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马云说怎么可以赚钱(马云教你钱怎么生钱)

马云说怎么可以赚钱(马云教你钱怎么生钱)

用钱生钱的方式

用钱生钱的方式有哪些?其实有很多,但是我将它们分为三类:

用钱生钱的方法是很多的。你既可以用钱去通过创业赚到钱,也能够存银行或者买国债等赚钱,还可以投资房产赚钱,也可以投资股市赚钱。

1

创业赚钱

现在好多人是喜欢创业的,自己有钱或者共同出资开创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业,这个是很多人的梦想。

这样的创业风险是比较大的,但是如果能够创业成功,回报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马云通过在1999年创建阿里巴巴,历经20年的奋斗,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首富梦想。

还有创立拼多多的黄铮,80后,历经4年多创业,拼多多已经在美国上市了,虽然拼多多仍然亏损,但是黄铮的个人身价已经达到了1350亿元。

因此,如果你有能力的话,那么通过创业进行赚钱是能够赚到更多的钱的。

2

存银行或者买国债

存银行或者买国债也能够赚到钱。虽然买国债和存银行是比较安全的钱生钱的办法,但是银行利息和国债利息是比较低的。

现在银行利息还是比较低的,一般国有大型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最高也就是4.125%,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稍微高一些,年利率能够达到5.4%。

因此,存银行或者买国债也是钱生钱的一个办法,但是这样的利率比较低,一般是不能跑赢通货膨胀的,只能是稍微保值一点而已。

3

投资房产

投资房产也是钱生钱的一个办法。房产是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良好资产,是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因此,房产投资是一个钱生前的较好的办法。

现在来说,投资房产仍然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途径,现在的房产市场虽然处于调整期,但是未来房产价格还是会缓慢上涨的。

投资房产,能够让你安居乐业,而且能够让你节省房租费用,还能够让你保值增值。

因此,投资房产是一个较好的钱生钱的办法。

4

投资股市

投资股市也是钱生钱的一个办法。投资股市也是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现在来说,如果你坚持价值投资,坚持长期持有,那么投资股市风险可能也是比较小的,而且可能收益率也比较稳健。

现在来说,股市中有很多高分红绩优股比较具备投资价值,股票业绩良好,每年都能够增长,而且每年分红,甚至有些股票价格还低于净资产。

如果你长期投资高分红绩优股10年以上,可能风险较小,而且平均每年收益率可能也会在10%左右。

5

结论

综上所述,钱生钱的办法是很多的。你可以自己拿钱创业,也可以存银行买国债,还可以投资房产,也可以投资股市。

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

【声明:这是个人看完的笔记不做任何传播只为自己回看方便】

第一章,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从今天起!你必须要重新认识钱:

这是一本讲财富观的书,名字叫做,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作者是托尼罗宾斯,是美国的畅销书作家,也是商业战略家,他研究了世界上50位顶级富豪和投资大师,托尼罗宾斯把他们一生的财富观,归集成了7个步骤。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让我们不再只是财富的搬运工,而成为财富的拥有者,跳过序言,直接进入主题。

钱这个词太有诱惑力了,每个人可能千差万别,有不同的喜好和生活,但我们唯一的一点就是都爱钱。但又都耻于谈钱,因为谈钱就太俗,太招摇。越有钱的人反而越低调,每每大家爱晒的各种东西,各种炫富的人,未必是真富,正所谓越炫耀什么,就越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感。毫无疑问,钱这个东西太重要了,你越是缺少他,他就越重要,有钱人把它当成工具,当成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当成追求梦想的一个辅助品,但如果没钱的穷人,钱对你来说就是全部,你所有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都将围绕钱而展开,什么友情,亲情,爱情,在钱面前都显得极为奢侈,所以越是穷人,就越是需要钱,为此我们可以放弃自己的健康,时间,家庭,自我价值,甚至是尊严。

但钱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幻觉,原来他只是一块金属,后来是一张纸币,而现在他只是电脑里那一串冰冷的数字,所以钱就是一种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钱,就感受不到这一点。而现实中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你用钱,要么钱用你,也就是说要么你是钱的主人,要么你就是钱的奴隶,大部分人而言,最后都沦为了钱的奴隶。赚钱就是一场比赛,是一场游戏,有人真的在下场比赛,而有些人则一生充当着观众,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该如何下一场参与者比赛,并且赢得比赛。让我们从一个投资理财的门外汉,变成具有正确财富观的投资者。

我们赚更多的钱,那肯定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己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再为房子,车子,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发愁,或者也不用每天早九晚五。想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工作,而不是为了钱而工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体验?那此时也许是你人生真正的开始。而现在你只能叫活着,还远达不到生活的高度。

有人说,你这是白日梦,是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在美国四个人里就有三个正在为钱而发愁,但他们中间只有40%做过开支和投资计划,而美国人也是很穷很穷的,三个人里有一个存款连一千美元都没有。持有股票金融资产的人也不多。而即使你能赚到很多钱,但如果不会书里的一些原则,最后你会发现,我们只是财富的搬运工,就比如拳王泰森,他赚了很多钱,但很快就破产了。

有人要质疑了,这说的就是投资吗,谁都会,关键是不投资还好,一投资赔的钱就更多了。而在美国大部分人都不是主动投资,他们是因为养老金都在401K里,拿不出来了,所以才被动投资。但这样做就够了吗?养老不能靠政府,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结论都是一样的。我们也不是有意要骗你的钱,只是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中国还在加速老龄化,养老金就是当前的年轻人养老年人的游戏,现在年轻人多,老年人少,养老金尚且不足,等过三十年后,八零后退休的时候,你会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还多,那么你想想养老金够用才怪。所以时代变了,一切就都变了,以后养老金不足这是肯定的。而且以后年轻人的工作有一大部分会被机器所替代,他们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所以养儿防老,养老金防老这两条路,基本堵死了。

所以人生最最痛苦的事,就是人还活着钱却没了。三十年的工作,负担三十年的退休生活,这基本不太可能。所以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学会投资的问题?因为你已经别无选择了

那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投资呢?如何投资才能不赔钱呢?这事除了自己,别人真的帮不上忙。

1,是因为现在专家太多,每个人都有想法,想让你看到和听到的,那一定会让你看到,至于他是真是假就看你自己了。

2,即使你选到了靠谱的专家,你也未必能坚信他的观点,也许大盘正在高歌猛进,他却让你离场,你就一脚把他踢开了,也许市场正在狂跌不止,但他却让你入场抄底,此时你一定也想,这人是不是有病,算了不听他的了。

3,财力不一样,收入方式不一样,你用别人的方法投资,也不一定合适。比如巴菲特有足够的现金流,每个季度就有上百亿现金,所以它能不断地买买买,而你行吗?肯定不行。所以,记住了,投资这条路上,除了自己,没人帮得了你。人性这个东西是贪婪和恐惧的,时代在变,人性始终不变。

是什么阻碍一个人能走上财务自由之路呢?其实就是自我设限,认为这个事太复杂,这个事我不行。而一个人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比如你请律师打官司,请医生看病,一定是想获得他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东西。作者说,各行各业都有专用术语,这些术语让人很头痛,似乎一下就听不懂了,之所以这么干,是为了保护行业利益,不想让外人搞明白。这样你才会认为这是一个高大尚的行业。但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

第二章,什么是终身收入?为何要创造终身收入?

作者他也是苦出身,从小就要应对上门讨债的人,后来他还跟投资大师保罗都铎琼斯在一起工作,这是一个华尔街操盘手,在八七年股灾和2008年金融危机中,他都赚到了很多钱。但他也看到了太多的人,赔的血本无归,所以写了这本书。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而他这本书的内容,都是来自于顶级的投资大师,比如桥水基金的瑞达利欧,也就是原则的作者,达利欧甚至在自己的书里,都没有讲过投资组合。但却让本书的作者把方法给套走了。按照达利欧的做法,在过去30年,只有4年是亏钱的,这其中最多亏不到4%,最小亏0.03%,也就几乎不赔不赚,其他二十六年全是正收益,而且每年的年化收益接近10%,达利欧的桥水基金,投资的门槛是资产五十亿,而且最低投资金额是一亿美元,但这个极其昂贵的方法却简单易行。但作者说,你最好还是按照7步方法一步一步来跳跃学习,这可能会让你顾此失彼。

第二章,简单七个步骤实现财务自由。有一句名言,预测是终极力量,失败者事后才有反应,而领导者事前就知道,能够做出预测。就如达利欧所说,前面通往财务自由的路是一片森林,充满了能杀死你的东西,你需要相应的信息才能穿越黑暗森林,避免伤害。而这些信息,就是来自于成功者的经验和教训。爱读书的人,往往是走桥过河,而不爱读书的人,只能下水摸石头。虽然上桥的时候很累,但会让你的风险大大降低,等你下桥的时候,会把上桥时候的艰辛一次性补偿给你。而下水摸石头的,始终处于危险之中。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创造终身收入,再也不用为了赚钱而被迫工作。这个跟股市里赚大钱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终生收入就是你再也不用为了钱去工作,当你拥有终身收入,月底就不会为还债发愁,而是笔现金流入。这些钱足够你能够体面的生活下去。

作者提出的终身收入,有这样几个好处,

1,是100%的本金安全保护,不会亏掉本金。

2,是你投资账户的收益与股票市场的涨幅直接挂钩,当股票上涨的时候你能分享收益,但当股票下跌,你不会遭遇损失。

3,是你可以把投资账户余额转化成保障收入,这些收入你一辈子也花不完。

倒时候你可以不上班,但可以继续工作,而工作的基础将不是领取薪水,而是纯粹的爱好和情怀。比如巴菲特已经88岁了,他还在工作,这肯定不是因为赚钱。甚至不客气的说,当你的资产超过五千万的时候,其实钱对你来说,就只是数字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在具体的投资方法之前,要先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复利,平常我们讲的复利是有误区的,比如有人说我每年增长一倍,那二十年以后,你就赚了一百万倍,这是神仙也达不到的效果,但即使你有如此神迹,现实恐怕也会将你打回原形,因为你得交税,在美国你每年要缴纳33%的所得税。在现在现实中,你一年根本赚不到翻倍,事实上二十年之中,你能有10%-15%的收益率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本书中,还会告诉我们如何去避税,事实上,美国的富人也避税,任何富人都要避税。只是合法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为什么他不做成基金,而是做成控股公司,说白了就是避免分红,避免交税。这样他才能保持更高的增长速度。

作者采访了华尔街经典著作,漫步华尔街的作者,马尔基尔教授,他问,大多数投资者刚开始常犯下的错误是什么,马尔基尔教授说,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充分利用复利,复利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说有一对孪生兄弟,威廉和詹姆斯,他们都是65岁,威廉投资比较早,在二十岁就开立了自己的退休金账户,接下来二十年里,每年投资四千美金,到他四十岁的时候,就不再继续投入了,而是把钱放在免税的投资领域,以获得每年10%的税后收益。

而詹姆斯则四十才开始储蓄养老金,此时威廉已经停止储蓄了,詹姆斯也每年都投资四千美元,每年也是10%的免税收益。但他一直投资持续到65岁,投了25年。算一下,威廉一共投入八万,而弟弟詹姆斯起步晚,他投入了十万,收益基本相同,最后的结果是,投入更少钱,开始比较早的威廉,要比投入比较晚,投入更多钱的詹姆斯,多赚了六倍。但二人在退休的时候,其实收入都已经超过两百万美元。

还有一个例子,写进了美国教科书,富兰克林1790年去世的时候,留给了波士顿和费城各一千美元,他的馈赠附带了一些条件,具体而言就是这些钱只许用来投资,而且一百年不许动。一百年后,可以每个城市从账户中取出五十万美元,用于城市建设,然后账户里剩下的钱,还是一百年不许动,继续投资,最终富兰克林去世后的二百年里,美国股市平均复合回报是8%,每个城市都得到了捐赠资金接近650万美元,大家想一想,一千美元,二百年后变成了650万美元,这还是在中间取过一次的情况下发生的。

与之相对应的有一个悲剧,那就是流行天王迈克杰克逊,他当年唱片销量超过7.5亿张,光跟唱片公司签约,就拿到了十亿美元,迈克杰克逊的钱看起来永远花不完了,但是2007年他就已经濒临破产,他甚至无法偿还梦幻庄园2500万美元的贷款,两年后迈克去世,据报道,他最后负债了三亿美元。你能想象一个那么大的赚钱机器,最后会欠债吗?普通人的脑海里肯定是想象不到。

听起来似乎很荒谬,但其实很多人都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工作,赚钱,花钱或者胡乱投资,然后再到工作,直到工作停止的那一刻,你自己这台取款机也就熄火了,然后现金流消失,生活质量大幅下降。那么现在要打破这个死循环,你就必须要用你现有的收入,制作出一台,除自己本身之外的赚钱机器。一年365天,他永远为你创造收入。

有人会问投资哪有那么简单,我得先有钱才能存钱吧。其实不用降低你的生活质量,也可以节省很多的钱。我们生活中有大量的钱是被浪费了,钱花了不但没有创造幸福感,甚至还很糟心。作者的方法是,你必须先按照固定比例去存下一部份钱,千万不要先消费,如果消费剩下再去存钱,那你千万不要这么做,这会让你经常因为意外情况而终止储蓄,会中断你的复利。漫步华尔街的作者马尔基尔教授也说,储蓄的最好方法是,让你一开始就见不到钱。只有这样你才会主动去调整你的开支。

作者举例,一个快递小哥约翰逊,1924年他加盟了ups,一年能赚到一万四千美金,他就运用了神奇公式,拿出20%的作为储蓄,每次领到钱,先把这20%存上。然后用这笔钱去购买UPS的股票。他就按照20%的这个收入比例,这么一路买下来,升值加薪了就多买点,奖金被扣罚了就少买点,总之就是收入的20%。到他九十岁的时候,他拥有UPS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了七千万美元。这是一笔不可思议的财富。

另外一个例子,约翰邓普顿爵士,他的方法是拿一半的收入去投资,而且在别人都非常悲观的时候,找便宜的股票去买。他的思路就是永远与市场背道而驰,他有句名言,除非他卖出的压力变大,否则不会有什么情况会让股价下跌。也就是说股价暴跌都是人卖出来的。那么人为什么要卖呢,一定是发生了预期上的崩溃,大家慌不择路,就跟地震一样,所有人都不顾一切往外跑,连钱包现金,钻石首饰都顾不上了。此时才是你收廉价筹码的最好时机。

在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打响,所有人都觉得世界末日要来了,而邓普顿却在这时候花一万美元,在美国股市上买了一百只股价最低的股票。大家觉得垃圾的不行,很快就要破产倒闭的那种。邓普顿不着急,他知道夜晚不会永久,白天一定会来临,金融世界的冬天,就像春夏秋冬的冬天一样,只是一个季节,早晚会过去。他一直挺到六年后,到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经济因为二战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因为外部需求爆发,而高速增长,约翰邓普顿一下大赚了几十倍。

所以,普通人和大师们的最大区别就是,普通人信邪,而大师不信邪,普通人总觉得世界末日即将到来,而大师们却觉得,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仅此而已。

约翰邓普顿的成功,其实就是一句话,不被恐惧吓到你就赢了。但这句话说的简单,做起来却着实艰难。比如中美贸易战,很多人就又喊出了大熊市赶紧跑路的话。也许短期他们是对的,但长期来看却没什么用,那种预测股市要跌一半的人,真等到那个点位,他也不敢买入,到时候他会显得更悲观,觉得股市还会再跌一半,所以最后就是他经常看对市场,但却一毛钱也赚不到。

第三章,你真的会存钱吗?就此要当一个守财奴,牺牲生活质量吗?

