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13签详解事业(观音灵签13签详解)](/d/pic/x/10.jpg)
围棋“小魔女”吴依铭:替父完成亚运梦,未来要拿世界冠军|专访
10月3日,吴依铭逆转韩国“天才少女”金恩持,为中国围棋女队夺冠立功。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10月4日下午,吴依铭安静地坐在杭州天元大厦4楼训练室,窗外是奔流不息的钱塘江。一天前,她和队友合力战胜韩国女队,摘得杭州亚运会围棋女团金牌,这是中国围棋首枚亚运会金牌。
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小魔女”吴依铭说,亚运会之旅很新鲜,收获很多,感受到了中国围棋队大家庭的温暖,也替曾是专业游泳运动员的父亲完成了亚运梦想。
下个月,吴依铭即将迎来17岁生日,一枚分量极重的亚运会金牌成了最好的生日礼物。职业生涯有如此高的起点,年轻的吴依铭已然超过了大多数棋手。谈及未来,吴依铭的大目标是世界冠军,近期目标是拿一个全国冠军。
小魔女
逆转“天才少女”,“感觉超常发挥了”
2010年广州亚运会,围棋首次进入亚运大家庭,杭州亚运会则是围棋时隔13年来再度回归。男子个人、男子团体、女子团体这3个小项中,女子团体一度被外界视为最难拿金牌的项目。但最后,为中国围棋队拿下亚运首金的正是女子团体。
10月3日结束的女子团体决赛,此前不太被看好的中国队2比1险胜韩国队。中国队“一老一小”的发挥极为出色,31岁老将李赫屠龙完胜韩国第一人崔精,16岁的吴依铭则战胜了韩国“天才少女”金恩持,帮助中国队锁定胜局。
与金恩持一样,绰号“小魔女”的吴依铭也是中国女子围棋的希望之星。聊及 “小魔女”这个称号,吴依铭介绍说,这是小时候在无锡学棋时一个启蒙老师给起的,当时觉得她比较皮,棋风也比较猛。“进了职业之后,我才知道芮老(芮乃伟九段)以前叫‘魔女’。我特别敬佩芮老,也很荣幸,希望能传承她的那份精神,所以很喜欢这个称号。”今年女子围甲联赛第3轮,吴依铭曾战胜过芮乃伟。
亚运金牌成为吴依铭最好的生日礼物。 受访者供图
亚运会前,吴依铭的目标是争夺一枚奖牌,“日本、韩国都有非常强的棋手,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会全力以赴。”其实去年第一次亚运会选拔赛,吴依铭未能入选。由于亚运会延期,中国围棋队今年开启了第二次选拔,从年初起状态神勇的吴依铭提前一轮入围。
但之后,吴依铭的状态有所起伏,在围甲联赛和女子名人战中接连输棋。“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吗。”吴依铭说,那段时间确实有在低谷的感觉,整个8月下了五六盘棋,就赢了一盘。
一直到国家队集训,在俞斌、王磊、胡耀宇等教练的协助下,吴依铭着重加强布局阶段的练习,状态慢慢调整了回来,“教练给了我很多专业性指导,这次心态调整得不错,发挥也比较好。”
总结亚运之旅时,吴依铭笑着说“感觉超常发挥了”。本届亚运会,女子团体赛先是预赛,前4名再交叉淘汰赛,决出冠军。5轮预赛,吴依铭保持全胜。决赛碰上比自己还小几个月的金恩持,吴依铭的发挥尤为出色。两人的对杀大开大合,最终吴依铭把握住了机会。
“我们实力差不多,金恩持可能还比我稍微强一点点,所以当时就抱着平常心去下。”年纪相仿、实力相当,吴依铭说,和金恩持会是未来很多年的对手,“这次亚运会是我们一个新的接触,赢了她,也非常高兴。”
吴依铭和女子跨栏运动员吴艳妮合影。 受访者供图
开心果
“赫姐说,每天都要帮小吴系裤子”
夺冠当晚,吴依铭和队友没有太多庆祝,“我们就在屋里,聊聊天,喝点饮料,就当庆祝了,反正都很高兴。”吴依铭透露,因为随时可能要面临兴奋剂检查,大家还不能随便吃东西,真正的庆祝要等到亚运会全部结束,那时候再好好吃一顿。
对职业棋手来说,参加亚运会这样的综合性大赛机会并不多。相比其他项目,棋手们适应起来也要多花一点时间。每天赛后,队员都要先接受兴奋剂检查,之后再前往位于一楼的混采区接受采访,这些环节都是他们平时极少接触的。
