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正月十五在婆家还是娘家过年(正月十五在婆家还是娘家过)

正月十五在婆家还是娘家过年(正月十五在婆家还是娘家过)

正月十五的民间禁忌,老百姓都喜欢图个吉利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正月十五,这个传统的农村节日,如今在城市的喧嚣中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庄重和仪式感。过去,它标志着新年的正式结束,只有过完正月十五,才算真正告别了春节。但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愈发加快,初一过后,大家早早投入了各自的琐事,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正月初五似乎已经被遗忘。正月十五,是个特殊的时刻,是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一天,民间传统禁忌和习俗流传至今,虽然有些看似迷信,但老百姓一直秉持,追求吉祥如意,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小时候,正月十五的夜晚,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时刻之一。孩子们齐聚一堂,手持自制的灯笼,点燃汽油或柴油浸泡的锯末子,然后挨家挨户沿着大道点亮。那个时候,正月十五是全村的盛大节日,孩子们散灯、点火把,创造出美丽的光影,使整个村庄仿佛梦幻般绚烂。然而,由于护林防火政策的严格执行,这样的传统已经多年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灯会活动。

如今,正月十五,村民们在家中点亮灯笼,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或者用门灯或客厅灯来表达对幸福和富裕的期望。

传统文化中,正月十五也有一些禁忌,人们会避免在这一天扔东西或借钱给他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导致财富的外流,使新的一年的经济压力增加。所以,如果有东西需要扔掉,他们会提前或推迟一天,以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扰乱财气。

另一个传统是不洗头和不理发。

在这一天,人们相信头发的音韵与“发财”相通,因此洗头可能会冲走一年的好运,让人一整年难以积蓄财富。因此,他们通常不建议在这一天洗头或理发。

正月十五的另一个传统就是吃元宵。元宵最早见于唐五代,后来成为元宵节的特色食品。元宵和团圆谐音,寓意着家人团聚、幸福美满。人们通过分享元宵,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怀念着离别的亲人。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尽量保持和睦,不吵架,不训斥孩子,以追求一年的平安吉祥。

随着社会的发展,正月十五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如今,城市里的灯会越来越多,活动也愈发丰富多彩。大型商场和旅游景点都会举办各种灯会活动,而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烟花表演逐渐减少。此外,各地还有各种地域性的庆祝活动,如东北的二人转和踩高跷,南方的舞狮子和龙灯表演等。

总之,正月十五是一个让人们欢聚一堂,畅叙美好未来的日子。让我们共同祝愿,正月十五带来吉祥美满,快乐安康!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聚在一起,欣赏各种各样的灯笼和灯会。最近几年,灯会的规模和创意不断扩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变得如梦似幻。大型商场和公共广场装饰一新,点亮成千上万盏灯笼,呈现出绚烂多彩的景象。这些灯笼常常以各种各样的形状和主题制作,有花鸟鱼虫,也有迎福纳祥的吉祥物,每一盏灯笼都充满了创意和艺术。

除了灯笼,正月十五的夜晚也常常伴随着烟花的绽放。过去,政府部门会组织大规模的烟花表演,让市民欣赏美丽的烟花绽放,那一刻仿佛是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梦幻之中。

然而,近年来,燃放烟花逐渐受到限制,环保和安全成为了主要考虑因素。因此,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政府组织的烟花表演,而由企业或社区来负责烟花秀,或者干脆取消了燃放活动。这个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的日益重视。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不同地区还有各种地域性的庆祝活动。在东北,人们热衷于表演二人转和踩高跷,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南方则以舞狮子和龙灯为特色,舞狮子象征着祥瑞和平安,龙灯则寓意着风调雨顺和丰收。

这些传统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重要的是,正月十五是一个让家人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回到家中,与亲人一起共进晚餐,分享美味的元宵。这一天,家庭成员团结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祝福,温馨的场面充满了幸福和温情。

正月十五虽然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宗教性质的节日,但它仍然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正月十五都是一个人们期盼的节日,一个团圆和吉祥的时刻。

曾记否?老闵行过年风俗丨闵行情

沧海桑田,老闵行的发展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与上海市文脉密切相连,而近现代的海派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并得到彰显。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五季,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小上海”老闵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旧年风俗曾记否》节选。一起跟着声音,看看旧时过年期间有怎样的风俗……

