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杰的含义和来历(劫的含义)

杰的含义和来历(劫的含义)

名字里带“杰”好吗?有什么寓意?

“杰”字在男孩的名字里非常常见,父母对孩子给予厚望,希望孩子能成为人杰,就喜欢给孩子取这个名字。

不少男明星的名字里都有这个字,比如李连杰、周杰伦、张杰等,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也的确做出了一番事业,不愧为“杰”。

“杰”这个字,在最开始的战国文字中写作“傑”,表示的是人登于树颠,高出人上之意。所以说,这个字的本意,指的就是才能出众的人。

后来引申指超群的,与众不同的,特别突出的,如《诗经·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

杰字能表现人的才能、智慧、品性等方面的出类拔萃,所以被多被用作人名,表示期望或意愿。“杰”字的发音清脆,朗朗上口,取作名字也非常好听。

而名字里带“杰”的人,一般能力也比较强,敢为人先,做事能纵观全局,可以在事业里闯出一片天,前程锦绣。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名字带“杰”的好听名字,大家取名改名的时候就可以参考一下!

杰仁

仁字指温润、恩惠、完美的道德,意为同情,友爱,仁义。人名用仁宇,主要是取仁字的仁爱。与杰搭配在一起,寓意为人友善,才能出众,热心肠,乐于助人。

杰望

望字意为向远处看,看得见,意为希望、名望。取名为“杰望”,代表这个人将会有很高的名誉与声望,社会地位比较高。

坤杰

坤,指大地,土地,正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坤与杰结合起来,用作人名有大气而厚重,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温柔敦厚的内涵。

致杰

致,一般指表达,奉献,如表达诚挚的情意,专心致志等意;也指致精,小巧,精巧。与杰搭配用作人名,则意指才能,智慧,品性等方面出类拔萃。

名字里带“杰”好吗?有什么寓意?

“杰”字在男孩的名字里非常常见,父母对孩子给予厚望,希望孩子能成为人杰,就喜欢给孩子取这个名字。

不少男明星的名字里都有这个字,比如李连杰、周杰伦、张杰等,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也的确做出了一番事业,不愧为“杰”。

“杰”这个字,在最开始的战国文字中写作“傑”,表示的是人登于树颠,高出人上之意。所以说,这个字的本意,指的就是才能出众的人。

后来引申指超群的,与众不同的,特别突出的,如《诗经·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杰。”

杰字能表现人的才能、智慧、品性等方面的出类拔萃,所以被多被用作人名,表示期望或意愿。“杰”字的发音清脆,朗朗上口,取作名字也非常好听。

而名字里带“杰”的人,一般能力也比较强,敢为人先,做事能纵观全局,可以在事业里闯出一片天,前程锦绣。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一些名字带“杰”的好听名字,大家取名改名的时候就可以参考一下!

杰仁

仁字指温润、恩惠、完美的道德,意为同情,友爱,仁义。人名用仁宇,主要是取仁字的仁爱。与杰搭配在一起,寓意为人友善,才能出众,热心肠,乐于助人。

杰望

望字意为向远处看,看得见,意为希望、名望。取名为“杰望”,代表这个人将会有很高的名誉与声望,社会地位比较高。

坤杰

坤,指大地,土地,正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坤与杰结合起来,用作人名有大气而厚重,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温柔敦厚的内涵。

致杰

致,一般指表达,奉献,如表达诚挚的情意,专心致志等意;也指致精,小巧,精巧。与杰搭配用作人名,则意指才能,智慧,品性等方面出类拔萃。

《闺·show》:一次寻求越剧与现代新观众的艺术对话

国庆节期间,拥有95年历史的长江剧院重新开台,迎来了首场演出——青年越剧演员李旭丹的《闺·show》专场。这是上海越剧院为青年演员量身打造系列演出品牌中的其中之一,是一次寻求越剧与现代新观众的艺术对话。

两场演出一经出票便早早售罄,但在演出当天,仍有许多观众在剧场门口等候加座,场面热闹而感人。

从半年前李旭丹首次受邀参加半度音乐戏曲季,诞生了第一次的“闺·Show”专场,再到此次受邀作为长江剧场开台演出,连演两场获得成功,证明了“闺·Show”作为一个定制化的产品,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路线与艺术品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安排在长江剧场,深蕴含义——这不仅是整修一新的长江剧场首度在观众中亮相,也是一次青年越剧人向越剧,向前辈的致敬、创新之作。

