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办3年的宾阳炮龙节今年将回归!
在广西宾阳人眼里,每年正月十一的炮龙节重要程度更胜春节。当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架游行、八音伴乐,几十甚至上百条炮龙在城中舞动,人们用鞭炮炸龙的方式祈福。受到疫情影响而停办3年的炮龙节今年将回归宾阳,为了赶制这场“东方狂欢节”的主角“炮龙”,宾阳炮龙代表性传承人邹玉特今年新春,那叫一个忙。
宾阳人常常说一句话,“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每年正月十一,“龙能腾云驾雾”的神话故事,在南宁宾阳县有了现实版画面。
夜幕中,炮龙节进入狂欢高潮,一条条活灵活现的炮龙,在热闹的鞭炮炸响声中,由舞龙人举着向县城内各处游去,挨家挨户送福,保佑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喜添贵子。“炮声不停,龙舞不止”,沿街各家各户焚香迎龙,燃放鞭炮炸龙。当地人认为,炮龙在自家门前停得越久,新的一年就会越顺利。
作为炮龙节最重要的主角,炮龙不仅要制作得活灵活现神气十足,还要既结实耐用,又轻便易挥舞,没有十年八年的手艺,还真难以完成。
现场声:这个龙看着很结实哦。你打下去就懂了。它那种(声音)叭叭叭。打上去不容易烂。又厚实又稳,感觉随便甩都甩不出去。明天我就贴鳞片,明天下午我就可以装龙。它(鳞片)全部贴完了就更加重是吧?贴上去最多是13斤多一点。
农历兔年春节前三天,在宾阳县宾州镇三联街炮龙文化传承人邹玉特古城炮龙作坊,邹玉特正在赶制今年被预定的第13条炮龙。
“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邹玉特:这个月是最忙最忙最忙的。像昨天晚上,8点钟我才吃饭,因为昨天是赶工,(早上)6点半就工作到晚上七八点才得收工,我就算10个钟头。
宾阳炮龙特别讲究精气神,龙的五官、身形都严格按比例搭配,每条龙都身覆金麟、盘曲矫健、前爪攀腾、后爪伏地、龙眼圆瞪、张嘴啸天、状似腾飞。而制作这样一条炮龙,只能全程手工制作,工序有扎龙骨、粘龙皮、画龙身、贴龙鳞、染龙布、装龙珠等30多道。邹玉特介绍,扎一条龙最少也需要15天才能制作完成,再来些创新,能让龙更活灵活现、威猛有神。
“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邹玉特:我去买那个大水牛的耳朵装上去,哟,他们一看,真的很好看,因为牛耳朵那个毛长长的,非常地逼真。跟这个鳞片(很搭),(鳞片)以前是纸的,就是黄颜色的金纸,一压下去它中间是空的,就扁下去,运输不好,如果是烧炮,一下子它基本就弹出来,炸烂。
为了让自己的龙鳞栩栩如生,能结实防止被炸碎,邹师傅放弃了贴金纸,采购制作服装的小亮片,自己涂红漆包边,再一片一片贴上龙身,费劲,但效果很棒。而他最得意的,还是囧囧有神的龙眼睛。
“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邹玉特:这个是电筒的灯光,眼睛拿红布盖起来,开光之后才能打开,我可以充电。
据考证,宾阳炮龙诞生于宋朝年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扎龙艺人。然而,扎炮龙从来没有统一的定式,每一位扎龙艺人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扎龙之中。随着现代原材料越趋丰富和人们对炮龙的由衷喜爱,在扎龙艺人创新发展下,炮龙产品也更加多样化。
“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玉特:(这条彩龙)给他们(游客)照相啊,给他看看我们宾阳,不能来到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我又挂两条龙在上面。(它的作用其实就是形象代言龙吗?)是啊。龙是我们中国一种象征,东方龙,民间崇拜龙,它是吉祥物。
除了在传统彩龙、炮龙的制作上越来越精益求精外,邹玉特还设计出适合小朋友舞动的小炮龙和各种炮龙工艺品,丰富了宾阳炮龙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形式和内涵。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宾阳炮龙节已成为宾阳的一张名片。临近炮龙节,家家户户筹备忙。
宾阳县宾州镇三联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 关燕秋:现在每条街都出来几个负责人组织,都召集那些群众居民啊年轻人出来组织好了,买炮啊。今年我们三联街总共舞四条龙。(舞龙人)都是抢着来报名的。
记者手记 :炮龙节大概是每个宾阳人最浓烈的乡愁,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又一年农历正月十一将至,在宾阳的大街小巷,炮龙又将在冲天火光巨响中翻腾起舞,叩头送福。如果您也在现场,做好防护后,不妨壮起胆子,从龙肚下穿行,祈求吉祥如意。也别忘了加入队伍,抢龙珠、龙鳞和龙须。据说,龙须能使家畜兴旺,龙鳞可保五谷丰登,龙珠能招财进宝,新年龙行大运,大展宏兔。
记者:谭丽娜 刘英杰 宋乐
(新闻在线)
停办3年的宾阳炮龙节今年将回归!