当年快递小哥,他是拿出每月收入的20%储蓄投资,而邓普顿是50%,那么我们自己呢,我们可以量力而为,可以对自己宽松一点,但要切记,一旦计划开始就不要中间停止,哪怕停止一个月也不可以。所以到底拿出来多少去储蓄和投资,赶紧思考一下。开始储蓄之后你就开始成为了一名投资者,而不再只是消费者,这对于你获得终身收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就此要当一个守财奴,牺牲生活质量吗?有人可能不理解,如果人生失去生活,当个守财奴有什么意思?其实不是的,有时候你减小一些奢侈消费,就可以攒下很多的钱。比如同样是吃北京烤鸭,有的地方398一只,有的只需要一百多,口味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我们更多的时候其实都是在为面子消费,而这让我们消耗了太多的血汗钱。有的时候,你只需要每周节省四十美元,也就二百多块钱人民币,那么四十年下来,你就能有将近六十万美元的财富。所以,只需要稍微降低一下你的消费,先把那些可买可不买的舍弃掉,或者适当降低消费档次,你其实就已经可以攒下很多钱了。

如果你决定开始存钱了,一定要用外部力量协助你,而不要完全手工操作,这样会给你留下太多借口的空间,比如你可以用网银APP做个自动定投,就在每月发工资的第二天,自动扣款去买基金。这样你还没看到钱,钱就被存下来了。适当的储蓄,是你创造财务自由的基础,如果你做不到储蓄,那么本书你可以不用看了,因为看了对你也没用。

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事实上我们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根本不做,每个人都知道,不抽烟不喝酒早睡早起对身体好,但我们基本都不干,知道储蓄才是未来保障的关键,但放下书本,他就会上网去购物,花掉一大笔钱。作者举个例子,说如果你给猴子们一个苹果,猴子们会很开心,但如果你换一种方式,给他们两个苹果,过一会再拿走一个,他们还是得到了一个苹果,但猴子们却相当的气愤,所以让你减少开支,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做到的计划。

那么该怎么办呢!作者建议从很小的一部分开始,比如你收入的5%或者3%,这些钱你可能完全察觉不到,先把储蓄做起来再说,以后你升职加薪了,就提高一下储蓄的比例,比如你现在一个月就赚三千块钱,那么就先拿一百块钱出来储蓄,以后赚到五千了,你把多出来的两千,拿出一半,也就是说此时你可以储蓄1100元了,已经占到了收入的22%。这样就不会有损失厌恶心里了。那么如果涨到一万呢,你可以再拿出两千去储蓄,这样你就超过30%了,基本就达到储蓄的目的了。而你的生活质量也会同样提高。

如果有自己的公司,或者自由职业者,那么就自己想办法吧,尽量找一个稳定的数额来做好储蓄,你一定有办法,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有时候税率一下就涨10%,你必须得交,每次你都会有办法解决。所以储蓄这个事,办法是有的,就看你想不想做。

有些人输了钱而跳楼,有些人虽然没什么钱,但他却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所以钱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尽相同,每个人看待钱的眼光也不一样。但归咎起来,是因为人有六大需求。

第一,是确定性和舒适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趋利避害,中国人更是追求善始善终,最狠的一句话叫做没有好下场。所以你有钱就增加了你的确定性,让你至少晚年不会显得那么凄凉,也能够增加抵御突如其来风险的能力。拥有钱就拥有了安全感。

第二,不确定性和变化,所有人都喜欢惊喜,不喜欢惊吓,我们在追求确定的东西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意外的一些惊喜,为生活增加活力。

第三,重要性,德国首富阿道夫默克尔因为赔了几十亿,失去了首富位置,最后选择了自杀,他其实就是在追求自己的重要性,中国人讲话叫做自我实现。这也是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境界,否则你无法解释特别厉害的孙悟空,为什么还要跟唐僧苦上苦的去取经。

第四,爱和联系,爱对于生命就像氧气,当我们失去爱的时候,会非常痛苦。比如失恋,或者亲人去世,我们都会哭的昏天黑地。

前面这几种需求我们叫做人格需求,只要你努努力,都能获得。而后面两个基本在精神层面了。

第五,成长,你如果要停止成长,你基本就死了,不管你有多少钱,多少朋友,多少人爱你,你也很难再获得满足感。一天不如一天,是一种很崩溃的状态,所以很多人都退而不休,不是因为他们精力旺盛,而是要继续追求成长和价值实现。否则自己感觉像个废人。

第六,奉献,也就是你能为别人做什么,这个很重要。如果你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那么也就成为垃圾。这不会让你得到尊重。

那么钱有多重要,这六个需求,钱能满足什么呢?显然前三个是没问题的,钱会给你带来确定性,也会给你带来惊喜,有了钱,你就可以去创业,去旅游,去做各种可以为你带来惊喜的事情,钱显然也能让你变得很重要。不过钱买不来爱,但可以买来狗,也会让很多人因为钱与你产生联系,包容你的缺点。钱能带来成长吗?你把他捐给教育事业,或者投资给企业,就能够带来人或者企业的成长,这也就形成了对社会的奉献,事实上你的钱越多,对社会的奉献也就越大。

如果你贫穷就会被限制想象力,比如小时候一写作文做好事,就是去搀着老奶奶过马路。所以结论就是,钱可以满足人的六大需求。除了钱以外,还有一种方式能够让你获得更多,那就是充满感激。作者去采访约翰邓普顿爵士,他问财富的秘密是什么,邓普顿说,那就是充满感激,当你满怀感激的时候,你就没有恐惧,没有愤怒。

你对什么充满感激,你就把钱投到哪里去,往往能够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比如那个快递小哥,他对UPS充满感激,最后让他坐拥七千万美元的财富,而邓普顿,则对美国股市,日本股市,甚至韩国股市都心存感激,在别人看衰的时候,他敢于奉献,最后成为人生赢家。

李嘉诚对香港充满感情,让他在别人舍弃香港的时候,他却逆向投资,在九七年回归之前,别人撤资,他却深入大陆。胡雪岩在当一个跑堂的时候就敢把钱借给王有龄,后来又顶着大雷,把钱借给了湘军老兵,当时他可能也没想到什么回报,最后却让他意外收获。我们应该要做个佛系的投资者,要对市场感恩,感谢市场为我们带来的一切,而不是去天天想着从市场中捞到多少钱。你越是跟市场抢夺,越是会损失惨重。越想赚钱,越想占便宜,你就放大了人性贪婪与恐惧。而相反,佛系一点,相信吃亏是福,往往能够做到人弃我取。

下一章节,九种投资营销的谎言,这些东西会让你误入歧途,利用你的贪婪和恐惧,让你损失惨重。作者很鄙视主动管理型基金,他说这种基金就是一个赔钱了你承担全部损失,而赚钱了他来分你管理费的游戏。可不要小看这个管理费,他做过统计,管理费最后会占到主动管理基金利润的60%,也就是说假设你以后赚到的钱,60%都被管理人分走了。

有人疑问了,真有这么多吗?可以算下,假设你六十年前,投资一万美元,鉴于主动基金普遍跑不赢指数,那么只给他7%的年化收益,最后你获得57万美元的财富,但是如果这中间,无论在哪个国家,你基本要每年付出2.5%的管理费和其他费用,还是投资六十年,你的一万美元只能增长到14万美元,你75%的钱都没有了。你一共花了43万管理费,却连市场平均收益都没跑赢,这钱花的冤不冤?

这个在美国是合理的,美国是有效市场,主动基金的业绩很差,75%的主动基金都跑不赢指数,而在中国市场并没有那么有效,现在主动基金还有韭菜可以割,但未来的趋势,也一定会像美国一样。成为指数投资的天下。虽然还是有基金能够打败指数,但是你能找到这些基金的概率太小了,甚至比你挑选好的股票还要困难。作者比较不看好主动管理基金,认为他们通过管理费,拿走了你大部分收益,而且这其中绝大部分,根本跑不赢指数收益。他甚至说,公募基金就如同赌场,他会让你很着迷。

专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的最大区别,其实就在于他们懂得市场运行的规则,比如2008年美国股市暴跌37%,在调查显示,44%的美国投资者发誓再也不会投入一分钱,58%的人说他们已经对股市彻底失望了。这时候只有内行人还在留在股市里,他们知道对于股市来说,只有波动的风险,而长期一定是向上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投资呢?最终我们还是会走向指数投资,有耶鲁大学的首席投资官就说,你看看扣除费用和税收后的净收益,就知道,在较长的期限内,你根本不可能战胜指数基金。事实上我们知道的最牛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他其实只干了8年,所以他成功了,如果继续干下去,他的收益恐怕也要大幅缩水。如果你去购买指数基金,你就不需要再去选择股票,也不需要在为股票的品质而担心,或者说你已经拥有了市场上最好的股票的组合。

第四章,想战胜市场!本身就是个错误:

目前美国市场有将近八千只基金,而股票只有不到五千家,所以挑选一只好基金,要远比挑选股票还难。如果你挑选了一只指数基金,你就很有可能在较长时间,战胜96%的基金经理。那么多长时间算长呢?其实也没多长,在十年下来,你投资指数的优势就会十分明显。这里作者的样本率可能有问题,因为他只研究了1984年到1998年,在十五年的时间里,两百个基金经理的表现,这其中有八个人战胜了标普五百,所以他就得到了96%跑不赢市场这个数据,这有点武断,但并不影响结论。大家只要记住,长期看主动基金是跑不赢指数的就OK了。

作者说,主动基金最大的问题就是基金经理也是人,他们总想高卖低买,追逐热点,维护基金业绩。结果最后就出现了问题,你能努力做到尽量不犯错,但不可能保证十五年都不犯错,而一旦你犯错了,没有抓到涨幅,或者高位追高了,那么你的业绩就会大幅度的受损。而指数基金,则让你的钱始终留在市场里。不做估值差,只赚增长的钱。

资本市场有三块钱可赚,第一经济增长,业绩增长的钱,这块大概有4-5%。第二块是通胀货币超发的钱,也大概是4-5%,这是长期下来市场必须给你的,其中经济增长的钱,国家GDP增速越高,这块钱也就越多,所以投资到一个高速增长的国家,你本身就有一个不低于10%的年化增长率。而第三块钱就是估值涨跌的钱,这块钱可能是正负10-15%,换句话说你做好了,能给你每年10%的业绩增加15%,搞不好你就会亏损。但长期看,这块是一个0和游戏,甚至是负和游戏,你从别人兜里赚钱,并不容易,即使格雷厄姆大师,他也仅仅跑赢了市场2%而已。

漫步华尔街的核心理念就是,择时是一个输家策略。换句话说,你择时越多,亏损的概率也就越大。这个就跟赌场一样,玩一把你可能赢,玩十把也可能赢,玩一万把,你绝没有可能赢。猜对一次行情非常有可能,猜对十把行情,也可以,但长年累月猜对行情,那绝无可能。

有人问,那么看到那么多热门基金,都显示他们跑赢了指数,而且是大幅度的跑赢指数,这又是几个意思呢?其实并不是我们选到的基金跑赢了指数,而只是最近短期内跑赢指数的基金,被他们选出来了。就像你在赌场,每时每刻每一把都有人赚了大钱,他就拿出这些赚钱的进行宣传。但其实有无数人也正在赔的血本无归。

有位诺奖经济学家,尤金法玛说,现在还有人相信市场是无效的吗?一定有,比如朝鲜人,古巴人和主动基金的基金经理。这意思就是说,主动基金们跟朝鲜和古巴一样观念落后。在百年华尔街上,现在也还有几个人能够保持持续打败市场,但他们基本已经停止公开募集,或者将投资者的门槛提高到一亿美金,就比如桥水的达利欧。