点击收听朗读

刚守完岁,不多时鸡鸣报晓,新年到了,爆竹一声除旧,先先后后的鞭炮声响遍全镇。家家开始忙碌起来,敬天地神是第一件事,点香烛、供糕点,一家之主操持仪式,按辈分长幼一一拜过天地。有家祠门户还向祖宗叩头祭祀。小辈向尊长“拜年”后,仪式便结束了,孩童还可拿到一份预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富裕门户以“八仙桌”为供台,前置一对点烛的“蜡台”和香炉;中为糕点、糖果、蜜饯等装于“和合盘”“七珍盒”内为供品;后置天地神像,也多以福、禄、寿三星图替代。

早点是甜食,一般是“糖圆子”。喝茶的人第一口先吃糖茶,也可放一枚橄榄称元宝,然后便可喝茶了。

吃罢早点,年长的祖辈守岁后体力不支,去睡觉了,穿着新衣服的孩童拿着压岁钱找同伴上街玩耍去。

大年初一禁忌的事很多:不扫地,不理发,不洗衣,不泼水,不串门走亲戚,不说脏话粗话。小孩说漏了嘴大人要说“百无禁忌”。

出门碰到熟人、邻居的礼貌语是“恭贺新禧”“新春吉祥”等。

春联在年前已贴好,也可在初一日贴。百姓门户人家只贴一张红纸便有节庆的气氛了。

商铺在初一不开张营业,但老闵行镇有一处却热闹非凡,这就是在东外滩(佛阁弄以东)的地方。这里聚集了吃、玩的商摊,一摊紧接一摊,有牛肉细粉汤、豆腐花、小笼包、汤包、汤团、馄饨、五香豆腐干、甜面酱豆腐串、冰糖葫芦、米花糖、芝麻糖、粽子糖、状元糕、绿豆糕、云片糕、五香豆等。

玩的有“套泥老爷头”“转台”“押头子”等。“套泥老爷头”是以小藤圈在一定距离外扔出套中即为奖品,距离越远奖品价值越高。“转台”是一个圆盘,中间立杆上有一根挂了针线的可旋转横杆,用手拨转后针停留处标有奖品项目,奖品价值大的园盘上格子越小,针落在上面的机会越少。“押头子”(股子)是押点数,押得对的得奖,也称“六门斗”。

商摊以东,还有露天说书的,略放几条长凳便可招揽听客了。说的大多是本滩的“说因故”书,说书先生手拿竹纤和钹,说说敲敲,在讲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停顿下来收钱了,给多给少随意,不付钱的在旁边听也行。也有卖“梨膏糖”的,一手拿小汤锣,一手拿小竹板,唱了一段“小热昏”后推销梨膏糖,不停地唱不停地卖,顾客一波又一波。

从年初一至年初五,这里整日人头攒动,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初六后各商铺开张营业,市场也就自行解散了。

老闵行镇商铺颇多,大年初一是不开张的,大商号或合伙的商号一般都有伙计、学徒,他们上午休息下午进行盘点结账,计算去年的收成。

年初二日,可以串门跑亲戚,见面时相互问候“恭贺新禧”,做生意的祝贺“恭喜发财”。家庭一些扫地、洗涮的禁忌事,这天起便可做了。

初三日,大户商家依旧早上点香烛敬天地,一般门户家便随意了。新出嫁的女儿,初三回娘家拜年,当天得回夫家。

初四这一日,街上多了许多“鱼担子”,都是鲜活的大鲤鱼,这是因为商家们迎接财神所必须用的,取于“有利、有余送元宝”的含义。这日的夜饭,老板全家、伙计徒工聚在一起吃“迎财神酒”。放台面中间的鱼是不可动筷的,表示吃剩有余的意思。

这席酒,最担心的还是伙计。酒巡过半,老板宣布留去,年成不佳,伙计被辞掉,但不论留去,红包人人一份,大家感谢老板说一番祝贺恭维话。

老闵行镇的各大花米行、毛猪行、竹木行、南货、棉布等商号,“接财神”要行隆重的仪式。供桌上菜肴丰盛,香烛用上品的。大鲤鱼用红丝绳吊了起来,鱼肚上斜贴一方红纸。也有商号在席中放“猪头三牲”,红纸贴于猪头中央。