为了让队员更好地适应亚运会节奏,中国围棋队提前一个月来到杭州集训,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熟悉兴奋剂检查环节,这对棋手是个不小的挑战。“一开始确实不适应,什么都不让我们吃。还有日用品,包括洗发水,都让我们小心再小心。”此前从没感受过这种大赛气氛,这让吴依铭花了一点时间来适应。好在中国围棋协会和国家队提供了很多保障,帮助大家尽快适应亚运会节奏。
9月23日开幕式,随着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的吴依铭被直播镜头捕捉到,这让她高兴了好长时间,还截图发到朋友圈。第一次参加亚运会,吴依铭对一切都感觉很新鲜。刚住进亚运村时,更是把她惊呆了,“感觉跟一个小区一样,特别大,一开始要不说是亚运村,我都以为是在马路上走。”
亚运会开幕式,吴依铭(中)出现在直播镜头中。 受访者供图
从8月集训到亚运会结束,吴依铭第一次离家这么久。尽管在杭州租了房子,但这期间她从未回去过。难得的集体生活,让她感受到了队里大姐姐们的关心和照顾。夺冠当天接受采访时,吴依铭突然聊起来代表团发的裤子有点大,赫姐(队友李赫)每天都会帮她系系裤子,把一旁的队友和媒体都给乐坏了。“‘系裤子’这个事情印象实在太深刻了,赫姐经常吐槽说‘每天都要帮小吴系裤子’,但她还是每次都帮我系,对我特别好。”
在国家队中,16岁的吴依铭年龄最小,开朗的性格让她成为大家的开心果。31岁的老将李赫说,每天跟吴依铭在一起,会被她开朗活泼的性格所感染,“小吴整天乐呵呵的,感觉不到什么压力。”吴依铭则笑着说:“压力也有,但不多。”
整个亚运会期间,吴依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有压力是在半决赛,当时她输给了日本棋手上野爱咲美。 “都知道上野爱咲美很能杀,大家不都叫她‘锤妹’嘛,我也挺怕被她杀光的,所以还是会有些压力。”再复盘这场半决赛时,吴依铭说前面下得还可以,但后面有点紧张了。
到了决赛,吴依铭反而放开了,毫无压力,“队友都很厉害,我放开拼一把就好了,心态上也更好了一点。”
第一次参加亚运会,吴依铭对一切都感觉很新鲜。 受访者供图
重点生
“先拿全国冠军,再说世界冠军的事”
围棋是杭州亚运会不对外售票的项目之一,也是为数不多可以戴着证件参赛的项目。每次比赛,吴依铭都会戴着注册卡,卡带上别着几个徽章,其中有一个她特别喜欢的“中国首金”徽章。“这是一个姐姐给我的,‘中国首金’的寓意特别好,我就一直戴着,没想到真的实现了,这也是中国围棋的第一块金牌嘛。”
这枚金牌,无论对中国围棋,还是吴依铭本人和家庭来说都非常重要。吴依铭的父亲吴世喻曾是一名专业游泳运动员,但并没有机会参加亚运会。亚运会前的一次采访,小姑娘表示,这次也是带着父亲的梦想来参赛。
中国队夺冠后,吴依铭第一时间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很开心,没跟我说别的,也算是帮他圆了个梦。反正我觉得他很开心,听语气能感觉出来。”
亚运首金,让中国围棋界为之振奋。但很快,吴依铭又恢复到了以往的平静,她明白亚运会金牌只是成长路上一次额外的奖励,“这不是我最终的目标,我的成绩好像都出自于团体,个人(赛)还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所以还是希望个人成绩能够再突破一下。”
亚运团体冠军到手,吴依铭(左二)希望在今后的个人赛中有所突破。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目前,吴依铭在世界大赛的最好成绩是吴清源杯16强,3次参赛至今未有突破。“第一次参加时水平还不太行,第二次抽到了吴侑珍(第5届赛会冠军),第三次抽到了崔精(第2届、第4届赛会冠军)。”吴依铭笑着说,每次抽签都感觉有点背,但背后也是实力的体现,确实是水平还不够。
