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装甲龙长什么样(装甲龙)

装甲龙长什么样(装甲龙)

坎坷的装甲龙骑兵,法兰西的装甲巨兽,浅述法国AMX-30坦克研发史

在坦克发展史上,法国曾经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采用单个旋转主炮塔设计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更是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坦克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这辉煌的一切,随着二战中法国对德国的迅速投降而荡然无存。

雷诺FT-17曾经是坦克发展的方向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本土的军工产业基本上都在为德军的运转而服务。等到二战胜利后,法国已经无法为其装甲部队提供一款本国独立设计的坦克。作为曾经欧洲大陆上骄傲的“装甲龙骑兵”,此时的法国装甲部队却不得不装备美国援助的“谢尔曼”中型坦克作为自己装甲部队的主力,这种情况对于急于恢复自己大国影响力的法国来说,自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为法国装甲部队研制全新的本国产坦克,就成为了法国军工部门当时的头等大事。

经济与实力的双重掣肘——除AMX-13之外全军覆没的战后早期法军坦克项目

在二战结束后,法国就开始了自己战后第一代重型坦克的研发,也就是后来的ARL-44重型坦克。这款以二战期间维希法国ARL-40计划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重型坦克,在一开始就在设计思想上落后了。当时的法国坦克设计师仍然将ARL-44重型坦克作为“重型步兵坦克”来进行设计,575马力的迈巴赫发动机和糟糕的悬挂系统使得ARL-44重型坦克的速度很慢,根本无法满足法国装甲兵组建快速装甲部队的需要,因此很快就退役了。

ARL-44重型坦克本身的设计思想就是落后的

当时的法国军工业只能够提供10吨级左右的成熟底盘,为了应急,法国设计师在法国自产的10吨级装甲底盘上加装摇摆炮塔,制成了法国战后第一款成熟的坦克——AMX-13轻型坦克,该款坦克也是战后早期法国坦克中难得成功的项目。

虽然AMX-13轻型坦克的性能还算不错,但是在战后,作为法国最主要潜在对手的苏联陆军装甲部队,其主力装备已经由原来的T-34中型坦克升级成了T-54/55中型坦克,定位为轻型坦克的AMX-13注定只能够成为当时法国陆军装甲部队的过渡性装备,法国装甲兵还需要性能比AMX-13轻型坦克更强的坦克。

AMX-13轻型坦克对法军来说只是款过渡性装备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先后启动了AMX-45中型坦克和AMX-50重型坦克,但是这两个坦克项目都先后遭遇了失败。这两个战后法国坦克研发项目的先后失败,其原因主要是两个:1、战后法国贫弱的坦克研发能力;2、经济掣肘下美援坦克的大量输入。

以AMX-50重型坦克作为例子,法国在一开始计划为AMX-50重型坦克提供一款1000马力的发动机,但是法国本国军工业设计不出马力如此强劲的坦克发动机,导致整个项目因此不断延期并修改指标,陷入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项目下马。

同样采用摇摆炮塔设计的AMX-50重型坦克

其次是战后法国经济比较拮据,如果要在短时间之内补齐坦克研发方面的短板,就需要法国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而这样又会影响战后法国其他领域的建设。而此时的美国正在加大对欧洲的援助,使欧洲能够和自己一起对抗苏联,除了在经济方面施行“马歇尔”计划之外,美国还向欧洲各国援助了大批军事物资,这些援助对象里自然也包括法国。

作为对法援助的重要部分,美国先后为法国装甲部队提供了1100辆的M47坦克。然而M47中型坦克在研发之初就是一款过渡性装备,其重量虽然高达46吨,但是在防护能力和机动性能方面却乏善可陈,美军在短暂装备后,很快将其退役并援助给盟国,法国装甲兵自然不可能对M47中型坦克的性能满意。

法国对M47中型坦克的评价并不高

让法国下定决心彻底抛弃美制坦克的直接导火索是战后越南局势的恶化,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属殖民地,在二战结束后,想在越南继续恢复殖民统治的法国和越南本土反抗势力爆发了战争。在战争中法军装甲兵发现重达46吨的M47中型坦克根本不适合在越南使用,加上此时美国插手越南事务,美国和法国之间开始出现分歧,为了不在军事上继续依赖美国,法国决心重新开始研制属于自己的新一代坦克。

“欧洲型主战坦克”协议的签订——AMX-30坦克研制的起点

随着冷战的开始,法国和德国、意大利等二战宿敌之间的关系,也从原来的敌人变成了盟友。既然战后法国自身坦克研发能力不强,而德国在坦克研发上又一直颇有建树,因此联合德国共同研发一款独立于美苏装甲体系之外的全新的“欧罗巴坦克”,就被提上了日程。

