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2023年取消6周岁入学(国家规定6岁还是7岁上一年级)

2023年取消6周岁入学(国家规定6岁还是7岁上一年级)

6周岁上学或将被取消?预计9月初秋季开学正式实行?家长迎新难题

我国教育主要分为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在当下的教育资源学生家长根据两所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合理化的选择。

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考虑,为了让学生赢在这个起跑线上,因此给学生报考各种各样的辅导机构和托管班,主要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赢在教育起跑线上从而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进入国家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院校读书。

中考分流制度是9年义务教育制度以来颁布最为残酷的一项教育,规定学生被迫分流到职业学校或者技术类相关院校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相关教育规定在2023~2028年度将要建设500~1000所职业高中类院校,这所教育规定则代表着国家教育部门执行中考分流比例的标准将有所提高,已经成为当下时代必然教育趋势。

按照国家政府以及地方财政管控部门颁布的不成文硬性规定,学生必须达到6周岁,且在8月31日出生前的学生才能接触小学教育知识,在9月1日出生后的学生必须晚一年入学,因此受到学生家长的谴责学生家长根本无法接受。

当下学生家长秉持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立志于帮助学生就读重点院校学生六周岁进入学校上学的限制性条件,在网络上引起多数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

在北京市地区和上海市地区作为教育试点运行地区,每一项政策的颁布主要是在这两所地区开始试点摸索选择出适合学生就读的相关院校。

最近在网络上传出一则教育消息预计在2024年9月初秋季开学之后,国家教育部门将要贯彻一项教育的新规定,从而让学生合理的入学接受小学的教育资源,这项教育政策引起了学生家长的热议。

6周岁上学或将被取消?预计9月初秋季开学正式实行?家长迎新难题

学生家长之所以呼吁教育,专家建议教育部门更改6周岁入学的教育条件,主要的原因在于本科学历的贬值,全日制本科学历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学历,学生想要就读体制内工作必须达到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学历证明。

体制内工作主要包括国家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占总人数达到65%左右,通过其他途径来扩大个人学历证明主要为了自己增加就业选择性。

随着国家政府以及地方财政管控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6周岁上学或将被取消,预计在2024年9月初秋季开始正式执行国家教育部门和国家政府颁布的专项教育规定,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进入小学阶段,读书从而改变自我的教育命运。

教育专家和教育学者根据学生过早或者过晚的入学因此颁布了相关的优势和弊端。

【过早地入学】:

--不利于心理健康

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合适的年龄接触小学的教育知识才能达到知识的理解,当在学生家长为了让学生赢在教育起跑线上,早早的让学生接触小学的教育知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英国一项对1万多5~15岁儿童进行大规模调查,发现班级中年龄较小的学生患上高发性的抑郁类疾病和精神类疾病较高。

【过晚的入学】:

--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当代学生家长在学生启蒙教育阶段给学生报考相关的辅导机构以及超前教育班,则是为了让学生赢在教育起跑线上,学生接触小学的教育知识很容易在晚入学的条件之下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斯坦福大学学者作出相关的新研究6周岁是最适合学生的入学年龄,才能保障学生学习的自律性。

学龄前进行思维训练,培养5大学习能力,孩子上小学不吃力

文|凝妈悟语

家有学龄儿童的家长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孩子上小学后,逐渐背离我们的期待:本来目标很远大,预测孩子能上清华北大,后来改成985、211大学,再后来上个本科就感觉不错,最后就是健康快乐就好,对孩子的期待越来越低,无奈接受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的现实。

因为,谁也没有预料到,孩子上小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难题:

写作业漏洞百出,小错不断,被老师批评粗心马虎、不认真。学得很快,可别高兴,忘得也很快,好像就是过了一下脑子又溜走了,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小时候读了很多书,本以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理解力超强,没想到阅读理解能力差强人意,题目经常理解错误,导致出错。很排斥学数学,一二年级还能靠幼儿园超前学习的底子支持,三年级似乎能量耗尽,出现了“数学焦虑”。小时候看着也是聪明伶俐,一点就通,但是上学后却像变了一个人。也许一二年级成绩尚可,到三年级出现严重下滑,从此很难翻身。

给二宝开家长会的时候,有同学的妈妈就说上面这些问题就出现在她家大宝身上,老师说是孩子思维能力不强导致的,如果能在幼儿园阶段做好思维训练的话,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类问题。所以,她很重视老二的思维训练。