除了签运和实力因素,吴依铭坦言在世界大赛发挥不佳还有另一个原因——她太想拿到“国际级运动健将”的荣誉了,结果“每次比赛都特别炸裂”。按规定,运动员获得世界大赛8强可申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吴依铭此前接连倒在了16强。如今,一枚亚运会金牌足可确保吴依铭完成这一阶段性梦想了,“现在没有这个包袱了,以后对谁都可以,去拼就行,也不会再炸裂了。”
在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看来,吴依铭如此小的年龄,就获得了这样的成绩非常了不起,她也是中国围棋队重点培养的一名队员。常昊评价,本届亚运会比赛,吴依铭在技术上的发挥非常好,心态也非常稳定,“虽然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大赛,但吴依铭在心态方面的调整非常好,我觉得她今后还会有更大的成就。”
10月7日,吴依铭将恢复训练,继续为世界冠军的梦想而努力。在这之前,她要完成一个近期目标,“先拿一个全国冠军,拿到全国冠军后,再说世界冠军的事情。”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翟永军
傅作义看出朱德破绽,派一千骑兵砸了军区司令的锅,捣了主席的房
说到解放战争中最难缠的敌人,绥远系统的傅作义恐怕要算一个。因为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仅有傅作义所率领的华北重兵集团,能对解放军占据上风。自解放战争初期以来,傅作义带兵屡挫我军,在绥远、大同、集宁、张家口等战役中,傅作义连战皆捷,死死压制住了聂荣臻所领导的晋察冀军区,甚至连一场像样的歼灭战也没打出。
傅作义之所以能在与我军的对决中占据上风,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找到解放军的命门。
我军作战,讲究机动性,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相比之下,蒋介石的中央军打阵地战尚可,但机动作战能力却严重不足。蒋军空有汽车、装甲车,但在机动性上却远远不能与我军相比。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落后,交通极差,我军只消破坏掉少数几条公路,就能让敌军寸步难行。而且当时的中国不产石油,蒋军摩托化工具经常陷入有车无油的状态。
因此我军虽然仅有两条腿,却能打得出机械化部队一样的穿插、渗透和迂回战术,能够有效地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孤立敌人。
相比之下,傅作义的军队则不同。傅作义的军队出身于绥远,也就是今天内蒙地区。生在草原边地,绥远省无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皆善于骑马。因此在傅作义军队中,骑兵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相比于汽车、装甲车,吃草的战马更容易维护,跑起来也比我军的两条腿要快。从装备上来说,傅作义军队的武器又比我军先进。因此打起仗来,我军十分吃亏。
针对我军的战法,傅作义以地方部队为守备,协同主力部队作战,而将主力部队布置在战略要点,实行以主力对主力,以运动战对运动战的机动战法。相比于我军,傅军反而更能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战术包围。虽然傅作义是杂牌军,却比国民党中央军还要厉害。
然而随着朱德转移至晋察冀,傅作义的优势逐渐受到削减。在朱德的整军政策下,华北野战军的战力逐步加强,逐渐与傅作义集团有了一战之力。
1947年六月,晋察冀野战军连续攻克青县、沧县、永清三座县城,消灭三个保安总队;月底又攻克徐水、固城,吃掉十六军、九十四军各一个团;十月大军围点打援,同国民党第三军主力在清风店决战,歼灭对方后兵临城下,一举攻克石家庄!
