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哀姜简介(哀姜)

哀姜简介(哀姜)

哀姜:被政治斗争害得娘家不亲婆家不爱的女人

大家可能听说过鲁庄公夫人哀姜的故事。哀姜本是齐国公主,姓姜。她无子,鲁庄公的妾叔姜生有儿子鲁闵公。哀姜和鲁庄公弟弟庆父有奸情,鲁庄公去世后,哀姜想立庆父为国君,于是杀掉鲁闵公,由此引发鲁国历史上著名的“庆父之乱”。后来哀姜被杀死后,鲁国人称呼她为“哀姜”。

(失子被逐的哀姜)

这个哀姜可以说咎由自取。不过,今天咱们来聊另一个哀姜,她却相当不幸,不光两个儿子被杀,她本人也被驱逐出宫。回娘家齐国告状,谁知娘家齐国和婆家鲁国早就预谋,让她“哀”到极点,是名副其实的“哀姜”。

因为这位公主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谥号,所以我们暂且称呼她为姜氏。姜氏是齐懿公的女儿,后来嫁给了鲁国第十九任国君鲁文公,并且还为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姬恶和次子姬视。

当然,身为国君的鲁文公不会只有一个女人,他还有个很宠爱的姬妾敬赢。这个敬赢容颜俏丽,又善媚,最重要的是她也给鲁文公生了个儿子姬俀,而且姬俀比姬恶和姬视要年长,也就是说,姬俀是鲁文公的庶长子。

鲁国一向是最坚守周礼的,鲁文公也不例外。虽然鲁文公很宠爱姬妾敬赢,但毕竟姜氏是嫡夫人,因此,作为嫡长子的姬恶被立为了太子。

公元前609年,鲁文公病逝。本来,姬恶应该成为新一代国君,然而此时却发生了变故。

原来,鲁文公在位的时候,东门襄仲作为皇亲,很得鲁文公信任。在鲁文公执政的后期,鲁文公基本上将朝政都交给他来处理,如此一来,东门襄仲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

(权势极大的东门襄仲)

敬赢见东门襄仲权势极大,便有意拉拢他。而东门襄仲也垂涎敬赢的姿色,只是鲁文公活着时,不敢放肆。现在鲁文公死了,东门襄仲还有什么顾忌。

话说有一天,敬赢与东门襄仲一番温存之后,对东门襄仲说:“你权势那么大,何不把我的儿子姬俀立为国君?”

东门襄仲也觉得如果改立姬俀为国君,一方面能赢得美人心,另一方面,姬俀为君之后,又会对自己感恩不尽,这样自己就可以继续掌管朝政。于是一口应承。

不过,姜氏可是齐国的公主。如果事情处理得不漂亮,齐国一定会来攻打鲁国,到时候不仅姬俀的国君之位难保,自己也会成为叛臣。

于是,东门襄仲就去见齐国国君齐惠公。

齐惠公听说后,一口就答应了。

齐惠公为什么会那么爽快呢?原来,齐惠公的国君之位,是从上届齐懿公那儿夺来的。而姜氏是齐懿公的女儿,如果姜氏的儿子成了鲁国的国君,那一定会威胁到自己的国君之位。反之,如果支持东方襄仲的做法,以后,鲁国一定会支持自己。

(襄仲见齐惠公)

东门襄仲与齐国沟通完毕后,就回鲁国宣布:姜氏的儿子年纪尚幼,不足以担当国君之职,应由年纪最长的姬俀继承国君之位。

东门襄仲权大势大,那些朝臣们也不敢有异议。毕竟谁做国君,也不会少了他们那一份俸禄。于是,姬俀就成了鲁国的新任国君,是为鲁宣公。

姜氏不服,派人回娘家,向齐惠公求助,可是齐惠公却不搭理她。

姬俀坐上国君之位了,可敬赢却还愁容满面。东门襄仲问为什么?敬赢说,姬恶和姬视长大以后,一定会仇视姬俀的。于是,东门襄仲帮人帮到底,将姬恶和姬视扑杀,并将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埋在马圈里。

敬赢又对东门襄仲说:“姬恶和姬视现在虽然除掉了,但姜氏还在宫中,而且她是嫡夫人,我还得受她辖制!受她辖制,我和你就不方便了……”

东门襄仲色欲熏心,立刻将姜氏驱逐出宫。

(出奔齐国)

无处可去的姜氏,只得痛哭着离开鲁国,回她的娘家齐国去。离开时,她痛彻心扉地呼号道:“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