法国对“欧罗巴坦克”寄予厚望

“欧罗巴坦克”是“欧洲型主战坦克”协议的产物,1956年法国和德国共同签署了该协议,第二年年底,意大利也签署了该条约,加入到了“欧罗巴”坦克的研制计划中来。为了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法国和德国决定各自研发自己的原型车,然后再对两国的原型车进行联合测试,最终确定“欧罗巴坦克”应该采用怎样的设计方案。

德国方面提出的其中一个方案

但是在各自开始研制原型车之后,法国和德国在坦克设计上的理念分歧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并逐渐成为法国和德国在“欧罗巴坦克”上的主要矛盾。因为防线漫长,为了能够更好的抵御苏联装甲部队的进攻,法国和德国均认为新一代坦克需要重点突出火力和机动性能,而坦克的防护性能可以延后考虑。不过法国和德国在关于新一代坦克的许多具体设计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不同。

法国当时认为反坦克导弹将会是主要的反装甲武器

当时的法国对反坦克导弹情有独钟,认为新一代坦克应该要能够兼容炮射导弹的使用,以便对2000米距离以上的苏军坦克进行有效打击。因此,新一代坦克可以不用装备高膛压坦克炮,只需要装备低膛压多用途坦克炮即可。

而德国设计师则认为,现代坦克大部分情况下,其交战距离均发生在2000米距离以内,常规的高性能坦克炮在这个交战距离内,综合反装甲效能并不比反坦克导弹低多少。而反坦克导弹,尤其是炮射型反坦克导弹不仅造价昂贵,而且使用成本很高,从长远来看,并不是新一代坦克理想的武器。

苏联的T-54/55坦克是主要作战目标

除了在坦克火力方面有分歧,双方在坦克的定位和使用上也存在分歧。法国认为,新一代坦克主要作战对象是苏联的T-54/55系列中型坦克,因此新一代坦克应该是一种30吨级的,外形低矮且造价低廉的装甲战斗车辆。

而德国则认为,如果要让坦克长时间保持战斗力,就需要让坦克的车组乘员保持足够的精力。因此新一代坦克的车内空间不应该过分狭小,需要保持较大的车内空间,这样不仅能够让车组乘员长时间保持战斗力,也能够为高膛压坦克炮腾出足够的安装空间。

西德方面制造的原型车

而在随后对两国原型车的共同测试中,法国原型车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在当初为新一代坦克定下的火力和机动指标上,法国版本的原型车均落后于德国方面造出的原型车。在火力方面,法国的CN-105-57式105毫米线膛炮是在老式的75毫米线膛炮基础上扩膛而来的,炮管壁较薄,在进行高膛压弹药的测试时,甚至发生过多次炸膛事故。

使用CN-105-57线膛炮的法国原型车

而对坦克机动性至关重要的发动机和悬挂系统方面,法国方面也是问题重重。法国一直拿不出600马力以上的可靠发动机,而其原型车使用的悬挂系统还是以AMX-13轻型坦克上的悬挂系统为蓝本改进而来的,导致法国原型车在坦克急速和通过能力方面落后于德国原型车。

而政治影响则成为“欧罗巴坦克”计划分道扬镳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的美国不希望欧洲出现独立于自己装甲体系外的另一种主战坦克,因此对“欧罗巴坦克”计划施加压力。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之下,意大利首先在1961年退出,随后,德国在1963年也宣布退出,并在此前自制的原型车的基础上,开始了本国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研究,即后面德国的“豹1”主战坦克。

后来德国自己设计了“豹1”主战坦克

虽然法国的原型车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但是缺少新型主战坦克的法国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够在此前原型车的基础上继续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研究,这便是后来的AMX-30主战坦克。因此,可以说“欧洲主战型坦克”协议的签订,成为了AMX-30主战坦克研发的起点。

从AMX-30A到AMX-30B——雪中送炭的苏联电渣重融技术援助

在决定依靠本国力量来继续研制AMX-30坦克后,法国终于开始加大对发动机和高膛压坦克炮的研究。因为此时法国与北约各成员国关系开始转冷,与苏联关系开始转暖,因此法军要求自研的AMX-30坦克要能够符合法军的“全向防御”战略。

所谓的“全向防御”战略,就是既要做好与苏联进行军事对抗的准备,也要对北约盟国保持一定的常规军力压力,以保证法国的国土安全。在“全向战略”的指导下,AMX-30就必须要拥有远距离、长时间机动能力,这也就要求AMX-30坦克不能够再使用原来法制坦克的汽油发动机,而要选择综合效率更高的柴油发动机。

只有柴油机才能满足AMX-30坦克的使用需求

AMX-30坦克最终选中的发动机是法国伊斯帕诺公司的HS110平列式12缸柴油发动机,这款柴油发动机因为采用平列式布局,而不是传统柴油发动机的“V”型布局,所以整体高度较低,在装上AMX-30坦克后,对AMX-30坦克的整车高度影响不大,因此很快被定为AMX-30坦克的标准发动机。

