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暄字组词abb格式(暄字组词)

暄字组词abb格式(暄字组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蝴蝶的家》知识点总结

一课一小结,基础更牢固。

我是思思老师,点击上方的“关注”,每天为你分享小学语文知识,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一、会认字

避bì(躲避、避雨、逃避) 撼hàn(震撼、撼动、震撼人心)喧xuān(喧哗、喧闹、喧嚣)雀qiǎo(家雀儿、雀盲眼)

檐 yán(屋檐、飞檐走壁)

二 、多音字

嚷rǎng (叫嚷)rǎng(嚷嚷) 雀qiǎo (家雀儿)què(雀跃)

倒dào(倒退)dǎo(跌倒) 禁 jiìn(禁止)jǐn(情不自禁)

藏cáng(躲藏)zàng(宝藏)

三、形近字

避(躲避)壁(墙壁) 喧(喧闹)暄(寒暄)

撼(震撼)憾(遗憾) 檐(房檐) 瞻(瞻仰)

四、近义词

躲避 -躲藏 轻盈-轻巧 素洁-素净 柔弱-软弱

猛烈-剧烈 确定-肯定 高兴-兴奋 震撼-震动

喧嚷-喧哗 冲洗-冲刷 轻盈-轻巧 着急-焦急

斑斓-绚丽 湿漉漉一湿淋淋 禁得起-禁得住

五、反义词

轻盈-笨重 柔弱-刚强 确信-怀疑 高兴一痛苦

具体内容见图片

持续分享小学语数学习资料,点赞+关注,下次找资料不迷路。

烟台街——方言撷趣:暄腾与摛腾

王东超

“暄”的本义是太阳带来的温暖,《篇海》释为“日暖也”,古人说的“负暄”就是黄县(今龙口)话说的“晒阳阳儿”,“寒暄”就是嘘寒问暖之意。热胀冷缩,所以“暄”又有了膨胀、蓬松、松软、松散之类的引申义。在黄县话里,“暄”多指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比如:“沙土地太暄,跑不了车。”一个人块头挺大,但是肥肉多肌肉少,干活、打仗白拉倒,用黄县话形容就是“干大烂暄”。

过去小康人家养不起骡马等大牲口,驴个头小,吃得少,也耐粗饲,所以那时黄县人家养驴的特别多,往地里送粪,驮人拉物都离不开它。驴驮东西要用到“驮篓架”,是用弯成弧形的木棍做成的,直接放驴背上驴肯定受不了,用黄县话说“割嘞慌”,下面要垫个“驴替”。马有马鞍,驴有驴替,驴替是用破棉花之类缝制而成,不像马鞍两头翘起,两头基本是平的,厚厚地垫在下面。过去农村做棉裤做得老厚,别人会说“看你做嘞和驴替样儿嘞”。驮篓架一边放一个用荆条编制的驮篓,小毛驴就可以驮着东西上沟下崖了。那时候的女人多是小脚,回娘家走亲戚等只能骑牲口,一般人家多是骑自家的或是借驴骑,驴背上垫个坐垫,侧身坐在上面,这个坐垫有的地方就叫“暄乎儿”。驴替是驮物用的,暄乎儿是坐人用的。

黄县人做饽饽是用老面或是引儿饽饽搁喽成“酵儿”,再用酵儿调好面,这称为“发面”,就是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发好的面要使上碱溲,溲好后要割成“绩儿”继续溲,这称为“溲绩儿”,最后团成饽饽的样子放那里“醒”一会再下锅蒸。这个步骤有人写作“饧”,我认为这是不对的。“醒”指溲好面绩儿后放一会,使面团软硬均匀,表面光滑,蒸出的饽饽又大又白又光滑。而“饧”指糖块、面绩儿等变软,表面巴涩。比如做饽饽的时候,揪下一块面绩儿,放那里时间长了不动就变软了,没有筋了,表皮也有点硬化,这称作“面饧喽”。时间上“醒”的时间也要短一些,时间长就变成“饧”了。使碱也很关键,碱使少了,做出来的饽饽不起发,发酸,用黄县话说是“一股酸脚丫儿味儿”;碱大了饽饽乔黄,容易裂开,称为“笑喽”,吃起来有股碱味(当然有人就喜欢吃碱大的饽饽,这就是“吃馉儿蘸尿——各有所好”的事了)。发面、使碱、溲绩儿、醒面这几个环节做得恰到好处,蒸出的饽饽才会松软而有弹性,黄县话叫“暄腾”,也叫“暄乎”“饱暄”。《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打的那狄希陈半边脸就似那猴腚一般通红,发面馍馍一般暄肿。”看来“暄”字这一义项从早就这样用。“暄腾”的“腾”有奔跑跳跃的意思,用在这里作词缀含有展开、放大动作效果的附加意义。“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闹腾”、“奔腾”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做饽饽的时候,因为面发的时间过长或是温度过高,开过头了,面会顺着盆边流下来,黄县话叫“摛腾喽”。补救方法是多

