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刑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刑是什么意思)

刑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刑是什么意思)

「东方国学原创」“刑”、“罚”是指什么?

在战国以前,“刑”往往用以专门表示法律,也指征伐战争和施用肉刑。但战国时期成文法以各种形式公布之后,“法”作为表示法律最恰当的用字逐渐深入人心,而“刑”以后一般专指刑罚。

汉文帝以责打身体、强迫劳役等代替肉刑,并强调要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刑罚改革远远领先世界其他地区。不过,当时的“刑罚”并不是说对犯罪人用刑以示惩罚,因为“刑”与“罚”是有区别的,“刑”是指肉刑和死刑,而“罚”则指以金钱赎罪,有谓“五刑不简,正于五罚”(《尚书·吕刑》)。后来才泛指对罪犯实行惩罚的强制方法,“刑罚者,惩恶之药石也”(《明史·刑法志》)。

本文作者:儒行道心

「梗知识」—“我看刑”、“日子越来越有判头了”是什么梗?

“我看刑”、“日子越来越有判头了”这两个梗其实都可以算是是谐音梗,“刑”—“行”、“判”—“盼”,大概意思就是调侃这个人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与这两个梗差不多的还有好多,比如:

“刑(行)啊宝友,拷(靠)近点我看看,犯(翻)过来看下底儿,诶呦,有点役(意)思啊,没问题啊,东西是牢(老)的,日子越来越有判(盼)头了”

“我拷(靠),这也太刑了,真是牢(老)有所养,牢(老)有所依,可狱(遇)不可囚(求)的斩(崭)新生活就在阎(眼前啊”

这个梗经常出现在一些普法相关、野生动物相关、文物鉴赏相关等等视频中,而在网上这个梗大部分其实都是网友们在开玩笑。

大反派温馨提示:大家玩梗一定要适度,不要做“梗小鬼”和“梗警察”哦。

「梗知识」—“梗小鬼”是什么梗?

「梗知识」—“梗警察”是什么梗?

不敢说“空前”,但一定是“绝后” :宫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要想成功,必先自宫”?宫刑可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本文为“奇葩问”专栏供稿#

不敢说“空前”,但一定是“绝后”:宫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文 / 大脸喵

魏冉要被施以宫刑 图源:电视剧《芈月传》

《芈月传》中有这样一幕:魏夫人为逼芈月出宫嫁人抓走了芈月的弟弟魏冉,要以偷盗罪对他施以宫刑,芈月一听宫刑就脸色大变,立刻去向魏夫人求情。

那么,宫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刑罚,能让众人谈之色变呢?今天我们就来了(ba)解(gua)一下这项历史悠久的刑罚制度——宫刑。

1 宫刑的由来

宫刑是一种破坏人的生殖器官的刑罚,也称为阴刑、蚕室刑、腐刑等。其实宫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当时称为“椓”。宫刑也是“五刑”之一,古书《周礼》称墨(刺脸)、劓(割鼻)、宫(阉割)、膑(挖去膝盖骨)、大辟(斩首),五刑早在夏商就已制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这里面的隐宫指的就是受到宫刑。

宫刑的执行一般由专门的机构执掌。对于男性来说,宫刑即意味着阉割,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古代,女性也有所谓的“宫刑”。《周礼》中记载:“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

也就是说,对于男性犯人,宫刑是割去外生殖器,对于女性犯人,宫刑则意味着施以幽闭。有人认为幽闭是将女子幽禁在宫中,也有人认为幽闭是用棍棒反复击打女子腹部,使其不能交媾及孕育(陈和平《宫刑杂考》)。

女子宫刑 图源:参考资料4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才有宫刑,国外也有这一刑罚的踪迹。在距今三四千年的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王国,都曾出现过遭受宫刑之后的男性群体,当时战乱频繁,许多战俘被施以宫刑之后当做奴隶贩卖。

世界各大洲往来贩卖阉割奴隶情况 图源:参考资料1

2 那些残酷的宫刑

宫刑起初主要用于惩罚犯了淫乱之罪的人,但是发展到后来,宫刑也对多种重罪使用,其中最有名的人物就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尚书•吕刑》中提到:“宫罚之属三百。”宫刑除主治奸淫罪外,还用于惩罚战俘、替代死罪、惩罚连坐之人的子女等。

