闰月,杨公的儿子得了疫病,第一个儿子就死于正月十三那天。紧接着,儿子一个个都死去了。到了年关十二月,杨公的十三个儿子全部死掉,只剩下他自己,晚景十分凄凉。人们都说,杨公的遭遇全部都是应在他自己说的大话上。而同时,十三这个数也被认为是个不祥之数。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

杨公忌日真的这么可怕吗?

以上这些说法都是民间传说,从专业的角度,关于杨公忌日,在一些择日的书籍中有提及。

但是,《协纪辨方》的《辩伪》一书中,则详细批驳了杨公忌日的说法,并做出了杨公忌说法不可畏的定论。

原文如下:“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杨公忌。不论月之大小,二十八日一周,每月递退二日。故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以至七月初一、二十九而终于十二月十九。凡十三日,夫以宿值日亦如用甲子纪日未必始于大挠,而其来已久,每日一宿,自然顺序,不用安排。以论趋避,犹可说也。然亦未闻室宿值日有所避忌。今并非值日之宿而强以角宿起元旦,每年另起不能轮转,固不通矣。且若正月小,则二月十一日乃是危宿,二月再小,则三月初九日乃是虚宿,又安得强指为室火猪乎!《晋志》曰:‘营室为元宫,又名清庙,必非凶曜。’《诗》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尔雅》曰:‘营室谓之定。’盖古者视营室中而兴土功,未当以为忌也。将以其为火,与尾、室、觜、翼皆火宿也,何独忌于室耶?将以其为猪,与星系宫像,不系肖形,顾可实指为猪耶。邪说诬民,莫此为甚。彼杨公者不知为何须人,其说殆与密日,同出西域,彼俗恶猪,闻声辄厌,故并忌之。然岂可用于中国耶!”

《协纪辨方》是在汇集前人智慧的基础上,集中当时学识渊博的人编纂的,其专业性、准确性、权威性,可谓是无出其右。

应该怎么看待杨公忌日?

小编认为,某些民间说法、习俗,流传已久,深入民心,完全否定难以服众。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又全然没有什么依据,也缺乏这些说法成立的支撑点。

就比如这杨公忌日,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但不必过分在意。具体决定自己能不能在这样的日子里安排什么大事,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如果大家都很在意这个日子,可以安排到别的日子里。但如果妻子今天突然临盆,却非要坚持到明天才生那就有点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