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12个时辰对照表(庚子时辰是什么时间)

12个时辰对照表(庚子时辰是什么时间)

十二生肖为何“鼠”占头?

【十二生肖为何“鼠”占头?】农历庚子鼠年来来。“一日时辰子为首,十二生肖鼠占头”,这种既小又弱且恶名相传的动物为什么会独占鳌头?它又有何美好寓意?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这种令人生厌的“鼠辈”为何能位居生肖之首,有人试图用民间传说去解释,也有人试图用阴阳五行去解释,但在罗澍伟看来,明代人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中讲得最为简单明了。“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换句话说,子时代表头天晚上的十一点钟到次日的凌晨一点钟,在这个时段,只有鼠最为活跃,用鼠来迎接天明,是非常合理的。”罗澍伟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2时辰对照表

生旺死绝论天干,阴阳生死几多般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是以十天干的时令旺衰来说明事物由生长、兴旺到衰亡,再孕育、生长这样一个循环不已,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是世间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十天干引入人生信息预测,经我国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因为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中有十天干的排列,可以从十天干节令兴衰的信息标志,窥探人的命运兴衰的信息和自然事物兴衰的信息。表中长生到帝旺为事物生长、壮大、兴旺的有利阶段;衰到绝为事物从衰弱到死亡的不利阶段;胎养为事物孕育阶段,在八字中一般表现为平运。

一、十天十二运在人的一生的特征

判断日干十二运旺衰,是以日干对照月、日、时三个地支,而作出其性格以及运程的论断的,不以年支为主,因年柱在论命时在命中是属幼年时期(1—16岁),16岁以后才是性格成熟阶段(16—32岁),32岁是性格定性阶段,所以判断性格时,以日支为主,而日支又是(32—48岁)中年运程,往往可以决定人一生最为重要的关键运程。因此,十二运旺衰,不仅可以判定日主强弱,而且还判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1、胎:胎如人受父母之气结聚成胎,是指天地气交之际,后继之气来临,并且受胎,处万物之萌芽状态。处胎地之人总的说来命运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属于理想型的人,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研究心理较强,安于现状,属于那种大智若愚的人。女命多生女孩,一般幼时身弱,年纪越大身体越好,精神也越好。运行胎地预示虽弱小,但具生命力,或有新发展,平易安康,事业兴旺。

2、养:养像人养胎于母腹之中,之后又出生。指万物在自然中形成,继而萌发,又得经历一个生生灭灭永不停息的天道循环过程。养的特性是表面温和,与父母缘份较薄,易为养子或上门女婿。身处养地之人有进取心,若不断努力,定会取得较大成功。命坐养之人受母亲影响很深,为人处事温和,即使在极不和偕的状态下,也能识大体,顾大局,并继承家业,但与兄弟不和。女命中年则有丧夫之灾,天性悲观,无积极性,但生活尚可。

3、长生:长生喻人新生而向长,犹如人出生于世或降生阶段,是指万物萌发之际。运行长生之地,主心情愉快,标新立异,在工作、生活、事业上将有新的转折和变革。

4、沐浴:沐浴为婴儿降生后洗浴,是指万物出生,承受大自然沐浴。但因沐浴之运为衰败之地,所以沐浴亦称桃花运,多主酒色是非,以及易遭溺水等灾厄。

5、冠带:冠带为小儿可以穿衣戴帽了,是指万物渐荣。运行冠带较平常,但总的趋势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6、临官:临官又名建禄,喻人长成强壮,创业谋生,就业有了出路,可以做官了。命带临官之人敦厚、聪明、光明正大,喜出外凭己力创业,不愿依靠家产和祖业。临官的特性似正官,宜薪水阶级。要么中年以前饱受辛苦,中年后享福,要么相反。运行临官心情愉快,兴旺发达,有功名权贵和子庆之喜。

7、帝旺:帝旺喻人处最强盛兴旺之时,可辅助帝王大有作为,是指万物成熟。运行帝旺命主精力充沛,事业兴旺,家庭兴旺幸福。帝旺的特性是自尊心强,做事喜欢独断专行,生性傲慢,喜居他人之上,工作上喜欢冒险投机。