在差不多时辰时大家一一拜过财神,待一交初五子时,爆竹声便响了起来,一年收成好坏,期待财神菩萨的保祐,从这一刻便开始了。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称“元夕日”或“元宵节”,是整个春节活动的高潮。“吃元宵”和“观灯会”是闵行镇二项重要的习俗。镇民把元宵分为实心的“圆子”和有馅的“汤团”二种。实心的做得较小,称“小圆子”,以糖、桂花、桂圆、蜜饯作佐料。汤团则甜咸荤素皆有,肉、菜肉、豆沙、芝麻沙为大多数,各家以喜好制作,一般为夜食元宵。

大户人家在客堂中挂上一或四盏灯的,多为“走马灯”“花兰灯”“荷花灯”等品种,也有在家门口挂红灯笼以添喜庆景象。

初一月半为进香日,不便走动的老年妇女在家中观音菩萨前上香念佛。年轻信徒去观音阁、清净庵拜佛或请庙姑问吉占个卜。

傍晚时分,一些人家“迎灶君”的奉祀开始了,考究一些的灶头,砌筑时已留有“神龛”,常年请着灶君老爷,没有神龛的可在灶头中间贴上“灶君图”。灶台上放置甜食之类如花生糖、芝麻糖、桔子、甘蔗和甜点,家主点香烛后按灶君图上文字念一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合掌三拜,待香烛燃尽也即祭毕。

老闵行镇向有元宵节观灯、赛灯的风俗。“灯会”是一项民间的文化活动,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闵行凭着得天独厚的黄浦江码头经济形成的商业大户,是活动的主体。

灯会队伍在下午起便在闵行大操场(体育场)集中了,陆续从四周乡镇赶来的有马桥、北桥、塘湾、颛桥、塘南的队伍。

天黑时分队伍开始出发,行进路线为:进入北街向南至大街南端后折向前东街,再向南后沿浦江路进入沪闵路,向北折至新安路、新街后进入后东街,过后东街后沿横泾滩时队伍逐渐解散。

灯会队伍之长,观者之多在闵行镇上也称一个奇观。一般,灯会队伍行进至北街中段“一笑园”茶馆处便舞动起来了,这时,爆竹声、锣鼓声、叫好拍手声响彻云天,而在大操场等待出发的队伍还有一半呢。届时,街道两边站满了人,两层楼住户家的窗口人头挤挤,沿街商店里头也人满为患,远望一片人山人海,人头涌动。

穿着彩装、举着灯牌的是队伍的领头。灯牌中设举棒,上为方形箱,四面糊色纸,边有锯齿形彩色布番,左右两边加红丝吊穗和飘带。灯牌前书“灯会”两字,后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文字。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五季,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小上海”老闵行》。

“闵行为本邑首镇,地当水路之冲,户口殷阗,商业繁盛,距县治约六十里许。地产棉花多于粳稻。风俗素称朴实,近亦渐趋浮靡。水道有小轮,陆路有汽车,交通颇便。镇之西北有北桥镇,钟楼在焉。其西为马桥镇。而其北为颛桥镇。四镇统称为西南乡云。”

这是由上海著易堂出版于1927年的《上海乡土地理志》(李右之著)对闵行的描述。

书中的“闵行”指的是镇。1960年1月设立闵行区后,撤销了闵行镇建制,闵行镇这块地方被约定俗成称作“老闵行”了。1992年9月,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撤二建一”,建立了新的闵行区,但“老闵行”的称呼在当地民间依旧使用着,并泛指为整个江川路街道。

历史上的“老闵行”地区,古有秦皇驰道连通上海县署,为水陆要津,因地域之便,长期以来,这里商贸发达、街市繁华、人文荟萃、群贤毕出,一度在江南地区城镇中颇有影响力。

使老闵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在解放以后。随着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的建成,现代工业开始发展,这里建起了汽轮、电机两个工人新村。1958年起,大批工业企业迁来,老闵行成了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1959年建成以一号路(江川路)为主的10条城市道路,在主要道路两侧配置商业网点。以东风、红旗新村等处为中心,新建各类职工住宅25万平方米,学校、医院、邮政、银行、影院、菜场、公园等设施也开始有计划地逐步配套建成,昔日的经贸重镇终于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新城,著名的卫星城,形成最初的产城融合区域。

1980年代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江南古镇的街景在老闵行逐渐消失,但《闵行诗存》“序”中所描述的“舟车辐辏,人物昌丰;虽无临淄之十万家,已聚德星于五百里。”之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却有幸留存了下来,且引起越来越多文史研究者的重视和探索。

