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中国俄罗斯联手能压制美国吗(中国俄罗斯)

中国俄罗斯联手能压制美国吗(中国俄罗斯)

普京访华日期已定,中国万事俱备,还差一股东风,得看俄罗斯自己

#时事热点头条说#

近日,中方正式公布了举办“一带一路”论坛的日期,并且为俄总统普京的来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中国需要俄罗斯作为一个战略伙伴。中国这边也有俄罗斯需要的东西。但在此之际,中俄元首会谈还差一股东风,得看俄罗斯。

俄总统普京

近日,中国外交部正式宣布,俄总统普京计划参加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本月17至18日在北京举行。预计中国领导人将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还将为来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高层活动。此外,普京和中国领导人还将在论坛上举行会谈。

此前,普京在中国国庆74周年之际向中方表示祝贺,并表示,他欣然接受中方提出的10月访华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的邀请,即将举行的两国领导人会谈,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俄中全方位的建设性关系。这次“一带一路”论坛会,作为由中国主办的大型主场外交活动,目前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必将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

9月,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外长王毅

在外界关注普京的访华行程之际,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宣布,俄外长拉夫罗夫将于16至18日访问北京,并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从这个时间点可见,拉夫罗夫的出访很可能是为普京访华“打前站”,俄方无疑是为这次访华派出了豪华的阵容。

此前在9月下旬,王毅外长也去了一趟圣彼得堡,并且会见了普京。当时普京对于外媒关切回应称,他已接受中方邀请,将于10月访华。但当时中方并没有公布具体的时间点,只是说会与合作伙伴保持密切沟通,将适时正式发布相关消息。近日由中国国新办举行,发布《共建“一带一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的记者会上,中方也没有揭露论坛的具体举办时间,以及普京等其他国家领导人是否来访。

而如今中方在会议召开的7天前,才正式发布论坛的具体举办时间,以及中俄元首将在论坛上举行会谈这个细节,可见,中方已经为普京访华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而这种准备,在俄乌冲突以及美西方欲逮捕普京的背景下,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俄方也不会临时取消,普京在8月亲自前往南非参加金砖峰会的行程。

俄罗斯的一处气田

预计此次普京来到中国,最近爆发的巴以冲突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最近两天,阿盟秘书长已经去了莫斯科,拉夫罗夫也和伊朗外长通了电话,可见俄方正在深度参与这场冲突。不过,对俄罗斯来说,自己家眼下也在打仗,显然是自己家的事更重要。

而且,普京的访华计划,早在今年3月,中方高层访问莫斯科时就基本定调、拍板,而巴以冲突骤然升级,出乎了大家的意料,要在会上讨论出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大家都没有准备。巴以冲突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更何况还有美国在中间“拉偏架”,不是各国能在短时间能解决的,最关键的还要看当事双方的态度。所以对于俄方来说,这次普京访华的议程重点,估计还是会放在与中国谈合作、以及俄乌冲突等方面上。

对俄罗斯来说,当务之急是打破西方在国际上对俄罗斯的外交、经济、政治孤立。而这次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是一个大平台,俄罗斯亟需抓住这个机遇。但不得不说,在敲定了的普京访华日期后,中国这边已经“万事俱备”,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还差“一股东风”,但这得看俄罗斯自己。

中国香港,一处一带一路峰会的标志

要知道,能源是中俄“一带一路”项目对接的重要领域。而在最近,中俄双方在电价方面谈得有点不愉快。俄罗斯电力能源公司(inter RAO)近日表示,仍在与中国协商提高电价,提高幅度为出口税,并开始实施部分供应限制。该公司还表示,他们已经成功地与蒙古国达成了提价协议,并继续朝此方向发货。

俄电公司的官方发言人帕尼娜表示,鉴于征收出口关税,该公司向其同行提出了将电力供应价格上调7%的建议。如果不更新价格,该公司将限制或停止生产,包括对中国、蒙古国、阿塞拜疆和南奥塞梯的供应。

要知道,其中的中国,在去年是俄罗斯电力出口的最大市场,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的电力达到了破纪录的47亿千瓦时。然而,自今年10月起,俄罗斯政府开始对部分商品征收灵活的出口关税,以保护国内市场。关税将与卢布汇率挂钩。电力也会被征收关税。该措施的有效期预计到2024年底。

现在的情况简而言之就是,中方拒绝了俄方涨价7%的要求,于是俄罗斯就开始限制对中国的电力供应。俄能源部长舒尔吉诺夫还表示,对华电力出口减少,对远东地区消费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言外之意就是,中国多买少买,俄罗斯都不差那一点。今年8月,俄电公司还曾宣称,如果价格被否决,可能会“完全切断”电力供应。

