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客死的意思解释词语(客死的意思)

客死的意思解释词语(客死的意思)

俗语: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是何意思,有何现实意义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经验主义的话让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听了不以为意。随着岁月更迭,当这些年轻人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感知,慢慢地会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诚然,这些垂垂老者们历经沧桑,他们所亲历的人生经验和对于他们前辈传承下来的言传身教,让他们说出来的话很有启发性。回看我国的历史文化,老祖宗们留下的名言不单单只有上面那一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另外一句至理名言:

“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那么这句话中有何玄机呢?

何为“五代”

首先,咱们先来聊一聊这前半句:“人过五必起坟”。这表面上的意思是在说:一个家族传宗接代,来到第五代的时候,应该另起祖坟了。

想要弄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从宗族关系里“五代”的意思入手,在宗族观念极其深刻的中国家族文化里,我们可以把宗族关系拓展到“祖宗十八代”。

这个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祖宗十八代是有非常清晰的划分的,从小辈儿到长辈,这祖宗十八代宗族成员分别为:耳孙、云孙、仍孙、晜孙、来孙、玄孙、曾孙、孙子、儿子、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上述所说的“五代”,则是指从自己这一辈往上数: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及自己,包括自己辈分在内的这五代,在宗亲关系以及祭祀时候是最亲近的了。

除了帝王贵胄的列祖列宗配享太庙,永世受供,平常人家,不管平日里家中祭祀还是去先人坟前祭拜,都只要顾及这五辈的人就行了,辈分超过五代以上的就不必再去了。

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在风水迷信大行其道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纷纷相信:对后代子孙有庇佑作用的家族祖坟,其风水格局只能对五代内的亲人起作用。

一旦超过五代,这种作用就会消失。因此一个家族若是到了第五代,就不得不重新堪舆风水,另起祖坟了。让这新的祖坟庇护新的后代。

人过五代另起坟

“人过五代另起坟”这句话,除了宗亲关系、祭祀规矩以及风水迷信的因素外,还有亲缘关系这方面原因,三世同堂是正常,四世同堂是福气,五世同堂古来稀。

一个家族开枝散叶传宗接代到第五代时,第五代人对于第一代甚至更早的先辈们因为没有共同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在亲缘关系上势必疏远。

这就导致了他们会选择另起心坟,因为在他们眼里,将自己熟悉亲近的祖辈们埋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死后团聚,而“人过五代必起坟”的最后一个原因便是不可预测的人生轨迹。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难以预料,许多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甚至远渡重洋。这些人幸运一些的可以落叶归根,埋葬在自家祖坟,入土为安;而更多的人则客死异乡,埋骨他乡。

而这些埋骨他乡的人,已经将家族发扬光大,在这一脉的后人眼中,他就是这一脉的开创者和“鼻祖”,所以后人会为他在异乡另起祖坟,以求庇佑。

不过,这方面带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渐消失了。人们普遍地离开家乡,到外面谋求发展的情况,让亲缘关系更加疏远,宗亲纽带越来越弱。

不仅如此,关于祖坟对于子孙庇佑的说法已经过时和倡行火葬的现代殡葬方式,让人们对于祖坟的概念愈加淡泊。很多家族内部出现了三代迁坟,甚至一代一坟的现象,和五代迁坟相比,节奏显然是快了许多。

房过三代必走人

说完了人过五代另起坟,我们来聊一聊后半句“房过三代必走人”,这一句话也算是这句名言的精髓所在。房子作为组成一个家庭的先决条件,是家的缩影和家庭生活的载体。

不管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是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房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高。

对于中国人而言,有自己的房子就等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不用寄人篱下,不用辗转流离。有自己的房子就等于有了一个避风港,让家人在四季变换人生起伏时,可以有个归属。

在现代,房子还是固定资产和自己做事业的后备资金,房子更是人们实现跨越阶层的证明和跳板。房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非凡,所以在看待房子的问题上,人们会非常慎重。

那么“房过三代必走人”这一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句话背后的第一个原因应该从房子的本身找起。出现这句话的时候,中国社会还处于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房子多半是木结构,哪怕不是,也是一些土坯房。

这些房子的寿命和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楼大厦相比,一定会低很多。年代久了,这些房子的结构会因为雨水的侵蚀和蛇虫鼠蚁的叮咬而发生改变,房子的安全性会大打折扣。

很多房子别说能够承载三代人的生活,想要送走两代人都可能成问题。为了家人安全的考量,房子传到第三代就没办法住人了,要考虑推倒重建。

这句话背后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老房子很难满足家族的发展。人们在建造房子时,是为了给当下一同生活的家人设计的。

当家族开枝散叶,人丁越来越多,等传到第三代,原本的老房子已经无法满足所有家庭成员一同居住和生活了。

这个时候,通常的做法除了将房子推倒重建或者置换更大的宅院,许多家族会选择分家,让分家后的子孙另谋出路。无论哪种办法,“必走人”的结局是无法避免的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所有家庭不可能一成不变,在历经三代这么长久的岁月里,家族个人的命运都会发生巨变。作为家庭的承载者,房子也会发生巨变。