JP摩根的首席执行官厄道斯表示,如果非要找到一个基金经理打败市场的可能,那么也许在新兴市场这种可能性还存在,包括中国,越南,泰国这些市场中信息还不对称,资金规模还有一定的优势。

经常有人问投资大师们,我现在该怎么办,我该投点什么,被称为指数基金教父的约翰博格可以明确告诉你,什么也不要做,老老实实的待在市场里。不要想着战胜市场,你先想着成为市场就好。这样你至少站在了胜利者的一边。让自己不断扩张不断成长,享受复利。

有人提问,说晨星基金评级,那些5星基金也不能买吗?在新兴市场,主动管理基金是有效的,但在美国,即使5星基金也不能信了。基金公司的策略就跟荐股的骗子差不多,他们会打造很多基金,然后分别建仓,看哪个基金做的比较好,就投入资源把它包装出来,如果做的不好的,亏惨了的,就尽量让他们安乐死。过几年没准就清盘了,或者干脆利益输送,用来给明星基金打掩护。

所以一家基金公司底下的多只产品,有的特别好有的特别烂,有的越来越好,有的越来越烂,说白了就是角色定位造成的差异,烂基金就是注定奔着安乐死去的,然后他们会再发出新基金。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这局玩坏了,我就不去修补了,准备单开一局,而单开一局的时候,那些明星基金经理,就成了最好的营销招牌,所以小白尽量不要买新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也不行。

七步创造终身收入,第一步就是让你开始储蓄,第二步就是要让你了解市场,知道市场的内在运行逻辑。让我们像内行一样的去思考,只有你的思维转变了,才能彻底摆脱当韭菜的命运。

福布斯杂志曾经做过一篇文章,持有公募基金的真正成本,最后结果让人瞠目结舌,答案是,持有公募基金的平均年化成本是3.17%,你付出这么多代价,但却换来不能跑赢市场平均收益的结果,这就是无知的代价。假设三个人,都投资一百万美元,三十年年化收益都是8%,a的费率是1%,b的费率是2%,c的费率是3%,结果最后,a拥有761万的市值,b拥有574万的市值,c只拥有432万,换句话说a比c的收益足足高了76%,这就是2%的费率差,长达三十年复利之后相差的结果。这还是在你的基金经理,能够追平市场平均收益的情况下。

戴维斯文森,是耶鲁大学的捐赠基金的投资主管,他把基金从十亿美元做到了239亿美元,业内说他是机构投资界的巴菲特,而他有个评价,说现在的金融机构就像费用工厂,制造了很多的费用出来,而这些费用正在将美国的投资者千刀万剐。

作者说了一个基金行业经常用的一个营销手段,他出了一道题,如果市场像过山车一样,第一年先涨50%,次年再跌50%,第三年在涨50%,然后又跌50%,最后收益是多少呢?这里面有个统计陷阱,如果你只看表面数据统计,叫做平均收益率是0%,相当于没有亏钱,但如果你相信就大错特错了,当你把真金白银投入进去的时候,你会发现真实的收益率是亏损了43%,你以为是盈亏平衡,结果却是巨亏。而基金们就是通过这个东西,骗了无数多的投资者,作者把他叫做,给猪涂上口红。

但更大的谎言还并不止于此,公募基金会大肆宣传自己的投资收益率,这种收益率一般都是时间加权出来的,比如一只基金从净值1,涨到了1.2,那么你能赚到20%吗?显然不会,除非你从最低点就进去,但现实中大家都是从中间买入的,所以真正赚到这个收益的人很少。而我们用定投的方法,也肯定赚不到这个20%,我们不断的投入,最后能有10%就不错了。所以各大基金销售网站,给你标红的收益率千万别信,这都是故意引诱你上钩的诱饵,你根本拿不到这个收益。

作者还做了个统计,说49%的基金经理,没有持有一份自己管理的基金,剩下51%的基金经理,虽然持有一部分,但只占自己财富的九牛一毛,所以他们似乎从没打算跟投资者共乘一条船,有人说这叫大厨不吃自己做的菜,其实完全不是,就是他们了解内幕,知道自己根本就为客户赚不到什么钱,他们的盈利模式根本就是管理费。

第五章,其实你一辈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

一个华尔街证券经纪人去小岛度假,他发现海边都停着各种各样奢华的游艇,然后他去打听,这个是股票经纪人的,这个是基金经理的,这个是银行家的,于是他问道,客户的游艇在哪里?是啊,这些都是帮助客户理财投资的人,他们都发财了,那么客户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股票经纪人,银行经理,基金经理也许根本就不是你的朋友。所以现在个人的私募管理越来越盛行,大家已经不大相信公募基金了,更相信真正的朋友。现在找投资顾问,一定要找那种跟各大金融机构没有利益关系的,否则他们根本不是投资顾问,说白了就是基金推销员而已。他们会把返佣最高的理财产品,基金产品卖给你,至于你能不能赚钱,他就不管了,反正他能赚到钱。

像巴菲特为什么受人尊敬和信赖,是因为他早期成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合伙公司,就是说咱们这个公司,比如巴菲特加上甲乙丙丁四个人,巴菲特出一半,剩下四个人分摊剩下的50%,巴菲特自己的巨大利益也在这里,所以就会安全的多,如果要亏损,巴菲特资金损失的钱,要比管理费多的多。这种利益关系绑定的模式,现在在富豪阶层里面,越来越受到追捧。其实现在客户想要的是营养师,而不需要一个卖肉的屠夫。

现如今高频交易大行其道,为什么要做高频交易,主要就是要让风险最小,收益最大。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最多损失掉5%,但收益却没有上限,你信不信呢?如果在过去,你一定认为这就是一个死骗子,但现在通过越来越快速的高频交易真的可以做到了。

在美国市场有一种工具叫做市场联动大额存单,这可能是最令人激动的投资工具,他的设计就是如果股市跌,你会得到本金,但如果股市上涨,你能够分享一部份收益。这个产品是不是很神奇?如果有人跟你说,以十年为时间限制,赔了算我的,我保证你的本金,赚了的钱咱两一人一半,你干不干呢?估计很多人都会干。其实没什么好神奇的,就是利用了大家损失厌恶的心里。因为股市长期一定是上涨的。

这种工具现在在我们民间的财富管理行业,也已经开始存在,但不能写入合同,因为保本是违反规定的。但其实风险很小,或者说相当于有人替你承担了波动的风险,而你只享受无风险收益。一旦你知道的产品保本,甚至有的可以保你最高银行储蓄利率,那你的心态将完全不同,你会觉得大不了就当存了个十年定期。所以通常买了这种结构化产品之后,你连股市都懒得看了,而这种佛系的心态,往往能让你获得很高的收益。十年翻1-2倍都是很有可能的。

但我们的证监会,其实扼杀了很多老百姓可以参与的投资理财的好工具。因为这个市场不光有好人,还有更多的骗子,这个工具在好人手上,确实能给大家创造财富,让市场运行更加平稳。但如果要是骗子去利用,十年以后他早就跑路了,你还真是欲哭无泪。甚至如果玩大了,万一赶上金融危机,好人也容易玩坏,说好的保本可能最后也就保不了本,比如雷曼这么大一个公司,也被结构化产品搞破产了。

此外还有什么结构化票据,或者固定指数年金,其原理也是类似的,说白了就是跟你赌股市的长期增长。你付出一部分收益,获取无风险的保障。而对方却替你承担了波动的风险,但却可以分享你长期的收益。这属于两全其美。你们都会很高兴。但可惜,国内没有!即使有!也不合规。所以你们只能私下约定,但不受法律保护。

在如何去做之前,作者先来打预防针,强调了执行力,大部分人明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但就是不干,还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我减不了肥,因为我天生骨架比较大。我存不下更多钱,因为我有孩子要养。我看不下去书,是因为工作忙应酬多。反正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然后说服自己,之后就再也没有改变了。但这种人往往还很贪心,不想付出努力,更不想付出行动,还想赚更多的钱,于是就会按照自己的偏见,走上邪路,比如听到某个消息,然后就做梦想大赚一笔,结果却让他损失惨重。但他并不会吸取教训,因为不想付出努力,邪路就是你唯一能看到通往成功之路,尽管这只是个假象。

在穷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嫉贤妒能,他们都很想获得钱,但一但你有了钱之后,他们会用一种鄙视的姿态看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有几个臭钱吗?然后这些人会不断用话来恶心你。作者也遇到过这种事,一度让他觉得,是不是赚钱错了,但后来他想明白了,该赚的钱还得赚,至于之前的那些朋友,能在一起继续处的就继续玩耍,玩不到一块去的,就更新换代吧。成年人应该利益第一,小孩子对错第一。有些已经成为消耗你的人,所以应该尽量远离,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要让世俗的眼光左右你的成长。所以不要害怕致富,不要恐惧赚钱。要对钱充满饥渴。

作者的培训班经常会问到一个问题,你的梦想价码是多少?什么意思,就是你觉得你要拥有多少钱,然后就可以生活的无忧无虑,进入100%的满意状态了。有人一张口就是十亿美元,喊出十亿的时候他,他可能连一百万都没有,他就是想象着自己如果变得很有钱,就能够实现一切愿望,别人也会更加尊敬他,他也会活的比较开心。但其实,要达到这些他所描绘的目标,未必真的需要这么多钱,事实上,每个人所脱口而出的,没有经过想象的那个数字,都会大的惊人,要远比他们真实所需要的钱大的多的多。

作者问这个想赚十个亿的朋友,你描绘一下你赚了十个亿之后的生活,他说我要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私人飞机,内饰像劳斯莱斯一样奢华。我住在纽约,可以经常飞洛杉矶,夏威夷,巴马哈。就算他每月都飞,一年也就飞十二次。这架飞机需要6500万美元,二手的也得破五千万,还不算各种养护成本和人员开支,而如果他租一架同样的飞机,大概一个小时只需要2500美元,一年飞一百小时,大概也就是25万美元。就算他飞二百小时,或者租一个更豪华的,一年五十万美元也就够了。仅仅是他购置成本的1%,甚至还不如养护成本高,换句话说他用租用的方式拥有私人飞机,他可以飞上一百年。

那么他还有什么梦想,他说要有一个私人小岛。恰巧作者就在斐济有一个私人岛屿,但他一年顶多去4-6周,在巴哈马买一座岛屿需要十万美元很便宜,但想把它打造成度假胜地,你得花费三千至四千万美元。而如果你选择去租一个五星级私人岛屿,大概一周也就35万美元,而且是有五十个人的团队伺候你。所以你每年来一次,十年也就花350万美元,也是你购买并打造成本的十分之一。就这样,作者给这个想赚十亿的小伙子,一项一项的分析,发现他根本不需要十亿,甚至不需要五亿。

而每个人梦想的那个数字,都是严重虚高的,你的一生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钱,有人一张口就说,我得有十亿美元才会感到幸福,但实际上私人飞机,岛屿,这些都可以用租赁的形式解决,不但少花很多钱,还可以得到更好的体验。最后作者给他一项一项分析,发现他根本不需要十亿,也不需要五亿,甚至不是一亿和五千万,他要想达到他梦想中的生活,只需要一千万美元就够了。要知道他的梦想可是大到令人吃惊,出门就做顶级私人飞机的那种,那么一千万美元,真的可以做到吗?

我们要先建立对数字的敏感,比如一百万和十亿,如果换算成秒,我们就很形象了,一百万秒前是多久,十亿秒前又是多久,赶紧算算。答案是,一百万秒只相当于十二天以前,而十亿秒,却是在32年以前。所以这两个数字相差巨大。所以一百万美元,甚至一千万美元,努努力的话还是能够赚到的,而如果想赚到十亿美元,你就得要成为全球1%的企业家才行。

第六章,一个人必须要做的五大财富规划!

一个人要提前为自己做好规划,逃避是没有用的,五大财务梦想体系包括,财务安全,财务活力,财务独立,财务自由。这五大梦想好像一回事,但其实并非如此。

第一个梦想,财务安全,这意味着什么?作者说了五点,房贷还清了吗,你未来的水电费物业费,电话费都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吗,有足够的钱吃饭吗?交通费呢!还有基本的保险费,这构成了你的财务安全,其中有一笔钱你拿不出来,你的生活就会陷入混乱。

作者举例,他一个朋友,48岁单身的女人,很想知道自己要花多少钱,他以为可能需要三百万美元,但他仔细计算了一下,住房差不多每年要花一万七千美元,交通8700美元,饮食大概只有六千多美元,公用事业开支水电手机上网费,大概3500美元就够了,服装,医疗,娱乐教育,加在一起八千美元,礼物,个人护理,喝酒抽烟,以及买书阅读,大概2600美元一年,然后汇总一下,大概只有三万五千美元一年。

那么怎么才能够不用工作一年产生3.5万美元的收入呢?这时候就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安全平均回报,虽然我们认为股市的整体回报能达到年化8-15%,但是这是长期结果,在某些特定的年份,并不能保证你持续盈利。所以为了保证你有持续的钱可以拿,我们必须从股市中取出钱的速度,小于这个8-15%的年化回报,而世界普遍认为,这个安全的回报数字在6%。也就是说你把钱放在股市里,不做波段,然后每年取回6%,这样足以保证在长期时间范围内,我们的股票账户不会枯竭。

每年3.5万,对应的是6%的收益,那么大概有六十万他就能够达到财务安全了,也就是说他为自己存下六十万,然后扔进股市买指数,根本不用管指数涨跌,遇到金融危机也不怕,每年定期取出市值的6%,或者每月取出0.5%,就足以支付他的所有开支。按照安全平均收益率提取资金,长期看你的股票账户,就是一棵摇钱树。当然这是你去投资指数的前提下,如果不小心48元买了中石油,那么神仙也救不了你。