而在火炮方面,法国火炮设计师在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炮的基础上,研制出了CN-105-F1型105毫米线膛炮。这门线膛炮的身管倍径达到了56倍,除了能够发射法制G型破甲弹之外,还可以使用和英制L7线膛炮相同的各类高膛压弹药。而装备了HS110柴油发动机和CN-105-F1型线膛炮的AMX-30坦克,就被称为AMX-30A坦克。

AMX-30A坦克

不过AMX-30A坦克却迟迟不能够量产,阻碍其正常量产的最大问题出在那门CN-105-F1型高膛压线膛炮上。这门线膛炮在设计之初仍然是以使用低膛压的化学弹,也就是法制G型破甲弹为主要目标,因此在使用L7线膛炮的各类高膛压弹药时,该炮的身管寿命会急剧降低。

根据当时法军自己的测试,在发射120发北约标准105毫米高膛压弹药后,CN-105-F1线膛炮的炮管就会出现裂痕,不得不进行报废处理。而当时西德通过英国授权生产的L7型线膛炮,使用同样的高膛压弹药时,其身管寿命在650发-700发之间,两者性能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质量可靠的高膛压坦克炮,成为AMX-30坦克量产路上的最后一个拦路虎。

CN-105-F1型线膛炮的质量问题阻碍了量产计划的实施

CN-105-F1型线膛炮的质量不佳,是因为其炮管材料采用了落后的处理方法——酸性平炉双联法冶炼、水压机锻造、井式热处理炉调质。这种处理方法会导致炮管材料中含有比较高的杂质,最终导致CN-105-F1型线膛炮身管强度增加时,整体韧性下降,在使用北约制式高膛压弹药时容易出现裂痕。

解决方法就是采用电渣重融技术来制造炮管。所谓的电渣重融技术,是指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对钢材进行熔炼,去除钢材中的杂质,使钢材在保持高强度性能的同时,还具备相当可观的韧性。

电渣重融技术提升了CN-105-F1型线膛炮的质量

当时西德已经掌握了电渣重融处理技术,但是却不愿意将技术分享给法国。而帮助法国解决电渣重融技术难题的,则是来自东方的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法国和苏联关系的好转,苏联开始向法国提供部分法国所没有的先进技术,这之中就包含了一台苏制P951型电渣炉和配套的电渣重融技术,法国在电渣重融方面遇到的难题自此迎刃而解。

正在进行军方测试的AMX-30B

1966年5月21日,法国宣布AMX-30坦克正式定型,并以AMX-30B的编号正式进入量产。自此,法兰西新一代的装甲龙骑兵正式进入法国陆军装甲部队服役。

大成之作还是中规中矩——对AMX-30坦克的简单评价

AMX-30坦克使法国在二战结束20多年后,重新让法国装甲部队拥有了一款主力坦克,因此很快成为了当时法国军工业成就的标志之一。但是在盛名之下,AMX-30坦克并未完全达到当时法国陆军装甲部队的期待。

AMX-30B某些性能指标还存在不足

AMX-30坦克的作战理念是“远距离狙杀,打完就跑”,因此对坦克炮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和摧毁能力有很大的要求。AMX-30坦克使用的CN-105-F1型线膛炮虽然使用了56倍径的超长身管,但是其火炮药室容积却和51倍径的L7线膛炮一样。药室和身管的不匹配,导致CN-105-F1型线膛炮在1500米以上的距离中,其火炮射击精度反而不如英制L7型线膛炮。

AMX-30B对远距离目标的毁伤能力有限

其次是坦克炮的毁伤能力问题,法国陆军对G型破甲弹的期待很高。因为当时大部分坦克还没有装备爆炸反应装甲,以聚能效应来进行破甲的G型破甲弹,在远距离上有十分优秀的破甲能力。

G型破甲弹安装有滚珠轴承

但是,为了能够在线膛炮中使用G型破甲弹,该种破甲弹使用了非常复杂的滚珠轴承设计,以避免炮弹自旋削弱破甲效果,最终导致G型破甲弹的造价居高不下,与AMX-30坦克本身“造价低廉”的定位出现了出入。而如果使用常规的高膛压动能弹执行反装甲任务,在超过1500米的交战距离上,又不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期西方坦克中AMX-30体型最小

不过,AMX-30坦克本身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AMX-30坦克是同时期西方坦克中外形尺寸最小、战斗全重最低的坦克,其设计风格既不属于“东方风格”,也不属于“西方风格”,而是自成一系。

综合通过能力也很不错

也许AMX-30坦克这辆法国的“装甲龙骑兵”,其性能在当时的环境下只能够算是中规中矩。不过对于当时努力谋求国防自主化的法国来说,AMX-30坦克的成功已经令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直至今天,法系坦克,仍然是世界坦克大家庭中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