不要说“房过三代必走人”,有的时候当代或者下一代就会因为发展问题,让原来的老房子“人走楼空”了,哪怕是到了现在也依然很常见。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初中语文7-8年级上册生词、解释大汇总,收藏能用一学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1.《春》

喉咙hóu lóng 风筝fēng zhēng

朗润lǎng rùn 明亮滋润。

嗡嗡wēng wēng 形容昆虫飞动的声音。

酝酿yùn niàng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卖弄mài 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应和yì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圆润而响亮。

抖擞dǒu sǒu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烘托hōng tuō 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 招呼朋友,引来伙伴。

花枝招展 huā zhī zhāo zhǎn 花枝迎风摇摆;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2.《济南的冬天》

镶xiāng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安适ān shì 安闲舒适。

单单dān dān 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肌肤jīfū 贮蓄zhù xù 储存,积聚。

着落zhuó luò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宽敞kuān chǎng 指宽大、开阔、宽阔。

秀气xiù qì 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器物]小巧灵便。 空灵kōng líng 灵活而无法捉摸。

澄清chéng qīng 1。清亮。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地毯dì tǎn 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3.《雨的四季》

蝉 chán 睫毛jié máo 衣裳yī shang

铃铛líng dɑng 屋檐wū yán 草垛 cǎo duò

绿茵茵lǜ yīn yīn 化妆huà zhuāng

花苞huā bāo 未开放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片。这里指没开放的花骨朵儿。

娇媚jiāo mèi 撒娇讨人喜欢的样子‚仪容甜美具有魅力。

彩棱镜léng jìng 以透明材料制成的多面体,能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

吝啬lìn sè 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粗犷cū guǎng 豪放;豪壮。

端庄duān zhuāng 端正庄重。

静谧jìng mì 寂静;安静。

凄冷qī lěng 淒涼、寒冷。

莅临lì lín 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造访 zào fǎng 前往访问;拜访。

淅沥xī lì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干涩gān sè 干而发涩;不润泽。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5.《秋天的怀念》

瘫痪 tān huàn 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沉寂chén jì 非常寂静。

暴怒bào nù 大怒。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捶打chuí dǎ 反复打击。

侍弄shì nòng 整治;料理;‚喂养;摆弄。

憔悴qiáo cuì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央求yāng qiú 恳求,乞求。

絮絮叨叨 xù xù dāo dāo 形容说话啰嗦。

诀别jué bié 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淡雅dàn yǎ 素净雅致。

高洁gāo jié 高尚纯洁。

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烂漫làn màn 色彩鲜丽。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 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6.《散步》

信服 xìn fú 相信,佩服。

分歧fēn qí (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取决qǔ jué 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粼粼lín lín 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两全liǎng quán顾全双方或两方面;于两方面皆无损害。

一霎时yí shà shí 很短的时间。

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 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荷叶 母亲》

蒂dì 梗gěng

匿笑nì xiào偷偷地笑;掩口暗笑。

淋浴mù yù 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祷告dǎo gào 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遮蔽zhē bì 遮挡;拦挡。

徘徊pái huái 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心绪xī xù 心思,心情。

流转liú zhuǎn 是流落转徙或流通周转的意思。

荫蔽yīn bìn 遮蔽;隐蔽。2。庇荫。

姊妹zǐ mèi 现常常用于兄妹,姐妹,姐弟的统称是指姐姐和妹妹,又指兄弟姐妹。

亭亭tíng tíng 是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也形容说美人静立时如青山般的耸立。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窜cuàn 乱跑,逃走。

质朴zhì pǔ 是一种自然状态,形容一个人的天真自然,心无旁念。

觅mì 找,寻求。

鉴赏jiàn shǎng 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跪guì 拗 ǎo 弯曲,弯转。

确凿què záo确实。

轻捷qīng jié 动作轻快敏捷。

云霄yún xiāo 云块飘浮的高空。

倘若tǎng ruò 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

啄食zhuó shí [指鸟] 用嘴取食。

和蔼hé ǎi 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恭敬gōng jìng 指严肃、端庄有礼貌。

博学bó xué 知识渊博。

渊博yuān bó精深而广博。

倜傥tì tǎng 形容洒脱,不拘束。

淋漓lín lí 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盔甲 kuījiǎ 古代打仗穿的服装。

绅士shēn shì 举止优雅、待人谦和、谈吐得当的男士。

人迹罕至rén jì hǎn zhì 少有人来,指偏僻荒凉的地方。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10.《再塑生命的人》

捡jiǎn 拾取。

感慨gǎn kǎi 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

搓捻cuō niǎn 将线、纸等放在手里来回搓。

绽开zhàn kāi 绽放;开放。

争执zhēng zhí 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地争论。

惭愧cán kuì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悔恨huǐ hèn 对过去的事后悔怨恨。