汉朝初期,汉文帝废除了这项残忍的刑罚,但由于死刑过重,宫刑既不伤性命又能彰显帝王仁德,还达到了惩治罪犯的目的,因此汉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146年),宫刑又变相恢复,成为了代替死刑的宽赦之法。

南北朝时期,北魏受少数民族影响,仍然沿用宫刑。直至隋文帝颁布律法,废除包括宫刑在内的一些肉刑。隋朝之后已经罕见宫刑这一刑罚,清律《名例律》的“五刑”中虽无宫刑,但却规定谋反大逆罪,族中11岁以上的男子也要阉割后发往新疆给官为奴。

古代的宫刑操作十分残忍。在中国,初期的宫刑大约是非常粗糙简单的,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椓,从木”,学者们认为是用一种木质刑刀割去男子的生殖器。也有所谓的“绳系法”与“揉捏法”。

到了后期,宫刑的操作已经发展成熟,有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流程,器具换成了金属制的利刃,也有用来消毒、麻醉的药汤,但总体来说还是十分痛苦的。

金铜合金制成的利刃 图源:参考资料1

在其他国家,古埃及人主要采取“拉割法”,即将孩子的部分生殖器拉出后割除。他们还会将遭受宫刑之后的孩子埋入沙坑中以防感染,被施以宫刑的受刑者死亡率高达75%。古代阿拉伯则采取“切割法”,即将受刑者的睾丸全部切掉。

古代实施宫刑的各种工具 图源:参考资料3

3 宫刑——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古代宫刑除了死亡率极高,对受刑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会造成极大影响。

生理上,除了因疼痛、出血、伤口感染等原因死亡,伤口痊愈之后的受刑者还会患上严重的骨质疏松,同时由于雄性激素的缺失,这些人的乳房也会发育异常。

心理上,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由于身体的残缺,受刑者深感愧对祖先的同时又要面对社会的排斥和蔑视,往往会产生自卑厌世的情绪。

因性器官的缺失,性欲情欲都无法正常表达,他们的性情逐渐变得乖戾残暴,有些人会选择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满足一己私欲,如使用狎具(假阳具)、豢养娈童和掠夺他人妻女(《万历野获编》记载了明初石允常曾遇见宦官将民女逼奸致死的情景)等。

在《万历野获编·食人》中甚至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明代万历年间“福建抽税官采(高策字)谬听方士言‘食小儿脑千余,其阳道可复生如故。’乃遍买童稚潜杀之。”以至于当地失儿数量暴增,激起民变。

古代实施宫刑的各种工具 图源:参考资料3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十分重视子嗣的国家,“断子绝孙”称得上是十分恶毒的诅咒之一了。宫刑这一刑罚不仅仅能摧残受刑者的身体和心理,还会让他们再也无法生育繁衍。古代每次战争过后都有许多伤亡,胜利的一方会对战俘施以宫刑,制造不能繁衍后代又可供其役使的奴隶。

《魏书·刑罚志》记载:“大逆不道腆斩,株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对于谋逆、造反这一类的大罪,宫刑既能彰显帝王的仁慈,又能达到其间接灭族的目的。

4 现代版宫刑——化学阉割

就过程来说,古代的宫刑算是物理阉割法,而在现代,多数国家则采用现代版“宫刑”,即化学阉割法。捷克是欧洲唯一一个直至2008年仍保留“宫刑”——手术阉割的国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阉割被更广泛地接受和运用。化学阉割始于美国,随后被多国采用,其对象主要是以儿童为性侵对象的犯罪分子。

2010年6月,波兰通过一项法案,规定“强奸15岁以下儿童或者近亲的娈童癖罪犯,必须在出狱前接受化学阉割和心理治疗”,从而成为欧洲第一个对特定性犯罪强制执行化学阉割的国家。

韩国是亚洲第一个立法实行化学阉割的国家,促使这项立法的正是韩国电影《素媛》(当恶魔把手伸向我们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做?)中所讲述的悲惨故事的原型。欧洲的丹麦、德国、法国、瑞士、英国等多国也都允许在罪犯自愿的原则上进行化学阉割。

化学阉割其实是一种荷尔蒙疗法,又称“药物去势”,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宫刑,它是运用医学生物上的方法减少男性犯人的荷尔蒙分泌,从而达到降低性欲和行为次数的目的。