8、衰:衰指盛极而衰,是指万物开始发生衰变。喻人处在衰败之地。顾名思义,衰即旺极而衰的意思,其特性是保守,不积极,对事业光想不做,没有闯劲,不喜欢出风头,不会无事繁忙,对事物的发展,持不积极也不消极,顺其自然的得失态度。女命坐衰则为好命,因保守的性格会做贤妻良母,孝顺公婆。运行衰地多主消极保守,惹事破财,滞逆不顺,疾病缠身。

9、病:病如人患病,是指万物困顿。喻人身体罹疾,阴阳失调。其特性是举止缓慢,敏感,和家人缘份淡薄,但富有同情心。正因为举止缓慢,太多选择,与人作事过于敏感,过分考虑个人得失,因而坐失许多良机。爱与恨都易走极端。有洁僻。性格坚毅,具有良好的风度,吃了亏自知条件不如别人,甘愿认输而不后悔。阴日生人若支中有病,则性格反复无常,做事畏手畏脚,兄弟朋友也不能和睦相处。运行病地,主多病多灾祸,萎靡不振,运气很差。

10、死:死如人气已尽,形体已死,是指万物死灭。死星的特性是欠决断力,经常自寻烦恼,对一件事会钻牛角尖,性格坚毅,婚姻不佳。命坐死星之人,不论成败或有福无福,为人都有坚持到底,不畏成败的个性,因此获得众人好感。这类人外表平静,但内心不平。不乱冲乱打,遇事能冷静处理。在外与朋友相处融洽,而对家人却喜怒无常,和亲戚交往冷淡,与父母运势相反,父母建康,自己多病,父母多病,自己健康。八字中出现两个死星,婚姻不顺,特别是乙亥、庚子日生人,女命尤为不吉。

11、墓:墓如人死后归入于墓,是指万物成功后归库,或人之终而归墓了。坐墓之人不喜修饰外表,性格内向,但会有很好的事业和财运。墓在十二生旺中也指库。命坐墓之人,做事有条理,为人有操守,最适合于干实业或在企业工作。为人保守气量小,听不进别人意见,疏远亲友,夫妻平淡相处。八字中若出现两个以上墓星,主有长辈遗产继承。运行墓地,一方面会有钱财积蓄,但另一方面却有运势枯败的现象,甚至有亲人入墓夭亡之事发生。

12、绝:绝如人形体绝灭化归为土,是指万物前气已绝,后继之气还未到来,犹万物未有其象。喻人气绝而无生机。命中坐绝之人,喜欢群居生活,耐不住寂寞,做事欠长远打算和思考,凡事只有三分钟的热度,经营餐饮业不错。命坐绝之人是可以”绝对热闹”或”绝对安静”的人,为人做事十分谨慎,与人相处总是不融洽,因过份小心使他人远离,因而人缘不佳。不宜从事艰苦持久的工作,只宜作艺术或流行方面的职业。女命坐绝星,虽有顺从、娇柔的美德,但因举止过于小心,反而爱慕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早婚定然不利。运行绝地好像落到没有生气的绝望之地,预示有骨肉离散,天灾人祸,被家人遗亡等不测之灾。