激荡jī dàng 受到冲击而动荡。

奥秘ào mì 深奥莫测的秘密;奥妙;隐秘。

拼凑pīn còu 将零碎的东西放在一起。

企盼qǐ pàn 盼望;希望。

截然不同jié rán bù tóng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疲倦不堪pí juàn bù kān 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 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 原指读书只求理解,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hùn wéi yī tán 将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一样事物。

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 形容一下子就明白了,突然醒悟。

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也比喻花色繁多,华美艳丽。

美不胜收 měi bù shèng shōu 美景多得看不过来;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1.消息二则

泄气(xiè)要塞(sài) 签订(qiān)

督战(dū)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g)

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

溃退(kuì) 荻港(dí)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

要塞: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已经。

歼灭:消灭(敌人)。

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遗嘱(yí) 渗透(shèn)

卓有成就(zhuó) 仲裁(zhòng)

拨款(bō) 逝世(shì) 颁发(bān)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3.飞天凌空

优雅(yǎ)  掠过(lüè) 

翘首(qiáo) 屏息(bǐng)

一刹那(chà) 慷慨(kǎi)

哧地(chī) 悄然(qiǎo)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 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 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4.一着惊海天

澎湃(péng pài) 桅杆 (wéi) 凛冽(liè)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ì)

咆哮(páo)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镌刻:雕 刻。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5.藤野先生

绯红(fēi) 发髻(j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喝采(hè)

杳无消息(yǎo) 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绯红:鲜红。

宛如:好像。

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

不逊:傲慢无礼。逊,谦逊。

匿名:不具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诘责:责问。

托辞:找借口。

适值:正好遇到。

杳:这里指音讯或形影消失。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常写作“深恶痛绝”。

6.回忆我的母亲

溺死(nì) 私塾(shú)

劳碌(lù) 和蔼(ǎi)

迁徙(xǐ) 佃农(diàn)

管束(shù) 祖籍(jí)

慰勉(wèi miǎn) 韶关(sháo)

衙门(yá) 外甥(shenɡ)

妯娌(zhóu li) 周济(jì)

不辍(chuò)为富不仁(rén)

客籍人:一般指整村整族从外地迁徙到某一地方定居的人。客籍,是相对于原籍说的。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慰勉:安慰勉励。

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不停。

7.列夫托尔斯泰

陀(tuó) 脸庞(pánɡ) 胡髭(zī)

长髯(rán)两颊(jiá)黝黑(yǒu)

脸膛(tánɡ) 一绺(liǔ)鬈发(quán)

粗劣(liè)藏污纳垢(ɡòu)穹顶(qiónɡ)

貂皮(diāo) 禁锢(ɡù) 锃亮(zènɡ)

甲胄(zhòu)粲然(càn) 广袤无垠(mào)

黝黑:黑;黑暗。

炽热:极热。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阴暗而失去本来的色彩。

8.美丽的颜色

简陋(lòu) 燥(zào)热

冻僵(jiānɡ) 炽热(chì)

沸腾(fèi ténɡ)镭(léi)

钋(pō) 沉淀(diàn)

幼稚(zhì) 轮廓(kuò)

踱(duó) 窒息(zhì)

吹嘘(xū) 骤雨猝至(zhòu cù)

筋疲力尽(jīn)

炽热: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

沉淀:①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②沉到溶液底层的难溶解的物质。

幼稚:①年纪小。②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领域: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提取:通过溶剂(如乙醇)处理、蒸馏、脱水、经受压力或离心力作用,或通过其他化学或机械工艺过程从物质中制取(如组成成分或汁液)。

9.三峡

阙处(quē) 襄陵(xiānɡ)

绝 (yǎn) 属引(zhǔ)

沿溯(sù) 飞漱(shù)

御风(yù) 猿鸣(yuán)

曦月(xī) 素湍(tuān)

长啸(xiào) 郦道元(Lì)

林寒涧(jiàn)肃

重岩叠嶂(zhànɡ)

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一个动词“至”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良多趣味(古义:甚,很 今义:良好)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形容词做名词,清波)

空谷传响(名词做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清荣峻茂(形容词做名词,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每至晴初霜旦(名词做动词,下霜)

10.短文二篇

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

与其奇者(yù)未寝(qǐn)相与(yǔ)

遂(suì)藻(zǎo)荇(xìnɡ)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一词多义

11.与朱元思书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ɡ)嘤嘤(yīnɡ)鸢飞(yuān)戾天(lì)

经纶(lún)窥谷(kuī)

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12.唐诗五首

东皋(ɡāo)徙倚(xǐ yǐ)

犊(dú)萋萋(qī)

候骑(qí)燕然(yān)

荆门(jīnɡ)大荒(huānɡ)

贾亭(jiǎ)暖(nuǎn)

没马蹄(mò)白沙堤(dī)

啄春泥(zhuó)鹦鹉洲(yīnɡ wǔ)