众所周知,长江剧场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是越剧艺术的“摇篮”,特别是徐玉兰、王文娟老师的“玉兰剧团”,诸如《春香传》等许多经典剧目均在此首演、唱红。几十年后,剧场旧貌换新颜,以一场旧中有新、新中有根的精致演出作为献礼,可谓意义非凡。

越剧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从孕育到发祥再到如今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具有百余年历史。李旭丹从小就为越剧所吸引,立志学习王派艺术。此次“闺·Show”专场,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在于其打破了原有的演出模式,使越剧以一种独创的面貌呈现,让大众耳目一新。

从主题到形式,从幕后到台前,这台演出体现了年轻一代戏曲人立足经典,开拓创新的艺术追求,以努力结合时代弘扬传统的精神。

11块进口升降舞台,14块投影声幕,以及4D全息声音系统组成的百变魔盒“黑匣子”里,在王文娟、王志萍两代老师的指导与导演俞鳗文的设计下,李旭丹以越剧“王派”艺术代表曲目为贯穿,融合了民乐、影视、多媒体以及诗、词、曲、文、画、琴等诸多元素,以现代手段营造“闺阁”之境。整场演出使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李旭丹所带来的闺秀之美、闺秀之韵、闺秀之事、闺秀之情。

演出的编排颇具心思。上半场演唱《红楼梦》《春香传》《蝴蝶梦》《甄嬛》等上海越剧院优秀经典剧目选段,以不同的“闺秀”形象串联曲目。

开场之初,耳目一新的MV《闺》就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上海越剧院为李旭丹量身定做的主题曲,取景于上海大观园,在梦境和现实中切换,画面唯美,曲调轻柔,缓歌慢舞之中,将李旭丹本人的古典气质与青春气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葬花吟》中,影影绰绰的纱幕背后,李旭丹扮演的林黛玉袅袅婷婷,缓缓走出,“绕绿堤,拂柳丝……”王派经典《葬花》的曲调响起,满目春光转瞬即逝,愁煞阶前葬花颦卿……

原汁原味的传统唱腔,一招一式的精准表演,加之背景多媒体所营造的飞花落絮,将情、景、曲、诗融合在一起,为整场演出营造了古典、诗意与唯美的基调与意境。难怪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观后由衷赞叹:“李旭丹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李旭丹!”

随着朝鲜乐曲《阿里郎》的响起,李旭丹在音乐中迅速完成换装,也将角色从林黛玉转换为春香,《端阳歌》与《别歌》一甜美一伤感,令人沉醉。

之后的《西施》,李旭丹卸下钗环,一袭翠绿飘带,翩翩起舞间,一下子就成了越国浣纱美人。

当《蝴蝶梦》的主题曲趁着飘渺的背景视频缓缓而出,李旭丹又变身田秀,演唱起了恩师王志萍的代表曲。

在上半场的最后,在观众耳熟能详的《凤凰于飞》与《红颜劫》的旋律,李旭丹上演了自己的原创大戏《甄嬛》片段。

五个角色,六段唱腔,组成了上半场的演出,所有的表演与唱段都糅合为一个整体,避免观众因为变换唱段而出戏。紧凑,丰富,情景交融,使观众在近距离的欣赏环境下,最大程度地感受越剧王派艺术在行腔传韵与塑造人物上,所体现的独特追求与审美品味。

下半场的演出,以徐王版梁祝《楼台会》来展现越剧艺术的综合之美,同样颇具匠心。两位主演从幕后缓缓走出,深入观众席再走上舞台,恍惚间竟有时空交错之感。

久违舞台的“徐王版”《楼台会》,选取了全剧最精彩的片断,通过两位演员投入、细腻的演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正如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老师所点评的那样:“演员的青春、干净,为塑造好人物奠定基础,同时,精准的表达,近距离的表演,也体现了《梁祝》永恒的艺术魅力。”

整场《闺·show》演出,上半场注重视觉效果与人物的代入感,下半场则通过唱、念、表演,更深入体现越剧艺术的综合之美。层层递进中,让新老观众都得以亲身体验传统戏曲艺术所带来的时代精神与情感碰撞。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在观看之后甚至提出,这是一次立足传统,走进青年,开拓创新成的尝试,不妨作为一项文化品牌,走出剧场,走进高校,去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欣赏。