二、十天干长生十二运在一天十二时辰中的特征

1、胎:子时,属子夜23——01点的太阳位置。阴阳始交,胞胎暗孕,代表生命和希望。

2、养:丑时,属早晨01——03点的太阳位置。屯蒙之时,虽未成器,前途无限。

3、长生:寅时,属早晨03——05点的太阳位置。如日之初生,充满希望和发展潜力。

4、沐浴:卯时,属早晨05——07点的太阳位置。日跃东海,瞬息万变。  

5、冠带:辰时,属早晨07——09点的太阳位置。代表乐观、向上、进取,可享荣耀。

6、临官:巳时,属上午09——11点的太阳位置。代表事业有成、稳健发展。

7、帝旺:午时,属中午11——13点的太阳位置。如日中天,代表成功和辉煌达到顶点。

8、衰:未时,属下午13——15点的太阳位置。由盛转衰,代表消极、保守、安于现状。

9、病:申时,属傍晚15——17点的太阳位置。夕阳残照,辉而不光。

10、死:酉时,属晚上17——19点的太阳位置。日落西山,黑暗降临,代表消极、失败。

11、墓:戌时,属晚上19——21点的太阳位置。失败后的休整阶段,无所作为亦无所失。

12、绝:亥时,属夜间21——23点的太阳位置。返本还原,归于乌有。

三、十天干十二运状态特征图示

注:绝是0.2—0的结束,所以最后的胎就代表从0—0.2的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四、十天干十二运的两大总体原则

1、事物发展状态的“循环”原则:从胎开始,至生、禄、旺的上升过程和从旺、衰开始到绝的下降过程。然后又开始另一个循环。

2、同一天干五行的“阴生阳死,阳死阴生”原则:即阳到最旺之时,则阴就是最弱之时;相反,阴到最旺之时,则阳到最弱之时。

五、“阴生阳死,阳死阴生”原则的阐述

这是本文探索的重点。因为“循环”原则这已是众所周知,不必细论。而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关系则是容易被忽略。为什么本文要重点谈这个原则呢?因为过去大家使用的《十天干十运表》中的地支排列,违反了这一根本原则,探讨它是希望能引起注意,最好能共同探索。

1、原表中的误区。比如丙丁火。丙为阳火,丁为阳火。丙在巳、午时为临官、帝旺,而丁在巳、午时同样为帝旺临、临官。基本上可以说,不论阴阳火,在巳午的时候,都是处于旺的状态,这就违背了“阴生阳死,阴死阳生”“阴极旺阳极弱,阴极弱阳极旺”的原则;同样,丙丁火在亥子之时,都处于绝胎之状态,也就是十分的极弱状态。这同样违反了“阴生阳死,阴死阳生”的原则。其它土、金、水、木四五行的阴阳天干的状态情况,可以依此类推,都违反了这一原则。

2、阴阳地支,对冲排列。本人认为:一是阳天干可以按照原表中排列使用,但阴天干的地支应当与阳天干的地支进行对冲排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阴阳的不可替代、不可调和的“阴生阳死,阴死阳生”原则。比如丙的帝旺在午,那么丁的帝旺就应当在子。如果子为丙阳火的阳刃,那么子就为丁阴火的阴刃;丙在午时最旺,丁则在午时最弱,而在子时最旺。其余天干五行依此类推。现列表如下所示:

3、“阴生阳死,阴死阳生”原则的来源和实质。

这一原则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社会、人生规律的总结,所以它能在长期的人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证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首先,古人是把任何一个事物(包括金木水火土)整个看成1或者常数,即“阴+阳=1或者常数”。所以才有阴强则阳弱,阴多则阳少,阴旺则阳衰。相反相成,亦是同理。其次,在长期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过程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此表中,甲在卯的状态值为6,而乙在卯的状态值为0,那么在卯的位置:甲6+乙0=木6;甲在子的位置状态值为3,而乙在子的状态值为3,于是在子的位置:甲3+乙3=木6,即不管地支在任何位置,木的总量不变,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其余天干五行同理。比如两甲乙兄弟分家,在总分家产在一个定值条件下,甲分多了,乙就分少了,但其总值不会增减,也不会出现两兄弟分的家产都会超过一半的情况。再比如小孩子刚生出来,外表是柔弱的,但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当其发展到壮年时的高峰最强大时,其内在的发展潜力也就所剩余无几。再比如水,我们把它分成“气态”和“固液态”两种存在方式,如果因温度高,比如在午时,那么固液态溶化、蒸发,水的气态形式就增加甚至到极值,但如果温度变低,水气向液固态发展甚至到极值,比如到子,那么液固态就增加甚至到极值。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党、一个国家和民族、一个朝代都是如此。