《“小上海”老闵行》试图寻觅老闵行的“老底子”,关注老闵行的历史发展变化。

9月起,第五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晚,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文绮中学 七(5)班 谢佳乐

编辑:汤婧娴

文字内容:明镜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儿媳做全家饭,从除夕做到初七,婆婆:正月别回娘家,不然谁做饭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r

我叫李梅,今年才嫁给老公小王一年时间。初次过年,我就主动提出来做全年的饭食,这样可以好好孝顺一下公公婆婆。婆婆一听我的提议,就开心地说:“好孩子,婆婆就知道我们儿媳妇最贴心。过年的饭菜很操劳的,婆婆会帮你的。”

我笑着说:“妈,您就坐着歇着吧,今年让我来伺候您和爸爸,也练练手艺。我会做到最好的!”婆婆笑呵呵地摸摸我的头,又叮嘱我正月中间可不能回娘家哦,不然年节里没人做饭了。我忙说:“我知道的,妈,我正月是绝对不会离开的。就让我好好报答您和爸爸养育之恩吧!”

除夕前一天,我就开始忙活了。从__): ) 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出去购买今晚年夜饭所需要的菜肴原料。我列了个清单,生怕忘了什么重要的食材。路上我一边查看单子,一边自言自语:“鱼要买三种,肉要五种。。。。。。菜就要十几种,不能重复。。。。。。” 商店里,我仔细挑选新鲜的肉类,选择最鲜嫩的蔬菜。店员阿姨笑着说:“小妹妹,你买这么多东西,是要办什么 的事情吗?” 我腼腆地笑了笑,说:“今天是除夕,我要为公公婆婆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呢!”

“原来是为长辈过年啊,真孝顺。祝你新的一年万事如意!”阿姨又往我的购物篮里添了些糖果和点心。我受宠若惊,连连道谢。

提着大包小包回家,我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这都是我的第一次——第一次为婆家准备年夜饭,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儿媳妇”的责任和幸福。

一进门,婆婆就来帮我提袋子,又担心地说:“唉,我们梅儿,买这么多东西,一定很吃力吧。快来歇歇!” 我忙说:“妈,我没事的,反正都是为您和爸爸用的,所以怎么也不会觉得辛苦!” 小王也跟着说:“老婆辛苦了!今天年夜饭就交给你了,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一定全力支持!”

我笑着对小王说:“那你就帮我提提菜吧,把青菜洗净,洋葱也帮我剥皮切丝。。。。。。” 小王欢天喜地地答应着,像个得到糖果奖励的孩子。我暗自想,能嫁给这样贴心的老公,真是我的福分。

洗洗手,穿上围裙,我就开始忙碌起来。鲜嫩的鱼先沥干水分,抹上一层酱料,放入盆中腌制。猪肉切成薄片,也入味起来。鸡和鸭的下水稍晚一些,过一会儿才入锅。蔬菜我仔细挑选,放入不同的盘子。馄饨的淀粉我提前就准备好了,现在加水搅匀,放一边发酵。

婆婆见我手忙脚乱的,忍不住说:“梅儿,你先歇一歇,我来帮你包馄饨吧。”我忙阻止婆婆说:“妈,今天是我孝敬您的日子,您就坐着歇着,什么也不要做。包馄饨的活我来就行了!” 婆婆笑着说:“好吧好吧,那我就在这里看着你辛苦咯!我辈子没见过这么贴心的儿媳呢!”

我腼腆地笑了笑,内心却充满着喜悦——能给婆婆这样的印象,我真的是太幸福了。今年的年夜饭,我一定要做到最好,给他们一个完美的除夕!

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把年夜饭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菜煮好后我仔细端出来摆盘,还在上面撒上一些芝麻和葱花,看起来色香味俱全。小王一边吃着我准备的点心垫垫肚子,一边不停称赞道:“老婆,你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看这香气,光是闻着都流口水了!”