凡是听到姜氏哭诉的鲁国人,无不同情地流下了眼泪。鲁国的大夫季文子也深为姜氏不平,但苦于东门襄仲的权势,只能暗中等待机会,助她复仇。

最可怜的是姜氏因为离开了鲁国,便不能死后立于鲁国的祖庙,所以她在齐国终老后,最终也只能被称为“姜氏”,但是因为她的经历实在是太悲惨了,所以百姓们都称她为“哀姜”。

公元前600年,东门襄仲自知大限已到,安排自己的儿子公孙归父接掌朝政。

次年,鲁宣公去世,季文子立刻发动政变,将公孙归父驱逐出境。自此,东门襄仲一族再也不能左右鲁国的朝政了。虽说季文子也算是为姜氏报了仇,但季文子不过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哀姜:被政治斗争害得娘家不亲婆家不爱的女人

大家可能听说过鲁庄公夫人哀姜的故事。哀姜本是齐国公主,姓姜。她无子,鲁庄公的妾叔姜生有儿子鲁闵公。哀姜和鲁庄公弟弟庆父有奸情,鲁庄公去世后,哀姜想立庆父为国君,于是杀掉鲁闵公,由此引发鲁国历史上著名的“庆父之乱”。后来哀姜被杀死后,鲁国人称呼她为“哀姜”。

(失子被逐的哀姜)

这个哀姜可以说咎由自取。不过,今天咱们来聊另一个哀姜,她却相当不幸,不光两个儿子被杀,她本人也被驱逐出宫。回娘家齐国告状,谁知娘家齐国和婆家鲁国早就预谋,让她“哀”到极点,是名副其实的“哀姜”。

因为这位公主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谥号,所以我们暂且称呼她为姜氏。姜氏是齐懿公的女儿,后来嫁给了鲁国第十九任国君鲁文公,并且还为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姬恶和次子姬视。

当然,身为国君的鲁文公不会只有一个女人,他还有个很宠爱的姬妾敬赢。这个敬赢容颜俏丽,又善媚,最重要的是她也给鲁文公生了个儿子姬俀,而且姬俀比姬恶和姬视要年长,也就是说,姬俀是鲁文公的庶长子。

鲁国一向是最坚守周礼的,鲁文公也不例外。虽然鲁文公很宠爱姬妾敬赢,但毕竟姜氏是嫡夫人,因此,作为嫡长子的姬恶被立为了太子。

公元前609年,鲁文公病逝。本来,姬恶应该成为新一代国君,然而此时却发生了变故。

原来,鲁文公在位的时候,东门襄仲作为皇亲,很得鲁文公信任。在鲁文公执政的后期,鲁文公基本上将朝政都交给他来处理,如此一来,东门襄仲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

(权势极大的东门襄仲)

敬赢见东门襄仲权势极大,便有意拉拢他。而东门襄仲也垂涎敬赢的姿色,只是鲁文公活着时,不敢放肆。现在鲁文公死了,东门襄仲还有什么顾忌。

话说有一天,敬赢与东门襄仲一番温存之后,对东门襄仲说:“你权势那么大,何不把我的儿子姬俀立为国君?”

东门襄仲也觉得如果改立姬俀为国君,一方面能赢得美人心,另一方面,姬俀为君之后,又会对自己感恩不尽,这样自己就可以继续掌管朝政。于是一口应承。

不过,姜氏可是齐国的公主。如果事情处理得不漂亮,齐国一定会来攻打鲁国,到时候不仅姬俀的国君之位难保,自己也会成为叛臣。

于是,东门襄仲就去见齐国国君齐惠公。

齐惠公听说后,一口就答应了。

齐惠公为什么会那么爽快呢?原来,齐惠公的国君之位,是从上届齐懿公那儿夺来的。而姜氏是齐懿公的女儿,如果姜氏的儿子成了鲁国的国君,那一定会威胁到自己的国君之位。反之,如果支持东方襄仲的做法,以后,鲁国一定会支持自己。

(襄仲见齐惠公)

东门襄仲与齐国沟通完毕后,就回鲁国宣布:姜氏的儿子年纪尚幼,不足以担当国君之职,应由年纪最长的姬俀继承国君之位。

东门襄仲权大势大,那些朝臣们也不敢有异议。毕竟谁做国君,也不会少了他们那一份俸禄。于是,姬俀就成了鲁国的新任国君,是为鲁宣公。

姜氏不服,派人回娘家,向齐惠公求助,可是齐惠公却不搭理她。

姬俀坐上国君之位了,可敬赢却还愁容满面。东门襄仲问为什么?敬赢说,姬恶和姬视长大以后,一定会仇视姬俀的。于是,东门襄仲帮人帮到底,将姬恶和姬视扑杀,并将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埋在马圈里。