干面,不然做出的饽饽趴趴在那里,用黄县话说“和让腚排喽样儿嘞”。也要多放碱,不然酸唧丫丫嘞。“摛”读作chī,本义为舒展。《说文·手部》:“摛,舒也。”汉班固《西都赋》:“若摛锦布绣,燿燿乎其陂。”唐许敬宗《尉迟恭碑》:“凤羽摛姿,龙媒聘逸。”“摛”还有铺陈、铺叙义,《增韵》:“摛,布也,掞也。又发也。”《文选·班固》:“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李善注引韦昭曰:“摛,布也。”此外还有“摛翰振藻”“摛文掞藻”“铺采摛文”“摛藻绘句”等成语用的也都是此义。黄县话里只有“摛腾”一个词儿,除了指面开过头了,还用来形容睡醒之后软塌塌的浑身没劲,这称为“睡摛腾喽”——和面发过头了一样没有筋骨。干了一天活,累得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劲儿,软塌塌的,这称为“累摛腾喽”。一件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不可左右,没法收拾,可以说“这事儿摛腾喽”。小小厮儿在睡觉时,因为温度高和放松,阴囊会变得松弛舒展,用黄县话说是“小雀儿蛋儿睡嘞都摛腾喽”——这是真正的深度睡眠。

责任编辑:柳林

“喧宾夺主”以及“喧”“暄”“渲”的用词

正 喧宾夺主 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人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主要位置;喧,声音大。

误 暄宾夺主•宣宾夺主 暄:暄腾之“暄”。宣:宣传之“宣”。

还有,喧哗(1.声音大而杂乱。2.喧嚷)不作“暄哗”“渲哗(如:渲染)”;“喧闹(喧哗热闹)”不作“暄闹”。

暄的组词还有:寒暄、春暄、暄风、暄霁、暄腾、暄红(暖和红艳)、暄燠(yù,温暖,暖和)、暄煦(温暖,暖和)、暄热、暄浊(闷热烦浊之气)、暄气、暄明(暖和而明亮)、暄新(和暖的新春)、暄席(暖席)、暄妍、暄和(暖和,温暖)、暄凉(暖和与寒冷)、凉暄(同“暄凉”)、负暄(温暖:寒暄)、和暄(温暖的阳光)、冬暄(冬季阳光温暖)、暄美(天气暖和,景色明丽)、风和日暄。喧哗。

喧的组词还有:谇喧(吵闹嘈杂)、喧嚣、喧嚷、喧赫、赫喧、喧阗、喧杂、篱喧、烦喧、浮喧、沸喧、惊喧、弄喧、市喧(街市的喧嚣声)、山喧(高声喧嚷)、尘喧(尘世的烦扰)、噪喧、嘲喧、喧骇、喧骂、喧駡、喧豗(1.轰响(声)。2.犹纷纭;纷扰。3.喧闹之声)、喧谤(大声指责)、喧诤(喧嚷争吵)、喧诟(喧嚷辱骂)、喧词(喧嚷不平的言辞)、喧诉(混杂﹑纷繁的叙说或诉说)、喧讼(1.喧闹聚讼。 2.大声争议)、喧议(大声而嘈杂地议论)、喧让(喧哗责让)、喧讙(“讙”改为简体字。喧哗)、喧腾、锣鼓喧天、鼓吹喧阗(鼓吹喧阗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金鼓喧阗(1.同“鼓吹喧阗”。2.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语笑喧阗(许多人挤来挤去地大声说笑)。

误例:

①有关“喧宾夺主”的误用:1)“暄宾夺主”:(1)唐捷在《内蒙古晨报》(2008年5月5日)载文《“五一”小假,休闲、劳动唱主角》,说:“多数饼干外包装字体不统一,‘暄宾夺主’现象依然存在。”(2)许忠华《文字的反差》(第136页),说:“一来稿中将‘喧宾夺主’误用成‘暄宾夺主’。”2)误例“宣宾夺主”:郑宇在《今日消费》(2008年8月15日,第B19版),载文《新娘靠边闪》,说:“既增添了神秘感,又不会宣宾夺主。”3)误解误用:《北京日报》(2009年8月21日),载文说:“独立报到,可以说是大学生自立的开始……如果家长过分的呵护,入学‘喧宾夺主’,对孩子的未来成长不见得是好事。”“喧宾夺主”用于主客、或主次关系,这里使用成语“越俎代庖”为好。

②误例“渲哗”:1)《出版广角》杂志(1996年第2期)载文《我的道路是一条绳索》,写道:“没有风的空间,时间仿佛也窒息了,空气里全是虚无。在这个充满各种各样浮闹渲哗噪音的尘世……”2)陈静在《苏州日报》(2015年6月14日),载文《漫大妈婺源旅游》,写道:“如果你想远离城市的渲哗,拨开尘世的迷茫……”

③误例“暄闹”:1)《湘潭日报》(2013年4月15日)载文《游顶峰记》,写道:“身处暄闹的城市之中,总向往找一僻静处休闲。”2)《湛江日报》(2012年5月19日第A8版)载文《乌石纪行》,写道:“对岸的乌石渔港,开始了暄闹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