这五项最基本开支,大约会占到一个人总体开支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你有六十万美元,就基本上能够达到财务安全的水平。这个消息让作者这个朋友,感到十分兴奋,那么我们算算国内有多少呢?一个家庭一个月一万元支出,已经足以保证很好的生活了,那么一年十二万,除以6%,你只需要为自己存够二百万,你就建立了基本的财务安全。

当然作者也说,为了能够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安全,你最好再有一笔钱放在手边,足以应对六个月的突发状况,比如突然生病等等,这笔应急的钱会让你规避掉,突如其来的支出,所造成的经济危机。

第二个梦想叫做财务活力,当你保障了安全之后,就该想着去寻找财务自由了,这笔钱包括,衣服,休闲娱乐,奢侈消费,朋友聚会,健身等等,这笔钱就因人而异了,比如你买几辆豪车,买几块名表,再买几个名包,一个月上千万都不够,但一般的消费,其实月支出几千也就足够了。所以财务活力,通常情况下,只是财务安全的两倍以内,如果两百万能让你财务安全,那么四百万就应该可以让你拥有财务活力。

第三个梦想叫做财务独立,这就意味着从此钱变成了你的奴隶,钱开始为你工作,你再也不用为钱工作了。这时候你可以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有度假,有酒会,还有头等舱。只要不买飞机游艇,不买岛屿过富裕生活的日子,几乎没问题。那么你可以再算算到底需要多少钱。

美国有一对企业家夫妇,他们的财务安全水平是13.7万美元,而财务独立是35万美元。如果简单推算,财务安全水平的三倍,就能达到财务独立。那么中国普通人一个月1万元消费就已经过的很好了,财务独立就应该能过上三万元一个月的生活了。这笔钱已经够你租个豪华公寓,或者小别墅,请个保姆了。那么一年36万,用6%的收益来计算,大概你只需要六百万的资金,就可以过上富裕阶层的生活。这对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很多家庭来说,只不过是一套房子的事。

第四个梦想,叫做财务自由,这意味着你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换房子,买游艇,甚至去做慈善,在这个阶段都将成为可能。作者算了笔账,在美国一年能有五十万美元的财产性收入,基本就可以叫做财富自由,那么保守估计他需要有八百至一千万美元,才能过上这种日子。由于这种人基本就全球化生活了,所以在中国这可能也差不多,你至少需要五千万人民币才可以。

第五大梦想,叫做绝对的财务自由,这时候你的眼里只有私人飞机和收藏品了。然后也已经成为了一个风险投资人,你要不断的用钱去支持其他企业发展。那么你必须要有上亿的财富才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做梦,穷尽一生也无法实现。

有人问,说这些考虑通胀了吗?今天的一万元,跟三十年之后一万元可不一样,这其实就是多虑了,因为你的所有储蓄都在股市里,你怕什么通货膨胀呢?通胀一般都会伴随牛市,也就是说你的财富增长将远超通胀。

现在,你已经走完了三大步,第一步是开始储蓄,第二步不再被谎言欺骗,知道了投资市场的内在规则。第三步就是有了财务自由的目标。此时你已经知道了,实现财务自由,并不需要太多的钱,就可以做到。或者说至少比你原来想象的要少的多,接下来我们就要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你制定的计划一定要符合你的需求,不要去跟别人攀比,你本身就不喜欢旅游,所以要私人飞机,私人游艇都没用,给个岛我都懒得去,这一大笔钱就省了,还有的富人只吃素喝白水,甚至连他家的保姆都吃的比他好,所以每个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没必要非得跟别人比钱多,怎么能让自己舒服怎么来。你明明是白菜豆腐的肚子,偏偏去学人家吃龙虾鲍鱼,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

永远别忘了,财富的目的是好好生活,让自己过得更幸福,更健康,小时候比的是谁学习好,工作了比谁赚钱多,迟早有一天,轨道会再次切换,大家的终极竞争点还是会回到健康这个话题上来,你有十个亿,坐在轮椅上,肯定没有那个只有两百万,而每天跳广场舞的人幸福。

我们先明白这些之后,就可以制定自己的,带有个性的投资计划了,这个很重要,如果还没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建议您可以放下书本,找一张白纸写下来。让自己的思路变清晰之后,咱们就可以去制定我们的具体计划了。你可以先努力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我在几年之内要赚到什么收入,我要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储蓄。

比如我现在月薪三千,拿3%用于储蓄,而两年之内我要月薪五千,拿1300进行储蓄,五年之内我要赚到一万,储蓄比例将提高到3300元,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十年之内我要月入两万,储蓄比例维持这个标准,也就是储蓄下6600元。这样你可以算一下,你不知不觉就有几十万存款了。然后这笔钱,你可以用一个保守的数据6%,来计算他能为你带来多少年收入,比如你有五十万的时候,那么他一年会为你带来三万的收入,平均到每个月就是2500元。相当于你已经养了一只能下2500元蛋的鹅了。你看着自己的账户,看看多久可以过上财务安全,多久出现财务活力,多久能达到财务自由。

第七章,理财不是很难!但最怕的就是晚!

作者有个客户,他已经33岁了,但他连大学贷款都没有还完,他每年收入7.5万美元,而且还有增长,于是作者给他定了一个计划,让他强制拿出5%去偿还贷款,而在每次加薪后用增加那部分的3%去强制储蓄。最后是什么结果呢!七年之后他摆脱了所有债务,随后他把储蓄比例提高到了5%,按照计划,这哥们再过二十年就能实现财务安全了。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他已经53岁了。再过七年,也就是六十岁的他能实现财务独立,然后别着急,更美妙的事情在后面,再过五年,等到他65岁退休的时候,他的储蓄再加上社会保险,基本能让他实现心目中的财务自由。这让33岁,还深陷债务泥潭的他完全不可想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所有人都不相信自己会财务自由,是因为他们对钱没有太多的概念,总想着要几千万上亿,才能财务自由。但其实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拥有者的思维,也是富人思维,赚钱归赚钱,慈善归慈善,巴菲特和盖茨他们可以捐赠很多钱,但绝不会把微软的产品免费让你用。又或者说,我们可以去献血,但前提是必须要有造血能力,这才会让我们活得踏实,如果每天都在失血,我恐怕就会睡不着觉了。

理财最怕的是晚,那个48岁的女人,他需要年收入3.5万美元,才能达到财务安全,也就是说他得先为自己储蓄六十万才行,如果每年只储蓄10%,按照他现在的收入大概需要24年,这就有点晚了,因为65岁之后,他就会丧失收入能力,所以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十七年,那么该怎么办呢?作者帮他找到了另一笔漏算的钱,那就是他的社保,美国规定,62岁以后就可以部分领取社保养老金,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更多的储蓄,这让他的财富进程,加快了十年,原来72岁才能实现财务安全,现在只需要62岁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他就能够赶在退休之前,完成自己的安全保障了。

现在读到这里,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储蓄,该怎么过滤谎言,也大概知道自己要达成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大概需要多少钱,按照这个数字,应该有了比较清晰的储蓄计划。那么我们现在还有几招,可以加速你的财务梦想计划。

第一招,储蓄越多,投资越多,这个道理我们都很清楚,你要想加快你的致富梦想,就要尽可能多的多储蓄一些,那么从哪能搞到钱呢?作者先给我们说了一个秘密,就像中国的老百姓一样,美国人也热衷于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你知道你如果靠贷款买房,是什么结果吗?你支付的利息,会占到你总房价的80%,是的!用30年贷款,就是天价利息了。这就是银行为什么爱放住房贷的秘密了,开发商卖套房,就赚一套房的钱,而银行做一笔贷款,他就赚到了4套房的钱。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你买一套房之后,差不多一半的税后工资就都没有了。

当然作者并不是说不让你买房子,只是说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做贷款,他说你可以这个月还掉房屋贷款之后,顺便把下月的房贷本金部分,也一起还了。这笔钱早晚都要还,所以你只需要这个月咬咬牙,下个月就会一切恢复正常了。这个方法告诉你,一定要在还房贷的时候,尽量多的偿还本金部分,而事实上银行会让你先还利息的部分,绝大多数人率先还款额的八九成,都是用于支付利息了。

再来强调一下作者的方法,正常还贷,然后提前一个月还掉下个月的本金,你只是多花了一点点钱,但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作者算了算,一直坚持这种提前一个月归还房贷的策略,你大概只用十五年,就能还完三十年的贷款。这一下你就相当于多出了半套房子的钱。在国内也是适用的,如果大家有闲钱,就尽量的多偿还本金部分。这样能大大节省你的利息,你一定要跟银行的人说,越早还本金越好。把本金还掉了,后面的利息就控制住了

当然并不只是房贷,还有汽车,但其实买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消耗品,不但买的时候相当昂贵,养护保险费也是相当不低。所以买一辆豪车,除了装面子之外,没有太多的作用,如果你要想变得财务自由,可以先压缩这块的开支,你没必要去买奔驰的S,可以先买个C也是一样开的,这就让你剩下了一百万的资金。所以你不买,觉得赚钱没意思,买完了吧,也觉得就那么回事,开在路上一样得堵着。所以这钱就属于花的没有边际效用。花没花,差别不大,也就是图个心里安慰,周边的人都开这种车,自己也得有而已。所以这钱说白了就是花在了面子上,花在了别人眼里,自己得到的好处并不多。

如果你还是在积累财富阶段,建议先不要在这上面投入太多,够用好用就行,有人建议,最好买车的钱,别超过半年或者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就好比说你和你媳妇月薪都是一万,一年交完税,是不到二十万,那么就买个十至二十万的车就够了。

奢侈品购物,现在买衣服很便宜,根本花不了什么钱,当然你要买大品牌可就贵了,所以这就看你怎么想了,至少我觉得男人穿的整洁就好,没必要追求牌子,而对女人这个道理是说不通的。所以开心就好。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不用降低生活质量,只需要适当降低消费的档次,降低面子消费和比较消费,你就能省出很多前来,这样就可以把你储蓄的比例大幅度的提高。你买个便宜车,和用特殊方式还房贷,这让你能节省30%以上的钱。这些钱会加速你的财务自由,等你财务自由了,其实就可以小奢侈一下了。用现金流去购买这些奢侈品的时候,你会感觉轻松无压力,跟原来那种滴血的感觉完全不同。

讲省钱计划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尽快的实现财务自由,你多储蓄一点,就能够更早的开始投资,更早的享受复利。更早的去享受财务自由的生活。你现在有六个步骤可以做。

第一,头脑风暴,把你每月的账单都列出来,然后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省下一点钱,第二步,在你所有的花费中,标出占比最大的部分。然后看看能不能降低这样的高消费频率。

第三步,从0到十来的快乐程度来衡量这些消费所给你带来的快乐,看看哪些钱花了,但并没有带来足够多的快乐。

第四步,想一想,财务自由之后你会有什么感觉,让这种幻想给你带来动力,催眠自己。

第五步,你要做个决定了,重新在看一遍你列出的表格,再将上面的费用重新计算一遍。

第六步,测算一下,这下你能每年省下多少钱,你可以提前多少年,达成你的梦想。这其实就是销售上经常用到的,分解目标的方法。把一个远期的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用不断的分解,变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然后从开始改变做起。

如果光省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去做第二个选择,那就是更多的赚钱。甚至我们坚信,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你能够节省的钱是很有限的,但能赚到的钱,却是无限的。

第八章,多赚钱并不难!你需要找个高人帮你开窍!

作者小时候,看到一个广告,考过一个考试,你就能成为卡车司机,年收入2.4万美元,这相当于他父亲收入的两倍,于是他老妈就不断的忽悠他去当这个卡车司机,但他觉得,虽然现在,这笔钱看起来不少,但是能改变他的一生吗?也许当他干不动了,也仍然只是个一年赚两万美元的卡车司机。

所以他觉得这个职业的天花板太近了,后来有一个做房地产生意的富豪,他经常要雇佣一些人,买房,装修,出售出租,这反而到让他觉得是个机会,于是他利用周末的时间,先去帮人家搬家具,他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得到那两个工钱,而是希望有机会能够跟这个富翁说说话,果然机会来了,他问这个人,听说您以前也很穷,到底是怎么发生转变的呢?

这个富豪说,是因为一次讲座,也是一个富豪讲他自己这一生经验教训的总结,当时我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差不多35美元。而作者那个时候一周只能赚到40美元。所以他相当吃惊,也很怀疑,自己要白干一周,只为了听一个人叨叨3个小时,是否真的值得吗?

