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配对

诸葛亮性格特征(诸葛亮性格)

诸葛亮性格特征(诸葛亮性格)

《三顾茅庐》中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

重难点学习: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 如何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描写人物的方法去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还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等等

看看你能在课文中找出几处?表现了诸葛亮什么特征?

课堂训练1: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

1、诸葛亮所吟的四句诗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给人一种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

3、未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表现他__________________

4、刘皇叔为天下苍生计,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说明他有__________________之心。

5、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是 侧面烘托诸葛亮_____________

答案:1.有雄才大略又淡泊名利

2.气宇轩昂、神异不凡

3.智慧超群

4.仁爱苍生

5.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拥有非常强大的可读性以及可研性。其中诸葛亮这一核心人物更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作者理想化的化身。诸葛亮的形象如果去细细品味,会别有一番滋味。《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高人雅士,是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为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这一个角度看到了诸葛亮的伟大,并据此成为儒家的典型形象代表。本文着重从诸葛亮的智慧以及其治理国家两个方面简单探讨了诸葛亮的形象,其中重点说明其在智慧方面的形象。

智慧之化身

一说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第一反应就是多智近妖,如果深入去看,这种“智”更有神仙化的倾向,比如第三十八回,就有点明“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所以诸葛亮形象中的智不得不提。首先,诸葛亮更重视战略大局,而略小节。这从隆中对就能够明显看出诸葛亮在战略布局上的造诣,并随《三国演义》剧情的发展,也证明隆中对成为刘备集团最佳的发展战略,而此时的诸葛亮仅 27 岁。《三国演义》中写到“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其次,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可谓用兵如神。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这实际从一定程度上是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卧龙)本质上并非布衣,而是世家子弟,并且拥有庞大的人际关系网,这种资源可以说在任何一个势力都能够得到重用,但是唯独刘备这里最需要诸葛亮。从而在刘备通过其考验后加入刘备阵营,并且一出山就更是将自己的名号广而告之,即曹军十万进攻刘备,诸葛亮令在营地周边豫山林中设伏,并明确要求关羽领军一千埋伏且放过曹军部队,待南面起火出击烧曹军后勤,张飞另领军一千在另一处设伏,出击信号同样是南面起火,同时命关平、刘封于望坡放火。在诸葛亮眼中火可成百万雄兵。可见诸葛亮的用兵能力。

第三,料敌先机,多智近妖。比如孟达造反情节中,诸葛亮便早已聊到孟达造反必然失败,因为其对司马孟达的计谋、性格等了如指掌,从现代的角度来说,诸葛亮还是一个行为心理学大师,通过掌握对手的详细信息来判断对手的动向。实际在三国演义当中很非常多这样的例子,如夏口设伏曹操败军,再如诸葛亮入川之初便布下八卦阵,后来阻了陆逊大军的乘胜追击。更是用空城计将诸葛亮的智谋提高到神仙的程度。当然八卦阵这种带有玄幻性质,有画蛇添足之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葛亮的多智,过分的理想化了。第四,诸葛亮在军事装备上同样非常有造诣,是非常伟大的发明家,像木牛流马、连弩、孔明灯(孔明灯出自北伐时期司马懿围困诸葛亮时)等等,其中孔明灯更是后来热气球的起源。

治世之能臣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塑造成为了“经纶济世之士”,在全书中是核心人物。在清代毛宗岗父子的评改《三国志演义》中更是将诸葛亮美化得无以复加,如古往今来贤相第一人。他是治世能臣,其强调为官者应不谋私利,廉洁奉公。“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是诸葛亮对领军将领的要求,在《自表后主》中更是将诸葛亮的这种为官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作为蜀汉国主之下第一人有此情操非常可贵,更加可贵的是执行严厉的措施治理政治腐败。

为此以儒家为主体,结合法家,兼收道家思想,对于当时来说在治国理念上是非常先进的。并且最终为蜀汉献出生命,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刘备的势力就开始逐步壮大,并在建安二十六年在成都帮助刘备成立蜀汉政权,诸葛亮成为丞相,主理朝政。当刘备病危,托孤时告诉诸葛亮“可自取”,虽然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但诸葛亮并未自取,而是尽心尽力辅助刘禅,并最终病逝与五丈原,逝世时尚处于军中,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儒家形象之代表

诸葛亮本是世家子弟,处于统治阶层,但有雅士之风“我本是卧龙岗闲散人”。在刘备三顾茅庐中,第一次上卧龙岗,则听有人吟诗,第二次上卧龙岗再一次听到吟诗(第三十七回),此处可表现诸葛亮的雅士形象 。说明其是文人,而读书一般都是世家子弟的特权,随后种种诸葛亮的种种表现使其成为儒家的形象代表。儒家有一种很重要的思想,古之欲

明明德于天下者……国治理而后天下平。这是大学粒的一段,归纳为内圣外王,用现代的眼光来说,可解释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恒心。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他是雅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理想匡世济民;有道德不谋私利,廉洁奉公,体恤百姓,严于律己;有恒心,哪怕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核心人物,其形象可以算作是一类社会阶层的理想化表达,同时也代表了儒家,这有其历史原因。当然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并不需要过度的解读,一般对诸葛亮的认识就是多智近妖,治世之能臣,上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可能有所不足,但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一步阐明诸葛亮的形象,并正确认识诸葛亮这个人物。