敬赢又对东门襄仲说:“姬恶和姬视现在虽然除掉了,但姜氏还在宫中,而且她是嫡夫人,我还得受她辖制!受她辖制,我和你就不方便了……”

东门襄仲色欲熏心,立刻将姜氏驱逐出宫。

(出奔齐国)

无处可去的姜氏,只得痛哭着离开鲁国,回她的娘家齐国去。离开时,她痛彻心扉地呼号道:“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

凡是听到姜氏哭诉的鲁国人,无不同情地流下了眼泪。鲁国的大夫季文子也深为姜氏不平,但苦于东门襄仲的权势,只能暗中等待机会,助她复仇。

最可怜的是姜氏因为离开了鲁国,便不能死后立于鲁国的祖庙,所以她在齐国终老后,最终也只能被称为“姜氏”,但是因为她的经历实在是太悲惨了,所以百姓们都称她为“哀姜”。

公元前600年,东门襄仲自知大限已到,安排自己的儿子公孙归父接掌朝政。

次年,鲁宣公去世,季文子立刻发动政变,将公孙归父驱逐出境。自此,东门襄仲一族再也不能左右鲁国的朝政了。虽说季文子也算是为姜氏报了仇,但季文子不过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春秋战国传奇女子之七-哀姜

鲁庄公是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善待部下的君主,为政生涯亦是可圈可点,但是,当人们提到他时却总会产生一些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活得窝囊、过得屈辱。究其原因,除了面对强邻齐国基本采取守势之外,更多的还是他家庭上空那挥之不去、驱之不尽的阴霾。

母亲文姜与舅舅齐襄公的不伦之恋,成为天下人茶余饭后的笑料,父亲鲁桓公又因此遇害被杀(见《文姜篇》),少年鲁庄公刚一即位就要面对这种难以言表的耻辱,虽然人们在他面前会刻意回避这些话题。

可即使这样,鲁庄公也不得不为了政治需要而放弃为父报仇,甚至选择与齐襄公言和。文姜呢,不仅没有因为丈夫的被害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更加招摇过市,与齐襄公频频私会。禚地私会,两人还特地将鲁庄公招来作陪,齐襄公这么做显然是在向鲁庄公示威。齐强鲁弱,鲁庄公不得不选择卑躬屈膝!

这还不是结束,齐襄公又和文姜商议两家要结为姻亲,许配给鲁庄公的是齐襄公的小女儿,当时她才满周岁,尚在襁褓之中,而鲁庄公已经十九岁。

鲁庄公

其实鲁庄公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年轻的他到朗台游览,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鲁庄公不由得为之心动,经过打听,这女子是党氏一族的庶长女,党氏为任姓,所以这名女子被称作孟任。鲁庄公命内侍召唤她,这个孟任很有个性,坚决不从。鲁庄公就对她说,如果能顺从于他,日后就立她做夫人,孟任非得要求鲁庄公发誓才肯相信,庄公就割臂放血,在神前发誓。孟任见他认真,于是与鲁庄公同宿,然后又随他回宫。一年之后孟任生下一个儿子,鲁庄公很是喜欢,给儿子取名叫做“般”。

然而,孟任没能被立为夫人,因为文姜坚决反对,这个位置要留给齐襄公的女儿,齐鲁的联姻要靠正室之位拴牢加固,其他女子是不能染指的。不过在等待这个小女孩长大的十几年中,孟任虽无夫人之名,却一直行使夫人之实。再后来孟任身患重病,不久就离世了,安葬时依然是以妾的身份。想来孟任是不甘心的,至死没有获得名分,而且在她病重期间,鲁庄公并没有陪在她的身旁,因为他正忙着迎娶齐襄公的女儿,履行那个十几年前的婚约。

这一年鲁庄公三十六岁,齐襄公身首异处已经十七年了,文姜也已经于三年前去世。鲁庄公选择在母亲去世后一年下聘于齐国,履行当年那个匪夷所思的安排,这是考量到当时的政治环境——齐鲁结束了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而文姜的去世也带走了鲁庄公头顶的阴霾。他要告别过去,迎接新的未来,他要放开手脚,按照自己的方式好好经营这个国家!