这个房地产富豪说,当时他的感觉跟作者一样,也做过反复的思想斗争,觉得这一切是否值得。但最后还是咬了咬牙,没想到这成了他人生回报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他人生路上的转折点。

那么这节课上讲了什么呢?其实就是这么几点:

1,经济上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要明白自己如何在市场上变得更有价值。

2,是要拥有更多,你就必须成就更多。

3,是不要期望事情很容易,要期望你自己变得更好。

4,要改变事物,要先改变自己。

5,要把事情做的更好,你要先把自己变得更好。

我们得到了更多的财富,并不是来自于任何人的施舍,而是我们为市场带来了价值,我们并不是靠时间得到报酬,我们是靠价值。这句话很关键,有志不在年高,成就你的是经历和知识,而绝对不是岁数。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每月最低工资标准,北京上海是两千元以上,而海南是1400,除以21天,再除以8小时,你会发现,最低工资差不多就是每小时8-11块钱,而有些人却可以年薪百万,每个小时就能赚五百元的收入,那么这些公司傻吗,为什么给这些人这么多钱?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些人,每年能为公司创造上千万的价值,所以你要想多赚钱,就要想办法创造价值。而不是企图找到一个傻老板,白白施舍给你。即使偶然成功了,老板也会变聪明的。当他发现你混日子的时候,你还是会被扫地出门的。

这个房地产富豪,就是听到了这句话之后,突然打开了他的心灵之窗,他好像突然间觉醒了,之前就想着怎么赚钱,而在这之后,他开始想着怎么能够创造价值,怎么能为更多的人提供便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能解决多少人的问题,就是你的市场价值所在。比如马化腾解决了十亿人的沟通问题,马云解决了十亿人的购物问题,那么他们当然就是首富,甚至你根本没必要去设计商业模式,客户已经挥舞着钞票追着你满街跑了。他们会替你想,你看在这我投放一下,在那我也可以花钱买个位置。

所以知道了这些,你还会去学那个,培训几小时就能上岗的工作吗?那种工作,只能让你领到社会最低工资,因为他除了简单的体力劳动,几乎没有价值贡献,或者说你能解决的问题,随便换一个人过来同样可以解决。替代性强,你的收入不可能提高。

而且低收入群体是最危险的,2008年美国有230万人失业,失业率达到10%,这只是平均数,在局部地区失业率高达25%,但是对于年收入达到10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他们只会降薪不会失业,这部分人的失业率即使在2008年也不到1%,所以没人能保证你的未来除了你自己,这是人与人竞争的社会,如果你不能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那么你终将被别人踩在脚下。

有人说经济不好,收入下滑,公司要裁员,他很可能被解雇。重要的不是经济,重要的是你自己。在2023年我们照样有很多企业收入不降反升,利润大比例提高。在互联网行业里升值加薪,也早已经成为常态。

作者举例,一个在韩国的老师,叫做金基勋,他用自己讲课的方式,成功的把自己打造成了网红,他的课程放到网上迅速被传播,他在2013年年收入超过了400万美元,一举改变了人们观念中老师赚不了大钱的印象。

其实在中国也一样,这几年我们的网红老师越来越多,先是讲历史的袁腾飞,之后又是讲经济的薛兆丰,这些人都是收入不菲。他们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让枯燥的教学生动起来,把应试教育,变成大众传播,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转变,就成为了他们独特的竞争优势。

有的人说,那我没什么技能,或者没有这么多本事该怎么办呢?你可以想象你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这些不方便,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通常你需要的别人也需要。作者举例,有一个玩冲浪的爱好者,他总想把自己的炫酷技术留下影像,但是别人拍只能第二视角,第一视角怎么拍呢,他只能给自己的脑袋上绑上一个摄像头,经过多次打磨之后,这就是GoPro,运动摄像机。据说他凭借这个发明,已经身价十亿美元。所以你的不方便,其实就是创业点,你先想想怎么解决自己的不方便,这就是你为社会提供价值的开始。

作者说到如何赚更多的钱,这并不是告诉你有什么好生意,而是告诉你思路,你应该去追求对别人的价值。你对别人对社会的价值越大,你赚的钱也就越多。如果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就从身边的不方便入手吧!你自己的不方便,可能也是别人的不方便。你把自己的不方便解决了,也许就是一个创业的点子。

第九章,该如何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向着财富自由冲刺。三个方法!两个水桶!保证你的投资安全:

我们如何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这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每个人都想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同时承担更低的风险,这个有可能吗?当然有可能,只要你正确的了解风险和收益。

每个伟大的投资大师,都是在追求那种,风险是1,收益却是5的生意。比如有个人,他发现硬币的制造成本是6分钱,但面值却只有5分钱,所以他大量的囤积5分钱硬币,他说未来国家会调整货币发行,让硬币的铸造成本下降,那样这批高价发行的5分钱硬币就会因为稀缺而更值钱。所以他的风险其实只有5分钱,但向上的收益却没有封顶,很可能最后能卖到一块到两块钱,那样他就赚了几十倍。

这其实跟集邮的道理是一样的,发行量小的邮票,更有收藏价值。因为风险可控,基本就是面值,而收益却很大,在市场上很轻易就能翻倍,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集邮爱好者。

作者说,如果说投资房地产有三个秘诀,地段,地段还是地段,那么做资本市场投资也有三个秘诀,分散、分散还是分散,很多人还不了解资产配置的巨大威力。他会让你的收益最大化,而尽可能的降低风险。

如果你只投资无风险的货币基金,你的资产收益将是4%,那么你需要差不多18年才能够让你的资产翻倍,而如果你投资债券,将收益率提高到6%,这时候你差不多12年翻倍,只提高两个点,可以让你少用六年的时间,如果你能够获得10%的收益率,那么只用七年就够了,这也差不多就是市场平均收益率。如果你能够分辨估值的高低点,会运用定投的策略,那么就能到15%的收益率,你只需要五年就能将资产翻倍。

其实我们所有的困惑都来自于每天价格的波动,有时候你把目光放的长远一点,就会十分清晰了,比如作者他就投资了一个养老社区,他觉得未来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对这个行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然后他把钱投进去,得到了每年6-8%的分红,换句话说,他要拿回本金怎么也得是十年以后的事了,但他却觉得很好。因为实业投资没有价格市场,所以没有那么闹心。

其实全国最好的生意都在股市上,只是人一进入股市就凌乱了,一天都不愿意等,总想着今天投进去,明天涨停,接着未来一个月都涨停,那样才好呢,但股票的背后其实就是生意,一个月之内,生意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股价却可以变化很大,所以我们都变得非常的短视。

我们也可换个思路投资,你就把自己想成是股权投资人,你投进去的是生意,是生意,是生意,重要的事说三遍,告诉自己,这个生意需要有5年的积累期,才能开花结果。5年之后,你回来再看看结果。其实通常都不会差,只要买的不是很离谱,至少能保证你收回本金。

总结一下,你已经知道了储蓄,你也变成了内行,知道该怎么去做才能财务自由,更知道了自己这一辈子大概需要多少钱,那么下一步,也就是第四步,我们该说说资产配置的问题了。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掌门人,戴维斯文森就说,有三种工具可以帮你降低风险,增加你财务成功的潜力,第一是挑选股票,第二是选择时机,第三就是资产配置。在这三个工具中,最重要的就是资产配置,他占据压倒性优势,因为选股和择时的不确定性非常大,绝大部分人做不好,还会赔掉很多钱,所以必须要在资产配置上进行安全保障。或者说你投资的关键,其实就在于资产的配置,这是唯一确定性的因素。像在券商和基金,大类资产配置的经济学家们,动辄年收入都几百万,他们是最值钱的一类人,而像桥水的达利欧,他的秘密武器也是资产配置。

现代投资组合之父马科维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就是分散投资是唯一免费的午餐,长期来看,会降低你的风险,提高你的潜在收益。而现在中国人,基本上把家里90%的财富都压在了房地产上,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一旦楼市出现问题,绝大多数家庭会由富返贫,出现财务危机。

有人说我的房子买的早不怕,但还记得损失偏好吗?大家亏钱的时候,心里会很难受。猴子拿到两个苹果,然后再拿走一个,他明明得到了一个苹果,但仍然会很生气。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最后都会成为那只绝望的猴子。他们有过成为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从此财务自由的机会,但很可惜,最后都会成为泡影。

作者说,你要把自己的账户看成几个水桶,第一个是安全水桶,他会跑得非常的慢,像乌龟一样,但却底盘很低,出其的稳定。比如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就应该放在这个水桶里面。鼓励我们多持有货币市场基金,他的收益率最高,流动性最好。只要是大型基金公司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都可以信赖,他们都是安全的。基本T+2到账,有的基金还给你一个每天最多1万块钱的快速提现额度,保证你的日常使用。远比存在活期要划算的多。

债券:也就是我们说的固收类产品,他就是你把钱借给别人,然后约定日子还本付息,你要买债券之前,应该把借钱的人搞清楚,他拿什么还钱,还不上钱怎么办?

你可以借助评级机构,建议小白用户只买AAA级的债券,或者干脆就买纯债类的基金,债券跟市场利率的关系,当市场利率提升,新债券的利率更高,假设去年的债券1%,新发的债券2%,你是投资人会怎么办,我肯定会卖掉1%的,去买2%的,否则人家一年的收益就顶上你两年的,但此时别人也不傻,你想用原价卖是根本卖不掉的,你必须也把老债变成2%,跟市场利率持平才行,也就意味着你要在债券面值上打对折,才能卖的掉,这就是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相反,利率下降,新债没人要,都追老债,老债价格反而上升,会出现债券牛市。当然如果这些你搞不懂,最好还是去买纯债类基金,或者债券指数类基金。

大额存单:他的利率也会比银行利息稍微高一些,也非常的安全,目前,也就是2018年中期的大额存单一百万起存的那种,3年、5年期的大概在4.2%左右,通常都会比基准利率上浮50%,此外还有一些结构化理财产品,安全度也还可以,会保证你一个基础收益,然后用少部分钱去投资高风险资产,博取一个更高的收益,你看到的银行定期理财,比如36天,92天,182天,365天的,基本就属于这一类,由于结构化了,所以收益也更高,大概最高的一年期产品会在4.5%左右。

现在总结,现金,货币基金,债券,大额存单,这些资产适合放在你的安全水桶里,有人说不怕通胀吗,其实通胀之外还有通缩,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其实就是通缩,你手里的现金类资产,会买到更多的东西,比如2008年,在美国房价跌去了40%,股票跌去了60%。所以来说,现金,就是一个你能够抄底的期权,不要总看到他受到通胀贬值的一面,还要看到他能够抄底的另一面。普通投资者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懂的控制仓位,也不懂的持有现金的意义,总在一把梭,结果就是把自己逼入绝境。

第十章,告诉你一个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的投资绝招:

我们应该有两个水桶,也就是两个账户来储备你的钱,以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第一个是安全水桶,你可以放进现金,货币基金,债券还有大额存单,这些都是安全的资产,现在最大的争议是房子,能不能放到第一个安全水桶里呢?从美国100年的时间来看,房地产的回报相当低,房子的价值变化是最小的。那么房地产能不能放在第一个水桶里呢?我们都觉得房价会一直涨,出租房子也能获得稳定的收益,似乎看起来很安全,真的这样吗?这时候要分开考虑,

比如作者在美国楼市大崩盘之后,他接收了很多的抵押的房子,并以10%的利率出借资金,他觉得这时候房地产很安全,第一是因为刚刚暴跌过,第二是因为抵押率只有一半,暴跌后二百万的房子抵押在手里,他才出借了一百万资金,还能收10%的利息,他觉得这没什么风险。

但如果正常时间,或者房地产整体高估的时候,比如2007年,他可不敢把房地产放入第一个水桶。那时候如果抵押率也是50%,那么2008年,很可能就会有一批房子断贷,然后砸在手里。另外,提高抵押率也是有风险的,比如当时有人说,二百万的房子,抵押给你,贷出150万,然后每年给你12%的利息,作者当时还是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刚刚暴跌过,所以他接受了这项投资,但是他不会再把这个资产放到安全水桶里,换句话说,这种抵押率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可能会出现的损失。

另外一个资产是你的养老金,也是一项安全的资产,这些钱也是你用于基础生活保障的,然后就是人寿保险,这也是你的基础储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动他。

上面这些东西有点多,其实大家都说投资品有限,其实不是这样,可投资的东西很多,只是知识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上面这些资产,可以保证你的财务安全,也会提供你每年大约4%的安全无风险收益率。对于安全的水桶来说,时间是你最大的朋友,你一旦开始积累安全资产。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活的久一点。这样你就能赚到更多的钱。这个复利虽然不大,但在时间的威力辅助下,越到后面膨胀的越快。

第二个水桶,也就是风险和成长的水桶,这个水桶才能让你的资产保值增值,那么这里面到底该装什么呢?

第一,就是股权,就是你持有的股票的份额,包括股票,基金,指数ETF等等,你如果持有了指数,就相当于同时持有了几百只市场上最好的股票的组合,但是大部分人,投资股票都在追求低买高卖,价格低了买入,价格高了抛售,这其实只是交易而不是投资,你试图选择时机,频繁交易,这其实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

第二个资产是高收益债,也叫作垃圾债,这些债基本都是bbb评级以下的债券,如果见到C评级了,那就已经垃圾的不行了。比如万达商业的债券评级,就被调整到了垃圾级,收益率基本都到了10%,这种东西建议投资者千万别碰,违约的风险大增。甚至现在有种说法,AA以下的都已经垃圾债了。在经济热的时候,都没问题,在经济冷的时候,我们都会格外的小心。所以要求可投资债券的信用评级会越来越高。

第三,房地产,这里指的是投资,不是买房自己住,他要买下来,然后租出去,来获得收入,当然也可以去买房地产信托基金,这胜过你自己去买房子,但估计中国人肯定不这么想,大家宁可去自己买,也不会去搞什么基金。这种投资,你有两种赢的方式,一种是,资金持续流入你的钱包,还有一种就是未来以更高的价格变现,当然两种兼有是最稳妥的投资时机,也是回报最高的,而如果买房出租已经不能赚到钱了,那么房地产就进入了博傻阶段,你能指望的也就只剩下了高位套现一条出路。

第四,商品期货,包括黄金,原油,煤炭,钢铁等等。甚至有人炒农产品的苹果期货也赚了不少钱。这其中要再强调一下,黄金投资只是一种资产配置方式,而并非真的投资,因为他不产生收入,所以你能做的只有价差。

第五,外汇,这里指的是做外汇交易,这就是纯粹的投机,比如2016年你看涨美元,2017年你看跌美元,就能够赚到很多钱了。不过作者也提醒大家,外汇杠杆太大,如果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最好远离。

第六,收藏艺术品,比如买幅字画,这个最好跟你的爱好结合起来,需要深入的知识,如果只是为了投资就小心点吧,一来你可能买到假货,二来这个市场流动性太差,你要用钱的时候,十有八九卖不出高价。