化学阉割是可逆的,一般采用注射或者口服抗睾酮(雄性激素)药物的方式,常用药物是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环丙氯地孕酮,虽然会出现身体脂肪含量升高、体毛减少、乳房发育等副作用,但是相对于传统“宫刑”而言,化学阉割显然更为人道。

5 结语

现阶段,化学阉割是否合理一直饱受争议。小编认为,不管是传统宫刑还是化学阉割,它们的本质都是一种刑罚制度,惩罚才是主要目的。

只要能惩治和预防性犯罪,并且它本身所带来的危害没有超过性犯罪所带来的危害,那便是值得推行的,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 ◆ ◆

本期资料来源

[1]李新伟.谢茂发.欧阳森《宦官的历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6(中国社会史系列)

[2]金开诚《古代刑罚与刑具》,吉林文史出版社

[3]Big.D《阉割—空裆绝后的刑罚》,果壳网,2011-06-29

[4]《古代处罚女犯的五种刑罚(组图)》,中国经济网,2005年03月26日

[5]王威《性的历程:从两宋到明清》,湖北人民出版社

[6]张骁骁《中国古代宫刑之探讨》,《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 (6):276-278

[7]游识猷《化学阉割?没那么恐怖》,科学松鼠会,2010-07-10

[8]夏草《刑罚的犯罪学演变——以化学阉割为视角》,《学术探索》,2013年2月

[9]题图来源:unsplash网站

本期编辑团

主稿:大脸喵;选题审核:夏小婷&包包;顾问:我在你左右;校对:阿丁;题图:菁艺画;排版:鲁鲁修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犯太岁”真的会生活不顺吗?“太岁”究竟是什么意思?长知识了

你一定在影视剧中听过这样一句台词:“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用来表示某个人胆大妄为、无法无天。

在民间,也有“犯太岁”的说法。有的人认为,“犯太岁”的人会流年不利、婚姻不顺、遭遇小人等等。

咱们暂且先不说“犯太岁”究竟会不会影响生活,你知道“太岁”到底是什么吗?

传统文化中的“太岁”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太岁”是古代星神的一个名称,指的其实是太阳系中的木星。

众所周知,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把木星和地球对比一下就知道。

地球的赤道直径是12756.4千米,而木星的赤道直径是142984千米,比地球的赤道直径大了10倍以上;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而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12年。

此外,木星的质量,比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的质量总和还要大。

由于我国古代将周天划分为十二次,木星每年恰好行经一次,那么十二生肖也会随着“太岁”的运转而改变。每年,当木星到达地球上的某个方位时,就会加强这个方位的引力。

正因如此,古人认为“太岁”在某一年到达某一方位的时候,这个方位就不能动土搞施工,否则就是犯了太岁,会招来灾祸。

古人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还是源于五行学说中的“木克土”。于是,当古人广泛认为破土动工就会招致灾祸以后,“太岁头上动土”这句俗语的潜台词,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你好大的胆子!”

“犯太岁”的情况

要弄清楚古代为什么会有“犯太岁”的说法,首先要知道古代采用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其中:

“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将“天干”和“地支”按顺序搭配起来,就是不同的“年”。比如2022年,“天干”为“壬”、“地支”为“寅”,所以2022年就是“壬寅年”。

古代的这种纪年方法,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完整的一个循环是60年,民间称为“一甲子”。

同时,就像当代社会的一些人需要值班一样——古代传说中,在这60年的每一年里,天庭都会派出一位神仙来“值年”,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出生之人的祸福。

所以说,每年有一位值年的“太岁”,总共就有60位太岁,也称为“六十甲子神”。基于前面所说,古人认为“犯太岁”会有三种情况:

首先是“年冲”,也就是生肖之年会“犯太岁”。比如2022年是虎年,那么生肖属虎的人就是“年冲”;

其次是“对冲”,指的是生肖之年再加六年。

最后是“偏冲”,意思是:如果自己出生的那一年与流年所属的生肖相差三年,即为“刑太岁”。

结束语

直至如今,“犯太岁”大多仍然代表着一些不好的含义。

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木星运转所产生的引力虽然会对地球产生影响,不过并没有证据证明它会影响人的运势。

因此,可以说所谓的“犯太岁”只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表现,而不是我们运势不佳、生活不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