婚期到了,鲁庄公亲自带人到齐国迎亲,按照礼制这应该是上卿的职责,也就是说鲁庄公此举是不合礼制的。新夫人接到宫中,同姓大夫的夫人都要前来觐见,按照礼制应该送些榛子、红枣、栗子、干肉类的物品就可以了,鲁庄公却规定觐见者必须赠送丝帛,以表示敬意。大臣提醒这些都是要被史官们记载下来,留于后世的,鲁庄公却说国君是可以创造礼制的。他不惜一再违背礼制,就是要通过这些高规格举动,抬举齐国,加强齐鲁关系。

鲁国的男人们都认为国君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不听善言。鲁国的女人们都羡慕这位新夫人,国君对她真好,甚至为了她不惜越礼!

然而,这位国君夫人,却被后世称为“哀姜”,“姜”是她的姓,“哀”是她死后追封的谥号,因为她是悲哀的,从嫁到鲁国那一刻起,她就感觉到身旁充满异样的目光,这些目光中还包括她的丈夫鲁庄公。庄公能做出履行婚约,证明他已经是个强大的人了,但是毕竟是杀父仇人的女儿,看到她就会想起尘封的往事,揭开旧时的伤疤。大婚之后,鲁庄公就命人用朱红色的漆涂刷父亲庙里的柱子,在椽子上雕花,他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父亲是怎么死的!

《左传》《公羊》记载鲁庄公一年三次筑台,“临民之漱院也”,讽刺他把高台修建的离国人洗澡洗衣的地方太近了,暗指他有偷窥的癖好。老李想,这也许冤枉了鲁庄公,他可能只是在高台上寻找割臂盟誓的从前,追忆那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子。而对于夫人哀姜,他有的只是礼遇,以及礼遇背后的冷漠。

哀姜

哀姜进宫许久,始终没有生下自己的孩子,倒是一起陪嫁过来的堂妹叔姜生下了儿子,取名叫启。而在这之前庄公的另一名妾风氏已经为他又添了一个儿子,公子申。

身处这样的环境,哀姜自然情感失意,她责怪命运的捉弄,父亲的过错为什么要自己承担?

她失望、怨恨、消沉、愤怒,直到有一天,一个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人出现在她的眼前,她的心弦突然间被拨动了。

这个人就是庆父。

鲁庄公兄弟四人,庆父是老大,但因为是庶子,为了表示君大于臣,本应该称“孟”的庆父自称为“仲”;老三公子牙,按照排行被称作叔牙;老四是鲁庄公的同母弟弟,因为出生时手掌上有形似“友”字的纹路,就以友为名,按照排行被称为季友。三个人都在鲁国为大夫,但因为是同母兄弟,鲁庄公与季友关系最好,而且季友很有贤名,一向为鲁人所信服。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立储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遵循礼制,应该是嫡长子继位,然而哀姜无后,也就不存在嫡子一说了,哀姜有心立妹妹叔姜的儿子公子启为世子,鲁庄公却不同意,他想将孟任的儿子公子般确定为继承人,但是朝廷里支持的不多。

病榻上,鲁庄公先是召见了叔牙,询问身后之事。

叔牙竟然推举庆父,因为根据旧制,如果无嫡子继位,也可以将大位传给兄弟。叔牙与庆父一向交好,国君询问,他就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末了还不忘夸奖庆父的种种优秀。

叔牙丝毫没有注意到鲁庄公的脸色。

鲁庄公一向对于庆父非常忌惮,总是刻意压制他,因为庆父这人性格刚猛,行事独断,为人狠辣。而鲁庄公在政治上的刻意打压也早已经让庆父心生不满,这让他极为同情婚姻中被冷落的哀姜,同样的失意让两个人拥有共同语言,两颗贴近的心共同为鲁庄公编织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两人又私下拉拢叔牙,商议帮助庆父登上国君大位,让叔牙担任上卿。

叔牙离开后,鲁庄公又召见季友,询问同样的问题。

季友回答道:“您与孟任曾经盟誓,然而却没有兑现对她的承诺,难道现在还要再抛弃和她的孩子吗?”

鲁庄公没有正面回答,他看着季友说:“牙劝我立庆父,你以为如何?”

季友连连摇头:“庆父为人残忍,不能让他继位,牙推荐他是有私心的,我愿以性命保护般继承大位!”

鲁庄公沉思许久,缓缓地点点头。

季友出了寝宫,立即命人传鲁庄公命令,赐死叔牙,与其将来让叔牙帮着庆父祸乱,他更愿选择把这个可能早早杜绝。

当晚,鲁庄公去世了。

季友履行了承诺,奉公子般治丧,约定第二年春天正式即位。

哀姜和庆父虽然恼怒,却不得不暂时低头,等待时机,反戈一击。

这年的冬天,公子般的外祖父党臣突然去世,公子般急匆匆赶去问丧。

庆父与哀姜的机会到了!