古今异义

猎马带禽归(古义:鸟兽,文中指猎获的鸟兽 今义:飞禽)

长歌怀采薇(古义:长声歌唱 今义:长的歌曲或文章)

白云千载空悠悠(古义:飘飘荡荡的样子 今义:指时间悠长)

单车欲问边(古义:慰问 今义:询问)

浅草才能没马蹄(古义:刚刚可以 今义:指人的能力)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长歌怀采薇 (名词做动词,歌唱 )

此地空余黄鹤楼 (名词做动词,留下)

仍怜故乡水(形容词做动词,喜爱)

乱花渐欲迷人眼(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乱)

俗语: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是何意思,有何现实意义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经验主义的话让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听了不以为意。随着岁月更迭,当这些年轻人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感知,慢慢地会对这句话感同身受。

诚然,这些垂垂老者们历经沧桑,他们所亲历的人生经验和对于他们前辈传承下来的言传身教,让他们说出来的话很有启发性。回看我国的历史文化,老祖宗们留下的名言不单单只有上面那一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另外一句至理名言:

“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那么这句话中有何玄机呢?

何为“五代”

首先,咱们先来聊一聊这前半句:“人过五必起坟”。这表面上的意思是在说:一个家族传宗接代,来到第五代的时候,应该另起祖坟了。

想要弄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从宗族关系里“五代”的意思入手,在宗族观念极其深刻的中国家族文化里,我们可以把宗族关系拓展到“祖宗十八代”。

这个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祖宗十八代是有非常清晰的划分的,从小辈儿到长辈,这祖宗十八代宗族成员分别为:耳孙、云孙、仍孙、晜孙、来孙、玄孙、曾孙、孙子、儿子、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上述所说的“五代”,则是指从自己这一辈往上数: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及自己,包括自己辈分在内的这五代,在宗亲关系以及祭祀时候是最亲近的了。

除了帝王贵胄的列祖列宗配享太庙,永世受供,平常人家,不管平日里家中祭祀还是去先人坟前祭拜,都只要顾及这五辈的人就行了,辈分超过五代以上的就不必再去了。

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在风水迷信大行其道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纷纷相信:对后代子孙有庇佑作用的家族祖坟,其风水格局只能对五代内的亲人起作用。

一旦超过五代,这种作用就会消失。因此一个家族若是到了第五代,就不得不重新堪舆风水,另起祖坟了。让这新的祖坟庇护新的后代。

人过五代另起坟

“人过五代另起坟”这句话,除了宗亲关系、祭祀规矩以及风水迷信的因素外,还有亲缘关系这方面原因,三世同堂是正常,四世同堂是福气,五世同堂古来稀。

一个家族开枝散叶传宗接代到第五代时,第五代人对于第一代甚至更早的先辈们因为没有共同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在亲缘关系上势必疏远。

这就导致了他们会选择另起心坟,因为在他们眼里,将自己熟悉亲近的祖辈们埋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死后团聚,而“人过五代必起坟”的最后一个原因便是不可预测的人生轨迹。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难以预料,许多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甚至远渡重洋。这些人幸运一些的可以落叶归根,埋葬在自家祖坟,入土为安;而更多的人则客死异乡,埋骨他乡。

而这些埋骨他乡的人,已经将家族发扬光大,在这一脉的后人眼中,他就是这一脉的开创者和“鼻祖”,所以后人会为他在异乡另起祖坟,以求庇佑。

不过,这方面带来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渐消失了。人们普遍地离开家乡,到外面谋求发展的情况,让亲缘关系更加疏远,宗亲纽带越来越弱。

不仅如此,关于祖坟对于子孙庇佑的说法已经过时和倡行火葬的现代殡葬方式,让人们对于祖坟的概念愈加淡泊。很多家族内部出现了三代迁坟,甚至一代一坟的现象,和五代迁坟相比,节奏显然是快了许多。

房过三代必走人

说完了人过五代另起坟,我们来聊一聊后半句“房过三代必走人”,这一句话也算是这句名言的精髓所在。房子作为组成一个家庭的先决条件,是家的缩影和家庭生活的载体。

不管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是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房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高。

对于中国人而言,有自己的房子就等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不用寄人篱下,不用辗转流离。有自己的房子就等于有了一个避风港,让家人在四季变换人生起伏时,可以有个归属。

在现代,房子还是固定资产和自己做事业的后备资金,房子更是人们实现跨越阶层的证明和跳板。房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非凡,所以在看待房子的问题上,人们会非常慎重。

那么“房过三代必走人”这一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句话背后的第一个原因应该从房子的本身找起。出现这句话的时候,中国社会还处于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房子多半是木结构,哪怕不是,也是一些土坯房。

这些房子的寿命和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楼大厦相比,一定会低很多。年代久了,这些房子的结构会因为雨水的侵蚀和蛇虫鼠蚁的叮咬而发生改变,房子的安全性会大打折扣。

