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想字五行属什么属性(想字五行属什么)

想字五行属什么属性(想字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个什么东西?

一说到五行,很多人都知道是“木火土金水”,想当然认为五行就是五种物质。其实这是错误的,五行不是五种名字意义上的物质,它是五种性质,是一种内涵性质的归纳。“木火土金水”只是这五种性质的一个名称。

“木曰曲直”,就是指具有生发,生长,伸张,挺直特性的都是五行属木,就像老师这种职业就有木的属性。

“水曰润下”,是指只有具有寒凉、柔顺、流动、向下等特性的是五行属水,就像运输、物流也是属水的。

“火曰炎上”,是指具有发光、发热、虚空、向上特性的是五行属火,就像文明,理论,影视都有火的属性。

“金曰从革”,是指具有变革,收敛,肃杀等特性的五行属金,像是战争,武术便有金属性。

“土曰稼穑”,是指具有化生,承载,孕育等特性的五行属土,像是杂货百货店就有土属性。

五行是五种性质,这也是为什么不用管新的事物如何层出不穷,依然也能被五行所表达的原因。还有就是任何具体的事物都不会是只有单一的五行属性,单一纯粹的五行属性只存在在概念中,不可能存在一个具体的事物是纯粹到极致的。所以一件具体的事物所包含的五行特性也是杂糅的,只是有某种属性可能占主导力量而已。

本篇只是做简单的通识讲解而已,也不做深化,也可能不是很严谨,也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听懂。

“五行”说几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源远在哪,流长何处?两个字可以说道,一曰“五行”,二曰“五行”,三曰“五行”,重要的事情可以说三遍。

源远“五行”,所谓源远,即是朴素原始之谓,即是遂古之初。今日能肉眼见到的关于五行最古老的记载,见于出土殷商的甲骨,其中提到“四方”的概念,而殷商自居中国,这里说明一下,“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时期青铜器何尊,上书“宅兹中或”四字,“中或”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古文‘或’、‘国’通)。这里的四方和殷商的中,算是目前已知的五行最原始朴素的来源之一,也就是“五方——东西南北中”,五行的源远就算从这里开始。至于更早的话,我们可以用文字的时间长短来做一个简单的类比,甲骨文也就是殷商时期的文字,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它不是文字的起点,而是文字的成熟,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一套文字系统,和今天的简体字一样,完全可以满足当时人们的用语书写规范。数字化的话,今天的常用文字一千多字,殷商时期目前时读的甲骨文字数也在一千出头,未被识读的都是当时非常专门的地名,族名等,因年代久远,文献不足证故不能识读,剩下的都是当时的常用字。而一套文字系统从开始到成熟一般而言要两千年时间,比如甲骨文到小篆用了两千年年,从小篆到今天的简体字也有两千年年。那么简单来说,甲骨文的开始要从殷商往前倒两千年,殷商五方观念也算是一个成熟的说法,那么这个成熟前要多久,是不是可以说,上下五千年,悠悠五行说。

流长“五行”,系统的五行说,出现于东周,准确的说,是在春秋晚到战国中,在这个时间段上,关于五行的说法蔚为大观,代表性的流派就是邹衍的阴阳家,发展出来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金木水火土”。

这里主要想说一下的是,“五行”在邹衍的那个时期,可能说邹衍“五行”说的影响力比较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从当时和现在所能获得的文先来看,“五行”在当时不独唯阴阳家所接受和传承,《荀子》就说子思、孟子“往造旧说,谓之五行”。在新近出土的郭店楚简中有一篇被命名为《五行》的章节,就构建了仁、义、礼、智、圣的道德体系。换句话说,不是阴阳家成就了五行说,而是五行说不成了阴阳家,五行在当时应该和巫医蓍龟以及传世经典一样是通学,为当时各家各派及士人所共知。诸如道家说“五色,五音”,杂家《吕氏春秋·孟春纪》及它的直接继承《礼记·月令》。其他各家各派,或多或少也有继承和传播。

通过对“五行”更多深层次的认知,作为我们可以逐渐了解到古人对于“五行”的看法和认知,虽不知其人如何,然论其世,可以言者多矣。五行不单单是术上的枝繁叶茂,演进到今天的算卦摆摊,求田问舍,风水奇门,死生丧葬等等等等,应该更是道上的求索,是启迪人,发现人的思维观念,比如邹子,太史公书记载时人称“谈天衍”,何谓谈天,就是在当时记述的禹贡“九州”的基础上,空前的想出了一套“大九州”的说法,九州只是大九州说下的赤县神州,于州之外谈大州,于海之在谈四海,于天之外更谈天。于今天说,邹子言过其实,于当时来说,邹子之才岂止天纵。多一种思考维度,对于一些人来说,大概就是改天换地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