我笑着打趣他:“好了好了,夸夸还收收,等一下正式开饭再好好尝尝味道!”心里却暗自进了几分欢喜。能让老公夸奖,说明我的厨艺还是有点进步的。

这时,婆婆在饭桌前坐下,笑着说:“梅儿,快来坐吧,一定累坏了!今年的年夜饭是我们吃过最丰盛的,肯定很美味!”我连忙笑着说:“妈,等一下,我再去端个汤上来。” “好孩子,辛苦你了!”婆婆慈祥的目光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热闹地讨论着新的一年有哪些心愿。

“我希望公司业绩能再创新高!”小王说。

“我就希望儿子和儿媳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公公说。

“那我呢,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工作顺利,媳妇也要永远开心!”婆婆说。

“我呢,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贤惠的妻子,孝顺公婆,照顾好老公,成为这个家的中心支柱。”我腼腆地说。

“哈哈,我们家梅儿就是最贴心最孝顺的!”婆婆开心地笑着,我们都跟着笑成一团。

晚上八点整,我们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春晚的开始。小王刚拿来标志着新岁到来的汤圆,婆婆的手机就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说:“哎呀,是你奶奶打来的视频电话!我们一家人可以跟奶奶拜年啦!”

我有点紧张又兴奋。这是我第一次以媳妇的身份与婆家长辈见面。。。。。。

小王握住我的手鼓励地说:“别紧张,一定都会很好的。”我点点头,聚精会神地看向屏幕。只见画面里出现了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正笑吟吟地看着这边。

“妈,新年好!”婆婆兴奋地说。“新年好!小王啊,新婚快乐哦!这就是你的新妻子吧,长得好看极了!”奶奶笑着说。我赶紧站起来鞠了一躬,腼腆地说:“奶奶新年好,我叫李梅,请您多多指教。”“好孩子,以后就叫我奶奶吧。”奶奶慈爱地看着我。

我们又互相问候了几句,就一起看起了春晚。奶奶时不时赞叹几句节目,我们都跟着笑作一团。看着屏幕里奶奶慈祥的面容,我感到无比的温暖——这就是家的感觉吧。

过完年我还要继续努力,成为这个家更合格的一员。这一年,我要更用心地孝顺公婆,照顾好老公,争取早日让奶奶对我刮目相看。。。。。。

年初一,我继续忙忙碌碌地在厨房准备着节日的饭菜和点心。虽然辛苦,但每当听到公婆和老公的赞叹,我就感到无比的开心和满足。

“梅儿,你做的元宵和汤圆都好好吃啊,简直比外面店里买的还正宗!”婆婆一边吃一边称赞我。

“老婆,你是我吃过手艺最好的女厨师!”小王也笑嘻嘻地跟着夸奖我。

我腼腆地笑笑,心想着一定要继续努力,时时刻刻让公婆满意。

晚上,一家人又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晚会节目。笑声和说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我偷偷抬头望着公婆和老公快乐的样子,心里满溢着温暖和幸福。

年初二,公公说想吃我做的红烧排骨,我二话不说就去买了猪排骨回来。我仔细处理好骨头,放入锅里用小火慢煮,三个小时后,排骨已经变成诱人的深红色,上面还裹满了糖化的酱汁,一眼就能看出非常入味。

“咦?怎么厨房里有股焦糊味?”婆婆皱着眉头说。我一闻,赶紧打开锅盖查看。原来是久煮的汤汁有些烧焦在锅底了!我懊恼地赶紧换了锅,重新调制了酱汁,终于将完美的红烧排骨端上了桌。

“哇,这红烧排骨看上去超级好吃!”小王拍手称赞道。我笑着说:“刚才烧焦了一点,还好重新调整过来了。”

“梅儿辛苦了!我们尝尝这个味道,简直比外面排骨店里的还香,还入味!”婆婆满意地说。我 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心想议事十有*的厨艺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年初三那天,我起得很早,想赶在公婆起床前就准备好早餐。刚进厨房,就看见桌上的花瓶不见了!我来来回回找了几圈,都没看到花瓶的身影。就在我满头大汗、狼狈不堪的时候,婆婆披着毛毯走了进来。

“梅儿,你在找什么呢?”婆婆关切地问我。我赶紧解释花瓶不见了的事,满怀歉意地说:“妈,一定是我不小心弄丢了,对不起!”