很多房子别说能够承载三代人的生活,想要送走两代人都可能成问题。为了家人安全的考量,房子传到第三代就没办法住人了,要考虑推倒重建。

这句话背后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老房子很难满足家族的发展。人们在建造房子时,是为了给当下一同生活的家人设计的。

当家族开枝散叶,人丁越来越多,等传到第三代,原本的老房子已经无法满足所有家庭成员一同居住和生活了。

这个时候,通常的做法除了将房子推倒重建或者置换更大的宅院,许多家族会选择分家,让分家后的子孙另谋出路。无论哪种办法,“必走人”的结局是无法避免的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所有家庭不可能一成不变,在历经三代这么长久的岁月里,家族个人的命运都会发生巨变。作为家庭的承载者,房子也会发生巨变。

不要说“房过三代必走人”,有的时候当代或者下一代就会因为发展问题,让原来的老房子“人走楼空”了,哪怕是到了现在也依然很常见。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声律启蒙解读,美文背后的故事:十二文

诗词和对联是历来为国人所喜,几千年来薪火相传。其对声调、格律有严格的要求,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声律启蒙》,是声律方面较有代表的一种。

《声律启蒙》,全名《声律启蒙撮要》,是清代车万育在元代祝明撰写的《声律发蒙》基础上,节录《声律发蒙》中认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删改修订而成,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均有十五韵。

声律启蒙不仅郎朗上口,让我们感受到汉语的音律之美。更是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了解许多历史和文化常识。

今天我们解读下,上卷 十二 文。

第一部分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注释&解读1】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家国,文武,容易理解。这第一句就是围绕文武来说的。

四辅相传为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三军是军队的统称,古代一般有前、中、后三军的、称呼。前军先锋开路侦察等,中军就是大部队正规军,后军一般是粮草辎重,后勤类的。也指步、车、骑三军。

九经是九部儒家经典。名目说法不一,一般指《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孟子》。三史就是三部史书,说法也不一,一般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馥fù,是气味芬芳、香气浓郁的意思。菊馥对兰芬从国又说回家里了,指栽种的植物。

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北鄙不是BABY啦,:-) 《史记·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 本来意思是殷纣时的音乐,后来被代指为亡国之声。

南薰,指《南风》歌(相传为虞舜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之句。

迩ěr,意为距离近,接近。遐迩一体,遐意思是远。所以,迩听对遥闻,就是指近的,远的听到的东西。

召公(姬奭),周朝初期大臣。他辅佐周成王、康王两代君王,开创“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之治”。被人们所爱戴。他曾在一棵棠梨树下办公,后人为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诗经·甘棠》歌颂他的功德。(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千字文: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李广,汉飞将军李广,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

所以这一段借礼乐、听闻,来说了文武两个著名人物。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文翁在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他在成都办学,入学者可以免除徭役,成绩出色的还可以当郡县的官吏。由此,蜀地文风大振。现在成都文翁石室旧址就是纪念他的。

草偃是施德政,民必为所感化的意思。出自《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是讲贤臣。下面讲奸臣。

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资治通鉴》里,司马光就是从这里开始说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巫峡多猿;衡阳有回雁峰,传说雁飞至此即北回。

巴地,今天以重庆为中心的地区。“巴”的称谓可能是因为地貌形势。据《巴县志》载:“巴之得名以阆白二水曲折如巴字”。

巫峡

【诗文引用1】

宋 陈普:荒芜新语不堪听,猛士凄凄北鄙声。

李商隐: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欧阳修:四辅哲且善,天子仁又慈

刘禹锡:汉使星飞入,夷心草偃同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

第二部分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注释&解读2】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欹[qī],倾斜,歪向一边的意思。偃武修文:停息武备,修明文教的意思。

羊车,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或指古代一种装饰精美的车子(羊车,祥车也)。佛教中也指接受佛法的能力。如《法华经·譬喻品》以羊车为小乘,鹿车为中乘,牛车为大乘。

鹤驾,指仙人的车驾。典出《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学道于嵩山,乘白鹤驻缑氏山头而仙去。因为又可以指太子的车驾。同时也讳称人的逝世。

朝旭,是初升的太阳。晚曛(音讯)是指落日的余晖。

这一段承接第一部分,说见闻,说文武,再说到仙佛,又回到自然景物朝阳和夕晖。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花很艳丽,竹子可以成文。意思是竹子做成竹简,可以用来书写。竹简记事,下面开始说良相名将。

马燧,唐朝中期名将,主要成就有大败田悦,解邢、洺之围;大破李怀光、平定河中。

羊欣,东晋到南朝宋之间人物,著名书法家,著有书法史著作《采古来能书人名》。传世书法作品有《暮春贴》、《大观帖》、《闲旷帖》等。王献之之甥,官至义兴太守。

山中宰相是指南朝陶弘景;南朝人,跨宋、齐、梁三代,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梁武帝萧衍早年与弘景交往甚密,当皇帝后,想聘他当官。陶弘景不应,隐居茅山。每次国家遇有大事,梁武帝无不前往咨询,和陶弘景书信不绝。甚至说"帝每得其书,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当时人就把他叫做“山中宰相”。