刚好,有一位主管思维训练的老师介绍了思维训练的方法和重要性,让我们对思维训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老师让我们进行了两个互动游戏,一个是给小鱼分类考察视觉判断力,一个是拼接不同的形状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了两个家长上台,要求在20秒内给小鱼分类,只见家长手忙脚乱,按照不同颜色条带分类,20分钟到了,将小鱼分成了5类。结果是错的,应该是6类,蓝色和绿色条纹排列顺序不同的被混分在了一起。

给家长每人发了一个4种形状拼接的正方形纸板,要求进行拆分,然后迅速拼出一个正方形。看似简单的指令,却只有一两个家长完成了任务。再要求拼出菱形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完成。原来,拼接图形是这么难的事情。

做完这两个小游戏,深切感受到:别说孩子视觉判断力不行、解决问题能力弱了,没有经过训练,大人本身也不行。

所以,思维训练真的非常有必要。老师又进一步解释了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孩子的成长要以培养思维为主,让孩子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0-3岁是大脑建构的关键期,4-8岁是思维培养的关键期。学龄前进行思维训练,培养5大学习能力,孩子上小学不吃力。

思维训练,需要借助工具,下面结合《玩了就会的逻辑思维游戏》,对5大能力进行具体解释。

第一,细心有条理

孩子容易把“2”看成“3”、把“+”看成“-”,这类归为粗心马虎的问题,实际就是通过比较、判断找到答案的训练不到位。如果训练得好,孩子就能细心、有条理,这是学习的基础问题。

比如,让孩子看上下两图,找出同一个转盘,每一个转盘的颜色排布都不同,但却有很多相近之处,很容易混淆,需要特别仔细对比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多进行这样的对比,孩子的细心程度就能得到加强。

第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喜欢依赖大人,遇到难题就说“太难了,我不会”,撂挑子不干,不会主动思考、积极想办法,就是因为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推理找到最佳答案的训练不够充分。

如果训练充分的话,孩子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总爱问“为什么”,喜欢探索,遇到问题会积极想办法。

比如,让孩子找出长颈鹿的倒影,一眼看上去,相似度太高,无从下手,孩子会觉得难。可以启发孩子从长颈鹿的动作、装饰、镜像上下相反这几个条件进行判断,稍加排除,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多让孩子学着自己克服困难,心理上接受、能力上增强,就不会总是害怕困难。

第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孩子学习兴趣不大,遇到新知识听不懂,接受能力弱,学习速度慢,就是因为孩子的知识边界扩展得不够宽,如果接受的新知识非常充实的话,孩子习以为常,就表现为聪明、学习速度快,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比如,让孩子推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就无法作答,需要先学知识再答题,既锻炼了思维又增长了知识。思维训练,不是枯燥训练,而是有趣的探索活动。

第四,记忆能力

孩子学得快忘得快、或者记不住,是因为存储、提取、再现信息的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如果锻炼得好,就会记得快、记得牢、学习上优势明显。

比如,让孩子观察书架30秒后遮住,然后回忆每个书架里有多少本书。这就需要孩子先要数出书的数量,然后还要记住它,最后还要和下面的数字对应起来,考察的就是记忆能力,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经常这样训练,精力非常集中,记忆力也会得到加强。

第五,举一反三的能力

孩子处理问题总是一根筋,不知道变通,是因为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欠缺,如果经常进行多角度思考得出结论,孩子就会有各种奇思妙想,灵活处理各种难题,做到一题多解,不容易被限制住。

比如,让孩子装满蜡笔,除了直接数出剩下的空位外,还可以数出已有蜡笔,用10减去蜡笔数,得出还需要放几根蜡笔。多进行不同方法的思考,孩子养成习惯,遇到复杂问题就能从多几个角度思考。

上面涉及到《玩了就会的逻辑思维游戏》,我家二宝也在用,很喜欢。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从畏难情绪严重、喜欢依赖的孩子,变得很爱思考,我觉得很难的题,他反而能轻松做出来,角度很新颖。所以,把这套书推荐给大家。

这套书一共是12本,每本10个游戏,数量很充足。

涉及的主题和孩子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便于孩子进行应用。有周末生活、日常游戏、形状学习、日常场景、创想艺术、出游活动、幼儿园生活、数字、自然课、可爱动物、家庭生活、伙伴生活等等。

游戏种类非常丰富,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有观察、数数、对比、排序、计算、因果分析、迷宫、分类、猜物品、科普和生活常识等等,增强孩子思维又增长知识。

图案丰富多样,配合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训练模块,让孩子做题时增加了一定的思维难度,养成更细心认真的习惯。

价格也非常接地气,很多朋友都在用,都表示孩子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对学业很有帮助,如果想让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活的话,就快让孩子用一用吧。点击下面链接即可下单。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