清风店和石家庄战役,堪称是华北野战军的翻身仗,打破了傅作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然而对于这些失败,傅作义似乎并不太在意。在开总结会议时,傅作义淡定地说:“无论如何,今天和共产党作战,比过去和日本人打仗,容易的太多了!”
傅作义从来恩仇必报,既然吃了亏,那就一定要找回场子。傅作义眼睛挺小,但眼光却异常毒辣。即使面对朱德这样的顶级将帅,依然能找出防线上的漏洞。而这个漏洞,便是冀中。
当时我军正集中主力大举攻入绥北、察西,而冀中地区则显得格外空虚。冀中是我军的老革命根据地,是华北的鱼米之乡,其物产之丰富、人口之密集、商贸之发达,在华北都是说得上号的。无论从兵源、粮源还是财源,都有力地支援了华北解放战争。
冀中地区地势平坦,非常适合骑兵机动作战,因此傅作义祭出一个胆大妄为的计划,那就是派遣一支骑兵,给我军来个“穿心”作战。
选来选去,傅作义最终挑选鄂友三的骑兵第12旅负责“穿心战”的实施。骑兵12旅,是傅作义的老部队,基本都是绥远武川地区的子弟兵。
所谓武川,就是古代的武川郡,该地曾是北魏六大军镇之一。自古以来,武川人杰辈出,宇文泰、杨忠、李虎、独孤信等北朝英杰,都是武川人。武川胡汉混杂,其骑兵更是冠绝天下。而骑兵12旅,就是这样一支能征惯战、吃苦耐劳的劲旅。
鄂友三,绥远本地人,是黄埔9期的学生,尤其擅长骑兵作战。在大青山抗战时,武川一带的子弟,自带马匹参军,从十三、四岁时就跟随鄂友三打仗,训练有素、士气高昂。他们装备马枪、马刀,上马是骑兵,下马是机动步兵。在战场上,他们纵横驰骋、往来如飞,马上射击、劈砍、突刺,无不娴熟,堪称是我华北野战军的劲敌。
临行前,傅作义嘱托鄂友三:“不要恋战,别打边走,见屋烧屋,见厂炸厂,见粮焚粮。要带好照相机,多拍一些照片,好让国民大众看看我绥远男儿的厉害。”
鄂友三得令之后,以杜长城为爆炸工作大队队长,李子兴为新闻宣传队长。鄂友三负责军事,专门击破沿途解放军的足迹,杜长城负责破坏,炸毁工厂、仓库、粮仓。李子兴则负责宣传鼓动,沿路向老百姓宣传,收集照片发回天津。
1948年4月11日,鄂友三带领千余骑兵悄悄潜入我冀中根据地,向大城县进发。对于傅军的来袭,冀中军区几乎毫无准备。
当天中午,骑兵12旅突然到达北迸庄。在那里仅有一个军分区的独立营,是战斗力较弱的地方部队。经过一番激战,独立营很快就败下阵来。鄂友三精通骑兵战术,他以十余骑兵在正面做诱饵,勾引我军开火。而主力则从左右两翼抄向了我军的后方。
在我军开火的间隙,鄂友三的骑兵突然杀到面前,将我军阵型撞地七零八落。夏英才见状不妙,赶紧率领余部撤出了战场。
骑12旅也不做追击,而是继续南下,向大城境内进发。此时,大城县已经得到了傅军骑兵入侵的消息,军分区以一个民兵营作为主力,试图迟滞傅军的攻势。然而民兵毕竟战斗力有限,当鄂友三的骑兵策马杀来,民兵们一下子慌了神,举枪乱射,没能阻止敌骑的冲击。在骑兵的劈砍下,民兵营很快被击败,不得不撤出了阵地。
随后骑12旅长驱直入,一路扫荡次花,奔龙冢、七女、里北、张街、良村、宫村,而后沿津保公路向西,冲向任丘县。
一路上,骑兵12旅到处搜捕我军干部,然后逼迫他们投降。有些软骨头贪生怕死,竟真的向敌人缴械。李子兴趁机叫随军记者拍下照片然后即可送回天津,在报纸上发表。
4月13日,骑12旅杀到了任丘县境内。4月14日晚,骑兵12旅到达孟庄。此地是我冀中军区8分区的粮食和物资基地。骑兵12旅铁骑四出,迅速找到了我军存放粮食、枪械、被服的仓库,在抢掠了部分粮食后,将30万公斤粮食焚烧一空。
随后,骑兵12旅又杀进了安丘县城,摧毁了3个兵工修理所,摧毁了2千支枪械,烧毁任丘被服厂,布库,县府合作社,边区银行任丘分行,动力酒精制造厂,运输大队。
15日,鄂友三集中兵力,向冀中军区所在地——河间县发动快攻。鄂友三唯恐遭遇我军阻击,招致华北主力部队的尾击。于是鄂友三狡猾地命人切断电话线,冒充我军与河间解放军总机联系:
“傅匪骑兵进犯河间,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军区首长不知是计,于是命报话员作答:“已派部队在北关阻击。”
鄂友三得到这个消息后,于是立即绕道向东关发动进攻。东关守军兵力薄弱,挡不住如狼似虎的绥远精骑。骑12旅从东关杀入河间县城后,又从背面杀向了我军在北关的阻击主力。我军猝不及防,被敌军骑兵冲散。
失去了防御力量,河间县就只能任由12旅为所欲为。12旅官兵本就纪律不好,他们在现场内肆意烧杀、抢掠物资,整个县城黑烟滚滚、狼藉一片。
然而鄂友三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马不停蹄地向冀中军区司令部——黑马张庄前进。
此时,冀中军区已经得到鄂友三攻陷河间县的消息,军区司令孙毅不得不带着军区机关暂时转移。
鄂友三见状,立即派人仔细查探了我军在河间县内的军用设施,发现这里有一座汽油库,一个地雷厂、第八军分区的烟草总厂以及被服厂。
随后,鄂友三命令杜长城率领爆破队四处制造爆炸,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工厂、仓库被炸毁。其中被服厂损失尤其重,厂内有棉军衣15万套,单军衣10万套,10万余双棉鞋,15万双布鞋,尽皆被毁。
炸毁广播电台一处,冀中军区生产促进会总库,晋察冀日报社全部器材,冀中军分区干部训练团,中共中央党校修械所3处,冀中军区造纸厂。发现一大型军火仓库,内有各种炮弹万余发,各种枪支5千余支,地雷手榴弹万余颗,全部被杜长城爆炸大队炸毁。马料2万多担被付之一炬。
此外,对于冀中军区司令部的破坏,更是重中之重,敌人甚至连孙毅司令员做饭用的锅也砸毁了。
在此期间,鄂友三还在河间县发现一座为毛泽东精心准备的卧房。鄂友三狂性大发,竟留了一封信给主席:
“来访未晤,由汝自夸铜墙铁壁之老巢,今日已为国军摧毁,今后将随时来访。”
当骑12旅在河间四处破坏之时,孙毅紧急联系前线,要求冀中军区主力立即回援。无奈之下,冀中军区部队不得不提前结束绥北、察西战役,星夜回援根据地。到了4月16日,我军主力终于到达了大城以及河间县。
鄂友三见我军回援,认为其吸引我军主力回援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迅速从青县回到了天津。
此战之中,鄂友三仅以死亡一匹战马这种微不足道的代价,造成了我军数百人的死伤,还焚毁了数百座房屋、仓库,焚毁了我军大量的粮食、枪械以及被服,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同时傅军以一支小部队长驱直入,在我根据地内如入无人之境,这是极其罕见之事。因为国民党军根本不敢让机动兵力深入我根据地,一般来说,这是自寻死路。然而鄂友三却能做到全身而退。由此可见,即使华北部队打了翻身仗,傅作义依然是个狡猾、危险、强悍的敌人。
更主要的是,这场战斗的影响极坏。这次战役规模虽然不大,却随着广播、报纸传播极广,打击了我军的士气,助长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冀中穿心战”结束不久,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便从陕北搬到了西柏坡。8月,孙毅前往西柏坡向主席汇报工作。
对于毛泽东来说,孙毅是老相识、老部下。毛泽东对孙毅的印象一直很好。然而孙毅进门后,毛泽东却毫不留情地批评道:
“你这个司令员啊,做饭的锅都被敌人砸了。”
随后,孙毅老老实实地向主席汇报了“冀中穿心战”的教训。毛泽东听完汇报后说:
“你是搞军事教育出身,打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光靠书本不行,还要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经历了这次教训,我军确实从战争中学习了战争。特别是当毛泽东坐镇华北之后,傅作义的诡计便无处遁形了。