这就可以看出,古人制作“天干十二运表”的真实目的和用意所在。那就是反映事物或者五行的外形与内容、外在状态与内在潜力之间在总值不变条件下的对立统一关系。如下图所示:

六、《天干十二运表》新、旧表的总值平衡度对比

此表中我们仅以天干木五行举例就很说明问题。如果我们把宇宙间的木五行设定为一个常数值。那么在任何时候,不管阴阳如何变化和增减,其总量应当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在新表中就看得比较明显,不管在什么地支时间或者位置,甲乙木的总和都是一个定值;而在旧表的甲乙木的总和却是在不断变化,这不仅不符合自然之道,也不符合现代物理界已经证实了的能量守衡定律。

不是有《十干天干体象》的口诀吗?论丙火有:“丙火明明一太阳,原从正大立纲常。洪光不独窥千里,巨焰犹能遍八荒。”那么,要达到这个状态,显然非午时莫属,所以太阳在午时为最旺,为阳刃,子时它既窥不了千里,也遍不了八荒;而论丁火呢?“丁火其形一烛灯,太阳相见夺光明。得时能化千斤铁,失令难熔一寸金。”口诀显然说明丁火在午时不旺,被丙夺丁光,凭心所想,午时太阳正旺之际,灯盏之烛火那只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丁为是发挥不了作用的!而丁火只有在子时发挥的作用最大,皆因寒之极也!充分发挥其“照日月不照之处,明天地未明之时”的作用。等等其余同理,不再多述。至于如何运用,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愿共同探索。

当然,这样排天干十二运,肯定会被有的朋友拍砖,本人只是希望手下留情,不管对与错,至少也是一种想法,一种情趣吧。还是那句话:同志者可研讨之,异志者一笑了之。

了解十二时辰、十二时辰简单记忆方法及求时柱干支

十二时辰

1、十二时辰制

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间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

2、十二时辰如何表示

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来表示:

子(鼠)时、丑(牛)时、寅(虎)时、卯(兔)时、

辰(龙)时、巳(蛇)时、午(马)时、未(羊)时、

申(猴)时、酉(鸡)时、戌(狗)时、亥(猪)时。

十二地支

3、十二时辰的具体时间及记忆方法

子时: 23点~ 1 点 (以下均为24小时制)

子时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子时有早子时和晚子时(亦或前后子时之分,叫法不一),0点前为早子时,0点后为晚子时,在一些 易 学 方面会用到。传闻古代有一些特殊功法要在这个时间段修炼,具体不详。在中医中,子时属于胆经当令,故尽量不要熬夜,对身体不好。

子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老鼠比较猖獗。(以下记忆方法仅供参考)

丑时:1 点~ 3 点

丑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牛该反刍啦(倒嚼)。

寅时:3 点~ 5 点

寅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段虎开始下山觅食。

卯时:5 点~ 7点

卯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兔子出来觅食了,兔子喜欢吃带露珠的草。

辰时:7 点~ 9 点

中医中辰时为胃经当令,这个时辰是吃早饭最好的时间,千万不要不吃早饭,故有人称这个时间段为人的时间。

辰时可以这样记忆,我们 “人” 吃早饭的时间。

巳时: 9 点~11 点

巳时可以这样记忆,在这个时间段阳光充足蛇会出来晒鳞。

午时:11 点~ 13点

午时可以这样记忆,小说中有“午 时 三 刻 行 刑”一说,古人认为此刻阳气最旺盛。(实则阳光最盛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时辰,而是巳时)

未时:13点~15 点

未时可以这样记忆,在这个时候羊出来吃草。

申时:15点 ~17 点

申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间段猴子比较活跃。

酉时:17点 ~19 点

酉 时 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鸡归巢休息。

戌时:19 点~ 21 点

戌时可以这样记忆,安静的晚上总是听到狗叫声。

亥时:21 点~ 23 点

亥时可以这样记忆,此时辰猪已经睡了。

十二时辰时间对照表

求时柱干支

1、时柱的天干和地支

时柱的地支就是十二时辰

时柱的天干是根据日干而定的,下面就是上期提到的五鼠遁日起时口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 丙做初,