树下将军是指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七。随刘秀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这句讲了两个才女,一个是谢道韫,一个是卓文君。

王凝之弟献之,与客谈议将屈,嫂(谢)道韫曰:“欲与小郎解围。”乃设帏自蔽,申献之前说,客不能屈。

晋王献之与宾客清谈,眼看要理屈词穷。他的嫂嫂,有“咏絮才女”之称的谢道韫就说我来替弟弟结尾,于是在堂下施帐,然后参加辩论,果然为其解围。

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引得富家女卓文君和他私奔,却不料相如穷得叮当响,文君不得已向兄弟求助,借的钱财和相如开起了酒馆。

参见拙作卓文君:她看上他的才,他看上她的财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这两句写景物: 梅花似雪,风景秀丽;庄稼如云预示着是一个丰收的年岁。

【典故2】

大树将军

打胜仗以后的论功行赏,总是很难,就好比俗话说嘛,分赃难。跟谁刘秀打天下的将领们,征战的间隙也常常争功论能,有时候吵得面红耳刺的。但总有一个人默默不语,躲在大树下。这个人就是冯异,于是大家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

成语“披荆斩棘”也来自冯异,冯异在关中平定赤眉军后,来到洛阳朝见刘秀。刘秀指着冯异对满朝大臣说:他为我劈开多刺丛生的荆棘,平定了关中。

后来就用“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或克服创业过程中的艰难。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里评价:冯异既有文才,也长于武略,不仅战功卓著,在云台诸将中名列前茅,而且治理郡政也是很有成绩。其为人谦退不伐,居功不傲,可谓难能可贵。

第三部分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注释&解读3】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蕡。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蔡惠(茂)对刘蕡,这里一个是讲蔡惠梦禾而升官;一个是说刘蕡没有中第,大家都不好意思登科的典故。

原注引《汉书》说:蔡惠梦得禾复失。郭乔曰:禾失为秩,当进爵。后果然。

看了下这个典故应该是说蔡茂,字子礼貌。

《后汉书》:蔡茂字子礼,河内怀人也。。。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主簿郭贺,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衮职有阙,君其补之。”旬月而茂征焉,乃辟贺为掾。

刘蕡fén,字去华,唐代宝历三年进士,善作文,耿介嫉恶。太和一年参加“贤良方正”科举考试时,秉笔直书,主张除掉宦官,考官赞善他的策论,但不敢授以官职。同考的李邰(tái)看不下去,就对人说:“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 上疏请以所授官让蕡,不纳。

后令狐楚、牛僧孺等镇守地方时,征召为幕僚从事,授秘书郎。终因宦官诬害,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异乡。

五典三坟则是讲上古时期典籍藏书。五典是指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三坟是指三皇之书。

孔安国《尚书传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书,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

三坟里的“坟”字,其实是指当时的文字是写在用土制成的泥版或陶版上。

又毛传:“坟,大也。”此书言大道,故名《坟》。其书包括伏羲之《山坟》、神农之《气坟》、黄帝之《形坟》,故名《三坟》。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之《易》,《归藏》为神农之《易》,《乾坤》为黄帝之《易》,各衍为六十四卦而系之以传。

千字文: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李杜是指李白杜甫,以诗闻名;机云是指晋代陆机、陆云兄弟,以文知名。这是说文豪。

鸠,即斑鸠。据说斑鸠在阴天时将雌鸟赶走,天晴时再呼唤回来。

这个说法最早估计来自三国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鹘鸠,一名班鸠,似鹁鸠而大。鹁鸠灰色无绣项,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语曰:‘天将雨,鸠逐妇’是也。”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二卷,专释《毛诗》所及动物、植物名称,对古今异名者,详为考证,是中国古代较早研究生物学的著作之一。

【注】这个陆玑和上面那个陆机不是一个人。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这里是说两个雅人。鲍参军,是南朝宋鲍照,曾任参军。诗才俊逸。唐杜甫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周顗(yǐ),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人。晋朝名士、大臣。曾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官至尚书左仆射。他常常喝酒,动不动就喝得大醉,三天都不醒。

《晋书·周顗传》:“ 顗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酒失,为僕射,略无醒日,时人号为‘三日僕射’。”

《世说新语·任诞》:“ 周伯仁(顗 )风德雅重,深达危乱。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僕射’。”

【典故】“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东晋初年,出身琅琊王氏的权臣王敦发动叛乱,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并击败朝廷军队。

王敦举兵时,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王敦的堂弟王导当时任司空,惊恐不已,就入朝请罪。恰好遇见周顗,就让周顗帮忙说情,还说:“伯仁,我家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