传唱不息已逾百年的越剧,是一种博采众长且与时俱进的艺术。从一开始发源于浙江嵊县的民间小调,到进入大上海后与时俱进,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诗画唯美的风格,最终诞生了《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诸多经典作品,一跃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彻底从田耕文化的产物升华成为江南文化的代表之一。

从这百年来的历程不难看出,越剧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的,而是时刻根据观众的品味和文化需求来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从声腔、表演、服饰、舞美等各个方面,加强自己的 “综合实力”。

在传统、规范的越剧舞台表演中,如何结合现代元素与音乐性,甚至结合影视表演,以求更好地塑造人物,以自身气质修炼与追求,使越剧的表演更具美感,也更富时代性与独特的感染力?

如何利用年轻化的宣传手段,准确的市场定位,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打破传统演出形式,努力将越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带向更广阔的市场?

此次《闺·Show》的演出,无疑是一个年轻的演员和团队在用全新的尝试与思考,努力探讨并回答着越剧艺术在当下的这两个命题。

何谓五毒 六欲 七情 八苦 九难 十劫

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九难、十劫,是佛经中的最有名的词语,每个词语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在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苦难,所谓的“苦海无边”。

一、五毒

指贪、嗔、痴、妄、慢,这些都是人产生苦恼的根源。“贪”让人永不满足,“嗔”让人心胸狭窄,“痴”让人沉迷而不能自拔,“妄”让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慢”让人态度冷淡,失礼于人。这些都像毒素一样腐蚀着你的心灵,让你不能自拔,使你烦恼不断。

二、六欲

指眼、耳、鼻、舌、身、意,人的六种意识,即所谓“六根”。“眼”让人看到美色,“耳”让人听到美声,“舌”让人品到美味,“身”让人体验舒适,“意”让人异想天开。人们只有通过修行,净化这“六根”,才能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三、七情

指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绪。“喜”即高兴欢喜,“怒”即发怒生气,“忧”即忧虑忧伤,“惧”即 害怕恐惧,“爱”即喜爱爱好,“憎”即厌恶痛恨,“欲”即欲望想要。这七种情感人人都有,属人之常情。但是,其若使用得当,便会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如果使用过当,便会对人造成伤害。所以要加强修行,做到风平浪静,不能被“七请”所随意牵动。

四、八苦

指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衰 ,这些是人人不可避免的苦难。“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过程,是自然规律。“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遗憾和痛楚。“五阴盛衰”代表“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生百态。它让我们知道了生活的不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当下。

五、九难

指人难以避免的九种困难和苦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生老病死”难,人际关系交往难,与心爱者分离难,苦心追求一样东西而得不到难,被色、受、想、行、识遮住了人的本性、使人迷惑难。要看到这些“难”使我们所处的困境和挑战,从而激起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动力。

六、十劫

指一元劫、两仪劫、三才劫、四象劫、五行劫、六合劫、七星劫、八卦劫、九宫劫,无量劫。这些“劫”都是人在修行中必须经历的阶段。这些“劫”使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修行要达到最高境界,要越过许多艰难坎坷,是一个曲折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佛教知识 |“劫”究竟是什么,能否躲得过?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翻开经书的第一页

常常有这样一段《开经偈》

“无量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成语里也有万劫不复、在劫难逃

玄幻电视剧里还有“度劫”

那你知道,佛教中的劫到底指什么?

劫,又究竟是否躲得过?

诸法因缘生 诸法因缘灭

“劫”这个词儿,在佛教中并不是灾难或磨难的意思,更不是玄幻电视剧里“度劫”的那种说法。

佛教里的“劫”,来源于梵语Kalap,其实是古印度的一个时间单位。佛经中,有一些时间跨度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无法用年月日来表示,所以就用了“劫”这个时间单位。

■ “劫” 到底有多长时间

那么,“劫”到底有多漫长呢?佛经中的“劫”,又有小劫、中劫和大劫之分,计算方式也比较复杂。此外,还有一些“劫”,漫长到已经无法计算清楚,只能用比喻来做说明。

例如“芥子劫”,在一个方圆40里的城池内,全部堆放着芥子,天人每一百年从这里取走一粒芥子,直到拿完这座城里所有的芥子为止,这期间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就是一个“芥子劫”。