1948年10月,傅作义故伎重演,准备再来个“西柏坡穿心战”,即组织一支快速部队偷袭石家庄,然后直指我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在这个快速部队之中,就包括鄂友三的骑兵12旅。
然而傅作义没想到的是,我军自冀中之战后,大大加强了情报的收集。只要事前有备,敌军即使再快速,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毛泽东得知傅作义即将突袭的消息后,文兴大发,亲笔为新华社写了三封电讯,将傅作义和蒋介石的阴谋公之于众,将他们狠狠地嘲弄了一番。
傅作义听说我军已经知晓其“穿心战”的阴谋,不禁眼前一黑。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作战计划准备了那么久,不由得不行动。结果快速部队一出动,果然遭遇了我军层层阻击,损失了3000兵马,240匹战马以及90辆汽车。其中,鄂友三的骑兵12旅,就损失了一个营的兵力,可谓是输得灰头土脸。
1949年1月21日,北京和平解放,其后我军又用和平方式解决了绥远问题。傅作义的绥远部队,大多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然而顽固的鄂友三却不甘心失败,试图凭借自己的骑兵的优势,在大青山地区打游击,继续与我人民军队为敌。然而当他看到起义已经是大势所趋之后,鄂友三也不得不违心地在起义通电上签了名字。
1950年2月,鄂友三的部队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骑兵第4师,鄂友三任师长。朝鲜战争爆发后,鄂友三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打响,“党国”又有翻身的机会,于是便煽动部属,试图叛变。没成想东窗事发,鄂友三的阴谋暴露,并在一个学习班上当场被捕。1958年3月,鄂友三病死在北京公安医院。
几乎掏空积蓄!男子花50万元为儿子求医,结果让人崩溃……
近日
#家长花费50万为
自闭症儿子经络重构#
的话题冲上热搜
↓↓↓
来自江苏常熟的王先生
为了治疗儿子的自闭症
花费了50万元
几乎掏干了全家的积蓄
希望能“彻底治愈”孩子
但最终发现
这竟然是一场骗局
排不上队的公益治疗
两年前,王先生3岁的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此后,王先生带孩子到各地康复机构求医问药,但始终没有改善孩子的病症。
今年上半年
有病儿家长介绍找到了
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在此人介绍下
王先生被拉入了一个
近500人的群聊里
群里聊天气氛很热烈,常有人分享自闭症治疗成功的案例。看着群友视频中,一个个严重的自闭症小孩经过洽圩机构的“meta”治疗后好转很多,王先生心动了。
洽圩的公众号中,还有这家机构到全国多地免费公益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消息。在一些“报道”中,甚至提到,该公益治疗的治愈率达到92%。
王先生夫妇向洽圩申请公益治疗的机会,但对方说,公益治疗要排队两年至三年,着急的话可以“走商业”,即付费治疗。当时该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公司采用的是经络理疗,是中医,短期内就可以治好。50万元可以治疗8次,连续8天每次一个半小时,就治好了。”
最终,王先生在4月与洽圩签订了“现代中医技术经络调理服务协议”,支付了50万零3千元,几乎掏干了全家的积蓄……
与夫妻二人一起签协议的
还有其他5个家庭
但付款后不久
此前每天可以看到各种成功
案例的微信群聊被解散了
自闭症、癌症、帕金森都能治?
