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曾姓的来源和历史故事(曾姓的来源和历史)

曾姓的来源和历史故事(曾姓的来源和历史)

曾姓的来源:和春秋时期齐鲁交界处一个小国有关

春秋时期,在齐鲁两国的交界之地,夹着一个极为弱小的国家——鄫国。鄫国国君的祖先是夏朝的帝王姒少康。

姒少康可是个不简单的帝王,他的父亲姒相在位末年,诸侯夷羿、寒浞[zhuó]叛乱遭到胁迫而自杀,少康的母亲逃到娘家,后来生下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

姒少康长大后,以五百人起家,逐渐兴兵攻灭寒浞,夺回了王位,恢复了夏朝的统治,此后延续了千余年,史书称“少康中兴”。姒少康把鄫地(今属山东临沂兰陵县)封给了次子——曲烈。

曲烈为鄫国第一代国君,后裔历经夏、商、周三朝,立国近两千余年。

这个国家很小,因此,史书上关于鄫国的记载很少,只有一些零星记载,散见于《春秋左氏传》等史籍。

公元前640年夏六月,齐桓公去世之后,中原地区出现权力真空。宋襄公谋求中原的霸主地位,就效仿齐桓公搞诸侯联盟。

宋襄公联合邾、曹、滕、鄫等诸侯会盟期间,他先给诸侯来个下马威,令邾文公将鄫国国君抓捕起来,以用来祭神的名义杀掉。

公元前591年秋七月,邾国派兵攻打鄫国,杀掉了鄫国国君,继位的太子巫无奈之下,向鲁国示好,寻求庇护。

鲁国国君鲁宣公派兵驻扎在向邑(向城)、次室(兰陵)等地,阻止了邾国的侵犯,此后,鄫国沦为鲁国的附庸。

鲁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春天,莒国和邾国结成同盟,联合反对鄫国臣属鲁国。

鲁国为了取得霸主晋国的支持,鲁襄公和大夫孟献子专程去了一趟晋国,请求晋悼公承认鄫国臣属鲁国的合法地位。

鲁襄公解释说,鄫国没有向晋国朝贡,鲁国地域狭小,向晋国朝贡的贡赋数量有限,如果承认了鄫国臣属鲁国,那么,鲁国向晋国交纳的贡赋就会大大增加。

晋悼公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口头表示同意。

当年秋十月,莒、邾两国自东西两面夹击鄫国,鲁国派大夫臧孙纥率兵驰援鄫国,却被联军打败了。

鲁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夏天,鄫太子巫与鲁大夫叔孙豹出使晋国,晋悼公正式批准,与鲁国达成书面的秘密协议,承认鄫国臣属鲁国。

同年九月,东部诸侯在戚地(河南濮阳)会盟,鄫国在鲁国的保护下,以独立身份参加了盟会,但必须听命于鲁国。

当年冬天,鲁国正卿季文子去世,没有葬在鲁国国都以及自己的封地,而是葬在了本来就狭小的鄫国。

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秋天,莒国派兵攻入鄫国,鄫国疏于防范,结果国都被攻破,国君鄫子被杀,莒国灭掉了鄫国。

此后六年多时间,鄫国故城被争来夺取,冲突不断,后来在晋国的干涉之下,莒、邾两国将鄫国故城交给了鲁国。

鄫国灭亡后,其后世子孙为了纪念祖先,以国名“鄫”去掉“邑旁”为姓氏,这就是曾姓的主要来源之一。

广东阳春曾姓的起源

据统计,曾姓迁入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一共有七支,分布如下:

曾法明

明成化八年(1472年),曾法明从福建迁入阳春八甲石壁定居,分居三甲、山坪,外迁阳江塘肚村。流水排辈:□□法海,远通建忠,鼎上宗俭,显大荣华,永昌世德,文才光耀,宏振家声。

曾法旺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曾法旺从新会龙归村迁阳春大铛湾圳底,后定居卫国茶园北楼村,分居鲶鱼塘、大岗坪茅垌、春湾新村,外迁新兴天堂十坑仔、恩平岑垌。前五代无统一流水,第六代起流水:宏开贞尚衍,兴毓傅纪广,昭宪定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曾厚昌

明天启年间(1620~1640年),曾厚昌从阳江西岸迁入阳春岗美埠滘定居,分居岗美各地以及河口老鼠屋、梅垌,外迁高州。流水排辈第四代起:宏闵祯尚衍,旭兴傅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兆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世代朝廷任,安邦定固坚。

曾肃扬

清康熙年间(1661~1690年),曾肃扬从福建迁入阳春春城牛肚朗,分居高基沙仔、湾仔园、牛暗水。流水排辈:肃功守维顺,继承日作文,国昭启汝行,进宝万家昌。

曾天锡

清康熙年间,曾天锡从福建迁入阳春春城朗底,分居荔枝村、马水石菉、岗美埠滘、陂面大岗头新寨、合水平中胜塘。流水排辈:恩天应汝日,国谓开傅纪,广昭献繁祥,朝立作大业,永世显明扬。

曾宗富

清康熙年间,曾宗富与侄曾俊聪从罗定迁入阳春永宁铁垌岭下村定居,分居圭岗、春湾、合水、马水、陂面、河口等地。流水排辈:宗俊子廷维,业日德明邦,秀丽文才智。

曾惕如

清康熙年间,曾氏六十四代曾惕如,六十五代曾羽阅,六十六代曾启元、曾瑞元,从嘉应州迁入阳春,分别定居岗美那旦,河口龙门。流水排辈:□□羽元,宏国祯透远,周显庆繁祥,令德维垂佑,廉绍愈显扬。

注:□□为不清楚,空缺,如有知道的话,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