要对付公子般,有的是办法,不过庆父要选择一种最为隐秘的的,他找到了与公子般有仇的圉人荦。

圉人,就是养牛放马的人,荦是他的名字,他与公子般的冤仇其实也挺花边的。

一年前,鲁庄公要举行祭祀,为了在祭祀当天不至于出现差错,庄公要求提前一天进行彩排,地点就选在大夫梁氏家的庭院里。梁氏的女儿是个美人,公子般大有乃父之风,他与梁氏女偷偷定情,约为夫人。彩排这一天梁氏女也踩着梯子观看盛况,结果被圉人荦看到了。圉人荦虽然是个牧马养牛之人,却有几分风雅,他看到梁女漂亮,就唱了一首情歌:

桃之夭夭兮,

凌冬而益芳,

中心如结兮,

不能逾墙。

愿同翼羽兮,

化为鸳鸯!

意思大概是您长得可太漂亮了,我非常爱慕但是没有办法一亲芳泽啊!真希望能够像鸳鸯那样比翼双飞!

结果情歌被公子般听到了,他怒不可遏,命手下把荦抓起来,鞭打三百,打得圉人荦血流满地。荦再三哀求才被释放。

公子般不知道,这个圉人荦可不是一般人,他曾经从城头一跃而下,然后一个空翻就又跃上了城头,他用手攀城门,连城楼都为之一震,也就是说这是一位超级大力士。

当天,这一切都被庆父看到,他暗暗记下这个名字,他知道有一天这个被鞭打的大力士一定能够派上用场。

夜半时分,党氏庭院,一个黑影趁着夜色翻墙而入。

正是圉人荦,他蜷缩起身子,靠在一间屋子的门外,那是公子般的住处。

圉人荦一直守着,直到天色渐亮,屋内的侍者出门取水,圉人荦趁机进了屋子。

屋子里响起了公子般的惨叫。

惨叫声惊醒了院落中的党氏家丁,他们抄起兵器赶了过来,他们看到的是倒在血泊中的公子般,胸口还插着一支匕首。

圉人荦还没能跑远,因为公子般在搏斗中用剑砍中了他的脑袋,愤怒的党氏家丁们将他围了起来,圉人荦因为受了伤不能久战,最后被众人杀死。

季友得知此事,立刻明白是庆父所为,他自忖目前尚没有把握除掉庆父,就赶紧出奔陈国避难去了。庆父则装出对此事毫不知情,把一切罪行推到圉人荦头上,然后诛灭其族。

接下来立谁为国君呢?

哀姜认为庆父应该从幕后现身了,庆父摇头,恶狠狠地说,“先君的儿子还在,不赶尽杀绝,未可代也!”

于是在哀姜的主持下,年方八岁的公子启被立为国君,是为鲁闵公。

为了取得政治上的道义,庆父还亲自到齐国拜上霸主齐桓公,告知公子般被圉人荦所害一事,也请齐国支持公子启继位。为了让齐桓公相信,庆父还重金贿赂齐桓公的宠臣竖刁,让他劝进美言,齐桓公果然不疑。

宫中有哀姜把持,朝堂由庆父掌控,八岁的鲁闵公过得战战兢兢,闵公的母亲叔姜是个聪慧的女人,她深知哀姜和庆父的用意,她告诉儿子这个时候只有外家齐国能够帮他,叔姜还派人出使齐国,约定与齐桓公在落姑之地(大概在今天山东博兴县境内)会面。

落姑之地,鲁闵公拉着齐桓公的衣襟放声大哭,他将庆父的所作所为原原本本地告诉桓公。

齐桓公这才知道自己被庆父所骗,他问闵公现在鲁国谁最贤明?

鲁闵公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季友,不过他现在在陈国避难。

齐桓公又问为什么不把他召回来?

鲁闵公低下了头,他说那样庆父就会怀疑自己了!

齐桓公拉住闵公的手告诉他,就说是出于盟主的意思,看有谁敢阻拦!

