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白毛浮绿水的绿水是什么意思(绿水是什么意思)

白毛浮绿水的绿水是什么意思(绿水是什么意思)

鱼缸长绿水是好事吗?来看看绿水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明了

当一个鱼缸饲养得比较久,接受光照比较充足的时候,往往鱼缸的水会变绿,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把鱼缸的这些水,叫做绿水。

那今天咱们这篇文章要和大家讨论的是,绿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对观赏鱼,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绿水具体是什么东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绿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绿水就是绿藻和微生物含量比较高的水体。因为当光照比较充足,并且水中的养分比较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体富营养化。这种情况下,绿藻的孢子就会开始大量的繁殖。当达到一定数量规模的时候,我们看上去,这个水质就开始嫩绿嫩绿的。加上水体富营养化,也孵化出了一些微生物,就显得这个水又绿又热闹,仿佛给鱼缸上了一波原谅色。

那接下来我们再看绿水的好坏之前,要跟大家说一下,绿水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嫩绿水,一种是老绿水。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新形成的绿水,以及形成的时间比较久的绿水。

那我们来讲一讲绿水的好处

1.增加鱼类安全感

鱼缸里面的水变绿了,相当于它的能见度透明度也降低了。这是我们人类看到这个绿水的第一感觉,但是观赏鱼不一样。尤其是一些野性比较强的观赏鱼,它们在绿水里面看到的能见度也降低。因此,就相当于给它们上了一层天然的保护色,增加了它们的安全感。

2.小型热带观赏鱼很好的开口饲料

因为绿水里面含大量的微生物,所以也可以给一些刚出生的小鱼,能给它们提供比较好的开口食物。尤其是像孔雀鱼,米奇鱼,玛丽鱼,这些卵胎生鱂鱼,它们出生的小鱼直接就可以吃饲料,而绿水里面丰富的微生物刚好给它们当作天然的饲料。

那我们再来看看绿水的弊端

这是绿水最主要的两个好处,当然了,这两个好处体现在嫩绿水比较多,一旦变成老绿水了,性质就不一样了。凡事熬过头了,物极必反。当绿水太老的时候,也就是里面的绿藻和微生物含量太多的时候,就带来了一些弊端。

1.老绿水太耗氧

因为绿藻和微生物它们也是生物,它们也需要呼吸消耗氧气。所以,到了晚上含氧量比较低的时候,如果是在绿水里面饲养一些金鱼啊,锦鲤鱼呀,这些耗氧量比较大的观赏鱼,这些绿水就很容易造成它们缺氧,浮头,甚至死亡。

2.老绿水有点臭

另外一个如果绿水太老的话,鱼缸还会有发出一股腥臭味。因为当绿藻和微生物的密度太大的时候,因为养分不足,所以它们也会有一些死亡。当微生物死亡腐烂掉了之后就会有一股腥臭味。

最后我们总结下,绿水可以分为两种,嫩绿水和老绿水。一般来说嫩绿水来养观赏鱼,利大于弊,而老绿水饲养观赏鱼则是弊端比较多。并且如果用绿水饲养观赏鱼,建议养一些耗氧量不那么大的,观赏效果会更好。

这里是养鱼说,如果你也喜欢饲养观赏鱼,不妨动动手指点个关注,所有养鱼所要知道的都在这儿!

白毛浮绿水的浮是什么?

绿水青山就是银山青山的含义?

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韩振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关键要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中可以在三个维度上认识和把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其一,“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彼此对应关系。

简言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所喻指和体现的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辩证关系。这里的“绿水青山”指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金山银山”指的是经济发展成果与物质财富。一般说来,人们的愿望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换句话说,就是既要通过发展经济获得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但当两者一旦发生矛盾时究竟应怎样处理呢?也就是说,在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者关系上,如果发展经济必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那么这种急功近利的所谓“发展”要不要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中外历史上那种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有很多。恩格斯当年曾对这种现象做过深刻阐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实践证明,用牺牲“绿水青山”的办法换取所谓“金山银山”最终只能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往有的地方搞得那种所谓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其实都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出现矛盾时,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做出果断抉择——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其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体现了二者之间的互融互补关系。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喻指和体现的是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兼顾性、互补性。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犹如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统一。有的人仅看到二者之间对立的一面,而看不到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和统一的一面,认为要绿水青山就不可能有金山银山,要金山银山就必须放弃绿水青山。正是在这种片面化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一些地方选择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最终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且也没能使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互补互动关系角度来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有绿水青山就不愁没有金山银山,但获取金山银山必须以保护绿水青山为前提,金山银山必须建立在绿水青山的坚实基础之上。

其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角度来说的。任何矛盾的双方表面看是彼此对立的,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实是内在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还可以相互转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绿水青山作为金山银山的基础可以为创造金山银山提供条件;二是利用绿水青山可以直接创造出金山银山,特别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将生态优势直接变成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不断“产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高度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始终把绿水青山当作宝贵资源,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人气、聚集财气,努力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认识和把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美丽多姿的绿水青山为我们带来富饶丰盛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