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更多相关佛教相关知识。

■ 成住坏空四劫 谁也躲不开

释迦牟尼佛证悟到,

这个世界是由诸多因缘聚合而成,

这就是“缘起论”。

既然有聚合,那么就有消散,

《阿含经》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为例,

佛经中是这样表述的,

任何一个世界,

都要经历生成、稳定、毁坏、消亡,

这四个阶段的必然规律,

在佛教中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 成劫

按照佛经的描述,“成劫”是指在诸多因缘物质的和合之下,世界的雏形、大地山河等开始展现,然后有众生世间形成,经历漫长时间后进入“住劫”。

○ 住劫

住劫的时期也是极为漫长的,期间会有诸佛住世,同时还会出现战争、饥饿和疫病三种灾难。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住劫的第九劫期间,佛经中说,当进入第十一劫时,也就是再过大约56亿年,弥勒菩萨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来到此世间修行成佛、度化众生。再之后,第十五劫、十九劫也都会有佛陆续现世。

○ 坏劫

在经历了漫长的住劫之后,这个世界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有情世界的众生灭亡先开始,地狱道众生命终,渐渐转生到其它道,依次地狱坏尽、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等相续坏尽。世上一切有情,因其业力,转生于二禅以上诸天或他方世界。然后,器世界(有情众生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随着一些灾难开始瓦解,世界将散成碎石及无边无际的粉尘,重回最初的状态。

○ 空劫

经历坏劫之后,世界进入了空虚状态,一切尽毁,众生寄生于其他世界,山河大地化为微尘消散,经历漫长的沉寂后,等待因缘的再次聚合,重新开始成住坏空的另一个轮回。

随着成住坏空的不断更迭,世界一次次成了又坏,坏了又成......

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更多相关佛教相关知识。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步骤;

  人生有“生、老、病、死”四个过程;

  事物有“生、住、异、灭”四个阶段。

佛经中的这些描述,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人们,不少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出现了类似的情节。很多人都看过了2019年新春爆款电影《流浪地球》,现代天文学也确实观察到了其他恒星的坍缩、死亡或诞生......

当然,释迦牟尼佛讲述“成住坏空”绝对不是让人们去害怕所谓的“世界末日”,而是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逃不过这个规律,包括所有的人、事、物。那么,这些对于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启示?

■ 学会感恩 生命中的所有因缘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各种因缘聚合的产物,没有一个事物是可以脱离各种因缘、条件单独存在的,也没有可以永恒不变的事物。眼前一餐简单的饭食,都是经历了种植、收割、运输、销售、清洗、烹饪,历经了多少人的双手才来到你的面前,这一切还离不开种子、阳光、雨露、土壤......你能拥有眼前这一方安全的住所,更是因为国家的安定和无数人的守护......

放眼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地方饱受战火摧残、难民流离失所。你所拥有的这些,都是各种因缘的聚合,并不是天生就理所当然、永远不变的。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更多相关佛教相关知识。

感恩天地阳光雨露,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谆谆教导,感恩朋友信任支持,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食物给我营养,感恩所有的因缘......懂得了感恩,就体会到了幸福!

■ 学会接纳 无常另一面是希望

世界有成住坏空的演变,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轮回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如果这世间的一切都保持某个状态永恒不变,那么这世界也必然会是一片死寂,只有这样随着因缘和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才有了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离合、新旧更替、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成住坏空

本身就是一个更新的过程

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看清楚这一点

能提醒我们更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帮助我们将生命中那些失去的痛

转变为新的希望和祈愿

因为每一次结束

都将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所以世间的每一个相遇

也都是轮回中的久别重逢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佛教知识 |“劫”究竟是什么,能否躲得过?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翻开经书的第一页

常常有这样一段《开经偈》

“无量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成语里也有万劫不复、在劫难逃

玄幻电视剧里还有“度劫”

那你知道,佛教中的劫到底指什么?

劫,又究竟是否躲得过?