周顗本来就是个‘怪’人,他进宫也是为了营救王氏的。听王导这么说,却看也没看他一下,径自去了。

周顗入宫后向元帝进言,说王导之忠君爱国,决不可错杀忠良。晋元帝答应了。周顗一高兴就又喝了点酒才出来,看到王导还跪在宫门口谢罪。王导看见他,有再次请求帮忙。周顗依旧爱理不理,还说:“这帮贼子杀了更好,还可以换个大官做做。”

这样一来,误会可就深了。王导觉得这兄弟肯定是不会帮忙了,说不定还要落井下石。

其实周老顽童出来后,不放心,又再次上书朝廷,说王导决不可杀。

王敦的士兵攻入都城健康后,王氏一族重又得志。

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这两人是否可以位列三司令。王导没吱声。

又问,做不了三司,做个仆射可以吧?王导依旧不答。

王敦看见兄弟这个态度,就说:如果他不能用,那就只有杀了他了。

王导还是不说话!

不久,周顗和戴渊果然都被逮捕。周顗时只有五十四岁,临刑前大骂王敦是贼臣。

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自己救过王导的事情。

后来王敦还是失败了,王敦之乱被平定。王导得意保存。他有一次浏览以前的宫中奏折,看到了周顗营救自己的奏折,其中言辞恳切,殷勤备至。

王导痛哭流涕,回家后对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拟行路难》组诗是他的名篇。名句: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洵[xún]假借为“恂”,诚然,确实的意思。

这两句是说凤凰是禽类之长,老虎是百兽至尊。

【诗文引用】

古文观止82: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xián)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rèn)之。

1、楚之同姓:楚国王族芈(mǐ)姓,后又有屈、昭、景等氏;楚武王熊通封其子“瑕”于屈(相传在今湖北秭归东),其后代因以屈为姓,瑕乃屈原的祖先; 2、楚怀王:熊槐,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前328年~前299年在位;左徒:楚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3、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明于治乱:通晓国家治乱的道理;娴:熟悉;辞令:指外交方面应酬交际的语言; 4、接遇:接待,接见;宾客:指诸侯国的使臣。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zhǔ)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1、上官大夫:楚大夫, 上官”为复姓; 2、同列:同位; 3、害:患; 4、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 5、属:编写; 6、与:给与。

因谗(chán)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1、谗:说别人的坏话; 2、伐:夸耀;曰:衍文 (因缮写、刻版、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 应无此字; 3、疏:疏远。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chán)谄(chǎn)之蔽明也,邪曲(qū)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1、谄:谄媚,奉承; 2、邪曲:不正; 3、《离骚》:最能反映屈原人格的长篇抒情诗,乃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之一;离忧:遭受忧患;离,通“罹”。

[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谗言媚语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所以他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jiàn)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àng),能无怨乎?

1、穷:处于困厄;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 ; 2、疾痛:身体上的病痛; 惨怛:内心伤痛; 3、间:离间; 4、见:被。

[译文]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身处困境。诚信而被怀疑,忠贞却被毁谤,能没有怨愤吗?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hào)色而不淫,《小雅》怨诽(fěi)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1、《国风》:《诗三百》中的一部分,包括《周南》、《召南》、《秦风》等十五国风,乃各地民歌,大多涉及男女爱情;淫:过分; 2、《小雅》:《诗三百》中的一部分,乃讽刺时事、反映现实的诗歌。

[译文]屈原创作《离骚》,是因为他怨愤吧。《诗经》中的《国风》,描写爱情而不过分,《小雅》对政治有讥刺之言,但未达到犯上作乱的程度。屈原的《离骚》,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

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huán),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mǐ)不毕见(xiàn)。

1、帝喾:上古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 2、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前685年~前643年在位; 3、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武:指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 3、广崇:广大崇高; 4、条贯:条理,道理; 5、见:同“现”。

[译文]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和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都完全表现出来。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ěr)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1、廉:有棱角,这里指方正; 2、迩:近。

[译文]他的文章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方正。他所称引的事物微小而其指归的意义却极宏大,列举的事物虽近在眼前,但是寓意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

自疏濯(zhuó)淖(nào)污泥之中,蝉蜕(tuì)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gòu),皭(jiào)然泥而不滓(zǐ)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自疏:自己远离;濯淖:污浊; 2、蝉蜕:这里是摆脱之意; 3、滋垢:犹污垢; 4、皭然:洁白的样子; 5、滓:污染。