在广西宾阳人眼里,每年正月十一的炮龙节重要程度更胜春节。当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架游行、八音伴乐,几十甚至上百条炮龙在城中舞动,人们用鞭炮炸龙的方式祈福。受到疫情影响而停办3年的炮龙节今年将回归宾阳,为了赶制这场“东方狂欢节”的主角“炮龙”,宾阳炮龙代表性传承人邹玉特今年新春,那叫一个忙。
宾阳人常常说一句话,“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每年正月十一,“龙能腾云驾雾”的神话故事,在南宁宾阳县有了现实版画面。
夜幕中,炮龙节进入狂欢高潮,一条条活灵活现的炮龙,在热闹的鞭炮炸响声中,由舞龙人举着向县城内各处游去,挨家挨户送福,保佑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喜添贵子。“炮声不停,龙舞不止”,沿街各家各户焚香迎龙,燃放鞭炮炸龙。当地人认为,炮龙在自家门前停得越久,新的一年就会越顺利。
作为炮龙节最重要的主角,炮龙不仅要制作得活灵活现神气十足,还要既结实耐用,又轻便易挥舞,没有十年八年的手艺,还真难以完成。
现场声:这个龙看着很结实哦。你打下去就懂了。它那种(声音)叭叭叭。打上去不容易烂。又厚实又稳,感觉随便甩都甩不出去。明天我就贴鳞片,明天下午我就可以装龙。它(鳞片)全部贴完了就更加重是吧?贴上去最多是13斤多一点。
农历兔年春节前三天,在宾阳县宾州镇三联街炮龙文化传承人邹玉特古城炮龙作坊,邹玉特正在赶制今年被预定的第13条炮龙。
“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邹玉特:这个月是最忙最忙最忙的。像昨天晚上,8点钟我才吃饭,因为昨天是赶工,(早上)6点半就工作到晚上七八点才得收工,我就算10个钟头。
宾阳炮龙特别讲究精气神,龙的五官、身形都严格按比例搭配,每条龙都身覆金麟、盘曲矫健、前爪攀腾、后爪伏地、龙眼圆瞪、张嘴啸天、状似腾飞。而制作这样一条炮龙,只能全程手工制作,工序有扎龙骨、粘龙皮、画龙身、贴龙鳞、染龙布、装龙珠等30多道。邹玉特介绍,扎一条龙最少也需要15天才能制作完成,再来些创新,能让龙更活灵活现、威猛有神。
“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邹玉特:我去买那个大水牛的耳朵装上去,哟,他们一看,真的很好看,因为牛耳朵那个毛长长的,非常地逼真。跟这个鳞片(很搭),(鳞片)以前是纸的,就是黄颜色的金纸,一压下去它中间是空的,就扁下去,运输不好,如果是烧炮,一下子它基本就弹出来,炸烂。
为了让自己的龙鳞栩栩如生,能结实防止被炸碎,邹师傅放弃了贴金纸,采购制作服装的小亮片,自己涂红漆包边,再一片一片贴上龙身,费劲,但效果很棒。而他最得意的,还是囧囧有神的龙眼睛。
“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邹玉特:这个是电筒的灯光,眼睛拿红布盖起来,开光之后才能打开,我可以充电。
据考证,宾阳炮龙诞生于宋朝年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扎龙艺人。然而,扎炮龙从来没有统一的定式,每一位扎龙艺人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扎龙之中。随着现代原材料越趋丰富和人们对炮龙的由衷喜爱,在扎龙艺人创新发展下,炮龙产品也更加多样化。
“宾阳炮龙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玉特:(这条彩龙)给他们(游客)照相啊,给他看看我们宾阳,不能来到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我又挂两条龙在上面。(它的作用其实就是形象代言龙吗?)是啊。龙是我们中国一种象征,东方龙,民间崇拜龙,它是吉祥物。
除了在传统彩龙、炮龙的制作上越来越精益求精外,邹玉特还设计出适合小朋友舞动的小炮龙和各种炮龙工艺品,丰富了宾阳炮龙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形式和内涵。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宾阳炮龙节已成为宾阳的一张名片。临近炮龙节,家家户户筹备忙。
宾阳县宾州镇三联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 关燕秋:现在每条街都出来几个负责人组织,都召集那些群众居民啊年轻人出来组织好了,买炮啊。今年我们三联街总共舞四条龙。(舞龙人)都是抢着来报名的。
记者手记 :炮龙节大概是每个宾阳人最浓烈的乡愁,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又一年农历正月十一将至,在宾阳的大街小巷,炮龙又将在冲天火光巨响中翻腾起舞,叩头送福。如果您也在现场,做好防护后,不妨壮起胆子,从龙肚下穿行,祈求吉祥如意。也别忘了加入队伍,抢龙珠、龙鳞和龙须。据说,龙须能使家畜兴旺,龙鳞可保五谷丰登,龙珠能招财进宝,新年龙行大运,大展宏兔。
记者:谭丽娜 刘英杰 宋乐
(新闻在线)
广西宾阳:千年炮龙闹正月
人们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县城舞炮龙(2月1日摄)。
2月1日是农历正月十一,也是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的炮龙节。仅在宾阳县城,就有数十条炮龙穿街过巷,鞭炮炸响,炮龙翻腾。
宾阳炮龙节是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系列活动,历史悠久,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人们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县城等待舞炮龙(2月1日摄)。
作者:周华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