诸法因缘生 诸法因缘灭

“劫”这个词儿,在佛教中并不是灾难或磨难的意思,更不是玄幻电视剧里“度劫”的那种说法。

佛教里的“劫”,来源于梵语Kalap,其实是古印度的一个时间单位。佛经中,有一些时间跨度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无法用年月日来表示,所以就用了“劫”这个时间单位。

■ “劫” 到底有多长时间

那么,“劫”到底有多漫长呢?佛经中的“劫”,又有小劫、中劫和大劫之分,计算方式也比较复杂。此外,还有一些“劫”,漫长到已经无法计算清楚,只能用比喻来做说明。

例如“芥子劫”,在一个方圆40里的城池内,全部堆放着芥子,天人每一百年从这里取走一粒芥子,直到拿完这座城里所有的芥子为止,这期间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就是一个“芥子劫”。

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更多相关佛教相关知识。

■ 成住坏空四劫 谁也躲不开

释迦牟尼佛证悟到,

这个世界是由诸多因缘聚合而成,

这就是“缘起论”。

既然有聚合,那么就有消散,

《阿含经》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为例,

佛经中是这样表述的,

任何一个世界,

都要经历生成、稳定、毁坏、消亡,

这四个阶段的必然规律,

在佛教中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 成劫

按照佛经的描述,“成劫”是指在诸多因缘物质的和合之下,世界的雏形、大地山河等开始展现,然后有众生世间形成,经历漫长时间后进入“住劫”。

○ 住劫

住劫的时期也是极为漫长的,期间会有诸佛住世,同时还会出现战争、饥饿和疫病三种灾难。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住劫的第九劫期间,佛经中说,当进入第十一劫时,也就是再过大约56亿年,弥勒菩萨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来到此世间修行成佛、度化众生。再之后,第十五劫、十九劫也都会有佛陆续现世。

○ 坏劫

在经历了漫长的住劫之后,这个世界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有情世界的众生灭亡先开始,地狱道众生命终,渐渐转生到其它道,依次地狱坏尽、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等相续坏尽。世上一切有情,因其业力,转生于二禅以上诸天或他方世界。然后,器世界(有情众生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随着一些灾难开始瓦解,世界将散成碎石及无边无际的粉尘,重回最初的状态。

○ 空劫

经历坏劫之后,世界进入了空虚状态,一切尽毁,众生寄生于其他世界,山河大地化为微尘消散,经历漫长的沉寂后,等待因缘的再次聚合,重新开始成住坏空的另一个轮回。

随着成住坏空的不断更迭,世界一次次成了又坏,坏了又成......

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更多相关佛教相关知识。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步骤;

  人生有“生、老、病、死”四个过程;

  事物有“生、住、异、灭”四个阶段。

佛经中的这些描述,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人们,不少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出现了类似的情节。很多人都看过了2019年新春爆款电影《流浪地球》,现代天文学也确实观察到了其他恒星的坍缩、死亡或诞生......

当然,释迦牟尼佛讲述“成住坏空”绝对不是让人们去害怕所谓的“世界末日”,而是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逃不过这个规律,包括所有的人、事、物。那么,这些对于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启示?

■ 学会感恩 生命中的所有因缘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各种因缘聚合的产物,没有一个事物是可以脱离各种因缘、条件单独存在的,也没有可以永恒不变的事物。眼前一餐简单的饭食,都是经历了种植、收割、运输、销售、清洗、烹饪,历经了多少人的双手才来到你的面前,这一切还离不开种子、阳光、雨露、土壤......你能拥有眼前这一方安全的住所,更是因为国家的安定和无数人的守护......

放眼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地方饱受战火摧残、难民流离失所。你所拥有的这些,都是各种因缘的聚合,并不是天生就理所当然、永远不变的。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更多相关佛教相关知识。

感恩天地阳光雨露,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谆谆教导,感恩朋友信任支持,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食物给我营养,感恩所有的因缘......懂得了感恩,就体会到了幸福!

■ 学会接纳 无常另一面是希望

世界有成住坏空的演变,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轮回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如果这世间的一切都保持某个状态永恒不变,那么这世界也必然会是一片死寂,只有这样随着因缘和合,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才有了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离合、新旧更替、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成住坏空

本身就是一个更新的过程

蕴藏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看清楚这一点

能提醒我们更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帮助我们将生命中那些失去的痛

转变为新的希望和祈愿

因为每一次结束

都将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所以世间的每一个相遇

也都是轮回中的久别重逢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