俄罗斯远东海参崴的中国游客

目前来看,虽然俄方的态度比较坚决,但实则中国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有分析认为,中国能源企业在与俄罗斯的能源谈判中一向“非常耐心”。在俄罗斯因制裁而失去欧洲市场之后,中国获得了管道天然气的优惠价格和更便宜的石油。俄罗斯国家电力出口垄断企业无法盈利,或者说在征收7%出口税的情况下盈利很少。因此,俄罗斯必须向最大的客户中国,和其他一些客户要求更高的税率。而中国的抵制态度,表明中国可能会转向进口液化天然气发电。

在刚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赴俄旅游的兴趣激增,其中海参崴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此外,俄罗斯还宣布创建一条途经圣彼得堡、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以及中国内蒙古、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的“大茶道”旅游线路。看得出来,这主要是今年俄罗斯向中国开放了海参崴港带来的重大利好之一。目前,中俄双方还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方面展开商议,但要中俄要想强强合作,还得俄方拿出更大的诚意。过于见利忘义,阴阳怪气,俄方就有点不够意思了。

中国“俄罗斯族”是怎么回事?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国有个“俄罗斯族”,是56个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今天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人数今天没有超过2万人。

中国画家戈沙,俄罗斯族

咱国家的这个“俄罗斯族”,长相还是和我们不太一样。

那么,俄罗斯族,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这样的: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是晚清和民国时代,移民中国的俄国人的后代。

不过,事实上很多俄罗斯族,已经是“华俄混血”,而且,混血的多数是母系为俄罗斯,也就是说:爸爸是汉族,妈妈是俄罗斯族,这种情况,比反过来的情况要多。

为什么?

其实,就是因为晚清民国时期,闯关东的中国人,是男的居多,这些男的其中一部分,娶了俄罗斯族的女人为妻。

其中,曾经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的林虎,他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在东北生活的俄罗斯人:

我国前空军副司令林虎,爸爸山东人,妈妈俄国人

俄媒:美已有技术对付中俄,但中国不与俄结盟也能让美军无法获胜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一场新的军事竞赛正在世界舞台上悄然展开,而美国海军的“超越计划”(Project Overmatch)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个计划旨在让美国海军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中保持优势地位,但它需要最高级的保密,以防止中国和俄罗斯等对手获取关键信息。为了理解这个计划的背景和影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它的起源和目标。

这个计划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所有领域的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平台的传感器和武器连接在一起,实现网络信息和精确打击火力的互通。这将使美国海军能够更好地在广阔的海洋上进行战斗,并为未来的多领域作战提供支持。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就需要将所有平台,包括舰艇、飞机、无人机和无人船,纳入一个统一的指挥和控制网络中,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递和协同作战。

这个计划的背后是对现代战争形势的认识。现代战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陆地、海洋和空中战场,而是扩展到太空、网络和电磁领域等多个领域。因此,美国海军需要确保在这些多领域中能够迅速响应和协同作战。这也是为什么美军将这个计划与美国陆军、空军、太空部队和网络空间部队互通,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和信息组网技术,来实现全军的信息网络系统和武器的集成,以便世界各地的美军部队可以实现无缝合作,达到联合多域指挥和控制的概念。

然而,要实现这一计划,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海军一直在努力将其水面舰艇和飞机上的传感器通过数据共享与整个海军舰队的所有制导武器连接起来。但随着新的武器平台的加入,如无人机和无人船,以及沿海部队的需要,这个计划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各个军舰和飞机之间的差异和协调问题也让计划的进展受到了阻碍。因此,美国海军决定推出“超越计划”,以解决这些挑战并提高整个海军的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和俄罗斯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军事能力,并采取措施来应对美国的军事优势。尤其是中国,已经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在迅速提高。中国的055型驱逐舰被认为是超越美国海军主力宙斯盾舰的先进装备之一。此外,中国还在改进其太空、网络和电磁作战能力,以适应现代战争的多领域特点。

尽管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能力在不断增强,但美国仍然具有显著的军事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在硬件方面可能无法维持,因此美国决定从“软件”方面着手,打造JADC2概念。这个概念旨在让美国军队能够更好地协同作战,将各种传感器和武器无缝连接起来,以便实现最精确的定位和打击。这不仅包括军舰和飞机,还包括无人驾驶系统,以及太空和网络作战能力。

然而,中国并没有在体系联合作战上落后。根据一些消息,中国正在开发一种称为多域精确战(MDPW)的技术,旨在从网络到太空将多领域的指挥与控制、情报、监视和侦察等领域联系起来。这将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协调各部队的火力使用,压制美国的JADC2计划。尽管中国在使用高科技武器方面可能相对缺乏经验,但它已经认识到了多领域战争的重要性,并正在采取行动来适应这一趋势。