丙辛从 戊 起,丁壬 庚子 居,

戊癸 何方觅,壬 子是真途。

五鼠遁日起时简称五鼠遁,五鼠遁是从 “子”开始顺时针正序数。

十二时辰掌

凡是甲日或者已日,子时起甲子、丑时为乙丑、寅时为丙寅、卯时为丁卯

........................亥时为乙亥。

凡是乙日或者庚日,子时起丙子、丑时为丁丑、寅时为戊寅、卯时为己卯

.........................亥时为丁亥。

其他以此类推。

2、另一种方法(和上期五虎遁类似)

利用五行,时干 克 日干合化记忆。

如图:

时干 克 日干合化

例如:

出生农历:壬寅年 三月 廿七日 亥时(22时45分)

壬寅年

甲辰月

庚戌日

丁亥时

因为是庚戌日,故根据口诀(乙庚丙做初):子时起丙子、丑时为丁丑、寅时为戊寅、卯时为己卯,..........亥时为丁亥。所以庚日亥时,时柱为丁亥。

一年365天,庚子鼠年384天,辛丑牛年354天,这是咋回事

一年365天,2021辛丑牛年354天,比去年庚子鼠年少30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按照不同的历法说的。

现在我们常见的历法有阴历、农历、阳历(公历)等三种,三者有区别。先看下图——万年日历上的今天:2021年2月20日,是阳历纪日;正月初九,是农历纪日;辛丑牛年 庚寅月 己亥日,是干支纪年纪月纪日。

而一张还标明了节日“雨水”:

为什么不同的历法,一年的天数不一样呢?

我们知道世间万物分阴阳,就是阴性和阳性,月为阴,叫太阴,俗称月亮;日为阳,叫太阳。阴历和阳历就是以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一、阴历

阴历的计算方法,是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29.53天),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 6个双数月份(2、4、6、8、10、12月)为“小建”,每月为29天;在逢闰之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 不设置闰月,而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天,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天。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小时48分。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小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回归年相差一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的开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为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

明白了吗?阴历没有闰月,每年都是十二个月,不是354天就是355天。

二、农历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是,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阳历(一年365天)比阴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为了避免阳历的月份与阴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闰月来找补。19年中有7个闰月年。

农历包括阴历,不闰月的年份与阴历相同,一年354天,或者是355天。闰月的年份,多达384天或385天。

一般是农历的春节前立春的,第二年不闰月。过了春节立春的,这一年就有个闰月了。

2020庚子鼠年,是一个双春年,正月十一立春,在春节后,这一年闰四月,共384天;腊月二十二立春,在2021年春节前,2021年就不再闰月。农村人说的“五年二闰”,没有“19年中有7个闰月年”准确。

2021辛丑牛年,无春,354天,比去年庚子鼠年384天少30天。

2022壬寅虎年,正月初四立春,355天。

2023癸卯兔年,又是一个双春年(正月十四和腊月二十五立春),闰二月,共384天。

农历的十二个月或者十三个月,与二十四节气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十二个月的年份,29天的月份与30天的月份一般都是6个月,一年354天,有的年份只有二十三个节气。十三个月的年份,30天的月份比29天的月份还多一个月,一年有384天二十五个节气(双春)。

三、阳历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2020年闰年,2024年闰年,2月都是29天(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两年都是366天。

说来也巧,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好像与阳历很有缘分。虽然不能把二十四节气中的前两个节气排在元月,但是每个月两个节气却是比较有规律的。

"公元"是公历的纪元。它原是以传说的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从公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被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于是就改称"公元"。在历史书上,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公元前";耶稣诞生那年以后的年代是"公元后",简称"公元"。

我国在1949年国家建立之后,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法,同时只保留着农历、干支纪年法,是很科学也是很实用的。我国是以汉平帝元始元年那一年为界,作为公元元年来划分前后,所以在汉平帝元始元年之前为公元前,之后为公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