就这样,鲁闵公根据齐桓公授意召见了季友,带他一同返回了鲁国,并任命他为上卿,而且对外宣称这是齐桓公的意思,不敢不从。

过了一段时间,齐桓公觉得还是不放心,又派大夫仲孙湫访问鲁国,实地查看。

仲孙湫访问结束,回到齐国,对齐桓公叹息道, “鲁侯年幼,只要庆父还活着,鲁国的祸患就不会停止(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

仲孙湫所料不错,庆父是不会安于现状的,因为他害怕鲁闵公长大,但是鲁闵公外有齐国撑腰,内有季友辅佐,实在难以下手。庆父心急如焚,直到大夫卜齮登门那一刻。

卜齮是来跟庆父诉苦的,他有一块田地被太傅慎不害抢占了,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关键是鲁闵公的态度,卜齮找到闵公评理,结果鲁闵公反而说他不占礼,田地应该归慎不害。这也难怪,慎不害是鲁闵公的师傅。

卜齮找到庆父也就是诉诉苦,说道说道,听上几句安慰的话也就算了,结果庆父比他还显得愤怒,因为对于庆父而言,把握人心弱点,诱使别人出手,自己坐享其成,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庆父几句话就把卜齮的火气又激了起来,扬言非要杀掉慎不害不可。

庆父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淡淡地说:“大夫若是杀死慎不害,国君会轻饶您吗?”

“那该怎么办?”卜齮激动道。

“国君毕竟是小孩子!”庆父忽然压低声音说,“您若能行大事,在下替您拾掇慎不害!”

卜齮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庆父“行大事”的意思,他说:“友在,我担心……”

庆父打断他的话:“国君有童心,经常夜里出宫去街上玩耍,如果暗中行事,然后就说是盗贼所为,又有谁知道呢?到时候我成为国君,对付他不过是小事一件!”

卜齮显然被愤怒冲昏了脑袋,他听到此处满口答应,浑然忘记了圉人荦的下场。

卜齮花重金雇佣了一个名叫秋亚的刺客,按照庆父的情报,秋亚果然遇到了夜间外出游玩的鲁闵公。

然后,鲁闵公死了。

与此同时,庆父派人将慎不害刺死于家中。

不过接下来状况频出,要知道,鲁闵公外出游玩可是有侍卫保护的,秋亚虽然杀死了鲁闵公,但没能及时脱身,被侍卫俘虏了。卜齮害怕自己被暴露,就让家丁硬生生将秋亚抢了回去,结果有人认出抢人者是卜齮家丁,智商堪忧的卜齮就这样暴露了。

季友得到消息,知道又是庆父作乱,急忙带上公子申,出奔邾国。

庆父得知季友逃跑,也不追赶,他自觉大势已定,下一步可以名正言顺的即位,然后诛杀凶手卜齮以告慰被害死的闵公。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除了民意!

鲁国自从庄公去世后,政局动荡不安,国人都希望过上太平日子,他们把希望都寄予季友身上,然而庆父屡次作恶,先是击杀公子般,导致季友出奔,国人已经对其怨声载道了,没想到时隔一年,同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愤怒的国人拿起了武器走上大街,集结成群,一举攻入卜齮家中,将其满门杀死。

紧接着人们又往庆父私宅杀来!

庆父抓狂了,他想集结私军,又怕抵挡不住蜂拥而至的国人,他拍拍脑袋,确实别无他法了,收拾细软财宝逃走吧。庆父选择的出奔对象是莒国,他想的是借助莒国的力量,也许有一天能够卷土重来。

你跑我也跑,哀姜也待不住了,她也收拾东西准备出奔莒国找庆父去,亲信们赶忙劝阻:您都因为庆父杀了两个公子了,再去找他,以后出了事谁会原谅您?不如去邾国,求得季友宽容!

哀姜虽然很想跟庆父在一起,但也知道当前保命要紧,所以还是前往邾国,求见季友。

季友拒绝见她,这样的女人是不可原谅的。

但是哀姜的到来对他却是一个好消息,这表示鲁国国内空虚。季友赶忙带上公子申返回鲁国,立为国君,是为鲁僖公,同时派人把这些事情报给齐桓公。

齐桓公表示,承认鲁僖公的君位。

有了齐桓公的承诺,季友可以放开手脚了,他派公子奚斯前往齐国,答谢齐桓公。同时派使者出使莒国,他要借莒人之手,除掉庆父。

当初庆父将从鲁国带出来的财宝献给莒君,求得了莒国的庇佑,可是庆父忘记了莒君既然能收你的贿赂,为什么就不能收别人的贿赂呢?

莒君收下季友的礼物后就召见了庆父,莒国实太小了,无法保护公子的安全,请公子离开吧!

庆父暴跳如雷,我来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但是落魄者的愤怒是没有用的,莒君见他没有走的意思,干脆派人直接进行驱赶。庆父走投无路了,他思来想去,想到了竖刁,当初不是曾经给他送过礼吗!