诸葛亮有“缺陷”?他的6个优点和4个缺点

在民间,诸葛亮被描绘成高人、智慧的化身,被一代又一代人封神,其实,他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高兴、失落、悲欢、离合经历的更多。

也许,他的的确确比平常人更加努力,不然,怎能未出茅庐知天下事,又怎能辅刘备三分天下……

关于诸葛亮也是家喻户晓了,不了解他生平事迹的朋友可以直接去搜一下。

是人就会有优缺点,诸葛也是,正是因为年代背景、生活环境导致他有的六个优点和六个缺点:

优点1:识 人

俗话讲可以不识字,但是不能不识人。诸葛亮一生中,几乎没有交到渣友,个个都是神助攻,一遇司马徽学真本事、二遇月英组家庭、三遇徐庶开事业、四遇庞统助事业、五遇刘备放光彩、再遇赵云、顾雍…..比起袁绍遇见淳于琼、许攸,曹操遇见蒋干,董卓遇见吕布,曹家遇见司马懿,他的遇人识人感觉是像精挑细选似的。

优点2:心 机

这里的心机不是电视剧《宫心计》的心计,更是一种混社会的活法,在动荡、乱世的时代,能从一介布衣高居丞相、托孤、相父,定是饱经人情世故,没有被弹劾下位,说明跟人相处能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荣辱得失不争。丧命自己聪明的杨修、装病卖傻睿智的司马懿,都为自己的聪明心机付出代价,而诸葛亮不需要。

优点3:智 慧

躬耕为假,实则宣传自己,名门望族的他需要自己亲自劳耕?娶妻更是“一石二鸟”。这里的智慧不单是讲他如何聪明,而是讲的他的价值观,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是生活的信念。不仅在他身上看到语言无法描述的智慧,还有凌驾智慧之上闪闪发光的东西,能滋养生命,细润灵魂的那种东西。

优点4:天 赋

单凭他的学习,就能封神了。观天象、识八卦、造牛车和连弩、摆八阵,这些的天赋,不是勤奋就能得到的,这种钻研的的天赋就能比下多少才子。

优点5:态 度

老话讲态度决定一切,太对了。诸葛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一切高度,对生活的态度:不苟活;对事业的态度:严谨慎微;对他人的态度:赏罚分明;对军国大事:鞠躬尽瘁。

优点6:格 局

同窗都在谈论如何货与帝王家,他在思虑如何三分天下,关羽为和马超争功夫与智慧,他在思虑如何为国储才拿下马超,他人在贪功争宠,他在思虑如何复汉室,他人在论功行赏,他在思虑后方稳定,发展蜀国经济,稳定根基,制定国策与制度,都能高他人一步。

普通人也好,名人也罢,是人都有缺点,诸葛亮的缺点不是那种外在的,而是环境所致,积少聚多而后的致命打击:

缺陷1:童年的打击

诸葛亮3岁时母亲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叔父。诸葛亮未成年之前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现在有研究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影响一个孩子的很多,导致很多孩子有性格缺陷。虽然跟随叔父,毕竟也是寄人篱下。

想象一下,孩童缺爱、寄人篱下的人,比什么都有的人比,心理不会有一丝变化吗?加上和叔父一起,也是奔波,最起码缺乏安全感和寄人篱下的束缚感这样的性格缺陷。

后来为国家点兵用将都是唯亲不用,直接导致国家接班人青黄不接,廖化当先锋的尴尬局面。

缺陷2:家庭的打击

史书记载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头发黄、皮肤黑”,相貌平平,也有人说是美女,那么分析一下,环肥燕瘦是各个朝代的审美标准,东汉末年也有审美标准,吕布之妻貂蝉、洛神赋的甄氏、东吴二乔,为什么这些史书记载是美女,黄月英却轻描淡写,可见当时的审美标准要么黄月英丑要么相貌平平。

历史离不开美女,三国出场的人物都是三妻四妾的,唯独诸葛亮没有花边。俗话说饿死不耕丈人田,敢问哪个男人在那么“强势”的丈人下,天天还搂着丑女,心情会很舒坦?不压抑才怪。

缺陷3:事业的打击

事业上更像是一直在收拾烂摊子,从来还未停过,追随刘备后,好不容易有新野的立身之处,却因主公的声明大义弃新野走江夏,众人合力夺得荆州,诸葛亮再三叮嘱要小心,后来也让二爷搞丢了。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每一次都那么坎坷,没有一次是顺利的,最后梦断五丈原。

缺陷4:管理太“事必躬亲”

虽说刘备取西川,诸葛亮帮刘备笼络了不少人心。

但童年的心理,也导致后来缺乏安全感和束缚感,以致于凡是事必躬亲,众所周知领导的作用是示范、带动、指挥、赏罚鼓励,而诸葛亮什么事都抓的太细,注重细节是好事,比较这么大一个团队,他又怎能忙的过来,不放权,不培养新人,事必躬亲也是导致过劳而逝的重要原因。