[译文]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屈原既绌(chù)。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zòng)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yáng)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zòng)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wū)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1、绌:通“黜”, 罢免; 2、从:同“纵”,“合从”乃当时山东六国联合抗秦,楚怀王曾为纵长;亲:亲善; 3、惠王:秦惠王,姓嬴名驷,前 337~前311年在位; 4、张仪:魏人,以“连横”策略名世,游说山东六国事秦,为惠王重任; 5、详:通“佯”,假装;去:离开; 6、币:财物;委质:向君王献礼,表示献身; 7、商、於:秦二地名。 商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於在今河南内乡东; 8、使使:派遣使臣,前一个“使”是动词,后一个“使”是名词;如:到。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xī),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gài),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1、丹、 淅:水名。丹水源出陕西商县西北,东流入河南;淅水源出河南卢氏县,南流与丹水合; 2、屈匄:楚将; 3、汉中:今湖北西北、陕西东南部一带; 4、蓝田:秦地名,今陕西蓝田县西; 5、邓:地名,春秋时属蔡国,后归楚,今河南郾城东南。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jìn)尚,而设诡(guǐ)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1、明年:第二年,即公元前311年; 2、当 :抵; 3、因:用; 4、用事者:当权者;靳尚:楚大夫; 5、诡辩:阴谋狡辩; 6、顾反:回来;反,通“返”。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mò)。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wú)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nà)。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1、诸侯共击楚:前301年,齐、魏、韩三国联兵,攻伐楚国,双方在垂沙(今河南唐河县)大战; 2、秦昭王:又称秦昭襄王,惠王之子,前 306~前251年在位; 3、武关:秦南关,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 4、因留怀王:前299年秦国扣留怀王,前297年怀王逃往赵国,赵国不敢收留他,被秦国追兵捉回,前296年怀王忧郁成疾,命丧咸阳; 5、走:逃跑; 6、内:通“纳”。

长子顷(qǐng)襄(xiāng)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jiù)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jí)之,虽放流,眷(juàn)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1、顷襄王:熊横,楚怀王之子,前299年怀王为秦国扣留,时太子熊横在齐国为人质,后回楚国继承王位; 2、令尹:为楚国最高行政长官; 3、咎:责难,抱怨;反:通“返”; 4、冀幸:侥幸 希望; 5、反覆:反覆考虑。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xiào),莫不欲求忠以自为(wèi),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而圣君治国累(lěi)世而不见(xiàn)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1、属:连接。

[译文]作为国君无论其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xuē),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xiè)不食,为我心恻(cè),可以汲(jí)。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1、亡:损失; 2、客死:死于外地; 3、“井渫不食”句为《易 经》井卦九三爻(yáo)辞,意思是说:水井淘干净了,井水没人汲饮,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饮的,国王贤明,天下人都能赖以得福;渫:淘去污泥,这里以淘干净的水比喻贤人,恻:忧伤,悲痛。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pī)发行吟泽畔(pàn)。颜色憔(qiáo)悴(cuì),形容枯(kū)槁(gǎo)。

1、短:诬陷,毁谤; 2、迁:贬谪,放逐; 3、被:同“披”; 4、形容:形体容貌;枯槁:消瘦,憔悴。

渔父(fǔ)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欤(yú)?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1、渔父:打渔的老人;父,对老者的尊称; 2、三闾大夫:楚国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官;欤,句末疑问语气词; 3、见放:被放逐。

渔父曰:“夫(fú)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ū)其糟而啜(chuò)其醨(lí)?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凝滞:固执拘泥; 2、推移:变迁,转移; 3、餔:食,吃;糟:酒渣;啜:喝;醨:薄酒; 4、怀瑾握瑜:怀抱美玉,瑾和瑜均为美玉; 5、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译文]渔父说:“作为一个圣人,不拘泥于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醉生梦死,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招致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mén)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hào)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huò)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mì)罗以死。

1、察察:清洁,高洁; 2、汶汶:污浊的样子; 3、常流:犹言长流,即江流; 4、皓皓:皎洁的样子; 5、温蠖:尘滓重积的样子。

[译文]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我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lè)、景差(cuō)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xuē),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yòu)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译文]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辞,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向君王直言谏诤。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yǐng)》,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去:指被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中任职。

[译文]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屈原的抱负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做人的高尚品格。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认识到他是等同看待生和死,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屈原列传》全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xián)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rèn)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zhǔ)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chán)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chán)谄(chǎn)之蔽明也,邪曲(qū)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jiàn)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àng),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hào)色而不淫,《小雅》怨诽(fěi)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huán),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mǐ)不毕见(xiàn)。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ěr)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zhuó)淖(nào)污泥之中,蝉蜕(tuì)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gòu),皭(jiào)然泥而不滓(zǐ)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chù)。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zòng)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yáng)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zòng)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wū)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xī),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gài),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jìn)尚,而设诡(guǐ)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mò)。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wú)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nà)。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qǐng)襄(xiāng)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jiù)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jí)之,虽放流,眷(juàn)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xiào),莫不欲求忠以自为(wèi),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而圣君治国累(lěi)世而不见(xiàn)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xuē),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xiè)不食,为我心恻(cè),可以汲(jí)。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pī)发行吟泽畔(pàn)。颜色憔(qiáo)悴(cuì),形容枯(kū)槁(gǎo)。渔父(fǔ)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欤(yú)?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fú)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ū)其糟而啜(chuò)其醨(lí)?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mén)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hào)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huò)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mì)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lè)、景差(cuō)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xuē),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yòu)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yǐng)》,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婉雅凄怆,使人读之,不禁歔欷欲绝。要之穷愁著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宜其忧思唱叹,低回不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