庆父来到齐国,齐国的官吏早就知道庆父是鲁国著名恶人,就拒绝他入境,但也不敢轻易放他走,最后就将他安置在齐鲁交界的汶水之上。

这时公子奚斯拜谢齐桓公完毕返回鲁国,路过汶水,庆父专程赶到路边截住奚斯:“还请子鱼(公子奚斯字子鱼)为我进言,如果能够苟活性命,情愿在鲁国做一介布衣!”

公子奚斯与庆父曾有交情,就他将庆父的请求转告了鲁僖公,僖公尚且犹豫,季友坚决反对:“弑君者都能不被诛杀,那用什么来告诫后人?”

宽恕恶人的罪恶,其实就是鼓励恶人继续作恶!

公子奚斯退出了大堂,季友又追了出来,对他说道,“您可以回复庆父,若他自己了断,其后人可以保全,他的祭祀不会断绝!”

公子奚斯明白了,他赶去回复庆父,可到了汶水之畔庆父居住的小院外,奚斯突然停下了脚步,该怎样告诉庆父这个结局呢?奚斯觉得实在难以启齿,毕竟同属鲁侯一脉,又有些交情。

奚斯想了一会儿,忽然嚎啕大哭!

屋里的庆父听到了外面的哭声,他仰天长叹:“子鱼不进门,在门外哭得这么悲伤,看来我是不能幸免于难了!”

庆父解下自己的腰带挂在院外的树上,自缢而死。

导致鲁国大乱的庆父就这样死了,但还有一人没有得到处置,那就是鲁庄公夫人哀姜。鲁国君臣不知该怎样出手,因为她是齐国公室的女子,她的叔父是霸主齐桓公!

其实齐桓公也很为难,鲁国之乱,哀姜难辞其咎,但是怎样处置确实是个问题,因为哀姜虽然出自齐国,可毕竟是出嫁之人而且还做了夫人,所以无论齐国是过度插手还是放任不理,势必都会影响与鲁国的关系。

齐桓公想了一下,这事还是派竖刁最为合适。

于是竖刁领命前往邾国护送哀姜回鲁国,到了夷地,一行人暂住驿馆,竖刁就跟哀姜拉起了家常,他转转回回,终于把话题拉到了鲁国内乱之上,末了,竖刁说道:“鲁国两位国君被弑都与夫人有关,现在齐鲁两国人尽皆知。夫人回到鲁国,该如何面对鲁国君臣?”

哀姜垂泪不语。

“哎,夫人若是自行了断,还能遮掩一番!”竖刁说完离开了。

他真是把齐桓公心思揣摩透了,哀姜影响之坏,齐桓公不能不处置她,可毕竟是出嫁的女子,插手过度会令鲁国难堪,但如果哀姜回到鲁国被处死,齐国面子可就过不去了!又假如鲁国顾及齐国对哀姜不与治罪,难道还当夫人供起来?所以只有一种办法,令哀姜自裁。所以,竖刁能够得宠不是没有理由。

夫家愤恨,娘家不佑,哀姜自知难免一死,她关起门来放声大哭,直到半夜时,哭声停止了。

清晨,竖刁推门进去查看,哀姜已经自尽了。

竖刁这才长出一口气,派人治理丧事,并将此事分别报给齐桓公与鲁僖公。

鲁僖公派人隆重地迎回哀姜,并且以夫人之礼下葬,谥号曰“哀”,故名哀姜。哀字表示可悲、怜悯、为之伤感,哀其为何落到这般田地,同样是公族之女,同样是弑君从犯,文姜得以善终,哀姜却被逼杀,鲁人还是表达了他们的同情。

八年之后,由于鲁庄公在太庙中没有夫人灵位,鲁僖公又将哀姜灵位归于太庙,附于鲁庄公之旁。她的地位最终还是得到了承认。

哀姜:被政治斗争害得娘家不亲婆家不爱的女人

大家可能听说过鲁庄公夫人哀姜的故事。哀姜本是齐国公主,姓姜。她无子,鲁庄公的妾叔姜生有儿子鲁闵公。哀姜和鲁庄公弟弟庆父有奸情,鲁庄公去世后,哀姜想立庆父为国君,于是杀掉鲁闵公,由此引发鲁国历史上著名的“庆父之乱”。后来哀姜被杀死后,鲁国人称呼她为“哀姜”。

(失子被逐的哀姜)