综上所述,美国海军的“超越计划”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计划,旨在确保美国在多领域战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然而,中国和俄罗斯等对手也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军事能力,并采取措施来应对美国的军事优势。因此,未来的军事竞赛将不仅在硬件方面进行,还将涉及到软件和体系联合作战的竞争。这将对各国的军事战略和军备发展提出新的挑战,需要密切关注和研究。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王毅访俄,中方再给俄吃下一颗定心丸:中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扰

援引外交部官网发布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莫斯科会见了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会晤期间,拉夫罗夫强调,今年3月中俄两国元首举行了会晤,为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明确方向,俄罗斯方面愿意与中国一道,在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基础上,进一步筹备两国下一步的高层会晤,加强在各个领域内的交流合作。

对此,王毅表示中俄两国同为大国,并且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俄的双边合作不会针对第三方,更不会受到第三方干扰。这一表态显然是对俄罗斯的承诺,承诺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会受到美西方国家的干扰。这也是自今年2月王毅访俄,王毅在中俄关系坚如磐石和稳如泰山之后,再一次给俄罗斯吃下一颗定心丸。

王毅和拉夫罗夫

如今的国际氛围,是单边主义盛行,部分国家企图掀起阵营对抗,企图将世界重新拖进霸权对抗时代。甚至针对中俄此次两国安全磋商,部分美西方媒体就刻意将朝鲜领导人访问俄罗斯一事联合起来,给外界传达一种“中俄朝”正走向结盟,共同对抗美西方的错觉。

当然,中俄两国外长的发言,虽然说的是一些宏观问题,但中俄之间的合作绝不会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会落实到中美俄三方共同关注的国际问题上。

值得关注的是,王毅刚刚在马耳他结束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多轮会晤,这次会谈突出了中美之间“战略沟通”一词。

沙利文

随即又马不停蹄地飞往莫斯科与拉夫罗夫进行会谈,这中间必然有一些讨论到的共同话题。在王毅与沙利文的会晤中,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中美关系包括台海以及南海问题,还有就是俄乌战争以及东北亚局势。同样王毅与拉夫罗夫的会晤中,也必然会谈到俄乌战争和东北亚问题。

从会谈结果来看,美国虽然主张不希望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俄乌战争,但也不希望俄乌战争烈度进一步加剧,希望俄乌战争继续维持低烈度状态,持续给俄罗斯和欧盟放血。这意味着美国虽然在俄乌战场上的态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地转变,但也为俄乌战争走向停战提供了部分有利条件。

王毅访俄期间,提到俄乌冲突,表示中俄两国都希望政治解决战争。这说明王毅外长接连与沙利文与拉夫罗夫的会谈,三国都确定希望缓解俄乌战争之间的紧张局势。这也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俄乌停火。

俄乌冲突

除此之外,在王毅与沙利文的多轮会晤中,同样涉及到朝鲜半岛问题。而王毅和拉夫罗夫也谈到了这一问题。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俄三国是存在分歧的。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态度一直都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即朝鲜落实无核化,美国也应该兑现作出的承诺,而美国则想要利用半岛局势进一步完善美日韩三国同盟,从而为美国推进印太战略服务,所以美国一直在半岛问题上挑动南北对立情绪,甚至加剧半岛局势紧张,并借此不断强化美日韩军事同盟关系。

中俄美三国

最后,不论是在俄乌战场亦或是朝核问题上,中俄之间的立场都要更加接近,双方之间也存在更多的共识和共同利益,特别是在双方同时被美国所针对的背景下,所以中俄两国注定在全球核心议题上会越走越近,甚至携手共进,比如王毅就表示中国愿与俄罗斯共同推动建立更公平的世界秩序。

我们都知道,目前的世界秩序是由美国所主导建立的,方方面面都主要是维护美西方国家利益,而不是占据全球更多国家数量的发展中国家,所以目前的世界秩序不公平、不公正。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去年就已喊出要推动建立更公平的世界新秩序,如今中方的表态不仅是对中俄携手的支持,同时也是向美国亮明态度,甚至是“宣战”,旧的国际秩序必然走向灭亡,新的秩序必将建立,中俄作为世界大国需要展现担当和责任,从而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俄罗斯对华让步,把“后背”交给中国,普京很满意中方的回复

(本文2000多字,阅读需要4分多钟,欢迎评论和转发)

俄罗斯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已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联邦大学胜利闭幕,中俄合作是一大看点。