第七,结构化票据,金融衍生品,大多数也是跟股市相关的,都是跟你赌市场的收益。这种东西很复杂,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了。如果是搞不懂,至少你还可以选择不投。

现在你已经有了两个水桶,也大概知道了哪些资产该放在哪个水桶里。我们关心的是,到底该怎么配置这个资产,配置的比例又是多少,我们先来看看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斯文森的配置,他美国的股票配置比重是20%,国际股票是20%,新兴市场股票10%,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配了20%,也就是说这70%的资产,他全都配在了风险和成长的水桶里,而美国的长期国债他配置了15%,通胀保值国债他也配置了15%。

我们看到他的投资组合中,股票配置了50%的比例,而且是按照市场划分,这其实就是在防范美国衰落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大师都认同这个观点,其实美国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化业务,所以你买了美国的公司,也就是在国际化布局了,这里要特别说下,他的安全水桶,他配置长期国债,这个大家都理解,配置通胀保值国债什么意思呢?这种国债通胀越猛,他涨的就越多,所以等于跟国债进行对冲,国债是害怕利率提高的,但通胀保值国债是希望利率提高的,所以同样比例的配置,就是他既防止通胀,又防止通缩。他要的就是现金安全。

戴维斯文森解释他的资产配置,他说长期看,股市是最好的资产,远远高于固定收益的投资收益率,所以短期看他的组合显得有些激进,但长期来看,其实才是最稳健的。他需要通过股票来保证他的稳定盈利。

作者专门找金融工程的团队,回测了这个组合的表现,发现这个组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表现非常稳健,年化收益达到了7.86%,在两千年互联网泡沫中,他的表现特别出色,只下跌了4.5%,而在2008年的大崩盘里,他也只下跌了30%,所以你把它配置好,然后就静静的放在那,不买不卖,不做波段,长期看他就是一个年化8-10%的收益。

那么这个投资组合适合我们吗,绝大多数朋友怎么来配置这个组合呢?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股7债3,或者股债平衡。因为现在国内还没有房地产信托基金,所以你可以用高等级信用债来代替。那么他其实就是股债平衡策略。只是股票这部分,要兼顾A股,港股和美股,现在2018年这个时间点,A股港股各配20%,美股配置10%比较合适。债券那边你可以买20%的偏债基金,然后再买30%的纯债基金。就这么简单,你就构筑了一个资产组合。但是也别太着急行动,因为后面还会有其他大师的资产组合方案。

每个人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都是高估的,总觉得我能够承担很多的风险,但其实并不是,他觉得他可以应对30%的亏损,但其实15%,就已经让他崩溃了。他开始换算成这些钱,他要工作多久才能赚回来。所以我们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动态平衡,防范风险。

比如他有个朋友,2007年之前炒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了上亿美元的财产,他当时苦口婆心的劝,由于楼市暴涨,现在你的风险资产比例太高了,你需要拿出一部分钱放到你的安全资产里面,以使得他们达到总量平衡,但这哥们觉得他是嫉妒他能赚到这么多的钱,于是没听他的,结果2007年到2012年,拉斯维加斯房地产崩盘,房价暴跌了61%,这个哥们不但亏光了所以资产,还有5亿美元债务要还。这时候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如果当时他听话,至少能保住几千万美元的资产不受损失,所以这都是命,缺乏知识就会改变命运。这个教训太惨痛了,痛到他的后半生几乎已经绝望,所以投资绝不是赌博,你的决策都应该来自于资产价格的比较,而不是瞎猜的。

第十一章,担心市场下跌亏的钱远超真实下跌的亏损:

资产配置里有个神奇的数字,这个数字可以告诉你,到底该如何配置债券类资产,其实就是你的年龄,你今年多大岁数,就应该把自己的多少资产配置在债券上,比如你今年36岁,就应该拿36%的资产做债券,剩下的64%的资金用于股票配置。或者说,安全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比例是,36:64。而等到了60岁,债券的比例就会上升到60%,

总之,你希望更加激进的配置,就把更多的钱,放在风险和成长的水桶里,如果你希望更加安全,就把资金更多的放在第一个安全水桶里。年轻人可以3-7比例,中年人股债均配,老年人最好八二比例,当然这也要根据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定。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你觉得你能忍受多大的亏损,比如我觉得能承担30%的亏损,但实际上你可能只能承受15%,所以你就要想办法把你的亏损比例控制在15%以内,怎么能把亏损控制在这个以内呢?我们需要了解极端的情况,股市最多遇到大崩溃会跌八成,遇到一般的小崩溃会跌五成,而通常会有三成的调整,所以也就是说一个真实只能忍受15%亏损的人,你在股市跌一半的时候建仓,也应该遵循股2债8的方式。

比如五千点,跌到2500点,你去建仓,极端情况下股市跌到一千点,那么也就是说2500点还要再下跌60%,但你的整体的股票仓位只有两成,你在极端情况下的回撤也只有12%,这能帮你有效的留在市场里。

当然如果你说我能接受一半的亏损,你真实的心里承受能力,大概是30%,这时候还是上面的例子,跌一半建仓,你可以用股债均配建仓,极端情况下,你的资产组合正好是回撤30%,而专业投资者,他们通常都能真实的承担50%以上的亏损,因为他们知道市场的规律,知道股市迟早会涨上来,所以他们基本不怎么做选时,有的宁愿去拥抱下跌。

还有像巴菲特一样,有的是现金流,能够越跌越买,所以他们的配置比例会更激进,可以做到股8债2这种比例,当然你要说全都压股票行不行呢?也不是不可以,如果你有足够的现金流,然后挺得住就行。大师们一般在熊市里,都会选择非常激进的仓位,随着牛市的到来,会逐渐降低股票仓位。

有人问,你这么配置资产,债券比例过高,会不会影响收益,肯定是会的。但投资理财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吗?也是也不是,投资理财的终极目的,是要创造生活上的自由。如果因为风险和波动,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让心情很差,那么就失去了投资理财的意义,所以这种事永远都是过犹不及。

我们做投资之前,一定要把终极目想清楚,否则你就会无比的凌乱。但可惜绝大多数人,都完全错了。还美其名曰在投资,赚没赚到钱还不知道,而实际上是把生活搞得越来越糟糕。比如在2017年现在一掷千金,动用六个钱包,几代人几十年的幸福去高价买房的人。他们严重牺牲现在的生活质量,总是希望以后会好,但殊不知,将永远等不到财务变好的那一天。最后留给他们的只有一个叫房价市值的财务幻觉。

在你拥有两个投资的水桶之外,你也可以再拥有一个梦想的水桶,你可以设置一些条件,然后为梦想做一些储蓄,比如你想出门就做头等舱,也想去斐济度假,还想拥有一套几万元的西装,或者买一块几十万的名表,这些不是不可以,但需要你有计划的进行储蓄,而不是让钱随意的溜走。比如有人就给自己设定目标,我存下11万块钱,然后就可以花掉1万块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奖励,让自己体会到赚钱和储蓄的快乐,也让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对赚钱的企图心,否则你光攒钱不花,也是个问题,那样你逐渐发现生活没有改变,会失去对赚钱的兴趣,这对于你个人人生的投资是大大不利的。所以这个梦想的水桶,其实也是激励的水桶,会让你有满满的动力继续奋斗。

另外,梦想的水桶,还会给你一个很好地方向感,让你时刻想着自己想要什么,我要为什么而努力,然后不断的为自己的梦想而存钱,相当于这就是用行动在告诉自己,我正在朝着梦想而努力,这样做有个好处,避免了我们空想不行动的惰,哪怕你往里面扔进了1块钱,你也已经朝着梦想迈进了一步。

特别是当你在风险成长的水桶中赚了钱之后,你可以拿出更多的投资收益,放到梦想的水桶中,慢慢的你就会感受到投资理财的快乐,当然这也客观上帮你保住了很多的投资收益。那么到底该拿出多少放到梦想水桶中呢?作者说5-10%就好,其实这个钱还是挺多的,在你钱不多的时候,这笔钱可以支持一次旅游,而当你钱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真拿出几百上千万,也真心没什么地方可花。最后找了一圈,没什么买的,这笔钱还是又回到了风险成长的账户之中。

很多人其实都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如果我进入股市刚好买在了最高点,是不是会很倒霉,资产配置也不会让我获得好的收益,弄不好还会亏损。而实际情况刚好如此,比如每次牛市的尾部,都有大量资金蜂拥进入股市,刚一进去就赶上了暴跌。虽说市场不可预测,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那么能不能有一个大概其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不至于成为那个倒霉蛋呢?

其实这个难题一直困扰这百年华尔街,甚至彼得林奇就说,试图预测市场回调,这让大家亏了很多钱,甚至远远超过了市场回调本身让他们亏掉的钱。

那么这毕竟是个痛点,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呢?格雷厄姆非常推崇一种投资方式,就叫做定期定额定投,也就是定投指数,其实就是一个零存整取,牺牲收益,来平抑风险,你不可能抄到底部,但用这种方式也不太可能买在最高点。如果你要是用工资去定投,可以一直投下去,那么无论你从什么时间开始,其实都是可以赚钱的。

以至于很多投资大师都非常推崇这种投资方式。股市涨了,你之前买的就赚钱了,股市跌了你之后买的就更便宜了,长期看你的持仓都会赚钱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但很多人也在质疑定投,说他让收益变得更少了,以至于长期效果很差。

投资大师伯顿麦基尔给出了答案,基金定投要找那种先跌后涨的,波动性更大的指数,而千万不要做那种稳步上涨的指数,换句话说,你在A股做定投,远比在美国做定投要好的多的多,这就是说你去做基金定投的时候,一定要找那些跌到半山腰的指数,从这里开始定投下去。以后他再涨起来,你就能赚更多的钱了。

有人说定投基金为什么也赔钱。如果定投的基金不赔钱,他一路上涨,你还定投个屁啊,当然应该一把买入才会赚的更多。这种错误是致命的,据了解中国市场。很多人都是在市场进入牛市后期的时候,才半信半疑的进入股市的,然后为了稳妥采取了基金定投的方式,最后赚小钱,等仓位重了股市暴跌了,他就赔了很多钱,然后跳着脚骂街,说基金定投就是骗人的玩意。没有不赚钱的市场,只有错误的方法,不读书不学习就想在股市里赚到钱,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作者有一个数据,在1999年是互联网泡沫的高点,那时候你开始投入,到2009年,也就是次贷危机之后的低点,你长期持有了十年,但由于时间点,所以不但没赚钱反而亏损了10%,但如果用定投策略,你的收益是将近翻倍,在历史表现最差的十年里,你还有年化6.7%的收益。是不是很神奇。

都说市场暴涨暴跌不好,大起大落让人发疯,但基金定投的策略就是在利用这个暴涨暴跌,不但降低风险,还让收益最大化。从此波动成为了你的朋友,越是波动性大的地方, 基金定投的威力越大,在没有波动性或者波动性很小的市场,基金定投就是垃圾,比如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就非常不适合定投。

基金定投有哪些必须要注意:

之前讲的资产配置和基金定投是否冲突呢?其实并不冲突,你有几个选择,比如你是用工资定投的,那么你仍然可以按照你的资产配置比例去定投,比如你每个月有两千块钱的闲钱可以用于投资,那你就一千投股票指数,另外一千投债券。如果你是用存量资金投资的,你可以先把账户分成两部分。比如你有一百万资金,你可以拿出五十万去投债券,另外五十万投股票,债券的一把买进去,股票的你可以分成25份,一个月买两万就可以了。所以资产配置跟定投并不矛盾,或者说定投只是资产配置中,股票投资上的一个方法而已。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你必须时刻保持你的资产再平衡,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一段时间之后,你要调节一下你的资产结构,让第一个水桶和第二个水桶的比例,调整到初始的比例关系。

举例,比如你用股债均配,股债各投资了五十万,如果赶上牛市,股票这块一年涨40%,而债券那边一年只涨了5%左右,所以到第二年你的账户里,股票部分变成了七十万,而债券这部份只有52.5万,这时候你需要动态平衡,把你两部分的资产相加,得到122.5万的总资产,然后除以2,也就是61万了,换句话说,你至少要卖出9万元的股票,然后把这部份钱,买成债券。

相反如果股票大跌了一半,股票部分只剩下了25万,债券部份涨了4%,有52万,那么你的总资产就是77万,这时候动态平衡的结果是,保持每个账户有38.5万,也就是说你要卖出13.5万的债券,去补仓股票。这就叫再平衡,这在客观上帮你控制了风险,做到了低买高卖。动态再平衡,以及资产间价格的比较,这才是投资大师们买入卖出的唯一依据,所以他们为什么总是对的。而我们瞎猜,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错的。

股债平衡,看起来股票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0%,债券只有5-8,平均算下来这个策略能够给你的回报也就是7-8%左右,但就是因为这个动态再平衡,让他客观上做到了低买高卖,股票部分能够实际跑赢市场2-4个点,所以股债平衡的策略,长期看收益率并不亚于全仓持有股票指数,而且还让你的投资变得十分的安全。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

很多特别富的富豪,他们请专业团队为他们打理财富,基本都是优先选择股债平衡策略。这个最简单,保障性也更强,最重要的是,完全能够摒弃人性,熨平了贪婪和恐惧。一定要记住,股债平衡是一个赢家策略,有可能某几次你是错的,但长期做一定是非常正确的。做的越多,越久,你的胜率就会越高。有人说多长时间动态再平衡一次呢?通常都是一年,有的时候两年,或者三年也可以。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投资市场并非只有买入和卖出,持有和空仓这么简单,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通过仓位的变化来调整组合。所以你要想成为投资市场上的最终赢家,一定要改掉一把梭的毛病,这是一个最坏最坏的习惯。每次一把梭的时候,其实你都是在赌方向,我们知道赌博是典型的输家策略,你可能会赢得一时,但做多了一定会输光离场的。

第十二章,桥水达利欧的秘籍!看经济周期与资产的关系!