这个哀姜可以说咎由自取。不过,今天咱们来聊另一个哀姜,她却相当不幸,不光两个儿子被杀,她本人也被驱逐出宫。回娘家齐国告状,谁知娘家齐国和婆家鲁国早就预谋,让她“哀”到极点,是名副其实的“哀姜”。

因为这位公主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谥号,所以我们暂且称呼她为姜氏。姜氏是齐懿公的女儿,后来嫁给了鲁国第十九任国君鲁文公,并且还为其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姬恶和次子姬视。

当然,身为国君的鲁文公不会只有一个女人,他还有个很宠爱的姬妾敬赢。这个敬赢容颜俏丽,又善媚,最重要的是她也给鲁文公生了个儿子姬俀,而且姬俀比姬恶和姬视要年长,也就是说,姬俀是鲁文公的庶长子。

鲁国一向是最坚守周礼的,鲁文公也不例外。虽然鲁文公很宠爱姬妾敬赢,但毕竟姜氏是嫡夫人,因此,作为嫡长子的姬恶被立为了太子。

公元前609年,鲁文公病逝。本来,姬恶应该成为新一代国君,然而此时却发生了变故。

原来,鲁文公在位的时候,东门襄仲作为皇亲,很得鲁文公信任。在鲁文公执政的后期,鲁文公基本上将朝政都交给他来处理,如此一来,东门襄仲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

(权势极大的东门襄仲)

敬赢见东门襄仲权势极大,便有意拉拢他。而东门襄仲也垂涎敬赢的姿色,只是鲁文公活着时,不敢放肆。现在鲁文公死了,东门襄仲还有什么顾忌。

话说有一天,敬赢与东门襄仲一番温存之后,对东门襄仲说:“你权势那么大,何不把我的儿子姬俀立为国君?”

东门襄仲也觉得如果改立姬俀为国君,一方面能赢得美人心,另一方面,姬俀为君之后,又会对自己感恩不尽,这样自己就可以继续掌管朝政。于是一口应承。

不过,姜氏可是齐国的公主。如果事情处理得不漂亮,齐国一定会来攻打鲁国,到时候不仅姬俀的国君之位难保,自己也会成为叛臣。

于是,东门襄仲就去见齐国国君齐惠公。

齐惠公听说后,一口就答应了。

齐惠公为什么会那么爽快呢?原来,齐惠公的国君之位,是从上届齐懿公那儿夺来的。而姜氏是齐懿公的女儿,如果姜氏的儿子成了鲁国的国君,那一定会威胁到自己的国君之位。反之,如果支持东方襄仲的做法,以后,鲁国一定会支持自己。

(襄仲见齐惠公)

东门襄仲与齐国沟通完毕后,就回鲁国宣布:姜氏的儿子年纪尚幼,不足以担当国君之职,应由年纪最长的姬俀继承国君之位。

东门襄仲权大势大,那些朝臣们也不敢有异议。毕竟谁做国君,也不会少了他们那一份俸禄。于是,姬俀就成了鲁国的新任国君,是为鲁宣公。

姜氏不服,派人回娘家,向齐惠公求助,可是齐惠公却不搭理她。

姬俀坐上国君之位了,可敬赢却还愁容满面。东门襄仲问为什么?敬赢说,姬恶和姬视长大以后,一定会仇视姬俀的。于是,东门襄仲帮人帮到底,将姬恶和姬视扑杀,并将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埋在马圈里。

敬赢又对东门襄仲说:“姬恶和姬视现在虽然除掉了,但姜氏还在宫中,而且她是嫡夫人,我还得受她辖制!受她辖制,我和你就不方便了……”

东门襄仲色欲熏心,立刻将姜氏驱逐出宫。

(出奔齐国)

无处可去的姜氏,只得痛哭着离开鲁国,回她的娘家齐国去。离开时,她痛彻心扉地呼号道:“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

凡是听到姜氏哭诉的鲁国人,无不同情地流下了眼泪。鲁国的大夫季文子也深为姜氏不平,但苦于东门襄仲的权势,只能暗中等待机会,助她复仇。

最可怜的是姜氏因为离开了鲁国,便不能死后立于鲁国的祖庙,所以她在齐国终老后,最终也只能被称为“姜氏”,但是因为她的经历实在是太悲惨了,所以百姓们都称她为“哀姜”。

公元前600年,东门襄仲自知大限已到,安排自己的儿子公孙归父接掌朝政。

次年,鲁宣公去世,季文子立刻发动政变,将公孙归父驱逐出境。自此,东门襄仲一族再也不能左右鲁国的朝政了。虽说季文子也算是为姜氏报了仇,但季文子不过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