俄方表示明年将把出口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从297.3美元/千立方米降到271.6美元/千立方米,比供给欧洲的天然气均价少了211美元/千立方米,俄罗斯对华又一次做出让步。

同时俄罗斯还把南千岛群岛的S-300V防空武器系统调离,并准备将远东地区总价值1600多亿美元的项目交给中国,俄罗斯这是要把“后背”交给中国,中方的回复,普京也很满意。

俄罗斯的“后背”

远东地区堪称俄罗斯的“后背”,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国土横跨欧亚大陆,虽然国土主要都在亚洲,但俄罗斯人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欧洲人。

无论是沙俄时代还是苏联时代,俄罗斯人的战略重心都在欧洲,整天想的都是如何经略西方,远东地区的存在感则很低,把远东地区称之为俄罗斯的“后背”再合适不过。

当然“后背”被别人捅一刀也是致命的,实际上远东地区对俄罗斯很重要,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

一方面,俄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的战略大后方,这里虽然贫寒,却占到俄罗斯联邦领土的40%,能够为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纵深,以空间换时间。

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以平原为主,敌方机械化部队容易推进,不利俄方防守,一旦战事吃紧,俄军可凭借东部山区的有利地形节节抗击,最终建立稳固防线,以图反攻。

远东地区资源丰富,也能够作为物资供应的大后方,这里占据了俄罗斯国内70%以上的鱼类、钻石资源,50%的木材和黄金储量,30%以上的钛、铜、煤炭和淡水资源等等,已探明的石油和矿产总价值超过25万亿美元。

所以远东地区之于俄罗斯就相当于西南地区之于中国,和平年代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发展相对滞后,一旦战事打响却是全国人民的大后方。

另一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是钳制美国的最前沿。

远东地区最东端的楚科奇半岛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只隔一条100公里宽的白令海峡,俄陆军在楚科奇半岛部署有导弹,可随时攻击美国本土。

远东地区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远东地区对俄罗斯至关重要,但却一直发展不起来。

俄亚洲部分面积高达130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还要大,2022年人口只有3862万,经济总量只有28300亿元,比中国广州市的经济总量还少。

俄远东地区是俄亚洲部分的三大区域之一,更为荒凉,差不多每平方公里平均不到1个人,600万的人口总量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地级市的人口总量,5800亿的经济总量比湖北襄阳的经济总量还小。

远东地区社会发展如此萧条,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俄远东地区十分寒冷,1月平均气温零下30度,远低于莫斯科的零下10度。

二是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地势崎岖,不利于耕种。

三是俄罗斯领土扩张是从欧洲开始,逐步向东方拓展,所以工业和经济都集中在欧洲,亚洲部分长期扮演“供应方”的角色。

俄罗斯的四大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和乌拉尔工业区都在欧洲,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靠近中亚,没有一个工业区位于远东地区。

俄罗斯真心对华让步?

俄远东地区经济落后,这里的人民迫切需要发展,俗话说“穷则思变”,如果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不能同欧洲地区的俄罗斯人同步富裕,那么远东地区分裂出去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1911年到2011年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减少了大约22%,主要迁往欧洲城市,而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农民和商人却开始涌入这一地区。

普京曾告诫远东地区的俄政府官员,如果再不采取实际措施发展远东,几十年后远东的俄罗斯人口也许将只会说中国话、日本话和韩国话了。

可见普京早有提防之心,2015年便签署总统令,宣布每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东方经济论坛,以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远东地区在历史上长时间被中国管辖,俄罗斯主要提防的自然是中国,奈何自身实力不够,又没有其他国际伙伴可以合作,就只能邀请中国一起开发。

另外,深陷战争泥潭的俄罗斯更加不得不“向东看”。

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工业经济联系显著减少,俄罗斯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重新寻找经济增长点。

俄罗斯向北没有其他国家可合作,向南自西至东依次是高加索地区、中亚五国和蒙古国。

高加索地区及更靠南的叙利亚、伊拉克政局不稳、动乱不断,中亚五国和蒙古国深居内陆,经济十分落后,俄罗斯援助这些国家国家倒还行,想要获得发展机会是不可能的。

所以俄罗斯只能向东看,东亚半岛上的日本和韩国暗地里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又怎么可能和俄罗斯搞共同开发,朝鲜倒是支持俄罗斯,该国除了军事实力外,更是乏善可陈。

所以放眼全球,不管俄罗斯愿意不愿意、提防不提防,都只能邀请中国共同开发远东地区。

当然,中方也乐意参与其中,至少对我国振兴东北大有脾益,中方派出了高级别代表团出席俄东方经济论坛。

团长张国清表示,中方愿同俄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加强区域发展战略协调对接,推动中俄合作持续向前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普京对中方的回复自然是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