作者介绍了瑞达利欧,也就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在1970年,美国遭遇了石油危机,经济也出现了大规模下滑,尼克松宣布了美元与黄金脱钩,此时的达利欧笃定,一场大危机即将发生,很可能会发生金融市场的世界末日,但他错了,道琼斯不但没跌,反而涨了4%,股票跟随黄金猛涨,这违背了他的直觉,大多数专家全都预测错了,史称尼克松大反弹。这次打击对于达利欧来说是巨大的,此后他就开始偏执的去找各种联系,企图通过更丰富的数据,来找出金融背后的运行逻辑,这也是他和桥水最后能够成功的原则。

说麦当劳找到达利欧要求他给设计一个金融方法,能够让他采购鸡肉的价格写死,但供应商并不同意,因为一旦饲料涨价,而麦当劳采购价格写死,那就会血亏,达利欧的方法是,先把麦当劳的价格写死,接下来让鸡肉供应商们去做多饲料类的期货,对冲掉饲料上涨的风险,一旦饲料涨价了,这些人卖鸡肉血亏,但在期货市场上爆赚,而一旦饲料价格下降,他们卖鸡肉也能有利润。于是就皆大欢喜。

那么这个最牛的财富资产管理大师,他又有怎样的干货跟我们分享呢?首先,达利欧指出了我们刚才所说的股债平衡策略的缺陷,他说看似好像把股票和债券分开了,但其实95%的风险都来自于股票,你买入了股债平衡之后,还是会希望他上涨,如果股票市场暴跌,你同样会受不了,这一点并没有什么改变。特别是当特殊的时候出现,比如股债双杀,将会摧毁你的信心。而事实上,股票和债券,并不是百分百负相关,在加息周期,他们可能会共同下跌,就像中国2015年下半年发生的情况那样。

那该怎么办呢?达利欧给出了他的智慧,那就是去问问历史,现在的所有情况在历史上都有镜子,你把这些总结出来就知道了,每一种投资都会有一个理想的环境,只要碰到这种情况,他就会爆发。

比如房地产,21世纪刚开始那几年,美国人见到房子就买,而到了2009年次贷泡沫爆发后,明明利率更低了,但却没人再买房子了,因为买到也卖不掉。很多人错误的把房子的市值当成了财富,以为房子升值了,自己就有钱了,然后把房子抵押,去各种高消费,甚至还有把房子抵押,贷出款来再去交首付的,这种连环抵押,让他得到的房地产市值更大,但其实已经处于了财务破产的边缘。

数据显示2001年到2007年,美国房屋抵押贷款5.5万亿美元,超过此前抵押贷款市场一百年的贷款量总和。达利欧说,看到这些数字,其实他就已经可以断定,房地产会像一个石头一样坠落了,根据他的系统,国内通胀, 房地产就会上涨,而一旦通缩出现,房地产就会落地。那当然就不应该再长期持有。

那么我们可以再拓展一下,什么喜欢通胀,股票和房地产还有商品都喜欢通胀,而债券则喜欢通缩,一旦遇到通货紧缩,美联储通常会降低利率,然后债券价格会率先上涨。

所以达利欧给出了四种情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提高经济增长率,降低经济增长率,这就是经济活动的四季交替。唯一不同的是,他不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交替的,你需要用市场预期,去跟这个四季进行匹配。于是就变成了通货膨胀高于预期,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低于预期,经济增长高于预期和经济增长低于预期。

举个例子,即使苹果公司依然高速增长,但是他低于投资者预期中的增长速度,他的股价也会下跌。相反一家公司像垃圾一样,但投资者已经把他想成了狗屎,这时候他也能够暴涨。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个规律,然后把你的资产按照四个季节进行配置。这就是桥水基金大名鼎鼎的全天候策略。

达利欧的配置非常清晰。

第一,在经济增长高于预期的时候,配置股票,债券和商品这是投资最好的时期,什么都能投。

第二,在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的时候,就不要碰股票了,只投资国债和通胀保值国债。这时候要防范风险。

第三,在通胀高于预期的时候配置商品,黄金和通胀保值国债,也不要碰股票。而在第四个季节,通胀低于预期的时候,适合股债均配。

虽然资产配置的思路很清晰,但很多人觉得仍然没有地方下手,我们还是会觉得太复杂了。作者说,有没有更简化的版本呢?达利欧很为难,第一这事确实没那么简单,第二,要知道这是他的独家秘笈,一个价值上亿美元门槛的武林秘籍。

在作者的再三要求下,达利欧给出了他的配置意见,第一步,你拿出资金30%配置在股票上,全买指数!第二,部你配置15%的中期国债,要十年以下的那种,40%的比例去投资长期国债,20-25年期的。第三,就是在配置7.5%的黄金和7.5%的大宗商品,就这样达利欧完成了他的投资组合建议。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长期国债投入40%,这么大的比例?他的回答是要用更多的债券,消除股票的波动性,而配置长久期国债,可以让你的回报更多。最后达利欧也是强调了一点,你的组合必须进行每年的再平衡!否则这个组合就没有意义了。再给我们强调一下这个组合,股票占30%,短债占15%,长债占40%,商品和黄金各占7.5%,最重要的是每年动态再平衡。

第十三章,简化版全天候策略!跟涨不跟跌。

作者得到这个东西,就如同得到了四十二章经一样,如获至宝,马上找来了金融团队,按照这个资产比例进行回测数据,甚至他们一直回测到了1925年,结果震惊了每一个人,在最近30年,这个组合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0%,在这30年里,只有4年是亏钱,平均亏损只有1.9%,有一年只是亏了万分之3,几乎打平。表现最差的一年是次贷危机时候的2008年,但由于他赔了大量债券和商品黄金,整个资产组合的下跌幅度也仅仅只有3.93%。

把时间拉长到1939年到2013年,这个组合年度最大亏损还是2008年的3.93%,一共出现了10个年度亏损,这些年份中,平均亏损只有1.63%,几乎就是打平,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十八个年度亏损,最大亏损幅度43%,亏损年度里平均每年亏掉11%,所以这个说明什么?说明达利欧的组合收益高于标普指数,但风险却只有标普指数的十分之一。在标普指数暴跌最厉害的7年里,达利欧给出的这个简化版全天候组合,最多只下跌了9%。甚至在1973年的大熊市和2002年的熊市里,他还是上涨的。以两千年为业绩基准,达利欧的组合远远跑赢指数。

【这个组合,把你的资产分散到了不同的季节,以应对不同时期的资产表现。我们按照达利欧的资产组合,给一个资产配置方案。

30%的股票比例,你可以配置红利指数基金,沪深300指数基金,中证500指数基金和创业板指数基金,恒生指数基金,标普500指数基金。6只基金各投资5%,中证红利代码是110032,沪深300是000311,中证500是000478,创业板是100026,恒生指数是164705,标普500指数513500。这就是股票的部分,

15%的短债部分,配置广发纯债基金,新华纯债以及博时信用纯债,分别配置5%,广发纯债是270049,新华纯债是519153,博士信用债纯是001661,

40%的长期国债,代码是511010或者160124,这个相对安全,不用分散,又或者你直接去银行买10年期国债就可以了。

7.5%的黄金,可以配置易方达黄金002611。

7.5%的商品,你可以配置信诚全球商品主题QDII-FOF,代码165513,这块如果你不熟悉,可以一起都买成黄金也行,商品跟黄金,基本是正相关的。

至此,你就有了一个达利欧推荐的,国内资产的组合。】

其实我们看到了达利欧的思路,他不是去预测市场,而是要知道市场现在是什么时候,以便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事,比如在通胀周期,你持有商品和黄金就是很好地投资,在高增长低利率的环境下,就应该持有股票或者去炒房。而当市场利率快速拉升,我们最好还是大比例持有现金,否则会发生股债双杀风险。

很多人都想在股市上抄到大底,但你们不知道的是,股票的大底往往在利率降到底部,债券市场走牛之后才会发生。2014年和2006年都是如此,而一旦看到商品价格大涨,或者市场利率在拉升,就应该小心了,股市牛市很可能会突然结束。而你可能还沉浸在眉飞色舞的喜悦当中,比如2010年就是这样,眉飞色舞之后,股市开始进入了漫漫熊途。当然如果你搞不定这些东西,还是按照简易版的达利欧配置,股票30%,债券55%,商品黄金15%。长期看所有资产都是向上涨的,所以做好你的再平衡就好。

彼得林奇我们都知道,是世界上最牛的基金经理,他从1977年到1990年的13年职业生涯中,取得了年化29%的回报,至今无人可以匹敌,但问题是,麦哲伦基金给投资者赚到钱了吗?然而并没有,投资人持有麦哲伦基金平均亏损,这让我们大跌眼镜。

后来麦哲伦基金的母公司富达基金研究了这些人的交易数据,发现他们总是在净值下跌的时候走人了,而到了净值高点却有更多的人跑了回来。所以看看吧,即使你骑上了最牛基金经理的基金,也一样会亏损。你觉得你能承担更多的亏损,但那都是假象,你高估了自己,一旦出现风险,你就谁也不信了。

彼得林奇基本是从大熊市的末期接手基金的,所以他买什么都对,但是可惜那会没人再相信股票,反倒是股票高涨到八十年代中期之后,大家的热情上来了。开始往里面追入,结果赶上了八七年股灾,林奇不跑,但投资者却觉得世界末日了,不停地赎回基金。所以这就是人性。

贪婪恐惧是你避免不了的,唯一能够解决他的途径只有两条,一个是多读书,另一个是多实践。都说天狗吃月亮是世界末日,你看了十万个为什么,就知道,那只是月食而已,自己按照科学的方法亲自经历之后,才会感受更深。

所以这本书叫做创造终身收入,其实全天候组合+终身收入就等于财务自由。还强调一下那个观点,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收入,收入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自由的生活。所以并不是钱越多越好。就像很多人看着房子升值就高兴,但其实根本就没有收入,生活更是变得相当糟糕。这就跟投资的目的南辕北辙了,最后也不会取得什么好的结果。

就比如按照达利欧这个配置,你把你的钱分散到各个资产中去,然后每年不管涨跌,等比例的取出5-6%,来改善你的生活,给我们更多的自由,这才是目的。其实算算,大概你只需要一千万,也许你就能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了。有个三四百万,就能实现财务独立了。所以投资不要贪得无厌,生活更不要贪婪,这一辈子唯一不可逆的就是时间。你总想着再干几年再去享受生活,结果就是永远等不到那一天。

在2023年中国也是低利率的环境,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致命伤,你将很难再稳定的获得收入,如果股市真的十年不涨,那么对你来说,将非常难受。你不得不忍受自己的财富一点一点的缩水,所以现在不是你想不想赚钱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再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投资方式,你必须学会保护你的资产,必须进行动态再平衡。

如果你要是不动态再平衡,然后还每年取出5-6%,那么那就麻烦了,可能几年之内你就会取光你的储蓄。即使以后牛市再来,你也没有足够多的资产翻本了。

作者举例,有两个人都是一样的6股4债的配置,不做动态平衡,都是五十万美元本金,然后每年固定提取25000元用于生活,一个遭遇到了先跌后涨的市场,一个遭遇到了先涨后跌的市场,那么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先跌后涨的市场二十年以后,基本耗尽了所有资金,而先涨后跌的市场则本金反而膨胀到了91万。关键最气人的是,最后一算两人的二十年平均收益都是8%,所以都赚钱了,但一个基本已经赤贫,一个却仍然自由。

那么这事该怎么做。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你去做好动态平衡,另一个是你要有一份年金收入,或者说叫做退休的社会保险。在咱们这基本都有,就是退休金。你上班的时候不断的缴纳社保,然后退休后,可以直接领取退休金,大概是每月三四千元。根据工作年限,略有差异。

这份收入是永续的,只要你人不死,这个钱就会一直给你。然后还可以买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为你带来一份永续收入。有的企业也会有企业年金制度,相当于帮你买了商业养老保险,等你退休了,社保给你四千,单位再通过年金给你四千,这时候你就很开心了。投资的钱基本上就可以不用取出了,这在先跌后涨的行情下,可能是救命的东西。

其实这种东西,就是保险公司跟你在赌寿命,如果你活过了73岁的平均寿命,你就赚了,但大部分人活不过这个岁数。有人问,社保有没有必要上,只要有能力的还是应该坚持下去,毕竟这是一份永续收入。他可以保证你的最低生活标准,有了这部分钱,你的投资收益就更加有保障。当然完全依赖社保是错误的,他只是你最基础的部分,完全不要社保,那你至少得创造出一倍多的安全资产才行。举例说,你本来五十万就够生活了,如果你完全没有社保了,你最好要攒到一百万再退休才行。

第十四章,跟大师们要学什么?主要还是思路和格局:

在美国,有一种叫做固定指数年金的东西,只卖给50岁以上的人,你交费10几年,他保证你以后每个月都有钱领,咱们这也有相应的商业养老保险。作者说他自己就买了这个产品,说可以给他带来7%的收益率,这是相当不错的产品。你要买一千万进去,一年就可以得到70万,而且是永续的,这足以保障你的晚年幸福。

当然之所以只卖给50岁以上的人是因为,即使股市出现大问题,他完全赎回本金,也不至于亏损的太严重,如果卖给年轻人,后面还有五六十年的生命,这就不太好说了。所以这个产品其实就是在跟你赌,第一赌指数长期增长,第二赌你的寿命短。但这是终身收入的另一种形式,也可以借鉴一下。建议,没必要把所有的钱都压在这上面,够自己基本生活费就好。