婆婆却没有责怪,只是笑了笑说:“没事儿,那花瓶也不值钱,丢了就丢了吧。我们梅儿,辛苦你了!” 我这才放下心来,暗自庆幸婆婆的为人仁慈宽厚。

过了几天,一转眼到了年初五。这几天我太拼命了,总觉得有点头晕目眩。可一想到还有这么多美食没做给公婆尝尝,我就咬咬牙坚持着。

“梅儿,你脸色看起来不太好啊。”婆婆关切地说。“没事儿妈,可能 稍微有点着凉感冒了。等过几天就好了!”我赶紧说。

可是头晕的感觉越来越严重,我不得不扶着桌子才能勉强站稳。“梅儿,你现在需要好好休息!工作可以暂停几天,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婆婆说着,扶我到沙发上躺下,还给我盖上了毯子。

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妈,对不起,我本来承诺要做完整个年的饭的。。。。。。没想到却生病让您操心了。”

婆婆温柔地为我擦去眼泪:“傻孩子,能让你平平安安就是妈最开心的了。。。。。。”

婆婆的这番话让我泪水盈眶,我知道她把我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疼爱。

“妈,我会好好休息的,您和爸爸千万不要担心。”我轻声跟婆婆保证道。

“乖孩子,你就躺着别动,别的都由我和你爸来做!”婆婆笑着说。

小王也过来一脸担忧地看着我:“老婆,你生病了就赶紧休息,我来煮饭给你吃!”

我感动极了,连声答应下来。没想到我这个“儿媳妇”生起病来,公婆和老公还一个比一个照顾我,我真是太知足太感恩了。

于是,我乖乖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婆婆给我端来温热的汤水,小王把我最喜欢吃的点心拿过来让我充饥。我一边小口啜饮着汤,一边暗自想着自己真幸福。

“对了妈,正月十五不是要回娘家吗?我现在这样子,怕是不能去了。”我有些失落地说。

婆婆笑着摸我的头说:“傻 ,谁说要让你回娘家了?我看你生病成这样,当然要留你在家好生调养!”

我一听大喜,连忙说:“那我就不回去了,留在婆家陪您和爸爸过年!”

“好孩子,有你在我们就最欢喜了!”婆婆笑呵呵地说。

小王也握着我的手说:“老婆,我会照顾你的,你就安心在家休息吧!”

我感动不已,点点头说:“我会听话的,好好休息到康复为止!”

于是,我就这样留在了婆家。公公婆婆对我照顾有加,小王更是孜孜不倦地伺候我吃喝起居。我看着他们的笑脸,感觉这就是我的家。

好不容易挨到年初七,我身体已经基本康复了。一大早,我就起床准备为公婆做豆豉鲤鱼。

“梅儿,你身体还没完全好,就别忙活了。”婆婆关切地说。

“我没事了妈,让我为您和爸爸做最后一顿年夜饭吧!”我笑着说。

“那你记住,平时要多注意身体,我们最希望看你健健康康的。”婆婆慈爱地说。

“遵命,妈!”我开心地应下。

这顿年夜饭,我铭记在心。因为这代表了婆婆对我的信任和爱护,让我感到自己是这个家真正的一份子。从今以后,我会更加珍惜这里的每一天,用我的双手,回报公婆的养育之恩,与老公携手共度幸福时光。

过完年,我终于可以歇一歇了。虽然整个正月 太拼命,但看到公婆开心的笑脸,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婆婆笑盈盈地对我说:“梅儿,新年辛苦你了。你做的每一顿饭,我们都吃得心满意足。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你跟亲生女儿一样,永远有家可以回。”

我听了婆婆的话,热泪盈眶。我知道,通过这个新年,我赢得了婆婆和公公的全心信任,也找到了人生的归属。

“谢谢妈,我会永远当这个家的好儿媳,照顾好老公,孝顺您和爸爸的。这才是我此生最开心的事。”我含着泪水说。

婆婆也被我弄得红了眼圈,她笑着拍拍我的手说:“好孩子,你已经是我们最骄傲的儿媳了。去吧,回娘家里好好歇几天,然后就来陪伴我们老人家吧。”

“遵命,妈!”我开心地应下,心想等我歇几天劲儿,就会再次回来照顾公婆,履行一个儿媳应尽的责任。

临走时,小王送我到门口,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老婆,这一年辛苦你了。以后我会更加疼你照顾你,让你天天开心!”

我摸摸他的手,感动地说:“傻瓜,我们已经是互相扶持的夫妻了。我会永远支持你,陪你度过生命中每个时刻!”

小王欣喜若狂,把我拥入怀中。我知道,未来还有无尽的岁月等待我们。我由衷感谢上天赐予的这一切——慈爱的公婆,知心的老公,以及一个温馨的小家。

从今往后,我会把每一天都过成幸福快乐的日子。用我的双手,感恩生活里出现的每个人,度过简单而知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