洽圩机构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沪南路2218号东座1906室。写字楼外和一层大堂没有任何名牌。门外也只在玻璃门上贴了一排“洽圩健康”小字,正门处的墙面上是稍大的“洽圩健康”字样。
记者查询发现,“上海洽圩健康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工商信息中经营范围为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等,没有行医、治疗相关的资质。
5月初,王先生的孩子进行了首次调理服务,王先生暗中录下了负责人于某与家长交谈的全过程。视频中,于某不再说“调理”,而是大量提到“治疗”二字,称治疗方案就是其自己出的。
“调理服务”时,王先生的孩子躺在一张床上,床边是一台仪器,仪器的另一端是一个形似手枪的手持端,工作人员一手按着孩子的胳膊,另一只手拿着仪器终端在孩子的手臂上来回移动。治疗视频中,孩子表现得十分惊恐,不停哭嚎。
王先生的孩子正在接受压力波“经络重构”
根据此前工作人员的介绍,洽圩使用“压力波”来重塑患者经络,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
为了让家长们相信治疗的效果,于某还夸耀称,北京某位领导患肝癌,在洽圩“治疗一个月后,(肿瘤)小了三分之二”。在洽圩健康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项目一栏中,除了前面提到的病,还有脑卒中、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渐冻症、小儿脑瘫等共21种疾病。
事与愿违
王先生的孩子完成
8次“调理服务”后
并未有特别的效果
9月11日,记者在王先生家看到,王先生的孩子仍然无法自主说话,对于母亲的呼唤也没有丝毫回应,还总是跑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任由自来水流淌,同时没有缘由地哭喊……
王先生在治疗群中
反映效果不好
竟然直接被踢出了群聊
和洽圩闹僵后,王先生夫妻被移出了群聊
专家:从未听说该疗法
收费高达50余万元
洽圩所谓的压力波技术
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记者致电与洽圩合作过的某省市妇幼保健院,对方答复称,本院为西医医院,对洽圩涉及的中医辨证理论并不清楚,无法回答。
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沈红权告诉记者,一些治疗(内服、外治等)方式可以让经络变得更通畅。单纯运用仪器治疗疾病属于一种外治法,一般起辅助、增效作用,并不能对某种具体的疾病或病种产生特别的疗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徐秀教授表示,对于自闭症儿童,因其病因尚未明确,因此也很少说“彻底治愈”,目前采用科学的行为干预治疗方式,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遵循孩子技能发展的规律,去引导孩子发展出因病受阻的各项技能,并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
而所谓通过压力波技术仪器刺激儿童手臂,来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法,徐教授表示,数十年从医生涯中从未听闻。
医生提醒
生病到医院看医生
不要轻信没有资质的
社会人士提供的各类服务
教育训练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
父母或监护人初次关注到症候时患儿的平均年龄是2.13岁,而平均诊断年龄是3.28岁,和发达国家诊断年龄相当,但医生认为,两者之间相差了一年多的时间,诊断时间还应该可以提前,“很多父母或监护人发现了孩子的异常后,都认为可以等一下、观察一下,或者存在侥幸心理,例如觉得男孩子说话就是比较晚,或者‘贵人语迟’等。而错过的这1年多时间是挺宝贵的”。
教育训练、行为治疗是目前自闭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早期干预对于患儿来说获益更大,有一部分轻症孩子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甚至可以正常读书、找工作,融入社会。
医生介绍,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很注重家长的参与,“我常说,对康复患儿封闭式训练的机构,不是理想的机构。家长们既然都带着孩子来了,就不要浪费时间,和孩子一起参加训练,学会一些训练的原则,在家中也可以进行。”还有医生指出,家长应该多和孤独症孩子沟通、多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有的家长第一次带孩子来看病时,一直在看手机,进过培训后,知道了放下手机陪孩子互动。第二次再来时就很高兴:‘现在我叫孩子,他会答应我了’。”
广州日报综合 上海新闻广播、上观新闻、澎湃新闻、广州日报往期、人民日报
来源: 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