看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五步,第一步,储蓄,第二步像内行一样思考,第三步你知道了你想要什么,这些梦想需要多少钱,第四步你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第五步,你已经有了顶级投资大师的策略,知道该如何配置你的资产。也知道了该如何运用工具,帮助你规避市场先跌后涨所带来的风险。

如果是特别富的富人,他们通常都会把资金放置在慈善基金里,又或者是人寿保险里。这样根据美国的法律,就可以免税了。所以很多人都会想,与其要交那么多的税,还不如自己去做慈善,落个好名声,所以只要是大富豪,基本都有自己旗下的慈善基金。一方面他们确实有情怀了,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避税。

人寿保险也是一个避税途径,很多人把高收入买入了人寿保险,这样他也就不用在交所得税了。在美国尤其明显,因为美国连资本利得也要交税,换句话说你赚钱了要交税,赚的多就交的多,而你赔钱了,税收不会给你一分钱补贴,所以这极大的拉低了年化回报,甚至有时候能拉低一半,也就是说你长期的投资回报是10%,那么可能交完税就只有年化5%了。所以这才是私人人寿保险存在的基础。

第六步,亿万富翁的战术手册,作者走访了很多的投资大师,问这些人,你们的优势是什么,普通投资者能复制你的优势吗?他们的回答千差万别,但有4个问题,他们回答的基本差不多。

第一,不要亏钱,这是一句废话,没有人喜欢亏钱,更没有人主动让自己亏钱。但是很多人虽然嘴上不想亏钱,但却经常做着亏钱的事,比如频繁交易,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输家策略。

第二,冒小风险赚大钱,我们一般说高收益高风险,但这其实并不一定,在很多时候低风险才有高收益,高风险恰恰跟低收益联系在一起。比如约翰邓普顿,他是做逆向投资,你以为他买的时候高风险,但其实恰恰是这个时候,风险最低,未来的潜在收益最大。还有很多投资大师都说,当大街上血流成河,每个人都绝望卖出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低风险高收益的时间点。相反每个人都在谈论股票,所有人都赚钱的时候,就是高风险低收益的时候,这时候你买入股票,持有十年也未必能够赚到钱。

第三,预测和分散,我们的预测要基于环境做出,而不要靠猜,比如通胀下通常牛市就到了尽头,这是可以预测的。市场利率下降,中小创会率先反弹,这也是可以预测的。但你说两根K线能够跟市场有多大关系,大家完全搞错了因果关系,是先有价格才有k线,所以k线只反应价格的趋势,而不能作为预测的基础。当然分散是个好办法,因为资产从长期来看,都是向上的,那么你把资产分散开,也就避免了选时的痛苦。

第四,永不停歇,学习不停,赚钱也不停,需要不断的适应时代,这个社会不进则退,没有一个人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有个人叫做卡尔伊坎,是个百亿美元的大富豪,在过去45年里,他的业绩远胜巴菲特,而他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就是个野蛮人,他专门狙击那些有潜力但并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公司。

这个被我们称之为妖精害人精的人,在美国市场却频频出手为中小股东维权,比如可口可乐要推股权激励计划,稀释股东权益,卡尔伊坎就出手抨击,还指责巴菲特没有投反对票。随后他还联合了其他人,控告可口可乐的高层薪酬过高。

在2013年他又看到苹果公司的1500亿现金储备,于是他就发微博直言,苹果的价值低估。这就是警告苹果,要尽快把1500亿现金分给股东,否则他会随时狙击。随后那个季度,苹果宣布提高季度分红,股票7合1反向拆分。他发完微博后,苹果股价上涨了50%。作者发现,卡尔伊坎喜欢在利率水平低的时候完成并购,这让投资并购的风险降低,也相应会提高并购投资收益率。换句话说我们要在利率低的时候增加股权的投资。

这位大师是戴维斯文森,是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27年的年化收益差不多是14%,他的观点跟作者很像,他说作者的统计有问题,不是96%的公募基金,输给市场,因为他漏算了其中很多消失的基金,所以结论是,公募基金最终输给了市场的比例远远不止96%,即使优秀的5星基金,也没有用,过去业绩好不代表他日后的业绩一定好。追逐业绩的结果,就是让你的业绩表现更糟糕。所以斯文森的结论是,你应该做个佛系的投资者,配置好你的资产配置,然后不猜测,不预判,只跟随动态再平衡,这才是投资的根本之道。

一切选股和选时,其实都是白费力气。面对未来,每个人根本就都是无知的。他主张股7债3的配置。他把30%放在美国股票上,把10%放在新兴市场的股票上,把15%放在其他发达国家市场,剩下15%买房地产信托基金,而30%的固定收益,他要买长期国债和通胀保值国债,各买一半。

这位大师是约翰博格是先锋公司的创始人。有人把他称为当代本杰明富兰克林。他说投资更多靠运气,甚至95%的运气+5%的能力,所以能力并不太重要。任何人的投资,都应该脚踏实地,先从追求平均水平开始,什么叫平均水平,就是买进指数,长期持有再也不卖,这就是市场平均收益。

但我们95-98%的人都跑不赢这个平均收益,那么你所说的战胜市场从何而来呢?这就好比高考您连2本都还没过线,就憋着考清华了,天天死磕最后一道大题,结果导致前面的基础题都做错了。所以别好高骛远,如果你还没有赚到过钱,应该先从追平市场做起。

第十五章,如果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什么也是白搭:

约翰博格建议我们,先去做指数,不要做主动基金,更不要妄图战胜市场。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做的到。买主动基金,你要承担所有的风险,他的业绩跑不赢指数,然后还要缴纳高昂的管理费,显然是个不划算的买卖。

在中国之所以主动基金还有效,是因为市场还不完全有效,还有韭菜可以收割,但是你说你想十年二十年的投资下去,最好还是听大师的话,去买指数吧,因为估计这种割韭菜的市场,不会持续太久,十年怎么也就该到头了。中国股市会逐渐跟美国股市一样,变得有效,变得信息对称。变得机构投资主导。

约翰博格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不会有人真的能够脱离贪婪和恐惧,每当暴跌,他也会十分痛苦,为了减轻痛苦,他会选择去读书,把那些历史上有关大跌之后坚持到底的书都读一遍,他给普通投资者的三点建议,做好资产配置,你的债券配置比例大体跟你的年龄相当,分散投资把风险和你的心里承受能力相匹配,不要交易,也别去看股票节目,那些节目天天告诉你买这个卖那个,没有一句话是靠谱的。

这位大师是沃伦巴菲特说投资很简单,投资指数基金,是一条阳光大道。长期坚持下来你就赢了。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是你最好的投资工具,没有之一。在2014年致股东的信里,巴菲特给出了一个投资组合,10%投资美国短债,90%投资标准普尔指数基金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以为独步武林的武功一定是一整套降龙十八掌,其实他就是随随便便的打出一拳。这让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大跌眼镜。

甚至巴菲特还参与了赌博,他拿出100万美元,跟门徒伙伴公司打赌,以10年为期限,巴菲特赌标普500指数基金,跑赢最好的5只对冲基金业绩。时间周期是2008年1月,到2017年底,结果到了2016年底的时候,巴菲特的指数基金年化收益7.1%,而对冲基金由于经过了2008年的大跌,所以年化回报只有2.2%,胜负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这位大师叫做,保罗都铎琼斯,他跟前几位不同,他是个交易员,做棉花期货起家,他说他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搞懂了市场心理,他知道牛熊不同的环境下,市场情绪是什么样的,他说做交易,防守要比进攻重要十倍,否则你能赚到很多钱,这些钱也能瞬间消失,还让你欠上一屁股的债。

他主张普通投资者一定要分散投资,分散的目的就是做好防守,因为长期来看,市场都是会涨的,但问题是他涨起来之前,你要确保你还活在市场里。另外,他说投资要看趋势,跟约翰邓普顿的观点不同,保罗都铎琼斯说一直上涨的股票,你就不要轻易判断他们已经到顶,要把利润放大到最大。

相反,一直下跌的股票也不要轻易的去逆势布局,有可能新低之后还有新低。他还说会用200日移动平均线,作为必须离场的集结号,但有人觉得,这个有点太晚了。在一波加速上行后,其实60日移动平均线就能起到止盈保护的作用。如果要跌到200日均线再离场,那可能已经损失惨重。这只是发表一下个人观点。自己可以自行选择。

保罗都铎琼斯,总是在找5:1的机会,也就是可以上涨50%的空间,但下行也就10%的风险,或者上行有100%的空间,下行撑死了也就20%,这种机会是需要等待的。

这位大师是桥水基金的瑞达利欧,他的全天候策略就是,股票30%,短债15%,长债40%,商品和黄金各占7.5%。本书后面介绍了很多大师的访谈,但是干货不多,就直接跳过了。约翰邓普顿,作者直接问他这个哲学问题,为什么敢在最悲观的时候买入?邓普顿说,悲观主义弥漫的时候就是牛市初期,而怀疑主义弥漫就是牛市初成,乐观主义弥漫就是牛市成熟的标志。在人人陶醉的时候牛市就结束了。所以搞清楚投资者的心态,也就搞清楚了市场阶段,你也就知道该去做什么了。

至于什么时候要卖出的问题,邓普顿还是坚持了他的看法,找到一个新的更好的资产,而且这个资产要比自己现在的资产便宜一半,这个时候你才应该卖出。邓普顿始终以感恩的心态在投资股市,他不想在市场里割韭菜,更不想跟市场去争抢利润,但越是佛系,他的投资收益就越高。他总能人弃我取,在别人最悲观的时候进入市场,看似在收拾残局,替出逃的投资者接盘,但实际上他却完成了低位布局。

看完大师们的心路历程,我们只管去做,尽情享受,尽情分享。作者说,未来比你想象的更加光明,人不怕苦不怕累,但最怕的就是没有希望,只要觉得未来是美好的,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吃苦的。

尽管有的时候这种美好是个幻觉。比如我们父母那一辈,他们总觉得多存点钱,以后日子就好了,但他们存起来的钱购买力却一点一点的降低。最后穷了一辈子,直到去世也没有迎来财务转好的那一天。

投资人都是乐观主义的。如果悲观的,总觉得世界末日要来了,最好也别做投资,因为你肯定赚不到钱。每次你都觉得世界要完蛋了,然后肯定会在低点卖出,相反乐观的人,到可以一直持有你的资产,持有资产的至少能有一个市场平均收益率的8-10%左右,如果更乐观的人,在别人夺路而逃的时候,他们开始布局买入,那么结果也许更好。收益率也会更高。

这其实没什么好悲观的,短期增长靠需求,长期增长看供给,短期你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债务问题,导致经济危机,但中长期来看,经济永远是滚滚向前的,因为科技在发展,商业在创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商业生活,让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以前可能需要5成的工人不断的生产,才能保证吃喝用,而现在大工厂里就没几个人。我们现在发愁的不是没有吃穿,而是发愁之前买的衣服太多,弃之可惜穿之傻帽。以前担心的是饥饿,现在担心的是吃多了肥胖。其实算起来,这才仅仅不到五十年时间,经济生活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那么你还担心什么呢?世界已经不太可能崩溃了。因为所有国家所有经济,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经济,所以未来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继续发展,而且是越来越快速的发展。

对我们自己而言,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所以我们不应该只讨论钱,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活本身,通过赚钱把生活变得更好。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其实没必要去追求那个收益最大化的方案,而是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平衡。不要让投资干扰到自己的生活,那就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有更加长远的目标,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这个时间范围去讨论自己的财富问题。而不要只关注明天股市怎么走,下月是涨了还是跌了。

用一句话来结束本书,我们靠我们得到的东西生存,我们靠我们给予的东西生活,这是温斯顿丘吉尔的名言,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只懂得索取,那么你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只有懂得为别人创造价值的人,才能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这个世界不只有物质,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所谓投资,其实就是在为你争取快乐的时间。你有了自由之后,才有了,给予的权力,当你懂得给予了,懂得分享了,懂得为别人创造价值了。你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

重复一下,财务自由的7个步骤:

第一、现在开始储蓄。

第二、要了解投资,成为内行人。

第三、要知道自己梦想的代价,到底要赚到多少钱。

第四、做出你人生最重要的投资决策。

第五、按照达利欧的全天候策略配置你的资产。

第六、学习投资大师们的心态。

第七,开始行动,把目光放远些,积极乐观的享受生活。

这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您有感悟到吗?

号称从来没有领过工资,马云的钱从哪儿来,为何还能是首富?

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他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也是中国首富之一。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而与其他资本家不同的是,马云号称从来没有领过工资。

那么,马云的钱从哪里来,他为何能成为中国首富呢? 首先,马云之所以没有领过工资,是因为他天生有着非凡的商业头脑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马云以其卓越的创新和创意,打造出了阿里巴巴这个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的电商网站,从而赚得了大量的资金和财富。

其次,马云的财富并不是纯粹来源于薪水,相反,他的财富主要来自于他对商业领域的深入理解和创业精神。

在他2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马云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商业实力和竞争力,因此,他在商业领域获得了非凡的成功,也因此赚得了巨额财富。

在最近的时候,马云宣布从阿里巴巴集团退休,此时他的财富也被公布,其拥有3480亿人民币的资产,是中国首富,然而马云的财富并不是单纯的现金,还包括阿里巴巴股票和其他资产,而且,这些财富都是通过他良好的商业头脑和创业精神获得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最后,马云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其对商业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的勇气和毅力,在创业过程中,他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企业家树立了榜样。

因此,尽管他从未领过工资,但马云的财富和商业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也为全球商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马云的财富并不是单纯来自于领取工资,而是来自于他对商业的热爱和对市场的洞察力,以及其良好的商业头脑和创业精神。

他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商业领域是个靠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竞争领域,而人才和创新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马云的成功经验,加强自身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中国商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